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逻辑与模式转型
1
作者 王迎龙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2,共10页
律师庭外言论是律师法庭辩护的必要延伸,对于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自媒体时代律师庭外言论的特点也决定了规制律师庭外言论的必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规范律师庭外言论、确立庭外言论的衡量标准。我国对于律师... 律师庭外言论是律师法庭辩护的必要延伸,对于促进司法公正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自媒体时代律师庭外言论的特点也决定了规制律师庭外言论的必要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规范律师庭外言论、确立庭外言论的衡量标准。我国对于律师庭外言论的规制属于司法秩序模式,以司法秩序的维护为价值导向,应当由行政管控转向审理公正的规制逻辑,实现审理公正的模式转型。具体而言,在衡量律师庭外言论正当与否方面,应确立实质危险与道德性相结合,即主客观相统一的评判标准,实质危险是指律师庭外言论可能或已经对司法公正造成实质损害,这是非正当庭外言论的形式特征;道德性与非道德性相对,律师基于法律职业伦理为当事人谋取合法利益,在相对意义上即具有了道德性。此外,法律还应明确规定“禁止区”与“安全区”,为律师庭外言论的发表提供清晰明确的规范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律师庭外言论 道德性 实质危险 法律职业伦理
下载PDF
道德现场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实践
2
作者 杨建华 丁杏 +1 位作者 田华 杨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82-86,共5页
目的 探讨道德现场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科护理学专业8个班级的护生344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1~2合班和5~6合班为对照组(174人),采用常规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伦理学教学;3~4合班和7~8合班为试验... 目的 探讨道德现场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本科护理学专业8个班级的护生344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1~2合班和5~6合班为对照组(174人),采用常规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伦理学教学;3~4合班和7~8合班为试验组(170人),采用道德现场教学法融入案例教学。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并采用道德敏感性量表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护理伦理学理论考核成绩、道德敏感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将道德现场融入护理伦理学课程,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护生的伦理学理论成绩,而且能够切实增强护生的道德敏感性,还有助于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全面、深入地分析护理伦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伦理学 道德现场教学 案例教学 道德敏感性 批判性思维 角色扮演 模拟法庭 护理教学
下载PDF
模拟法庭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佳华 陈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4-206,240,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统教学方法,即讲授法和讨论法,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文以鲁迅美术院校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应用,形成讲授法、讨论法和模拟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传统教学方法,即讲授法和讨论法,制约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文以鲁迅美术院校的教学实践为例,探索模拟法庭教学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应用,形成讲授法、讨论法和模拟法庭教学法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体系,整合教学资源,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模拟法庭教学方法 德育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应成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主阵地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明安 周德新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年第1期35-39,共5页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今我国高校思政课中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主要存在地位不突出、内容不系统,尤其在教学实际中重视不够等问题。这就需要从教师到学生、从教材到课堂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然而现今我国高校思政课中生态道德教育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主要存在地位不突出、内容不系统,尤其在教学实际中重视不够等问题。这就需要从教师到学生、从教材到课堂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第一,提高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第二,夯实基础:编写、挖掘教材中的生态道德内容;第三,抓住重点: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第四,找准着力点:培养大学生生态"三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道德教育 思政课 大学生
