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earning to Be Human" as Moral Development-A Reconstruction of Mengzi's Views on the Heart-Mind
1
作者 YAO Xinzhong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18年第2期194-206,共13页
Learning to be human is a highly important concern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special perspective on this theme through an attempt to reinterpret Mengzi's views on the heart-mind (x... Learning to be human is a highly important concern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provide a special perspective on this theme through an attempt to reinterpret Mengzi's views on the heart-mind (xin 心) as "learning to be human" and to reconstruct these views into a multi-staged process of 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an intentional interpretation of various arguments advanced by Mengzi, we seek to justify that his views on the heart-mind and moral virtues can be seen as a learning process and that he subjects the inborn beginnings of goodness to a delicate development before they can actually qualify a person as fully human. Having examined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Mengzi's learning, the intellectual, the practical and the spiritual, we will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whether innate or a posteriori, initial good senses and knowledge require a moral and spiritual process of learning to develop which is, to Mengzi, crucial for one to become a genuine human be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rning to be human Mengzi moral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The Media and Childen's Moral Development
2
作者 JANE SHAW 《Women of China》 1994年第2期17-17,共1页
THE China Research Center for Juveniles, the News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and the Chinese Juvenile Newspaper organized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on children’s mor... THE China Research Center for Juveniles, the News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CASS)and the Chinese Juvenile Newspaper organized 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edia on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The re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 In The Media and Childen’s moral development
原文传递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职业教育教学发展性评价体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周亚红 徐冰婉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76,共6页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评价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分析当前职业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合理增加评价主体、实施发展性评价体系、两线并行教学评价和教学运行等方...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进程中,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学评价改革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分析当前职业教学评价体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合理增加评价主体、实施发展性评价体系、两线并行教学评价和教学运行等方面探讨立德树人视域下职业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明确融入德育指标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可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活动可控性,从而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德树人 教学评价改革 高职教学效果 发展性评价体系 职业教育特色
下载PDF
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发展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胥兴春 刘电芝 +1 位作者 莫秀锋 阳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33-335,共3页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方法自制问卷,对全国9所高校的20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大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学生认可性交行为道德观的5...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性行为及性道德观念的发展变化。方法自制问卷,对全国9所高校的2000余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用SPSS10.0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大学生性交行为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学生认可性交行为道德观的5个维度,但各年级之间有差异;大学生边缘性行为和独自性行为发生率随年级显著上升,认可度也随年级增加而上升;大学生对同性性接触基本持排斥态度,但排斥态度则趋于下降。结论大学生性行为和性道德随年级上升而明显变化,应加强学校教育和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性行为 性道德观 排斥态度 心理状态
下载PDF
基于道德领导理论的发展性辅导员工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武建军 石昌远 +1 位作者 梁媛 王文邦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73,共4页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育人职能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人性化与道德性,而单纯以效率和工具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科层评价模式不利于辅导员工作评价的全面性与发展性。从道德领导管理理论愿景模式与价值引领的核心观点出发,以培养组织成员的自主管...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与育人职能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人性化与道德性,而单纯以效率和工具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科层评价模式不利于辅导员工作评价的全面性与发展性。从道德领导管理理论愿景模式与价值引领的核心观点出发,以培养组织成员的自主管理能力为目标,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统一、常规工作与创新工作相结合与数量评价与质量评价并重的评价思路,以评价目标体系构建为手段,建立发展式辅导员工作评价,走一条以评价促进发展的辅导员队伍建设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工作评价 道德领导理论 发展式评价
下载PDF
建构主义视角下青少年道德自我概念的结构及发展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聂衍刚 曾敏霞 王瑞琪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8期22-27,共6页
