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Y TECHNOLOGY OF D-INSAR AT X-BAND FOR MONITORING LAND SUBSIDENCE IN MINING AREA AND ITS APPLICATION 被引量:5
1
作者 Li Xinglin Liu Donglie +2 位作者 Song Hongjun Chen Runpu Li Hongyu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14年第5期441-452,共12页
In theory, land subsidence measurement results with high accuracy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 at X-band. In practice, however, the measuring accuracy of D... In theory, land subsidence measurement results with high accuracy can be obtained by using the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SAR) at X-band. In practice, however, the measuring accuracy of D-InSAR at X-band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by some factors, e.g., decorrelation and high deformation gradient. In this work, the monitoring capability of D-InSAR for coal-mining subsidence is evaluated by using SAR data acquired by TerrraSAR-X system. The SAR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for low coherence image pairs, the denoising phase filter for high noise level interferogram and atmospheric effects mitigation method are the key technical aspects which directly influence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D-InSAR at X-band. Thus, a robust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an improved phase filter method and an atmospheric effects mitigation method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successfully achieves InSAR coregistration, while the amplitude cross-correlation cannot properly coregister low coherence SAR image pairs. Moreover, the time complexity of the proposed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is obviously slighter than that of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method. The comparing experiment results and the unwrapping pha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roved Goldstein filte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original Goldstein filter in noise elimination. The atmospheric influence correc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 subsidence areas with atmospheric influence correction are more clarified than that of without atmospheric influence correction. In summary, the presented methods directly improved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f D-InSAR at X-b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subsidence monitoring DECORRELATION Atmospheric Aperture Radar (D-inSAR) mining area Land effects High deformation gradient
下载PDF
基于PS-InSAR技术的晋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及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新龙 车子杰 +1 位作者 马飞 高旭波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3-179,212,共8页
地表形变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灾害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危害,尤其在采煤区。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获取地表沉降面状信息、难以进行地表沉陷灾害评估的不足,基于高分辨率SAR... 地表形变是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灾害区居民的日常生活,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危害,尤其在采煤区。针对传统地表沉陷监测方法费时费力、无法获取地表沉降面状信息、难以进行地表沉陷灾害评估的不足,基于高分辨率SAR卫星影像,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PS-InSAR)技术对山西省晋城市晋城矿区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地表沉陷进行监测,分析获取了该地区地表连续形变情况,并利用该技术获取的海量PS点建立支持向量机(SVM)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预警模型,对晋城矿区周边居民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了识别和预测。结果表明:晋城矿区10个煤矿及其周边区域存在较大的地表形变;晋城矿区平均LOS向年平均地表形变速率范围为-37~30.3 mm/a;PS-InSAR技术在晋城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具有可行性,且可以实现矿区地质灾害风险综合识别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inSAR技术 晋城矿区 地表形变监测 地质灾害风险预警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时序InSAR的山西大同煤田地表沉降监测及时空演化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仝云霄 杨俊泉 +1 位作者 王雪 谭琨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0-183,共14页
