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 被引量:1
1
作者 Cao Yue Chen Cheng +2 位作者 Zhou Wen-juan Zhong Feng Zhang Wei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0年第4期281-285,共5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Methods:A total of 72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therapy for frozen shoulder.Methods:A total of 72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elecoxib capsule plus CPM,while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PM.The whole course of treatment lasted for 2 weeks in both groups.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Constant-Murley score(CMS)and range of motion of shoulder joint were measured for therapeutic efficacy evaluation.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7%in the observation group,higher than 72.2%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between-group comparison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treatment,the VAS scores in the two groups dropped significantly,the CMS as well as the range of motion including abduction,forward flexion and extension were al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intra-group comparison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ll P<0.05).The betweengroup comparisons showed the improvements in these ite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ll P<0.05).Conclusion:Filiform fire-needling plus CPM can produce more significant efficacy than celecoxib capsule plus CPM for frozen shoulder;it can alleviate pain,improve shoulder function and restore joint range of motion in such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Fire-needle therapy motion therapy continuous passive Frozen Shoulder Shoulder Pain Visual Analog Scale Constant-Murley Score Range of motion Articular
原文传递
Ankle-Foot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Device for Mobilization of Acute Stroke Patients
2
作者 Csilla Vér Gergely Hofgárt +2 位作者 László Menyhárt László Kardos László Csiba 《Open Journal of Therapy and Rehabilitation》 2015年第2期23-34,共12页
Purpose: To develop a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device for the passive motion of the paretic ankle-foot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bedridden, hemiparetic acute stroke patients. Me... Purpose: To develop a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device for the passive motion of the paretic ankle-foot and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of bedridden, hemiparetic acute stroke patients. Methods: 49 patients with strok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 stroke patients (device group)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15 control subjects (manual group) also with stroke but not treated by device. The period of the treatment was 7 days;the duration was 30 minutes per day by CPM device in the device group. The efficacy of the device was evaluated by scales used in the clinical routine (6th item of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Ankle’s passive range of motion (PROM) and flexible equinovalgus deformitiy were measured every day with a goniometer. Results: 6th item of NIHSS score improved by -0.76 (SD = 0.56) points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compared to the baseline values;the mean change in the manual group was -0.33 (SD = 0.62) points (p = 0.055). The mean of MA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y -0.53 (SD = 1.12) point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The ankle’s mean plantar flexion PROM increased by 3.41 (SD = 5.19) degrees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mean dorsiflexion in the PROM of the ankle was also detected (p = 0.019). The equinovalgu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5.12 (SD = 8.02) degrees (p < 0.001) in the device group. The scores of the mRS also improved significantly in the device group (p < 0.001). Conclusion: In the early phase of rehabilitation, ankle-foot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device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manual therapy improved the ankle’s PROM better than manual therapy alone;in addition, device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foot’s equinovalgus, improved the 6th item NIHSS score, and decreased the severity of spasti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OKE ANKLE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Equinovalgus
下载PDF
Safety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in Patients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3
作者 顾晓园 陈文红 +1 位作者 张中南 励建安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2年第1期28-29,35,共3页
ObjectiveThis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on the drainage volume of knee joints pos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MethodsThe drainage volume was measure... ObjectiveThis research aim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early application of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 on the drainage volume of knee joints post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MethodsThe drainage volume was measured 1 h before,during and after CPM on the day and next day of the operation. Result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rainage volume before,during and after CPM(P >0.05). ConclusionEarly application of CPM is safe for TKA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EE joint replacement 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下载PDF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亚娣 辛敏 杨志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4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 目的 研究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对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4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双腿周径小于对照组,下肢动脉血流速度大于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结合预警分级管理模式不仅能够改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双下肢相关指标,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还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持续被动运动 预警分级管理模式 髋部骨折 髋关节功能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一款可家用的下肢康复CPM设备的研制
5
作者 陶慧孙 陈璐 +2 位作者 胡大勇 郑亮 梁振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9期14-20,共7页
