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curacy Analysis on the Automatic Registration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s Based on the Software of ERDAS Imagine 被引量:1
1
作者 Debao Yuan Ximin Cui +2 位作者 Yahui Qiu Xueyun Gu Li Zhang 《Advances in Remote Sensing》 2013年第2期140-148,共9页
The automatic registration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s (RSI) is a research hotspot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preprocessing currently. A special automatic image registration module named the Image Autosync has ... The automatic registration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s (RSI) is a research hotspot of remote sensing image preprocessing currently. A special automatic image registration module named the Image Autosync has been embedded into the ERDAS IMAGINE software of version 9.0 and above. The registration accuracies of the module verified for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platforms or their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Four tested registration experiments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to analyze the accuracy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remote sensing data which have different spatial resolution. The impact factors inducing the differences of registration accuracy are also analy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s Automatic REGISTRATION Image Autosync REGISTRATION ACCURACY
下载PDF
Red Tid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in Haizhou Bay
2
作者 LU Xia JIAO Ming-lia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11年第8期78-81,共4页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tract red tide information in Haizhou Bay on the basis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Method] Red tide in Haizhou Bay was studied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such as IR...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extract red tide information in Haizhou Bay on the basis o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Method] Red tide in Haizhou Bay was studied based 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such as IRS-P6 data on October 8,2005,Landsat 5-TM data on May 20,2006,MODIS 1B data on October 6,2006 and HY-1B second-grade data on April 22,2009,which were firstly preprocessed through geometric correction,atmospheric correction,image resizing and so on.At the same time,the synchronou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ata of red tide water were acquired.Then,band ratio method,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method and secondary filtering method were adopted to extract red tide information.[Result] On October 8,2005,the area of red tide was about 20.0 km2 in Haizhou Bay.There was no red tide in Haizhou bay on May 20,2006.On October 6,2006,large areas of red tide occurred in Haizhou bay,with area of 436.5 km2.On April 22,2009,red tide scattered in Haizhou bay,and its area was about 10.8 km2.[Conclusion] The research would provide technical ideas for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epartment of Lianyungang to implement red tide forecast and warning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izhou Bay Red tide monitoring regio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data Secondary filtering method Band ratio method Chlorophyll-a concentration method China
下载PDF
Remote monitoriug ice velocities of the polar record and the Dark Glaciers
3
作者 孙家抦 周军其 +1 位作者 霍东民 孙朝辉 《Chinese Journal of Polar Science》 2003年第2期117-123,共7页
Measurement of ice velocities of the Antarctic glacie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ies on Antarctic ice and snow mass balance. The polar area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Conventio... Measurement of ice velocities of the Antarctic glaciers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ies on Antarctic ice and snow mass balance. The polar area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its influences o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Conventional methods may be used for measuring the ice velocities, but they suffer from severe weather conditions in the Polar areas. Use of satellite multi-spectral and muki-temporal images makes it easier to measure the velocities of the glacier mov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a new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glacial change by means of multi-temporal satellite images. Temporal remotely sensed images in the Ingrid Christensen coast were processed with respect to geometric rectification, registration and overlay, The average ice velocities of the Polar Record Glacier and the Dark Glacier were then calculated, with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method reported here include promise of all-weather operation and potentials of dynamic monitoring through suitable selection of temporal satellite im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Ingrid Christensea Coast multi-temporal remotely sensed images the polar Record Glacier the Dark Glacier glacial ice velocities.
