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omass and carbon dynamics of a tropical mountain rain forest in China 被引量:20
1
作者 CHEN DeXiang LI YiDe +5 位作者 LIU HePing XU Han XIAO WenFa LUO TuShou ZHOU Zhang LIN MingXian 《Science China(Life Sciences)》 SCIE CAS 2010年第7期798-810,共13页
Biometric inventories for 25 years,from 1983 to 2005,indicated that the Jianfengling tropical mountain rain forest in Hainan,China,was either a source or a modest sink of carbon.Overall,this forest was a small carbon ... Biometric inventories for 25 years,from 1983 to 2005,indicated that the Jianfengling tropical mountain rain forest in Hainan,China,was either a source or a modest sink of carbon.Overall,this forest was a small carbon sink with an accumulation rate of(0.56±0.22) Mg C ha-1yr-1,integrated from the long-term measurement data of two plots(P9201 and P8302).These findings were similar to those for African and American rain forests((0.62±0.23) Mg C ha-1yr-1).The carbon density varied between(201.43±29.38) Mg C ha-1 and(229.16±39.2) Mg C ha-1,and averaged(214.17±32.42) Mg C ha-1 for plot P9201.Plot P8302,however,varied between(223.95±45.92) Mg C ha-1 and(254.85±48.86) Mg C ha-1,and averaged(243.35±47.64) Mg C ha-1.Quadratic relationship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strength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and heavy rainstorms and dry months.Precipit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are two major factors controlling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the tropical mountain rain for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ianfengling tropical mountain rain forest BIOMASS carbon storage environmental determinants
原文传递
Soil respiration and its partitioning in different components in tropic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mountain rain forests in Hainan Island,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Lai Jiang Suhui Ma +7 位作者 Zhang Zhou Tianli Zheng Xingxing Jiang Qiong Cai Peng Li Jianxiao Zhu Yide Li Jingyun Fang 《Journal of Plant Ecology》 SCIE CSCD 2017年第5期791-799,共9页
Aims Soil respi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car-bon(c)cyc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component of c cycle to the total soil c efflux,we quantified the ... Aims Soil respir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in the car-bon(c)cycl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component of c cycle to the total soil c efflux,we quantified the rates of litter,root,and other mineral soil respiration from 2012 to 2014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ropical mountain rain forests in Hainan Island,china.Methods the seasonal dynamics of soil(Rs),non-litter(RNL)and non-root(RNR)respiration rates were measured using an automatic chamber system(Li-8100).Litter removal and root removal treatment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contribution of litter and roots to belowground c production.We estimated the annual c efflux of each compo-nent of soil respir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forests using a temperature-based exponential model and analyzed the impact of each component in each forest type.Important Findingsthe annual total soil c efflux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primary rain forest(1567±205 g c m^(−2)yr^(−1))than that in the secondary forest(1300±70 g c m^(−2)yr^(−1),P<0.05).the litter,root,and mineral soils contributed 22%(349±185 g c m^(−2)yr^(−1)),38%(589±100 g c m^(−2)yr^(−1)),and 40%(628±128 g c m^(−2)yr^(−1))to the total soil c efflux in primary rain forest,respectively.In secondary forest,these three components contributed 11%(148±35 g c m^(−2)yr^(−1)),45%(572±259 g c m^(−2)yr^(−1)),and 44%(580±226 g c m^(−2)yr^(−1)),respectively.the temperature sensitivity(Q10)of Rs(2.70±0.14)in the primary fores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econdary forest(2.34±0.12),with the Q10 values for respiration decreasing in the order of RNR>Rs>RNL.thes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 in litter respiration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forest caused the major difference in annual soil respiration efflux between these two forest types.In addition,the litter respiration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soil temperature than the other soil respiration compon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respiration LITTER ROOT mineral soil temperature sensitivity tropical mountain rain forest
