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alkalinity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treat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using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被引量:16
1
作者 Baolin Hou Hongjun Han +3 位作者 Shengyong Jia Haifeng Zhuang Qian Zhao Peng X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014-1022,共9页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the nitrite pathway) is more suitable for carbon-limited industrial wastewater. Partial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is the primary step to achieve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The effect ...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the nitrite pathway) is more suitable for carbon-limited industrial wastewater. Partial nitrification to nitrite is the primary step to achieve nitrogen removal via nitrite. The effect of alkalinity on nitrite accumulation in a continuous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by progressively increasing the alkalinity dosage ratio (amount of alkalinity to ammonia ratio, mol/mol).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among alkalinity, pH and the state of matter present in aqueous solution. When alkalinity was insufficient (compared to the theoretical alkalinity amount), ammonia removal efficiency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at each alkalinity dosage ratio, with an abrupt removal efficiency peak. Generally, ammonia removal efficiency rose with increasing alkalinity dosage ratio. Ammonia removal efficiency reached to 88% from 23% when alkalinity addition was sufficient. Nitrite accumulation could be achieved by inhibiting nitrite oxidizing bacteria (NOB) by free ammonia (FA) in the early period and free nitrous acid in the later period of nitrification when alkalinity was not adequate. Only FA worked to inhibit the activity of NOB when alkalinity addition was su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KALINITY NITRITATION coal chemical industry wastewater 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
原文传递
Effects of internals on phase holdup and backmixing in a slightly-expanded-bed reactor with gas–liquid concurrent upflow 被引量:1
2
作者 Kang Yu WeijieWang +2 位作者 Tao Zhang Yumei Yong Chao Y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273-2283,共11页
Five different internals were designed,and their effects on phase holdup and backmixing were investigated in a gas–liquid concurrent upflow reactor where the spherical alumina packing particles of three diameters(3.0... Five different internals were designed,and their effects on phase holdup and backmixing were investigated in a gas–liquid concurrent upflow reactor where the spherical alumina packing particles of three diameters(3.0,4.5 and6.0 mm)were slightly expand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varied superficial gas velocities(6.77×10-2-3.61×10-1 m·s-1)and superficial liquid velocities(9.47×10-4-2.17×10-3 m·s-1).