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 on seismic behavior of steel-concret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s 被引量:5
1
作者 Dong Hongying Cao Wanlin +2 位作者 Wu Haipeng Qiao Qiyun Yu Chuanpeng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25-139,共15页
In this paper, a steel-concret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 comprised of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s, steel plate (SP) deep beams, a concrete wal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ips, is p... In this paper, a steel-concret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 comprised of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SRC) columns, steel plate (SP) deep beams, a concrete wal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ips, is proposed. In order to study the multi-energy dissipation behavior and restorability after an earthquake, two stages of low cyclic loading tests were carded out on ten test specimens. In the first stage, test on five specimens with different number of SP deep beams was carried out, and the test lasted until the displacement drift reached 2%. In the second stage, thin SPs were welded to both sides of the five specimens tested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same tes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repaired specimens (designated as new specimens). The load-bearing capacity, stiffness, ductility, hysteretic behavior and failure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for both stages and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herein. Extrapolating from these results, strength calculation models and formulas are proposed herein and simulations using ABAQUS carried out, they show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test results.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RC columns, SP deep beams, concrete wall and energy dissipation strips cooperate well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ergy dissipa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shows that the shear wall has good recoverability after an earthquake, and that the welding of thin SP's to repair a deformed wall is a practicable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eel plate deep beam multi energy dissipation composite shear wall seismic behavior
下载PDF
箱型钢柱与多排混凝土梁纵筋连接技术研究
2
作者 李沙沙 张巧茹 +2 位作者 刘斌 张金梁 陶志超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7期40-42,共3页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研究多排混凝土梁纵筋与箱型钢柱连接技术原理和施工工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箱型钢柱与多排混凝土梁纵筋相连的连接板结构,其对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 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研究多排混凝土梁纵筋与箱型钢柱连接技术原理和施工工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箱型钢柱与多排混凝土梁纵筋相连的连接板结构,其对工程质量和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施工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混凝土梁纵筋 钢柱 新型连接技术
下载PDF
多点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受力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研究
3
作者 谢玮玥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5期77-79,83,共4页