[研究目的]地表沉降作为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稳定,有必要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快速高效监测。[研究方法]以大同煤田为例,研究使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1景Sentinel-1影像,基于短基... [研究目的]地表沉降作为煤矿区主要地质灾害之一,严重影响矿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的安全稳定,有必要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快速高效监测。[研究方法]以大同煤田为例,研究使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31景Sentinel-1影像,基于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SBAS-InSAR)对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取大同煤田地表沉降速率和累计沉降结果,使用已有研究成果对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分析了沉降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研究结果]大同煤田地表沉降分布较广,沉降总体分布趋势与大同煤田矿业管理数据的走向基本一致。沉降主要分布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部以及大同市、怀仁市和山阴县交界处,其中塔山矿地表沉降最为严重,大同煤田最大沉降速率为168.03 mm/a,最大累计沉降量为329.12 mm,总沉降面积为270.95 km^(2),且沉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根据沉降趋势推断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地表活动相对稳定。[结论]研究表明了InSAR技术在煤矿区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可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煤矿区沉降监测预警、灾害防控及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田 SBAS-inSAR 矿区沉降 地表形变监测 时空演化 环境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利用结合土地覆盖类型的自适应DS-InSAR方法监测矿区地表形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志亮 曾琪明 杨立功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6,共12页
针对传统时序InSAR技术在测量点选取过程中多采用全局单一阈值,在受时空失相干影响严重和短时间内形变梯度较大的矿区容易出现测量点稀疏且空间采样不足,因而无法获取矿区地面沉降完整信息的问题,以覆盖大同矿区的22景ALOS-1数据为例,... 针对传统时序InSAR技术在测量点选取过程中多采用全局单一阈值,在受时空失相干影响严重和短时间内形变梯度较大的矿区容易出现测量点稀疏且空间采样不足,因而无法获取矿区地面沉降完整信息的问题,以覆盖大同矿区的22景ALOS-1数据为例,利用结合土地覆盖类型的自适应DS-InSAR方法(ADSI-CLC)获取该区域长时间序列地表形变信息。ADSI-CLC方法形变测量结果的时空分布模式与StaMPS-SBAS方法具有相似性,且与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上的采矿设施保持良好的空间相关性。ADSI-CLC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测量点的数量和空间分布密度,在研究区识别出的DS点数量约是StaMPS-SBAS方法的4倍。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在无形变和小形变区域吻合程度较高;在大形变区域,StaMPS-SBAS方法无法有效地获取形变结果,而ADSI-CLC方法由于测量点数量的增加,反演得到的形变测量结果基本上符合由采矿活动造成的漏斗状的空间分布特征,间接地验证了该方法在矿区地表形变监测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证明ADSI-CLC方法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时空形变细节信息,更好地服务于矿区地表稳定性的监测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I-CLC方法 分布式散射体 矿区形变监测 大同矿区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沉陷监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仝云霄 杨俊泉 +1 位作者 胡晓佳 孟中玙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22,共13页
矿山开采可能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矿区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快速准确监测矿区沉陷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煤矿为研究对象,获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共13景Sentinel-1影像,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 矿山开采可能诱发各种地质灾害,威胁矿区的社会稳定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快速准确监测矿区沉陷可有效预防地质灾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煤矿为研究对象,获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共13景Sentinel-1影像,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fferential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D-In SAR)进行地表沉陷监测研究,获取大同煤矿地表累计沉陷量,使用已有研究成果对比验证了本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大同煤矿沉陷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大同市南郊区西部以及南郊区、怀仁市、左云县和山阴县四县市交界处,监测期间最大、平均沉陷量分别为381.43 mm、13.88 mm,总沉陷面积约为207.91 km2,根据7个重点沉陷区的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化规律发现沉陷呈现持续扩张趋势,推断地表沉陷仍会持续较长时间。