下载PDF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Registration Based on Contourlet Transform and Multiple Feature Fusion 被引量:6
4
作者 Huan Liu Gen-Fu Xiao +1 位作者 Yun-Lan Tan Chun-Juan Ouy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utomation and computing》 EI CSCD 2019年第5期575-588,共14页
Image registr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a remote sensing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by including an improved multi-scale and multi... Image registr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i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we put forward a remote sensing image registration method by including an improved multi-scale and multi-direction Harris algorithm and a novel compound feature. Multi-scale circle Gaussian combined invariant moments and multi-direction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are extracted as features for image matching.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s evaluated on numerous multi-source remote sensor images with noise and illumination changes. Extensive experimental studies prove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is capable of receiving stable and even distribution of key points as well as obtaining robust and accurate correspondence matches. It is a promising scheme in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regis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ture fusion multi-scale circle Gaussian combined invariant MOMENT multi-direction GRAY 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 multi-source remote sensing image registration CONTOURLET transform
原文传递
空地一体遥感技术在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巡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铭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8-181,186,共5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沿线安全保护区巡查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区域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空地一体的遥感综合监测体系,在巡查工作中引入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监测、...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不断发展,轨道交通沿线安全保护区巡查工作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区域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构建了一套空地一体的遥感综合监测体系,在巡查工作中引入航空摄影测量、低空无人机监测、车载全景扫描、定点实时监控等多种遥感监测技术及DSM差分计算、深度学习智能识别等多种数据处理技术,并以上海为例开展应用实践。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可行性,对建立全覆盖、高频次、智能化的巡查模式有参考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安全保护区巡查 空地一体 多源遥感监测 数据智能处理
下载PDF
中亚地区2001-2020年250 m及2020年30 m分辨率植被生长季NDVI数据集
6
作者 高超 任小丽 +4 位作者 曾纳 刘畅 张心昱 张黎 何洪林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3期1-11,共11页
中亚地区是北半球最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由于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其时空分布格局和变化趋... 中亚地区是北半球最大的干旱和半干旱区,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较为敏感。由于该区域的特殊地理位置,维护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植被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指示作用,其时空分布格局和变化趋势是评估区域生态状况的重要指标。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作为研究植被最常用的遥感指数之一,能够表征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本数据集利用MODIS13Q1产品生成了中亚地区2001–2020年长时间序列空间分辨率为250 m的生长季均值NDVI数据,并使用基于规则的分段回归Cubist算法,结合Landsat数据,融合得到了能够更好表征地物细节的30 m空间分辨率的2020年生长季均值NDVI数据。同时,本数据集从数据源的质控,模型训练优化,以及模型独立验证三个方面对数据产品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本数据集的生成为中亚地区植被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一化植被指数 中亚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遥感产品
下载PDF
面向多源异质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的自监督预训练方法
7
作者 薛志祥 余旭初 +5 位作者 刘景正 杨国鹏 刘冰 余岸竹 周嘉男 金上鸿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2-525,共14页
