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源-汇”理论的山区农村居民点“三生空间”优化研究——以井陉县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宇 冯奕丁 +1 位作者 陈宇轩 靳晓雯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4年第1期129-140,共12页
本研究根据农村居民点以及太行山区县域“三生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源-汇”理论和MCR模型,从生态源地扩张和生产源地扩张的角度,依据“三生”功能构建阻力面指标体系,计算最小累积阻力面差,实现县域“三生空间”的划分和农村居民点分... 本研究根据农村居民点以及太行山区县域“三生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源-汇”理论和MCR模型,从生态源地扩张和生产源地扩张的角度,依据“三生”功能构建阻力面指标体系,计算最小累积阻力面差,实现县域“三生空间”的划分和农村居民点分类整治优化。结果表明:(1)基于“源-汇”理论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山区“三生空间”格局构建,农村居民点分类整治中具有相容性和可行性;(2)研究区以生态保护区和生态优化区为主,生态空间占比59.5%,以生态功能为主,农村居民点分布中生产功能占比62.7%,以生产功能导向为主,因此,乡村整治要根据农村居民所处的主导功能分类整治;(3)乡村整治应综合考虑农村居民点的生活、生产、生态功能特征,分类促进山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三生空间” “源-汇”理论 MCR模型 太行山区
下载PDF
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模式比较与政策启示——以4个典型村落为例
2
作者 张会吉 陈静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2-44,共13页
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西南山区4个典型村落人居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治理主体力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 探索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有效模式对推进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西南山区4个典型村落人居环境治理的实地调研,依据农户行为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按照治理主体力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村民自主治理、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多中心治理4种主要模式,并深入比较4种治理模式的实践机制。研究发现:4种模式在乡村人居环境治理中各有利弊,且适用环境不尽相同。距县城、中心镇较远,宗亲关系密切和农户较为分散的村落适宜推行村民自主治理模式;人口较为集聚且政府治理能力强的村落适宜推行政府治理模式;资源禀赋强、人文历史和交通条件好的村落适宜推行市场治理模式;村落发展较好且利益联动机制较为完善的村落,适宜推行多中心治理模式。西南山区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总体较低,后续治理任务依然艰巨,针对政府治理成本大、市场进出机制不完善和村民参与不积极等问题,从政府、市场和村民等视角提出了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山区 乡村人居环境 治理模式 政策启示 典型村落
下载PDF
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3
作者 杨洋 吴菲 +1 位作者 李丽 苏爱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6期115-118,共4页
目的了解泰安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为提高慢性病健康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定量表对泰安地区200名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 目的了解泰安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为提高慢性病健康管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及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评定量表对泰安地区200名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属于轻度功能障碍,基本能够自理;自觉焦虑的占94.1%,健康管理的知晓率为41.4%;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总分为(152.74±16.59)分。结论针对泰安农村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问题,应将赋能授权理论与健康管理相结合,建立SMG多级健康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巢 老年糖尿病患者 健康管理 农村 赋能授权 SMG多级健康管理模式
下载PDF
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4
作者 粟娟 刘蕾 王艳 《华南地理学报》 2023年第3期65-80,共16页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历史新起点,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全面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10-2019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农业经济、乡村就业、乡村设施、乡村投资4个维度的乡... 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历史新起点,持续发展乡村旅游是全面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基于2010-2019年武陵山片区71个县(市、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包含农业经济、乡村就业、乡村设施、乡村投资4个维度的乡村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从空间视角刻画了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了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空间异质性。研究发现:(1)10年间,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和乡村经济发展呈现“北强南弱,局部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2)武陵山片区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中的农业经济、乡村就业、乡村设施3个维度具有正向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对乡村投资尚不显著;(3)乡村旅游对乡村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在贵州、湖南、湖北、重庆区域间逐步递减且呈现不同维度的空间异质性。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提出创新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乡村旅游跨界融合、加强乡村旅游智慧建设以及成立乡村旅游合作联盟的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经济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杜宾模型 武陵山片区
下载PDF
艰险山区铁路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文圆圆 鲍学英 +1 位作者 班新林 许见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698-2707,共10页
