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儒家“三达德”对青年道德人格培育的时代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可兴 袁笑笑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20-23,共4页
“仁”“智”“勇”“三达德”蕴含儒家思想精髓要义,对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养具有启示意义。将儒家“三达德”融入青年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与新时代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自身内省中... “仁”“智”“勇”“三达德”蕴含儒家思想精髓要义,对新时代青年道德人格培养具有启示意义。将儒家“三达德”融入青年道德人格培养过程,与新时代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养的现实要求相契合,可以帮助新时代青年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推进自觉的道德养成,进而指引积极的道德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有智慧、品德好、敢担当的新时代青年生力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儒家“三达德” 青年道德人格培育 时代价值
下载PDF
论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落实路径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志勇 冯秀军 +2 位作者 袁文全 徐志峰 孙园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9-63,共5页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新论述和新要求,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为了顺应这些要求,高校必须综合采取强化全员立德树人意识、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立...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新论述和新要求,为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根本遵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为了顺应这些要求,高校必须综合采取强化全员立德树人意识、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立德树人考评机制、提升课程课堂质量等举措来确保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 立德树人 时代新人 落实路径
下载PDF
国民塑造与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以修身科的历史嬗变为中心 被引量:4
3
作者 尚红娟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3-208,共6页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 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中,传统道德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撼动,并因此出现了断裂,陷入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近代中国道德教育的主要载体——修身科应运而生。从臣民的教化到国民的培养,从个人私德的修炼到国民品性的完善,从传统的教化灌输到学生本位的课程教育,在修身科的这一历史嬗变中,传统德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及方式有了根本性的改变;但传统德育的近代转型却未彻底实现,因此在国民塑造上也仅是缺位的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塑造 传统德育 近代转型 修身科
下载PDF
师范院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4
4
作者 唐勇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4期100-104,共5页
师范院校承担着为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使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课程改革、夯实实践基础、传... 师范院校承担着为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使命,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践创新能力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深化课程改革、夯实实践基础、传承优秀文化等路径,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教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范院校 立德树人 时代内涵 实现路径
下载PDF
高校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内涵与实现机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孔晶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4期90-91,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一方面明确了现在时代教育的根本使命;另一方面来讲,进一步丰富了培养人才的深层内涵。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发展地,必须得将“立德树人”放在教育道路上的第一位。本人在探究关于立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一方面明确了现在时代教育的根本使命;另一方面来讲,进一步丰富了培养人才的深层内涵。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发展地,必须得将“立德树人”放在教育道路上的第一位。本人在探究关于立德树人的含义,历史由来及时代内涵,由此可以找到立德树人的实现方向,同时也在为提升高校立德树人的实效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立德树人 时代内涵 实现机制
下载PDF
湛甘泉的二业合一论及其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4,共7页
明朝正德到嘉靖年间,湛甘泉(1466-1560)在构想着"内外、心事"合一的理论时,提倡了将"德业"与"举业"统一的主张。虽然他的主张受到了当时士人的支持,王门的聂豹(1487-1563)和邹守益(1491-1562)也对它表示... 明朝正德到嘉靖年间,湛甘泉(1466-1560)在构想着"内外、心事"合一的理论时,提倡了将"德业"与"举业"统一的主张。虽然他的主张受到了当时士人的支持,王门的聂豹(1487-1563)和邹守益(1491-1562)也对它表示赞同,但他们俩尝试对其理论进行修订,提到了将内外合一的立场向内一方倾斜的看法。到嘉靖后半期,蒋信(1483-1559)和胡直(1517-1585)两人都关注着内外合一状态的实践主体与客体之间紧密关系,针对内外合一的理论尝试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湛甘泉 二业合一论 明代思想史
下载PDF
儒家道德修养方法探析——兼与康德伦理思想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魏长领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0,共5页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诸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存心养性、正心诚意、自省慎独、知耻改过、寡欲节制、好学慎思等 ,归纳起来 ,其基本方法是内求与外推 ,与康德的推己及人及其道德“绝对命令”相比 ,儒家更重血缘亲情、社会等... 儒家提出了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 ,诸如为仁由己、推己及人、存心养性、正心诚意、自省慎独、知耻改过、寡欲节制、好学慎思等 ,归纳起来 ,其基本方法是内求与外推 ,与康德的推己及人及其道德“绝对命令”相比 ,儒家更重血缘亲情、社会等级秩序和外在道德规范 ,但这并不排除儒家道德修养方法内含着很多积极合理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伦理 康德 道德修养方法
下载PDF
清王朝推行民族团结政策的实践与成效——兼谈清帝的民族思想对儒家传统观念的继承与借鉴 被引量:2
8