目的为解决现有髋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仪无法满足患者居家康复需求的问题,研制一款新型家用下肢康复CPM设备。方法本设备由主机和髋关节固定带组成。主机控制髋关节固定带进行周期运动,实现患者下肢关节反... 目的为解决现有髋关节持续被动运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仪无法满足患者居家康复需求的问题,研制一款新型家用下肢康复CPM设备。方法本设备由主机和髋关节固定带组成。主机控制髋关节固定带进行周期运动,实现患者下肢关节反复衩动屈伸。根据医疗器械的相关标准进行样机的设计和制作,并对其角度参数、角速度、静载荷、噪声、运动周期等参数和安全性能进行验证。结果该设备可使患儿髋臼骨与股骨头在60°~90°范围内,以4~8°/s的角速度进行下肢关节反复衩动屈伸。设备的结构设计与功能参数均达到了设计目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结论本文研制的家用下肢康复CPM设备可满足患儿居家康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持续被动运动 家用下肢康复训练设备 居家康复 痉挛性脑瘫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在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研究
6
作者 张慧影 张春艳 +1 位作者 张凡 齐鹏飞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是否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的运动方面的功能以及预后,从而为此类病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挑选2019年02月-2022年02月在我院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116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是否影响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的运动方面的功能以及预后,从而为此类病人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方法挑选2019年02月-2022年02月在我院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116例为此次试验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56例病人给予早期康复护理,观察组60例病人则另外给予连续性被动运动方面的训练,对比两组干预4周后HSS评分和VAS评分、运动功能和预后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HSS评分和VA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P<0.05);干预前两组6 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6 MWT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病人较对照组病人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结合连续性的被动运动训练在实施膝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病人中可有效地缓解其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有助于改善病人术后运动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被动运动训练 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 运动功能 临床预后
下载PDF
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对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7
作者 鲁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5期152-155,共4页
目的分析连续被动活动(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对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从术后24 h、手术切... 目的分析连续被动活动(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对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康复训练,研究组从术后24 h、手术切口止血后为患者加行为期10 d的CPM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康复优良率、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康复优良率70.00%相比,研究组康复优良率95.00%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均降低,膝关节功能评分、关节活动度均提高,且研究组疼痛评分(0.57±0.15)分相比对照组的(1.51±0.38)分更低,膝关节功能评分(89.05±8.13)分、关节活动度(129.79±8.91)°相比对照组的(77.48±6.01)分、(107.63±6.01)°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社会功能、生理状态、躯体疼痛评分均提高,且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73.63±6.51)分、社会功能评分(73.27±6.36)分、生理状态评分(73.79±6.35)分、躯体疼痛评分(73.18±6.60)分相比对照组的(62.77±4.24)、(62.59±4.41)、(62.31±4.89)、(62.63±4.24)分更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00%相比对照组的15.00%较低,但不明显(P>0.05)。结论为左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CPM结合传统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其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被动活动 传统康复训练 左侧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功能 术后康复效果
下载PDF
持续被动活动在股骨远端骨折术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程跃 王美福 +1 位作者 徐文山 王全浪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8期597-601,607,共6页
目的研究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在股骨远端骨折(distal femoral fracture,DFF)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眉山市中医医院骨外科行内固定治疗的DFF患者98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 目的研究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在股骨远端骨折(distal femoral fracture,DFF)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眉山市中医医院骨外科行内固定治疗的DFF患者98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37例;年龄24~70岁,平均48.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55例,高处坠落伤38例,摔伤5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PM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术后行常规活动康复;CPM组术后行CPM,术后2d行患侧踝关节屈伸运动、肌肉舒缩锻炼,术后3d开始于持续被动功能练习器上进行CPM,出院后继续行CPM直至完全弃拐活动。观察两组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弃拐活动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术后6个月膝关节支撑位触地即时、支撑末期的最大伸膝肌力矩及最大内屈角等生物力学指标,活动度、稳定性、疼痛及股四头肌力量等膝关节功能指标,术前、术后6周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及血小板黏附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随访6个月。经临床观察,CPM组下地行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弃拐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11.3±1.4)d vs.(17.7±2.0)d、(12.5±1.4)周vs.(14.8±1.7)周、(16.5±1.9)周vs.(19.3±2.2)周],P<0.001。术后6个月,CPM组膝关节支撑位触地即时、支撑末期最大伸膝肌力矩均大于对照组[(22.60±2.53)Nm vs.(19.20±2.15)Nm、(18.91±2.05)Nm vs.(17.55±1.96)Nm],触地即时、支撑末期最大内屈角均小于对照组[(3.52±0.37)°vs.(4.70±0.49)°、(6.51±0.68)°vs.(7.61±0.79)°],P<0.05。术后6个月,CPM组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疼痛及股四头肌力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21.05±2.42)分vs.(17.89±1.93)分、(21.87±2.38)分vs.(18.65±2.14)分、(38.05±3.21)分vs.(35.27±3.83)分、(8.92±0.93)分vs.(7.28±0.74)分],减分项目评分低于对照组[(-0.98±0.09)分vs.(-1.20±0.14)分],P<0.001。术后6周,CPM组全血高切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浆粘度及血小板黏附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28±0.24)mPa·s vs.(2.96±0.32)mPa·s、(3.38±0.36)%vs.(4.09±0.43)%、(1.58±0.17)mPa·s vs.(1.72±0.19)mPa·s、(51.72±5.33)%vs.(64.39±6.70)%],P<0.001。CPM组感染、内固定不良事件及疼痛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1%vs.20.4%,P<0.05)。结论CPM可有效缓解DFF患者术后疼痛,纠正异常血液流变学,加快骨折愈合,促进患肢生物力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远端骨折 持续被动活动 生物力学 膝关节功能 血液流变学 并发症
下载PDF
非甾体类药物超前镇痛联合术后CPM治疗对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培植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5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药物超前镇痛联合术后持续被动活动(CPM)治疗对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3例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21例...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药物超前镇痛联合术后持续被动活动(CPM)治疗对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全髋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53例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21例患者未给予术前口服药物镇痛及术后CPM治疗(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32例患者给予术前口服药物镇痛及术后CPM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术后第1、3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发生1例切口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术后3、7 d,观察组的Harris髋关节评分(HH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7、14 d,观察组的简易躯体能力测试(SPP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5、7、14 d,观察组的爬楼测试(TSC)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非甾体类药物超前镇痛联合术后CPM治疗可有效减轻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术后早期疼痛,改善术后早期关节功能,提升髋部肌肉协调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持续被动活动 非甾体类药物 超前镇痛
