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6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ireless remote spatiotemporal monitoring of high-fill foundation deformation
1
作者 YANG Xiao-hui LI Zhi-qian +1 位作者 ZHU Yan-peng GUO Na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6期1620-1638,共19页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indicators of highfill foundations directly affect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safety of high-fill projects.In situ monitoring can comp...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eformation patterns and deformation control indicators of highfill foundations directly affect the design,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al safety of high-fill projects.In situ monitoring can comprehensively reflect the deformation of high-fill during and after construction.In this paper,we have first designed and installed an integrated wireless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for high-fill to achieve real-time dynamic monitoring of settlement,pore water pressure and soil pressure of the fill foundation.Based on the monitoring results of nearly one year of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two years after construction,it was found that the deformation amount and deformation rate of the high-fill foundation showed a non-linear growth relationship with the filling rate and filling height.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of the high-fill foundation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soil,accounting for 54.4%of the total settlement on average;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filling body,accounting for 77.04%of the total settlement on average,and the settlement deformation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 mainly occurred in the first year after construction.The analysis of the deformation mechanism suggests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the filling body is dominated by exhaust consolidation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and drainage consolidation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the de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soil is dominated by drainage consolidation during the loading period and drainage consolidation develops slowly during the post-construction period.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original foundation should be reinforced before the large area filling construction,and that the filling rate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during construction.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deformation calculation and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high-fill found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fill engineering Wireless remote monitoring Foundation deformation Spatiotemporal law settlement after construction
下载PDF
Analysis of railway subgrad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based on GPS 被引量:16
2
作者 Fuxun Ma Ruijie Xi Nan Xu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ailway subgrad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five GPS stations' data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deformation on a certain section of railway subgrade...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ailway subgrade frost heave deformation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five GPS stations' data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deformation on a certain section of railway subgrade in northeast China. GAMIT software is used to process the data, providing daily solution, daytime solution and nighttime solution. Vertical trends of these five stations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frost heave effect on railway subgrade de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daytime and night induces stations, significant vertical displacement, and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seasons causes settlement of station which appears linear tr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Railway subgrade Frost heave Permafrost deformation monitoring
