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of the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cession in East Mountain Area of Tibetan Plateau——A Case Study With Zamtang County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学儒 张镱锂 +2 位作者 刘林山 张继平 高俊刚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6期926-930,共5页
The study area lies in the Dadu River drainage area in upstream Yangtze River.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in 1989 and 2009 was extracted by means of a combined method of object orientation... The study area lies in the Dadu River drainage area in upstream Yangtze River.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in 1989 and 2009 was extracted by means of a combined method of object orientation and visual interpretation,and then the overlaying analysis of these data was conducted.The type and spatial location of succession were discovered and served as the sample of dependant variable.Meanwhile,supported by GIS technology and based on DEM and thematic data,the eight variables including altitude,slope,sin and cosin of aspect,curvity of land surface,and distance to residential area,cultivated land and road were extracted served as the sample of spatial succession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to fit Logistic Regression,and then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independent variable as well as the spatial property of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succession was calculate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during the succession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to meadow,the closer to the residential area and cultivated land,the greater the contribution to succession is.In particular,when the distance to the residential area decreases by one unit,the probability for its conversion to meadow will be increased by 1.15 times.During the succession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to deciduous-broadleaved shrubs,the sin of aspect and distance to residential area contribute more,and the probability of succession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degree of northwardness,i.e.when the degree of northwardness increases by one unit,the probability will be increased by 1.2 times.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patial succession property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will supply scientific basis to the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Logistic Regression GIS East mountain area of Tibetan plateau
下载PDF
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承载特征及竖向-水平联合荷载研究
2
作者 李海涛 任光明 +3 位作者 冯川 唐杨 王霆 王亮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9-147,共9页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 为探究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的承载特性以及水平、竖向荷载耦合作用(V-H联合荷载)的影响,揭示联合荷载相互作用规律,在高原山区微型群桩基础现场试验的基础上,采用FLAC 3D对三种单一荷载情况进行数值反演,并对不同荷载比例下微型群桩基础的V-H联合加载进行模拟。结果表明:①抗压和抗水平试验中,承台效应明显,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抗拔试验中,曲线为“陡变型”。②联合荷载下,施加水平荷载会削弱桩基竖向承载能力,水平荷载比例较大时,桩身抵抗力矩和桩侧极限摩阻力增大,荷载-上拔位移曲线突变点消失;在竖向荷载的影响下,存在临界荷载比n,下压-水平联合荷载中n 1=3.9,上拔-水平联合荷载中n 2=0.76,荷载比>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被削弱,<n时,桩基水平承载力提高。③联合荷载下,水平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四次函数关系,竖向承载力与荷载比的倒数呈二次函数关系;联合荷载下的屈服包络线与单向极限荷载垂线所围空间分为“破坏区”与“安全区”,有别于单向加载的桩基承载特征,且桩基存在一个最优解,使各方向承载力均能得到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群桩基础 V-H联合荷载 桩基承载性能 原型试验 数值模拟 高原山区 输变电工程
下载PDF
基于进出平衡视角的高原山区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分析——以宾川县为例
3