作者 段钟嵘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11,共7页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儒学为治国的主导思想。清王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与政权,但也极为尊崇儒家思想及其治国方略。清帝崇尚儒家"大一统"思想,反对封建割据,努力维护国家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儒学为治国的主导思想。清王朝虽然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与政权,但也极为尊崇儒家思想及其治国方略。清帝崇尚儒家"大一统"思想,反对封建割据,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但在对待民族问题上,却根据清政府面对的具体情况,提出与前人不同主张,并确立了新的民族观念和民族政策。始自秦始皇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到朱明王朝,一直按内华夏、外"四夷"的传统观念,采取"严华夷之防"的政策,修筑长城或类似的边墙,把中原汉族与边疆少数民族分割开来。结果民族矛盾越来越深,战争连年不断。清朝统治者,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既吸收儒家"大一统"思想,又突破了不利于民族团结的"内外"、"华夷"之别的传统观念,提出"天下一家"、"中外一家"的主张,摒弃修筑长城的民族隔离措施,代之以"修德安民"的温和政策,并通过"举木兰秋狝,诘戎绥边"、"建避暑山庄,怀柔远人"、"兴教修庙,安抚众蒙古"等具体实践,收到了大清王朝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百姓生活安宁的卓著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一统 长城之防 修德安民 木兰秋狝 诘戎绥边 避暑山庄 兴教修庙 怀柔远人
下载PDF
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春玲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97-100,共4页
中国正处于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历史进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文化建设科学性的要求.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人才汇聚和先进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场所,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中国正处于由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的历史进程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网络空间治理和网络文化建设科学性的要求.高校作为思想最活跃,知识最密集、网络信息技术人才汇聚和先进网络技术蓬勃发展的场所,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实践探索和创新的前沿阵地.本文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对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应用性研究,提出改进对策,对高校利用网络平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与时俱进 全面发展
下载PDF
明代岭南心学的思想旨趣及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景海峰 Wang Keyou 《孔学堂》 2020年第4期61-71,J0055-J0064,共21页
儒家之心学,始于孟子,成于南宋,而尤盛于明代。明初儒学经历了由朱子学向心学的转移,其风肇始于陈白沙,至湛若水、王阳明出,分主教事,有所谓粤宗与浙宗的分际。阳明之后,分枝散叶,流派繁盛,天下心学皆归于王门,而粤宗则渐渐地淡出。时... 儒家之心学,始于孟子,成于南宋,而尤盛于明代。明初儒学经历了由朱子学向心学的转移,其风肇始于陈白沙,至湛若水、王阳明出,分主教事,有所谓粤宗与浙宗的分际。阳明之后,分枝散叶,流派繁盛,天下心学皆归于王门,而粤宗则渐渐地淡出。时至今日,谈心学者也多半瞩目于阳明学而甚少他顾,对岭南心学的关注明显不够。实际上,由陈白沙开创的江门学派是明代心学的真正源头,岭南学术也得以在明中叶异峰突起、引领思潮,实现了从边缘走向中心的历史性转折。岭南心学独具特色,高扬学贵自得的旗帜,宗主崇尚自然的精神,以主静为修养之法,随时随地体证天理,以实现天人相合的终极目标。岭学宗旨,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只遵从自我内心的道德法则,于伦常日用中磨炼心性、提斯精神,事无巨细,照实做去,平平常常,以成圣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心学 陈白沙 湛若水 自得 自然 主静 随时随处
下载PDF
新常态:让发展行进在“对”的路上
11
作者 罗明东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3,共5页
"新常态"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新阶段发展的客观认识和态度,是科学发展观在新阶段的丰富和完善,是使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新的理论思维。本文认为"新常态"发展观包含着"合理、合法、合德、合时、合地... "新常态"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新阶段发展的客观认识和态度,是科学发展观在新阶段的丰富和完善,是使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方向发展的新的理论思维。本文认为"新常态"发展观包含着"合理、合法、合德、合时、合地、合宜"的"六合一"发展内涵,只有坚持"六合一"整体、系统、辩证发展观,处理好改革发展中的诸多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非均衡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保障发展走在"对"的路上。"六合一"发展是新常态发展的特征,也是发展的要求和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发展 合理 合法 合德 合时 合地 合宜
下载PDF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时空的双重建构式实践教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敏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7期168-168,170,共2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出创新性人才。课程的实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对大学思想道德素质进行培养,提高大学生法制观念的重要课程,同时也是全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大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养出创新性人才。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构建大学生参与的课程教学机制,以学以致用为最终的教育教学目标,实践教学途径是将课程内容与方法进行整合,对课堂实践教学改革机制进一步推进,使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为了使思想政治课程的实践教学具有时效性,本文就对双重建构式的实践教学扎展开探究,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时空 双重建构 实践教学
下载PDF
湖州公民公共道德现状及提高对策
13
作者 陈文庆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86-90,共5页
湖州要实现"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新理想、新目标,不仅要营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建设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提高公民公共场所文明道德修养。就目前而言,湖州公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 湖州要实现"富饶、秀美、宜居、乐活"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新理想、新目标,不仅要营造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建设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提高公民公共场所文明道德修养。就目前而言,湖州公民在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五个方面仍需提高和完善。文章从观念认识、经济保障、管理手段、制度设计四个方面,分析了湖州公民公共道德问题的成因,提出了通过宣传教育、强化投入、奖励与处罚、典型示范、文明出行的方式,提高湖州公民公共场所文明道德修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 公共场所 文明道德 修养
下载PDF
