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of rock burst utilizing microseismic multi-parameter indices 被引量:17
1
作者 Linming Dou Wu Cai +1 位作者 Anye Cao Wenhao Gu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8年第5期767-774,共8页
Rock burst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evere risk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and its early warn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Microseismic(MS) monitoring is considered potentially as a powe... Rock burst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evere risk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ing and its early warn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safety management. Microseismic(MS) monitoring is considered potentially as a powerful tool for the early warning of rock burst. In this study, an MS multi-parameter index system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ritical values of each index were estimated based on the normalized multi-information warning model of coal-rock dynamic failure. This index system includes bursting strain energy(BSE) index, time-space-magnitude independent information(TSMII) indices and timespace-magnitude compound information(TSMCI) indices. On the basis of this multi-parameter index system,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via introducing the R-value scoring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weights of each index. To calibrate the multi-parameter index system and the associate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 weights of each index were first confirmed using historical MS data occurred in LW402102 of Hujiahe Coal Mine(China) over a period of four months. This calibrate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MS multi-parameter index system was then applied to pre-warn the occurrence of a subsequent rock burst incident in LW 402103.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is multi-parameter index system combined wit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re capable of quantitatively pre-warning rock burst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burst Microseismic(MS)monitoring MULTI-PARAMETER indices COMPREHENSIVE early warning
下载PDF
水利工程白蚁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长胜 刘成栋 +1 位作者 孟颖 沈光泽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3,共13页
白蚁是一种主要的害堤动物,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杂环境的变化对白蚁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预防、探查、处置三个环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场... 白蚁是一种主要的害堤动物,一直是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杂环境的变化对白蚁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梳理了水利工程白蚁防治中预防、探查、处置三个环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白蚁防治关键技术的基本原理、适用场景及应用效果;回顾了白蚁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技术原理、系统架构和功能实现;总结了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的实践及探索,探讨了现阶段白蚁防治技术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白蚁习性规律、白蚁蚁巢精准探测、白蚁智能监控预警、堤坝动物危害风险评估、白蚁防治综合治理及体制机制建设等研究方向的思考,为促进白蚁防治更加精准高效、绿色智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白蚁防治 监测预警 综合治理 对策展望