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 holdup increases with th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and particle size,opposite to the variational trend of liquid holdup.When an internal component is installed amid the upflow reactor,a higher gas holdup,a less liquid holdup and a larger Peclet number characterizing the weaker backmixing are obtained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bed without internals under the same operating conditions.Additionally,the minimal backmixing is observed in the reactor equipped with the internals with a novel multi-step design.Finally,empirical correlations were proposed for estimating gas holdup,liquid holdup and Peclet number with the relative deviations within 11%,12%and 25%,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ALS phase HOLDUP BACKMIXING Slightly-expanded-bed reactor Multiphase flow Hydrodynamics
下载PDF
气固逆流式移动床过滤器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邢凯 吕涵 +2 位作者 范怡平 刘梦溪 卢春喜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3,共10页
为探究操作条件对气固逆流式移动床过滤器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大型冷模实验,考察了气固逆流式移动床过滤器的捕集颗粒循环强度、入口粉尘浓度、表观气速及入口粉尘粒径对装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床层压降的主要因素... 为探究操作条件对气固逆流式移动床过滤器过滤性能的影响,通过大型冷模实验,考察了气固逆流式移动床过滤器的捕集颗粒循环强度、入口粉尘浓度、表观气速及入口粉尘粒径对装备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气速是影响床层压降的主要因素,表现出正相关的趋势。捕集颗粒循环强度、入口粉尘浓度、粉尘粒径的改变对床层压降影响较小。捕集颗粒循环强度和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使压降增加。而粉尘粒径与床层压降间的关系随时间变化,开始时粉尘粒径与压降呈正相关,但当装置运行至平稳阶段则趋于降低。装备的除尘效率与入口粉尘浓度及颗粒循环强度正相关,与粉尘粒径及表观气速负相关。但粉尘粒径越小过滤效率越高的趋势受装置内滤饼的影响,仅在粉尘中位粒径10μm以上,且入口粉尘质量浓度在0~32 g·m^(-3)出现。移动床过滤器保持稳定床层压降的同时,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在颗粒循环强度0.3119 kg·s^(-1),16.5~32.7 g·m^(-3)入口粉尘浓度条件下,除尘效率可达99%;且对细微(13μm以下)粉尘的粒级效率接近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 过滤 两相流 除尘效率 压降
下载PDF
移动床径向反应器气固流动试验与数值模拟
4
作者 莫雅婧 鲍文俊 陈剑飞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5-40,共6页
对中试规模移动床径向反应器的气固流动进行了冷模试验研究,并采用Fluent软件欧拉双流体模型对不同流动形式和扇形筒结构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反应器的压力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扇形筒与中心管压差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5%以... 对中试规模移动床径向反应器的气固流动进行了冷模试验研究,并采用Fluent软件欧拉双流体模型对不同流动形式和扇形筒结构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反应器的压力和速度分布。结果表明,扇形筒与中心管压差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5%以内,向心Z形的压差略高于向心Π形;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大,轴向布气效果变差,向心Π形气体轴向分布优于向心Z形;催化剂床层内“D形”扇形筒之间气体速度偏低,压力沿周向分布不均匀;在模拟气体入口速度范围内,“D形”扇形筒的周向相对不均匀度大于12%,“鞍形”扇形筒在5%以下,随着气体速度的增大,“鞍形”扇形筒的周向布气效果比“D形”扇形筒越来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径向反应器 气固流动 扇形筒 冷模试验 欧拉双流体模型
下载PDF
移动床径向反应器中流体力学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宋续祺 汪展文 +1 位作者 金涌 龚美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8-274,共7页
比较了直径500mm移动床径向反应器中向心Z型、向心Π型、离心Z型、离心Π型4种气体流动类型.实验表明,离心Π型流动时,气体轴向分布不均匀度小于5%,为最佳气体流动类型.文中还得到了描述主流道中静压分布的动量交换系数K值.
关键词 径向反应器 移动床 反应器 两相流
下载PDF
径向移动床反应器流场特性及其数学模拟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金福 景山 +3 位作者 王铁峰 金涌 马燮琦 高丽萍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5-441,共7页
本文根据主流道变质量流及颗粒床层气固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完整的径向移动床反应器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开发了模拟计算床层气相二维流场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及相应的计算程序。借此可以模拟计算床层气相压力和轴径向速度的二维分布、内... 本文根据主流道变质量流及颗粒床层气固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完整的径向移动床反应器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开发了模拟计算床层气相二维流场的一种新的数学方法及相应的计算程序。借此可以模拟计算床层气相压力和轴径向速度的二维分布、内外主流道压力和流速分布以及布气孔道的过孔气速和压降。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提出首先优化设计两主流道截面积分配,然后采用变开孔率设计消除开孔区端效应的两步设计方法。借此实现径向移动床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及优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移动床 反应器 流体流动 设计 模拟 移动床