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具有较好受拉和抗压性能,在各种建筑领域中被广泛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关键结构形式,其在服役期间的损伤特性一直是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该文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软件,建立多点荷... 钢筋混凝土结构因其具有较好受拉和抗压性能,在各种建筑领域中被广泛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现代建筑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关键结构形式,其在服役期间的损伤特性一直是工程领域关注的重点。该文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软件,建立多点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数值仿真计算模型,对钢筋混凝土梁的多点荷载作用下受力特性及损伤演化规律开展研究。研究发现,钢筋混凝土梁在竖向位移荷载作用过程中,拉应力集中于梁下部,压应力区在梁上部;随外部荷载持续作用,纵向受力钢筋上形成的应力会传递至环向的箍筋上;钢筋混凝土梁在纯弯段受压区处,混凝土的应变大于材料的最大压缩应变,导致受压区内的混凝土出现损伤破坏;在钢筋混凝土梁受力过程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受拉钢筋的强度等级对梁体的整体强度有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多点加载 受力特性 损伤演化 数值仿真
下载PDF
纵筋锈蚀对后张混凝土梁预应力筋应力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羽习 陈柄丞 +2 位作者 陈晨 徐丹丹 曾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0-1027,共8页
为探究非预应力筋锈蚀对预应力筋应力的影响,记录了试验梁在不同锈蚀环境下180 d的应力值.通过通电-氯盐溶液干湿循环方式,加速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内非预应力纵筋锈蚀,并采用振弦式锚索测力计测试梁内预应力筋应力.试验结果发现:预应力... 为探究非预应力筋锈蚀对预应力筋应力的影响,记录了试验梁在不同锈蚀环境下180 d的应力值.通过通电-氯盐溶液干湿循环方式,加速预应力混凝土试验梁内非预应力纵筋锈蚀,并采用振弦式锚索测力计测试梁内预应力筋应力.试验结果发现:预应力筋应力变化值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与大气环境中静置的试验梁相比,干湿循环会增大预应力筋应力,并且在研究期限内,预应力筋应力持续增长,变化值最大为42.6 MPa,这与混凝土湿胀和盐胀的特性相关;纵筋锈蚀及其引起的混凝土截面损伤会使混凝土轴心放置的预应力筋应力下降31.5%;所建立纵筋锈蚀率与预应力筋应力变化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与试验测试结果较为吻合.因此,纵筋锈蚀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内预应力筋应力产生显著影响,需要在设计和维护中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梁 预应力筋应力 干湿循环 纵筋锈蚀
下载PDF
纵筋率对UHPC华夫桥面单向板抗弯承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锐 赵冉 +3 位作者 刘振伦 胡棚 陈可道 李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432-1439,共8页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华夫桥面单向板中纵筋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利用等效宽度的原理对其进行简化,设计制作了6根不同纵筋率的足尺T梁模型.首先,通过加载试验分别对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T型截面UHPC梁的抗弯性能和破坏模式进... 为研究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华夫桥面单向板中纵筋率对其抗弯承载力的影响,利用等效宽度的原理对其进行简化,设计制作了6根不同纵筋率的足尺T梁模型.首先,通过加载试验分别对UHP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T型截面UHPC梁的抗弯性能和破坏模式进行研究;其次,根据材料性能试验结果,提出UHPC抗拉与抗压的本构模型,并通过截面分析推导T型截面UHPC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最后,基于既有研究结果,对所提出的T形截面UHPC梁极限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进行适用性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UHPC具有优异的抗拉强度和拉伸韧性,尽管减小纵筋率会降低T形截面UHPC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和延性,但不会改变构件的破坏形式,即T形截面UHPC梁在纵筋率较少甚至不配筋的情况下依然具备延性破坏的特征;根据截面分析推导结果,受拉侧UHPC极限抗拉强度变化系数与纵筋率成正比关系,纵筋率的增大可以更加显著地发挥UHPC的抗拉作用;所提出的公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T型梁 超高性能混凝土 抗弯试验 纵筋率 截面分析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茜 王洪欣 +3 位作者 王义 周高照 孙占琦 范林飞 《施工技术(中英文)》 CAS 2023年第16期109-114,共6页
为得到实际工程中梁顶标高相差较大的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受力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环梁节点进行研究。考虑增加环梁纵筋和减小环梁箍筋间距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节点主要由钢筋和牛腿传力;增加环梁纵筋,环梁箍筋、拉筋和腰筋... 为得到实际工程中梁顶标高相差较大的钢管混凝土柱环梁节点受力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环梁节点进行研究。考虑增加环梁纵筋和减小环梁箍筋间距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节点主要由钢筋和牛腿传力;增加环梁纵筋,环梁箍筋、拉筋和腰筋应力均大幅下降;减小箍筋间距,环梁纵筋和拉筋应力下降较明显。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和节点传力路径分析,提出一种梁顶标高相差过大的环梁节点加强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柱 环梁 节点 受力性能 纵筋 箍筋
下载PDF
