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4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Oxidation Process 被引量:11
1
作者 牟盛静 苏宏业 +1 位作者 古勇 褚健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3年第5期536-541,共6页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PTA) oxidation unit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a process model that has been proved to describe industrial process quite well. The model is a s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purified terephthalic acid (PTA) oxidation unit is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by using a process model that has been proved to describe industrial process quite well. The model is a semiempirical structured into two series ideal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models. The optimal objectives include maximizing the yield or inlet rate and minimiz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4-carboxy-benzaldhyde, which is the main undesirable intermediate product in the reaction process.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applied in this study is 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Ⅱ(NSGA-Ⅱ). The performance of NSGA-II is further illustrated by application to the title proc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级 精对苯二甲酸 PTA 氧化过程 多目标优化 净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Cross-linking Co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and Multi-armed Cross-linkers
2
作者 Qiang CHEN Ying GUAN +2 位作者 Xian Min ZHANG Yu Xing PENG Jian X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1029-1032,共4页
关键词 multi-armed cross-linker acrylic acid in situ interferometry
下载PDF
Multi-porous electroactive poly(L-lactic acid)/ polypyrrole composite micro/nano fibrous scaffolds promote neurite outgrowth in PC12 cells
3
作者 Qiaozhen Yu Shuiling Xu +1 位作者 Kuihua Zhang Yongming Sha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1-38,共8页
In this study, poly(L-lactic acid)/ammonium persulfate doped-polypyrrole composite fibrous scaffolds with moderate conductivity were produced by combining electrospinning with in situ polymerization. PC12 cells were... In this study, poly(L-lactic acid)/ammonium persulfate doped-polypyrrole composite fibrous scaffolds with moderate conductivity were produced by combining electrospinning with in situ polymerization. PC12 cells were cultured on these fibrous scaffolds and their growth follow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0-20.0 μA stimulus intensity, for 1-4 days) was observed using inverted light microscop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coupled with the MTT cell viability tes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ly(L-lactic acid)/ammonium persulfate doped-polypyrrole fibrous scaffold was a dual multi-porous micro/nano fibrous scaffold. A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a current intensity 5.0- 10.0 μAfor about 2 days enhanced neuronal growth and neurite outgrowth, while a high current intensity (over 15.0 μA) suppressed them.