下载PDF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科 李彩青 +1 位作者 刘文杰 张寨男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2,共15页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是深部煤炭开采的重大安全隐患,探明其致灾机理、发展监测预警及防控技术是防治关键。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防治“四面体”理论,即分别从灾害分类、灾害机理、灾害预警、灾害防控4个层面概述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进展。总结了以能量释放主体、初始瓦斯压力、载荷条件为主的复合动力灾害类型划分依据;梳理了理论分析尺度和实验室尺度下的复合动力灾害机理研究进展,发现应力路径、微裂纹动态演化和煤岩赋存地质因素临界指标是致灾机理研究的关键;概述了以前期灾害前兆信息判识、中期灾害前兆信息采集、后期灾害一体化监测预警为主线的复合动力灾害监测预警技术研究进展;揭示了复合动力灾害消能减灾一体化防控技术和多尺度分源防控关键技术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针对两淮矿区灾害特点,提出了深部强动载条件下复合动力灾害智能判识与预警方法和分区协同防控方法。基于当前研究进展,提出了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助力实现深部煤炭安全、精准、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瓦斯复合动力灾害 灾害分类 致灾机理 监测预警 灾害防控
下载PDF
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早期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综述
4
作者 杜岩 张洪达 +3 位作者 谢谟文 蒋宇静 李双全 刘敬楠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3,共14页
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大型危岩崩塌成因复杂、分布范围广、隐蔽性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其早期预警一直难以实现。通过总结岩体崩塌灾害失稳机理与预警模型可知,开展岩桥结构面损伤识别及静力学-动力学-环境量参量(SDEI)的综合... 作为中国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大型危岩崩塌成因复杂、分布范围广、隐蔽性和突发性强、危害性大,其早期预警一直难以实现。通过总结岩体崩塌灾害失稳机理与预警模型可知,开展岩桥结构面损伤识别及静力学-动力学-环境量参量(SDEI)的综合性监测技术研究是实现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早期监测预警的关键所在,而基于分离破坏前兆识别的早期预警机制研究是提高崩塌灾害预警时效性的有效手段之一。随着微机电系统与云边融合技术的发展,在未来有望形成一套稳定性动态评价、失稳工况预测与失稳时间预测模型实时联动的多元预警新范式。与此同时,还需通过不断丰富大型危岩崩塌等脆性破坏灾害预警技术体系,实现危岩体预警等级、稳定性状态、失稳工况、失稳时间的实时分析,进而有效解决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科学精准防控与智慧化应急决策的双重难题。最后,针对目前崩塌灾害早期监测预警研究中存在的技术瓶颈问题,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与应对措施,以期为中国地质灾害高风险区更好地应对大型危岩体崩塌灾害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塌 早期预警 大型危岩体 脆性破坏灾害 监测指标体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
5
作者 崔峰 李宜霏 +4 位作者 贾冲 陆长亮 何仕凤 张随林 田梦琪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5-96,共12页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 【目的】深入了解声发射或微震能量分布所蕴含的概率学信息,对于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冲击危险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陕西大佛寺煤矿4号煤层40111工作面作为工程背景,运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现场监测等相关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了声发射监测数据在回采过程中的演化规律,阐明了声发射能量概率分布呈现波动性的物理意义,提出了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minture model,GMM)及置信区间的冲击危险性评价指标模型,并由现场微震数据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回采过程中上覆岩层周期性垮落并伴随声发射能量的集中释放。总能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呈现多自由度的非对称分布,通过对比残差平方和等多项拟合效果指标,确定高斯混合模型为最佳拟合模型。基于EM(expectation maximization)算法的GMM聚类分析,将声发射事件总能量分布划分为两类:高频低能型和低频高能型,其中低频高能型与冲击事件的突发性和高能量破坏特征一致。依据概率-能量梯度变化特征,对工作面开采过程中冲击危险性进行了评估。研究成果为采煤工作面冲击危险性评价提供了概率学上的创新思路,具有在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及后续防治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混合模型 概率密度分布法 聚类分析 冲击危险性评价 动力灾害预警
