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Valley Economy” Model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Mountain Areas in Beijing, Northern China 被引量:5
1
作者 LIU Chun-la CHEN Ming-xing +3 位作者 TANG Zhi-peng LIU Wei-dong LU Da-dao ZHANG Yi-feng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4年第5期1372-1382,共11页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of a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for valley economies in the mountain areas of Beijing, China. The nature and framework of the valley economy model are describ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 A case study is presented of a regional development model for valley economies in the mountain areas of Beijing, China. The nature and framework of the valley economy model are describ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l, which is specific to the mountain areas of Beijing, is analyzed. Five different valley economy models applied in the Beijing mountain areas are compared. The major purpose of the valley economy model is to develop the regional economy, including the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industries, the allocation of industrial space, the establishment of supply chain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Pilot experiments using the valley economy model have been conducted in seven counties(districts) in Beijing: Pinggu, Huairou, Changping, Mentougou, and Fangshan districts, and Yanqing and Miyun counties. Five models for developing the Beijing mountain areas have been explored, including: creative cultural industries,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lusters, the promotion of large tourist areas, natural scenic tourism and folk cultural tourism. Each model has its own unique features and potential to help in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of mountain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jing mountainous areas Regional development Valley economy model
下载PDF
Spatial structure of valley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Beijing 被引量:10
2
作者 ZHANG Yifeng JIA Dameng +3 位作者 ZHANG Hongye TAN Jie SONG Siyu SUN Ruife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2期331-345,共15页
Valley economy is a new mode in mountainous area development that is defined by various characters of valley development, and is a distinguishing economical geographic pattern for mountainous area development. The spe... Valley economy is a new mode in mountainous area development that is defined by various characters of valley development, and is a distinguishing economical geographic pattern for mountainous area development. The special spatial coupling relation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mountainous elements in valleys are new subjects for the mountain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such studies are meaningful both for researches and practices. Based on the long term researches on mountainous area development and following a brief exploration into the connotations and the spatial organizing process of valley economy,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valley economy in Beijing's mountainous areas, studi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mpacts of the spatial structural changes of the valley economy in Beijing's mountainous areas, and finally proposed a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valley economy in Beijing's mountainous areas. It is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that valley econo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in Beijing's mountainous areas in the new epoch. Firstly, valley economy is not outlin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boundaries, and it connects most of the village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roughly along the major transportation lines. Therefore, valley economy can exert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at least in the aspects such as the rearrange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and urban areas. In addition, it is found that the valley economy in Beijing's mountainous areas is evolved in a spatial organizing stage of secondary concentra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resource-sav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valley economy will be helpful to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and will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mountainous areas. The developing mode of the valley economy in Beijing's mountainous areas will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ecision-making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unctional roles of Beijing's mountainous areas, and on the other hand, will present experiences for the studies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outside of Beij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Beijing valley economy mountainous area development spatial structure
原文传递
山地农村如何发展高质量休闲农业经济?——基于系统工程思想的贵州M村案例分析
3
作者 肖小虹 孙延喆 《中国乡村振兴学》 2024年第1期43-59,共17页