建构主义认为心理和行为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文章因此认为青少年的道德自我概念是个体主动与社会互动而建构起来的产物,包括内在道德自我概念、人际道德自我概念和社会道德自我概念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道德自我概念... 建构主义认为心理和行为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文章因此认为青少年的道德自我概念是个体主动与社会互动而建构起来的产物,包括内在道德自我概念、人际道德自我概念和社会道德自我概念三个维度。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青少年道德自我概念问卷》,并考察从初一到高二的青少年学生道德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道德自我概念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当前青少年的道德自我概念水平较好,社会道德自我概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女生在道德自我概念各个维度以及总分上均显著优于男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自我概念 结构 发展特点 建构主义 青少年
下载PDF
初中生网络欺负的发展趋势:道德推脱、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的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吴鹏 王杨春子 刘华山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98-1105,共8页
以496名8年级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欺负行为进行为期2年的4次追踪测试,同时测试其道德推脱、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发展轨迹,并分析道德推脱、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 以496名8年级初中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网络欺负行为进行为期2年的4次追踪测试,同时测试其道德推脱、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讨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发展轨迹,并分析道德推脱、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的影响。结果发现,(1)在2年时间内,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呈显著下降趋势,起始水平与下降速度有显著负相关;(2)道德推脱能显著正向预测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起始水平,负向预测其下降趋势;(3)观点采择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初中生网络欺负行为的起始水平,正向预测其下降趋势。上述结果肯定了道德推脱与观点采择对初中生网络欺负发展轨迹的预测作用,以网络情境支持了道德推脱理论,部分支持了社会信息处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欺负 发展趋势 道德推脱 观点采择 共情关注
下载PDF
当代西方国家德育人本化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杜春梅 范树成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32,共5页
综观西方各国德育理论和育实践的改革走向,我们可以发现其人本化的发展趋势。文章旨在通过分析总结西方国家德育现状,揭示其人本化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当前的德育改革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德育 人本化 发展趋势
下载PDF
中小学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及其改革对策 被引量:6
9
作者 齐学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6-90,共5页
学生品德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具有教育引导作用。当前中小学品德评价普遍存在定量化、功利化和惩戒化等误区。中小学品德评价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针对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提出改革对策,主... 学生品德评价,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品德养成和人格发展具有教育引导作用。当前中小学品德评价普遍存在定量化、功利化和惩戒化等误区。中小学品德评价有一定的独特性,笔者针对品德评价存在的误区,提出改革对策,主张树立发展性的教育评价观,确立学生品德评价的学生主体观、全面功能观以及多维内容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品德评价 发展性教育评价
下载PDF
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发展向度及建构探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海燕 胡琦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6期153-157,共5页
大学生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实质阶段,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培养道德素质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文章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坚持把握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发展向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要素,积极探讨了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 大学生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实质阶段,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培养道德素质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文章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坚持把握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发展向度的基本内涵和特征要素,积极探讨了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视阈融合,以及大学生德育社会化发展向度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 社会化 发展向度
下载PDF
论发展型道德与学校道德教育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超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2期62-65,共4页
培养“发展型道德”是21世纪学校道德教育必须负担的任务。重点分析了“发展型道德”的涵义,组成要素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道德教育如何培养学生“发展型道德”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 道德 发展型道德 学校道德教育
下载PDF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特征及相关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小普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575-1579,共5页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运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量表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对32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t=2.510,P<0.05)和非常显... 目的:探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特征及相关性。方法:运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量表和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量表对32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t=2.510,P<0.05)和非常显著的年级组差异(t=2.675,P<0.01),网络认知素养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t=2.257,P<0.05);②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t=2.590,P<0.01)、年级组差异(t=-0.474,P<0.01)和极其显著的专业差异(t=-3.503,P<0.001);③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r=-0.197,P<0.01)。结论: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与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 发展心理学
下载PDF
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发展特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袭开国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718-1721,共4页