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ith a moderate current intensity for an optimum time frame can promote neuronal growth and neurite outgrowth in an intensity- and time-dependent mann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regeneration tissue engineering poly(L-lactic acid)/polypyrrole composite multi-porousfibrous scaffold electrical stimulation PC12 cell lines AXON electric spinning grants-supportedpaper photographs-containing paper neuroregeneration
下载PDF
激光烧蚀压印制备疏水铝箔表面的耐久性
4
作者 沈宗宝 孟康楠 +2 位作者 施政 付佳辉 李品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81-1495,共15页
提出了一种激光烧蚀压印技术制备具有多级微结构的疏水铝箔表面。该技术利用激光直接辐照在工件表面,利用烧蚀诱导的冲击压印获得一级微结构,同时利用烧蚀诱导的融化材料的流动获得二级微结构。为了检验耐久性,对疏水铝箔工件进行了酸... 提出了一种激光烧蚀压印技术制备具有多级微结构的疏水铝箔表面。该技术利用激光直接辐照在工件表面,利用烧蚀诱导的冲击压印获得一级微结构,同时利用烧蚀诱导的融化材料的流动获得二级微结构。为了检验耐久性,对疏水铝箔工件进行了酸碱腐蚀实验和不同环境存储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酸碱腐蚀会破坏工件表面的微观形貌和低表面能,因此工件接触角随着腐蚀时间增长而降低。其中碱腐蚀工件时反应比酸腐蚀剧烈得多,工件表面形貌受损也更大,工件表面在碱腐蚀16 h后就达到了超亲水状态(25°),而酸腐蚀24 h后也依然表现为疏水性(97°)。再次进行时效处理后,工件依然能在三周后达到稳定的疏水状态,但疏水性能比腐蚀前要差,且酸腐蚀工件的最终疏水性(120°)比碱腐蚀工件(105°)要好。不同存储环境对工件表面形貌几乎没有影响。存储在空气中的工件接触角无明显变化,存储在盐水中的工件丧失疏水性(87°),存储在纯水中的工件表现比盐水稍好(96°)。再次进行时效处理后,纯水存储的工件接触角可以恢复到135°左右,而盐水存储的工件仅能恢复到120°。激光烧蚀压印制备的疏水铝箔基本能够满足应对复杂环境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压印 疏水性 酸碱腐蚀 多级微结构 存储环境
下载PDF
基于“扩缝串洞”理念的超深层小缝洞群碳酸盐岩储层改造数值模拟
5
作者 罗志锋 程龙 +3 位作者 谢耀增 刘举 张雄 罗攀登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95,共16页
随着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逐渐迈向超深层领域,受地质条件影响,储层由大型缝洞向以厘米—毫米级小缝洞群转变,以往针对大型缝洞储层改造的酸压技术系列难以适应小缝洞群储层。为充分释放超深层小缝洞群碳酸盐岩... 随着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勘探开发逐渐迈向超深层领域,受地质条件影响,储层由大型缝洞向以厘米—毫米级小缝洞群转变,以往针对大型缝洞储层改造的酸压技术系列难以适应小缝洞群储层。为充分释放超深层小缝洞群碳酸盐岩储层的天然气产能潜力,基于小缝洞群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构建了多尺度离散缝洞方法,建立了考虑岩石变形、裂缝延伸、酸液流动反应、温度变化的热流固化多场耦合数值模型,最后提出了以多级转向扩面积、精准控黏串缝洞、定点生酸扩缝长为核心的“扩缝串洞”缝控改造理念,并对小缝洞群碳酸盐岩储层“扩缝串洞”缝控改造方式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多级交替注入形成的黏性指进现象可以促进缝控改造面积的增加和裂缝非均匀刻蚀,从而提高改造后的产能,且缝控改造效果最佳;②酸液注入黏度比增加,缝控改造无因次产能指数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当黏度比超过30,缝控改造无因次产能指数开始迅速减小,缝控改造中酸液交替黏度比需控制在25~35区间;③酸液用量越大,缝控改造面积及改造后无因次产能指数越大,但对于一定地层参数和单井控制面积的缝控改造存在极限酸液用量,超过该酸液用量后缝控面积趋于极限值,而无因次产能指数仍随酸液用量的增加而稳定增大。结论认为,提高缝控改造面积和激活动用小缝洞群是小缝洞群碳酸盐岩储层提产的关键,该认识为超深层小缝洞群碳酸盐岩气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 碳酸盐岩储层 缝控改造 扩缝串洞 多场耦合 酸压 裂缝延伸
下载PDF
产酸乳酸菌红酸汤发酵研究
6
作者 宫路路 李洁 +2 位作者 明婷 谢江帆 王若曦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
采用传统发酵红酸汤分离产酸乳酸菌菌株,开展红酸汤发酵研究。将辣椒和番茄切碎后等量混匀为发酵基质,按照1×10^(6)cfu/g接种产酸乳酸菌菌株到其中。首先采取单菌株发酵实验,挑选发酵风味好的菌株,再开展多菌株组合发酵实验,发酵... 采用传统发酵红酸汤分离产酸乳酸菌菌株,开展红酸汤发酵研究。将辣椒和番茄切碎后等量混匀为发酵基质,按照1×10^(6)cfu/g接种产酸乳酸菌菌株到其中。首先采取单菌株发酵实验,挑选发酵风味好的菌株,再开展多菌株组合发酵实验,发酵结束后均记录发酵终点pH及其风味。单菌株发酵得到6株红酸汤发酵风味好的菌株,分别为:ST23-2、ST7-15、ST7-14、ST7-1、ST11-2和ST7-20;多菌株组合发酵风味最佳的是组合3与组合20发酵组;多菌株发酵风味优于单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酸汤 乳酸菌 单菌株发酵 多菌株组合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汲晶 李景春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plasma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 目的探讨与分析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plasma lysophosphatidic acid,LP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1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状态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检测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67例患者中,平均神经功能缺损状态NIHSS评分为(18.32±2.15)分,其中>21分17例(重度组)。