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ROD activities of liver in Mugil so-iuy exposed to benzo(a)pyrene,pyrene and their mixture 被引量:1
1
作者 WangChonggang ChenJixin +1 位作者 YuAng ZhengWeiyu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3-220,共8页
The effects on hepatic EROD (7-ethoxyresorufin O-deethylase) in Mugil so-iuy exposedto benzo(a)pyrene (BaP), pyrene and their mixtures of equal concen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t concentrations of 0.1, 1.0, 5.0, 10.0... The effects on hepatic EROD (7-ethoxyresorufin O-deethylase) in Mugil so-iuy exposedto benzo(a)pyrene (BaP), pyrene and their mixtures of equal concentration were investigated, at concentrations of 0.1, 1.0, 5.0, 10.0, 50.0μg/dm3, in experimental condition. Time-effects and dose-response of the biochemical indexs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epatic EROD activities were induced by the exposure of BaP, pyrene and their mixtures at high concentration. Dose-response connections were that the hepatic EROD activities were elevat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 of the pollutants. The combined effect of BaP and pyrene at 1:1 concentration ratio on hepatic EROD activity was antago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OD activity benzo(a)pyrene(BaP) pyrene mugil so-iuy
下载PDF
鲻鱼(Mugil cephalus)寄生蠕虫群落生态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金英 吕军仪 +2 位作者 曾华 杨大伟 陈志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从 1 0 1 7尾鲻鱼 ( Mugil cephalus)肠道内获得寄生蠕虫 9种 ,均为常见种类 ,即复殖吸虫 ( Digeneans) 8种 ,棘头虫( Acanthodephala) 1种 ,总感染率为 2 4 .0 % ,平均感染强度 8.73 ,种群平均密度 2 .1 0 ,其中惠东拟囊腔吸虫 ( Sacco... 从 1 0 1 7尾鲻鱼 ( Mugil cephalus)肠道内获得寄生蠕虫 9种 ,均为常见种类 ,即复殖吸虫 ( Digeneans) 8种 ,棘头虫( Acanthodephala) 1种 ,总感染率为 2 4 .0 % ,平均感染强度 8.73 ,种群平均密度 2 .1 0 ,其中惠东拟囊腔吸虫 ( Saccocoe-lioideshuidongensis)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最大。鲻鱼寄生蠕虫群落多样性指数为 2 .0 1 93 ,群落均匀度指标为0 .63 70。鲻鱼感染寄生蠕虫种数在 1~ 3种之间 ,优势种 1种 ,为惠东拟囊腔吸虫 ;次优势种 3种 ,分别为鲻长尾吸虫 ( E-longinus mugilus)、单睾椭囊吸虫 ( Elliptobursa singlorchis)和圆颚针鱼新棘吻虫 ( Neoechinorhynchustylosuri) ;非优势种 5种 ,分别为楔形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cuneatus)、长形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elongatus)、双睾原单脏吸虫 ( Pro-haplosplanchusdiorchis)、粤东纵睾吸虫 ( Tandemorchisyuedongensis)和浦里单脏吸虫 ( H aplosplanchnuspurii)。鲻鱼寄生蠕虫复合群落和组分群落在一年四季中均由 9种蠕虫组成 ,其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密度变化各有所不同 ,即从夏季开始 ,鲻鱼寄生蠕虫总感染率和各组分群落的平均密度则逐渐增高 ,冬季达到一个高峰 ,随后逐渐下降 ;鲻鱼寄生蠕虫复合群落的平均密度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寄生蠕虫 群落生态
下载PDF
我国沿海鲻鱼(Mugil cephalus)不同地理群体形态差异研究 被引量:25
3
作者 刘建勇 杨廷宝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2-576,共5页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的四个鲻鱼群体110个个体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的广东湛江群体(ZJ)与福建厦门群体(XM)形态最为接近,位于北部沿海的河北塘沽群体(HB)与山东青... 运用多变量形态度量学分析方法,对我国沿海的四个鲻鱼群体110个个体的形态变异进行了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的广东湛江群体(ZJ)与福建厦门群体(XM)形态最为接近,位于北部沿海的河北塘沽群体(HB)与山东青岛群体(QD)的形态最为接近;而南、北部群体间的趋异程度较大,有一定程度的形态分化。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对不同群体间总变异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50.00%、12.16%、11.10%,累积贡献率为73.2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四个鲻鱼群体在形态上的差别很大程度上是由体型的高低、长短引起的,且主要集中在胸部和尾部。判别分析中采用9个不同的变量,分别构建了四个鲻鱼群体的判别公式,判别正确率达到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群体 形态差异 框架分析