近年来,深度学习改变了遥感图像处理的方法。由于标注高质量样本费时费力,标签样本数量不足的现实问题会严重影响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本文提出了用于多源异质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的自监督预训练和微调分类方案,旨... 近年来,深度学习改变了遥感图像处理的方法。由于标注高质量样本费时费力,标签样本数量不足的现实问题会严重影响深层神经网络模型的性能。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本文提出了用于多源异质遥感影像地物分类的自监督预训练和微调分类方案,旨在缓解模型对于标签样本的严重依赖。具体来讲,生成式自监督学习模型由非对称的编码器-解码器结构组成,其中深度编码器从多源遥感数据中学习高阶关键特征,任务特定的解码器用于重建原始遥感影像。为提升特性表示能力,交叉注意力机制模型用于融合异源特征中的信息,进而从多源异质遥感影像中学习更多的互补信息。在微调分类阶段,预训练好的编码器作为无监督特征提取器,基于Transformer结构的轻量级分类器将学习到的特征与光谱信息结合并用于地物分类。这种自监督预训练方案能够从多源异质遥感影像中学习到刻画原始数据的高级关键特征,并且此过程不需要任何人工标注信息,从而缓解了对标签样本的依赖。与现有的分类范式相比,本文提出的自监督预训练和微调方案在多源遥感影像地物分类中能够取得更优的分类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多源异质数据 预训练 自监督学习 土地覆盖分类
下载PDF
煤层气富集区遥感勘查研究进展与展望
8
作者 秦其明 吴自华 +2 位作者 叶昕 王楠 韩谷怀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2,共12页
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式非常规清洁能源,它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传统勘查方法费时费力,而遥感技术提供了煤层气富集区快速勘查的新途径。煤层气富集区遥感勘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典型地物波谱特征与富集区烃微渗漏导致的地表物体异常波... 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式非常规清洁能源,它赋存于煤层及其围岩中。传统勘查方法费时费力,而遥感技术提供了煤层气富集区快速勘查的新途径。煤层气富集区遥感勘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典型地物波谱特征与富集区烃微渗漏导致的地表物体异常波谱特征,包括岩矿蚀变、植被异常和热异常等波谱特征的对比,结合煤田地质、地震、大地电磁等物探方法获取的数据,进行多源信息提取与综合分析,逐步查明煤层气富集区分布范围与含气特性。文章综述了煤层气富集区烃类物质渗漏与地表岩矿波谱和植被波谱异常的响应机制,以及基于地表岩矿波谱与植被波谱参数反演的多种方法与地物波谱异常反演在煤层气潜在富集区的勘查应用;阐述了含煤层气地层导致地表热异常的不同解释与提高地表温度反演准确率的主要方法与应用。未来,遥感与煤田地质数据、地震探测和大地电磁探测相结合,开展立体多元信息分析与信息提取,将成为实现煤层气富集区低成本快速勘查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富集区 烃微渗漏 遥感勘查 多源信息提取
下载PDF
基于波谱响应特征的雄安新区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
9
作者 李旭青 顾会涛 +5 位作者 丁雪瑶 张文龙 李凌飞 唐瑞尹 陈旭颖 吴艳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8,共8页
分析并监测雄安新区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绿色雄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雄安新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珠海一号(Zhuhai-1)OHS数据、哨兵二号(Sentinel-2)L2A级数据的波谱响应特征及实地测得的农田土壤重金属... 分析并监测雄安新区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建设绿色雄安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雄安新区为研究区,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珠海一号(Zhuhai-1)OHS数据、哨兵二号(Sentinel-2)L2A级数据的波谱响应特征及实地测得的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在对土壤重金属含量单因子与多因子污染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3种超标的农田重金属元素铅(Pb)、铜(Cu)、锌(Zn),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建立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模型。利用Zhuhai-1提取土壤样本点的原始光谱反射率以及4种变换后的光谱反射率,Sentinel-2提取7种对重金属胁迫敏感的植被指数,将其与3种土壤重金属含量作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敏感波段与植被指数,即波谱响应特征,构建土壤重金属含量反演模型。结果表明,3种模型整体反演精度较为优良,Pb含量反演模型决定系数(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为0.490,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为4.66 mg/kg,平均绝对值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为1.92 mg/kg;Cu含量反演模型R^(2)为0.491,RMSE为16.85 mg/kg,MAE为3.69 mg/kg;Zn含量反演模型R^(2)为0.664,RMSE为20.63 mg/kg,MAE为9.36 mg/kg。将该模型应用于雄安新区农田区域,得到大部分农田土壤中Pb含量均未超过风险筛选标准,在研究区西南部、西部部分区域Cu含量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同时在研究区西部、西南部Zn污染较严重,雄安新区东南部部分农田有Zn零星分布,其他区域Cu和Zn含量未超过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值。因此,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波谱响应特征反演土壤重金属Pb、Cu和Zn含量,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对雄安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的调查,同时为大面积土壤重金属含量监测提供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反演 多源遥感 波谱响应 农田
下载PDF
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防洪减灾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原文林 杨逸凡 +2 位作者 赵小棚 郭进军 胡少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4,22,共8页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 洪水灾害突发性强,成灾速度快,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降雨作为洪水灾害致灾因子,数据的精确度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意义。以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为切入点,对雨量站点观测、天气雷达降雨估计及预报、降雨数值预报、卫星遥感反演的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时空降尺度方法及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降雨监测与预报中的应用,揭示了其在提升降雨数据“量”与“型”准确度方面的效果。研究表明:降雨监测与预报技术在当前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山丘区和城市环境空间的复杂地形方面仍面临分辨率受到限制及精确性、时效性不足的问题。多源数据融合能提高降雨数据精度、时空覆盖能力和预测准确性,优化算法模型、融合“空-天-地”多源数据形成高分辨率预报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监测 降雨预报 防洪减灾 卫星遥感 天气雷达 数值预报 降尺度 多源数据融合
