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合——叶圣陶儿童文学的母语现代化重释
1
作者 吴翔宇 周莹瑶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62-71,共10页
儿童文学语言特质内蕴于“儿童性”与“文学性”两个范畴中。叶圣陶的儿童文学语言探索融合了语言的工具性与思想本体性,在对内外资源的语言转换中,将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和翻译文学融合为儿童文学语言的源头,推动了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 儿童文学语言特质内蕴于“儿童性”与“文学性”两个范畴中。叶圣陶的儿童文学语言探索融合了语言的工具性与思想本体性,在对内外资源的语言转换中,将口头文学、书面文学和翻译文学融合为儿童文学语言的源头,推动了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母语现代化进程。考虑到儿童文学作家与读者“非同代人”的机制,叶圣陶力主儿童教育介入儿童文学语言传统的再造工程。由于“为儿童”与“为成人”的价值两歧,叶圣陶儿童文学语言实践从思想与语言的同一性中寻找平衡,着力于从跨代际的语言转换中创构儿童文学新范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圣陶 儿童文学 母语现代化 资源转换 语言传统
下载PDF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与传播——以彝族作家阿库乌雾为例
2
作者 柳改玲 赵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9期10-15,共6页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是我国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当下,其发展面临着创作水准、语言沟通、传播推广方面的困境。阿库乌雾作为新时期以来彝语作家代表进行双语创作,其作品取材于彝族传统文化,创作主...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是我国多民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当下,其发展面临着创作水准、语言沟通、传播推广方面的困境。阿库乌雾作为新时期以来彝语作家代表进行双语创作,其作品取材于彝族传统文化,创作主题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诗歌创作意象鲜明,成为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创作的标杆。他在民族化写作、创作主题的挖掘与开拓、文化视野的拓展和文学传播等方面为少数民族母语作家提供了经验和理论指导,为推动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阿库乌雾彝语文学创作与传播的成功案例,为母语文学打破创作与传播困境、取得长足发展提供了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 彝语文学 阿库乌雾 民族性 现代性 双语写作
下载PDF
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胡适对母语文学现代性复兴的“尝试”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经建 伍丹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143,共9页
"白话文"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话语表征,只有置放于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进程中,才能领会其价值意义。胡适对新文学的"建设性"贡献经历了一个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 "白话文"作为五四"文学革命"的话语表征,只有置放于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进程中,才能领会其价值意义。胡适对新文学的"建设性"贡献经历了一个从"白话文学"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过程。这是一个不断探索、修订、演化和发展的历程。正是在这个过程或历程中,胡适的(文学)语言观乃至文学思想无形中指向以母语文学为底蕴的"文统",其本质是对(现代)母语文学的想象性构设。诚然,这种想象性构设仅停留在"尝试"阶段,体现在其话语阐发中则表现为一种"片面"的"真识",但却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启了一扇门。各种语言资源得以拥入,其中所昭示的正是文学母语融合与母语文学重构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文学革命” 白话文学 母语文学
下载PDF
“不在场的在场”: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处境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晓峰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83-89,共7页
在中国,蒙、藏、维、朝、哈等少数民族有着极其发达的母语写作,许多民族的母语文学早已产生了跨国影响,但是,在文学史书写、文学研究、文学传播共同构成的中国文学公共知识话语空间中,各民族母语文学处于"不在场的在场"的尴... 在中国,蒙、藏、维、朝、哈等少数民族有着极其发达的母语写作,许多民族的母语文学早已产生了跨国影响,但是,在文学史书写、文学研究、文学传播共同构成的中国文学公共知识话语空间中,各民族母语文学处于"不在场的在场"的尴尬处境。各民族母语文学是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母语写作对中国文化(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民族母语写作与汉语写作共同创造了世界文化(文学)中的中国意义与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在场的在场” 母语文学 中国文学 公共话语空间
下载PDF
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母语写作危机 被引量:3
5