原文传递
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特征及其与群落组成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王通 郑枭 +4 位作者 庞春梅 丁山 宋思婧 余树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80-792,共13页
林木种子是森林更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数量多少与组成会对群落动态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深刻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变化,利用种子收集器对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进行了一年定位监测,分析了... 林木种子是森林更新的重要物质基础,其数量多少与组成会对群落动态和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产生深刻影响。为了更好的了解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动态变化,利用种子收集器对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进行了一年定位监测,分析了种子雨物种组成、季节动态、空间动态、种子性状以及种子雨与群落树种空间关系。结果表明:(1)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密度为921.33粒m^(-2) a^(-1),一年中每月都能收集到一定数量种子,月平均种子雨密度为76.78粒/m^(2),种子雨密度最大高峰是在10月份,达到263.78粒/m^(2),种子雨散布具有很大的空间变异,群落种子雨空间分布格局呈聚集分布。(2)一年中共收集到30个物种的种子,单粒种子平均重量为0.065 g,其中小叶青冈重量最大为0.405 g,最小的为柳杉重量为0.003 g,不同散布方式和不同果实类型的物种种子重量差异显著,在散布方式中重力散布的种子重量最大,在果实类型中坚果的种子重量最大。(3)植物群落物种对种子雨组成,特别是优势种的物种丰富度有很大贡献,种子不同的散布方式会影响种子雨与母树组成的相似性,风力散布的相似系数的最高值(R_(max))和距种子雨收集器的距离(d)均最大(风力散布:R_(max)=0.212,d=8 m;动物散布:R_(max)=0.143,d=6 m;重力散布:R_(max)=0.100,d=7 m),种子雨密度与周围母树数量在一定范围内呈显著正相关。综上,天目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物种种类丰富,种子雨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和空间变异,符合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种子雨时空动态的典型特征,通过风力散布的种子在远距离传播上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目山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种子雨 密度 季节动态 空间分布
下载PDF
Community Dynamics of Seed Rain in Mixed 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Deciduous Forests in a Subtropical Mountain of Central China 被引量:9
4
作者 Ze-Hao Shen Yuan-Yuan Tang +3 位作者 Nan Lü Jun Zhao Dao-Xing Li Gong-Fang Wa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294-1303,共10页
Seed dispersal is a key process within community dynamic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eed dispersal and the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species coexistence and community dynami... Seed dispersal is a key process within community dynamic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eed dispersal and the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are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species coexistence and community dynamics. This might also hold for the mixed 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deciduous forests in the mountains of subtropical China, but until now little existing knowledge is available for this question. In 2001, we chose to monitor the seed rain process of our mixed 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deciduous forest communities in Mount Dalaoling National Forest Park, Yichang, Hubei Province, China. The preliminary analyses show obvious variations in seed rain density, species compositions and timing of seed rain among four communities. The average seed rain densities of the four communities are 2.43 ± 5.15, 54.13 ±182.75, 10.05 ±19.30 and 24.91 ± 58.86 inds/m^2, respectively; about one tenth the values in other studies in subtropical forests of China. in each community, the seed production is dominated by a limited number of species, and th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others are generally minor. Fecundity of evergreen broadleaved tree species is weaker than deciduous species. The seed rain of four communities begins earlier than September, and stops before December, peaking from early September to late October. The beginning date, ending date and peak times of seed rain are extensively varied among the species, indicating different types of dispersal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data, the timing of seed rain is not determined by the climate conditions in the same period, while the density of seed rain may be affected by the disturbances of weather variations at a finer temporal res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 Mount Dalaoling mountain mixed evergreen broad-leaved and deciduous forests seed rain species composition weather effect.