作者 庄飞 陈国平 +1 位作者 张丹丹 李勇 《地矿测绘》 2024年第2期57-62,66,共7页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进出平衡政策实质是为了应对耕地非粮化,而高原山区耕地受地形地貌、耕作条件等限制,非粮化现象严重。为此,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条...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一条重要途径,进出平衡政策实质是为了应对耕地非粮化,而高原山区耕地受地形地貌、耕作条件等限制,非粮化现象严重。为此,采用“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生态环境、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区位等4个方面选取了11个评价指标,构建了耕地后备资源指标体系,以典型高原山区宾川县为例,从潜力数量、质量及空间分布3个维度分析其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潜在耕地主要有园地、林地、草地等地类。其中,园地占比最多,占94.6%;经测算全县耕地理论潜力共194340.73 hm^(2),扣除因陡坡、河湖、林区、地灾、生态等不适宜耕种外,实际潜力为23768.98 hm^(2),主要分布在金牛镇、力角镇、州城镇和鸡足山镇等乡镇。研究表明:研究区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主要原因是种植投入产出比低群众积极性不高、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足、耕地流转等综合因素导致;全县耕地潜力较大,但分布零散,耕作条件较差,投入较大,可以考虑将村庄范围内未纳入保护范围的耕地作为未来开发的潜力重点,以利于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研究旨在探索高原山区耕地潜力,为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进出平衡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进出平衡 高原山区 耕地潜力 限制性因子 宾川县
下载PDF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
4
作者 林美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144-150,共7页
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是有效避免高原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关键。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受高海拔地形影响,短时交通流数据特性较平原区域的更复杂,适用于平原区域的预测模型不一定适用于高原山区。选取SARIMA、GRNN、LSTM模型分别作为数理... 准确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是有效避免高原山区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关键。高原山区高速公路受高海拔地形影响,短时交通流数据特性较平原区域的更复杂,适用于平原区域的预测模型不一定适用于高原山区。选取SARIMA、GRNN、LSTM模型分别作为数理统计、传统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三类预测模型的代表,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G4217蓉昌高速汶川至马尔康收费站收费数据为样本。结果显示:三种模型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其中SARIMA和LSTM模型预测效果相当,R2均接近0.97,且较GRNN模型的MAE分别减少了53.12%、57.70%,MAPE分别减少了38.19%、43.72%。研究表明即使数理统计类模型亦可较好预测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且数据对模型有选择,LSTM模型预测效果最佳,SARIMA模型次之,GRNN模型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短时交通流预测
下载PDF
基于K-means与GRNN的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
5
作者 林美 梁艳洁 陆彬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67-73,共7页
为了研究可适用于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的预测方法,以及预测方法思路对绩效的影响,提出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构建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K-means)与GRNN混合预测... 为了研究可适用于高原山区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的预测方法,以及预测方法思路对绩效的影响,提出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构建K均值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K-means)与GRNN混合预测方法思路,即通过K-means和绩效指标判断GRNN模型参数最佳值,进而建立最佳预测模型。与传统上通过经验或一定指标判断模型参数值的思路相比,采用K-means和GRNN混合预测思路得出的模型参数值更佳,且模型RMSE、MAE最高可分别改善45.92%、45.05%,则构建的混合预测方法思路是科学有效的,可为高原山区交通流预测方法优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规划与管理 短时交通流预测 GRNN K-MEANS 高原山区高速公路
下载PDF
四川高原山地风能资源分析
6
作者 周骥宇 《电工技术》 2024年第7期100-103,共4页
四川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缺乏风能资源,其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和盆周山区,复杂的高原山地地形条件使得该地区风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变得困难,所以基于高原山地的风能资源分析将在四川风电发展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凉山州... 四川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缺乏风能资源,其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高原和盆周山区,复杂的高原山地地形条件使得该地区风能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变得困难,所以基于高原山地的风能资源分析将在四川风电发展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凉山州境内风能资源丰富,存在潜在的风能开发区,以该区域内某风电场为例,论述了高原山地风能资源分析的方法,为今后同类条件下风能资源的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地 风能 场址
下载PDF
高原山区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推广运用及效益分析
7
作者 梁顺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7期59-62,共4页
为发挥稻田的多功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推动高原山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推广运用为例,详细阐述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在高原山区应用的关键要点,涵盖了选址要求、田埂建设、进排水口设计、沟溜开挖、鱼... 为发挥稻田的多功能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综合效益,推动高原山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稻鱼综合种养技术推广运用为例,详细阐述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在高原山区应用的关键要点,涵盖了选址要求、田埂建设、进排水口设计、沟溜开挖、鱼种投放与管理等多个方面。针对鱼病防治、水位控制、施药准备和科学用药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指导。深入分析了稻鱼综合种养技术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包括减少成本、增加收入、促进就业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积极影响。该技术通过推广应用,实现了降本增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品质,促进了农业绿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 稻鱼综合种养 种养技术 绿色农业