目的:探索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状况及发展特点。方法:以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为工具,对207名大学贫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从具体维度来看,大学贫困生家庭道德自我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社会道德自... 目的:探索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的状况及发展特点。方法:以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为工具,对207名大学贫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1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从具体维度来看,大学贫困生家庭道德自我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社会道德自我,个体道德自我得分相对最低。与非贫困大学生相比,大学贫困生个体道德自我得分相对较低,家庭道德自我得分相对较高(t=-2.232,2.018;P<0.05);2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具有性别差异。女生在家庭道德自我和社会道德自我得分上均高于男生(t=2.805,P<0.01;t=2.255,P<0.05);3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年级差异显著(F=3.422,P<0.05)。在总体道德自我上,呈现出"U"字型发展规律;个体道德自我呈现"下降-回升-再下降"的发展特点;社会道德自我呈现"大四快速提高"的"J"字型发展规律。结论: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总体状况良好;大学贫困生道德自我发展具有性别和年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贫困生 道德自我 发展特点 大学生道德自我问卷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建构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少波 许占鲁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52,共7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探索新的思维范式与活动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德育共同体理念,彰显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以助推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需求为目的,体现全面的长期的可持续性,向发展性范式演进。高校思想...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在探索新的思维范式与活动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德育共同体理念,彰显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以助推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发展需求为目的,体现全面的长期的可持续性,向发展性范式演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以激发与强化学生内化能力为关键,为学生自我成长服务,在成长中建构道德和政治认知,向内生性范式转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力求激发大学生情感共鸣,促进大学生情感体验,获得大学生情感认同,向情感驱动范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共同体 内生性范式 发展性范式:情感驱动范式
下载PDF
论德育的个体价值功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解旺 肖国宁 《嘉应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35-38,共4页
从宏观上看,德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等诸多方面;从微观上看,德育的个体价值功能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发展功能、规范功能和愉悦功能三个方面。三大功能的交织进一步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是德育发挥宏观功能的... 从宏观上看,德育的功能有社会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经济功能等诸多方面;从微观上看,德育的个体价值功能最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发展功能、规范功能和愉悦功能三个方面。三大功能的交织进一步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是德育发挥宏观功能的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 个体 价值功能 发展功能 规范功能 愉悦功能
下载PDF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的研究与构建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文妮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1期42-44,64,共4页
女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模式是传统德育模式在主体和性别上的转变,是一种创新的德育教育模式。从女大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出发,研究发展性德育模式的内涵,并提出构建女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
关键词 女大学生 发展性 德育模式
下载PDF
朱熹童蒙道德教育思想研究
17
作者 姜波 刘艳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15,58,共5页
朱熹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十分注重道德教育,尤其是童蒙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背景下,朱熹的胎教思想,及早施教、量力施教、因材施教的理念,以及注重道德榜样作用的思想,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他的... 朱熹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十分注重道德教育,尤其是童蒙道德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现代西方心理学的背景下,朱熹的胎教思想,及早施教、量力施教、因材施教的理念,以及注重道德榜样作用的思想,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他的这些思想对其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是对今天的童蒙道德教育也依然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熹 童蒙 道德教育 发展心理学
下载PDF
欧美国家大学生发展性德育机制的功能透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海燕 《理工高教研究》 2010年第2期108-111,共4页
不少欧美国家的大学生德育实践在构筑德育生态系统的过程中,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了一系列工作机制,有效校正和完善了德育的理念、载体及方法,突显了深远的发展性功能。
关键词 欧美国家 大学生 发展性功能 德育机制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导向机制的构建
19
作者 钊旭 王荣发 《化工高等教育》 2016年第5期104-108,共5页
构建大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导向机制对于落实科学人才观、实现德育制度化、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便于操作、客观公正、激励导向、动态适用的原则,系统建立"一以贯之"的发展性德育评价导... 构建大学生发展性德育评价导向机制对于落实科学人才观、实现德育制度化、提高德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必须贯彻以人为本、便于操作、客观公正、激励导向、动态适用的原则,系统建立"一以贯之"的发展性德育评价导向机制,并坚持做好大学生学年德育素质考核评价这一重要环节,充分运用发展性德育评价导向机制和德育考核评价的成果,在评奖评优中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对学生的和谐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发展性德育评价 导向机制 构建
下载PDF
道德与市场纠葛中的乡村转型——从《鲁班的子孙》到《腊月·正月》
20
作者 戴哲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1期190-196,共7页
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与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都呈现了"老年"和"青年"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叙事逻辑上却完全不同。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借展现作为经济人的青年农民小木匠与代表乡村传统秩序的老木匠的冲突... 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与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都呈现了"老年"和"青年"的冲突,但是二者在叙事逻辑上却完全不同。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借展现作为经济人的青年农民小木匠与代表乡村传统秩序的老木匠的冲突,讨论了传统伦理道德与市场逻辑能否并行不悖这一问题,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必须面对的难题。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发表于王润滋《鲁班的子孙》之后,小说通过青年王才与老年韩玄子的冲突,使我们看到王润滋所担心的难题不复存在。"市场逻辑""发展主义"在文本内部得到逐步无意识的确立,这种"纳入"和"确立"一定程度上是以破坏乡村的传统秩序为代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 道德逻辑 市场逻辑 现代化 发展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