下载PDF
公路路基变形破坏及其测试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3
作者 张平松 余宏庆 +1 位作者 许时昂 吴海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134-6145,共12页
路基变形是公路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在公路建设、管理、运营、养护过程中带来的隐患日益凸显。目前以遥感测绘、地球物理探测、多传感器为代表性的相关技术,在路基变形测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道路工程领域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 路基变形是公路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在公路建设、管理、运营、养护过程中带来的隐患日益凸显。目前以遥感测绘、地球物理探测、多传感器为代表性的相关技术,在路基变形测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研究道路工程领域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梳理近年来道路工程领域理论、方法、技术及装备研究现状,阐述了公路路基变形的主要形式及影响因素,分析了路基变形测试技术类型及其优缺点,进一步讨论了对全周期智慧监测体系的认识及其发展趋势。构建路基变形监测体系是感知路基状态、路基稳定性评估和灾害预警的主要途径。随着人工智能和先进测试技术的快速进步,路基变形测试技术呈现出动态化、透明化、智慧化等新特点。加强公路测试基础理论、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形成基于立体空间的多手段路基健康监测体系是未来道路安全运维的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道路工程 路基变形 变形特征 测试技术 智慧监测体系
下载PDF
囊袋式注浆对盾构下穿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控制效果
4
作者 孙铁成 王爱玉 +2 位作者 张岩俊 尹显利 张文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6,共7页
高铁路基的沉降变形是影响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盾构下穿既有高铁线路施工可诱发高铁路基沉降变形。为有效控制高铁路基沉降,基于数值模拟探究了囊袋式注浆作为高铁路基沉降主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注浆囊袋对其周围土体的影响... 高铁路基的沉降变形是影响运营安全的重要因素,盾构下穿既有高铁线路施工可诱发高铁路基沉降变形。为有效控制高铁路基沉降,基于数值模拟探究了囊袋式注浆作为高铁路基沉降主动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注浆囊袋对其周围土体的影响具有局部性,地层等效塑性应变随注浆体埋深的增加而增大,且塑性区厚度通常小于注浆囊袋膨胀厚度的3.0倍。囊袋的埋设深度和膨胀直径对路基抬升整治范围有影响,囊袋埋设越浅其膨胀后对路基抬升的影响效果越明显,且路基表层的隆起变形曲线符合高斯方程。提出了盾构下穿高铁路基时囊袋式注浆控制措施下路基沉降预测模型,可指导盾构下穿高铁路基的沉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路基沉降 囊袋式注浆 盾构下穿 主动控制措施 沉降预测模型
下载PDF
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施工中管节变形规律监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竹 刘成洲 +2 位作者 于健 孙文豪 刘钊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沉管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沉降变形是沉管隧道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以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水文环境、上覆荷载变化、特殊施工工艺等条件与沉管管节间张合量、沉降量变形的相关性,得到沉管沉降在不同载荷条件的变化... 沉管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沉降变形是沉管隧道工程结构安全的重要指标。以大连湾海底沉管隧道为依托,通过分析水文环境、上覆荷载变化、特殊施工工艺等条件与沉管管节间张合量、沉降量变形的相关性,得到沉管沉降在不同载荷条件的变化规律,管节间及节段间张合量与管内温度呈负相关,钢绞线剪切后一段时间内沉管沉降变形明显增大。为后续管节安装及调整提供可靠依据,确保施工安全,指导后续设计和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施工监测 沉降量 张合量 变形规律
下载PDF
改扩建工程路基差异沉降研究综述 被引量:1
6
作者 莫娅婵 张军辉 +1 位作者 杨豪 周梦绮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0-132,共23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出现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近年来积极开展了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多条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并投入运营,取得...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及交通量的持续增长,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已经开始出现通行能力差、服务水平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在近年来积极开展了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多条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并投入运营,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高速公路的改扩建与新建公路有所不同,高速公路在改扩建过程中涉及新老路基拼接、变形协调等问题,特别是新老路基拼接引起的差异沉降,对路基路面结构危害巨大。为此,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对减小新老路基差异沉降进行研究,探索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技术。从差异沉降的理论、影响因素以及路基拼接处的处治措施3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发现对减小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的措施,尤其是对加筋结构的布置、路基内部排水结构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建议开展此类研究,并从理论和影响因素上对差异沉降进行分析,提出适用于多种工况的拼接措施,从而起到控制差异沉降的作用,旨在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改扩建工程 差异沉降 变形协调 处治技术
下载PDF
膨胀土高填方渠堤沉降变形特征研究
