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及其对大学生人格修养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高琼 周远 惠彦渊 《现代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以天人合一的天道观为基础,以道德修养的层次和境界为依据,将人格分为君子人格和小人人格,并以君子、贤人、圣人为理想的人格境界,主张培育人的道德主体性,树立居仁求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胸怀天下的人格境界和担当精神。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德人格境界论对新时代大学生人格意识的激发、健全人格的养成、道德自信和担当精神的确立、人格修养的提升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人格境界 理想人格 君子 大学生 人格修养
下载PDF
《论语》“君子儒”与“小人儒”涵义考辨
2
作者 程碧英 熊明川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7-69,共13页
儒家经典《论语》言“儒”,仅见于“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章,这很不寻常。学界诠释大多直陈观点而少有理据。要明确“君子儒”“小人儒”词义内涵,考察时代背景尤为重要。分析孔子时代“儒”之卑下地位和柔懦性格,诉诸孔子个人身... 儒家经典《论语》言“儒”,仅见于“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一章,这很不寻常。学界诠释大多直陈观点而少有理据。要明确“君子儒”“小人儒”词义内涵,考察时代背景尤为重要。分析孔子时代“儒”之卑下地位和柔懦性格,诉诸孔子个人身世抱负及对“新君子”理想人格的塑造,我们认为孔子时代之“儒”都是“小人儒”,即地位低下之儒,“女为君子儒”不过是孔子的期待与自励,希望儒者通过“修德取位”和“以德正位”,成为德位兼具、勇毅刚强的“君子儒”。经孔、孟、荀、董仲舒等历代儒者不断诠释,“君子儒”最终成为两千年来推进政治治理、推动文化发展的中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君子儒 小人儒 新君子
下载PDF
鉴古开今:“君子之教”及其当下意蕴的理与探
3
作者 魏宝宝 席海容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5期167-180,共14页
作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应对当下学校教育困境的丰富智慧。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如何以立德之教培养当下时代、当前社会与当今中国所需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正在面对的根本问题。孔子的“君子之教”对当下学校落实、... 作为享誉世界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蕴含应对当下学校教育困境的丰富智慧。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如何以立德之教培养当下时代、当前社会与当今中国所需的时代新人,是学校教育正在面对的根本问题。孔子的“君子之教”对当下学校落实、践行立德教育具有重要启发。“君子之教”的意蕴理解有助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目标的深化反思,“君子之教”内容载体的分析有益于当下学校立德教育所需内容构成的认识,“君子之教”实践方法的学习继承则帮助我们打开当下学校立德教育的思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子之教 立德 五育并举 全面发展
下载PDF
孔子君子德性理论的构成研究
4
作者 唐梵凌 《阴山学刊》 2024年第4期62-70,76,共10页
孔子学说是从“相近习远”的人性出发,以仁、礼、乐为核心范畴,以修仁习礼为路径,以中为路标,向上开出道德哲学,向下形成君子学说。孔子君子学说包括君子政治哲学和君子德性理论。其君子德性理论以修仁、中行、习礼为基本框架,以中正之... 孔子学说是从“相近习远”的人性出发,以仁、礼、乐为核心范畴,以修仁习礼为路径,以中为路标,向上开出道德哲学,向下形成君子学说。孔子君子学说包括君子政治哲学和君子德性理论。其君子德性理论以修仁、中行、习礼为基本框架,以中正之道贯穿其中,并统摄仁、知、勇三德目和成仁的爱人精神、得知的有限理性精神和能勇的笃行精神。君子践履德必遵恕、推己及人、无伤害三大道德原则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美德原则。其日常方式是学而修己成人:学而修己,是成仁懂礼,做到恭、宽、信、敏、惠;学而成人,必慎言其行和“先事后得”,做到温、良、恭、敬、俭、让。统合二者的日常操守是自由、知耻、权责有界和崇德有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子德性 价值构成 精神构成 践履原则 修养 操守
下载PDF
孔子君子人格思想之道德意蕴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庆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15,共5页
君子人格承载着先秦儒家的道德理想,蕴涵着浓郁的道德精神。通过对先秦儒家经典文本的解读与诠释,我们发现,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经历了从有位者到有德者的含义转变,确立了仁、知、勇的价值追求,提出了行义、遵礼、时中的行为准则,明确了... 君子人格承载着先秦儒家的道德理想,蕴涵着浓郁的道德精神。通过对先秦儒家经典文本的解读与诠释,我们发现,孔子的君子人格思想经历了从有位者到有德者的含义转变,确立了仁、知、勇的价值追求,提出了行义、遵礼、时中的行为准则,明确了忠恕、躬行、博学的修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子人格 道德意蕴
下载PDF
论孔子的五重形象及其思想主张——兼论孔子在周代思想史中的地位 被引量:2
6
作者 祁志祥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5-16,共12页