下载PDF
4种饲料投喂对鲻(Mugil cephalus)生长及鱼体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郭永坚 罗昭林 +3 位作者 阴晓丽 李俊伟 朱长波 颉晓勇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共6页
以初始体重(25.0±1.59)g的鲻为研究对象,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饲料投喂对鲻的生长及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处理组分别为面粉组(T1)、米糠组(T2)、虾料组(T3)和鱼料组(T4)。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内水族缸内单一地使用面粉或米糠投... 以初始体重(25.0±1.59)g的鲻为研究对象,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不同饲料投喂对鲻的生长及鱼体生化组成的影响。处理组分别为面粉组(T1)、米糠组(T2)、虾料组(T3)和鱼料组(T4)。研究结果显示,在室内水族缸内单一地使用面粉或米糠投喂,鲻几乎不生长,但仍能维持较高的成活率(>80%)。虾料组的特定生长率(1.46%/d)和饲料效率(48.62%)均为各组最高,约为鱼料组的两倍,且两组的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均显著高于面粉组和米糠组(P<0.05)。面粉组和米糠组的周均日摄食量在第4周后迅速降低(<0.80 g/d),而整个养殖期间虾料组和鱼料组普遍高于0.80 g/d,且在第8周明显升高。养殖结束时全鱼的粗蛋白以米糠组最高(18.62%±1.36%),粗脂肪以虾料组最高(10.52%±0.36%)。面粉组有较明显的粗脂肪积累(8.01%±0.42%)。研究结果表明,碳水化合物(面粉)水平的提高会促进鲻全鱼脂肪的积累,用米糠代替配合饲料投喂时可维持鲻的粗蛋白含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蛋白 脂肪 摄食
下载PDF
南海海区鲻鱼(Mugil cephalus)COⅠ基因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孙鹏 彭士明 +1 位作者 尹飞 施兆鸿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136,共6页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序列研究了南海海区鲻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21bp的基因片段。在35个样品中共发现4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4.1%、2... 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Ⅰ亚基(COⅠ)序列研究了南海海区鲻鱼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结构。通过PCR扩增与序列测定获得了长度为621bp的基因片段。在35个样品中共发现47处碱基变异,A、T、G、C碱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1.6%、24.1%、25.0%和19.2%。35条COⅠ序列共定义了25个单倍型,存在47个多态性位点,产生49个突变。其中,简约信息位点有36个,占总位点数的5.8%,同义替换位点7个,占总变异位点的14.9%,没有发现插入或缺失现象。单倍型多样性(Hd)为0.9563,核苷酸多样性(Pi)为0.02795,平均碱基差异(K)为17.36。Tajima’sD中性检验结果为1.29916,但差异不显著(P>0.10)。采用邻接法(NJ)和非加权配对算术平均法(UPGMA)构建分子系统树,所有的25个单倍型被分成两个分支。结果表明,南海海区鲻鱼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其结果可以为合理开发和利用鲻鱼野生资源,以及建立和保护鲻鱼种质资源提供必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 I)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慢性氨氮胁迫对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组织细胞免疫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蒋玫 李磊 +2 位作者 沈新强 吴庆元 牛俊翔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1-97,529,共7页
