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0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基于道德两难问卷的数据分析
1
作者 马好 马和民 李强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9-124,共16页
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的选择反映了行为者的道德发展水平。本研究依据《道德的理由》一书中探讨的道德理由观编制了道德两难问卷,重点探究00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研究以其父辈为参照对象,发现两代群体在道德问题的判断... 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的选择反映了行为者的道德发展水平。本研究依据《道德的理由》一书中探讨的道德理由观编制了道德两难问卷,重点探究00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判断及其理由倾向,研究以其父辈为参照对象,发现两代群体在道德问题的判断上一致倾向于功利主义和利他主义的道德理由,且都不太认同将相对主义和责任伦理作为道德判断的理由。相较而言,00后比父辈较少倾向于利他主义、国家主义、绝对主义以及功利主义,但较多倾向于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尽管如此,社会取向的道德理由在00后的道德观念中仍占主导地位。为进一步提高00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学校道德教育应进一步深化集体主义内涵,倡导个人与集体的辩证统一;树立底线思维,坚守公平正义的道德价值观;强化责任教育,促进利他主义行为生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道德理由 道德两难 道德发展水平 00后青少年 道德教育
下载PDF
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对智能机器道德判断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褚华东 李园园 +3 位作者 叶君惠 胡凤培 何铨 赵雷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9年第3期262-271,共10页
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人们对人类和智能机器在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的道德判断。结果发现,(1)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们对智能机器和人采用相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对其期望行为及实际行为的道德评价(责备度、许可度、正确性)完全相同。(2)个... 研究通过两项实验考察人们对人类和智能机器在个人\非个人道德困境下的道德判断。结果发现,(1)非个人道德困境下,人们对智能机器和人采用相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对其期望行为及实际行为的道德评价(责备度、许可度、正确性)完全相同。(2)个人道德困境下,人们对智能机器和人采用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相比于人类,有更多人希望智能机器做出功利主义取向行为,对其功利主义行为的道德评价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机器 道德判断 道德困境 道义论 功利主义
下载PDF
道德困境中行为判断的认知与情绪问题:从道德双加工模型到建构水平理论 被引量:15
3
作者 邱俊杰 张锋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1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早期道德哲学家围绕道德困境中当事人通过牺牲少数人的权益以维护多数人权益的行为是否适当的道德判断问题,形成了道义论和结果论两种对立的道德判断观。为消解此种对立,道德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提出,道德判断中认知与情绪过... 早期道德哲学家围绕道德困境中当事人通过牺牲少数人的权益以维护多数人权益的行为是否适当的道德判断问题,形成了道义论和结果论两种对立的道德判断观。为消解此种对立,道德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提出,道德判断中认知与情绪过程共存且彼此竞争,其中道义论判断受情绪过程驱动,而结果论判断受认知过程驱动。新近基于建构水平理论(construal level theory,CLT)的研究则认为,道德判断受对道德困境的建构水平影响,随着心理距离的延伸,人们更倾向于做出高水平建构的结果论判断,并排除了情绪过程在其中的作用。未来有必要通过干扰认知表征,并引入负性情绪阻断任务,来探讨认知与情绪过程对道德判断倾向的相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 行为判断 双加工模型 建构水平理论 心理距离
下载PDF
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基于CNI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云祥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4-551,共8页