作者 杨经建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qu... 母语是承载特定文明形态的符号意义体系。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是母语中最富于生气和变革意识的话语成分。20世纪中国文学在被进行"现代化"置换时其母语思维创造力乃至母语形象被历史性地贬损或遮蔽,处于所谓的"百年中文,内忧外患"的情境。由此得到的启示和反思是:文学创作如要在"世界性"中坚守"汉语性"或"母语化",必须破除局限于认识论意义上的"进化论"的思维方式;秉承和葆有汉语言母语"有容乃大"、"求同存异"以及"变则通"的文化品质;发扬光大汉语言母语文学的诗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 汉语言母语 母语文学 20世纪中国文学
下载PDF
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现状与发展论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钟进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1期95-98,共4页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主要是指用本民族母语讲述、记录和创作的文学。母语文学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核心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各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并行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母语文学的发展存在困境;文学翻译是推动母语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母语文学 文学翻译
下载PDF
少数民族母语文学“走出去”的困境与出路——以现代藏语文学作品在日本的译介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彬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4期69-74,共6页
21世纪,我国对外交流主导词"走出去"给文学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文学作品输出是"走出去"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不应缺席。但受限于民族地区的相对封闭,其母语文... 21世纪,我国对外交流主导词"走出去"给文学界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其中文学作品输出是"走出去"的重要一环。作为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母语文学不应缺席。但受限于民族地区的相对封闭,其母语文学在恪守本民族传统文化、保持文学民族性的同时,"走出去"与世界各民族文化进行交流与碰撞显得尤为困难。文章以四位知名藏族作家端智嘉、万玛才旦、德本加、拉先加的母语文学跨出国门走进日本为例,分析了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走出去"的困境与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母语文学 “走出去” 日本 译介
下载PDF
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史的几个基本概念 被引量:2
8
作者 曾晓洁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母语教育意义重大,而汉语母语教育却总不尽人意;知史可以通变,但以往汉语母语教育却又总夹杂在语文教育史之中,难以一窥全貌,因此,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史的集中研究就被提上日程。在分析"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 母语教育意义重大,而汉语母语教育却总不尽人意;知史可以通变,但以往汉语母语教育却又总夹杂在语文教育史之中,难以一窥全貌,因此,现代汉语母语教育史的集中研究就被提上日程。在分析"母语""母语教育"和"现代"三个基本概念的既有分歧的基础上,立足于教育视角,将"母语"厘定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母语教育"的概念模糊源于与"语文教育""母语教学""汉语教育"的混淆;"现代"主要取其与"传统"相对之意,所以下限一直延伸到现在,而由于甲午战争失败对中国语言教育产生的巨大影响,所以上限可定在189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 母语教育 语文教育 现代
下载PDF
多民族母语文学跨语际传播的困境与新路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晓峰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当代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实际在场与在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不在场,使各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公共空间中呈现出"不在场的在场"的情形,从而指涉了整体意义的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不在场。中... 当代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实际在场与在中国文学史书写中的不在场,使各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公共空间中呈现出"不在场的在场"的情形,从而指涉了整体意义的多民族母语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不在场。中外文学的单边译入与各民族母语文学译出的艰难也不对称。穿越汉语直接进入世界文学语境与更多的作家作品更自觉地通过汉译进入中国文学公共空间的两种跨语际、跨文化、跨国际传播行为的出现,已经成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证明自己的价值与在场的自觉行为,这种行为对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真实面貌并使多民族母语文学进入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语文学 不在场的在场 单边译入 文化洼地效应 跨语际跨文化