以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低浓度氨氮长时间胁迫对组织细胞免疫指标和遗传物质代谢的影响。实验分0.35、0.7、1.5和3mg/L氨氮处理组,分别于0、5、10、15、20d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肝脏和鳃丝的丙二醛(MDA... 以鲻鱼(Mugil cephalus)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低浓度氨氮长时间胁迫对组织细胞免疫指标和遗传物质代谢的影响。实验分0.35、0.7、1.5和3mg/L氨氮处理组,分别于0、5、10、15、20d取样并进行相关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肝脏和鳃丝的丙二醛(MDA)含量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活性与氨氮浓度呈一定的正相关。氨氮对MDA的影响具有不同组织和不同时序的选择性。不同浓度氨氮胁迫下,鳃丝和肝脏Na+-K+-ATP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并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趋于稳定。Na+-K+-ATP活性与氨氮浓度呈一定的负相关性,尤其是3mg/L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P<0.05)。在氨氮浓度0.7mg/L和1.5mg/L时,肌肉中RNA/DNA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各浓度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高浓度(3mg/L)比值基本无变化。肝脏和鳃丝的Na+-K+-ATP酶的mRNA表达量,在氨氮胁迫第5d时检测到达最高,随后表达量缓慢回落,实验20d除3mg/L处理组表达量仍高于对照组水平外,其他处理组均降至对照组水平。Na+-K+-ATP酶的表达水平变化趋势与Na+-K+-ATP活性基本一致。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的氨氮长时间胁迫作用下,抗氧化免疫系统和肌肉中的核酸代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 处理组 氨氮浓度 表达量 低浓度 肝脏组织 鲻鱼 长时间 对照组 胁迫作用
下载PDF
鲻鱼Mugil oeur Forskal的变异个体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明德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6-47,共2页
我国没有头鲻Mugil cephalus Linnaeus,现今国内描述的头鲻,实为鲻鱼,应予更正。鲻鱼Mugil oeur Forskal存在变异个体,主要变异是第一背鳍Ⅲ棘,而正常个体Ⅳ棘。
关键词 鲻鱼 变异 个体
下载PDF
鲻Mugil cephalus L.与尖头鮻Liza tade(Forskal)骨骼系统的比较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仲辉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1-7,共7页
对南海产的鲻和尖头的骨骼系统作了比较观察 ,结果表明 :两种鱼脑颅都较宽且扁 ;其鼻骨、围眶骨、翼耳骨、上耳骨 ,咽颅中的前上颌骨、上颌骨、腭骨、中翼骨、后翼骨、尾舌骨、下咽骨 ,肩带骨中的主后颞骨、后颞骨、上匙骨、匙骨 ,以及... 对南海产的鲻和尖头的骨骼系统作了比较观察 ,结果表明 :两种鱼脑颅都较宽且扁 ;其鼻骨、围眶骨、翼耳骨、上耳骨 ,咽颅中的前上颌骨、上颌骨、腭骨、中翼骨、后翼骨、尾舌骨、下咽骨 ,肩带骨中的主后颞骨、后颞骨、上匙骨、匙骨 ,以及腰带骨等特征区别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头Sho 骨骼系统 经济鱼类 鲻鱼
下载PDF
Survival Rate and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Mugil cephalus (Linnaeus, 1758) Larvae Fed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Extract
9
作者 Mohammad Saeid Fereidouni Paria Akbary Siyavash Soltanian 《American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2015年第1期7-15,共9页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extract in fish diet on survival rate, digestive enzymes and som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Mugil cephalus...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extract in fish diet on survival rate, digestive enzymes and some biochemical parameters of Mugil cephalus larvae.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fish with mean weight 0.45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qual four groups;each one contained 3 replicates. Fish was fed with diets containing 0% (control), 0.5%, 1% and 3% concentrations of garlic extract (GE) in diet. 30 days after feeding, survival rate, different biochemical (larvae extract total protein, albumin, globulin, glucose,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parameters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lipase, protease and amylase) were evaluate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survival rate of all groups fed with GE a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diet (P < 0.05).