孔子出身于儒业,承认神灵的存在是儒生的先决条件。然而在贵人轻神的周代文化氛围中,他敬鬼神而远之,对现实人生更加关注,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本的儒家学说。孔子仁学的起点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仁”为核心... 孔子出身于儒业,承认神灵的存在是儒生的先决条件。然而在贵人轻神的周代文化氛围中,他敬鬼神而远之,对现实人生更加关注,从而创立了以仁为本的儒家学说。孔子仁学的起点是“性相近,习相远”的人性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范畴系统。由此出发,孔子论述了“为仁由己”的君子之道、重德明礼的为政之道以及教育的目的、内容、理念和方法。于是,有理想的儒生、儒家学说创始人、道德君子、杰出的政治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就成为孔子的多重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儒生 儒学结构 道德君子 政治家 教育家
下载PDF
“不得其路”的困结与“殉道”悲剧——从“道”“路”分裂的角度看鲁迅对中国士人文化的现代思索 被引量:6
7
作者 符杰祥 郝怀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0-104,共5页
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深受影响又立意疏离的关系,使他有可能形成一种属于他个人的独特视界。尽管儒道赋予了士阶层安身立命的价值意义,但它自身依赖政治权力而“不得其路”的内在困结也给士阶层的道路实践带来了同样难以消解的问题。“道... 鲁迅与传统文化之间深受影响又立意疏离的关系,使他有可能形成一种属于他个人的独特视界。尽管儒道赋予了士阶层安身立命的价值意义,但它自身依赖政治权力而“不得其路”的内在困结也给士阶层的道路实践带来了同样难以消解的问题。“道”无法得到现实保障的脆弱结构意味着士人在“行道”实践中,坚持“道”的理想就意味着“殉道”的悲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人 殉道 气节
下载PDF
从商周之际思想的转换看《易经》的道德观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成宝 《殷都学刊》 2007年第2期139-143,共5页
《易经》的成书,既是筮法发展的必然,更是商周之际道德发展的必然。商周交替的时代思潮促使道德的诞生,使人们于注意天命之外更看重个人德行的价值与意义;表现在《易经》卦爻辞的撰系中,则是其中表现出的"轻天命、重人事"的... 《易经》的成书,既是筮法发展的必然,更是商周之际道德发展的必然。商周交替的时代思潮促使道德的诞生,使人们于注意天命之外更看重个人德行的价值与意义;表现在《易经》卦爻辞的撰系中,则是其中表现出的"轻天命、重人事"的思想倾向,是周人道德自觉的产物;而《易经》中的"君子"形象则更体现了周人对于贵族道德规范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道德 君子规范
下载PDF
《论语》中君子含义的演变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映伟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38-142,共5页
孔子把君子概念由对贵族的尊称转变为对有德之人的尊称,这种转变在当时起到了激励新兴阶层自强不息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转变既保留了君子概念中的尊贵传统,又强调了内心高贵,从而在君子概念中隐藏了外在与内在之间的矛盾。君子德性成为... 孔子把君子概念由对贵族的尊称转变为对有德之人的尊称,这种转变在当时起到了激励新兴阶层自强不息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转变既保留了君子概念中的尊贵传统,又强调了内心高贵,从而在君子概念中隐藏了外在与内在之间的矛盾。君子德性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实现的贵族道德,普通民众被贬低为小人,伪君子开始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论语》 君子 小人 道德
下载PDF
沙夫茨伯里“内在形式”说及其道德哲学辨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永玲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1-47,共7页
“内在形式”(inward form)是一个在现代哲学语境里常被忽略的重要观念。但正是基于内在形式这一“活的自然”观,沙夫茨伯里建立起自治而相信情感能力的道德哲学,也建立起以人类内在成形和自我践形即自我教化为核心的审美哲学。沙夫茨... “内在形式”(inward form)是一个在现代哲学语境里常被忽略的重要观念。但正是基于内在形式这一“活的自然”观,沙夫茨伯里建立起自治而相信情感能力的道德哲学,也建立起以人类内在成形和自我践形即自我教化为核心的审美哲学。沙夫茨伯里对道德感、审美感等自然情感能力的推崇,使理性认知为核心的近代认识论问题在其哲学中较为边缘,也使他的思想长期处在现代道德哲学的主流视野之外。但随着20世纪认知科学的进展,情感能力是人类道德能力的核心得到承认,理性主义道德哲学的根基正在受到动摇。对沙夫茨伯里内在形式说及其哲学话语的探察,为此提供了一条回归问题本源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在形式 情感 绅士 道德感 神圣秩序
下载PDF
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夏当英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46-149,共4页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失范状态,孔子提出以道德为本的整合社会秩序的主张。道德本位相对于武力本位、刑罚本位而言。孔子以为,由乱而治,最重要的措施是维护和重建“周礼”所确立的道德秩序,对人们施以道德教化,调节社会行为,以此化解现存社...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失范状态,孔子提出以道德为本的整合社会秩序的主张。道德本位相对于武力本位、刑罚本位而言。孔子以为,由乱而治,最重要的措施是维护和重建“周礼”所确立的道德秩序,对人们施以道德教化,调节社会行为,以此化解现存社会问题。推行道德教化的主体是君子,作为外在社会规范的“礼”和人的内在自我完善属性的“仁”则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道德教化的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道德本位 社会秩序