重度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受教育程度、合并疾病等与非重度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非重度组的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非重度组的血糖、同型半胱氨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高于非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的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显著高于非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NIHSS评分与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都存在正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为影响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比较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状态越差的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脑脊液溶血磷脂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状态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功能缺损状态 脑脊液 溶血磷脂酸 相关性 多因素分析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缓凝型水泥浆液配合比优化及锚孔浆岩界面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武朝光 陈治亚 +3 位作者 李梓焜 张学民 刘进 陈靖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54-1965,共12页
针对预应力锚杆后张法施工中自由段浆液流动性和缓凝效果差的工程难题,提出使用标准型聚羧酸减水剂作为掺加剂以实现水泥浆液缓凝并提高其工作性能,探究其对锚孔浆岩界面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SEM电镜扫描等手段,结合Matlab多目标... 针对预应力锚杆后张法施工中自由段浆液流动性和缓凝效果差的工程难题,提出使用标准型聚羧酸减水剂作为掺加剂以实现水泥浆液缓凝并提高其工作性能,探究其对锚孔浆岩界面特性的影响。采用室内试验、SEM电镜扫描等手段,结合Matlab多目标优化等方法,对掺加减水剂的缓凝型水泥浆液的锚固性能及配合比优化展开研究,得出适用于预应力锚杆自由段的注浆材料及其最优配合比,并与现行规范推荐配合比进行锚孔横断面结石特性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水灰比增大,水泥浆液的流动度和凝结时间增大,体积结石率和抗压强度减小;随着减水剂掺量的增大,水泥浆液的流动度和凝结时间增大,体积结石率减小,减水剂对浆液抗压强度影响较小;2)未掺加减水剂时,浆液结石体致密性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掺加减水剂使得浆液结石体表面局部存在相对较大尺度的孔或孔隙,对宏观结石体强度有一定影响;3)通过Matlab多目标优化方法推荐了缓凝型水泥浆液最优配合比为水灰比0.3,减水剂掺量1.85%,相关性能参数符合规范要求,且流动度与抗压强度较规范推荐配合比分别提升了72.3%和107%;4)浸水围岩会弱化浆岩界面的抗剪强度,因此在锚杆灌浆过程中保证横断面结石率有利于提高浆岩界面的抗剪强度,本文提出的最优配合比浆液抗剪强度优于规范推荐配合比浆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锚杆 自由段注浆材料 聚羧酸减水剂 工作性能 配合比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技术分析绿原酸与肌原纤维蛋白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
9
作者 李杰 郭欣 +3 位作者 袁天帅 屈启超 朱新荣 张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本研究以高白鲑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6、30、150、300μmol/g)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与MP相互作用的结构变化及结合性质。在25℃下孵育形成不同CA-MP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的理化性质(... 本研究以高白鲑肌原纤维蛋白(Myofibrillar Protein,MP)为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浓度(6、30、150、300μmol/g)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A)与MP相互作用的结构变化及结合性质。在25℃下孵育形成不同CA-MP复合物,通过测定复合物的理化性质(总巯基,表面疏水性),二级,三级结构变化(傅里叶红外光谱、同步荧光、三维荧光),结合性质(紫外光谱,荧光猝灭及热力学参数)分析CA-MP复合物相互作用情况。结果表明,在300μmol/g CA存在下,蛋白总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分别骤降25.65%,40.26%(P<0.05);蛋白质二级结构随之展开,α-螺旋含量下降至11.73%,造成蛋白结构稳定性降低;同步荧光与三维荧光光谱表明CA对蛋白荧光具有猝灭作用,且色氨酸比酪氨酸的猝灭效果高7.90%。紫外光谱和荧光猝灭证实CA-MP形成复合物且二者的结合为静态猝灭,热力学参数进一步验证二者相互作用的主导力为疏水作用力。本研究旨在为多酚与高白鲑MP相互作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后续对不同结构多酚与高白鲑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肌原纤维蛋白 相互作用 多光谱学 蛋白结构
