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景迈山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於莉军 王桥美 +2 位作者 彭文书 严亮 杨瑞娟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7-247,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目的】研究不同生境茶园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性,识别影响茶树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主要驱动因素,为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和茶树病虫害防治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及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探究,采用冗余分析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之间关系进行探索。【结果】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中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铵态氮、有效磷和水分高于古茶园,具有显著差异;不同茶园的优势细菌种群均为放线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真菌种群均为子囊菌门、被孢霉门和担子菌门,除未明确分类地位的属以外,古茶园与现代有机茶园的优势菌属组成非常相似,但是每个菌属在不同茶园中的相对丰度都存在较大差异。冗余分析表明,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腐殖质、氨氮和铵态氮是造成茶园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现代有机茶园根际土壤养分与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古茶园,不同茶园根际土壤中的优势菌属组成高度相似,但其丰度差异显著,与土壤养分呈现高度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迈山 普洱茶 古茶园 根际微生物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丘陵山区茶园管理机车架设计与分析
2
作者 张延尊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14-17,共4页
设计了一款满足丘陵山区茶园一体化管理的机械设备,采用复合式结构设计,通过快速拆装接口,实现耕地、除草、开沟施肥和喷药的一体化作业。分别利用CATIA、理论力学、ANSYS Workbench对车架进行三维建模、载荷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 设计了一款满足丘陵山区茶园一体化管理的机械设备,采用复合式结构设计,通过快速拆装接口,实现耕地、除草、开沟施肥和喷药的一体化作业。分别利用CATIA、理论力学、ANSYS Workbench对车架进行三维建模、载荷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车架正常工况下最大变形量为7.773 mm,最大应力为87.87 MPa,安全系数为2.67,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茶园机械 一体化结构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丘陵山区小型茶园除草机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王文明 陶冶 《中国农机装备》 2024年第11期86-89,共4页
我国南方茶园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区,坡度陡峭,作业条件复杂,普通机器难以作业,因此茶园生产机械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中耕除草是茶园生产的重要环节,针对丘陵山区茶园作业环境复杂、普通机器难以作业的难题,根据茶树种植农艺要求,... 我国南方茶园大多分布在丘陵山区,坡度陡峭,作业条件复杂,普通机器难以作业,因此茶园生产机械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中耕除草是茶园生产的重要环节,针对丘陵山区茶园作业环境复杂、普通机器难以作业的难题,根据茶树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一种丘陵山区小型茶园除草机。阐述了整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对其动力选择、除草轮及传动系统进行参数设计,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斜置式除草轮作业效果更好,最高除草率达到84.1%;随机器行走速度增加,除草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参数下除草机除草率均大于75%,满足茶园中耕除草作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机 丘陵山区 茶园管理 设计 田间试验
下载PDF
电动遥控茶园管理机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齐兴源 林蜀云 +2 位作者 刘春波 靳志飞 王应芬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9-265,共7页
针对目前贵州省茶园管护机具以手扶式为主,且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状,结合尾气排放对茶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解决好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管护问题,设计一种电动遥控茶园管理机。通过对机具的行走传动系统、作业传动系统、齿轮等关键... 针对目前贵州省茶园管护机具以手扶式为主,且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现状,结合尾气排放对茶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进一步解决好丘陵山区茶园机械化管护问题,设计一种电动遥控茶园管理机。通过对机具的行走传动系统、作业传动系统、齿轮等关键部件及遥控控制电路进行设计,并配套设计旋耕、开沟、除草模块,各模块之间可方便拆卸。使用Solidworks Simulation对机具的传动齿轮、悬臂轴等进行仿真分析,并进一步对样机的作业性能进行检测。试验表明,该机具目前能够进行旋耕和开沟模块的快速更换,旋耕作业深度为15.3 cm,开沟作业深度为20.7 cm,遥控距离大于200 m,初步实现“一个动力平台+N个作业模块”的作业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管理机 丘陵山地 履带底盘 遥控
下载PDF
潮州凤凰山茶园蜘蛛多样性与优势度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邢树文 朱慧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1期81-90,共10页