下载PDF
多源遥感技术在洪水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赵琳 董端 刘金玉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4期57-63,共7页
洪水的暴发,常常会导致耕地淹没、居民地摧毁、人员伤亡等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准确且快速获取洪水水体面积、水深、水量等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及时掌握洪水发展情况,科学制定防洪调度方案,有效降低洪水造成的损失。卫星... 洪水的暴发,常常会导致耕地淹没、居民地摧毁、人员伤亡等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准确且快速获取洪水水体面积、水深、水量等信息,能够帮助决策者及时掌握洪水发展情况,科学制定防洪调度方案,有效降低洪水造成的损失。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测等非接触式监测技术具有远距离、大范围、长时序监测的优势,在各类灾害应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通过对各卫星平台的关键性技术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合洪涝灾害特点,建立天空地协同的洪水遥感监测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多源遥感卫星数据,以“21·7”河南省郑州市特大洪水为研究对象,对洪水淹没面积、洪水水深和水量进行精准、快速计算与提取,建立健全的洪涝灾害应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洪水监测 应急体系
下载PDF
内蒙古赤峰柴胡栏子金矿田遥感地质解译和蚀变信息提取与找矿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韩燿徽 王翠芝 +3 位作者 吴志杰 吕古贤 张宝林 张启鹏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6-1091,共16页
内蒙古柴胡栏子金矿田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的最西北侧,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但其自然条件恶劣,遥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对于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以及与本区金成矿相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研究相对较少,利用遥感... 内蒙古柴胡栏子金矿田位于赤峰—朝阳金成矿带的最西北侧,是我国重要的黄金产地,但其自然条件恶劣,遥感地质研究程度较低,对于最主要的控矿因素(地层、构造、岩浆岩)分布特征以及与本区金成矿相关的围岩蚀变信息研究相对较少,利用遥感技术对该矿田进行找矿勘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Landsat 8和GF-2遥感影像,结合“主成分分析+最佳指数因子”的方法组合,对柴胡栏子金矿田进行遥感地质解译。根据蚀变矿物的波谱特征,设计去除干扰信息-异常信息提取-异常分级-异常信息处理的蚀变信息提取方案,对Landsat 8和Sentinel-2A遥感影像进行蚀变信息提取;在前人区域地质、矿田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蚀变信息特征,结合地质解译成果圈定3个找矿靶区。研究表明,利用多源遥感卫星影像对研究区进行地质解译与蚀变信息提取,基本能够满足辅助中比例尺找矿预测及地质综合调查的需要,并提升找矿效率。研究成果对柴胡栏子金矿田未来找矿勘查具有基础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胡栏子金矿田 多源遥感卫星影像 遥感解译 蚀变信息提取 主成分分析 找矿预测
下载PDF
融合多源地理数据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尾矿库识别与监测——以云南省个旧市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晓亮 王志华 +5 位作者 邢江河 周睿 杨晓梅 刘岳明 张俊瑶 孟丹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尾矿库是具有高势能的重大危险源,对尾矿库空间范围开展快速识别与监测,及时掌握尾矿库数量及分布情况,对我国尾矿库的环境监管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单纯基于遥感影像识别提取的思路,因缺乏尾矿库潜在目标针对性,易将裸露地表等混... 尾矿库是具有高势能的重大危险源,对尾矿库空间范围开展快速识别与监测,及时掌握尾矿库数量及分布情况,对我国尾矿库的环境监管与治理具有重要意义。现有单纯基于遥感影像识别提取的思路,因缺乏尾矿库潜在目标针对性,易将裸露地表等混淆为尾矿库,给实际的尾矿库监测应用带来较大误差。为此,提出一种融合企业名录与空间分布点位、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道路网等多源地理数据与高分遥感影像的尾矿库提取方法。以云南省个旧市为研究区的应用验证结果表明:融合多源地理数据可有效排除不存在尾矿库的干扰区域,尾矿库提取结果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为83.9%和72.4%。该技术方案在全国尺度的尾矿库高频次、自动化遥感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地理数据 遥感 面向对象分类 尾矿库 多尺度分割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森林生物量多源遥感估测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天宝 欧光龙 +4 位作者 吴勇 徐熊伟 王振会 蔺如喜 徐灿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8,共9页