下载PDF
道德正义:“次道德”的试金石 被引量:9
5
作者 肖行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35-38,共4页
近几年由于道德正义的沦丧、道德规范的失范及道德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走向,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有所动摇。甚至有人在错误的大前提下降低道德评价的标准,提出了“次道德”,以便达到匡扶正义,减少社会公害的目的。这无疑是缘木求鱼。要... 近几年由于道德正义的沦丧、道德规范的失范及道德的日益个性化、多元化走向,人们对道德评价标准有所动摇。甚至有人在错误的大前提下降低道德评价的标准,提出了“次道德”,以便达到匡扶正义,减少社会公害的目的。这无疑是缘木求鱼。要想真正匡扶道德正义,为道德走向谋一出路,落脚方式只能是法律正义、制度正义的建立,那就是应建立一个公正的道德评价标准———“次道德”及公正的道德评价机制———道德法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正义 次道德 道德善 道德法庭
下载PDF
模拟法庭对大学生德育作用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志敏 孙淑云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79-81,共3页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自被引入中国以来,一直被各高校法学专业当成必修的法律实践课程,它的德育作用却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阐释了在模拟法庭中进行大学生德育的优势,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在此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模... 模拟法庭教学模式自被引入中国以来,一直被各高校法学专业当成必修的法律实践课程,它的德育作用却一直未得到充分重视,本文阐释了在模拟法庭中进行大学生德育的优势,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在此方面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现行模拟法庭课程设计,加强其德育作用的三个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法庭 德育 法律思维 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下载PDF
溥仪出宫与北京知识界:以胡适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晴飞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81-191,共11页
在1924年的"溥仪出宫"事件中,胡适以新派领袖的身份发表意见,同情溥仪,激烈反对修改清室优待条件,称驱逐溥仪出宫之举为"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溥仪出宫"事件的合法性问题,牵涉到道义、法理、... 在1924年的"溥仪出宫"事件中,胡适以新派领袖的身份发表意见,同情溥仪,激烈反对修改清室优待条件,称驱逐溥仪出宫之举为"民国史上的一件最不名誉的事"。"溥仪出宫"事件的合法性问题,牵涉到道义、法理、政治三个层面,不同的声音自然与各人所处的位置和立场有关,也牵涉到人们对于"革命"的态度和"民国"构成因素的不同看法。我们只有将胡适的观点置于与各方观点交锋的历史现场及其自身思想前后变化的轨迹中,才能比较深入地理解溥仪出宫事件和胡适的思想与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室优待条件 胡适 道义 法理 政治
下载PDF
论唐代文人的反叛朝廷倾向
8
作者 李德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93-98,共6页
唐代文人反叛朝廷表现为在外敌入侵之际举城应敌,全身邀赏;在动乱中投靠叛军,接受伪官;为其他反唐势力充当谋主,对抗朝廷。其中有失节的贰臣,也有叛臣。多数人是由于过高的政治诉求未得到满足而积恨君主公卿,最终叛附唐朝的敌对势力。... 唐代文人反叛朝廷表现为在外敌入侵之际举城应敌,全身邀赏;在动乱中投靠叛军,接受伪官;为其他反唐势力充当谋主,对抗朝廷。其中有失节的贰臣,也有叛臣。多数人是由于过高的政治诉求未得到满足而积恨君主公卿,最终叛附唐朝的敌对势力。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唐人不崇名教,"死事一君"的忠节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廷 反叛 文人 唐代 政治诉求 敌对势力 接受 贰臣 失节
下载PDF
模拟法庭德育功能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郭兴民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20年第3期75-78,共4页
通过模拟法庭机制模拟解决学校内发生的各种学生问题,通过控辩双方的质证、辩论,提高的权利保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增强“感同身受”的教育效果;通过扩大参与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模拟庭审过程,达到扩大法纪宣传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规... 通过模拟法庭机制模拟解决学校内发生的各种学生问题,通过控辩双方的质证、辩论,提高的权利保障意识;通过角色扮演,增强“感同身受”的教育效果;通过扩大参与范围,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模拟庭审过程,达到扩大法纪宣传教育目的,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实现模拟法庭的德育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法庭 德育功能 应用研究