连梁金属阻尼器在大底盘多塔中的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彭成鑫 龙晓鸿 +3 位作者 郭猛 曹乐凝 古效朋 李宗霖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941-947,共7页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的薄弱部位,在地震作用下往往破坏严重。因此设计了一种连梁金属阻尼器,介绍了连梁金属阻尼器的设计方法。为了研究金属连梁阻尼器的减震效果,针对合肥某大底盘多塔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 连梁作为剪力墙结构中的薄弱部位,在地震作用下往往破坏严重。因此设计了一种连梁金属阻尼器,介绍了连梁金属阻尼器的设计方法。为了研究金属连梁阻尼器的减震效果,针对合肥某大底盘多塔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构各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但罕遇地震下连梁的破坏严重。在此引入剪切型金属连梁阻尼器,根据抗震性能及规范要求确定阻尼器的设计原则并确定了阻尼器力学参数的计算方法,利用有限元软件数值仿真的结果与计算值误差较小。将设计得到的阻尼器布置在破坏严重的连梁跨中,并对减震结构进行时程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器能有效减轻连梁破坏,框架梁破坏也有一定程度减小;对于基底剪力、层间位移角及顶点位移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作用;满足小震下弹性大震下弹塑性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底盘多塔楼 弹塑性分析 连梁阻尼器 抗震性能 设计方法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
下载PDF
北京地区无柱大跨岛式车站结构体系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立柱 薛茹镜 《特种结构》 2023年第5期46-52,共7页
本文在案例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可用于北京地区无柱车站的变截面板、井字梁、混凝土刚接桁架、预应力、劲性混凝土、拱形板等6种体系。针对6种体系无柱车站进行内力分析,结合各体系典型特点给出合理指标参数,并从受力和经济对比角度对... 本文在案例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可用于北京地区无柱车站的变截面板、井字梁、混凝土刚接桁架、预应力、劲性混凝土、拱形板等6种体系。针对6种体系无柱车站进行内力分析,结合各体系典型特点给出合理指标参数,并从受力和经济对比角度对各体系进行排序。此外针对中板方案进行了专门研究,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柱大跨 结构体系 井字梁 预应力 劲性混凝土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抗震非线性分析模型、方法及算例 被引量:138
9
作者 叶列平 陆新征 +2 位作者 马千里 汪训流 缪志伟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31-140,共10页
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会进入非线性并产生损伤,准确预测地震荷载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对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近年来开发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的纤维模型THUFIBER程序,适用于预应力... 结构在大震作用下会进入非线性并产生损伤,准确预测地震荷载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行为,对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近年来开发的适用于钢筋混凝土杆系结构的纤维模型THUFIBER程序,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杆系结构的纤维模型NAT-PPC程序,以及适用于剪力墙结构的分层壳墙元模型的非线性分析程序。这些程序可以直接将构件的非线性节点力(轴力、剪力和弯矩)、节点变形(平动和转动)和材料的非线性应力-应变行为联系起来,可以模拟各种复杂受力构件的滞回行为和轴力-双向弯曲-剪切耦合行为,借助通用有限元程序方便的前后处理功能和非线性计算功能,该程序可以准确模拟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三维非线性地震响应,也可模拟爆炸、倒塌等极端非线性行为,通过一系列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和工程应用算例,说明所研发程序的精度和计算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地震 非线性 杆件 纤维模型 剪力墙 分层壳单元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的抗剪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川 张百胜 黄建锋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8-52,共5页
通过对收集到的集中荷载作用下无腹筋简支梁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受剪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定量评价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美国ACI规范公式、以及... 通过对收集到的集中荷载作用下无腹筋简支梁试验数据的分析,研究了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受剪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定量评价了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公式、美国ACI规范公式、以及其它两种无腹筋梁受剪承载力公式对无腹筋梁抗剪内在机制反映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受剪 纵筋率 剪跨比
下载PDF
集中荷载作用下纵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受剪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川 陈臣 张百胜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33-38,共6页
通过对已有试验数据的分析,探讨了集中荷载作用下纵筋率对钢筋混凝土无腹筋简支梁受剪性能的影响,着重在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态方面。在研究了纵筋率影响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不同规范的抗剪承载力确定方法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无腹筋简支梁 集中荷载 极限承载力 纵筋率 受剪性能
下载PDF
纵筋率对有腹筋约束梁受剪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支运芳 蒋超 +1 位作者 甘民 陈永庆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9,共6页