研究证明了In SAR技术在矿山开采沉陷监测的可靠性,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方法,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开采沉陷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同煤矿 D-inSAR 矿区沉陷 地表形变监测 地质灾害 Sentinel-1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杨伙盘矿区地表形变监测
6
作者 张帆 常乐 荀张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地面塌陷及其引起的链式灾害尤为严重。地表形变监测是修复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工作。InSAR技术作为一种面监测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煤矿地面塌陷监测。本文收集2020年... 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地面塌陷及其引起的链式灾害尤为严重。地表形变监测是修复生态环境问题的首要工作。InSAR技术作为一种面监测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已成功应用于煤矿地面塌陷监测。本文收集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时间段内共58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对杨伙盘矿区地表进行形变监测,同时利用无人机正射光学影像进行形变特征解译。相关资料和监测结果显示:在监测期内,煤矿开采3−1煤层,共监测到3个形变中心,分别位于301盘区和303盘区的工作面,可探测的最大形变值达−130 mm,最大年平均形变速率约为−52 mm/a。对每个形变中心进行时间序列形变规律分析,地表在工作面开采后进入加速变形期,随后减速逐渐趋于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InSAR监测形变区位置与煤矿开采工作面位置及地表裂缝等形变特征基本保持一致。时间序列InSAR技术可以有效应用于大范围矿区开采沉陷的识别与监测,为采空区灾害的预防及治理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伙盘矿区 SBAS-inSAR Sentinel-1A 地表形变监测 时间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DS-InSAR的蒲河煤矿采空区地表形变监测与开采参数反演
7
作者 敖萌 孙颖 +1 位作者 魏恋欢 张化南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6-873,882,共9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有植被覆盖的矿区难以识别到足够多的监测点目标,导致形变结果无法反映矿区真实形变特征.采用分布式散射体InSAR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植被密集区域雷达相干目标数量,从而准确描述矿区形变的时间演化...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在有植被覆盖的矿区难以识别到足够多的监测点目标,导致形变结果无法反映矿区真实形变特征.采用分布式散射体InSAR分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植被密集区域雷达相干目标数量,从而准确描述矿区形变的时间演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特征.矿区长期高强度开采会引发采空区的地表变形,严重威胁矿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沈阳蒲河煤矿采空区InSAR高精度监测数据,通过地球物理建模反演得到矿区地下关键开采参数,模拟的矿区形变场与InSAR监测结果较为一致,且反演开采参数符合真实开采情况.结合InSAR监测结果与Okada模型反演矿区参数,能够准确描述由采矿造成的采空区地表形变,为科学制定地下开采计划及矿区可持续开发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面沉降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分布式散射体 地球物理建模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鲁棒M估计协方差矩阵相位优化的DSInSAR矿区形变监测研究
8
作者 曾祥凯 孙凤娜 +2 位作者 陈东兴 段文再 滕文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2-151,共10页
针对时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在矿区所处区域内耕地、裸地等自然地表地物上无法识别有效监测点信息,致使矿区地表形变信息不足及形变解译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鲁棒M估计协方差矩... 针对时序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在矿区所处区域内耕地、裸地等自然地表地物上无法识别有效监测点信息,致使矿区地表形变信息不足及形变解译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鲁棒M估计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相位优化的DSInSAR技术,并基于34景Sentinel-1A影像获取了霄云煤矿2022年的地表时序形变。推导基于鲁棒M估计协方差矩阵估计公式,提高对样本异常值及异质像素的鲁棒性,开展基于鲁棒M估计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的相位优化处理,分析了上述优化模型与通用相位优化模型的相似性,最终通过对优化估计相位开展相位信息解译处理来获取最终的形变信息。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鲁棒M估计协方差矩阵特征值分解相位优化的DSInSAR技术较常规SBAS技术及基于最大似然估计协方差矩阵的DSInSAR技术在监测点密度上分别提高了约11.4倍、0.2倍,且与水准数据对比具有最小的均方根误差,约22 mm;此外,霄云煤矿共包含三个主要形变场,其地表沉降的时序变化呈现出较显著的非线性趋势,煤矿内地表的视线向最大沉降量约418 mm。研究成果为矿区地表形变规律反演及矿区灾害防控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inSAR技术 鲁棒协方差矩阵 特征值分解 相位优化 矿区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联合时序InSAR技术的矿区沉降隐患区识别