下载PDF
神圣化的义利观转向平民化的义利观——儒家义利观的现代诠释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丽琴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85-87,99,共4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义利观规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的大致走向,塑造了理想化的"君子"人格,形成了神圣化的义利观。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神圣化的义利观转化为平民式的义利...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重义轻利"、"舍生取义"的义利观规定了中国传统社会价值的大致走向,塑造了理想化的"君子"人格,形成了神圣化的义利观。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神圣化的义利观转化为平民式的义利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新价值观的认知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义轻利 君子 小人
下载PDF
孔子的“君子”思想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飞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17-21,共5页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树立的理想的人格典型。孔子对"君子"这个概念的含义做了重大的修正。他认为,君子是求"道",学以致其道的人。由于仁道很难直接把握,但礼乐、忠恕之道与仁道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君子是通过克... 君子是孔子在《论语》中树立的理想的人格典型。孔子对"君子"这个概念的含义做了重大的修正。他认为,君子是求"道",学以致其道的人。由于仁道很难直接把握,但礼乐、忠恕之道与仁道有极大的关联,因此,君子是通过克己复礼,掌握礼乐和忠恕之道来达到"道"的人。最后,求道有得——"德"——就成为了真正的君子,所以君子最主要就是指有德之人。这样的得道君子是符合道、与道为一、以身体道的人。在孔子看来,这才是获得了人之为人之本质的真正的人,真正的存在。所以,"君子"在孔子这里已经被赋予了存在论、本体论的意义。孔子的"君子"思想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小人 精英主义
下载PDF
洛克德育思想探微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晴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6期13-16,20,共5页
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在绅士教育的各种目标中,洛克最为看重德育教育。洛克所主张的德育主要包含坚忍的性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仪三方面内容。洛克进行德育教育主要遵循及早教育、培养习惯、因材施教原则,其方法主要有榜样教... 洛克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绅士,在绅士教育的各种目标中,洛克最为看重德育教育。洛克所主张的德育主要包含坚忍的性格、优良的品格、良好的礼仪三方面内容。洛克进行德育教育主要遵循及早教育、培养习惯、因材施教原则,其方法主要有榜样教育、奖惩结合、说理等。同样,由于时代所限,洛克的德育思想也有一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绅士教育 德育
下载PDF
荀子的“论德使能”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静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7,共4页
"论德使能"是按照"德能"标准,考察、选拔人才并委以相应官职的思想和制度。荀子继承了西周的"论德使能"思想,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为政之道,丰富了入仕者德能素质的内涵,发展了考察选用人才的&qu... "论德使能"是按照"德能"标准,考察、选拔人才并委以相应官职的思想和制度。荀子继承了西周的"论德使能"思想,提出了"尚贤使能"的为政之道,丰富了入仕者德能素质的内涵,发展了考察选用人才的"取人之道"与"用人之法",并将"论德使能"制度的重要性提到了关系社稷大业安危存亡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德能 人才 君子 论德使能
下载PDF
英国“绅士教育”对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3
16
作者 赖光洪 宋秉斌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4-16,22,共4页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阐述了"绅士教育"主张,体现在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这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 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1704)是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在其教育著作《教育漫话》中,阐述了"绅士教育"主张,体现在德育、智育和体育等方面,这是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德、智、体和谐发展的新教育体系。洛克的主张虽然属于早期资产阶级教育观念的产物,但仍然揭示了教育的某些共同规律和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类活动领域的基本特征,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对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对大学生道德教育仍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克 绅士教育 德育 启示