原文传递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呼吸研究 被引量:65
5
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4 位作者 李意德 林明献 周光益 陈德祥 邱坚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13-2017,共5页
采用 CI-30 1 PS红外 CO2 测定系统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多峰曲线 ,最高峰在 2 0 :0 0 ,在 1 2 :0 0和 4 :0 0~ 6 :0 0出现 2个次高峰 ,平均呼吸速率为1 0... 采用 CI-30 1 PS红外 CO2 测定系统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土壤和凋落物的呼吸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表现为多峰曲线 ,最高峰在 2 0 :0 0 ,在 1 2 :0 0和 4 :0 0~ 6 :0 0出现 2个次高峰 ,平均呼吸速率为1 0 .6 85 3μmol· m- 2· s- 1;更新林土壤呼吸速率变化大 ,平均为 1 4 .75 36 μmol· m- 2· s- 1,高峰主要在 1 3:0 0和 2 :0 0 ;凋落物分解过程在林地 CO2 排放总量中贡献很少 ,仅占 1 .74 1 %~ 2 .831 % ;原始林凋落物 CO2 排放量明显比更新林大 ,而各层的排放比例不一样 ,原始林是 b层 (半分解凋落物及腐殖质层 ) >a层 (未分解凋落物层 ) ,更新林是 b层 <a层 ;森林凋落物覆盖层对林地土壤 CO2 排放起到减缓的屏蔽作用 ;林地土壤呼吸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较复杂 ,原始林土壤呼吸速率除与大气 CO2 浓度有关外 ,主要是时间节律影响 ,以及与气温变化有关 ,与大气湿度关系不明显 ;更新林地除与大气CO2 浓度和时间节律有关外 ,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土壤呼吸 调落物 CO2排放速率 CO2排放节律 森林 C循环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C素库及皆伐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9
6
作者 吴仲民 李意德 +4 位作者 曾庆波 周光益 陈步峰 杜志鹄 林明献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341-344,共4页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C素库以及皆伐对森林C素库影响的研究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的C素库总量为340.467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232.791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C素库以及皆伐对森林C素库影响的研究表明,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的C素库总量为340.467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232.791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104.696t·hm-2,枯枝落叶层C储量为2.98t·hm-2.更新林的C素库总量为258.996t·hm-2,其中植物C储量为150.203t·hm-2,土壤有机C储量为105.803t·hm-2,枯枝落叶层C储量为2.99t·hm-2.皆伐可使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减少,而天然更新又可使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快地恢复.皆伐后经过26年的天然更新,森林C素库只恢复到原来的76%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素库 热带山地雨林 皆伐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生产和二氧化碳同化净增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9
7
作者 李意德 吴仲民 +3 位作者 曾庆波 周光益 陈步峰 方精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7-134,共8页
根据lhm2的热带山地雨林固定样地连续观测资料,利用生物量估测的回归模型,计算了林分的生物现存量及生物量净增量,结果表明,保存完好的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的生物量(以1992年野外资料为基础)达449.8924thm-2... 根据lhm2的热带山地雨林固定样地连续观测资料,利用生物量估测的回归模型,计算了林分的生物现存量及生物量净增量,结果表明,保存完好的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的生物量(以1992年野外资料为基础)达449.8924thm-2,其中,树干、树皮、树枝、树叶、树根分别为301.9203、30.7921、46.7583、6.5907、30.9169thm-2;棕榈科的高山蒲葵为1.2257thm-2;木质藤本植物1.2375thm-2;548天(1.5014年)后进行样地复查,上述各项值均有所增加,其净增量分别为7.2374、0.7519、1.1611、0.1743、0.8071、0.1568、0.0208thm-2,其年平均净积累量为4.8205、0.5008、0.7734、0.1161、0.5376、0.1044、0.0685thm-2,因此总积累达7.3590thm-2,由此推算出CO2同化量的净积累为13.9947thm-2a-1,而林分的CO2库存总量为850~870t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生物量 CO2同化 净增量 海南
下载PDF
海南尖峰岭热带林土壤动物群落——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及其气候因素 被引量:67
8
作者 廖崇惠 李健雄 +1 位作者 杨悦屏 张振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9-147,共9页