下载PDF
CPM治疗仪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潘士虎 尤丽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期171-174,共4页
目的分析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仪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 目的分析持续被动运动(CPM)治疗仪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采用CPM治疗仪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均连续训练3个月.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结果训练3个月后,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定量表评分(79.83±6.20)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心理功能评分(81.47±3.95)分、躯体功能评分(78.49±3.71)分、社会功能评分(80.63±3.75)分、物质生活状态评分(81.47±4.1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1.36±4.38)分、(73.21±3.46)分、(70.71±3.16)分、(72.49±3.18)分、(72.68±3.30)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23±0.25)分低于对照组的(2.71±0.46)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M治疗仪结合本体感觉训练在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周围骨折 手术 持续被动运动治疗仪 本体感觉训练 膝关节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连续性被动运动训练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 病人膝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民 陈颂 何泉源 《全科护理》 2023年第3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被动运动训练(CPM)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病人膝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TKA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基础组(n=43)和综合组(n=44)。基... 目的:探讨连续性被动运动训练(CPM)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病人膝关节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0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7例老年TKA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康复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基础组(n=43)和综合组(n=44)。基础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综合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CPM,比较两组病人膝关节功能[膝关节的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LKSS)评分]、患肢肿胀程度、炎症因子水平[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干预3周末ROM、LKS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综合组高于基础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3周末、随访3个月末患肢周径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基础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3周末IL-6、IL-1β、TNF-α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基础组(P<0.05);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基础组为6.98%,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M可调节老年TKA病人炎症因子水平,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调节患肢肿胀程度,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被动运动训练 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连续被动运动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周桐桐 孙洁 +2 位作者 高晓盟 王辉 许珊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5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连续被动运动(CPM)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存在膝过伸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和蹲起训练,观... 目的 探讨连续被动运动(CPM)机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1月至10月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存在膝过伸的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和蹲起训练,观察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和下肢CPM机训练,两组连续训练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6分钟步行测试(6MWT)中膝过伸出现次数、患侧支撑相的膝伸展角度、步幅及步速。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6MWT中膝过伸出现频次、患侧支撑相的膝伸展角度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两组步幅与步速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M机作为一种简单易于操作的辅助治疗方法,与常规康复训练结合能大大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膝过伸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被动运动机 膝过伸 脑卒中 偏瘫
下载PDF
智能关节康复器辅助压力充气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涂学招 黄珍欢 +2 位作者 谢建鸿 阙武堂 兰伟斌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755-759,共5页
目的:分析智能关节康复器辅助压力充气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功能恢复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骨科行TKA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智能关节康复器辅助压力充气泵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功能恢复及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第一医院骨科行TKA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采用智能关节康复器结合常规康复护理的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间歇性压力充气泵的疗法。在治疗期间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DVT情况(下肢静脉流速、术后DVT发生率以及静脉血栓直径),抗凝药物使用率、血液流变学指标、膝关节屈伸活动度(ROM)、生活质量量表-74(GQOL-74)以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抗凝药物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下肢深静脉流速大于对照组(P<0.05),DVT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两组患者的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4 d,两组患者的ROM均显著大于术后1 d的ROM(P<0.05),且观察组的ROM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小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GQOL-74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智能关节康复器辅助压力充气泵对TKA术后患者可以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抗凝药物使用率,有效预防下肢DVT,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智能关节康复器 压力充气泵 膝关节屈伸活动度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器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金媛媛 王飞飞 金梦莹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4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康复训练器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患肢主动训... 目的 探讨持续被动运动(CPM)康复训练器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医院收治的9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患肢主动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CPM康复训练器干预,两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术后3、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胫骨平台内翻角与后倾角,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3、6个月,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胫骨平台内翻角及后倾角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M康复训练器用于胫骨平台骨折术后不仅可改善膝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而且可减轻内外髁塌陷,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持续被动运动康复训练器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持续被动运动机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放 李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年第5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患者采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排列表法进行分组,各49例。对照... 