发展高质量休闲农业经济能够持续推进山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系统工程思想,遵循“要素—结构—功能”的脉络,对山地农村发展高质量休闲农业经济进行了系统... 发展高质量休闲农业经济能够持续推进山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调整农业结构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基于系统工程思想,遵循“要素—结构—功能”的脉络,对山地农村发展高质量休闲农业经济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一是以顶层设计要素为基础支撑,合理布局休闲农业经济空间结构,实现休闲农业经济有效供给增长;二是以科学管理要素为发展手段,平衡充分休闲农业经济组织结构,促进休闲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三是以自主创新要素为重要抓手,优化升级休闲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推动休闲农业经济绿色转型提升。基于此,建议从制定科学发展规划、构建网络管理平台、转变产业发展方式、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快建设现代化休闲农业经济发展体系,纵向延伸产业链条,横向拓展产业功能,多向提升乡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农村 休闲农业经济 高质量发展 系统工程思想
下载PDF
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研究——“两山”理念的陕西实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菁蔚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3-65,共13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两山”理念的陕西实践研究背景,系统梳理了陕西省6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基础、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以50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陕西省重点...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本文立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两山”理念的陕西实践研究背景,系统梳理了陕西省6大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类型基础、功能特征、发展现状,着重分析了以50个县(市、区)为基本单元的陕西省重点生态功能区,在探索实践“两山”理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与解决方法。为陕西省根据关中、陕北、陕南差异化比较优势,把握秦岭创建国家公园战略机遇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趋势,统筹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等国家战略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区域重大战略,加快构建以县域为基础的区域现代生态经济体系,带动乡村振兴,推动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形成富有陕西特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政策启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山”理念 陕西省 重点生态功能区 绿色发展 县域经济共同体
下载PDF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织模式 被引量:64
5
作者 张义丰 贾大猛 +3 位作者 谭杰 张宏业 宋思雨 孙瑞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31-1242,共12页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模式,基本涵盖了沟域发展的各个层面,是独具山区发展特色的经济地理形态。以沟域为载体的山区要素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是山区发展的新命题,理论与现实意义重大。结合多年的山区发展研究,在初步探讨了沟域经济的内...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模式,基本涵盖了沟域发展的各个层面,是独具山区发展特色的经济地理形态。以沟域为载体的山区要素布局的空间耦合关系是山区发展的新命题,理论与现实意义重大。结合多年的山区发展研究,在初步探讨了沟域经济的内涵和空间组织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指向及其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建立了沟域经济空间组织的合理模式框架。研究认为,沟域经济对北京山区新时期的发展转型作用重大,首先它不以行政区域界限为边界,基本串联了山区的大部分村庄,并与主要交通线走向重合,因此至少能在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会对山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其次,通过分析认为目前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正处于第二次集中型空间组织阶段,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业优化是这一阶段的特点,因此北京沟域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协调好山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促进山区的综合开发。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实践一方面支持了北京山区功能转型的战略决策,另一方面也为其他山区发展提供了借鉴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沟域经济 山区发展 空间组织
下载PDF
秦巴山脉区域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战略 被引量:9
6
作者 刘旭 梅旭荣 +3 位作者 杨世琦 杨正礼 邢磊 刘宏元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7,共9页
协同推进秦巴山脉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产业发展,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是关键内容。本文根据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的研究需求,深入分析该区域农业经济的现状,凝练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从农业发展政策、土地规模化... 协同推进秦巴山脉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产业发展,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是关键内容。本文根据秦巴山脉区域绿色循环发展的研究需求,深入分析该区域农业经济的现状,凝练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从农业发展政策、土地规模化经营、引导人才和资本定向流动、农业产业技术升级、劳动力素质提升、产业融合发展、世界名山品牌树立等方面完整阐述农业经济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针对性提出保障措施:推动区域发展的共同认识与学术研讨、示范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建立农村产业金融机制、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优化基层组织作用、统筹城乡发展空间等。研究建议,设立秦巴山脉区域农业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特区,通过生态制度创新引导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脉区域 农业经济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浙江山区县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4
7
作者 周隽 王志强 +1 位作者 沈月琴 徐秀英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5-973,共9页
山区是重要的地域类型,县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制定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增长途径时,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探究浙江山区县域社会经济协调状况,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 山区是重要的地域类型,县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在制定发展战略、寻求经济增长途径时,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为探究浙江山区县域社会经济协调状况,引入了协调发展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构建评价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matlab 7.0编程对浙江山区2005-2012年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到县域社会和经济综合指数、协调度、发展度和协调发展度。研究表明:浙江山区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大多数县市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山区总体的协调水平较高,表现在绝对数值相差不大,所属类别相对集中,但大多县市是一种低水平的协调。根据协调发展度的大小,将浙江山区44个县域划分为3大类6亚类,3大类为协调发展类、亚协调发展类和失调类。最后提出山区县域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社会 协调发展 浙江山区 县域
下载PDF
农户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构建——基于陕西省安康地区农户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段塔丽 高敏 +1 位作者 管滨 白耀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30,共7页