下载PDF
传承“明体达用”校训,涵养当代“君子之风”——湖州师范学院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小芳 潘明福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1期102-106,共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求将其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融入青年大学生的立德树人过程。儒家君子人格中含有"立德树人"的传统,与当代高校德育目标一致。...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要求将其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融入青年大学生的立德树人过程。儒家君子人格中含有"立德树人"的传统,与当代高校德育目标一致。北宋时期著名教育家胡瑗在湖州讲学时期提出的"明体达用"与君子思想一脉相承。湖州师范学院将"明体达用"作为校训,立足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当代大学生身心特征和社会需要,发挥百年师范教育优势及全国文明单位的建设经验,将文明修身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将儒家"君子人格"进行现代转化,把培育学生"君子之风"作为德育工作的落脚点,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引导广大学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君子人格 大学生 德育 胡瑗
下载PDF
论君子之道及其现代价值——对大学生道德理想与人格追求的思考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自慧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107,共4页
君子道德与君子人格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分子不懈追求的人生境界。这一人生境界可以概括为"君子之道",其主要理念包括乐道、弘毅、善良和尊贵。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国家昌盛、民族复兴的重任,应将君子之道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关键词 君子 君子之道 道德理想 人格境界
下载PDF
论玉德与孔子的修身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荣东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5-27,共3页
孔子的时代,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君子人格的象征。玉同人的行为、信念和修养联系在一起,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良玉温润光洁,君子依仁成德,为世人楷模。玉与士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佩玉,温文尔雅,行止有... 孔子的时代,玉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更是君子人格的象征。玉同人的行为、信念和修养联系在一起,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良玉温润光洁,君子依仁成德,为世人楷模。玉与士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佩玉,温文尔雅,行止有方,玉声叮当,姿态雍容,君子要守身如玉。玉生石中,须雕琢方能成器;人非圣贤,须不断学习自律,方能成为君子。玉有德,君子亦须有德。孔子用玉规范"君子"的行为举止,琢玉求美,修身致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比德于玉 治玉 修身
下载PDF
我国科研诚信与作风建设之传统道德文化审视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际香 《国防科技》 2017年第6期21-24,共4页
鉴于科研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功利观"冲击下的传统"义利观"偏离和体制机制不完善,通过阐述科研诚信与作风问题之溯源,分析了科研诚信与作风之"人格诚信"建设,研究了科研诚信与作风之"制度诚信... 鉴于科研诚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功利观"冲击下的传统"义利观"偏离和体制机制不完善,通过阐述科研诚信与作风问题之溯源,分析了科研诚信与作风之"人格诚信"建设,研究了科研诚信与作风之"制度诚信"建设,力图从我国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探寻科研诚信与作风建设的对治之策。研究认为,要在汲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华,促进科研人员完善"人格诚信"的同时,以褒扬诚信、激励守信、惩戒失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强化"制度诚信"建设,实现我国科研诚信与作风建设的"人格诚信"和"制度诚信"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诚信 传统道德 人格诚信 君子品格 制度诚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