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the White Pagoda and Dynastic Change in Early Ming Hangzhou
1
作者 Fumiko JOO 《Frontiers of Literary Studies in China-Selected Publications from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5年第1期54-74,共21页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s of the White Pagoda and demonstrates a shift in its representation from a metaphor for the Song court's fate to a fantastic site for the subjugation of unworldly beings...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s of the White Pagoda and demonstrates a shift in its representation from a metaphor for the Song court's fate to a fantastic site for the subjugation of unworldly beings. In the late thirteenth century, the Yuan-appointed Tibetan Buddhist monk Yang Lianzhenjia exhumed the imperial mausoleums of the defeated Southern Song, built the White Pagoda on the site of the old Southern Song palace in Hangzhou, and interred the exhumed bones under it. Enthusiastic Song loyalists thus considered the White Pagoda to be a symbol of a humiliating past in which the Mongol Yuan dynasty occupied the south. Meanwhile, Qu You, an early-Ming writer from Hangzhou, began to imagine that the White Pagoda served to pacify the innocent, lonely dead who died during the Song-Yuan social disturbance. Investigating the discourse of the early Ming literati in regard to the pagoda site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early Ming Hangzhou lead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literary imagination of the White Pagoda would have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ite Snake Legend, where a white serpent spirit was subdued under Thunder Peak Pagoda in Hangzh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i Qiong fall of the Song dynasty Hangzhou history SouthernSong imperial mausoleums Qu You white Pagoda white snake legend YangLianzhenjia
原文传递
“白蛇传”德语译介史述
2
作者 段亚男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1期55-62,151,152,共10页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与审美倾向。本文系统梳理“白蛇传”在德语世界的译介脉络,阐明各时期“白蛇传”故事的译本形态与译者动机,钩沉其在德语世界的知识谱系与接受效果,以期引发对中国故事域外有效传播的深切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德译本 中国故事 德国汉学
下载PDF
粤剧本位、数字景观与类型重塑——论电影《白蛇传·情》的取舍之道
3
作者 苗雪原 《焦作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20,共5页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尊重粤剧本位的前提下完成电影叙事,以数字景观承载电影化处理手段,通过迎合现代观众的视听审美趣味,形成了一种传统戏曲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创作模式,完成了对戏曲电影类型一次重塑,对戏曲电影未来在跨媒介融合中... 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尊重粤剧本位的前提下完成电影叙事,以数字景观承载电影化处理手段,通过迎合现代观众的视听审美趣味,形成了一种传统戏曲与现代技术融合的创作模式,完成了对戏曲电影类型一次重塑,对戏曲电影未来在跨媒介融合中的多元探索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剧 戏曲电影 《白蛇传·情》 重塑
下载PDF
演绎传统民间经典,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以电影《白蛇:浮生》为例
4