下载PDF
灰岩储层多级交替注入酸压酸蚀规律研究
10
作者 路依鑫 齐宁 +4 位作者 周顺明 王转转 李雪松 苏徐航 王亮亮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9-127,共9页
中国大部分灰岩储层埋藏深、低孔隙低渗透,受高温、高闭合压力、强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常规盐酸酸压不易对其形成非均匀刻蚀,且改造效果差,影响了该类储层的高效开发。多级交替注入酸压技术可以通过酸液在前置液中多次形成黏性指进的方... 中国大部分灰岩储层埋藏深、低孔隙低渗透,受高温、高闭合压力、强非均质性等因素影响,常规盐酸酸压不易对其形成非均匀刻蚀,且改造效果差,影响了该类储层的高效开发。多级交替注入酸压技术可以通过酸液在前置液中多次形成黏性指进的方式来更好地实现裂缝壁面的非均匀刻蚀,但多级交替注入酸压酸蚀规律尚不清晰,注酸级数的界限尚不明确,目前酸压设计多依靠经验方法进行。针对以上问题,在双尺度连续酸化模型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黏度变化与注酸级数的影响,建立了灰岩储层多级交替注入酸压模型。基于多级交替注入酸压模型,将酸岩反应动力学、酸蚀裂缝实验数据、酸蚀数值模拟研究结果相结合,分析了酸液黏度、注酸排量及注酸级数等因素对酸压改造效果的影响,明确了灰岩储层多级交替注入酸压的酸蚀规律与注酸级数界限,通过引入酸液突破体积对现场优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为改善裂缝壁面的非均匀刻蚀程度,获得酸蚀裂缝的高导流能力,在地层温度为90℃时纯灰岩储层采用盐酸与稠化酸交替注入工艺,在注酸排量为5 m^(3)/min时加入0.4%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稠化酸。在此基础上,最佳注酸级数以不超过三级为宜,此时酸液突破体积最小,适用于现场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酸压 注酸级数 酸蚀裂缝 稠化酸 灰岩
下载PDF
聚苯胺复合多网络水凝胶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11
作者 吕胤儒 陶玉仑 +2 位作者 王超然 范兴文 刘富晨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1-255,共5页
为了研究醋酸掺杂聚苯胺(PANI)复合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钠(PAAS)多网络水凝胶的电化学性能和光敏性能,采用水溶液共聚法制得PVA/PAAS多网络水凝胶,然后用原位聚合法将PANI与水凝胶复合生成导电水凝胶,即PANI/PVA/PAAS水凝胶;利用紫外... 为了研究醋酸掺杂聚苯胺(PANI)复合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酸钠(PAAS)多网络水凝胶的电化学性能和光敏性能,采用水溶液共聚法制得PVA/PAAS多网络水凝胶,然后用原位聚合法将PANI与水凝胶复合生成导电水凝胶,即PANI/PVA/PAAS水凝胶;利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傅利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图(SEM)对PANI粉体进行表征,以探究PANI粉体的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PANI粉体具有不错的晶体结构以及在掺杂醋酸浓度为0.12mol/L时具有最好的棒状形貌特征。通过循环伏安法(CV)和恒电流充放电测试(CP)证明了导电水凝胶在醋酸掺杂浓度为0.12mol/L时具有最大的面积比电容216.5mF/cm^(2),使该材料有发展成超级电容器的前景;通过光敏感性测试证明了在掺杂醋酸浓度为0.20mol/L时,导电水凝胶具有最好的光敏性能,说明该材料有发展成光敏感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 聚苯胺 多网络水凝胶 超级电容器 光敏感材料
下载PDF
多菌种混合发酵神农架猕猴桃果醋的工艺优化及风味分析
12
作者 朱学娜 林聪聪 +1 位作者 刘睿 鲁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6-215,共10页
以神农架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酒精、醋酸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果醋的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酵母... 以神农架猕猴桃为原料,通过多菌种混合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醋。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其酒精、醋酸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及气质联用(GC-MS)技术分别分析果醋的氨基酸、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为:酵母菌接种量0.9%,乳酸菌接种量7%,初始可溶性固形物19°Bx,发酵温度27℃。在此优化条件下,酒精度为(8.82±0.57)%vol,乳酸含量为(12.15±0.73)mg/mL。最佳醋酸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8 d,醋酸菌接种量12%,初始酒精度7%vol,发酵温度32℃。在此优化条件下,醋酸含量为(4.34±0.17)g/100 mL,感官评分为80分。多菌种混合发酵猕猴桃果醋共检出15种氨基酸,包含7种必需氨基酸;共检出37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酯类17种,酸类5种,醛类2种,酮类5种,苯类2种,醇类4种,酚类1种,其他类1种。综上,多菌种混合发酵有利于促进氨基酸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形成,从而提升果醋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果醋 多菌种混合发酵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工艺优化 氨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多室内环流反应器中液体循环量的试验验证与模拟