对土壤原生动物、线虫和其它大中型土壤动物等 3个部分 ,分别描述群落的季节变化 ,然后 ,综合分析气候因素对群落的影响。1原生动物群落的季节化表现为 :种数在 1、2月份最高 ,达 43、44种 ;个体数量则在 8月份和 1 2月份 ( 1 4万多和 ... 对土壤原生动物、线虫和其它大中型土壤动物等 3个部分 ,分别描述群落的季节变化 ,然后 ,综合分析气候因素对群落的影响。1原生动物群落的季节化表现为 :种数在 1、2月份最高 ,达 43、44种 ;个体数量则在 8月份和 1 2月份 ( 1 4万多和 1 2万多 /g.干土 )。 2线虫的种数也在 1月份最高 ,达 67种 ;个体数则在9月份 ( 83.3万 /m2 ) ;DG指数显示出有 9月份的大高峰 ( 1 9.9)和 1月份的小高峰 ( 1 9.7)。 3大中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幅度很大 :类群数的大高峰在 7月份 ( 31个 ) ,小高峰在 1 2月份 ( 1 7种 ) ;个体数量则在 6月份和 1 1月份 ( 5 .8万个和 1 .0 5万个 /m2 )。 4气温和地表温度对群落变化的影响较小 :对线虫的种数变化有显著负相关 ;对原生动物、大中型土壤动物种数变化也只有阶段性的相关。 5土壤含水量对群落变化的影响较大 :与原生动物丰度呈非常显著的相关 ( r=0 .896,df=1 0 ,r0 .0 1=0 .70 8) ;与其它大中型土壤动物的类群数、总个体数及 DG指数的影响则具有季节性差异 ,即在湿季呈显著的负相关。 6降水量年内和年间的变化均具很大的不稳定性 ,暴雨又是土壤动物 (除原生动物外 )灾难性的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变化是造成群落跳跃式波动和大起大落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尖峰岭 热带林 土壤动物群落 群落结构 季节变化 气候因素 热带山地雨林
下载PDF
短期CO_2浓度升高对雨林树种盘壳栎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陈德祥 李意德 +2 位作者 骆土寿 陈步峰 林明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22-1628,共7页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上层乔木盘壳栎 (Castanopsis patelliformis(Chun) Chun)叶片光合作用对高 CO2浓度的短期响应。用 L i- 6 4 0 0 (L i- cor,Inc.,USA)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外置 CO2 气源 ,程序控制 CO2 处理浓度... 比较研究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上层乔木盘壳栎 (Castanopsis patelliformis(Chun) Chun)叶片光合作用对高 CO2浓度的短期响应。用 L i- 6 4 0 0 (L i- cor,Inc.,USA)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外置 CO2 气源 ,程序控制 CO2 处理浓度为35 0μmol/ mol及其加倍浓度 ,测定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进程 ,并通过光合作用相关响应曲线计算主要光合参数。结果表明 ,CO2 浓度倍增可使盘壳栎植株阳性叶净光合速率平均提高 75 % ,光饱和光合速率提高 6 5 % ,气孔导度降低 2 8%~ 73%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4 3%~ 70 % ,光补偿点升高近 7μmol/ (m2· s) ,饱和点提高 10 0 μmol/ (m2·s) ,表观量子产量提高 6 1% ,反映出 CO2浓度升高可提高植物的光合生产力。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趋势在高 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浓度倍增 光合特性 盘壳栎 热带山地雨林 海南岛
下载PDF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水文动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2 位作者 曾庆波 吴仲民 李意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8-75,共8页
采用小集水区定位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尖峰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5个水文年水分循环的动态特征。年降水量分配在169.8~350.0cm,林冠层截留率年变化11.0%~17.6%范围,旱、雨季变化在14.4%~3... 采用小集水区定位研究方法,研究分析了尖峰热带山地雨林天然更新林生态系统5个水文年水分循环的动态特征。年降水量分配在169.8~350.0cm,林冠层截留率年变化11.0%~17.6%范围,旱、雨季变化在14.4%~31.4%和11.5%~19.4%之间;其中树干茎流率年平均为7.1%,雨季平均为6.8%,雨季月变化在2.2%~12.4%。总径流动态特性以每年7~9月的增加响应较快,11月至翌年2月径流衰减缓慢。水量平衡参数为:年均降水量2668.3mm,14.3%为冠层截留,46.7%为径流输出,53.3%为蒸发散失。土壤渗透水性能为,70cm厚土层,当雨量小于30mm,进入土层的水分全部被吸持,雨量在35~50mm,25%的降水量渗漏,雨量在50~100mm内,26.5%~56.3%的降水量下渗,其吸持和滞留贮存水性能与土壤的结构、持水量、孔隙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水文动态 水量平衡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群落呼吸量初步测定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意德 吴仲民 +3 位作者 曾庆波 周光益 陈步峰 方精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8-355,共8页
