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ral Perspective as Depicted in the Archetypes on Divine-Human Perspective of Dianshizhai Pictorial
1
作者 REN Siying LIAO Chenx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4年第5期324-327,共4页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rchetypes related to the divine-human perspective in the Dianshizhai Pictorial and uses the basic theory of“Myth-Archetype Criticism”to analyze the concepts of moral perspective and the vi...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archetypes related to the divine-human perspective in the Dianshizhai Pictorial and uses the basic theory of“Myth-Archetype Criticism”to analyze the concepts of moral perspective and the view of cause and effect reflected in the text.It summarizes the interactive modes and various archetypes of cause and effect in three contexts:gods to humans,humans to gods,and humans to humans,explores the social reality and the relevant views of moral perspective and causality reflected in the illustrated magazine,and reveals the archetype foundation of the narrative of moral perspective retribution in Dianshizhai Pictorial i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psychology,literature,and s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nshizhai Pictorial divine-human perspective archetype study cause and effect retribution view of moral perspective
下载PDF
进步与妥协:论“小妇人”三部曲中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
2
作者 马红旗 韩红宇 《外国语文研究》 2024年第1期23-33,共11页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在其代表作《小妇人》三部曲中有着集中体现。作为读者眼中的“道德传教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契合了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显示出她对女性传统身份和家庭角色的关切和肯定。作为进步...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在其代表作《小妇人》三部曲中有着集中体现。作为读者眼中的“道德传教者”,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契合了19世纪美国的社会文化语境,显示出她对女性传统身份和家庭角色的关切和肯定。作为进步女权思想的宣传者,身处第一次女权运动浪潮中的她在作品中表达了争取参政权等女性平等权益的诉求。然而,奥尔科特在表达女性伦理道德进步性观念的同时,其妥协性也得以暴露。奥尔科特的“妥协”可视为她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表达自己进步主张的一种可行策略。奥尔科特的伦理道德观不仅影响了当时的进步运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尔科特 “小妇人”三部曲 伦理道德观 进步女权思想 妥协性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视角下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逻辑
3
作者 戴贝钰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72,共11页
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样包含认识自觉、行为自觉和评价自觉。因此,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有其历... 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既是历史的,也是实践的。从历史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从实践的角度看,公民道德自觉和公民道德实践同样包含认识自觉、行为自觉和评价自觉。因此,公民道德自觉的生成有其历史逻辑、认识逻辑、行为逻辑和评价逻辑。践行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培育公民道德自觉,必须要结合人的现实需求和政治社会条件,通过实践将道德内涵转化为内心的规则,形成对道德要求的自觉认识,通过道德行为将公民道德自觉外化为具体的主动的实践行动,通过道德评价活动使公民自觉选择正义的道德行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优良的社会道德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实践 公民道德自觉
下载PDF
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努力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
4
作者 赵建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闪耀着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六个必须坚持”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闪耀着真理光芒的教育鸿篇,为新时代高校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高校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以赴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聚精会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个必须坚持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世界观 方法论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契合性
5
作者 陈淑宁 赵长伟 《河北开放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集中体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层面。二者通过“第二个结合”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践行文化传承使命,巩固了新时...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契合,集中体现在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层面。二者通过“第二个结合”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并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践行文化传承使命,巩固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促进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 宇宙观 天下观 社会观 道德观