下载PDF
冲击地压煤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国法 潘一山 +3 位作者 赵善坤 庞义辉 何勇华 魏文艳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共14页
冲击地压煤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技术难题,系统分析了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分布特征、开采现状及冲击地压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冲击地压矿井面临的主要开采难题。从区域地应力监测反演、矿井开拓布局优化、煤柱尺寸优... 冲击地压煤层如何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是一项重大的产业技术难题,系统分析了我国冲击地压矿井分布特征、开采现状及冲击地压发展趋势,深入剖析了冲击地压矿井面临的主要开采难题。从区域地应力监测反演、矿井开拓布局优化、煤柱尺寸优化、井上下联合卸压、置换充填开采、高层位离层注浆等方面,全面阐述了冲击地压矿井全生命周期防控技术发展现状。针对巷道冲击地压防治难题,研发了冲击地压巷道全巷协同智能自适应抗冲击支护技术与装备,利用吸能防冲液压支架实现了正常状态对巷道围岩进行强支护、冲击过程迅速让位吸能的效果,结合支架智能运移装置、支架监测预警系统及全巷协同自适应抗冲击支护智能设计方法,构建了冲击地压巷道智能化吸能支护防控体系。分析了采煤工作面智能开采系统防冲原理,提出通过对围岩采动应力、覆岩断裂结构等进行监测分析,基于三维地质模型、大数据算法等对冲击地压发生位置、概率进行预测预警,并通过智能开采系统对液压支架的支护姿态与支护力、采煤机割煤速度等进行智能联动控制,实现采煤工作面智能开采与冲击地压智能防治。从采场应力与覆岩结构智能监测、冲击地压灾害数据库构建、冲击地压灾害分类预测预警等方面,分析了冲击地压智能防控技术的研发重点,提出了煤矿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系统组成及总体架构。从顶层设计、关键技术、智能精准解危与效果评价等方面提出了我国煤矿冲击地压煤层实现安全高效智能开采的技术路径与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采动应力 防冲技术 智能开采系统 吸能防冲液压支架 监测预警系统
下载PDF
水质预警系统中斑马鱼运动行为指标的监测和优化
7
作者 黄毅 王闰超 +3 位作者 芦玥同 武军旭 张治宏 逯延军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80-185,197,共7页
为进一步掌握斑马鱼的行为特征,优化基于鱼类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系统。文章采用Noldus Etho Vision XT软件对斑马鱼进行动态追踪分析处理,选取速度、蜿蜒度、活动性等10个行为指标,分析其相关关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降维,最终确定... 为进一步掌握斑马鱼的行为特征,优化基于鱼类行为变化的水质预警系统。文章采用Noldus Etho Vision XT软件对斑马鱼进行动态追踪分析处理,选取速度、蜿蜒度、活动性等10个行为指标,分析其相关关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降维,最终确定由距离、状态、轨迹、方向和加速度5种敏感因子及其构成的综合因子。通过模拟不同浓度Cd^(2+)急性暴露试验,结果表明,各项因子出现最值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污染暴露的20 min内,且浓度越大各因子表现的行为特征越明显。其中轨迹因子、状态因子和距离因子较为敏感,均在10 min内出现最值。综合因子分别在0.1、1.0、2.0 TU的Cd^(2+)暴露后的8、10、4 min时达到最值。因此,文中统计筛选的5种因子可完整地表征斑马鱼的行为反应规律,综合因子可在10 min内有效预警水质突变,提供及时稳定的预警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污染 水质监测 生物预警 斑马鱼 行为变化
下载PDF
煤矿冲击危险预测与监测预警技术发展现状
8
作者 买巧利 吴学松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87-92,共6页
随着矿井生产强度与开采深度的日益加大,煤炭资源开采逐步向深部、西部转移,致使冲击地压灾害普遍化,成为威胁中国井工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从预测预报与监测预警两方面,重点阐述5种预测预报技术、7种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 随着矿井生产强度与开采深度的日益加大,煤炭资源开采逐步向深部、西部转移,致使冲击地压灾害普遍化,成为威胁中国井工煤矿开采的主要灾害之一。从预测预报与监测预警两方面,重点阐述5种预测预报技术、7种监测预警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冲击危险指标构建以及综合监测体系与平台构建,论述冲击危险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技术创新发展思路,并展望其总体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危险识别 预测预报 监测预警