下载PDF
川西高原山区国省干线公路与国土空间轴线的适配性
8
作者 冯太群 王超深 《内蒙古公路与运输》 2024年第3期15-17,49,共4页
国家公路网修编后,新增的国省干线公路承载了重要的功能定位,相应技术标准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出现空间错配等问题。为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撑国土空间开发效能,文章以四川省道孚县G663所在的轴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 国家公路网修编后,新增的国省干线公路承载了重要的功能定位,相应技术标准支撑力度明显不足,出现空间错配等问题。为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更好地支撑国土空间开发效能,文章以四川省道孚县G663所在的轴线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了国省干线公路行政等级升级后规划定位与交通支撑系统的适配性问题。研究认为:高原山区干线公路承担重要的旅游服务和城镇联系职能,国省干线公路应实现二级公路标准;针对高原山区公路交通量低、季节性明显等特征,从转变公路设计理念、增强旅游交通服务职能、发展路衍经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为相关研究及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 国省干线 全域旅游 空间适配 道孚县
下载PDF
高原湖泊流域面山区域划定方法及实现路径研究——以云南省阳宗海流域为例
9
作者 刘岳雄 李文国 +2 位作者 刘芳 李森 王耠熠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5期91-93,共3页
面山区域是面向湖泊的山体区域,是山脊线靠近湖泊一侧但未受到前方山体遮挡的区域,也是从湖泊水面视角可以观测的山体区域。云南省已出台滇池、阳宗海、抚仙湖等湖泊的保护条例,其中明确提出“面山”的概念,但面山区域范围缺乏明确的划... 面山区域是面向湖泊的山体区域,是山脊线靠近湖泊一侧但未受到前方山体遮挡的区域,也是从湖泊水面视角可以观测的山体区域。云南省已出台滇池、阳宗海、抚仙湖等湖泊的保护条例,其中明确提出“面山”的概念,但面山区域范围缺乏明确的划定方法。以阳宗海流域为例,探索高原湖泊流域面山区域划定方法及实现路径,提出面山区域保护的具体措施。总体来说,要强化面山区域空间管控,加强面山区域保护与修复,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湖泊 流域 面山区域 划定方法 实现路径 保护 修复
下载PDF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布点研究
10
作者 王利军 陈科 +1 位作者 任冲 于汝滨 《高速铁路技术》 2023年第4期50-55,共6页
热备动车组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方式与救援场景,研究了高原山区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和布点,验证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提出了热备动车组救援布点规则,对不同救援区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 热备动车组是保障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措施。本文介绍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方式与救援场景,研究了高原山区高速铁路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和布点,验证了热备动车组救援性能,提出了热备动车组救援布点规则,对不同救援区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对客运列车应急供电、应急自走行研发提出了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备动车组 高原山区高速铁路 救援场景 救援性能 救援布点 应急供电
下载PDF
浅析海拔对急进高原人群出现急性高原反应的中医症状学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俞楚 朱亮 +2 位作者 马成勇 江南 史晓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9-34,共6页
目的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比较突入不同高原地区人群中医症状学分布差异,浅析海拔变异对其中医症状学影响,以期为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提供中医思考。方法 采集33名来自上海市援青人员,因其进入地区海拔差异将其分为低海拔组(13例)与高... 目的 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比较突入不同高原地区人群中医症状学分布差异,浅析海拔变异对其中医症状学影响,以期为预防急性高原反应提供中医思考。方法 采集33名来自上海市援青人员,因其进入地区海拔差异将其分为低海拔组(13例)与高海拔组(20例),以问卷调查形式采集各组进驻不同海拔地区后出现的中医症状学表现,并统计分析各组中医症状学差异。结果 各组中医症状学分布以肺系和心系为主,尤以气急气短、鼻腔干燥、皮肤干燥、精神疲惫、心慌心悸等症状最为常见;其中头重、心慌心悸、唇色改变、头发干枯脱落这4个症状最易受海拔因素影响。结论 突入高海拔地区的人群中医症状学集中表现易受海拔差异影响,其分布规律可能突出表现为头重、心慌心悸、唇色改变、头发干枯脱落等主要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 急性高原反应 中医症状学 海拔差异
下载PDF
基于集成学习的高原山区水稻种植信息提取——以云南马龙区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波 王加胜 +1 位作者 王刚 苗旺元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2-249,共8页
高原山区多是山地、丘陵,地形崎岖,农户种植的耕地破碎、作物种类繁多是造成遥感分类结果较差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以云计算引擎(GEE)为数据处理平台,利用集成学习方法对高原山区水稻进行遥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学习后的强分... 高原山区多是山地、丘陵,地形崎岖,农户种植的耕地破碎、作物种类繁多是造成遥感分类结果较差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个问题,以云计算引擎(GEE)为数据处理平台,利用集成学习方法对高原山区水稻进行遥感分类。实验结果表明集成学习后的强分类器比单一分类器的泛化性能强,分类的总体精度86.61%和Kappa系数0.837 8,水稻的用户精度84.10%和制图精度75.51%,说明集成学习方法对地块破碎、土地利用类型复杂的高原山区水稻信息提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 高原山区 水稻提取 集成学习 时间序列
下载PDF
丽江黑龙潭地下水系统温度场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鑫 郑克勋 +1 位作者 韩啸 田茂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93-1201,共9页