目的:分析对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康复治疗患者采用持续被动运动(CPM)机康复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98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通过随机排列表法进行分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另外给予CPM机进行康复治疗,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临床症状评分、膝关节活动情况、生活质量。结果:①干预前,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制定的膝关节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②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肿胀等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干预前,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相关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膝关节伸直缺失程度及膝关节稳定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膝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④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CPM机能改善膝关节周围骨折手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运动机 膝关节周围骨折 康复治疗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持续被动关节活动联合芒硝冷敷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肿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露霞 苏文扬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9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关节活动(CPM)联合芒硝冷敷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肿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骨科接受TKA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分为CPM组、芒硝冷敷组和联合组...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关节活动(CPM)联合芒硝冷敷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肿痛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于医院骨科接受TKA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干预方式不同分为CPM组、芒硝冷敷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CPM组给予连续2周的CPM训练,芒硝冷敷组给予连续7 d的芒硝+冰袋外敷,联合组采取以上两种干预方法。比较3组干预前后腿围、膝关节疼痛程度、术区皮肤温度和患肢活动度恢复正常时间。结果干预后第3、5天,芒硝冷敷组和联合组腿围均小于C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3、5、7天,芒硝冷敷组和联合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患侧皮肤温度均低于C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患肢活动度恢复正常时间短于CPM组和芒硝冷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M组患肢活动度恢复正常时间短于芒硝冷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M联合芒硝冷敷应用于TKA后患者可发挥优势互补和协同作用,有助于消肿、止痛,降低局部温度,并加快患肢恢复正常活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关节活动 芒硝 冷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手部持续被动运动在老年Colles骨折后CRPSⅠ型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顾冉 庄卫生 郭宇斌 《华夏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手部持续被动运动在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08例老年Colles骨折后CRPSⅠ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运动组,每组54例。传统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运动... 目的:探讨手部持续被动运动在老年桡骨远端(Colles)骨折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Ⅰ型(CRPSⅠ)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收治的108例老年Colles骨折后CRPSⅠ型患者分为传统组和运动组,每组54例。传统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运动组在传统组基础上联合手部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观察两组疼痛及肿胀程度、腕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后,运动组McGill疼痛问卷-2(SF-MPQ-2)评分及患肢肿胀度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组腕关节活动度高于传统组(P<0.05);运动组Carroll上肢功能量表(UEFT)评分高于传统组,运动组手功能评分量表(DASH)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手部持续被动运动能改善老年Colles骨折后CRPSⅠ型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促进上肢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持续被动运动 老年Colle骨折 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 腕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佳 郝秋彦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4期86-88,93,共4页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我院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及观察组(n=51),术后,对照组进行常... 目的探究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对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7月于我院行髌骨骨折内固定术的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及观察组(n=51),术后,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进行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均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平衡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膝关节活动度为(125.35±6.22)°,大于对照组的(115.06±7.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Berg平衡量表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分别为(84.21±5.01)分、(44.13±4.19)分、(80.15±4.5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14±6.28)分、(37.71±3.44)分、(72.34±4.6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0.89±0.53)分,低于对照组的(1.21±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体感觉训练联合持续被动活动在髌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促进疼痛缓解,改善膝关节功能及平衡功能,提升膝关节活动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本体感觉训练 持续被动活动 膝关节活动度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CPM机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甘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86-88,92,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功能恢复器(CPM)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功能恢复器(CPM)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关节CPM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CPM机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理想,可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关节功能恢复器 膝关节活动功能 下肢骨折
下载PDF
CPM锻炼仪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顺 崔智慧 +1 位作者 张鹏 高举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CPM)锻炼仪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老年IF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进行量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CPM)锻炼仪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老年IF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2).对照组进行量化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PM锻炼仪干预,均持续至术后12周.对比两组关节疼痛、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73±0.20)分低于对照组的(2.39±0.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中的疼痛评分(30.89±2.48)分、关节活动度评分(2.68±0.17)分、关节功能评分(38.42±1.61)分、关节畸形评分(2.65±0.21)分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的心理维度评分(83.92±6.02)分、躯体维度评分(85.64±6.68)分、社会功能维度评分(82.33±5.15)分、物质生活维度评分(87.41±6.2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6.05±3.16)分、(2.35±0.28)分、(34.52±2.82)分、(2.26±0.18)分、(75.53±7.44)分、(76.40±5.49)分、(74.27±6.06)分、(76.59±7.2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PM锻炼仪联合量化康复训练能改善老年IFF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减轻关节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持续被动锻炼仪 量化康复训练 髋关节功能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