下载PDF
矿井离层水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华可 李文 +4 位作者 李江华 邱浩 杜明泽 白耀 郝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8-246,共9页
针对矿井离层水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突水征兆不明显、瞬时水量大、滞后性、周期性突水等问题,从覆岩移动离层水的形成、致灾机理、防治技术、监测预警等方面总结了离层水的研究进展。首先,离层水害是采动影响下采场覆岩运动和地下水运移的... 针对矿井离层水研究过程中遇到的突水征兆不明显、瞬时水量大、滞后性、周期性突水等问题,从覆岩移动离层水的形成、致灾机理、防治技术、监测预警等方面总结了离层水的研究进展。首先,离层水害是采动影响下采场覆岩运动和地下水运移的耦合结果,通过挖掘突水事故的表现、覆岩结构及运动特征、地下水运移规律及相关研究现状,总结得到离层水形成基本条件和发育的基本规律,分析了突水引发溃泥溃砂、瓦斯涌出、切顶压架等次生灾害的机制。其次,离层垂向和水平位置预测是离层水害防治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地面直通式泄水孔、离层注浆充填、井下截流孔、井下导流孔和地面抽排水孔5种离层水的防治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分析了其特点和问题。最后,利用岩层的岩性组合及地质条件评价离层突水危险性,同时结合回采过程中的多物理场监测数据实现了离层水害的预警,并提出了离层水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移动 离层突水 致灾机理 防治方法 监测预警
下载PDF
危岩变形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与应用——以重庆市江北区唐郭路为例
10
作者 张志希 陈克勋 +1 位作者 侯均洪 李迎 《自然资源信息化》 2024年第1期35-41,共7页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唐郭路多次发生危岩崩塌、滚落事故,严重影响沿途车辆通行和行人出行。本研究采用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对唐郭路沿线危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分析表明:2022年,监测区内大部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及变形曲线正常,部分监测... 近年来,重庆市江北区唐郭路多次发生危岩崩塌、滚落事故,严重影响沿途车辆通行和行人出行。本研究采用自动化监测预警技术,对唐郭路沿线危岩变形进行监测。监测分析表明:2022年,监测区内大部分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及变形曲线正常,部分监测点的水平、垂直位移大于设定限差,但超限幅度不大;通过裂缝监测,成功预报W616南-1危岩变形垮塌;通过监测数据、变形曲线与宏观地质巡查分析,得出部分孤石及附近、15#陡崖带及21#公路边坡地质条件差,裂隙发育,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存在掉块、崩塌、坠落较大风险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岩变形 自动化 监测预警 监测区 重庆
下载PDF
基于ST-DBSCAN聚类算法的矿井冲击地压微震监测数据时空特性分析
11
作者 张国华 《能源与环保》 2024年第7期62-70,共9页
矿井冲击地压是地下矿山中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矿井常规的数据分析多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危险预警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对高维的微震监测数据时空特性分析明显不足,数据分析缺乏... 矿井冲击地压是地下矿山中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矿井常规的数据分析多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危险预警分析,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对高维的微震监测数据时空特性分析明显不足,数据分析缺乏实时性,预警分析对特定软件的依赖性过大。为了提高冲击地压的预警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ST-DBSCAN时空聚类算法的方法来分析矿井冲击地压微震监测数据的时空特性,相对于传统聚类算法,该方法表现出更高的鲁棒性。通过矿井真实微震数据验证分析,证明了ST-DBSCAN时空聚类算法能够满足冲击地压微震监测数据时、空、强分析要求,可以识别和分类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应力增高区,能够为矿井冲击地压的预警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数据 ST-DBSCAN聚类算法 时空特性 预警
下载PDF
工作面区域应力判定及冲击地压多源监测预警研究
12