2010年3~10月对潮州凤凰山茶园蜘蛛采样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16 952个,经鉴定统计,共获得茶园蜘蛛23科67属79种,其中待确定种27种。通过对3种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的蜘蛛种类最多,个体密度最大,蜘蛛... 2010年3~10月对潮州凤凰山茶园蜘蛛采样调查,共采集蜘蛛标本16 952个,经鉴定统计,共获得茶园蜘蛛23科67属79种,其中待确定种27种。通过对3种茶园蜘蛛群落多样性和优势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茶园的蜘蛛种类最多,个体密度最大,蜘蛛群落优势度与丰富度高于无公害茶园和普通茶园,普通茶园最低。常见种在3种茶园分布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 蜘蛛 资源 凤凰山 茶园
下载PDF
四川蒙顶山茶叶含硒量与土壤的含硒量和pH值的关系 被引量:10
6
作者 易桂花 彭培好 +1 位作者 倪师军 张廷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569,共4页
以地层为单元,对四川蒙顶山茶区茶叶含硒量和土壤含硒量及茶叶含硒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茶叶含硒量水平与陕西省的紫阳富硒茶含硒量水平相当;研究区土壤含硒量水平在四川丘陵区属于高富集区;土壤含硒量并... 以地层为单元,对四川蒙顶山茶区茶叶含硒量和土壤含硒量及茶叶含硒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茶叶含硒量水平与陕西省的紫阳富硒茶含硒量水平相当;研究区土壤含硒量水平在四川丘陵区属于高富集区;土壤含硒量并不是控制茶叶含硒量水平的最主要因素;土壤pH值是控制茶叶对土壤硒吸收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PH值 茶区 蒙顶山
下载PDF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朋虎 王义祥 +3 位作者 黄颖 罗旭辉 高承芳 翁伯琦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85-792,共8页
通过深入福建省乡村与茶园调研,结合山区茶业生产实际,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与山区茶业绿色发展要求,率先提出构建山区“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耦合茶园的新型模式,即以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各功能要素在时序-空间-结构上的合理布局和山地生... 通过深入福建省乡村与茶园调研,结合山区茶业生产实际,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与山区茶业绿色发展要求,率先提出构建山区“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耦合茶园的新型模式,即以茶园生产-生态-生活各功能要素在时序-空间-结构上的合理布局和山地生态过程的整体耦合为目标,通过相关要素有序链接与相互促进作用,实现子系统之间的互补与叠加,提高山区茶园的资源利用率与劳动生产率。从生态恢复与地力保育子系统工程、水土保持与立体种养子系统工程、水分涵养与茶园景观子系统工程、绿化环境与茶旅结合子系统工程、科学开垦与水肥调控子系统工程、多样发展与康悦养生子系统工程等6个子系统工程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综合开发经营体系,并从政策导向引领、科学制定规划,实施项目带动、注重集成示范,鼓励创新创业、强化评优补助,强化多样开发、促进增效增收,注重绿色经营、加强品牌培育,统筹“三生”关系、完善协调机制,讲求因势利导、优化正向叠加,强化过程管理、推动三产融合等8个方面提出了推动山区“三生“耦合茶园的绿色经营与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茶园 生产-生态-生活耦合 复合生态茶园 茶业产业转型
下载PDF
云南景迈古茶园病虫害调查及其防治 被引量:5
8
作者 录丽平 仝佳音 +1 位作者 马玉清 吕才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099-12101,共3页
采用普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景迈古茶园的病虫害种类、分布范围、为害部位、为害程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景迈古茶园茶树害虫有16种,茶树病害有10种。根据调查结果,在古茶树病虫害综合防治方面提出一些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 景迈山 古茶园 病虫害 防治
下载PDF
景迈山茶园土壤养分与茶叶品质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9
作者 杨广容 王秀青 +2 位作者 李永梅 谢瑾 吕才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9-527,共9页
研究古茶园茶叶栽培模式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影响,是改善茶园土壤管理和提高茶叶品质重要途径之一。以云南景迈山森林土壤为对照,对大平掌千年古茶园和现代台地有机茶园土壤(0-20和〉20-40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 研究古茶园茶叶栽培模式对茶园土壤和茶叶品质的影响,是改善茶园土壤管理和提高茶叶品质重要途径之一。以云南景迈山森林土壤为对照,对大平掌千年古茶园和现代台地有机茶园土壤(0-20和〉20-40cm)的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质(SOM)、氮磷钾全量和有效量、有效Cu、Zn、Mn含量和1芽2叶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7种多酚类单体物质和矿质元素Ca、Mg、Fe、Cu、Zn、Mn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古茶园土壤(0-20cm)含水量比现代台地茶园提高46.8%,古茶园土壤的pH值比现代台地茶园发生显著下降,但其酸化趋势不明显;古茶园土壤的CEC、SOM、总氮(TN)、总磷(TP)、有效磷(Olsen-P)和有效Zn、Mn含量显著高于现代台地茶园;古茶园茶叶的氨基酸、咖啡因、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矿质元素Ca、Mg、Fe、Cu、Zn、Mn含量也显著高于现代台地茶园茶叶,但是,古茶园茶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C)、表儿茶素(EC)含量和酚氨比显著低于现代台地茶园茶叶,分别比现代茶园降低了8.2%、7.7%、39.2%、22.8%和32.4%;此外,仅在古茶树茶叶中检测到没食子酸(GA)。茶园土壤CEC、SOM、TN、碱解氮、TP和Olsen-P与茶叶矿质元素Ca、Mg、Fe、Cu、Zn、Mn含量相关性显著,茶园土壤特性与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及多酚单体类物质含量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古茶园土壤并未发生土壤肥力退化现象,古茶树林下种植有利于形成茶树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提高茶叶氨基酸和咖啡因含量、降低茶叶茶多酚含量及酚氨比,是古茶树茶叶品质形成与古茶园(林)土壤肥力可持续利用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茶园 现代台地茶园 土壤养分 茶叶品质