13
作者 鲁盼盼 孙美露 +4 位作者 李新 崔虎 高春华 杨维立 翟瑞国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38,共5页
目的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液体循环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和验证。方法采用CFD数值模拟,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进行气液两相流模拟,考查了酸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液体循环量的影响。结果利用... 目的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液体循环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和验证。方法采用CFD数值模拟,基于欧拉-欧拉多相流模型,对液相氧化脱硫多室内环流反应器进行气液两相流模拟,考查了酸气流量和空气流量对液体循环量的影响。结果利用数值模拟得到的液体循环量与利用靶式流量计测得的液体循环量误差小于10%。当酸气中H 2S体积分数不超过3%时,液体循环量(z)与酸气流量(x)、空气流量(y)之间的关系式为:z=-474.996+0.358 x+0.4873 y。结论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液相氧化脱硫反应器内液体循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氧化脱硫 多室内环流反应器 数值模拟 液体循环量 酸气流量 空气流量
下载PDF
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FABP3、SDC-4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雪洁 张龙 鲜渊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50-554,共5页
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3,FABP3)、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SDC-4)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 目的 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3,FABP3)、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SDC-4)水平与心肌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取本院2022年6月到2023年6月期间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9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58例)和重症组(4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儿童98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心肌损害情况将患儿分为心肌损害组(n=43)和非心肌损害组(n=55);血清FABP3、SDC-4水平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心肌酶谱指标;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FABP3、SDC-4水平以及与心肌酶谱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重症组和轻症组血清FABP3、SD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FABP3、SDC-4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心肌损害组和非心肌损害组FABP3、SDC-4、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ferase,AS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α-HBDH)、磷酸肌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以及超敏肌钙蛋白I(high sensitive troponin I,hs-cTn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心肌损害组FABP3、SDC-4、AST、LDH、α-HBDH、CK、CK-MB以及hs-cTnI水平显著高于非心肌损害组(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FABP3、SDC-4水平呈正相关(P<0.05),血清FABP3、SDC-4水平均与AST、LDH、α-HBDH、CK、CK-MB以及hs-cTnI水平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FABP3、SDC-4、AST、LDH、α-HBDH、CK、CK-MB以及hs-cTnI升高是影响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害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FABP3、SDC-4在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显著升高,二者与心肌损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多配体蛋白聚糖-4 心肌损害