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sativum in all leve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 < 0.05) the content of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 and glucose in larvae extract. Also total protein, albumin and globulin levels ha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ll groups fed GE (P < 0.05). The highest total protein (2.13 ± 0.12 g/dL), albumin (0.37 ± 0 g/dL), globulin (1.76 ± 0.12 g/dL), amylase (9.25 ± 0.14 U/mg protein), protease (4.20 ± 0.08 U/mg protein) and lipase (2.62 ± 0.14 U/mg protein) and the lowest serum triglyceride (22.78 ± 0.20 mg/dL), glucose (8.76 ± 0.09 mg/dL), cholesterol (3.69 ± 0.07 mg/dL)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fish fed 3% GE in diet. Garlic inclusion in fish diet at 3% concentration is therefore beneficial for use in aquaculture to improve the general health and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of M. cephalus larv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gil cephalus GARLIC EXTRACT BIOCHEMICAL Indices DIGESTIVE Enzyme Activity
下载PDF
不同光照条件对幼鲻趋光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以尧 冯波 卢伙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300cm×100cm×75cm的循环水槽内,对体长40~60mm的幼鲻(Mugilcephalus)在6个不同光照强度、20min光照时间内、2个光照区域和2种光照模式下的趋光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光照强度对幼鲻的光反应没有显著的影响(P>... 在300cm×100cm×75cm的循环水槽内,对体长40~60mm的幼鲻(Mugilcephalus)在6个不同光照强度、20min光照时间内、2个光照区域和2种光照模式下的趋光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6个光照强度对幼鲻的光反应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20min内光照时间对幼鲻的光反应没有显著的影响(P>0.05);幼鲻对光呈均等反应,但对光较暗区的趋性更强一些(P<0.05);幼鲻在2种光照模式下的光反应总体趋势一致,但其光反应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幼鲻对光呈均等反应,但更趋暗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条件:幼鲻(mugil cephalus) 趋光行为
下载PDF
苯并(a)芘和芘的混合物暴露对梭鱼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1
作者 王重刚 郑微云 +2 位作者 余群 郁昂 陈荣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9-533,共5页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研究浓度范围从 0 1— 5 0 μg L的苯并 (a)芘和芘的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 (Mugilso iuy)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对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出抑制效...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研究浓度范围从 0 1— 5 0 μg L的苯并 (a)芘和芘的等浓度混合物暴露对梭鱼 (Mugilso iuy)肝脏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结果显示 ,对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出抑制效应 .在暴露过程中 ,抗氧化酶活性也有出现短暂的诱导 ,高浓度组出现诱导的时间比低浓度组早 .SOD和GPx活性的变化有一定的同步性 .CAT活性在暴露早期出现诱导 .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间接反映了环境中氧化胁迫的存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物 肝脏 苯并(A)芘 抗氧化酶 梭鱼 酶活性 海洋污染 污染物
下载PDF
苯并(a)芘和芘暴露对梭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重刚 余群 +2 位作者 郁昂 陈荣 郑微云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浓度范围 0 .1~ 5 0 μg/L的苯并 (a)芘和芘的短期暴露 (7d) ,5 0 μg/L浓度组造成梭鱼肝脏SOD活性先抑制后诱导的效应 ;5 μg/L浓度在 7d的暴露中 ,SOD活性未出现诱导而是抑制 ;同样在 5 0μg/L浓度下 ,苯并 (a)芘... 在实验生态条件下 ,浓度范围 0 .1~ 5 0 μg/L的苯并 (a)芘和芘的短期暴露 (7d) ,5 0 μg/L浓度组造成梭鱼肝脏SOD活性先抑制后诱导的效应 ;5 μg/L浓度在 7d的暴露中 ,SOD活性未出现诱导而是抑制 ;同样在 5 0μg/L浓度下 ,苯并 (a)芘暴露 4d后SOD活性出现诱导 ,而芘在暴露 7d后才出现诱导 ,这间接反映了苯并 (a)芘和芘的毒性大小。这些结果说明梭鱼肝脏SOD活性与苯并 (a)芘和芘暴露有一定的相关性 ,可以作为海洋环境多环芳烃污染监测的一种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活性 影响 苯并(A)芘 超氧化物歧化酶 梭鱼 海洋污染物 环境毒理学