作者 杨兴 耿辉 《煤炭科技》 2024年第5期110-116,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基于微震监测、声发射、电磁辐射等采集到的恒大煤矿1366工作面多源监测数据,进行工作面精准震源定位、区域应力判定和冲击地压多源监测预警。研究确定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多源敏感指标,确定应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基于微震监测、声发射、电磁辐射等采集到的恒大煤矿1366工作面多源监测数据,进行工作面精准震源定位、区域应力判定和冲击地压多源监测预警。研究确定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多源敏感指标,确定应力集中区域,判断冲击地压危险等级,并提出合理有效的卸压措施。研究表明:①根据多源监测信息对工作面大能量微震事件的响应结果,确定了微震频次、能量等微震敏感指标;②基于震动波CT反演,确定了不同区域的应力分布情况,明确了应力集中区域;③根据不同指标响应的情况判断了冲击地压危险性等级,可以对冲击地压危险性进行迅速准确的判断;④根据微震频次、能量和应力分布情况,准确判断了工作面危险区域,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卸压措施,防止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通过对恒大煤矿1366工作面冲击地压微震、声电等多源监测信息的深度分析,提高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的准确度和效率,保证了煤矿作业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微震监测 震源能量 震动波CT探测 多源监测预警
下载PDF
下沟煤矿煤柱回收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13
作者 蔡谊军 李鹏飞 计平 《陕西煤炭》 2024年第1期112-115,共4页
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井工煤矿开采遇到的严重动力灾害,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煤矿冲击地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彬长矿区也是冲击地压在内多种灾害叠加区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冲击地压理论及预防技术和装备方... 冲击地压是世界范围内井工煤矿开采遇到的严重动力灾害,对煤矿安全高效开采构成严重威胁,我国是煤矿冲击地压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彬长矿区也是冲击地压在内多种灾害叠加区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我国在冲击地压理论及预防技术和装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冲击地压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说明目前的防治措施具有一定有效性。但是,彬长矿区冲击地压事故仍时有发生,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因此,开展煤柱回收工作面防冲技术研究及安全高效回采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下沟煤矿煤柱回收工作面进行简要分析,对防冲的治理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柱回收 冲击地压 灾害治理 防冲预警
下载PDF
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及监测预警研究 被引量:64
14
作者 谭云亮 张明 +3 位作者 徐强 郭伟耀 于凤海 顾士坦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6-172,共7页
针对坚硬顶板条件下冲击地压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破坏范围广等问题,以华丰煤矿14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研究了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了坚硬顶板型工作面的声发射及应力前兆信息特点,最后进行了现场实践。研究结果... 针对坚硬顶板条件下冲击地压发生频率高、强度大、破坏范围广等问题,以华丰煤矿14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研究了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发生机理,分析了坚硬顶板型工作面的声发射及应力前兆信息特点,最后进行了现场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以能量及应力判据为主,冲击地压前兆信息主要有2个特点,即能量增大和应力突变;坚硬顶板悬空长度大,导致煤体内部集中应力持续升高,若积聚的大量弹性能不能有效安全释放,可能会导致冲击地压的发生;采用声发射和应力监测手段可及时得到坚硬顶板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煤体应力及能量动态发展情况,从而对冲击危险进行预警。结合现场条件,设计采用大直径钻孔和深孔断顶爆破进行卸压解危,卸压前后最大钻粉量由4 kg/m降为3 kg/m、应力集中系数由2.03降1.72,且支承压力峰值向深部转移,煤体应力集中得到明显释放,卸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坚硬顶板 卸压解危 监测预警
下载PDF
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监测解危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8
15