下载PDF
大别山地区茶园养鸡生态模式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聘 刘纪成 +1 位作者 吴海港 赵云焕 《家禽科学》 2016年第10期3-6,共4页
本文介绍了大别山地区茶园养鸡的主要生态模式,有茶-鸡综合生态模式、立体种养生态模式等,然而从业者素质、生产方式落后、疫病防控难度大、产业化程度不高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对比提出了促进茶园养鸡生态模式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大别山区 茶园 养鸡 生态模式 发展思路
下载PDF
微喷灌在山区茶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李德信 刘吉全 +1 位作者 祝信贺 赵成礼 《灌溉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0,共3页
1999和 2 0 0 0年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 ,茶园微喷灌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作用。 2年平均 ,微喷灌比地面灌减少灌水量 50 .3% ,产量比地面灌增加 4 2 .2 % ,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则由 0 .0 57kg/m3 提高到 0 .2 0 8kg/m3 ,增加了 2 6 ... 1999和 2 0 0 0年的示范研究结果显示 ,茶园微喷灌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效作用。 2年平均 ,微喷灌比地面灌减少灌水量 50 .3% ,产量比地面灌增加 4 2 .2 % ,灌溉水的水分生产率则由 0 .0 57kg/m3 提高到 0 .2 0 8kg/m3 ,增加了 2 6 4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茶园 微喷灌 节水增产 系统设计
下载PDF
外销画中的广州生态茶园 被引量:1
12
作者 衷海燕 牛浩 周晴 《农业考古》 2018年第2期40-43,共4页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收藏有清代广州外销画,其中有一套制茶系列图画。通过将画中的细节与史料的对比,可以大致推断出画作反映的是西樵山茶园景致。明代中后期,西樵山茶叶生产兴盛,出现了专业化的茶园,生产的茶叶多为外销,通... 在英国的维多利亚阿伯特博物院,收藏有清代广州外销画,其中有一套制茶系列图画。通过将画中的细节与史料的对比,可以大致推断出画作反映的是西樵山茶园景致。明代中后期,西樵山茶叶生产兴盛,出现了专业化的茶园,生产的茶叶多为外销,通过商行销往世界各地。茶农十分注重因地制宜,茶叶生产充分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化的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樵山 生态茶园 外销画
下载PDF
蒙顶山茶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及土壤pH值现状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易桂花 彭培好 倪师军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0-435,共6页
本文利用地球化学背景资料,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以茶区11个地层为单元分别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及该区土壤pH值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K2j、K1... 本文利用地球化学背景资料,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以茶区11个地层为单元分别对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及该区土壤pH值进行了地球化学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K2j、K1t、K2g1、K2g3和Q2五个地层土壤为清洁区;其余各地层土壤尚清洁。就各单指标指数来看,Cd元素对土壤污染指数作用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区 土壤 重金属 环境质量 蒙顶山
下载PDF
大理洱海公园山茶专类园景观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云 刘荣凤 《山东林业科技》 2008年第5期72-73,108,共3页
研究植物专类园的历史、特征、设计原则和类型等,结合大理洱海公园现状和山茶园现场特征。根据场地景观要素和山茶花自身特性,利用景观造景的手法设计了山茶园的景观,创建集科普与观赏于一体的山茶专类园特有的景观效果。
关键词 山茶园 景观设计 植物设计 大理 洱海公园
下载PDF
蒙顶山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蔡艳 易江婷 +2 位作者 宋威 张毅 张锡洲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17-320,共4页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蒙顶山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类群微生物中以细菌最多,约占微生物总量的90%,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细菌数量与土壤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和真菌... 采用常规方法研究了蒙顶山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三大类群微生物中以细菌最多,约占微生物总量的90%,真菌次之,放线菌最少;细菌数量与土壤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放线菌和真菌数量与土壤各项理化性质相关性均不显著。土壤脲酶活性为0.165~0.248mgNH3-N·100g-1土(38℃,3h),土壤蛋白酶活性为6.332~10.665μgNH2-N·g-1土(30℃,24h);土壤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土壤蛋白酶活性与全磷、速效磷具有显著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土壤 微生物区系 土壤酶 土壤肥力 蒙顶山
下载PDF
山区“三生”耦合茶园体系优化构建与绿色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朋虎 罗旭辉 +2 位作者 王义祥 应朝阳 翁伯琦 《茶叶学报》 2018年第3期168-172,共5页