下载PDF
鲻鱼精子发生和形成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洪万树 翁幼竹 +2 位作者 林君卓 方永强 戴燕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16-120,共5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鲻鱼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过程 .结果表明 ,鲻鱼早期精巢有两种类型的精原细胞 ,即A型和B型 ,在B型精原细胞可见核旁有类核周体 (nuage) ,可视为精原细胞向初级精母细胞发育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鲻鱼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成过程 .结果表明 ,鲻鱼早期精巢有两种类型的精原细胞 ,即A型和B型 ,在B型精原细胞可见核旁有类核周体 (nuage) ,可视为精原细胞向初级精母细胞发育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早期同源染色体配对明显可见 ,精子细胞之间存在着间桥联系 .鲻鱼成熟精子的特点是细胞核呈马蹄形 ,核凹较浅 ,核前端无顶体 ,核内染色质呈粗颗粒状 ,核膜与质膜之间有较大的空隙 .中段较短 ,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互相垂直 .精子尾部细长 ,横切面为典型的“9+ 2”双联微管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鲻鱼 精子发生 精子形成 精子形成 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鲻鱼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 被引量:35
14
作者 方永强 翁幼竹 +1 位作者 胡晓霞 林君卓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用7种哺乳类胃肠激素抗体对鲻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HT、SST、VIP、GAS和P物质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均存在于鲻鱼胃肠粘膜中,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则显免疫阴性反应。文中还描述了鲻鱼胃肠道免疫活性内分泌... 用7种哺乳类胃肠激素抗体对鲻鱼消化道内分泌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结果表明5-HT、SST、VIP、GAS和P物质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均存在于鲻鱼胃肠粘膜中,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则显免疫阴性反应。文中还描述了鲻鱼胃肠道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及在胃肠各部的分布密度,并对其可能的分泌方式和功能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内分泌细胞 鲻鱼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激素
下载PDF
鲻鱼营养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李来好 陈培基 +3 位作者 杨贤庆 李刘冬 吴燕燕 刁石强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93,共3页
关键词 鲻鱼 营养成分 蛋白脂 脂肪 水分 灰分 测定
下载PDF
全雌鲻鱼培育的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方永强 翁幼竹 +3 位作者 林君卓 胡晓霞 周晶 洪万树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1-135,T001,共6页
研究了性腺未分化年幼鲻鱼 ,通过口服不同剂量的 17β -雌二醇控制其雌性化。研究结果表明 ,高剂量组被诱导为全雌鲻鱼 ,低剂量组雌性率达 90 % ,而对照组则为雄鱼。雌性性分化早于雄性。 17β -雌二醇在肌肉和胃肠道残留量低 。
关键词 鲻鱼 17Β-雌二醇 性分化 雌性化
下载PDF
温度、盐度和pH对鲻幼鱼耗氧率、排氨率以及窒息点的影响 被引量:37
17
作者 李加儿 曹守花 +3 位作者 区又君 刘汝建 张建生 吴水清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54-962,共9页
采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2、16、20、24、28、32℃)、盐度(5、10、15、20、25、30)和pH(7.2、7.7、8.2、8.7、9.2、9.7)对体质量(0.21±0.03)g的鲻(Mugil cephal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封闭流水式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12、16、20、24、28、32℃)、盐度(5、10、15、20、25、30)和pH(7.2、7.7、8.2、8.7、9.2、9.7)对体质量(0.21±0.03)g的鲻(Mugil cephalus)幼鱼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X)对鲻幼鱼耗氧率(Yo)和排氨率(YN)的影响显著,其两两间的相关关系可分别用一元二次方程Yo=-0.0256x2+0.2191X-0.1054(P<0.05)和YN=-0.0054X2+0.044 1X-0.0082(P<0.01)表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鲻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均为先升高后降低,在24℃时,耗氧率和排氨率都达到最大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盐度对鲻幼鱼耗氧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当盐度在5~30时,随着盐度的升高,耗氧率先下降再升高,然后再下降;排氨率则先升高后降低.