9
作者 彭一桂 艾东 +1 位作者 曾斌 刘诗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1-201,共11页
针对目前单一InSAR解译技术方法在复杂地表形变解译中精度及可靠性有限的难点,提出了利用PS-InSAR(persist scatterers InSAR)、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SAR)这2种时序InSAR技术联合进行山地矿区地面沉降隐患区圈划的方... 针对目前单一InSAR解译技术方法在复杂地表形变解译中精度及可靠性有限的难点,提出了利用PS-InSAR(persist scatterers InSAR)、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s InSAR)这2种时序InSAR技术联合进行山地矿区地面沉降隐患区圈划的方法。以湖北省宜都市松宜矿区为例,基于大样本理论,利用矿区内高精度的PS点形变结果,校正具有高空间覆盖率的SBAS-InSAR处理结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地表形变监测精度并增加形变靶区范围圈划的准确度。通过对比使用单一PS-InSAR技术和经过PS-SBAS联合方法处理后得到的典型形变点时序曲线及野外实地调查,验证了解译结果的可靠性。研究表明:联合时序InSAR技术可以提高地表沉降监测精度并增加地表变形靶区范围圈划的准确度,为类似山地矿区的地面沉降隐患监测与分析提供新的技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山地 矿区地面沉降 形变监测 联合时间序列inSAR技术
下载PDF
基于SBAS InSAR的郑州煤炭矿区地表沉降监测及演化规律分析
10
作者 姜川 王磊杰 +4 位作者 樊高强 李昊 李叶繁 苑雨 张曦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8-165,共8页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引发了一系列安全和环境问题,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特定矿区或工作面的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领域,而对于煤田的整体地表形变监测与时空演化研究较少。使用SBAS InSAR技术对2017年3月-2023年7月郑州煤炭矿区95景Sentinel... 地下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引发了一系列安全和环境问题,现有研究多集中在特定矿区或工作面的地表形变监测与分析领域,而对于煤田的整体地表形变监测与时空演化研究较少。使用SBAS InSAR技术对2017年3月-2023年7月郑州煤炭矿区95景Sentinel 1A影像进行处理,获取了矿区地表沉降信息和演化规律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郑州煤矿区沉降范围主要分布在登封南部和新密中部,其中最大沉降速率约为120 mm/a,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710 mm,总沉降面积106.6 km^(2),其中以中度和轻度沉降为主,两者占总沉降面积的94.8%;主要开采区的最大累计沉降量随时间的推移呈线性增加;典型开采区地表沉降的空间演化特征表明,沉降区域仍在持续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 inSAR 矿区沉降 地表形变监测 时空演化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平川矿区形变监测与分析
11
作者 周小龙 石鹏卿 +2 位作者 张娟 高子雁 郭富赟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6期53-56,60,共5页
以平川矿区为例,采用SBAS-InSAR技术对该区域升降轨哨兵数据进行解算,并获取了该区域准三维地表形变场,结合夜光遥感数据对地表形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区域形变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准三维地... 以平川矿区为例,采用SBAS-InSAR技术对该区域升降轨哨兵数据进行解算,并获取了该区域准三维地表形变场,结合夜光遥感数据对地表形变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通过标准差椭圆方法分析区域形变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准三维地表形变场垂直向最大年沉降平均速率为-16.75 cm×a-1,均以地面沉降为主;(2)平川矿区形变中心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平川区中部及西北部地区;(3)矿区夜光值增加区与加速形变区具有“追随”特点;(4)区内共识别出12处明显形变区,均具有沉降漏斗特性;(5)2020年1月至2020年8月地表累积形变在西北-东南方向形变加剧,2020年8月至2021年4月地表累积形变在不同方向变化较缓慢,累积地表形变空间演化表现为主轴逆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 平川矿区 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表形变监测研究
12
作者 裴绍军 《能源与节能》 2024年第10期64-66,共3页
探讨了利用InS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进行的矿山地面形变监测手段。采取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拆解矿区的地貌,同时运用了由麻雀搜索算法改良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估地面形状。详... 探讨了利用InSAR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技术进行的矿山地面形变监测手段。采取了变分模态分解算法拆解矿区的地貌,同时运用了由麻雀搜索算法改良的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估地面形状。详细探讨了研究区的地表形变概况、形变分析、精度验证和InSAR监测结果。通过对比和分析,评估了InSAR技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为今后类似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矿区 地表形变监测
下载PDF
基于InSAR技术的矿区地质灾害识别与监测
13
作者 张伟 刘宏韬 金明煜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7期97-99,共3页