下载PDF
ChatGPT赋能学校教育:技术优势、可能问题与应对策略
6
作者 黄海红 叶进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8-114,共7页
ChatGPT作为当前AI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表现出超强的角色赋予能力、语言文本分析能力、生成性互动能力和类人特征。将其应用于学校教育赋能教师教学工作,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赋能学生学习,有助于延伸教学场域,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学习... ChatGPT作为当前AI最具代表性的成果,表现出超强的角色赋予能力、语言文本分析能力、生成性互动能力和类人特征。将其应用于学校教育赋能教师教学工作,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赋能学生学习,有助于延伸教学场域,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学习形态。然而,ChatGPT又存在“标准化、公式化”的教学特点,易造成教育主体客体化复现、学生知识习得过程趋于异化、学校教育生态面临危机的潜在问题。为更好应用ChatGPT,需超越主、客二分的狭隘思维,重构人机教育教学主体;发展“高阶思维”,建构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坚持立德树人,形成“人机向善”的数字德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tGPT 学校教育 教育主客体 知识观 德育
下载PDF
“重命”与“伪道义”:东晋南朝“荒政”制度新论
7
作者 潘嘉晖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2-142,共11页
由于“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促使东晋南朝时期的“荒政”制度呈现出“多样化”“体系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制度有着鲜明的“重命”色彩。君王们之所以重视民命,客观上与“天灾”“人祸”这一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主观上受儒、佛、... 由于“天灾”“人祸”的双重打击,促使东晋南朝时期的“荒政”制度呈现出“多样化”“体系化”的发展趋势。这一制度有着鲜明的“重命”色彩。君王们之所以重视民命,客观上与“天灾”“人祸”这一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主观上受儒、佛、道三家思想综合影响下所形成之帝王“重命”观的影响所致。该观念一经产生便深刻影响了其时“荒政”的制定与社会的发展。然而,君主观念上的重视民命,并不意味着其实际行动就一定“民本”“道义”。这一时期的“荒政”制度自其制定与执行伊始,便具有帝王权术运作用以安定民心之“把戏”的性质。虽然其对当时社会在备灾、防灾、救灾、抗灾以及对于民命的保护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这并不能掩盖深藏于其下君主维护王朝的“政权合法性”之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晋南朝 荒政 “重命”观 “伪”道义 政权合法性
下载PDF
Features, Transformation and Historical Influence of Ancient Greek View of Friendship
8
作者 刘雪坤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3期180-182,共3页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view of friendship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 Western culture history. Ancient Greek society built tension between friendship theory and reality, relying on Life characteristi... Historical changes in the view of friendship is an important tool for understanding the Western culture history. Ancient Greek society built tension between friendship theory and reality, relying on Life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contending. They integrated the common brotherhood love, friendship, family, relationships between God and person, citizenship love into their lives through its unique lifestyle, and began a process of mutual shaping. It is intense and harmonious of sex and love,this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of their friendship view. There are a number of reasons of culture, politics and life for the Transition of Ancient Greek view of friendship. Ancient Greek view of friendship has been echoed in history, an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to China's cultur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iendship view ancient Greece transformation moral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下载PDF
中华传统德刑观的历史演变及其当代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显兵 《法治现代化研究》 2023年第2期143-156,共14页
中华传统德刑观,自先秦诸子的论战至汉代,逐渐确立了先德后刑、德主刑辅的总体观念;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演化,至唐确立了德本刑用、礼刑结合的正统观念;宋代朱熹从理学出发,将传统德刑关系改造为明刑弼教、德刑并重,并成为明清的官方主... 中华传统德刑观,自先秦诸子的论战至汉代,逐渐确立了先德后刑、德主刑辅的总体观念;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演化,至唐确立了德本刑用、礼刑结合的正统观念;宋代朱熹从理学出发,将传统德刑关系改造为明刑弼教、德刑并重,并成为明清的官方主导思想。以中华传统德刑观为历史借鉴,当代中国构建轻罪体系应以德法共治理念确立慎刑观,从而破除对刑法的过度迷信,同时以良法善治理念确立恤刑观,从而规范犯罪的附随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文化 刑罚观 德刑观 历史演变 轻罪体系
下载PDF
《黄帝内经》与《道德经》的生命观及道德治理
10
作者 文理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1-85,共5页