经方差检验,盐度对鲻幼鱼排氨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为YN=-0.0013X2+0.0027X+0.047(P<0.01).pH对鲻幼鱼耗氧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随着pH的升高,耗氧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两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一元二次方程Yo=-0.02583X2+0.198X+0.0775(P<0.01)表示;pH对鲻排氨率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式为YN=-0.0032X2+0.0217X+0.003(P<0.01).温度和pH对鲻幼鱼窒息点的影响极显著(P<0.0),盐度对鲻幼鱼窒息点的影响显著(P<0.05),但对鲻的窒息时间没有显著影响(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盐度 耗氧率 排氨率 窒息点
下载PDF
鲻脾脏和头肾的形态学与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守花 李加儿 +2 位作者 区又君 刘汝建 吴水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6,共8页
通过光镜技术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的脾脏和头肾进行研究发现:脾脏外有薄层结缔组织纤维被膜覆盖,被膜向内延伸将脾脏分成不规则小叶,无明显小梁,含大量淋巴细胞、血细胞、粒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较多,脾脏中可见较多并行排列的... 通过光镜技术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的脾脏和头肾进行研究发现:脾脏外有薄层结缔组织纤维被膜覆盖,被膜向内延伸将脾脏分成不规则小叶,无明显小梁,含大量淋巴细胞、血细胞、粒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较多,脾脏中可见较多并行排列的动脉、静脉和神经束,有椭圆体;头肾与肾脏分离,分左右2叶。头肾为网状淋巴样组织,外被膜极薄,无明显的小梁,无肾单位,分为红血细胞聚集区和白细胞聚集区,有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相对于脾脏,头肾中的动脉和静脉的数量较少。研究结果表明:头肾和脾脏组织是鲻的重要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头肾 形态学 组织学
下载PDF
梭鱼仔鱼耳石日轮形成及自然种群日龄的鉴定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城华 沙学绅 +2 位作者 尤锋 杨纯武 黄瑞东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梭鱼实验种群样本,系于1987年5月,从山东大沽河口搜集的亲鱼经人工授精后孵出的仔鱼在实验室培育取得;自然种群样本,于同年同地区采集。对于实验种群耳石生长轮形成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种群培育天数(D)与耳石生长轮数(N)... 梭鱼实验种群样本,系于1987年5月,从山东大沽河口搜集的亲鱼经人工授精后孵出的仔鱼在实验室培育取得;自然种群样本,于同年同地区采集。对于实验种群耳石生长轮形成的周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种群培育天数(D)与耳石生长轮数(N)之间的关系以回归式N=D-1.89表达之;根据实验种群耳石轮纹形成的周期性规律,鉴定了自然种群的日龄,表明二者具相似的周期性规律;协方差分析表明,梭鱼早期阶段的生长,自然种群比实验种群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鱼 耳石 轮纹 日龄 种群 仔鱼
下载PDF
营养强化的轮虫在鲻鱼育苗中的效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叶金聪 蔡良候 +1 位作者 林向阳 温凭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3-58,共6页
经连续 2a采用小球藻轮虫、酵母轮虫和乌贼肝油 +小球藻进行营养强化的轮虫培育鲻鱼苗 ,直观比较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表明 :以乌贼肝油营养强化轮虫为饵的鱼苗 ,经 35d的培育存活率最高 ,为 2 5%~ 6 1 % ;以小球藻轮虫为... 经连续 2a采用小球藻轮虫、酵母轮虫和乌贼肝油 +小球藻进行营养强化的轮虫培育鲻鱼苗 ,直观比较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发育情况 .结果表明 :以乌贼肝油营养强化轮虫为饵的鱼苗 ,经 35d的培育存活率最高 ,为 2 5%~ 6 1 % ;以小球藻轮虫为饵的鱼苗次之 ,存活率为 1 3%~ 2 4% ;而以酵母轮虫为饵鱼苗的存活率是最低的 ,仅培育 1 0~ 1 5d ,仔鱼就全部死亡 ;以乌贼肝油营养强化轮虫为饵的鱼苗生长速度最快 ,个体大小整齐、肥满 ,变态时间比小球藻轮虫组提早 1~ 2d ,最长达 3~ 4d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强化 轮虫 育苗 鲻鱼 存活率 生长速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