作者 李沣润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5期62-66,共5页
2024年8月10日,由追光动画制作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正式上映。该片以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为蓝本,以现代动画技术为载体,在大荧幕上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中国神话故事。在中国电影工业逐渐趋于成熟、中国文化越来越需要“走出去”... 2024年8月10日,由追光动画制作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正式上映。该片以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为蓝本,以现代动画技术为载体,在大荧幕上重新演绎了这一经典中国神话故事。在中国电影工业逐渐趋于成熟、中国文化越来越需要“走出去”、大众越来越期望看到“中国故事”的当下,艺术创作者应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向受众进行展示和传播?《白蛇:浮生》或许给出了一个答案。该文以案例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电影《白蛇:浮生》为研究对象,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该片如何用重新演绎经典民间故事的方式,以古见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电影 电影工业 神话故事 《白蛇传》 中国文化 文化传播
下载PDF
《白蛇传》的文化内涵和白娘子形象的现代阐释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澄霞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白蛇传》故事的逐渐丰富特别是白娘子形象的根本性改变,其背后的唯一动因是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和生活追求。正是这种愿望让白娘子由害人吃人的"蛇妖"变成了一个许多中国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白娘子这位强势女性并不符合中... 《白蛇传》故事的逐渐丰富特别是白娘子形象的根本性改变,其背后的唯一动因是老百姓的生活理想和生活追求。正是这种愿望让白娘子由害人吃人的"蛇妖"变成了一个许多中国男性心目中的完美女性。白娘子这位强势女性并不符合中国男性社会意识对女性依附角色的定位,她是男权社会中男性有别于主流意识的"弱势心态"的产物。白娘子身上全无当代某些女权主义者常有的骄悍之气,有的则是平等互助,温柔贤淑,体谅包容。白娘子凭借自身的才干和努力及其所发挥的社会作用,获得了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这是女性权利与义务的和谐统一,也是当今女性争取男女平等的正确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生活理想 强势女性 弱势心态 社会作用
下载PDF
《白蛇传》的二十三个影视版本及其多维探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新磊 《文化艺术研究》 2012年第1期177-187,共11页
《白蛇传》是最具民间性的中国故事,各门艺术常年演绎,其影视版本迄今已多达二十三个,但优劣参半,成败不一。这些版本《白蛇传》的主题设置各有侧重,造型语言亦各有异同,在作者与读者、作品与受众、艺术与世界的二元互动中,在戏里戏外... 《白蛇传》是最具民间性的中国故事,各门艺术常年演绎,其影视版本迄今已多达二十三个,但优劣参半,成败不一。这些版本《白蛇传》的主题设置各有侧重,造型语言亦各有异同,在作者与读者、作品与受众、艺术与世界的二元互动中,在戏里戏外、荧屏上下,在看与被看、似与不似、可见与不可见的移情与换位中,效果循环,视阈融合,终致其符码在中国影视史上经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版本 母题 符号化 电影化 电视化 经典 视阈 接受
下载PDF
传统戏曲的跨媒介改编及其结构艺术--以《白蛇传》为焦点 被引量:2
7
作者 宁辰 李勇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20-26,共7页
近现代以来,"白蛇故事"以京剧、地方戏、话剧、电影、电视剧等诸多样式纷纷呈现。1952年田汉创作的京剧《白蛇传》与1992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得到了最为广众的收视与欣赏。两者从广义上都属于线性叙事结构,京剧以场面及... 近现代以来,"白蛇故事"以京剧、地方戏、话剧、电影、电视剧等诸多样式纷纷呈现。1952年田汉创作的京剧《白蛇传》与1992年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得到了最为广众的收视与欣赏。两者从广义上都属于线性叙事结构,京剧以场面及场面的连接来推衍情节,而电视剧则用屏幕的声画艺术来表达。然而,电视剧与戏曲在情节线布局上也有差异,传统戏曲一般从动作表现的宽度展开,电视剧则从情节的长度延伸。戏曲重视在情节长度上"压缩"、强调集中整饬,电视剧则追求情节的铺展与延续。正是由于两者叙事结构的这些差异,在将同一故事演绎于舞台与屏幕时,对其原有情节的择取与安排也是不尽相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跨媒介改编 结构艺术
下载PDF
“白蛇传”系列电影: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想象力消费”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旭光 刘之湄 《文化艺术研究》 2022年第5期78-87,115,共11页