能力建设是解决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当前制约陕南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政策支持因素及家庭自身因素等。通过对陕南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数的模型分析,... 能力建设是解决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问题的一个切入点。当前制约陕南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外部环境因素、政策支持因素及家庭自身因素等。通过对陕南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数的模型分析,发现:当地农户家庭经济发展能力整体偏弱,在当地不完全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小农经济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仍比较明显;另受家庭内部因素的影响,农户家庭经济发展能力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对于贫困农户家庭的政策支持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也将深刻影响贫困山区农户家庭经济的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贫困山区 农户家庭经济 发展能力
下载PDF
山地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特征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冯佺光 钟远平 杨俊玲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31,53,共7页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 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集群开发,立足于经济地理学,汇集协同学理论、科学哲学、工程哲学、农业地理学和发展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思想,在界定其相关概念、理论依据的基础上,论述了山地自然与山地文化的集成性特征、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了山地系统化的生态经济产业集群技术路径,以解决山区经济发展的技术性难题,实现山区人地关系系统的优化和山区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系统化 山地生态经济 产业集群 动力机制 山区发展
下载PDF
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鹏 韩洁 +2 位作者 马兴 袁顺全 庞纯伟 《农业科技管理》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文章介绍了北京山区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沟域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成效与特征,并从创新沟域经济发展机制、推行沟域经济新型发展模式、加大对沟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促进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认为... 文章介绍了北京山区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沟域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成效与特征,并从创新沟域经济发展机制、推行沟域经济新型发展模式、加大对沟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促进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认为沟域经济是一种新型山区发展模式,它开辟了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山区 沟域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游山区推进工业化与承担生态屏障的矛盾与对策--以广东珠江流域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代明 覃剑 戴谢尔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04-409,共6页
珠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不均衡发展状况严重,"逆地理梯度发展效应"明显。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遭遇工业化迟滞与边缘化困境。因而加速那里的工业发展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是实现全流域经济差异收敛的有效途径。然... 珠江流域上下游之间经济不均衡发展状况严重,"逆地理梯度发展效应"明显。其主要原因是上游山区遭遇工业化迟滞与边缘化困境。因而加速那里的工业发展以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是实现全流域经济差异收敛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区域单元主体功能定位不同,上游山区大规模推进工业化的努力与水系上游限制工业排放的环保要求直接矛盾。为此,可建立一种兼顾发展与环保、效率与公平、能调动上下游双向积极性的制度安排——"珠江流域工业排放局域配额制",通过排放配额在流域单元间的公平分配和交易,让那些为承担生态屏障义务而被迫放弃部分工业发展权的上游地区(排放配额卖方)得到相应补偿,也让那些分享生态服务并"超限"发展工业的区域(排放配额买方)支付相应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经济 珠江流域 逆地理梯度发展效应 区域均衡发展 工业排放配额制
下载PDF
湖北西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邢丹英 金明珠 +5 位作者 蒋祥新 杨伟明 高剑华 罗耀美 毛群帮 许少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9318-9319,共2页
研究了湖北西部山区的自然资源、交通信息、科技教育文化的特点,从自主创新的意识、对资源和市场的认识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加速科技创新、加强资源开发与市场服务、做好人才培养与管理等促进西部山区农业经济发... 研究了湖北西部山区的自然资源、交通信息、科技教育文化的特点,从自主创新的意识、对资源和市场的认识等方面分析了该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加速科技创新、加强资源开发与市场服务、做好人才培养与管理等促进西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西部山区 农业经济发展 问题
下载PDF
创新沟域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基于北京市四季花海的调研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均 易芷娟 陈俊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0-973,共4页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发展山区经济的新探索。通过对发展沟域经济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的北京市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进行深入调研,立足四季花海沟域建设基础和发展思路,分析了该地发展沟域经济所采取的花水融合、镇乡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基础... 沟域经济是北京市发展山区经济的新探索。通过对发展沟域经济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的北京市延庆县四季花海沟域进行深入调研,立足四季花海沟域建设基础和发展思路,分析了该地发展沟域经济所采取的花水融合、镇乡融合、人与自然融合、基础与服务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使得其在农民增收、生态建设、服务能力和主导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尽管如此,沟域在整体经济实力、生态保育、休闲产业建设等方面还有不足,应从深化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夯实农业产业基础等方面继续完善沟域经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四季花海 沟域经济 山区发展
下载PDF
山区的山地经济协同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三峡库区为例 被引量:11
14
作者 冯佺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37,共7页
山区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集中的区域。以国家有关资源型城市发展、重庆市近年来区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治理贯彻实施的大政方针为宏观背景,以三峡库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为个案,并将该区域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 山区是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集中的区域。以国家有关资源型城市发展、重庆市近年来区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三峡库区治理贯彻实施的大政方针为宏观背景,以三峡库区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为个案,并将该区域资源状况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综合,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为我国山地资源系统开发与山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整合做了探索性研究。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 山地经济 协同开发 发展模式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地缘经济区视角下的行政区边缘山地经济协同发展--以渝黔湘鄂结合部的武陵山区为例 被引量:25
15
作者 冯佺光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6-176,共11页