下载PDF
微化工过程中的传递现象 被引量:53
7
作者 陈光文 赵玉潮 +3 位作者 乐军 董正亚 曹海山 袁权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3-75,共13页
微化学工程是现代化学工程学科前沿,主要研究微时空尺度下流体流动、传热、传质现象与反应规律。着重介绍近十年来微通道内气-液、液-液两相流体流动、混合与传质的理论和实验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微化工技术的发展进行展望。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微通道 微反应器 两相流 传质
下载PDF
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流速选择及流态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成林 倪琦 +1 位作者 徐皓 管崇武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290,共8页
水力条件对反应器内生物膜的生长及流态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分别用0.15,0.25,0.35 m/s的水流流速对内径为44 mm的管状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水力冲击,观察不同生物滤料的挂膜情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流... 水力条件对反应器内生物膜的生长及流态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实验分别用0.15,0.25,0.35 m/s的水流流速对内径为44 mm的管状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水力冲击,观察不同生物滤料的挂膜情况,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导流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流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低流速的水力冲击下,生物滤料的挂膜效果最好,平均厚度约为70μm,且不同结构生物滤料的挂膜情况无明显差异;反应器的模拟曝气速度为0.6 m/s时,其内部的综合流动及挂膜效果最佳。因此可知,生物膜的生长情况与同种材质生物滤料的结构形状无关,但与滤料所处的水力情况有关,膜厚度随着水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曝气量大小及结构形状是影响其流态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可以为此类反应器的设计与高效运行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滤料 生物膜厚度 流态模拟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下载PDF
重整径向反应器变况流动布气系统模拟 被引量:11
9
作者 王金福 汪展文 +1 位作者 金涌 俞芷青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598-605,共8页
反应物流参数随反应历程的变化较大是石油化工催化重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径向反应器气体变况流动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变况流动条件下布气系统流体力学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借此模拟探讨了径向... 反应物流参数随反应历程的变化较大是石油化工催化重整过程的重要特征。本文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径向反应器气体变况流动的流体力学数学模型,并给出求解变况流动条件下布气系统流体力学数学模型的数学方法。借此模拟探讨了径向反应器在变况流动条件下主要结构参数和操作条件对轴向均匀布气的影响,为重整径向反应器的优化设计及操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气系统 重整径向反应器 径向反应器 模拟
下载PDF
移动床径向反应器中气体离心流动对颗粒移动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宋续祺 金涌 +1 位作者 俞芷青 龚美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433-441,共9页
对于催化剂不断失活但可再生的工业过程,广泛采用移动床径向反应器在较低的系统压降下进行连续操作.此时存在由贴壁和空腔现象所决定的径向气体流量的上限值.本文分析了有径向离心气体流动时颗粒层中的应力分布,应用散料力学理论建立了... 对于催化剂不断失活但可再生的工业过程,广泛采用移动床径向反应器在较低的系统压降下进行连续操作.此时存在由贴壁和空腔现象所决定的径向气体流量的上限值.本文分析了有径向离心气体流动时颗粒层中的应力分布,应用散料力学理论建立了计算床中初始形成空腔时无因次床层总压降的理论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符合很好.同时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空腔界面的形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 径向反应器 散料力学 贴壁
下载PDF
间热径向流反应器料层厚度对煤热解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二峰 武荣成 +3 位作者 张纯 郭二卫 付晓恒 许光文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8-745,共8页