通过集中荷载作用下五根不同单侧纵筋配筋率的有腹筋约束梁在负筋截断时的试验,研究了在纵筋截断下有腹筋约束梁的受剪破坏全过程及纵筋配筋率对抗剪强度的影响。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有腹筋约束梁 负筋截断 纵向钢筋配筋率 受剪性能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裂缝延伸高度发展规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管俊峰 赵顺波 黄承逵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11年第2期251-259,共9页
通过28根保护层厚度、配筋和截面高度变化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系统研究了开裂后正常使用阶段各级荷载下裂缝延伸高度的发展规律.由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主裂缝间距稳定时的荷载水平与开裂荷载之间的经验公式.依据裂缝延伸机理,... 通过28根保护层厚度、配筋和截面高度变化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系统研究了开裂后正常使用阶段各级荷载下裂缝延伸高度的发展规律.由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了主裂缝间距稳定时的荷载水平与开裂荷载之间的经验公式.依据裂缝延伸机理,指出纵向受拉钢筋有效影响区的存在是裂缝延伸高度产生差异性的根本原因.给出了正常使用阶段裂缝延伸不同状态下高度的解析解,其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研究成果为评估钢筋混凝土梁服役期内的工作性能提供了科研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裂缝 延伸高度 纵向受力钢筋有效影响区
下载PDF
多层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梁的挠度计算 被引量:6
14
作者 尹世平 徐世烺 王楠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共8页
基于混凝土结构的抗弯设计理论,忽略非受力纤维的影响,采用由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薄板单轴拉伸试验确定的纤维束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对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纤维编织网增强细粒混凝土的抗弯计算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粒混凝土... 基于混凝土结构的抗弯设计理论,忽略非受力纤维的影响,采用由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薄板单轴拉伸试验确定的纤维束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对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纤维编织网增强细粒混凝土的抗弯计算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粒混凝土抗压应力-应变上升段采用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议的模型即可获得理想的计算结果;不同的布设层数对构件开裂前的刚度影响不明显,开裂后刚度随着布设层数的增多而变大;适当改变细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极限荷载压应变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无论布设几层网,开裂前,计算值和试验值几乎一致.开裂后,对于二层网和三层网增强的小梁,其计算值和试验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该计算模型可用于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纤维编织网增强细粒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 抗弯性能 计算理论 多层 环氧浸渍
下载PDF
新型叠合柱-混凝土梁边节点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凌育洪 温新贵 +2 位作者 郑文丽 方小丹 周靖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8-49,共12页
为使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节点能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利用设置于叠合柱中钢管外的环筋平衡混凝土框架梁端纵筋的拉力,梁端纵筋以卡扣、弯折等形式与柱中环筋连接。制作6个边节点试件,... 为使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节点能得到广泛应用,提出一种新型钢管混凝土叠合柱-混凝土梁的连接节点,利用设置于叠合柱中钢管外的环筋平衡混凝土框架梁端纵筋的拉力,梁端纵筋以卡扣、弯折等形式与柱中环筋连接。制作6个边节点试件,进行梁受弯单调加载试验,考察节点试件的裂缝发展及分布、变形、破坏形态、承载力以及延性,揭示梁纵筋锚固构造的传力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裂缝集中于梁根部的塑性铰区,表现为弯曲破坏形态,有充分的塑性变形能力,延性系数大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梁节点的延性系数;梁根部受拉侧纵筋均能在柱中环筋屈服前以及试件达到峰值荷载前屈服;试验过程中未出现梁纵筋和柱中环筋应变突变现象。梁纵筋与柱中环筋的3种连接构造形式具有类似的受力性能,均锚固可靠。利用ABAQUS程序对试验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合柱-混凝土梁边节点 力学行为 柱中环筋 梁端纵筋 卡扣 弯折
下载PDF
纵向受拉钢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薛昕 杨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67-1772,共6页
对纵向受拉钢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展开实验研究.实验梁根数为12根,实验变量为纵向受拉钢筋锈蚀程度以及剪跨比(a/d),采用电化学加速法模拟纵向受拉钢筋锈蚀,并通过3点加载实验调查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纵... 对纵向受拉钢筋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展开实验研究.实验梁根数为12根,实验变量为纵向受拉钢筋锈蚀程度以及剪跨比(a/d),采用电化学加速法模拟纵向受拉钢筋锈蚀,并通过3点加载实验调查锈蚀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剪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纵向受拉钢筋锈蚀导致的粘结退化会引起锈蚀梁的承载机制发生变化,最终影响到梁的抗剪承载力.具体表现在:锈蚀引起主斜裂缝向加载点移动,"拱机制"增强导致混凝土承担剪力增加,但和主斜裂缝相交的屈服箍筋数量减小导致"桁架机制"承担的剪力下降.上述承载机制迁移现象不仅与纵向受拉钢筋锈蚀程度有关,同时也受剪跨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抗剪性能 锈蚀纵向受拉钢筋 承载机制