随着 In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矿山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这种方法,可对大范围的连续形变进行跟踪监测,帮助识别和测量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此外,与高分辨光学遥感资料相结合,对孕灾地质环境及矿山地质... 随着 In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矿山地质灾害勘查中的应用范围和效果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利用这种方法,可对大范围的连续形变进行跟踪监测,帮助识别和测量区域内的地质灾害。此外,与高分辨光学遥感资料相结合,对孕灾地质环境及矿山地质灾害体进行初步解释,主要形变区域及矿山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范围及变形趋势的圈定。为矿山地质灾害危险性的研究和评估奠定了基础。基于此,该文章主要针对矿区地质灾害识别和监测工作进行了分析,并且探讨了InSAR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同时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给有关人员带来帮助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质灾害 inSAR变形监测 调查防治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的大型滑坡变形分区及时序监测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沙 张立舟 +2 位作者 周成涛 刘洋 陈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11,共9页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 为了研究三峡库区大型滑坡的变形分区,基于2021年1~12月共29景Sentinel-1A数据,通过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研究了师专-群沱子滑坡的变形分区和时序监测。解译结果表明:与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结果对比,师专-群沱子滑坡的SBAS-InSAR解译结果具有一定准确性;滑坡的蠕变过程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形差异,变形区主要集中在未布设治理工程区域,且受场地整平工程的影响,滑坡北部边界出现新的变形区域;滑坡不同区域的主控因素存在差异,前缘变形主要受库水位波动影响;滑坡中部受库水位、降雨联合作用;滑坡后缘主要受长历时降雨控制。所得结果证明SBAS-InSAR技术可以对大型滑坡进行时序监测,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滑坡 形变监测 SBAS-inSAR Sentinel-1 时间序列 三峡库区
下载PDF
Offset Tracking在煤矿沉陷区地表大变形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陈顺 郑南山 +1 位作者 祁云 班盟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2-37,共6页
针对传统煤矿沉陷监测方法存在监测周期长、提取的矿区地表变形量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将Offset Tracking技术应用到煤矿沉陷区地表大变形的监测中。以张双楼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Offset Tracking技术对该煤矿沉陷区的SAR影像进行处理... 针对传统煤矿沉陷监测方法存在监测周期长、提取的矿区地表变形量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将Offset Tracking技术应用到煤矿沉陷区地表大变形的监测中。以张双楼煤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Offset Tracking技术对该煤矿沉陷区的SAR影像进行处理,采用互相关系数过采样因子法建立地形起伏与噪声偏移量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模拟轨道偏移分量,获取了矿区方位向和距离向的二维变形图和矿区变形信息。利用实测数据对Offset Tracking技术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Offset Tracking技术监测到的矿区最大沉降位置和变形方向与实测数据基本一致,误差仅为1cm,说明Offset Tracking技术能够准确、有效地监测煤矿沉陷区地表大变形,为煤矿沉陷区的合理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沉陷区 变形监测 偏移分量 互相关系数过采样因子法 ofFSET TRACKinG D-inSAR
下载PDF
结合SBAS-InSAR与光学遥感的矿区地表塌陷监测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战卫 安黎明 +5 位作者 张斌 白潍铭 贾诗超 张宇航 茹曼 王海侠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7239-7246,共8页
针对矿区地表塌陷过程中难以获取全面的形变信息问题,以赵固二矿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区,首先,基于多源多时相光学遥感影像采用综合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提取开采塌陷区积水的空间展布情况;然后,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63景2017年3月19日—202... 针对矿区地表塌陷过程中难以获取全面的形变信息问题,以赵固二矿采煤塌陷区为研究区,首先,基于多源多时相光学遥感影像采用综合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提取开采塌陷区积水的空间展布情况;然后,利用SBAS-InSAR技术处理63景2017年3月19日—2021年4月27日Sentinel-1A影像,获取研究区地表形变信息。结果表明:2010—2019年年均塌陷积水面积新增幅度基本平稳,2019—2021年年均塌陷积水面积新增幅度减小;研究区最大形变速率为-60.42 mm/a,形变速率小于-15 mm/a区域均有房屋墙体损坏和地裂缝现象。该方法有效地提取了开采塌陷区较长时期内地表形变信息和空间展布情况,为矿区地表塌陷监测提供新的思路,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矿区地表塌陷监测工作方法和流程,达到了遥感技术在矿区地表塌陷宏观、快速、准确监测的目的,为矿区塌陷修复和生态环境治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监测 inSAR 光学遥感 地表形变 矿区塌陷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时序分析技术的甘肃省红会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及其灾害发育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颂 张路青 +3 位作者 周剑 张奋翔 韩振华 尹凡龙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51-1963,共13页