下载PDF
从语言工具论到语言目的论——胡适对现代母语文学的想象性构设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经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3-138,共6页
中国新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以白话文运动为特征的语言变革,是中国新文学倡导者胡适进入并推进'文学革命'的起点与基础。胡适的文学语言观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承担着社会文化变革与文学变革双重工具效能的白话文;... 中国新文学起源于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以白话文运动为特征的语言变革,是中国新文学倡导者胡适进入并推进'文学革命'的起点与基础。胡适的文学语言观表现在两个层面上:其一是承担着社会文化变革与文学变革双重工具效能的白话文;其二是文学和语言双向对应、互为目的的'文学的国语'或文学母语。从最初的语言工具论到后来的语言目的论,是胡适文学语言观调整和演进的过程。当其'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共识时,新文学便成为人们领受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语言的艺术'。尽管胡适关于新文学语言的话语建构,涉及的仅仅是对中国现代母语文学的想象性构设,却为'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开启了一扇门,它所彰显的正是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愿景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语言工具论 语言目的论 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
下载PDF
英语写作策略刍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覃士艺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27-131,共5页
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 ,写作的综合性最强 ,对学生的要求最高。它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写作基本知识 ,而且需要掌握各种有效的写作策略 ,创造性、合乎逻辑地表达思想。语法策略、母语策略、文学策略、语感策略。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写作策略 写作水平 语法策略 母语策略 文学策略 语感策略 思维策略
下载PDF
废名小说的语言诗学与文学母语的现代表述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经建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4-100,共7页
废名之所以被称为"文体家",盖因其在小说"文体的自觉"上形成了卓越不凡的创作样式,绝句式的转喻化叙述和辞章化的文本构成是其显要表征,就此而言,文体"形式"是进入废名母语写作世界的必经途径。修辞艺术也是废名小说语言诗学形成... 废名之所以被称为"文体家",盖因其在小说"文体的自觉"上形成了卓越不凡的创作样式,绝句式的转喻化叙述和辞章化的文本构成是其显要表征,就此而言,文体"形式"是进入废名母语写作世界的必经途径。修辞艺术也是废名小说语言诗学形成的一个要素,废名小说的语言叙述充溢着禅机和禅趣,具有一种"文字禅"的意味。废名小说语言的修辞艺术既"含有美学上的创造意义"和"叙事学的核心功能",又符合汉语言母语的表意本质和东方民族文化的审美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小说 语言诗学 文学母语 现代表达
下载PDF
周作人的“言志”文学观与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经建 《长江学术》 CSSCI 2020年第2期50-56,共7页
"言志"文学是五四后周作人针对"载道"文学而倡导的文学理念,也是其早期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的文学"的发展与演化。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抒情传统,周作人的"言志"文学延接、创化了抒情... "言志"文学是五四后周作人针对"载道"文学而倡导的文学理念,也是其早期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的文学"的发展与演化。中国文学具有悠久的抒情传统,周作人的"言志"文学延接、创化了抒情传统,建构了一种在汉语言母语人文底蕴和审美神韵上的语言诗学。"言志"(抒情)文学虽然处于主流文学之外,但周作人对此的理论构设与创作实践,以及之后逐渐形成的抒情文学思潮,勘正了新文学建设的失误和偏颇,并为抒情传统的复兴和母语文学的现代性重构,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创作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抒情传统 言志观 母语文学
下载PDF
唯美化创作:对母语文学诗性本质的传承与创新——苏童小说与母语写作之三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经建 《长江学术》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苏童小说之所以具有可读性,是因为他拥有自觉的母语写作意识。苏童的母语写作缘于江南文化和文学的濡染,又集中体现在他对以"俪辞"为所指的南朝文学传统——一种唯"美"尚"艺"的母语文学传统的创造性传承... 苏童小说之所以具有可读性,是因为他拥有自觉的母语写作意识。苏童的母语写作缘于江南文化和文学的濡染,又集中体现在他对以"俪辞"为所指的南朝文学传统——一种唯"美"尚"艺"的母语文学传统的创造性传承上。"俪辞"文学传统作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它呈现了汉语言母语诗性本质的自然舒张,直接启发和点化了苏童小说的话语言说方式,并彰显出唯美主义特质。而且,由于"俪辞"文学传统与与江南文化特有的佳丽本色紧密关联,苏童将女性"红颜"作为江南文化之定位性象喻,因此在小说中营造阴森瑰丽的世界、叙说颓靡感伤的传奇,使其小说文本展示出一种艺术上的柔美和形式上的精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小说 母语写作 江南文学传统 唯美化