作者 谭云亮 郭伟耀 +3 位作者 辛恒奇 赵同彬 于凤海 刘学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针对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监测防治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深部应变型、断层滑移型和坚硬顶板型3类冲击地压的致灾机理,提出了煤岩组合冲击能速度指数和卸围压冲击能速度指数两个... 针对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监测防治难题,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室内试验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研究了深部应变型、断层滑移型和坚硬顶板型3类冲击地压的致灾机理,提出了煤岩组合冲击能速度指数和卸围压冲击能速度指数两个新指标,建立了与冲击地压类型相适应的煤岩冲击倾向性评价体系,获得了深部开采3类冲击地压的前兆信息特征,给出了以深部开采冲击地压类型为导向的监测预警及组合式卸压解危方法,研发了钻孔施工与预警同步一体化技术。结果表明:(1)深部应变型冲击地压是围岩系统能量积聚大于能量释放与耗散之和的结果;与浅部开采相比,深部坚硬顶板破断释放的变形能明显增大,以及深部断层更易发生错动滑移;(2)深部应变型和深部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的冲击倾向性评价需在国家标准基础上分别增加卸围压冲击能速度指数、煤岩组合冲击能速度指数,而对于深部断层滑移型冲击地压,这两个指标均需增加;(3)深部应变型和深部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监测预警应以能量和应力判据为主,但深部断层滑移型冲击地压应以能量判据为主;(4)深部应变型冲击地压解危方法优先顺序为开采保护层、大直径钻孔、断底和煤层注水;深部坚硬顶板型冲击地压解危方法优先顺序为开采保护层、深孔断顶爆破、大直径钻孔、断底和煤层注水;深部断层型冲击地压解危方法优先顺序为开采保护层、大直径钻孔和煤层注水;(5)采用钻孔施工与预警同步一体化技术,可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通过监测煤粉量和应力变化信息,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冲击危险进行同步预警。煤矿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防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科学分类为基础的系统防治技术体系仍是深部开采冲击地压需要重点攻关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冲击地压 分类 机理 监测预警 防治
下载PDF
冲击矿压风险智能判识与监测预警云平台 被引量:41
16
作者 窦林名 王盛川 +2 位作者 巩思园 蔡武 李小林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48-2255,共8页
针对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愈发严重的冲击矿压问题,为提高冲击矿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及针对性,紧跟监测预警技术朝着区域化、连续在线化、智能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基于GIS技术、云技术、采矿地球物理等技术,搭建了集成微震、应力、钻屑等... 针对制约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愈发严重的冲击矿压问题,为提高冲击矿压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及针对性,紧跟监测预警技术朝着区域化、连续在线化、智能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基于GIS技术、云技术、采矿地球物理等技术,搭建了集成微震、应力、钻屑等多种监测手段的冲击矿压风险智能判识与多参量监测预警云平台。该平台由硬件、平台支持软件及云技术3个部分组成,采集并以标准化格式存储上传至云服务器,利用内嵌于平台的风险判识模式及危险等级预警准则,判定所评价区域危险状态,通过选取冲击变形能、时序集中度、时空扩散性等13个监测预警指标并利用F-score法对不同冲击危险程度的指标赋予动态权重,根据各指标与震动、应力、能量间的关系,建立了多场多参量综合预警体系,克服了单一监测指标预警效能较低弊端,实现了由点、局部、单参量监测至区域多场多参量综合预警的转变;同时通过监测数据的信息化与防治措施信息化的融合,将现场监测、防治信息通过“一张图”的形式实时预警,在预警冲击危险性的同时指导现场对高危区域加强卸压解危,同时根据解危效果反馈预警信息准确性,做到了监防互馈,该平台在山东古城煤矿等13个矿井成功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监测预警 云平台 监防互馈 监防信息“一张图”
下载PDF
煤岩冲击动力灾害连续监测预警理论与技术 被引量:65
17
作者 何学秋 窦林名 +3 位作者 牟宗龙 巩思园 曹安业 何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5-1491,共7页
为提高煤岩冲击动力灾害的监测预警效果,采用系统的理论研究和集成创新,完善了弹塑脆性突变模型,揭示了煤岩体损伤及冲击动力破坏特征与声发射、微震、电磁辐射等前兆信息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煤岩体冲击破坏前兆信息辨识准则与监测原理,... 为提高煤岩冲击动力灾害的监测预警效果,采用系统的理论研究和集成创新,完善了弹塑脆性突变模型,揭示了煤岩体损伤及冲击动力破坏特征与声发射、微震、电磁辐射等前兆信息的耦合关系,提出了煤岩体冲击破坏前兆信息辨识准则与监测原理,建立了煤岩冲击动力灾害的连续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即煤岩冲击动力灾害时间上从早期综合分析预测到实时监测预警,空间上从区域监测预警到局部监测预警、点验证的时空连续监测预警,并按无、弱、中、强4级对煤岩冲击危险进行分级预测预报。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体系可较为有效地判别和预警煤岩冲击动力灾害危险,应用矿井降低煤岩冲击动力灾害显现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动力灾害 监测技术 连续监测 监测预警
下载PDF
我国煤矿冲击地压防治现状与难题 被引量:175
18