用密闭吸收法测定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的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等组分的呼吸速率,根据PipeModel理论,测出了主要树种木质器官的直径频度分布模型;树干、树枝及树根的呼吸速率与直径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求... 用密闭吸收法测定了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主要树种的树干、树枝、树叶、树根等组分的呼吸速率,根据PipeModel理论,测出了主要树种木质器官的直径频度分布模型;树干、树枝及树根的呼吸速率与直径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求出了单株林木呼吸总量与胸径之间的经验公式,计算森林群落(乔木层)月呼吸量[t/(hm2·月)]:树干1.69~1.73、树枝0.78~0.79、树叶0.81~0.83、树根0.24~0.25,总计为3.5~3.6t/(hm2·月),由此而推算年呼吸量约为42.2~43.1t/(hm2·a),需消耗干物质约为22.7~23.2t/(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直径分布 呼吸速率 呼吸量
下载PDF
海南岛热带天然山地雨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陈永富 杨彦臣 +2 位作者 张怀清 杨秀森 李大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40,共7页
以森林群系 (以下简称群系 )为海南岛热带天然山地雨林立地质量评价基本单元 (对象 ) ,以群系优势树种组平均优势高为因变量 ,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自变量 ,用定量方法求出基准胸径为 4 0cm。以鸡毛松、海南油杉、岭南稠林 ,陆均松、线枝蒲... 以森林群系 (以下简称群系 )为海南岛热带天然山地雨林立地质量评价基本单元 (对象 ) ,以群系优势树种组平均优势高为因变量 ,平均优势木胸径为自变量 ,用定量方法求出基准胸径为 4 0cm。以鸡毛松、海南油杉、岭南稠林 ,陆均松、线枝蒲桃、黄枝木林 ,白椎、鹅掌柴、黄桐林 3个群系为例 ,建立了立地指数导向曲线模型 ,经模型适合性检验 ,理论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天然山地热带雨林 立地指数 群系 基准胸径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效应 被引量:18
13
作者 陈步峰 林明献 +2 位作者 周光益 李意德 曾庆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23-429,共7页
根据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3个对比集水区的研究 ,天然更新 4 0 a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在 5~ 9月份 ,蓄养降水资源的51 .8% ;1 0~翌年 2月份 ,补枯径流水量 1 4 3 .5mm;特大暴雨的径流响应从 3 2 .7%~ 62 .5%、随系统蓄满程度变化。集水区... 根据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3个对比集水区的研究 ,天然更新 4 0 a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在 5~ 9月份 ,蓄养降水资源的51 .8% ;1 0~翌年 2月份 ,补枯径流水量 1 4 3 .5mm;特大暴雨的径流响应从 3 2 .7%~ 62 .5%、随系统蓄满程度变化。集水区降雨、径流水体 COD、氨氮、酚、Zn、Cu、Pb、Cd、Ni的浓度含量远低于地面水环境质量 类标准 ;山地雨林系统对降雨中氨氮、酚、Pb、Cd、Zn浓度贮滤强度分别达 2 3 .7%、1 4 .1 %、1 6.3 %、2 5.5%、3 2 .3 %、年贮滤流失强度分别为 4 7.2 %、4 0 .6%、4 2 .1 %、4 8.2 %、91 .8% ;特大暴雨洪峰消减时段变化中 ,Cu、Pb流量贮滤达 66.4 %、50 .3 %、Zn浓度含量贮滤强度在 4 9%~ 77.8%、Cd浓度含量贮滤达 92 .9%。天然恢复 4 0 a山地雨林较人工恢复杉木幼林系统 ,台风特大暴雨年的水分循环中 ,山地雨林系统年减少泥沙流失量 6.0 1 t/hm2 ,保存养分 2 4 1 .5kg/hm2 ,无台风特大暴雨年 ,其减少泥沙流失0 .4 3 t/hm2 ,保存养分 1 7.3 kg/hm2。显示出热带林极其显著的水文生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涵养水源 保土保肥 水质贮滤效应
下载PDF
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的水分生态效应——冠层对暴雨势能的消减、暴雨养分贮存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步峰 周光益 +2 位作者 曾庆波 李意德 吴仲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35-639,共5页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流域的定位研究,分析了3年间该群落冠层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的消减、缓冲耗能效应以及年暴雨携带养分在系统中贮存效应,其冠层消减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占年总消减势能在61.8%~71.8%... 基于对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集水流域的定位研究,分析了3年间该群落冠层对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的消减、缓冲耗能效应以及年暴雨携带养分在系统中贮存效应,其冠层消减大雨、暴雨及大暴雨势能占年总消减势能在61.8%~71.8%之间,其中消减(≥200mm)大暴雨势能量占年总消减势能的43.9%;大雨、暴雨及大暴雨雨水的年均养分含量为55.122kg/hm2,其产流流失为42.917kg/hm2,年均净积累为12.205kg/hm2,除取Si外,年净积累量达32.674kg/hm2,充分体现出热带山地雨林生态系统具有的环境生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 热带山地雨林 冠层 水分生态
下载PDF
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生物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15
作者 李意德 曾庆波 +5 位作者 吴仲民 杜志鹄 周光益 陈步峰 张振才 陈焕强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93-300,共8页