“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合类说——以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中心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杰 《衡水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23-29,36,共8页
董子将"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比配合类,因为二者具有相同的属性"暖清寒暑"。而二者的合类,是在天人同构理论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的实质是阴阳二气。阴阳之气有兴衰,故而"... 董子将"喜怒哀乐"与"春夏秋冬"比配合类,因为二者具有相同的属性"暖清寒暑"。而二者的合类,是在天人同构理论的前提之下进行的,"喜怒哀乐"四种情绪的实质是阴阳二气。阴阳之气有兴衰,故而"喜怒哀乐"同四时一样有循环流转,其背后的依凭是时间节律观。在此基础上,可以归纳出董子的修身之道与为政之道。一方面,董子认为人的四种心气应适时而发,不可滞留;另一方面,董子认为君主应效法天地的绝对准则执政,甚至提出君主应当"不私""无为"的政治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喜怒哀乐 春夏秋冬 合类 时间节律 修身 为政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途径研究
15
作者 钟玲会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50-153,共4页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须在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养能坚定信仰、有时代感、有崇高价值、尚德笃行和朝气蓬勃的时代新人。肩负使命,高校工作者在育人实践中应不断探寻育人途径:融合大社会教育、实践...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须在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培养能坚定信仰、有时代感、有崇高价值、尚德笃行和朝气蓬勃的时代新人。肩负使命,高校工作者在育人实践中应不断探寻育人途径:融合大社会教育、实践课程思政、创新思政课程、加强劳动养成教育以及充分利用互联网,增强育人时代感,通过这些途径形成立体化育人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时代新人 立德树人
下载PDF
延扩教育时空 运用“六式”系统培养学生道德能力
16
作者 韦筱青 《广西高教研究》 2001年第3期14-17,共4页
针对目前《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实效不理想的现实 ,在不可能增加课时的条件下 ,改变教育观念 ,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调整充实内容和拓宽途径。通过“六式”教育系统延长教育时间和扩展教育空间 ,提高了培养大学生道德能力的效果 。
关键词 道德能力 教育时空 高等学校 “六式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整体化立德树人的时代特质及其实践路径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国峰 孙秋柏 樊增广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109,共4页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理性回归,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及三全育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理性回归,是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环境育人、文化育人及三全育人"在内的整体化人才培养的核心诉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质。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科学内涵,不断创新整体化立德树人实践路径,既是新时代中国教育的重大理论课题和亟待落实的实践课题,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勇于担当的责任和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时代特质 实践路径 整体化
下载PDF
高校一流教学文化的时代意蕴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18
作者 斯炜 姚山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4-137,共4页
一流本科教育的关键在教学,基础也在教学。一流本科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一流教学。实现一流教学建设目标的根本和核心在于一流教学文化的构建。一流教学文化建设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制度、教学资源上... 一流本科教育的关键在教学,基础也在教学。一流本科教育其本质特征是具有一流教学。实现一流教学建设目标的根本和核心在于一流教学文化的构建。一流教学文化建设具有现实价值和意义,体现在对教学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制度、教学资源上的激发、优化、定向和整合上。当然,高校在建设一流教学文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面临实际困难和问题,如教学文化与科研文化的内在本质竞争,传统教学文化与一流教学文化的冲突,一流教学文化建设实现载体相对单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和一流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一流教学文化做支撑,高校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平衡教学文化与科研文化关系、融合传统教学文化和一流教学文化理念、丰富创新一流教学文化实现载体等方面探索一流教学文化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一流教学文化 时代意蕴 立德树人 质量
下载PDF
困惑与反思:高校教师在立德树人中的作用再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联 蓝云 《高教学刊》 2020年第21期157-160,共4页
立德树人不仅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更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在面对新时代发展需求,高校教师顺应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而自然被赋予了时代定位,其职责也随之呈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然而,高校教师却仍面临着大小... 立德树人不仅成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更是高等教育的价值目标和时代使命。在面对新时代发展需求,高校教师顺应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而自然被赋予了时代定位,其职责也随之呈现出鲜明时代特征。然而,高校教师却仍面临着大小不一的困惑,对立德树人内涵理解、实施主体以及教育方式等都存在着一定认知偏颇。对此,高校教师需要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准确定位,从尊重教育本质的回归、明确高校与高校教师的责任边界、回应学生个性化思想需求等进行反思,从而肩负起立德树人这一时代使命而奋力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校教师 时代定位
下载PDF
老子的智慧——兼谈《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新解〈道德经〉》
20
作者 汪斌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6期99-101,共3页
老子的智慧穿越历史时空,国学经典《道德经》对当今有不可替代之功用,道家文化是当下的需要,对现实社会现象有微妙的指导作用,其精华极具现代意义和价值。《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新解〈道德经〉》一书正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工具书,修... 老子的智慧穿越历史时空,国学经典《道德经》对当今有不可替代之功用,道家文化是当下的需要,对现实社会现象有微妙的指导作用,其精华极具现代意义和价值。《超越时空的大智慧——新解〈道德经〉》一书正是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工具书,修身处事的指导书,全民阅读的好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智慧 修身 超越时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