采用道德困境判断的CNI(consequence,norm,inaction)模型,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实验1探讨个人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高个人权力感显著增加被试对规则的敏感,促使个体做出道义论的道德判断。实验... 采用道德困境判断的CNI(consequence,norm,inaction)模型,通过两个实验考察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实验1探讨个人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高个人权力感显著增加被试对规则的敏感,促使个体做出道义论的道德判断。实验2考察回忆任务启动的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发现相对于低权力感启动的被试,高权力感启动的被试在进行判断时更关注行为的结果,对规则更不敏感,这说明启动的权力感促进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抑制道义论的道德判断。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权力感对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权力感 权力感启动 道德困境判断 CNI模型
下载PDF
解释水平视角下的道德判断 被引量:23
5
作者 李明晖 饶俪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23-1430,共8页
道德判断对社会合作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涌现出大量对道德判断的研究。经典的社会直觉模型和双加工模型已经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研究发现。近年来,解释水平理论为道德判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 道德判断对社会合作有重要意义。近20年来涌现出大量对道德判断的研究。经典的社会直觉模型和双加工模型已经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研究发现。近年来,解释水平理论为道德判断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基于解释水平理论的道德判断研究可以分为两难的道德判断研究和一般的道德判断研究。两难的道德判断研究已经有了较为一致的结论,但是一般的道德判断研究还存在争议。解释水平影响道德判断的深层原因可能是通过关注点影响道德判断的标准。未来的研究可以着眼于跨文化研究和深层机制的剖析,为解释水平视角下的道德判断研究提供更多的实验证据,加深人们对道德判断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解释水平理论 道德两难 道德违规行为 道德高尚行为
下载PDF
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基于ERPs证据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栋 陈作松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12,共10页
目的:揭示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对暴力行为、兴奋剂使用、假赛与消极比赛、自知失诚4类运动道德失范行为的判断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4类运动道德失范行为判断材料(每类40个)进行有效性评定。运用4类实验材料,采用ERP... 目的:揭示我国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的认知神经机制,对暴力行为、兴奋剂使用、假赛与消极比赛、自知失诚4类运动道德失范行为的判断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4类运动道德失范行为判断材料(每类40个)进行有效性评定。运用4类实验材料,采用ERP技术从行为和认知神经层面对19名我国高水平运动员进行考察。结果:1)研制的运动道德判断实验材料有效性良好,可以作为开展运动员运动道德判断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的有效实验材料;2)运动员在对4类运动道德失范行为进行判断时,兴奋剂使用类的决策时间最短,假赛与消极比赛类的决策时间最长,自知失诚类更倾向于做出功利性选择,兴奋剂使用类更倾向于做出非功利性选择;3)4类运动道德失范行为在刺激锁时和反应锁时所诱发的各ERP成分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溯源分析表明P260成分都显著激活了右侧BA10区,说明4类运动道德判断具有相同的认知神经机制,都是认知和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道德判断 道德两难 事件相关电位 认知神经
下载PDF
道德判断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7
作者 李宏翰 温舒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98,共8页
道德判断是心理学研究重点关注和广泛考察的主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道德问题的评价和决策。与哲学和伦理学对于道德的思辨不同,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20世纪中叶以来,道德判断研究的方法不断创新,为相关理论提供... 道德判断是心理学研究重点关注和广泛考察的主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道德问题的评价和决策。与哲学和伦理学对于道德的思辨不同,心理学研究更关注道德判断的心理机制。20世纪中叶以来,道德判断研究的方法不断创新,为相关理论提供了许多实证支持。道德判断的主要理论有认知发展理论、启发式模型、社会直觉模型、双加工模型等。当代道德判断研究具有跨学科、多视角的特点,以认知神经科学为基础的多项研究表明道德判断受情境、情绪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当更注重视野的整合,注意提高实验的外部效度,注重中介效应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判断 道德决策 认知发展理论 启发式模型 社会直觉模型 双加工模型
下载PDF
权力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及其理论解释:基于CNI模型的视角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方舟 叶琴 +1 位作者 牟芳艳 七十三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0-546,共7页
