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叶的本草考证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1
1
作者 张元 康利平 +1 位作者 郭兰萍 周爱香 《上海针灸杂志》 2017年第3期245-255,共11页
搜集古今有关艾叶本草记载和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艾叶的本草与物种考证、道地性的历史变迁,整理了艾叶的近缘种的形态特征、生产栽培、采收加工与炮制,对艾叶、艾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临床应用及灸法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综述,... 搜集古今有关艾叶本草记载和研究的文献资料,分析艾叶的本草与物种考证、道地性的历史变迁,整理了艾叶的近缘种的形态特征、生产栽培、采收加工与炮制,对艾叶、艾烟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临床应用及灸法的作用机理等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艾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灸法 艾叶 本草考证 物种考证 综述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艾叶总黄酮索氏提取工艺 被引量:13
2
作者 卫星星 曹琛 +2 位作者 高慧 白熙 靳月琴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6年第3期45-47,共3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艾叶总黄酮索氏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艾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结果发现,以总黄酮得率作为考察指标,艾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5,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h,乙醇体积分数为70%,艾叶总黄酮得率高达...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艾叶总黄酮索氏提取工艺进行考察,确定艾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结果发现,以总黄酮得率作为考察指标,艾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35,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为3h,乙醇体积分数为70%,艾叶总黄酮得率高达3.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艾叶色素的破壁提取及在纯棉织物中的染色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镇 许智伟 +1 位作者 阳祺 宋欣荣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8-32,38,共6页
艾蒿是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多重药效及保健功能,艾叶中所含的叶绿素也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染料,广泛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细胞破壁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超微粉剂加工技术,主要用于中药、食材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将该技术用于艾叶色素的提... 艾蒿是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多重药效及保健功能,艾叶中所含的叶绿素也是一种常见的天然染料,广泛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细胞破壁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超微粉剂加工技术,主要用于中药、食材等有效成分的提取;将该技术用于艾叶色素的提取并将获得的染液用于纤维素纤维染色,探讨了直接染色、预媒染色、同浴媒染和后媒染色四种不同染色方法的最适工艺及效果。结果表明,预媒染色法效果最佳,在优化工艺下,棉织物染色K/S值4.658,色差小,耐摩擦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及手感均在4级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破壁 叶绿素 棉织物 染色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在养鸡生产中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阳建辉 李静 李旭红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7-89,共3页
本文主要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鸡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和大蒜粉等5种中草药在养鸡生产中的功能、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5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鸡生产中用量不同,功能不同,对养鸡生产的影响亦不相同,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提供... 本文主要对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在养鸡生产中的作用机理和大蒜粉等5种中草药在养鸡生产中的功能、应用效果等进行了分析,5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养鸡生产中用量不同,功能不同,对养鸡生产的影响亦不相同,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粉 艾叶 陈皮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作用机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艾叶油治疗肺心病模型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韩冰 应茵 +2 位作者 丁晓霁 孙云峰 王晖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年第9期700-702,共3页