考察了方形径向流固定床煤热解反应器中变化煤层厚度对料层升温速度及煤热解产物分布特性的影响。随着料层厚度增加,导致煤热解反应要求的时间增长,热解水和气的产率相应增加,焦油和半焦收率逐渐降低,但焦油中轻质组分(沸点低于360℃组... 考察了方形径向流固定床煤热解反应器中变化煤层厚度对料层升温速度及煤热解产物分布特性的影响。随着料层厚度增加,导致煤热解反应要求的时间增长,热解水和气的产率相应增加,焦油和半焦收率逐渐降低,但焦油中轻质组分(沸点低于360℃组分)含量呈升高趋势,半焦和煤气热值稍许降低。如,加热壁温度900℃、从45 mm至105 mm增加煤料层厚度时,焦油产率从7.17%(质量,下同)下降到6.26%(相对干基煤),但焦油中的轻焦油组分含量则从67%升至72.7%,半焦产率由80.0%降至77.0%,热解水和煤气产率分别由6.96%和5.91%增至8.85%和7.90%,煤气热值则由24348.5 k J·m-3下降至20649.2 k J·m-3。所得半焦的热值径向上由高温侧向低温侧逐渐降低,煤料层越厚、热值降幅越大,而相同煤料层厚度处与加热壁平行的同一轴向平面上的半焦热值基本相同。针对研究的反应器,气相热解产物在反应器内沿径向(横向)由高温料层区向低温料层区流动。在该过程中伴随着热解产物对远离加热壁的低温煤料的传热、热解生成重质组分的冷凝和在煤/半焦颗粒表面的吸附截留,进而在低温料层进一步升高温度时发生二次裂解等物理化学过程。反应器内煤层厚度越大,上述各种伴随的物化作用越显著,从而明显影响煤料层的升温及热解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热解 径向流反应器 料层厚度 二次反应 反应调控 内构件移动床
下载PDF
大型循环流化床流动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明辉 钱震 +2 位作者 余皓 魏飞 金涌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2-187,共6页
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探头和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内径 418mm ,高 18m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和下行床中的瞬态颗粒浓度信号和颗粒速度信号 .对瞬态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的概率密度分布分析表明 ,下行床中存在着和提升管中不同的微观流动... 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探头和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量了内径 418mm ,高 18m的大型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和下行床中的瞬态颗粒浓度信号和颗粒速度信号 .对瞬态颗粒浓度和颗粒速度的概率密度分布分析表明 ,下行床中存在着和提升管中不同的微观流动结构 ,在提升管内流动结构存在明显的两相 :即颗粒团相和空穴相 ,两相的固含率分别为接近 1-εmf和 0 0 1~ 0 0 2 .而在下行床中 ,虽然在边壁也存在着颗粒的团聚行为 ,但不能形成稳定的、固含接近于起始流化状态固含值的颗粒团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瞬态流动行为 流动结构 提升管 下行床
下载PDF
气固错流移动床高温煤气脱硫过程模拟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建涛 黄戒介 +2 位作者 吴晋沪 张建民 王洋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0-44,共5页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考虑过程的传质和传热 ,建立了气固错流移动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过程的操作特点 .结果表明 ,由于气固错流接触的特点 ,气固反应区沿颗粒移动方向逐渐向气体出口侧偏移 ,在竖直截面上... 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 ,考虑过程的传质和传热 ,建立了气固错流移动床反应器的数学模型 ,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分析了过程的操作特点 .结果表明 ,由于气固错流接触的特点 ,气固反应区沿颗粒移动方向逐渐向气体出口侧偏移 ,在竖直截面上气体浓度存在较大的差异 ,固体颗粒出口处脱硫剂转化率呈一定的分布 .能量衡算表明 ,反应区温度变化不大 ,即使考虑到脱硫剂颗粒温度变化 ,也不会对反应造成太大的影响 .在保证高脱硫率的基础上 ,减小出口脱硫剂转化率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固错流移动床 高温煤气 脱硫 过程模拟 反应器
下载PDF
移动床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13
14
作者 宋续祺 金涌 俞芷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0-45,共6页
本文综述了移动床的形式、特点及应用情况,讨论了有关移动床中气固流动行为及相应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移动床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几种有发展前途的新型移动床装置。
关键词 反应器 气固反应 固定床反应器
下载PDF
移动床径向反应器的催化剂颗粒层中应力分布和贴壁现象产生的条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宋续祺 金涌 龚美珊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52-361,共10页
本文应用散料力学理论,分析了移动床径向反应器颗粒床层内的应力,得到了在有气体径向流动情况下床内正应力和剪切应力沿径向分布的解析解,并由此得到了计算颗粒产生贴壁时的气体流量和床层总压降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各种因素对产生贴壁现... 本文应用散料力学理论,分析了移动床径向反应器颗粒床层内的应力,得到了在有气体径向流动情况下床内正应力和剪切应力沿径向分布的解析解,并由此得到了计算颗粒产生贴壁时的气体流量和床层总压降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各种因素对产生贴壁现象的影响。最后将本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文献中提供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 径向反应器 应力分布
下载PDF
好氧MBBR连续流和间歇流的挂膜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永祥 姚伟涛 +1 位作者 肖社明 李晓丹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295-299,306,共6页