权力感指个体对控制他人和自身的能力的感知。现有权力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主要使用传统两难困境范式,围绕权力感影响主体道德判断的功利论倾向与道义论倾向展开,且研究观点尚未达成共识。由于传统两难困境范式的局限性,研究者开发了... 权力感指个体对控制他人和自身的能力的感知。现有权力对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主要使用传统两难困境范式,围绕权力感影响主体道德判断的功利论倾向与道义论倾向展开,且研究观点尚未达成共识。由于传统两难困境范式的局限性,研究者开发了道德判断CNI模型探究权力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该模型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解释路径。未来研究可关注CNI模型视角下不同类型权力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以及探讨特质性权力感与情境性权力感对个体道德判断差异的联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力感 道德判断 CNI模型 传统两难困境范式
下载PDF
青少年两难决策的困难认知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鹏生 《人类工效学》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青少年学生面临两难选择时困难认知的特点。方法先采用行为实验对240名大中学生两难选择困难感知特点进行测试,其次借助德国SMI视线追踪系统,测定44名大学生在两难选择时的即时反应特点。结果①在医生救助和手术签字两难中... 目的初步探索青少年学生面临两难选择时困难认知的特点。方法先采用行为实验对240名大中学生两难选择困难感知特点进行测试,其次借助德国SMI视线追踪系统,测定44名大学生在两难选择时的即时反应特点。结果①在医生救助和手术签字两难中,两种条件下大学生和中学生均认为"现有的医疗资源只能救活一个人"和"签字和保全性命的关系"是理解困难的地方;②在手术签字两难的两个分支前提中,仅平均注视时间在两种难度之间差异显著(t=-5.104,P<0.01;t=-3.317,P<0.01);回视次数在两种难度之间差异不显著(t=0.060,P>0.01;t=-3.317,P>0.01);③手术签字两难中第二分支前提注视时间所占比例显著大于第一分支前提的相应比例。结论行为实验和眼动实验一致表明,在面临重大两难决策时,大中学生均有凭直觉判断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两难决策 困难认知 直觉判断 视觉追踪系统 道德判断
下载PDF
叙事医学视域下的道德评判与反思——从《疾病的隐喻》说起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雪 景坚刚 《叙事医学》 2022年第3期178-183,共6页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中指出,任何一种病因不明、医治无效的重疾,都充斥着意义,没有比赋予疾病某种意义更具有惩罚性的了。她反思并批判了如结核病、艾滋... 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在《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中指出,任何一种病因不明、医治无效的重疾,都充斥着意义,没有比赋予疾病某种意义更具有惩罚性的了。她反思并批判了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在社会中被赋予隐喻,导致患者要承受一种加诸疾病之上的道德评判并陷入伦理困境。因此,她提出,疾病不应该带有任何隐喻,要摆脱隐喻,就必须正视、揭露、批评、细究、接纳和利用它。笔者通过疾病叙事类文学作品来解读这种隐喻背后的深意,以提高大家对于疾病价值和意义的深刻认识。在叙事医学理念的指引下,医者应该帮助患者正视隐喻的“污名化”枷锁和“宿命论”思想,接受并且好好利用它,将其转化成一种积极的、有希望的隐喻,帮助患者在饱受歧视的世界里寻求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METAPHOR 苏珊·桑塔格 道德评判 惩罚性 污名化 宿命论 伦理困境
下载PDF
道德判断的外语效应与框架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蓝菲 高华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第11期671-678,共8页
选取中国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英两种语言呈现道德困境材料,考察母语和非母语以及道德材料的正负框架表征方式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设计为2(道德材料语言:中文/英文)×2(框架类型:正性/负性)×2(道德困境类型:个人/非个... 选取中国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中、英两种语言呈现道德困境材料,考察母语和非母语以及道德材料的正负框架表征方式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实验设计为2(道德材料语言:中文/英文)×2(框架类型:正性/负性)×2(道德困境类型:个人/非个人)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在中文语境中,相比于负性框架下,当以正性框架描述非个人困境时,被试更加可能做出功利主义判断;然而以英语的形式呈现非个人困境时,被试在两种框架下做出功利主义判断的可能性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外语思考能够消除道德判断中的框架效应,避免道德事件背景信息的组织方式对道德判断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外语效应 道德判断 框架效应 道德困境
下载PDF
道德困境研究中道德判断术语的使用问题
12