作为中国民间亚文化的“白蛇传”传说,一直是各种文艺作品改编重写的重要题材或素材。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崛起,“白蛇传”系列电影也发生着“现代转化”,在文化价值、符号表征和意识... 作为中国民间亚文化的“白蛇传”传说,一直是各种文艺作品改编重写的重要题材或素材。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与数字技术、新媒介的发展,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崛起,“白蛇传”系列电影也发生着“现代转化”,在文化价值、符号表征和意识形态内涵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想象力重构,呈现出互联网时代“想象力消费”的新形态和新美学,如空间场景虚拟化、游戏化的奇观建构,以及叙事节奏加快、密度增加等。“白蛇传”系列电影的现代影像转化,表现出混合、杂糅、复杂的多元性特点,这源于白蛇原型的丰富文化内涵及其与现实对话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系列电影 现代转化 想象力消费
下载PDF
白蛇传研究的百年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5
9
作者 高艳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7,共7页
白蛇传研究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缩影,它承接了五四之际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又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研究的人类学传统,无论在本体论还是方法论层面,都堪称经典个案。综观白蛇传的百年研究史,可以大略归纳为有六个方面的收获... 白蛇传研究是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一个缩影,它承接了五四之际中国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又开启了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研究的人类学传统,无论在本体论还是方法论层面,都堪称经典个案。综观白蛇传的百年研究史,可以大略归纳为有六个方面的收获:源流研究、关系研究、整体文化研究、个别作品研究、比较研究和媒介研究。这些研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展现了学科综合与学科自主意识,折射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多学科进入的源流研究阶段、民间文学学科的个案研究阶段和学科综合的方法论阶段。白蛇传研究的成果也存在明显局限,即过分的重复性源流研究,而缺乏深度的个案研究成果。这种局限,根源上在于学科视野单一,以及系统性、前沿性研究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研究 百年回顾 反思 学科综合
下载PDF
角色易位:民间经典的影视逻辑与文化取向——西方白雪公主童话与东方白蛇传说的传播学比较 被引量:2
10
作者 甘绪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2-726,共5页
以比较文学视野,考察两个经典故事类型——西方白雪公主童话和东方白蛇传说的影视化形态,阐释其演变逻辑在于角色易位以及将传统故事中的角色功能互换。
关键词 西方白雪公主童话 东方白蛇传说 角色易位 民间经典 影像逻辑 传播学
下载PDF
经典的复述方式与古典的现代转型——以白蛇传叙事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郭倩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0-99,共10页
在明代以前的白蛇叙事中,白蛇作为异类,以性的诱惑为饵,对人类个体生命形成威胁。在明代以后的白蛇传叙事中,叙事的扩大化使得人类社会涉入叙事,个体也因依附群体而有了保障,因此在叙事结尾,白蛇最终被捕获,而个体也在危险的性体验中幡... 在明代以前的白蛇叙事中,白蛇作为异类,以性的诱惑为饵,对人类个体生命形成威胁。在明代以后的白蛇传叙事中,叙事的扩大化使得人类社会涉入叙事,个体也因依附群体而有了保障,因此在叙事结尾,白蛇最终被捕获,而个体也在危险的性体验中幡然醒悟。在田汉、张恨水、赵清阁的现代重写中,白蛇传叙事发生了关键性转变,曾经的异类成为理想人格的代表,而曾经的人类社会的维护者却几乎成为异类,表现了现代叙事对反自然人性社会秩序的反抗。本文旨在从各个时代的重述版本中梳理出白蛇传叙事定型的过程与不同结果,并从中发现其现代转型中的特点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情节定型 复述方式 现代转型
下载PDF
“白蛇传”故事讲述中的话语嬗变与文化共生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巧晖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5-79,共15页
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在民间故事讲述时都在回应特定的时代命题与群体的生存经验。“白蛇传”故事在不同的语境与地域文化中重述着。古代文献中“白蛇传”故事文本在空间与时间的交织中发展。19世纪初期开始,民族—国家观念、性别意识、... 不同时代、不同群体在民间故事讲述时都在回应特定的时代命题与群体的生存经验。“白蛇传”故事在不同的语境与地域文化中重述着。古代文献中“白蛇传”故事文本在空间与时间的交织中发展。19世纪初期开始,民族—国家观念、性别意识、革命话语、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等不同的时代话语及“雷峰塔”“西湖”等不同空间主导着“白蛇传”讲述、重述、演绎等,同时,故事文本中的历史、记忆、文学表达逐步成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共享与交流的文化资源。“白蛇传”故事的跨时代、跨区域传承传播彰显了其所呈现的文化共享与交融在当下文明互鉴与交流中发挥的独特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故事讲述 时代话语 文化交融 文化共享