茶产业发展是山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如何实施山区传统茶园改造升级,如何发挥山区茶园多样功能作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通过调研,作者提出发展山区"三生"耦合茶园与构建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 茶产业发展是山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如何实施山区传统茶园改造升级,如何发挥山区茶园多样功能作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命题。通过调研,作者提出发展山区"三生"耦合茶园与构建绿色生产技术体系的思路及其模式,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主要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茶园 “三生”耦合 绿色发展 对策研究
下载PDF
有机肥对山地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7
作者 何文彪 黄小兵 +1 位作者 汪艳霞 尹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1期71-73,共3页
为提高山地茶园茶叶的产量与品质,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有机肥对凤冈县仙人岭山地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后,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0.24%和0.15%,较未施有机肥茶园(对照)有所增加;速... 为提高山地茶园茶叶的产量与品质,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有机肥对凤冈县仙人岭山地茶园土壤及茶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后,0-20cm和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分别为0.24%和0.15%,较未施有机肥茶园(对照)有所增加;速效磷含量分别为10.07mg/kg和6.42mg/kg,较对照均显著降低;速效钾含量分别达297.49mg/kg和279.54mg/kg,较未施有机肥茶园达极显著差异;有机质含量分别为5.32%和3.52%,前者差异极显著后者差异不显著;土壤pH由4.86降至4.53,但仍在最适pH(4.5-5.5)范围;土壤重金属砷、铬、镉含量有所增加,而铅含量显著降低;茶叶产量提高50.80%;氨基酸、咖啡碱和水浸出物含量均提高,茶多酚含量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山地茶园 土壤 茶叶品质 凤冈 贵州
下载PDF
我国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现状与发展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罗泽涌 陈建 +5 位作者 方晶晶 牛坡 郑延莉 王炎林 王磊 张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我国超过60%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然而目前我国丘陵山区的茶园种植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茶园的耕作主要以人工进行的浅耕除草为主,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茶园出现了微耕机的应用;茶园的植保主要以人工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为主,并结合一... 我国超过60%的茶园分布在丘陵山区,然而目前我国丘陵山区的茶园种植机械化水平还比较低。茶园的耕作主要以人工进行的浅耕除草为主,在一些规模较大的茶园出现了微耕机的应用;茶园的植保主要以人工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为主,并结合一些新型的物理防治手段;茶叶的采摘以手工为主,在大规模茶园出现了一些大宗茶鲜叶或原料芽叶较粗大的乌龙茶的机械化采摘,而对于名优茶尤其是高档名优茶的采摘则完全依赖手工。为此,通过对我国丘陵山区茶园耕作、植保和茶叶采摘这3个环节的机械化现状的研究,分析了目前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在茶园、作业机械、农机农艺融合、茶机共同使用和茶农这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加快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进程的思路,旨在为丘陵山区茶园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茶叶采摘 植保 丘陵山区
下载PDF
茶园景观的视觉经营管理——以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佳玲 赖嘉妤 +4 位作者 李从治 唐秀华 马添姿 潘滢 潘辉 《东南园艺》 2017年第2期16-24,共9页
著名茶乡漳平永福的地理环境与阿里山的极为相似,享有"大陆阿里山"的美称,发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及人文优势,故而成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也是个体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之一和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 著名茶乡漳平永福的地理环境与阿里山的极为相似,享有"大陆阿里山"的美称,发展高山茶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及人文优势,故而成为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核心区,也是个体台商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之一和大陆最大的台湾高山茶生产基地。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生态观光茶园备受青睐。本研究结合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实景现状,进行景观美质评估,并初步归纳创建休闲茶园的意见,在视觉上创新,在体验上改进,为发展乡村旅游新方式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福 高山茶 茶园景观 视觉分析
下载PDF
贵州山地茶园土壤过酸化潜在风险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5
20
作者 莫雪 胡伊然 +2 位作者 刘慧龙 张钦 易维洁 《耕作与栽培》 2016年第4期56-59,共4页
茶树喜欢酸性土壤,但并非土壤酸性越强,越适宜茶树生长,土壤酸化是我国茶园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为此,分析了茶园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阐述了贵州山地茶园土壤过酸化的潜在危险,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关键词 山地茶园 土壤过酸化 危害 防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