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case based teaching,PBL-CBL)联合教学模式用于淋巴瘤临床带教的效果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case based teaching,PBL-CBL)联合教学模式用于淋巴瘤临床带教的效果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淋巴瘤临床带教的66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带教模式分成两组。对照组33名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33名采取MDT与PBL-CBL联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能力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总分(92.69±6.19)分,高于对照组的(83.80±8.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前,两组实习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的岗位胜任能力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前,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的综合能力明显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与PBL-CBL联合教学模式用于淋巴瘤临床带教的效果显著,有助提升其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及综合能力,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整体思维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2024年3—6月的33名临床专业22级学生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雅安职...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整体思维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2024年3—6月的33名临床专业22级学生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2023年3—6月的33名临床专业2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MDT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整体思维能力、考核评价得分以及教学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中的临床多学科基础知识[(22.42±1.28)分]、临床专业知识[(22.05±1.96)分]、临床技术实操[(18.75±1.57)分]、临床试验设计和验证[(13.29±0.42)分]及医患沟通基本技能[(14.66±0.25)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18.02±2.38)分、(15.33±3.01)分、(13.28±2.64)分、(10.04±2.02)分、(11.50±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中的临床资料检索能力[(18.33±1.15)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17.18±2.86)分]、临床沟通应变能力[(18.19±0.97)分]、临床分析理解信息能力[(19.13±0.32)分]、临床团队协作能力[(18.33±1.67)分]及临床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18.43±1.07)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06±2.11)分、(12.77±2.71)分、(13.28±2.24)分、(13.34±1.75)分、(12.34±1.92)分、(13.28±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考核评价中的课前任务[(95.11±4.35)分]、课堂参与度[(96.11±2.34)分]、方案可行度[(92.49±4.22)分]、操作规范[(93.17±2.33)分]、医患沟通[(93.75±3.58)分]、人文关怀[(95.77±3.28)分]、课后作业评价得分[(95.65±4.30)分]均高于对照组[(80.23±5.35)分、(83.38±3.44)分、(80.28±3.17)分、(83.65±2.78)分、(80.37±3.65)分、(84.38±4.49)分、(80.44±5.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采取MDT模式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的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展开更多
目的:探究"医-药-护"多方协作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肠外营养的危重症患者124例,...目的:探究"医-药-护"多方协作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肠外营养的危重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U肠外营养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药-护"多方协作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软铁蛋白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感染、操作不当导致的气胸、代谢性并发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软铁蛋白水平分别为(121.23±13.25)、(0.26±0.07)、(36.80±5.69)及(1.98±0.39) 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82±12.91)、(0.23±0.08)、(35.17±4.70)及(1.62±0.3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6%(5/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1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8.71%(5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药-护"多方协作可以有效提高ICU使用肠外营养液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case based teaching,PBL-CBL)联合教学模式用于淋巴瘤临床带教的效果及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淋巴瘤临床带教的66名实习生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带教模式分成两组。对照组33名采取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33名采取MDT与PBL-CBL联合教学模式,对比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综合能力及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实习生考核成绩总分(92.69±6.19)分,高于对照组的(83.80±8.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前,两组实习生的岗位胜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的岗位胜任能力明显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前,两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教后,两组的综合能力明显更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与PBL-CBL联合教学模式用于淋巴瘤临床带教的效果显著,有助提升其考核成绩、岗位胜任能力及综合能力,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文摘目的研究多学科协作诊疗(multi-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DT)模式在临床医学专业整体思维培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2024年3—6月的33名临床专业22级学生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雅安职业技术学院临床医学院2023年3—6月的33名临床专业21级学生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取MDT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比较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整体思维能力、考核评价得分以及教学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中的临床多学科基础知识[(22.42±1.28)分]、临床专业知识[(22.05±1.96)分]、临床技术实操[(18.75±1.57)分]、临床试验设计和验证[(13.29±0.42)分]及医患沟通基本技能[(14.66±0.25)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18.02±2.38)分、(15.33±3.01)分、(13.28±2.64)分、(10.04±2.02)分、(11.50±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整体思维能力中的临床资料检索能力[(18.33±1.15)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17.18±2.86)分]、临床沟通应变能力[(18.19±0.97)分]、临床分析理解信息能力[(19.13±0.32)分]、临床团队协作能力[(18.33±1.67)分]及临床解决问题与创新能力[(18.43±1.07)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2.06±2.11)分、(12.77±2.71)分、(13.28±2.24)分、(13.34±1.75)分、(12.34±1.92)分、(13.28±2.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考核评价中的课前任务[(95.11±4.35)分]、课堂参与度[(96.11±2.34)分]、方案可行度[(92.49±4.22)分]、操作规范[(93.17±2.33)分]、医患沟通[(93.75±3.58)分]、人文关怀[(95.77±3.28)分]、课后作业评价得分[(95.65±4.30)分]均高于对照组[(80.23±5.35)分、(83.38±3.44)分、(80.28±3.17)分、(83.65±2.78)分、(80.37±3.65)分、(84.38±4.49)分、(80.44±5.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教学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采取MDT模式能有效提高医学生的考试成绩,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
文摘目的:探究"医-药-护"多方协作提高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外营养液规范应用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接受肠外营养的危重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ICU肠外营养常规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药-护"多方协作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软铁蛋白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感染、操作不当导致的气胸、代谢性并发症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平均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软铁蛋白水平分别为(121.23±13.25)、(0.26±0.07)、(36.80±5.69)及(1.98±0.39) 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82±12.91)、(0.23±0.08)、(35.17±4.70)及(1.62±0.32)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06%(5/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81%(1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为88.71%(55/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4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药-护"多方协作可以有效提高ICU使用肠外营养液患者的营养指标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