下载PDF
海上平台天然气脱酸工艺探索
15
作者 陈万贵 于同川 +3 位作者 郭志成 李睿夫 王菲 张腾月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88-190,202,共4页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海洋平台上,天然气脱酸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醇胺法脱酸、半贫液脱酸和膜分离法与醇胺法联用(多法联用脱酸)三种天然气脱酸方案进行整体概述,从能耗与经济... 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海洋平台上,天然气脱酸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醇胺法脱酸、半贫液脱酸和膜分离法与醇胺法联用(多法联用脱酸)三种天然气脱酸方案进行整体概述,从能耗与经济性、工艺流程复杂性以及海上平台适应性等方面进行比较,系统分析了用于海上平台脱酸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多法联用方案单位流量分离成本低、设备总占地面积小、塔器低、醇胺溶液循环量少、能耗低,适合海上平台的天然气脱酸处理。结果认为,该研究成果可为提高海上平台天然气脱酸效果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脱酸 醇胺法 半贫液脱酸 多法联用脱酸
下载PDF
一种复合植物提取物的舒缓保湿功效
16
作者 马洁 袁菊懋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24年第3期92-98,217,共8页
探讨了由油橄榄叶、苦参根、柑橘果、番红花花提取物制备而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对敏感性肌肤的舒缓修复效果。通过理化分析测得复合植物提取物羟基酪醇的质量分数为0.63%,总黄酮和总酚类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9.6mg/mL。鸡胚绒毛尿囊膜(... 探讨了由油橄榄叶、苦参根、柑橘果、番红花花提取物制备而成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对敏感性肌肤的舒缓修复效果。通过理化分析测得复合植物提取物羟基酪醇的质量分数为0.63%,总黄酮和总酚类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9.6mg/mL。鸡胚绒毛尿囊膜(CAM)刺激试验和人体斑贴安全性测试证明了质量分数10%的复合植物提取物无刺激。功效测试中显示复合植物提取物对白细胞介素IL-1α、IL-6、TNF-α炎症因子、PEG2炎性介质、花生四烯酸(AA)和NF-κB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因此,该复合植物提取物可以作为舒缓保湿类原料应用到化妆品配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提取物 黄酮类化合物 炎症因子 花生四烯酸
下载PDF
多场耦合效应对小麦储藏品质影响的研究
17
作者 刘棕鑫 崔素芬 +2 位作者 李思洁 曹静怡 鲁玉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多场耦合理论是近年来粮食储藏领域的热点,研究多场耦合效应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为粮食的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生物场和物理场为耦合基础进行研究,以含有不同虫口密度米象(Sitophilus oryzae)的小麦作为生物场,通过粮堆... 多场耦合理论是近年来粮食储藏领域的热点,研究多场耦合效应对粮食品质的影响,为粮食的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以生物场和物理场为耦合基础进行研究,以含有不同虫口密度米象(Sitophilus oryzae)的小麦作为生物场,通过粮堆的温度分布云图,运用响应面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比较了在不同环境(储藏温度15℃/相对湿度75%、25℃/70%、35℃/65%)中小麦的储藏品质变化,构建了小麦粮堆品质变化的多场耦合模型,分析了影响模型拟合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小麦品质模型的适用性范围,研究发现干面筋含量、降落值模型在耦合效应下具有较强的拟合度(R^(2)>0.9),而脂肪酸值模型在15℃时拟合效果并不理想,丙二醛含量模型的拟合效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小麦储藏过程中,米象等生物场与其它场强的耦合效应对小麦储藏品质有显著影响,此时粮堆上层小麦的品质相比下层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合理选择参数调整场强大小有利于小麦储藏品质模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场耦合 小麦储藏 脂肪酸值 丙二醛含量 响应面
下载PDF
基于多光谱技术对原儿茶酸抑制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18
作者 王晨雨 陈成诚 +6 位作者 甘宇鑫 张平平 王峰星 王月霞 刘常金 熊勇 江慎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62-1772,共11页