我国西部主要是山地。山区人-地关系协调机制、战略与可持续管理理论及技术的创新和重大突破等基于山地科学研究,迄今为止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性更强的成果。我国类似武陵山区一样的众多地缘经济区,因受到分属于若干行政经济区微... 我国西部主要是山地。山区人-地关系协调机制、战略与可持续管理理论及技术的创新和重大突破等基于山地科学研究,迄今为止缺乏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性更强的成果。我国类似武陵山区一样的众多地缘经济区,因受到分属于若干行政经济区微观利益动机驱使的管制,出现地理空间连续与非市场决策不连续的"行政区经济"现象,派生出经济落后、区域经济行政分割现象突出,经济活动严重的冲突中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各种效益低下的"边缘效应",即"行政区边缘经济"的区域经济运行方式。地缘经济区客观上要求解除原则政治的刚性约束,走区域市场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以利益政治为社会目标的科学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区 行政区边缘经济 山地经济 武陵山区 经济协同发展
下载PDF
太行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前南峪模式及其形成机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韩晨霞 赵旭阳 +1 位作者 孙中伟 马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76-279,共4页
针对太行山区自然资源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为推进该地区农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太行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前南峪村为例,归纳总结了其生态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并从物质循环、科学技术、空间... 针对太行山区自然资源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为推进该地区农村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以太行山区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前南峪村为例,归纳总结了其生态经济发展的特殊模式,并从物质循环、科学技术、空间布局与产业结构4个角度分析了这一模式的形成机理,提出了其对太行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可供借鉴的经验。结论,太行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应立足自身区位优势,以生态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开发为手段,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带动整体经济发展,最终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生态经济 发展模式 太行山区 前南峪村
下载PDF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国阶 周后珍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435-441,共7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除呈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差异外,还呈平原、丘陵、山区发展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叠加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犬牙交错的多维、多梯度差异。人均GDP由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东部整体、西部城市、东部丘陵、东部山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除呈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差异外,还呈平原、丘陵、山区发展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叠加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形成犬牙交错的多维、多梯度差异。人均GDP由东部城市、中部城市、东部整体、西部城市、东部丘陵、东部山区、中部整体、西部总体、中部丘陵、中部山区、西部丘陵、西部山区逐渐降低。人均GDP的最大差距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大中城市与宁夏、甘肃、贵州等省(区)的山区之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受第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受第一产业的影响较小。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关键是加快西部山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经济 区域发展差距 人均GDP 产业结构
下载PDF
皖南山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与对策 被引量:10
18
作者 胡文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
文章在分析皖南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皖南山区的 5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 )旅 -农 -工 -贸联动发展模式 ;(3)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4)山区综合开发模式 ;(5 )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文章最... 文章在分析皖南山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经济问题基础上 ,提出了适合皖南山区的 5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1)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2 )旅 -农 -工 -贸联动发展模式 ;(3)生态恢复与重建模式 ;(4)山区综合开发模式 ;(5 )庭院生态经济模式。文章最后对皖南山区发展生态经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发展模式 发展对策 安徽 人口 耕地 山地灾害
下载PDF
贫困山区如何面向21世纪——渝鄂湘黔接壤区战略思考 被引量:16
19
作者 陈国阶 《山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6-21,共6页
我国贫困山区在脱贫上已取得巨大成就,但面向21世纪的持续发展,需接受下列的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态势;持续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全国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山区本身发展的新高度。因此,贫困山区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有新的思... 我国贫困山区在脱贫上已取得巨大成就,但面向21世纪的持续发展,需接受下列的挑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新态势;持续发展战略的新要求,全国市场形势的新变化,山区本身发展的新高度。因此,贫困山区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有新的思维:不以建立完整的产业体系为目标;市场配置资源代替资源配置市场;挑战买方市场,创立名牌;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在产业发展上,农业的方向是实现产业化;工业发展应以特色和效益为出发点,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和水平;乡镇企业应以提高技术含量和产品档次为中心;努力培育林果业、天然药物开发业、旅游、水电、草蓄业等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山区 发展战略 21世纪 市场经济 区域经济
下载PDF
北京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义丰 秦伟山 +1 位作者 祝采朋 穆松林 《科技促进发展》 2012年第1期40-47,共8页
本文选择北京山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当前北京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失、建设用地粗放利用、产业同构严重以及乡村地域文化消失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 本文选择北京山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当前北京山区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劳动力流失、建设用地粗放利用、产业同构严重以及乡村地域文化消失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都市型农业、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特色农业品牌打造与营销、山区农村空间重构、发挥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大力发展沟域经济促进山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和严控体量经济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等7条切实可行的山区农业与农村发展路径。结合北京山区农业与农村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农田质量动态监测、严控农村建设用地审批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建设管理审批制度和加大生态补偿与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等政府宏观政策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农村经济 可持续发展路径 可持续发展对策 北京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