为了定量描述红会矿区大规模地面变形灾害发育特征和监测矿区地表动态变形程度,本文基于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获取了矿区地面塌陷坑和地裂缝的空间分布,尺寸和数量;并利用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的32景Sentinel-1A数据开展了小基线集... 为了定量描述红会矿区大规模地面变形灾害发育特征和监测矿区地表动态变形程度,本文基于遥感解译和现场调查,获取了矿区地面塌陷坑和地裂缝的空间分布,尺寸和数量;并利用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期间的32景Sentinel-1A数据开展了小基线集干涉(SBAS-InSAR)技术的矿区地面沉降时序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沉降区集中在红会煤矿的采空区地表,与地裂缝空间分布位置相吻合,累积最大沉降量达170 mm;虽然环境恢复治理区修补了大量的塌陷坑和地裂缝,但仍以年均40~50 mm的速度继续沉降;人类聚集区地表整体呈缓慢下沉趋势,除受地下采煤影响之外,还可能与地下水过量开采有关,雨季时原本沉降的地面有明显回升。研究成果可为红会矿区群众搬迁安置、生态修复和地质灾害隐患治理等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干涉雷达 小基线集 地面沉降 形变监测 红会矿区
下载PDF
基于D-InSAR技术的地表沉降监测——以杨伙盘煤矿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白怀东 范玉海 苏伟 《地下水》 202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杨伙盘煤炭资源开采导致矿区范围内发生大面积地表沉降,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本文选用杨伙盘煤矿范围内Sentinel-1A数据,利用D-InSAR技术对矿区内2017年10月到2019年5月地面沉降范围与沉降幅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杨... 杨伙盘煤炭资源开采导致矿区范围内发生大面积地表沉降,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本文选用杨伙盘煤矿范围内Sentinel-1A数据,利用D-InSAR技术对矿区内2017年10月到2019年5月地面沉降范围与沉降幅度进行实时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杨伙盘矿区东部存在四个较大的沉降中心,最大形变量为-85 mm/y,累计形变量-128 mm,矿区内已发现的地表形变区仍在发生沉降作用。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缓慢积累到爆发的过程,建议后续继续开展研究区形变监测工作,特别是A点和B点区域应加强监测,以避免发生大规模地表形变。结果表明,D-InSAR技术能够有效获取矿区地表形变信息,可以为矿区沉降综合治理提供全面的形变信息,在灾害发生之前做出预警,提前做好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nSAR技术 地表沉降 变形监测 杨火盘煤矿
下载PDF
InSAR遥感在采煤沉陷区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侠 林旭光 +3 位作者 许将 孙海龙 蒋荆荆 范玉海 《科学技术创新》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作为一种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综合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和干涉测量技术,是目前空间遥感获取地面某点三维空间信息及其微小变化的最佳技术。本研究采用InSAR遥感技术结合光学遥感对区采煤沉陷区进行时间序列...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作为一种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综合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原理和干涉测量技术,是目前空间遥感获取地面某点三维空间信息及其微小变化的最佳技术。本研究采用InSAR遥感技术结合光学遥感对区采煤沉陷区进行时间序列地表变形监测工作,确定监测区内采空区地表形变空间分布位置及范围,分析监测区内地表形变的形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 地表沉降 变形监测 采煤沉陷区
下载PDF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松宜矿区形变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胜华 叶裕才 +3 位作者 马丽雯 艾东 彭孝楠 曾斌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3年第1期97-107,共11页
矿区开采往往会带来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多种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依靠传统的地面调查或仪器监测去收集矿区的地表形变信息效率不高且成本相对昂贵,InSAR技术的出现为此类有地表形变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更高效、更具性价比的监测方式。基于... 矿区开采往往会带来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多种相关的地质环境问题,依靠传统的地面调查或仪器监测去收集矿区的地表形变信息效率不高且成本相对昂贵,InSAR技术的出现为此类有地表形变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更高效、更具性价比的监测方式。基于Sentinel-1A数据,利用SBAS-InSAR技术对松宜矿区进行地表形变监测,获取2017-03-12—2019-10-28地表形变结果,划定四个沉降区,即无沉降区、轻微沉降区、较大沉降区和严重沉降区,并着重分析6个沉降现象较为严重的子矿区逐年地表沉降速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SBAS-InSAR技术解译的形变活跃范围与地面调查获取的成果有着较好的一致性,该技术可以为复杂山区中矿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重点靶区,同时也为矿区地面沉降的监测预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地面沉降 SBAS-inSAR 监测预警 形变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