以生命观的视角研读《黄帝内经》与《道德经》,两部经书之间都涉及了道德养生。从《黄帝内经》的“知道尊德”,到《道德经》的“道主德从”,都揭示了道德能够赋予生命体能量。医道两家涉及的道德养生,不仅是个人的养生,也是万物的养生... 以生命观的视角研读《黄帝内经》与《道德经》,两部经书之间都涉及了道德养生。从《黄帝内经》的“知道尊德”,到《道德经》的“道主德从”,都揭示了道德能够赋予生命体能量。医道两家涉及的道德养生,不仅是个人的养生,也是万物的养生。两部经书还提醒人们,在个人治理与国家治理之间,道德治理是相互迁移的生命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道德经》 生命观 道德治理
下载PDF
《三国演义》历史观论略
11
作者 纪德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3-91,共9页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颇为复杂,正统史观、道德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循环史观等兼而有之,并且彼此交织,相互为用。作者崇尚英雄,但他崇尚的主要是出身正统的、以宽仁忠义为本的英雄,也是能体现天心民意的英雄,因此《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历史观颇为复杂,正统史观、道德史观、英雄史观、天命史观以及循环史观等兼而有之,并且彼此交织,相互为用。作者崇尚英雄,但他崇尚的主要是出身正统的、以宽仁忠义为本的英雄,也是能体现天心民意的英雄,因此《三国演义》呈现的是以儒家政治道德为核心的多元历史观。这种多元历史观虽然包含某些合理的成分,但无法对三国兴亡作出富有诠释力的理论说明。只有秉持唯物史观,结合小说的具体描写,才可能对蜀汉兴亡、三国归于一统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正统史观 道德史观 英雄史观 天命史观
下载PDF
明代心学教育家陈白沙的师道观及学派传承论析
12
作者 黄明喜 《教育史研究》 2023年第2期127-137,共11页
作为明代心学教育思潮的发端者,陈白沙扬弃程朱理学思想,在“道在我心”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基础上,建构独树一帜的师道观,奠定了白沙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路,且对明代教育由理学形态向心学形态转化起了重要的作用。陈白沙在身份认同上,... 作为明代心学教育思潮的发端者,陈白沙扬弃程朱理学思想,在“道在我心”教育主体价值观的基础上,建构独树一帜的师道观,奠定了白沙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路,且对明代教育由理学形态向心学形态转化起了重要的作用。陈白沙在身份认同上,主张儒家师道的首要前提是“因时而立教,即物以显义”,秉持设学立师以教天下的理念,彰显士不居官终爱教的精神;在师生关系上,主张亦师亦友,教学相长;在教学方式上,循沿孔子有教无类思想,主张随问即答,尽心循循善诱,力求因材施教。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守中有变的师道观,陈白沙培养出以湛若水为衣钵传人的一大批杰出弟子,并衍生出蔚为大观的甘泉学派,从而深刻影响了中晚明时期心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学教育 白沙学派 师道观 学派传承
下载PDF
儒家的义利观与现代企业的社会责任
13
作者 许玲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9-23,共5页
儒家坚持义的优先地位,在义与利的关系中,儒家主张义利统一、义能生利,反对见利忘义。在现代管理中,研究显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影响财务业绩,从义的内涵看,义与特定的情境是密切相关的,离开了特定的情境无谓义。据此,企业家的行为是... 儒家坚持义的优先地位,在义与利的关系中,儒家主张义利统一、义能生利,反对见利忘义。在现代管理中,研究显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影响财务业绩,从义的内涵看,义与特定的情境是密切相关的,离开了特定的情境无谓义。据此,企业家的行为是否属于义行,要从其与所处的特定情境的互动关系中来确认。企业家要有家国情怀,认同国家、民族利益,自觉地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义利观 社会责任 企业家
下载PDF
王阳明的圣人观与致良知学说
14
作者 吴婧伊 史少卿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期84-87,共4页
该文围绕王阳明的圣人观和致良知学说展开。从圣人观的核心谈起,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是成圣的前提和内在依据,由此主张“满街都是圣人”这一观点,让圣人这一概念平民化。关于成圣的实践,王阳明认为良知的发用流行是成圣的重要实践过程... 该文围绕王阳明的圣人观和致良知学说展开。从圣人观的核心谈起,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是成圣的前提和内在依据,由此主张“满街都是圣人”这一观点,让圣人这一概念平民化。关于成圣的实践,王阳明认为良知的发用流行是成圣的重要实践过程,停留在知良知是不够的,而要做到致良知,在生活中不断追求天理,摒弃私欲,将纯乎天理的良知显露。王阳明从人在宇宙中的位置出发,从“成己”和“成物”两个角度,阐明了万物一体的圣人境界。而如今,王阳明的圣人观对个人和社会仍有很大价值,不仅有助于提高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而且对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良知 圣人观 天理
下载PDF
论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15
作者 袁和静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14,共14页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其中对宇宙、天下、社会、人生有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系统探索,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为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文明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历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创造了丰富的文明成果和智慧结晶,其中对宇宙、天下、社会、人生有着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系统探索,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和道德观。为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和文明底蕴,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历史自信和文明依托,探索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与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结合。研究认为,中华文明以“天人合一”、生生不息、和谐共生为核心内涵的宇宙观,以天下为公、讲信修睦、亲仁善邻为核心内涵的天下观,以民为邦本、革故鼎新、任人唯贤为核心内涵的社会观和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政以德为核心内涵的道德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全球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有着高度的思想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华文明 宇宙观 天下观 社会观 道德观
下载PDF
习近平政德观的理论解析与逻辑实现路径研究
16
作者 吉永峰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8-32,63,共6页