研究旨在通过地下水温度场的特征来推导岩溶泉域的地下水活动,并验证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合理性,文章以黑龙潭岩溶泉域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等手段,对泉域地下水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各变化特征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在空间... 研究旨在通过地下水温度场的特征来推导岩溶泉域的地下水活动,并验证岩溶地下水系统划分的合理性,文章以黑龙潭岩溶泉域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等手段,对泉域地下水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并探讨各变化特征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泉域内地下水温与高程呈反比关系;在时间分布上,降雨作为引起地下水温度变化的主导因子,汛期补给区入渗增加后引起地下水温升高,同时大量的补给加快了地下水径流速度,致使排泄区地下水温降低。此外,还根据不同岩溶系统地下水温度场的差异性特征及其指示意义,验证了黑龙潭泉域系统划分具有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温度场 高原山区 岩溶大泉 地下水系统
下载PDF
高原山地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玉溪市为例
14
作者 王怡婷 沈也迪 贾莹 《城市建筑》 2023年第21期48-53,共6页
我国的城乡关系历经“城乡二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多个阶段,新时期国家适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全面融合。文章首先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进行解析,然后以高原山地城市玉溪市为研究案例,从城乡体系、城乡流动、城乡产... 我国的城乡关系历经“城乡二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多个阶段,新时期国家适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城乡全面融合。文章首先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内涵进行解析,然后以高原山地城市玉溪市为研究案例,从城乡体系、城乡流动、城乡产业和城乡设施四方面分析城乡发展的特征和问题,再针对性地提出玉溪市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本地城镇化、以农业现代化和三产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以及以全域统筹推动城乡服务一体化三条路径为支撑,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为西南山地地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发展路径 高原山地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川西高原山区公路典型灾害原因分析及防灾措施
15
作者 孙璐 柯勇 +2 位作者 何云勇 杨昌凤 刘道川 《公路交通技术》 2023年第2期8-13,20,共7页
为了研究高原山区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的致灾原因,以2016年—2020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公路典型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灾害与公路断道的关系,得出了该地区典型灾害发生频率由高至低为洪水水毁、崩塌、泥石流、滑... 为了研究高原山区公路沿线典型地质灾害的致灾原因,以2016年—2020年四川省甘孜、阿坝、凉山等高原山区公路典型灾害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灾害与公路断道的关系,得出了该地区典型灾害发生频率由高至低为洪水水毁、崩塌、泥石流、滑坡,断道风险由高至低为泥石流、崩塌、滑坡、洪水水毁的结论,并揭示了高原山区地形地貌高原山区地形地貌、地质、地震及次生地质灾害提供的物源条件与降雨耦合是诱发公路典型灾害的主因,且断道多发生在雨季5月—9月,灾害频繁爆发时段较雨季延迟。基于此分析,从灾害防治、防治管理及监测预警等方面提出了高原山区公路防灾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原山区 崩塌 滑坡 泥石流 洪水水毁 防灾措施
下载PDF
高原铁路长大隧道钻爆法施工控制研究
16
作者 肖艳斌 《建筑技术开发》 2023年第5期68-70,共3页
以某高原山区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施工,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光面爆破产生的施工超欠挖和振动量进行控制,研究光面爆破的施工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光面爆破对于长大隧道穿越复杂多变的地质体而言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以某高原山区铁路隧道为研究对象,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施工,运用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光面爆破产生的施工超欠挖和振动量进行控制,研究光面爆破的施工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光面爆破对于长大隧道穿越复杂多变的地质体而言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左线隧道的超欠挖量控制在±4 cm,而右线隧道的超欠挖量控制在±6 cm;岩体强度约坚硬,光面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峰值越大,且振动峰值波包出现的时间越快;隧道全长范围内,不同强度和完整性的围岩体,其振动速度呈现明显的不同,在软硬过渡带及断层破碎带中,振动速度呈现显著的“下陷”;隧道同一断面位置处,光面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最大,其次为拱腰位置,拱底位置最小,在实际工程中,建议在不良地质段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光面爆破对隧道拱顶的振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山区 长大隧道 钻爆法施工 断层破碎带 超欠挖 光面爆破
下载PDF
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7