采用合适的挂膜方法能够加速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启动,并能使其稳定运行.通过不同填充率下静态清水试验,观察了相应曝气强度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填料流化状态,测定其充氧性能,且通过试验对连续流和间歇流两种挂膜方法... 采用合适的挂膜方法能够加速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的启动,并能使其稳定运行.通过不同填充率下静态清水试验,观察了相应曝气强度下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中填料流化状态,测定其充氧性能,且通过试验对连续流和间歇流两种挂膜方法进行了比较,对两种挂膜方法下填料上的生物膜厚度和生物相及填料对有机物和氨氮等指标的去除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反应器的最佳填充率为50%;间歇式进水的挂膜方法可以加快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的启动,一个月左右COD去除率能达到将近60%,氨氮去除率在90%左右,生物膜厚度大多在100-150μm,显微镜下观测到的生物相已比较丰富,出现了钟虫、吸管虫类原生动物,启动时间明显少于采用连续式进水的挂膜方法;连续式进水的试验条件下得出培养生物膜的最佳水力停留时间(HRT)在5 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 挂膜 连续流 间歇流
下载PDF
UASB—SBR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慧桃 常雁红 +3 位作者 罗晖 马三剑 张欣欣 宋韬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0-443,共4页
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考察了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中COD的去除效果。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9 210 mg/L、容积负荷为9.21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SBR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1 010... 采用UASB—SBR组合工艺处理阿维菌素废水,考察了UASB反应器和SBR反应器中COD的去除效果。UASB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9 210 mg/L、容积负荷为9.21 kg/(m3.d)时,COD去除率稳定在85%左右。SBR反应器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COD为1 010 mg/L、容积负荷为1.01 kg/(m3.d)时,出水COD在300 mg/L以下,COD去除率约为75%。出水COD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二级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 序批式反应器(SBR) 阿维菌素 化学需氧量 废水处理
下载PDF
移动床热煤气脱硫气固反应过程模拟 Ⅰ错流移动床反应器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8
作者 曹晏 张守玉 +2 位作者 张建民 王洋 张碧江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热煤气脱硫是IGCC等高效洁净煤联合循环发电过程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具有净化(脱硫及除尘)一体化潜力并可实现过程连续操作的错流移动床为热煤气脱硫反应器,通过对其反应过程的分析作出合理假设,建立了描述单颗粒脱硫反应及反... 热煤气脱硫是IGCC等高效洁净煤联合循环发电过程的关键技术,本文采用具有净化(脱硫及除尘)一体化潜力并可实现过程连续操作的错流移动床为热煤气脱硫反应器,通过对其反应过程的分析作出合理假设,建立了描述单颗粒脱硫反应及反应器行为的模型方程,并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本模型的计算结果可较好地解释前人的实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移动床 非催化 气固反应 热煤气 脱硫 模拟
下载PDF
部分润湿滴流床的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9
作者 江志东 陈瑞芳 吴平东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1998年第1期16-18,共3页
在低液速区操作的滴流床,由于存在部分润湿现象,操作特性与全润湿滴流床不同,机理也更复杂。本文综述了此类反应器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润湿机理和床层两相流动的描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讨论了它们对反应器建模... 在低液速区操作的滴流床,由于存在部分润湿现象,操作特性与全润湿滴流床不同,机理也更复杂。本文综述了此类反应器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在润湿机理和床层两相流动的描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讨论了它们对反应器建模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流床 反应器 润湿 两相流动 综述 流体力学
下载PDF
流化床烟气脱汞气固两相流动的可视化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朔 赵兵涛 钟美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9-334,共6页
为了探究流化床烟气脱汞反应器内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可视化显形实验对不同主流化风速、床层物料高度、颗粒粒径和活性炭喷口速度下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的行为和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气固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 为了探究流化床烟气脱汞反应器内气固两相的流动过程,通过可视化显形实验对不同主流化风速、床层物料高度、颗粒粒径和活性炭喷口速度下反应器内气固流动的行为和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气固两相流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具有流动模拟的可靠性.主流化风速增加或颗粒粒径减小,均会加剧气固两相流动的剧烈程度,活性炭喷口气流会造成气固两相的局部湍动,但床层物料高度由于受到壁面与颗粒的摩擦力和内部气泡大小的综合作用,对气固流动行为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反应器 烟气脱汞 两相流动 可视化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