7
作者 周学友 于怀昌 +1 位作者 孙统领 王闯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86-391,共6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高填方渠堤的工后稳定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渠堤工后沉降大,易导致衬砌面板结构内力变化,影响渠道的运行安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明显的问题,通过该段渠堤现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高填方渠堤的工后稳定性是各方关注的焦点,如果渠堤工后沉降大,易导致衬砌面板结构内力变化,影响渠道的运行安全。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某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明显的问题,通过该段渠堤现场表面变形、内部变形、地下水位和降雨量监测数据的分析,对其沉降变形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填方渠堤中渠基膨胀土的垂直表面位移受降雨影响显著,其导致高填方渠堤沉降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可分为缓降段、陡降段、回弹-稳定-陡降段和回弹段4个阶段;填方高度对渠堤的表面变形和内部变形均存在显著影响,渠堤沉降量随着填方高度的减小而逐渐减小,同时,渠堤内部变形主要集中在孔口以下6~7 m的深度范围内,且指向渠外方向累计水平位移量较大于指向渠内方向的累计水平位移量;结合测压管水位、垂直位移测点及降雨量的变化规律,得到了该段渠基土的表面变形与测压管水位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地下水位变化是导致区域地表变形的主要因素。研究成果对膨胀土高填方渠堤工后沉降防治具有科学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高填方渠堤 现场监测 沉降变形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区高填方工程现场监测与分析
8
作者 顾晓强 梁玉珍 +3 位作者 周奇辉 刘尊景 范志强 荆子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17-1526,共10页
为了保障高填方地基的稳定性和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开展了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现场监测,分析了原地基和填筑体在施工期及竣工后的沉降规律,探讨了填筑高度、地基综合压实度、时间和水位变化对高填方地基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保障高填方地基的稳定性和后期使用的安全性,开展了白鹤滩水电站高填方工程沉降变形的现场监测,分析了原地基和填筑体在施工期及竣工后的沉降规律,探讨了填筑高度、地基综合压实度、时间和水位变化对高填方地基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砾石填料为主的高填方工程,原地基和填筑体对总沉降均有较大贡献,其中原地基沉降占总沉降量的39.7%,填筑体沉降占总沉降量的60.3%。适当提高地基综合压实度是控制地基沉降的有效措施。使用不同拟合模型预测了高填方地基的沉降,结果表明指数模型能够较好反映此类高填方工程的沉降变形规律。水库蓄水引起填筑区域地下水位上升,土体发生的瞬时湿化变形占总体湿化变形量的60.9%。孔隙水压力的增长和消散主要受地下水位和填筑荷载的影响,填筑施工期孔压增量与上覆荷载增量呈线性关系,其孔隙水压力系数等于0.021,土体在填筑期间始终处于稳定状态。竣工后超静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地基开始固结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工程 沉降监测 沉降预测 湿化 孔隙水压力
下载PDF
高速公路下伏采空区路基沉降现场监测与分析
9
作者 何建 柳佳 +3 位作者 张海辉 童立红 陈梦成 彭理群 《建材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47-50,共4页
以萍乡中环东路为背景,通过阵列位移计自动监测与自行研制的小型北斗信号接收机相结合,对采空区路段路基沉降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非采空区路基沉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对路基沉降变形有一定影响,通过现场埋设混凝土板的方... 以萍乡中环东路为背景,通过阵列位移计自动监测与自行研制的小型北斗信号接收机相结合,对采空区路段路基沉降变形进行实时监测,并与非采空区路基沉降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空区对路基沉降变形有一定影响,通过现场埋设混凝土板的方法可有效控制下伏采空区路基沉降;C2、C3断面沉降量增长稳定,与时间线性关系显著;C1断面沉降量受交通荷载影响较大,整体沉降量较大,且路面沿横断面向路线中心倾斜,需对C1断面路线中心处进行加固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下伏采空区 路基沉降 实时监测
下载PDF
盾构穿越施工对运营铁路股道的变形影响分析
10
作者 李瀚源 蔡志勇 李兴高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21期84-88,共5页
依托北京地铁3号线盾构下穿北京朝阳站铁路股道区工程,通过数值计算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区间盾构穿越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路基变形特征,探讨板桩加固体系及地面注浆加固对铁路股道的变形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板桩加固体系可显著... 依托北京地铁3号线盾构下穿北京朝阳站铁路股道区工程,通过数值计算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区间盾构穿越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路基变形特征,探讨板桩加固体系及地面注浆加固对铁路股道的变形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板桩加固体系可显著降低盾构穿越施工引起的铁路路基变形,股道6^(#)路基最大沉降变形仅为1.27 mm,地面注浆加固方案对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效果弱于板桩加固体系,但盾构穿越后铁路路基最大沉降值仍满足沉降控制标准,而仅通过隧道二次补浆加固地层并不能保证既有铁路线路运营安全。研究成果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沉降变形 现场实测 铁路路基
下载PDF
交叠隧道引起地表及既有隧道变形规律分析
11