作者 杨婕 李宏翰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在道德困境的研究中,被试的反应是通过各式各样的问题来引出的。不同研究中使用的问题类型具有极大的多样性,这使得不同研究结果的比较复杂化,不同类型的道德判断经常被混为一谈。通过梳理长期以来道德困境研究中有关判断术语的使用问题... 在道德困境的研究中,被试的反应是通过各式各样的问题来引出的。不同研究中使用的问题类型具有极大的多样性,这使得不同研究结果的比较复杂化,不同类型的道德判断经常被混为一谈。通过梳理长期以来道德困境研究中有关判断术语的使用问题,分析并总结了以下三个特点:(1)道德判断的术语之间并非是可以完全替换的同义词,尽管术语产生的效应不大,但很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心理过程;(2)某些术语内涵之间存在相对性,例如,道德地位和法律地位的相对、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相对;(3)术语对道德困境中道德判断的影响,比起字面意义上产生的认知差异,更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情境特征。由此提出了一些对今后工作的建议,强调应该对道德判断术语的使用保持审慎,注重道德困境研究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困境 道德判断 判断术语 措辞效应
下载PDF
道德两难困境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的使用: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9
13
作者 徐同洁 刘燕君 +1 位作者 胡平 彭申立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58-461,457,共5页
道德两难困境作为道德研究的经典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本文综述了道德两难困境范式使用的基本问题、个体和文化差异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其中个体差异包括性别、人格特质、情绪状态、认知负荷等;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宗教以及... 道德两难困境作为道德研究的经典范式,在心理学研究中广泛使用。本文综述了道德两难困境范式使用的基本问题、个体和文化差异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其中个体差异包括性别、人格特质、情绪状态、认知负荷等;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宗教以及种族,特别是在语言差异上表现出外语效应。对这些影响因素的回顾与总结,既有利于理解道德判断的内在机制,又有利于道德两难困境使用的规范化。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道德两难困境的标准化、使用道德两难问题应对新的伦理挑战以及探讨本土化的道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两难困境 道德判断 外语效应 文化差异
原文传递
权力感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玢 彭凯平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3-141,共9页
权力是影响个体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心理概念。目前,关于权力与道德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即自我权力感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但是当自我作为感知的主体、他人作为被感知的目标时,目标权力水平对个体道德判断是否产生影响,对... 权力是影响个体心理及行为的重要心理概念。目前,关于权力与道德判断的心理学研究关注更多的是自我,即自我权力感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但是当自我作为感知的主体、他人作为被感知的目标时,目标权力水平对个体道德判断是否产生影响,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从管理学视角入手,设置高低两个权力水平的行为目标,通过对道德两难和美德两种情境下的道德行为进行判断,考察感知到的行为主体权力水平对个体道德判断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道德两难情境和美德情境下,大学生和军人群体对低权力行为主体的道德评价均高于高权力行为主体。从而验证了权力的社会距离理论和行为抑制-趋近理论,即个体会对远距离权力目标持有消极的认知偏好,更容易注意环境中的伤害信息,更容易作出基于义务论的道德判断。近社会距离权力目标则更偏好注意环境中的积极信息,倾向于作出基于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这一研究的结果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权力水平与道德判断的关系,为营建道德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主体 权力水平 道德判断 道德两难情境 美德情境
原文传递
虚拟行为与道德直觉
15
作者 张子夏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8-44,共7页
勒克提出的“玩家困境”指出,我们倾向于对虚拟谋杀行为和虚拟恋童行为作不同的道德判断,但从理由上看,两者似乎都可以因为没有对人造成伤害而免于成为不道德的行为。为解决该问题,巴特尔和阿里分别从质疑理由和揭穿直觉的方式入手,尝... 勒克提出的“玩家困境”指出,我们倾向于对虚拟谋杀行为和虚拟恋童行为作不同的道德判断,但从理由上看,两者似乎都可以因为没有对人造成伤害而免于成为不道德的行为。为解决该问题,巴特尔和阿里分别从质疑理由和揭穿直觉的方式入手,尝试让我们的道德直觉和道德理由融贯。然而,这两种解决方案都存在适用范围问题。或许更好的解决方案是说明直觉差异源自以下两种心理偏误:(1)仅将虚拟恋童行为视作邪恶品格的显现;(2)仅将虚拟恋童行为视作变态行为。在消除这些心理偏误的情形下,我们对这两种虚拟行为的道德判断应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家困境 虚拟行为 道德直觉 道德判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