为提高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的质量管理水平,满足质量管理的目标要求,提出适合于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基于艰险山区地质复杂、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通... 为提高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的质量管理水平,满足质量管理的目标要求,提出适合于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的研究方法。基于艰险山区地质复杂、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特征,以及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通过对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活动在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技术、环境、管理、参与方以及质量结果方面的影响因素分析,从质量目标、质量制度、质量意识、质量技术、质量过程、质量结果以及质量环境7个方面构建艰险山区铁路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乘法合成法将C-OWA算子法和CRITIC-熵权法组合赋权,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运用云模型对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绩效水平进行综合评价,采用MATLAB绘制出相应的评价云图,并与标准云图进行对比,确定最终的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绩效评价结果。以拉林铁路DK263+844.62~DK303+105标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标段技术接口质量管理绩效评价水平处于“优秀”和“良好”之间,且偏向于“良好”。该实例研究验证了该模型的适用性与有效性,为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水平的优劣提供了评判依据,也促进了我国艰险山区铁路工程技术接口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技术接口 艰险山区 质量管理绩效评价 C-OWA算子 CRITIC-熵权法 云模型
下载PDF
融合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健康评价的景观管护方法——以鄂西北秦巴山区为例
6
作者 黎梦娜 吴雪飞 《风景园林》 2023年第4期87-94,共8页
【目的】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自然景观产生了巨大改变,对景观变化进行科学管护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景观特征识别是管护景观变化的重要工具,健康评价是诊断区域景观环境问题的基础。针对现有健康评价研究的不足,尝试以景观特征识别为框... 【目的】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使自然景观产生了巨大改变,对景观变化进行科学管护已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景观特征识别是管护景观变化的重要工具,健康评价是诊断区域景观环境问题的基础。针对现有健康评价研究的不足,尝试以景观特征识别为框架,试图构建一套区域尺度下的景观健康评价方法,用于指导宏观尺度的景观管护。【方法】以鄂西北秦巴山区为例,首先对其进行景观特征类型和景观特征区域的识别。随后围绕景观健康的问题,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从景观特征改变面临的压力、景观特征的构成与格局状态以及政策响应3个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景观健康评价体系。【结果】最终,划定出研究区26种景观特征区域,以及5个景观健康等级。结果表明,各单元景观健康综合指数为0.40~0.75,平均景观健康综合指数为0.61。鄂西北秦巴山区西部整体景观健康优于东部,西南部表现最佳,不健康、亚健康、健康、较健康和很健康的景观特征区域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4.4%、23.0%、23.8%、24.6%和14.2%。【结论】揭示研究区景观健康现状与胁迫因子,同时结合上位规划和区域现状,提出基于不同景观健康等级的“一区一策”分级分类管护模式与原则,并总结部分代表性景特征区域的整治策略,以期为区域景观管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镇化 景观特征 景观健康评价 景观管护 PSR模型 秦巴山区
下载PDF
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人民贫困成因、扶贫模式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路径
7
作者 蒋凡 肖正正 王永富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1期172-176,共5页
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人民贫困的成因以及主要采用的扶贫模式。分析认为,生态农业扶贫模式最具优势,并通过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进一步分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 以浙江丽水为例,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角度分析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人民贫困的成因以及主要采用的扶贫模式。分析认为,生态农业扶贫模式最具优势,并通过该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国家领导人的认可。进一步分析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巩固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脱贫攻坚成果的路径,一是加大生态保护力度,让良好生态产品资源优势成为丽水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二是增进山区人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生态产业发展,三是破解生态产品资源开发利用人才缺乏的困境,四是完善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的基础设施,五是有效衔接政府行为和企业力量,协同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资源富集山区 扶贫模式 扶贫成效 脱贫攻坚 生态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近二十年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空间治理融入模式探析
8
作者 汪洋 张淑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2023年第5期54-58,共5页
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基于我国广袤的山地自然基底,如何从山地人居环境科学角度,有针对性的融入山地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建构的国家任务... 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工作和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关键领域。基于我国广袤的山地自然基底,如何从山地人居环境科学角度,有针对性的融入山地乡村空间治理模式建构的国家任务,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通过对近20年山地乡村人居环境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凝练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的主要领域、特点和研究趋势。立足于乡村振兴国家任务,从山地人居环境科学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了以村为基本单元的人居环境区划空间治理模式,设计了山地村庄空间治理的基本内容与优化框架,以期为西部山区乡村振兴和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决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 山地区域 二十年研究进展 空间治理模式
下载PDF
山区农村公路路基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9
