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的性状表现及相关性
1
作者 陈东亮 陈佳琴 +3 位作者 李振动 杨春杰 谭春燕 朱星陶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5,共5页
为鉴定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生态下的性状表现,进一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为该轮回群体核心种质的利用提供参考,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以随机挂牌的135株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资源为... 为鉴定大豆ms1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在贵州生态下的性状表现,进一步了解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和依存关系,为该轮回群体核心种质的利用提供参考,在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科研试验基地,以随机挂牌的135株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资源为鉴定材料,以贵州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黔豆7号和地方品种铜科豆2号的单株产量为对照,通过简单相关与通径分析,探讨单株粒数、有效荚数等9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机挂牌的135个单株中有22个不育株,不育株率达16.29%。在110个可育株中,单株产量超过黔豆7号的有23株,占20.91%;超过铜科豆2号的有24株,占21.82%,说明大豆不育轮回群体核心种质对当地大豆的高产育种具有较高的利用潜力。底荚高度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单株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其他性状均与单株产量达到极显著相关;有效荚数、单株粒数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和0.835;各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影响大小为单株粒数>有效荚数>主茎节数>百粒重>有效分支>株高>底荚高度>茎粗>生育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ms1轮回群体 性状 相关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