下载PDF
白蛇传宗教景观的生产与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余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2-108,共7页
以景观生产理论为研究视角,梳理白蛇传的核心景观即宗教景观的生产过程,思考白蛇传在地化传承的基本路径,以及景观生产对地域文化的重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传说与宗教之间的内在关系。白蛇传佛教景观生产促进了景观叙事功能的实现,对传... 以景观生产理论为研究视角,梳理白蛇传的核心景观即宗教景观的生产过程,思考白蛇传在地化传承的基本路径,以及景观生产对地域文化的重构功能,我们可以发现传说与宗教之间的内在关系。白蛇传佛教景观生产促进了景观叙事功能的实现,对传说的在地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峨嵋山道教景观生产则由于宗教文化的变迁,导致传说景观消失,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传说在当地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宗教景观 佛教景观 道教景观
下载PDF
话语变迁与法海形象的演变——基于民间传说多元发展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红艳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8-63,共6页
法海形象在"白蛇传说"的演变长河中,由护佑者成为破坏者,由正义走向恶魔,由佛家律令的执行者成为旧文化的守卫者,继而又演变成为革命斗争的对象,这一反面形象最终由田汉京剧《白蛇传》将之定型,并继而成为引导民间口头传说等... 法海形象在"白蛇传说"的演变长河中,由护佑者成为破坏者,由正义走向恶魔,由佛家律令的执行者成为旧文化的守卫者,继而又演变成为革命斗争的对象,这一反面形象最终由田汉京剧《白蛇传》将之定型,并继而成为引导民间口头传说等非主流形态传播中的"权威形象"。法海形象的演变体现了多重文化语境中传说话语的动态变迁,也体现了民间叙事与文化精英叙事之间的深层互动。随着文化语境的改变,法海形象又必然随着传说的再创造、再演绎,经历更多富有文化意蕴的演变,并由此展现民间传说生生不息的文化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说 法海 精英叙事 民间叙事
下载PDF
古今杂糅:当代文学中的白蛇传与“当代”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斌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55-60,共6页
当今社会发展极为迅速,越来越匆忙、冷漠的现代人也许更需要用神话来弥补心灵的虚空,救治人性的缺失。白蛇传作为神话故事的原型,在当代得到那些有创造力作家的青睐,一次又一次地在新的作品中复活。李碧华的小说《青蛇》、李锐的小说《... 当今社会发展极为迅速,越来越匆忙、冷漠的现代人也许更需要用神话来弥补心灵的虚空,救治人性的缺失。白蛇传作为神话故事的原型,在当代得到那些有创造力作家的青睐,一次又一次地在新的作品中复活。李碧华的小说《青蛇》、李锐的小说《人间》、芭蕉的小说《白蛇.青蛇》、周蜜蜜的小说《蛇缠》以及严歌苓的小说《白蛇》等作品,注入了新的元素,从不同的角度对白蛇传予以诠释,尤其是古今杂糅的写法,将古老的传说与当下的社会联系起来,显示出强烈的社会干预、人性批判和人文关怀的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当代文学 社会学 古今杂糅
下载PDF
略论白蛇传故事的主题流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崔云伟 孙绪波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81-88,共8页
白蛇传故事的早期文本《西湖三塔记》传达了劝诫禁欲的主题;冯梦龙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欲求,但受其自身情教观的影响,宣扬禁欲依然是故事的主题;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由妖成仙变化的实质... 白蛇传故事的早期文本《西湖三塔记》传达了劝诫禁欲的主题;冯梦龙拟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个体的自然欲求,但受其自身情教观的影响,宣扬禁欲依然是故事的主题;方成培《雷峰塔》传奇中白娘子由妖成仙变化的实质是宣扬封建社会的忠孝伦理观;田汉改编京剧《白蛇传》充分肯定了个体的精神价值,个体反抗社会压迫与爱情束缚的反抗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故事 《西湖三塔记》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雷峰塔》传奇 京剧《白蛇传》
下载PDF
从“色诱”到“殉情”——冯梦龙对《白蛇传》的情节与主题思想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丽丹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81-83,共3页