作者 肜增湘 余炳臻 +3 位作者 戴灏卿 李旋 罗学东 付超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为了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规律,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新建左线隧道上跨施工对下卧左线和上跨右线隧道及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 为了研究新建盾构隧道上穿既有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和隧道变形规律,以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一期工程施工为背景,利用FLAC3D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新建左线隧道上跨施工对下卧左线和上跨右线隧道及地表土体变形的影响,并与现场实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建盾构隧道上穿对既有隧道水平变形的影响较小,需重点关注既有隧道竖向变形和盾构区变形监控工作;随着新建隧道掌子面推进,既有隧道距离掌子面越近处变形速率越大;开挖引起的隧道外地表沉降符合正常开挖沉降规律,即离隧道中心点越近,地表沉降量越大,开挖至中部时地表变形速率较快,接近稳定阶段开挖时地表变形速率较慢;交叠段开挖完成后地表沉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际盾构施工现场地表监测数据之间的误差最大仅为4.32 mm,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研究结果对同类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能为类似工况下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上穿隧道 变形特征 地表沉降 数值模拟 现场监测
下载PDF
基于迁移颗粒振动能量的粒料基层填料压实质量评价
12
作者 王萌 肖源杰 +5 位作者 孔坤锋 于群丁 李文奇 杨涛 陈晓斌 陈宇亮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608-3621,共14页
目前,粒料基层振动碾压质量评价指标多基于振动轮的动力响应,鲜有研究考虑粒料基层填料自身的振动信号。依托新建铁路砂土路基填筑碾压现场试验段,开展动态变形模量测试,采用无线智能颗粒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碾压过程中填料颗粒的迁移运... 目前,粒料基层振动碾压质量评价指标多基于振动轮的动力响应,鲜有研究考虑粒料基层填料自身的振动信号。依托新建铁路砂土路基填筑碾压现场试验段,开展动态变形模量测试,采用无线智能颗粒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碾压过程中填料颗粒的迁移运动,进而分析三向加速度及其边际谱能量随碾压遍数的变化规律;基于迁移颗粒的边际谱振动能量幅值,提出新的压实指标:迁移颗粒振动能量压实值(migrating particle vibration energy compaction value,MPVECV),并分析其与碾压遍数和动态变形模量之间的关联性,探究振动模式、碾压速度及监测位置对新压实指标评价效果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振动碾压过程中粒料基层填料颗粒存在多方向的振动效应,进而促使填料不断运动致密,上部振动轮输出能量驱使填料内部颗粒不断小幅运动和调整直至整体稳定。传感器的加速度边际谱幅值与振动碾压遍数以及动态变形模量的关联性较好;迁移颗粒平行于行车方向的MPVECV指标相比于其在垂直于行车方向及竖直方向的MPVECV指标可更好地表征粒料基层填料的压实质量和动态变形模量,因此可用其评价填料的压实状态。MPVECV指标更适用于强振工况且其评价效果受碾压速度和监测位置的影响并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为粒料基层填料智能压实提供实时、无损的评价指标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工程 粒料基层填料 振动压实 压实质量评价 颗粒迁移运动 智能传感监测 动态变形模量
下载PDF
清远地区高填方路基的固结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13
作者 李斌 冯伟涛 +2 位作者 陈希刚 丁健 巨玉文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1期71-75,共5页
依托广东省清远市某高速公路高填方项目,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手段,对高填方路基的固结沉降变形规律和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减小填筑速度来减小工后沉降量的方法,对类似地质条件下高填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 依托广东省清远市某高速公路高填方项目,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手段,对高填方路基的固结沉降变形规律和超静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过程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通过减小填筑速度来减小工后沉降量的方法,对类似地质条件下高填方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填方路基 沉降变形 固结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下管廊深基坑回填土层沉降特征研究
14
作者 李奉庭 罗涛 +5 位作者 孙占勇 武科 肖文斌 常昊 许文彬 刘大鹏 《交通科学与工程》 2024年第3期82-90,共9页
为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回填后路面的沉降规律,依托雄安新区某管廊工程,运用现场回填土层沉降变形物联网智能监测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了综合管廊基坑回填施工过程的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路面沉降与管廊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 为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回填后路面的沉降规律,依托雄安新区某管廊工程,运用现场回填土层沉降变形物联网智能监测与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建立了综合管廊基坑回填施工过程的力学计算模型,对不同工况下的路面沉降与管廊结构的应力、应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回填土体的累积沉降量及各土层间的沉降差随着回填土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2)在阶梯法回填施工中,施工回填段数越多,路面沉降量及不均匀沉降程度越小,管廊结构变形越大。3)施工后的路面沉降量随着压实度的增大而显著减小。相关模拟方法与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综合管廊回填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管廊 回填土 沉降变形 现场监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临地铁深基坑开挖中围护结构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代仲海 吴磊 《广东土木与建筑》 2024年第1期9-11,32,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临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反演模拟的准确性,以深圳市前海某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对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顶位移、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分析,研究桩顶位移、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 为进一步研究临地铁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变形反演模拟的准确性,以深圳市前海某项目基坑支护工程为对象,对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顶位移、沉降、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进行分析,研究桩顶位移、沉降与时间的关系、深层水平位移、支撑轴力等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桩顶水平位移的增加呈“先慢后快再慢”的趋势;基坑工程时间越长,施工机械对围护桩的扰动越大,桩顶竖向沉降越大;深层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最大深层水平位移随施工进度而增加;内支撑结构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承担主动土压力。研究结果对类似基坑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工程 监测 变形 沉降