植物多酚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7类营养素”,在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等多个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红心猕猴桃果皮(RKP)中多酚含量丰富,是提取植物多酚的优良原料,但常被视为加工废料遭弃用。该研究拟通过脉冲超声(PU)辅助天然深共晶溶剂(NAD... 植物多酚被称作人类健康的“第7类营养素”,在医药、食品和营养保健等多个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红心猕猴桃果皮(RKP)中多酚含量丰富,是提取植物多酚的优良原料,但常被视为加工废料遭弃用。该研究拟通过脉冲超声(PU)辅助天然深共晶溶剂(NADES)提取RKP多酚,并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探究RKP中重点多酚—原儿茶酸(PCA)抑制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功效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ADES对RKP多酚的提取率显著高于常规溶剂(如水或乙醇)。在超声功率400 W、料液比1﹕40(g·mL^(-1))、温度70℃、提取20 min及含水率20%(ω/ω)条件下,所筛选的6种NADES溶剂中,氯化胆碱-乙二醇组合提取率最高(29.84 mg GAE/g DW)。光谱实验结果表明,PCA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最高可达94.39%。PCA能够显著延长LDL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CD)生成的延滞时间及达到峰值时间,有效抑制脂质氧化过程中脂褐素及总荧光产物生成,减少LDL氧化过程中色氨酸(Trp)及赖氨酸(Lys)残基的氧化修饰,显示出对LDL氧化极强的抑制效果。多光谱法对PCA与BSA相互作用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且只有一个结合位点,疏水作用力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相互作用后酪氨酸(Tyr)周围微环境几乎不发生改变,而Trp周围微环境极性降低、疏水性增加;三维荧光光谱进一步证明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并由此引起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综合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的实验结果,PCA与BSA相互作用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该研究为开发RKP及PCA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谱技术 红心猕猴桃果皮 天然低共融溶剂 原儿茶酸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产乙偶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固态混菌发酵产物的影响
19
作者 陈媛媛 陈德茗 +2 位作者 李子健 黄丹 罗惠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乙偶姻(ACT)是白酒中重要功能物质四甲基吡嗪(TTMP)的关键前体物,该研究从酱香型大曲中筛选分离产乙偶姻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其应用于固态混菌发酵,考察其对发酵产物理化指标、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 乙偶姻(ACT)是白酒中重要功能物质四甲基吡嗪(TTMP)的关键前体物,该研究从酱香型大曲中筛选分离产乙偶姻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其应用于固态混菌发酵,考察其对发酵产物理化指标、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一株产乙偶姻菌株A12F_C118,经鉴定其为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Bacillus sonorensis)。添加菌株A12F_C118混菌发酵产物中,水分、还原糖、总酸、pH值分别比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9.40%、38.46%、127.63%、11.93%;添加菌株A12F_C118混菌发酵产物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1种,其中正戊醇、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四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和三甲基吡嗪等重要风味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菌株A12F_C118对固态混菌发酵过程中草酸、L-苹果酸、L-乳酸、乙酸、柠檬酸的合成皆有促进作用,但对琥珀酸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偶姻 菌株分离鉴定 固态混菌发酵 吡嗪类物质 理化指标 有机酸 风味物质
下载PDF
脱落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20
作者 张馨逸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能抑制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逆性,对某些动物疾病也有治疗作用,在农业和医药方面有广泛应用,传统的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存在成本高、产率低、对原材料依赖高等问题。利用微生物合成脱落酸是一种更经济、便捷的... 脱落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能抑制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逆性,对某些动物疾病也有治疗作用,在农业和医药方面有广泛应用,传统的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存在成本高、产率低、对原材料依赖高等问题。利用微生物合成脱落酸是一种更经济、便捷的方式。文章以异源合成脱落酸的代谢通路构建方法为重点,对利用酿酒酵母、大肠杆菌、解脂耶氏酵母作为底盘细胞,合成脱落酸的研究和生产应用进行综述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异源酶表达 酶改造 底盘选择 多模块调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