下载PDF
《基础》课模拟法庭实践教学的特性探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传华 《高教论坛》 2013年第9期76-78,共3页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法律专业课开展的模拟法庭教学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二者在性质、设置目的、运行设计等方面的不同,提出了现阶段依托《基础》课开展的模拟法庭属于师生自选的实践教学形式,旨在提高大学生公民的法律... 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法律专业课开展的模拟法庭教学的比较研究,分析了二者在性质、设置目的、运行设计等方面的不同,提出了现阶段依托《基础》课开展的模拟法庭属于师生自选的实践教学形式,旨在提高大学生公民的法律素质。其形式应采取表演型的礼堂式庭审,选取大学生题材的真实案例,达到更大范围的普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课 模拟法庭 实践教学 特征 探析
下载PDF
宋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考述——以宋初至元丰改制时期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瑞军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2期125-132,共8页
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虽有相当部分继承自唐五代,但已呈现出严整完备的新面貌。太常礼院、详定大乐所等机构的设立,各种音乐机构繁复的乐官设置,充分说明宫廷对礼乐活动政教意义(或仪式性)的重视。这是当时文官政治的儒家... 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虽有相当部分继承自唐五代,但已呈现出严整完备的新面貌。太常礼院、详定大乐所等机构的设立,各种音乐机构繁复的乐官设置,充分说明宫廷对礼乐活动政教意义(或仪式性)的重视。这是当时文官政治的儒家复古倾向在音乐制度上的表现,也是统治集团透过礼乐活动确立新王朝威仪的意图彰显。同时,宫廷燕乐机构和军乐机构的职能设置,则反映了宋初统治者对勃兴的民间俗乐进入宫廷所采取的积极措施。这些措施在北宋宫廷音乐活动中的施用长达一个多世纪,为宫廷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概言之,北宋前期的宫廷音乐机构及乐官设置,为今人从制度层面理解并剖析宋代宫廷音乐的复杂面貌,提供了新的历史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常礼院 音乐机构 职事官 钧容直
下载PDF
《诗经》中战争诗的两种基调——兼与《荷马史诗》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静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1-2,共2页
战争文学大多蕴含两种情感基调——激昂和忧伤,《诗经》中的战争诗也蕴含着这两种基调;但与几乎同时期的西方战争诗《荷马史诗》相比,《诗经》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这恰好折射出中国农耕文化背景下敬德重礼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诗经 战争诗 敬德 重礼
下载PDF
浅谈先秦时期的医患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天骄 王育林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6期75-77,共3页
分析《左传》《黄帝内经》《史记》等相关史料,可以初步得出先秦时期医患关系的几个特点:第一,人们在春秋时期逐渐消除了对神灵的盲目崇拜,医巫开始分离,医患关系初步形成;第二,医学理论和技术还极不成熟,医生为解除患者病痛会采取同情... 分析《左传》《黄帝内经》《史记》等相关史料,可以初步得出先秦时期医患关系的几个特点:第一,人们在春秋时期逐渐消除了对神灵的盲目崇拜,医巫开始分离,医患关系初步形成;第二,医学理论和技术还极不成熟,医生为解除患者病痛会采取同情、安慰、心理疏导等情感关照;第三,医生还没有成为被社会认可的独立职业,医患矛盾的最终解决依赖于道德调节,而非法律,一系列伦理道德规范尚在孕育之中;第四,一些医者已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会明确告知患者,避免过度医疗,同时从遵从决策、爱惜身体、信任医生等几个方面对患者提出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医患关系 宫廷 道德
下载PDF
律师微博直播庭审的正当性——以“黎庆洪”案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丹 《宜春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3-35,43,共4页
近几年,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引人争议的新现象。其中律师在庭审中利用微博"直播"的现象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李庄案"到"北海案",律师在开庭时利用微博发布庭审现场信息在贵阳"黎庆洪案"... 近几年,我国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少引人争议的新现象。其中律师在庭审中利用微博"直播"的现象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李庄案"到"北海案",律师在开庭时利用微博发布庭审现场信息在贵阳"黎庆洪案"中的发挥最引争议。从法理上、法律制度上以及职业道德上来看,律师在庭审过程中通过微博发布庭审信息这一行为具备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师微博直播 律师职业道德 黎庆洪案
下载PDF
《长门怨》与中晚唐幕府文士的政治道德观
15