目的:观察艾叶油对肺心病模型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艾叶油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野百合碱(60mg/kg)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肺心病模型,造模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艾... 目的:观察艾叶油对肺心病模型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艾叶油高、低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野百合碱(60mg/kg)腹腔注射建立大鼠肺心病模型,造模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艾叶油高、低剂量组给于艾叶油混悬液(1.8、0.2g/kg)灌胃,连续21天。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平均右心室压(mRVP)、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最大肺动脉压力(Max mPAP),处死动物测定称取肺湿重(wW)、右心室游离壁(RV)、左心室加心室间隔(LV+S)质量,计算肺指数(LI)和右心肥厚指数(RVHI)。结果:模型组大鼠mRVP、mPAP和Max mPA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艾叶油低、高剂量组大鼠mPAP、mRVP和Max mRVP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RV、LV+S、wW、RVHI及LI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艾叶油高剂量组大鼠wW、RVHI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艾叶油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肺心病 肺动脉高压 艾叶油
下载PDF
艾叶色素应用于羊毛纤维染色工艺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雪梅 白花玲 《染整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30,共3页
利用艾叶色素良好的染色性能,以染色温度、pH、染色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在2种媒染剂作用下,艾叶色素后媒染色法对羊毛纤维的染色工艺,对染色试样进行耐洗色牢度测试,分析得出最优的染色工艺参数,并对2种媒染剂的媒染效... 利用艾叶色素良好的染色性能,以染色温度、pH、染色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了在2种媒染剂作用下,艾叶色素后媒染色法对羊毛纤维的染色工艺,对染色试样进行耐洗色牢度测试,分析得出最优的染色工艺参数,并对2种媒染剂的媒染效果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色素 羊毛纤维 染色工艺 性能测试 最优参数
下载PDF
葡萄糖酸锌量及pH值对艾叶感官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罗秋水 闵嗣璠 +1 位作者 闵晓莲 张小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6581-6582,共2页
就葡萄糖酸锌量及pH值对热处理后艾叶及溶液的感官特性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液的葡萄糖酸锌含量及pH值对热处理后艾叶及溶液的感官特性均有影响,葡萄糖酸锌用量0.5 g/L,pH值5.39、6.01、7.32的护色效... 就葡萄糖酸锌量及pH值对热处理后艾叶及溶液的感官特性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和两因素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处理液的葡萄糖酸锌含量及pH值对热处理后艾叶及溶液的感官特性均有影响,葡萄糖酸锌用量0.5 g/L,pH值5.39、6.01、7.32的护色效果均好;两因素试验结果表明:以葡萄糖酸锌用量0.4 g/L,pH值6.01的护色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葡萄糖酸锌 PH值 感官特性
下载PDF
针刺配合艾叶熏洗治疗外阴瘙痒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任秋兰 翟伟 《内蒙古中医药》 2007年第1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叶熏洗治疗外阴瘙痒的疗效。方法:28例外阴瘙痒病人采用针刺曲池、血海、曲骨、三阴交、蠡沟、太冲、少府,配合用艾叶煎汤熏洗外阴。结果:3个疗程后,治愈18例,占64.2%;显效5例,占17.8%;有效3例,占11%;无效2例,占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叶熏洗治疗外阴瘙痒的疗效。方法:28例外阴瘙痒病人采用针刺曲池、血海、曲骨、三阴交、蠡沟、太冲、少府,配合用艾叶煎汤熏洗外阴。结果:3个疗程后,治愈18例,占64.2%;显效5例,占17.8%;有效3例,占11%;无效2例,占7%,总有效率93%。结论:本方法治疗外阴瘙痒具有清热利湿,调理肾肝脾,杀虫止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瘙瘁 针刺 艾叶 熏洗
下载PDF
南京地区大豆食叶性害虫种类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49
9
作者 崔章林 盖钧镒 +1 位作者 吉东风 任珍静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2-20,共9页
根据黑光灯诱蛾及田间调查的结果,南京地区大豆食叶性害虫计有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的21个科49个种。其中豆卷叶螟[Lamprosemaindicata(Fabricius)]、大造桥虫[Ascotis... 根据黑光灯诱蛾及田间调查的结果,南京地区大豆食叶性害虫计有鳞翅目、直翅目、鞘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的21个科49个种。其中豆卷叶螟[Lamprosemaindicata(Fabricius)]、大造桥虫[Ascotisselenaria(Schifer-muleretDenis)]和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是该地区危害大豆最重要的虫种,应作为抗虫育种的主要目标;银纹夜蛾(PlusiaagnataStaudinger)、大豆毒蛾(CifunalocuplesWalekr)、豆天蛾(ClanisbilineataWalker)、筛豆龟蝽[Megacoptacribraria(Fabricius)]、二条叶甲(ParaluperodessuturalisnigrobilineatusMotschulsky)、锯角豆芫菁(EpicautagorhamiMarseul)、短额负蝗(AtractomorphasinensisBolivar)等为较重要的大豆食叶性害虫,大豆食叶性害虫种群结构随年份而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年分间最重要虫种相对数量有很大波动。因此,大豆抗食叶性害虫育种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食叶性害虫 蜷叶螟 斜纹夜蛾
下载PDF
本草名词艾叶演变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媛 赵鸿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49-51,共3页