作者 刘禹辰 《云南水力发电》 2023年第9期355-358,共4页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的提出,山区农村公路建设里程数量快速上升。因山区农村公路路基施工具有坡陡、沟深、线长等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且施工单位较多是地方中小型企业,就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经常... 随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的提出,山区农村公路建设里程数量快速上升。因山区农村公路路基施工具有坡陡、沟深、线长等复杂性,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较多,且施工单位较多是地方中小型企业,就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主要通过对山区农村公路路基施工特点以及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提出了针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村公路建设 路基施工 施工安全 安全管理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242
10
作者 姜广辉 张凤荣 +2 位作者 陈军伟 段增强 苏子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87,共7页
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农村居民点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科学指导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该文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内部... 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研究是农村居民点内在演化规律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科学指导当前农村居民点整理活动。该文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基于GIS以及相关数理统计软件,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空间角度深入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变化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变化是在原有居民点的分布基础上,以一定的自然、区位等内部驱动因子为背景,受社会经济等外部驱动因子的综合影响而发生。可以认为农村居民点变化是一个由其自然资源条件、区位可达性及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综合影响下的区位择优过程。应依据不同区域驱动因子的不同发展态势,探寻不同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加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变化 驱动力 LOGISTIC回归模型 北京山区
下载PDF
西南丘陵山地区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模式——以重庆渝北区为例 被引量:171
11
作者 杨庆媛 田永中 +2 位作者 王朝科 周滔 刘筱非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69-478,共10页
通过对样本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及土地利用特点的研究 ,从丘陵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提出两种土地整理模式 :一是农林综合开发整理模式 ,即居民点闲置土地的复垦利用与抛荒地利用结合 ,与山地区退耕还林等... 通过对样本区域农村居民点布局及土地利用特点的研究 ,从丘陵山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 ,提出两种土地整理模式 :一是农林综合开发整理模式 ,即居民点闲置土地的复垦利用与抛荒地利用结合 ,与山地区退耕还林等生态建设工程结合 ,进行退宅还林 ;二是新村建设整理模式 ,即由政府对新村统一规划 ,供给道路等基础设施 ,引导农民集中建房的“政府引导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 ,并对重庆市渝北区新春村的新村建设的运作和效益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农村居民点 土地利用 模式 西南丘陵山地区 重庆市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景观生态优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凤太 邵技新 苏维词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8-422,共5页
根据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特点,指出贵州喀斯特乡村景观优化的意义,提出喀斯特地区乡村景观优化的"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尺度性、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和持续性原则",并将景观优化与... 根据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农村生态环境脆弱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特点,指出贵州喀斯特乡村景观优化的意义,提出喀斯特地区乡村景观优化的"景观异质性与多样性、尺度性、因地制宜、特色突出和持续性原则",并将景观优化与农业生产、旅游开发、山地开发和石漠化治理相结合,设计出了城郊旅游农业模式、丘陵山地农业旅游优化模式、水域渔业旅游模式和小流域石漠化治理生态农业模式4种贵州喀斯特山区乡村景观优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乡村景观 生态优化 模式 贵州
下载PDF
农村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13
作者 井天军 谭元刚 杨明皓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27-132,共6页
为了提高微电网内新能源发电的整体效益,同时保证微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该文基于直流汇流微电网,以可再生能源最大发电量为最优控制目标,建立了实时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并提出了2段式的求解方法。最后,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该调度优化模型... 为了提高微电网内新能源发电的整体效益,同时保证微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该文基于直流汇流微电网,以可再生能源最大发电量为最优控制目标,建立了实时优化调度数学模型,并提出了2段式的求解方法。最后,结合具体实例验证了该调度优化模型能够起到增加可再生能源输出量、改善蓄电池运行状况和优化系统内部分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优化 能量管理 直流微电网 优化调度模型 负荷控制
下载PDF
山区村域土地利用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印传 许皞 冯万忠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64,共6页
该项研究旨在利用山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进行景观生态设计,达到资源持续利用和繁荣山区经济的目的。该文指出了山区土地利用管理模式的原则,分析了山区土地利用管理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和土地制度因素。在黄安坨村不同... 该项研究旨在利用山区特有的自然人文资源优势,进行景观生态设计,达到资源持续利用和繁荣山区经济的目的。该文指出了山区土地利用管理模式的原则,分析了山区土地利用管理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和土地制度因素。在黄安坨村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获取7个典型土壤样点,分析土壤中的有机质、全N、全P、速效钾、速效磷、有效锰、有效铜和有效锌等。根据地形图、土地利用现状图、遥感影像图和土壤样点数据4个图层提供的信息和野外调查的结果,对黄安坨村进行景观生态规划,把研究区分成4个区域:农田区域、经济林牧草地区域、林地保护区域、居民点区域,根据区域特点,阐述了每个区域的的土地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村域 土地利用管理模式