下载PDF
“文学大众化”:瞿秋白对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红色”设想
15
作者 杨经建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4-182,共9页
瞿秋白倡导的"文学大众化",以"文字革命"引发"文学革命",既是一次语言变革(大众语取代"新式文言"),也是一次话语颠覆(阶级论话语对启蒙论话语),从而自觉而不自觉地疏通了曾被"革命文学&qu... 瞿秋白倡导的"文学大众化",以"文字革命"引发"文学革命",既是一次语言变革(大众语取代"新式文言"),也是一次话语颠覆(阶级论话语对启蒙论话语),从而自觉而不自觉地疏通了曾被"革命文学"断裂的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进程。"文学大众化"表面上看来是通过"口语化"来实现文学语言的"言文一致",其实质却是在承认言、文分离而又主张言、文重合的前提下,借助"大众化"祛除五四后新文学的欧化和精英化趋势,并以大众化书面语(文字)为语言本体,为文学母语的重建提供了另一种探索方式。虽然"文学大众化"具有其特定的政治实用理性,在某种程度上背离了文学本身的价值,但它对语言(文学)乌托邦的祈望,在客观上成为对母语文学现代性重构的"红色"设想;正是在这样的设想或规划中,重构中的母语文学得到调整、校正、优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文学大众化 母语文学重构
下载PDF
新时期东乡族作家汉语创作刍论
16
作者 陈鸿雁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73-176,共4页
新时期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东乡族作家通过汉语写作走上文坛,甚至走向世界。他们良好的汉文化教育背景、丰富的人生体验、身兼数职的社会身份都为"第二母语"写作储备了充盈的条件。东乡族作家作品彰显了民族精神气质,弘扬了民... 新时期以来,一批又一批的东乡族作家通过汉语写作走上文坛,甚至走向世界。他们良好的汉文化教育背景、丰富的人生体验、身兼数职的社会身份都为"第二母语"写作储备了充盈的条件。东乡族作家作品彰显了民族精神气质,弘扬了民族文化,为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东乡族 民族文学 “第二母语”
下载PDF
蒙古族现当代母语文学创作及发展综述
17
作者 李彩花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20-22,共3页
蒙古族现当代母语文学创作继承并发扬了蒙古族悠久的文学传统,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很多文坛"大家"。这一时期,蒙古族母语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和表现空间不断拓展,主题思想、文化意蕴... 蒙古族现当代母语文学创作继承并发扬了蒙古族悠久的文学传统,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文论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发展,出现了很多文坛"大家"。这一时期,蒙古族母语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和表现空间不断拓展,主题思想、文化意蕴和精神内涵日臻丰富,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日趋多样,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更加浓郁,成为蒙古族文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 现当代文学 母语创作
下载PDF
“大学语文”界定探讨
18
作者 廖建国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79-81,共3页
"大学语文"课程是否就是传统文学文本的单一性质?如果是,大学语文也许会变为独掌高校母语教学的话语权,而就目前各高校的教学现状也很难建立起共同的研究语境。本文从"大学语文"这一词汇入手分析,得出"大学语... "大学语文"课程是否就是传统文学文本的单一性质?如果是,大学语文也许会变为独掌高校母语教学的话语权,而就目前各高校的教学现状也很难建立起共同的研究语境。本文从"大学语文"这一词汇入手分析,得出"大学语文"应是母语教学基础上的多元现象,各高校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性质、特点决定"大学语文"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语文 文学文本 母语教学 百花齐放
下载PDF
世界各国母语教育的兴起及其对教育普及的推动
19
作者 杨建国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由于种种因素,经典语言文学变得充满矛盾。一方面它是几经大浪淘沙为人们认可的经典文化,另一方面又与时代的变迁格格不入。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普及全民教育的思想成为各个国家的一致愿望。教育从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义,从学校... 由于种种因素,经典语言文学变得充满矛盾。一方面它是几经大浪淘沙为人们认可的经典文化,另一方面又与时代的变迁格格不入。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普及全民教育的思想成为各个国家的一致愿望。教育从精英主义走向大众主义,从学校教育走向终身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大趋势。研究母语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与国际化的趋势,是各国教育政策研究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语言文学 母语教育 教育普及
下载PDF
母语文化是我们的家——老舍文学语言观透视
20
作者 胡克俭 《甘肃理论学刊》 2009年第6期128-131,共4页
本文通过对老舍先生关于文学语言论述的分析,透视出他对汉语文学的认识、情感、态度以及对语言文学发展的期待,显示了他对母语文化的认同、坚持、维护并努力贡献回报的文化人格。对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母语文化有一定的认识意义。
关键词 老舍 文学语言 汉语文学 母语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