本文用对比研究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地上部分生物现存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受干扰破坏的森林其生物量积累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现存量(包括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645.2和272.9t/ha,乔木层... 本文用对比研究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原始林和更新林的地上部分生物现存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未受干扰破坏的森林其生物量积累可达到较高的水平,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现存量(包括凋落物现存量)分别为645.2和272.9t/ha,乔木层生物量占群落生物量的94%以上,表明了乔木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通过对原始林和更新林的生物产量结构的分析,反映出它们之间的一些差异性。林分的叶面积指数(LAI值)分别高达16.70和9.07,说明所调查的两个群落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热带林的早期更新速度很快,26年生的天然更新林分其生物量年平均净积累达9.8658t/ha·a,明显高于成熟林的6.2421t/ha·a,接近中等集约经营的热带人工林的生产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生物量 海南岛尖峰岭
下载PDF
热带山地雨林CO_2浓度环境的时空梯度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步峰 李意德 +3 位作者 林明献 邱坚锐 骆土寿 周铁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89-2095,共7页
基于 2 0 0 0年旱、雨季梯度观测结果叠加分析 :晴及晴间少云天气 ,山地雨林垂直 CO2 浓度雨季在 333~ 35 0 ml/ m3的时间空间特征显著即 8:0 0~ 1 8:0 0林内 1 6 m至冠顶 2 8m,较旱季浓度分别小 1 0~ 2 1、7~ 2 0 .2 ml/ m3 ,夜间... 基于 2 0 0 0年旱、雨季梯度观测结果叠加分析 :晴及晴间少云天气 ,山地雨林垂直 CO2 浓度雨季在 333~ 35 0 ml/ m3的时间空间特征显著即 8:0 0~ 1 8:0 0林内 1 6 m至冠顶 2 8m,较旱季浓度分别小 1 0~ 2 1、7~ 2 0 .2 ml/ m3 ,夜间呼吸影响空间的最大浓度均在近林地上 5 m、出现时段有季节性差别。 8:0 0~ 1 8:0 0林冠上 CO2 浓度梯度、气温梯度表明 ,大气至林冠的 CO2 通量和冠层指向大气的热通量特征显著 ,夜间则梯度值减小、方向相反 ,且雨季晴天的 ΔCt/ ΔZ大于旱季 ,旱季气温梯度大于雨季 ;林内二氧化碳垂直梯度 ( ΔCt/ ΔZ<0 )昼夜均小于零 ,即林地指向上层的 CO2 通量特征显著 ,且两类天气均表现出雨季的浓度梯度大于相应的旱季。从而 ,科学地揭示出在 2 8m的山地雨林垂直高度上 ,植物光合固定 CO2最多而导致空间浓度最低的季节、天气、时间和空间 ,同时证实冠上两个高度实时气温与相应 CO2 浓度成 CCO2 =a1 0 b/ T。而山地雨林水汽压时空则较为直观地解释了蒸发、扩散和乱流机制影响的效果以及雨林“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山地雨林 CO2浓度 微气象梯度 时空特征
下载PDF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林下鸟类群落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邹发生 陈桂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0-516,共7页
从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 )林下鸟群落进行研究。共张网 3 992 .7网· h,捕到林下鸟 3 12只 40种 ,隶属于 6个目 11个科。林下鸟群落虽然以小于 2 5g重的雀形目... 从 2 0 0 0年 5月到 2 0 0 2年 3月 ,用网捕法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 (包括原始林和次生林 )林下鸟群落进行研究。共张网 3 992 .7网· h,捕到林下鸟 3 12只 40种 ,隶属于 6个目 11个科。林下鸟群落虽然以小于 2 5g重的雀形目鸟类占优势 ,但许多个体较大的非雀形目鸟类也到林下活动 ,最大个体重达 3 70 g,大于 10 0 g重的个体占整个林下鸟生物量的比例较大。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中的林下鸟以食虫鸟为主 ,食虫鸟占整个林下鸟种数的 70 .0 %、鸟数量的 77.56% ;食果鸟虽然占第 2位 ,但其所占比例较小。林下鸟的种类组成和密度存在季节变化。留鸟是林下鸟最重要的成分 ,留鸟占鸟类种类的比例超过 85% ,留鸟的捕获数量占整个捕获鸟类数量的比例超过 90 % ;迁徙鸟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少 ,对林下鸟群落的季节变化影响不大。原始林与演替 40 a后的次生林林下鸟平均网捕率相近但林下鸟群落种类组成不同 ,其种的相似性仅为 0 .3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尖峰岭 热带山地雨林 林下鸟 鸟类群落 留鸟 迁徙鸟
下载PDF