下载PDF
路基填筑施工和运营对下伏正交地铁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军华 姜峰林 《路基工程》 2024年第3期131-137,共7页
依托拟建某机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填筑项目,其下伏正交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建立路基路面-下伏盾构隧道-地基土体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地表路基堆载施工和运营、地铁隧道内部列车行驶耦合作用下,对盾构隧道与路基路面的力学响应。结果... 依托拟建某机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填筑项目,其下伏正交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建立路基路面-下伏盾构隧道-地基土体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模拟地表路基堆载施工和运营、地铁隧道内部列车行驶耦合作用下,对盾构隧道与路基路面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在地表道路施工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拱顶、仰拱位置与EB-W模型解的最大值分别为30.0、20.6、27.2 mm,其最大沉降位置位于盾构隧道中线处,沉降曲线大致呈“V”字形,路基与盾构隧道交叉处-20~20 m区域的竖向变形处于“危险值”状态;地表路基堆载作用对盾构隧道拱腰水平位移影响不大,左右拱腰最大水平位移分别为-4.2、4.0 mm,均小于10.0 mm控制值;地表路基施工完成后,隧道的竖向应力最大值约1.7 MPa;路基完工后,路基中线最大沉降值位于其底部,达到7.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路基 堆载及工后运营 下伏正交线路 数值模拟 工后沉降 变形 保护区域
下载PDF
嵌岩深度和加固范围对深厚软土桩基托梁结构的性能影响
17
作者 李永奎 杨贵勇 徐宇 《路基工程》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以某新建铁路工程为例,基于有限元软件,以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入基岩深度(5种嵌岩深度)和桩前旋喷桩加固区范围大小(6种不同排数旋喷桩加固范围)作为控制变量,研究桩基的力学特性和路基面沉降。结果表明:灌注桩桩基的最大水平应力出现在土... 以某新建铁路工程为例,基于有限元软件,以钻孔灌注桩桩基嵌入基岩深度(5种嵌岩深度)和桩前旋喷桩加固区范围大小(6种不同排数旋喷桩加固范围)作为控制变量,研究桩基的力学特性和路基面沉降。结果表明:灌注桩桩基的最大水平应力出现在土石界面附近,增加桩基的嵌岩深度和增加桩前旋喷桩排数都可有效降低桩基的水平变形和路基面沉降,桩基嵌岩深度为1D(D为灌注桩直径)或桩前旋喷桩为3排时,变化速率出现由快到慢的拐点。选择桩基长度为16m、桩前旋喷桩为3排的加固方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厚软土 桩基托梁结构 嵌岩深度 位移监测 路基沉降 经济性
下载PDF
基于InSAR数据的山沟地貌地表岩移特征研究
18
作者 辛楚冰 师皓宇 +2 位作者 张金彪 杨长益 杨健男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因煤矿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对附近居民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矿区地表沉降数据的获取对矿井生产布置至关重要。通过哨兵一号卫星获取覆盖平舒煤业15302工作面的30景影像,使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得了近2年的... 因煤矿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对附近居民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矿区地表沉降数据的获取对矿井生产布置至关重要。通过哨兵一号卫星获取覆盖平舒煤业15302工作面的30景影像,使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得了近2年的监测数据,计算了地表岩移主要参数,经计算可知:工作面走向方向的沉降量随时间不断增大,矿区整体平均沉降速率大于-30 mm/a,最大沉降速率为-108.87 mm/a,最大曲率为-0.1234 mm/m^(2),岩石移动角为78.2°。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表倾斜与曲率均在允许值范围内,15302工作面的开采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技术 地表沉降 形变监测 特征分析 地表岩石移动
下载PDF
增建新线软土路基布袋桩施工对邻近运营铁路的影响
19
作者 敖江忠 阙仁非凡 徐永福 《路基工程》 2024年第4期83-88,共6页
依托宁波铁路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三、四线工程紧邻运营铁路布袋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通过对布袋桩施工进行现场监测,并与高压旋喷桩及水泥搅拌桩对比试验,分析施工过程对运营铁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布袋桩施工产生的地表水平位移和沉降... 依托宁波铁路枢纽庄桥至宁波段增建三、四线工程紧邻运营铁路布袋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通过对布袋桩施工进行现场监测,并与高压旋喷桩及水泥搅拌桩对比试验,分析施工过程对运营铁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布袋桩施工产生的地表水平位移和沉降均小于10mm,小于铁路路基累积位移控制标准;施工时超孔隙水压力与土压力同时增加,但引起的变化较小,且在施工结束后很快消散,土压力、超孔隙水压力与距离呈指数函数负相关关系;施工影响范围约3.0m;相对于旋喷桩施工,水泥搅拌桩对周围环境扰动较小,布袋桩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路基 增建铁路 布袋桩 孔隙水压力 施工影响 沉降监测 位移控制
下载PDF
盾构隧道近距离下穿过街通道施工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倩倩 《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24年第1期61-64,23,共5页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 工程盾构区间左右线均下穿呼和浩特市中山西路与锡林郭勒南路交叉路口正下方地下过街通道,连接通道采用1.5 m矩形预制钢筋混凝土管节顶进施工完成,下穿时两结构物之间最小净距离仅为2.5 m。采用通道内型钢支撑加固、通道内预注浆加固、盾构同步注浆、二次补注浆加固、全天候实时监测等措施,有效保证了盾构隧道、地下过街通道的结构安全,地面沉降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距离下穿 过街通道 型钢加固 无收缩双液注浆 二次注浆 地表沉降 变形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