下载PDF
农村垃圾治理研究——以武陵山区S县L乡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谷中原 谭国志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农村垃圾是村民以及其他人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倾倒在农村社区公共场地的综合废弃物。农村垃圾对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调查认为,村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清,对垃圾处理方法的选择缺乏科学性,但对垃圾收... 农村垃圾是村民以及其他人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倾倒在农村社区公共场地的综合废弃物。农村垃圾对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生活、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调查认为,村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清,对垃圾处理方法的选择缺乏科学性,但对垃圾收费管理比较支持。造成农村垃圾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农村社区缺乏阻止村民或其他人在农村社区公共场地倾倒垃圾的自律和他律机制。因此,须采取利用先进物质技术、建立垃圾管理体制、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垃圾堆放收费制度等措施才能有望治理好农村垃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垃圾 垃圾治理 武陵山区
下载PDF
山地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探讨——以北京市密云县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来璐 李世峰 +2 位作者 南国良 谭建欣 程昊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65-569,共5页
山地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区将是未来农村居民点的主要整理区。以北京山区密云县为例,在分析密云县山地经济现状、农村居民点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密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四种模式:农村城镇化型... 山地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山区将是未来农村居民点的主要整理区。以北京山区密云县为例,在分析密云县山地经济现状、农村居民点现状、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密云县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四种模式:农村城镇化型、村内整理型、中心村建设型和迁村并点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经济 农村居民点 整理模式
下载PDF
参与式管理——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余建辉 石德金 《林业经济问题》 2001年第6期337-339,351,共4页
山区林业在运行过程中的种种冲突 ,引发了山区居民对森林资源非持续利用的种种矛盾。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的方法 ,便是林业参与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的出现 ,使山区林业走上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关键词 参与式管理 山区 林业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斌 杨继富 《中国水利》 2014年第21期47-50,共4页
2005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了大批供水工程。但由于存在产权不清、管护主体不明、水价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工程持续运行与安全供水。通过深入调研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梳理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要求,总... 2005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了大批供水工程。但由于存在产权不清、管护主体不明、水价政策不完善等问题,影响工程持续运行与安全供水。通过深入调研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梳理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要求,总结分析国内外供水工程管理模式,研究提出了现阶段农村供水工程可持续运行管理模式,为建立健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体制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供水工程 可持续供水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太行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垂直分类管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高会 刘金铜 +1 位作者 朱建佳 李晓荣 《自然杂志》 2018年第1期47-54,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调控管理是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太行山区虽然没有明显的垂直带谱特征,但仍呈现较明显的生态特征垂直分异规律。本文选取生态要素指标,确定了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的2个垂直分异关键线带和3个生态类型区。根据单... 生态系统服务优化调控管理是实现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太行山区虽然没有明显的垂直带谱特征,但仍呈现较明显的生态特征垂直分异规律。本文选取生态要素指标,确定了太行山区生态系统的2个垂直分异关键线带和3个生态类型区。根据单位面积垂直梯度生态系统服务特征,确定生态系统服务调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目标为:亚高山区为非供给服务为主的生态系统服务外溢区与调控区;中山区为4种服务均衡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外溢廓道和供给服务人工调控提升区;低山丘陵区为以供给服务为主导兼顾协调其他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过程控制与调整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可持续发展 垂直分异关键线带 生态系统服务调控 管理模式
下载PDF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文 雷中仁 胡亚琼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0-52,共3页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投资占的比例最大,控制工程投资需要确定合理供水规模。结合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了劳动工日在项目投资中所占比例,提出了资金筹措建议,主体工程资金以各级财政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主要用于提高入户率...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投资占的比例最大,控制工程投资需要确定合理供水规模。结合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了劳动工日在项目投资中所占比例,提出了资金筹措建议,主体工程资金以各级财政为主,农民投工投劳主要用于提高入户率,并总结出适合农村特点的五种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规模 水价 管理模式 农村饮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