下载PDF
混凝土对称配筋梁的抗弯承载力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军庆 熊二刚 杨坤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76,共5页
针对混凝土双筋矩形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受拉纵筋应变超限问题,重新界定了其截面受压区的最小高度;根据混凝土双筋矩形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对称配筋梁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对混凝土对称配筋梁的抗弯... 针对混凝土双筋矩形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可能出现的受拉纵筋应变超限问题,重新界定了其截面受压区的最小高度;根据混凝土双筋矩形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建立了混凝土对称配筋梁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公式;对混凝土对称配筋梁的抗弯承载力进行相关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实用计算方法。工程算例表明:对于混凝土对称配筋梁的抗弯承载力设计问题,应采用给出的实用计算方法进行相关计算,以确保安全;若按一般"双筋梁法"计算,则多数情况下结果偏于不安全,且最大误差可达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工程 混凝土梁 对称配筋 抗弯承载力 受压区高度 纵筋
下载PDF
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配筋梁裂缝宽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长永 彭超 +1 位作者 丁新新 潘丽云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2期52-56,共5页
根据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配筋梁、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结合裂缝分型统计分析,研究了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截面高度对叠浇梁正截面主要裂缝分布平均间距、平均宽度和最大宽度的影响规... 根据钢纤维全轻混凝土叠浇配筋梁、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结合裂缝分型统计分析,研究了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钢纤维全轻混凝土截面高度对叠浇梁正截面主要裂缝分布平均间距、平均宽度和最大宽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钢纤维全轻混凝土配筋叠浇梁正截面裂缝计算公式。研究成果为钢纤维全轻混凝土配筋叠浇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裂缝验算提供了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浇梁 钢纤维全轻混凝土 截面高度 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 裂缝分布 裂缝宽度
下载PDF
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模型实验与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佟景伟 陆海翔 +4 位作者 沈珉 孙建军 赵素敏 王其昌 毕继成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56-363,共8页
本文应用环氧树脂加添加剂的高分子材料模拟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特制的合金材料模拟钢筋,做成带有复杂多层钢筋笼和钢筋箍的梁柱节点模型。在模型内部钢筋和模型表面上粘贴了应变片,进行了模型实验。在考虑复杂钢筋配置的情况下... 本文应用环氧树脂加添加剂的高分子材料模拟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用特制的合金材料模拟钢筋,做成带有复杂多层钢筋笼和钢筋箍的梁柱节点模型。在模型内部钢筋和模型表面上粘贴了应变片,进行了模型实验。在考虑复杂钢筋配置的情况下,应用多重多枝子结构方法,在微机上进行了具有十万多个自由度的有限元分析。并将实验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为梁柱节点的合理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 钢筋混凝土结构 梁柱节点 有限元 电测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钢筋混凝土梁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薛刚 蔡美峰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91-1194,共4页
为识别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损伤状况,对简支梁进行了逐级加载实验,每级加荷后卸荷,观测梁的裂缝,并测定梁的动力反应.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作为无限自由度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动力方程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多尺度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表达式.信号经... 为识别钢筋混凝土简支梁的损伤状况,对简支梁进行了逐级加载实验,每级加荷后卸荷,观测梁的裂缝,并测定梁的动力反应.将钢筋混凝土简支梁作为无限自由度体系,并对该体系的动力方程进行小波变换,得到多尺度下的结构动力响应表达式.信号经多尺度分解后,包含了信号中更多的结构损伤信息.基于此,用DASP信号处理系统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各损伤阶段的动态信号进行二进制小波分解,通过分析各频段的波形,确定了梁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损伤识别 小波分析 多尺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