西南桦人工林与山地雨林的群落学特征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陈宏伟 李江 +4 位作者 周彬 冯弦 孟梦 刘永刚 王达明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6,共8页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对在退化生态系统上进行人工造林对地带性植被群落学特征的影响研究尚较欠缺。本文根据组成群落的植物生态学特征能对其生态环境做出准确的反应这一规则,通过样地调查法分析了林...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当今生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但对在退化生态系统上进行人工造林对地带性植被群落学特征的影响研究尚较欠缺。本文根据组成群落的植物生态学特征能对其生态环境做出准确的反应这一规则,通过样地调查法分析了林龄为12年的西南桦(Betulaalnoides)人工群落的区系组成和基本的群落学特征,并与当地的地带性植被——山地雨林的区系组成和群落学特征进行了比较,从而探讨人工造林对当地天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天然群落相比,人类活动(人工种植西南桦林)对生态系统的植物物种的生活型谱、物种叶型谱、区系成分、物种多样性等方面的群落学特征影响不大;即使在这些方面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可能也是小环境的异质性造成的。但是人工种植西南桦林对群落的季相外貌、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以及生物量等方面有较大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出结论:虽然人工造林可以缩短植被自然恢复的时间以及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但与地带性植被相比,还是有较大的生态学差异。建议为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有必要适当发展一定面积的人工林,但规模应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桦人工林 山地雨林 群落学特性
下载PDF
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山地雨林板根树与板根的数量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志波 黄清麟 +2 位作者 庄崇洋 黄金城 王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5-140,共6页
【目的】探讨山地雨林中板根树及其板根的数量特征,为板根树与板根的特征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板根树的种属分布;用扩散系数和t-检验方法判断板根树木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用常规统计检验和拟合分布函数的... 【目的】探讨山地雨林中板根树及其板根的数量特征,为板根树与板根的特征研究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板根树的种属分布;用扩散系数和t-检验方法判断板根树木在群落中的分布格局;用常规统计检验和拟合分布函数的方法,分别对板根树木及板根的密度和板根大小做量化分析。【结果】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中共有52个具有板根的树种,属于25个科的33个属,只在原始林出现的有18个种,只在退化原始林出现的有23个种,同时出现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的有11个种;板根树木在原始林和退化原始林均呈集群分布,密度为0~133.3株·hm^(-2),2种林分类型平均38.9株·hm^(-2),原始林中平均48.9株·hm^(-2),退化原始林中平均34.1株·hm^(-2);板根密度为0~666.7条·hm^(-2),2种林分类型平均160.0条·hm^(-2),原始林中平均197.9条·hm^(-2),退化原始林中平均142.2条·hm^(-2);板根高度为0.30~5.00 m,平均1.19 m;板根宽度与高度显著正相关(α=0.05),二者间关系可以用简单线性方程表达;板根树木密度分布、板根密度分布、板根高度分布都可用负指数分布函数表达;平均每株板根树木有4.1条板根,单株板根树木的板根条数符合泊松分布。【结论】研究区山地雨林中有丰富的板根树种,在林内呈集群分布。退化原始林内板根树种丰富度高于原始林,但密度低于原始林。板根宽度与板根高度有简单线性关系,评价板根大小时选其中一个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雨林 板根树种 板根 分布 密度 板根大小
下载PDF
海南吊罗山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种间联结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佳灵 林育成 +4 位作者 王旭 刘海伟 文关四 王帅 张晓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4-590,共7页
在对吊罗山2块不同海拔高度的热带雨林样地乔木层树种的RA、RD、RF及IV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出现-不出现数据的方差比例、基于2×2联列表的种间联结分析和卡方(χ2)统计量检验,对其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以揭示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种间... 在对吊罗山2块不同海拔高度的热带雨林样地乔木层树种的RA、RD、RF及IV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出现-不出现数据的方差比例、基于2×2联列表的种间联结分析和卡方(χ2)统计量检验,对其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以揭示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种间联结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在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中,群落内所有树种间总体呈显著正联结;(2)对2块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样地20种优势种190对种对进行χ2检验,发现种对间大都呈现无联结;(3)2个不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种间联结比例及强度变化表明,物种正负联结比例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无联结比例则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罗山 热带雨林 不同海拔高度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