 《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美女蛇"色诱"男人到白娘子为爱"殉情"的过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对这一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奠定了美女蛇由"欲"而"爱"的基调,影响...  《白蛇传》的演变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美女蛇"色诱"男人到白娘子为爱"殉情"的过程。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一文对这一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步奠定了美女蛇由"欲"而"爱"的基调,影响此后《白》的发展。其影响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情节的增减,吸收了前朝蛇妻故事的一些因子,同时对前朝蛇妻故事的情节作了重大更改,运用民间故事中常见的"三叠式"手法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二是主题思想的转折性变化,前代蛇妻故事主要突出了"美色害人"和男子应该抗拒"色诱"的思想,冯文虽然也点明了教化主题,但正文中却体现了白娘子对许宣并非出于"情欲"而是饱含"爱情"的思想感情。正是冯梦龙本人的文学思想与情感倾向促使了这两个方面的结合,巩固了冯文在《白蛇传》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冯梦龙 小说情节 主题思想 爱情 情欲
下载PDF
《拉米亚》与《白蛇传》之比较论 被引量:4
18
作者 顾晓辉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6-21,共6页
《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为原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个文本所呈现出的“共相性”,透示出中西方作家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原型意象的深层结构里汲取灵源,重新显示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迄至今日,这种原型意象与... 《白蛇传》与《拉米亚》是东西方文学中以“蛇女”为原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两个文本所呈现出的“共相性”,透示出中西方作家始终不断地从这一原型意象的深层结构里汲取灵源,重新显示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迄至今日,这种原型意象与相关文本,仍能触动现代人的心理深层,仍能作为一种原型主题重新激活人们某种生命意绪———这正是《拉米亚》与《白蛇传》这两个文本具有恒久的文化魅力的深层缘因。就创作主体而言,这种原型意象以及它的吸附泛化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框范了创作主体各自的审美旨趣、思维定势和心理结构。至于这两个文本的“互异性”,则呈示出中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深刻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这两个文本看似相似的故事母体发生变异,从而为我们对这两个文本进行跨国性的文学、文化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女”原型 《白蛇传》 《拉米亚》 文化传统
下载PDF
白蛇戏曲嬗变过程的伦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雅宁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3-14,共2页
白蛇传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四大神话传奇之一,自古以来以白蛇故事为题材原型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戏曲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蛇戏曲在其不同版本、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中透露出浓厚的伦理观照。一方面,戏曲主要... 白蛇传故事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四大神话传奇之一,自古以来以白蛇故事为题材原型的文艺作品数量众多、形式多样,戏曲即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白蛇戏曲在其不同版本、不同时代的嬗变过程中透露出浓厚的伦理观照。一方面,戏曲主要人物身上都被寄托了不同的伦理期待,这些伦理观随着时代背景的改变,或是被建构,或是被消解,共同构成了白蛇戏曲的伦理嬗变框架;另一方面,不同伦理观之间的相互碰撞和冲突,又引起了戏曲主要矛盾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 伦理观 戏曲 嬗变
下载PDF
传统叙事年画中的指示符号及其图像表征:以白蛇故事年画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贺莉 《符号与传媒》 2019年第1期123-135,共13页
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归纳的像似、指示和规约三种符号,在具有鲜明民俗属性的民间年画中也有表现。以传统年画对《白蛇传》故事的图像演绎为例,其中频繁出现云状、气球状或螺旋状的指示符号及其编码的图像空间。这种特殊的图像语汇不仅是... 美国符号学家皮尔斯归纳的像似、指示和规约三种符号,在具有鲜明民俗属性的民间年画中也有表现。以传统年画对《白蛇传》故事的图像演绎为例,其中频繁出现云状、气球状或螺旋状的指示符号及其编码的图像空间。这种特殊的图像语汇不仅是异类原形等身份认同的说明,而且作为灵异之境与法术变幻展示的主要手段,将现实世界与虚幻世界相连接,以嵌套的独立空间将在场与不在场的情境并置,是图像叙事中纲要叙述模式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年画 《白蛇传》指示符号 皮尔斯 图像叙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