作者 江学海 李刚华 +5 位作者 王绍华 罗德强 周维佳 刘正辉 李敏 丁艳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3-181,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指导高原山区水稻应对常发季节性干旱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杂交籼稻品种‘两优585’‘金优785’和‘紫优93’,种植于水泥池中,分别于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幼... [目的]分析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对指导高原山区水稻应对常发季节性干旱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用杂交籼稻品种‘两优585’‘金优785’和‘紫优93’,种植于水泥池中,分别于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幼穗分化后期(花粉细胞形成期)、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进行耕作层土壤相对湿度约70%的干旱处理,干旱处理持续20d后复水,以长期淹水为对照,研究不同生育阶段干旱对水稻产量与重要群体质量指标形成动态的影响。[结果]各生育阶段干旱均较对照减产,减产率为3.6%~31.1%,有效分蘖期、幼穗分化前期干旱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抽穗开花期、花粉细胞形成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无效分蘖期干旱处理对产量影响最小。与对照相比,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有效穗数,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穗粒数,抽穗开花期干旱处理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质量,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降低了千粒质量。在水稻群体形成过程中,有效分蘖期干旱处理致分蘖生长受到抑制,即使成穗率高,但是群体过小,干物质积累的基础小;幼穗分化期干旱处理抑制叶的生长,干物质积累少,幼穗发育不良,抑制了颖花分化;抽穗开花期、灌浆结实期干旱处理引起干物质积累受限是产量降低的重要原因。[结论]不同生育期遭遇长期(20d)的中度水分胁迫致使杂交籼稻发生不同程度的减产,并且复水后不能得到完全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生育期 干旱胁迫 产量 高原山区
下载PDF
基于因素组合的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控方法 被引量:24
18
作者 余述琼 张蚌蚌 +1 位作者 相慧 孔祥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288-297,共10页
科学确定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控方法,形成中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布控体系,是掌握耕地质量动态、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该文基于标准样地设置,以滇黔高原山地区为例,提出以耕地质量等别为控制,熟制—土壤类型—海拔—土地... 科学确定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样点布控方法,形成中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布控体系,是掌握耕地质量动态、支撑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技术依据。该文基于标准样地设置,以滇黔高原山地区为例,提出以耕地质量等别为控制,熟制—土壤类型—海拔—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因素组合确定监测样点的方法,即因素组合法;其步骤为:根据因素组合类型初步确定监测点数量;依据面积比例修正各等别监测点数量;基于GIS确定和选取监测点空间位置和来源,形成监测样点;构建模型对监测点代表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滇黔高原山地区确定144个监测样点,其中7个来源于国家级标准样地,44个来源于省级标准样地,93个来源于耕地分等单元图斑;采用因素组合法形成滇黔高原山地区监测样点,能够实现国家尺度上二级区内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动态监测,监测样点满足统计学要求和面积代表性。基于因素组合的耕地质量监测样点布控方法,可以为建立覆盖全国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提供借鉴,为中国耕地数量、质量并重的宏观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监测 等别 耕地质量 样点 布控方法 因素组合 滇黔高原山地区
下载PDF
复杂地区油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集成 被引量:55
19
作者 张春贺 乔德武 +8 位作者 李世臻 张颖 杨辉 胡来东 尚应军 徐雷良 柴继堂 谭捍东 刘劲松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74-387,共14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 随着我国油气勘探程度的不断提高,勘探难度不断加大.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历经六年,通过对深水海域、西部复杂山地、西藏高原、南方碳酸盐岩、火山岩覆盖区等几类典型地球物理勘探久攻不克的复杂地区开展地震、重磁电、综合地球物理勘探联合攻关,以及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攻关实验,取得了长足进步,直接带动获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油气勘探发现和成果,形成了针对深水海域的长电缆地震勘探技术、适用于西部复杂山地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宽线地震勘探技术、高原地震调查技术、复杂地区三维重磁电勘探技术、针对火山岩覆盖区和南方碳酸盐岩裸露区的综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可应用于复杂山地的天然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等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集成.本文介绍了全国油气资源战略选区调查与评价项目所取得的这六项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攻关成果.提出了今后在复杂地区开展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有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海域 复杂山地 西藏高原 南方碳酸盐岩 火山岩覆盖区 地震勘探 重磁电勘探 综合地球物理勘探 天然地震层析成像
下载PDF
无人机低空航拍遥感系统在贵州高原山区的应用前景探讨 被引量:21
20
作者 邹长慧 谢晓尧 周忠发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24-28,共5页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岩溶化高原山区,生态环境背景复杂,地表切割剧烈,海拔落差大,坡度较陡,常年多云多雨现象。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无人机低空航拍遥感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 贵州地处中国西南喀斯特的腹心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岩溶化高原山区,生态环境背景复杂,地表切割剧烈,海拔落差大,坡度较陡,常年多云多雨现象。近年来,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各种地质灾害频发。无人机低空航拍遥感系统具有运行成本低、执行任务灵活性高等特点,是卫星遥感和载人航空遥感的有益补充。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拍遥感技术,结合贵州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对其在贵州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无人机遥感系统对贵州高原喀斯特山区的数字化农业、国土资源调查、生态环境与灾害监测、交通管理、数字化林业等众多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低空航拍系统 遥感 高原山区 应用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