习近平新时代政德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在充分总结、凝练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德经验并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 习近平新时代政德观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一脉相承,同时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政德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在充分总结、凝练中国共产党百年政德经验并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最终的价值指向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政德观从大德、公德与私德三个维度入手,明确了政德建设的主体、内涵与实践路径,与党员干部党性修养具有高度耦合度。以党性修养加强政德建设可通过理论学习、提高认知、力行实践以及制度建设等方法推动两者相互融合、互促互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习近平政德观 党性修养 伟大复兴
下载PDF
基于动态人性观视域的孟子人性论再阐释
17
作者 聂磊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2-92,共11页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 孟子以性善为人性本质,同时,人性的生成中也潜存着后天习性面向。基于动态人性观的视域,考察孟子人性论发展的一种可能;在人性立论层面,孟子人性论并非现成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生成的;在人性面向层面,孟子人性论潜存着后天习性,由于后天习性的介入,人性面向也由应然转向实然;在主体工夫层面,孟子提出“思诚”联结“诚”与“思”直接面向后天习性,将道德意识转化为道德实践,开显主体的切实道德践履。同时,这一过程也即是孟子人性论的生成与完成,其潜存面向也为孟子人性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动态人性观 习性 道德
下载PDF
荀子生命观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路径探析
18
作者 白洁 田梓琪 《运城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12,共6页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到人的社会生活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有益处。当前大学生存在生命意识薄弱的现象,开展相关大学生生命教育极为迫切。将荀子生命观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到人的社会生活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有益处。当前大学生存在生命意识薄弱的现象,开展相关大学生生命教育极为迫切。将荀子生命观融入新时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助于从历史文化视角培养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想,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己、爱人和爱国的价值追求。荀子思想中的生命价值观、重生观、养生观等对于提升大学生生命认知、增强生命意志、树立生命权威具有生命教育的针对性。此外,大学生生命教育环境的完善和教育合力的助推,也是生命教育实效性的迫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生命观 生命道德教育 逆境教育 归宿教育 超越性价值
下载PDF
辅导员队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
19
作者 孟繁雄 赵晋锐 闫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5期156-160,共5页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成了民族历史上的道德品质、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成果的创造力源泉。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多元文化与新...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成了民族历史上的道德品质、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可以说是中华文明成果的创造力源泉。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背景下,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多元文化与新鲜事物,同时也在所难免地受到文化冲击。特别是青年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需要具备科学思辨、理性批判的能力,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筑牢自己的思想根基。此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工作显得格外重要。该文分析了辅导员队伍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的重要意义,从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育人的实践路径以及方法创新,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队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育人 立德树人 三观
下载PDF
四论道德资本 被引量:10
20
作者 华桂宏 王小锡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23-228,共6页
道德资本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因此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合理内涵加以揭示。探究道德资本应该坚持经济学思想史上由来已久的广义资本观。广义资本观的立足点就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这一资本的一般属性。作为资本的存在首先应... 道德资本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范畴,因此可以从经济学角度对其合理内涵加以揭示。探究道德资本应该坚持经济学思想史上由来已久的广义资本观。广义资本观的立足点就是“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这一资本的一般属性。作为资本的存在首先应该是一种资源,道德与法律一样构成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部分,制度就是一种资源,而且道德还是在运行有序和发展有效的社会经济生产总过程、交易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并且带来巨大经济效率的资本资源。同时,由于在信息不完备和有限理性的交易过程和生产总过程中,道德能够作为一种约束而降低道德风险、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并进而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富创造,因此道德有理由成为广义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资本 经济学 广义资本观 激励机制 道德资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