作者 方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6期74-76,共3页
唐诗《长门怨》的主题体现了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不仅是时代氛围的作用,也与创作主体的生平经历相关,中晚唐一部分幕府文士借《长门怨》所包含的君臣关系寄寓了自己的君臣遇合之感,从中不难窥探其深微隐曲的政治心理之变化。
关键词 《长门怨》 幕府文士 政治道德观
下载PDF
论犯罪低龄化与法律正义的冲突 被引量:1
16
作者 闻静 张连华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
当法律与正义发生冲突时,应当以正义为先。当现实的正义在法律上得不到实现时,应当修改法律以适应人类正义的需求。本文立足于当前犯罪形势的发展,认为刑法应当与时俱进,以彰显法律正义。
关键词 正义 法律 实体正义 程序正义 道德法 自然法 犯罪低龄化 少年法院
下载PDF
晚期康德的良知理论——基于《判断力批判》的一种考察
17
作者 陈永庆 《德国哲学》 2022年第2期64-81,316,共19页
基于对“经验的可能性条件”这一先验哲学之基本问题的再思考,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揭示了判断力的深层反思活动及其先天原理,并由此表明了一般知识与经验的可能性离不开一些纯然主观的条件。对道德判断来说,良知就是实践的反思判断力... 基于对“经验的可能性条件”这一先验哲学之基本问题的再思考,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揭示了判断力的深层反思活动及其先天原理,并由此表明了一般知识与经验的可能性离不开一些纯然主观的条件。对道德判断来说,良知就是实践的反思判断力,康德由此才能在晚期伦理学思考中将良知作为一个主观条件引入道德判断之中,并在更加原始的层面上揭示了良知作为一个具有法权效力的主观判断,与一个最高的道德存在者之理念有着内在的、必然的关联。只有在《判断力批判》的背景之下,康德关于良知的种种看似矛盾的论述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康德晚期伦理学也由此呈现出一个新的面向,即试图将那些更具个体性与主观性,但却并非纯然经验性的因素纳入道德判断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知 主观判断 内在法庭 道德判断力 反思判 断力
下载PDF
法院“调解运动”之反思——基于两种文明秩序的视角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涤宇 肖陆平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1-94,144,共4页
当下,调解在我国法院大行其道,甚至某些地方大搞"调解运动"。本文基于文明秩序的视角,对调解制度的产生根源和效用以及当今社会调解运作的方式进行反思。在道德文明秩序中,以调解为核心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有其普遍性适用的... 当下,调解在我国法院大行其道,甚至某些地方大搞"调解运动"。本文基于文明秩序的视角,对调解制度的产生根源和效用以及当今社会调解运作的方式进行反思。在道德文明秩序中,以调解为核心的社会纠纷解决机制,有其普遍性适用的文化肌理。在法律文明秩序下,规则中心主义的制度安排压缩了调解机制的存在空间,调解的有效性也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法院调解的"运动化"会导致消极强制的效果,削弱民众对法律的信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文明秩序 法律文明秩序 法院调解运动
原文传递
探索模拟法庭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9
作者 朱秘颖 《装备制造与教育》 2022年第2期22-25,共4页
模拟法庭可以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模拟法庭的概念、定位、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认为我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属于教学型模拟法庭,但又有别于... 模拟法庭可以调动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增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模拟法庭的概念、定位、组织与实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认为我校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属于教学型模拟法庭,但又有别于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我们将其定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而非教学手段,可以按照六个环节进行组织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 模拟法庭 实践教学
下载PDF
论校本德育课程中“教育惩戒”的嵌入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文娟 罗建河 《教育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67,共6页
教育惩戒的实施与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在目标、形态和范围上存在高度的理论契合。中小学教育惩戒实施的“少年法庭”模式可以为这种理论契合提供实践转换的范例。校本德育课程中教育惩戒的嵌入可以实现“德法双治”的教育效果,可以实现... 教育惩戒的实施与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在目标、形态和范围上存在高度的理论契合。中小学教育惩戒实施的“少年法庭”模式可以为这种理论契合提供实践转换的范例。校本德育课程中教育惩戒的嵌入可以实现“德法双治”的教育效果,可以实现“制度-知识-生活”德育的整合,可以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和集体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惩戒 德育课程 少年法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