艾作为一味中药,其名称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其后又在本草古籍中称为艾蒿、灸草、蕲艾、黄草、医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阿及艾、艾叶等等,其功用和主治也发生了变化,文章试就艾的发展演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 艾叶 演变
下载PDF
艾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11
作者 张俊俊 杨冉 +3 位作者 屈凌波 毕跃峰 潘成学 曾华金 《海峡药学》 2022年第8期39-44,共6页
目的研究艾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艾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艾叶水提氯仿部位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通过测定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胞内组分渗漏、扫... 目的研究艾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艾叶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艾叶水提氯仿部位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通过测定细菌细胞膜通透性、胞内组分渗漏、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对其抑菌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结果表明,艾叶水提氯仿萃取物对大肠杆菌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为5 mg·mL^(-1),最低杀菌浓度为15 mg·mL^(-1)。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在一定浓度下,该萃取物能破坏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但不能在短时间内杀灭大肠杆菌。扫描电子显微镜证明,该萃取物可使大肠杆菌长时间处于凋亡状态,干扰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最终导致细菌死亡。结论艾叶水提氯仿部位具有明显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艾叶中非挥发性成分的抗菌活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艾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大肠杆菌
下载PDF
侧柏、姜、红车轴草、艾复合提取物的防脱发功效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青 黄芳 《广东化工》 CAS 2022年第22期76-78,共3页
以侧柏叶提取物、姜根提取物、红车轴草叶提取物和艾叶提取物的复合物(命名为密源植萃)为研究对象,利用人毛乳头细胞(HDPCs)和临床方法评测密源植萃的防脱发功效。HDPCs测试结果表明,密源植萃可显著增强HDPCs的自噬活性,促进HDPCs分泌... 以侧柏叶提取物、姜根提取物、红车轴草叶提取物和艾叶提取物的复合物(命名为密源植萃)为研究对象,利用人毛乳头细胞(HDPCs)和临床方法评测密源植萃的防脱发功效。HDPCs测试结果表明,密源植萃可显著增强HDPCs的自噬活性,促进HDPCs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体试用结果表明,外用含2.0%密源植萃的精华液4周、8周、12周后,脱发数量均明显减少,脱发数量减少率分别为19.9%、37.8%和53.8%。试用过程中,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脱发 毛乳头细胞 自噬 侧柏叶 红车轴草 艾叶
下载PDF
艾灸与芳香疗法 被引量:50
13
作者 崔莹雪 赵百孝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文章通过对艾灸疗法与芳香疗法在历史、材料、治疗过程、适应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照,发现艾灸从材料选择、施灸过程等多方面,均与芳香疗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提示芳香治疗作用可能是艾灸治疗作用的一个方面,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若... 文章通过对艾灸疗法与芳香疗法在历史、材料、治疗过程、适应症等方面进行分析对照,发现艾灸从材料选择、施灸过程等多方面,均与芳香疗法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提示芳香治疗作用可能是艾灸治疗作用的一个方面,且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若对艾灸进行适当的规范和改良,将更好地促进艾灸疗法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芳香疗法 艾叶 精油
原文传递
CO_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小生 熊维政 李静 《中医学报》 CAS 2017年第9期1701-1704,共4页
目的:优选CO_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艾叶挥发油的得率与品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工艺,考察因素为萃取压力(A)、萃取温度(B)、分离压力(C)和分离温度(D),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挥发油得率和桉油精含量... 目的:优选CO_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艾叶挥发油的工艺条件,进一步提高艾叶挥发油的得率与品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工艺,考察因素为萃取压力(A)、萃取温度(B)、分离压力(C)和分离温度(D),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以挥发油得率和桉油精含量为考察指标,两个指标加权分析,对艾叶挥发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筛选。结果:艾叶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 Pa,萃取温度30℃,分离压力8 m Pa,分离温度55℃,平均挥发油得率为1.443%,平均桉油精含量为0.318 mg·g^(-1)。结论:筛选出CO_2超临界萃取法的提取工艺得油率高,桉油精含量也高,综合评价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实际生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叶 CO2超临界萃取法 挥发油得率 桉油精含量 正交试验法 气相色谱法 中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