作者 窦林名 田鑫元 +5 位作者 曹安业 巩思园 贺虎 何江 蔡武 李许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71,共20页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冲击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政府关注度不断上升,我国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冲击地压矿井防治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多数冲击地压矿井达到事故可控。基于冲击地压重要研究成果...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数量和冲击危险程度显著增加,政府关注度不断上升,我国冲击地压防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冲击地压矿井防治能力取得长足的进步,多数冲击地压矿井达到事故可控。基于冲击地压重要研究成果,全面地阐述了冲击地压领域在法规建设、发生机理、监测预警等方面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同时指明了未来冲击地压防治面临的难题。法规与标准方面,形成了《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矿冲击地压细则》为核心的法规体系,法规建设的具体化、标准化不断完善;冲击地压发生机理方面,形成了“三因素”理论、动静载叠加诱冲理论等多种机理共存的局面,从多角度叙述了冲击地压致灾过程,呈现多元化发展;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方面,形成了综合多因素、多系统、多前兆信息的复合预测预警体系,预警效率不断上升;冲击地压巷道支护方面,形成了三级支护理论体系,增强了巷道稳定性和抗动载扰动的能力;冲击地压限员管理方面,实现了智能化限员;冲击地压防治层面,形成了区域防范、局部解危相结合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体系,灾害防控能力不断提升。当前我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冲击地压防治理论与技术体系,防治效果显著,但由于冲击地压的震动性、瞬时性、复杂性以及难预知性,还存在冲击地压与矿震关系不清、冲击危险预测方法难以定量、空间监测精度不足等问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发生机理 预测预警 灾源防治 深部围岩控制 智能管理
下载PDF
2018年10月和11月金沙江白格两次滑坡-堰塞堵江事件分析研究 被引量:198
19
作者 许强 郑光 +4 位作者 李为乐 何朝阳 董秀军 郭晨 冯文凯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34-1551,共18页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省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交界处金沙江西藏岸(右岸)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高位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尤其是第二次滑坡-堰塞堵江,因坝体过高(堰塞湖水位可到50 m),堰塞...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在西藏自治区江达县波罗乡白格村与四川省白玉县绒盖乡则巴村交界处金沙江西藏岸(右岸)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高位滑坡,堵塞金沙江,形成堰塞湖。尤其是第二次滑坡-堰塞堵江,因坝体过高(堰塞湖水位可到50 m),堰塞湖库容较大(超过5×108m3),不得不通过修建导流槽主动降低堰塞湖水位。经过人工干预,第二次堰塞体于11月13日被完全冲开,险情得以解除,但下泄的洪水在下游四川、云南境内仍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本文通过对两次滑坡的现场地质调查,结合历史遥感影像解译、In SAR监测、无人机航拍、地面变形监测等技术手段,查明了白格滑坡区斜坡的变形历史、两次滑坡及其堰塞堵江的基本特征及其动态演化特征,简述了第二次滑坡-堰塞体的应急处置以及为保证现场施工安全所开展的"实战性"监测预警工作。在同一部位先后两次发生大规模滑坡堵江事件并对其采取了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其案例非常典型,对类似地质灾害事件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格滑坡 堰塞堵江 监测预警 导流槽 应急处置
下载PDF
电磁辐射技术在煤岩动力灾害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20
作者 王恩元 刘晓斐 +1 位作者 李忠辉 何学秋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2-645,共4页
为了有效准确预测煤岩动力灾害,基于煤岩电磁辐射产生机理、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监测及预警方法,研制了KBD5型和KBD7型电磁辐射监测仪,并将电磁辐射技术广泛应用于煤岩动力灾害监测及预报,包括煤与瓦斯突... 为了有效准确预测煤岩动力灾害,基于煤岩电磁辐射产生机理、特征和规律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煤岩动力灾害电磁辐射监测及预警方法,研制了KBD5型和KBD7型电磁辐射监测仪,并将电磁辐射技术广泛应用于煤岩动力灾害监测及预报,包括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灾害的预测、采空区顶板稳定性监测、围岩应力分布及矿压观测、卸压带宽度确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 动力灾害 电磁辐射 冲击地压 煤与瓦斯突出 顶板稳定性 监测 预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