为进一步探索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在10 m×10 m样地尺度下森林生物量估测性能及协同机器学习算法(RF、SVM、DT、GBM、k-NN、Stacking)的估测效果,利用光学遥感GF2(高分二号卫星)、sentinel 2A、Landsat 8 OLI、SUM(整合3种遥感数据源... 为进一步探索不同空间分辨率影像在10 m×10 m样地尺度下森林生物量估测性能及协同机器学习算法(RF、SVM、DT、GBM、k-NN、Stacking)的估测效果,利用光学遥感GF2(高分二号卫星)、sentinel 2A、Landsat 8 OLI、SUM(整合3种遥感数据源)影像及辅助变量DEM高程数据、环境因子、林分因子(森林类型、优势树种),在Boruta算法变量选择下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元谋地区乔木林森林生物量(地上+地下)进行遥感估测,并比较4种影像下的估测精度。研究表明:(1)基于Boruta算法分别对3种影像及整合3种影像条件下进行变量选择,单一影像中sentinel 2A的植被指数PEIP、Landsat 8 OLI的纹理因子b2_ME_9×9、GF2的GNDVI分别为3种影像下的最高得分变量,多源融合估测森林生物量中GF2的GNDVI为最佳得分变量;(2)基于Boruta算法选择的变量构建RF、SVM、DT、GBM、k-NN算法以及对5个模型的Stacking集成算法,SUM的Stacking集成算法的估测效果最优,模型决定系数(R2)为0.73,均方根误差(RMSE)为28.46 t·hm^(-2),集成算法下的SUM的估测性能优于sentinel 2A、Landsat 8 OLI,GF2优于sentinel 2A,sentinel 2A的估测性能优于Landsat 8 OLI。研究结果说明在生物量遥感估测中高分辨率影像具有较好的估测效果,同时多源遥感协同估测、集成算法均可提高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精度,可为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遥感估测 多源遥感 机器学习 算法集成 元谋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的桐乡市水系格局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晨凯 王珂 黄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19-428,共10页
【目的】浙江省桐乡市水系受人类活动干扰巨大,定量评估桐乡市水系的演变过程对其未来水系优化布局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975、1998、2005、2012、2016、2019年6期多源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目视解译... 【目的】浙江省桐乡市水系受人类活动干扰巨大,定量评估桐乡市水系的演变过程对其未来水系优化布局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1975、1998、2005、2012、2016、2019年6期多源遥感影像与土地利用调查数据,采用目视解译方式获取水系数据,使用河网水系指标、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定量研究桐乡市河流和池塘的数量、结构、形态、功能、空间分布变化规律与原因。【结果】①桐乡市河流长度和面积在2005年前保持增加,在快速城镇化时期剧烈衰减,到2016年后快速恢复。Ⅰ级河流持续增长,支流在各个时间阶段变化显著。②河网密度、支流发育系数、分形维度在整个过程中先增加再减小最后快速增加,河流水面率持续上升但在高速城镇化时期增速明显滞缓,河网环度与实际结合度不断波动并在2016年达到峰值。③河网密度在近郊与远郊的变化远大于市区。在2005年前,河流水面率变化市区>远郊>近郊,开始快速城镇化后,市区>近郊>远郊。远郊的支流发育系数变化最不显著。④桐乡市池塘面积同样经历了先增加后减小最后快速增加的过程,结构组成不断变化,养殖坑塘的激增是池塘面积改变的主要因素。池塘形态在发展中逐渐规整,分布先聚集后离散最后重新连片,并在西部远郊区域产生大规模聚集。【结论】桐乡市不同时期水系变化受城市发展政策影响巨大,具有明显的阶段性,造成地方水系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城镇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生态治理与修复,与同类型平原水网城市变化特征存在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 水系格局 时空演变 桐乡市
下载PDF
集成多源遥感与极限梯度提升的竹林地上生物量估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可乐 谭艳 +1 位作者 郭孝玉 余坤勇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森林生物量遥感精准估测是评估森林碳汇潜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比机载激光雷达(LiDAR)与机载多光谱数据在竹林地上生物量(AGB)估测中的差异,探索不同光学与激光点云数据协同估测森林AGB的潜力。以福建特色竹种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 森林生物量遥感精准估测是评估森林碳汇潜力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比机载激光雷达(LiDAR)与机载多光谱数据在竹林地上生物量(AGB)估测中的差异,探索不同光学与激光点云数据协同估测森林AGB的潜力。以福建特色竹种黄甜竹(Acidosasa edul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同步采集无人机载多光谱影像和LiDAR数据,提取并优选单一LiDAR的优选特征集、单一多光谱影像数据优选特征集、联合机载LiDAR和多光谱影像的优选特征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和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极限梯度提升(XGBoost)拟合竹林AGB估测模型。结果表明:(1)LiDAR数据的高度特征和密度特征是竹林AGB估测的重要特征,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特征集对竹林AGB估测的效果优于单一的遥感数据;(2)竹林AGB估测中,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非参数模型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集成XGBoost与多源特征集的黄甜竹AGB估测模型最优,R^(2)达0.64,Erms为9.90 t·hm^(-2)。竹林具有特殊冠层结构,应用LiDAR数据源能够有效获取林分垂直结构信息,联合多源异构数据能提高生物量估测模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林 地上生物量 多源遥感 激光雷达 多光谱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基于数据同化系统的作物产量预测研究进展
17
作者 赵钰 杨武德 +2 位作者 段丹丹 冯美臣 王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71,共11页
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 数据同化系统融合了遥感数据和作物生长模型的优势,是实时监测农业生产状况的有力手段。本文在简要介绍作物产量遥感估测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对数据同化算法的发展情况、多源遥感数据在数据同化上的应用潜力、数据同化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数据同化系统的尺度效应4方面进行论述。并且针对农业应用现状,提出未来应充分挖掘多源遥感数据、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和数据算法的优势,最终实现以机理模型为纽带的作物估产模式,并为制定田间管理策略、规划粮食产业布局和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提供有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数据同化系统 多作物生长模型集合 多源遥感数据
下载PDF
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地质及演化特征
18
作者 邵天瑞 韩坤英 +3 位作者 金铭 石成龙 庞健峰 丁孝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534,共16页
以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解译,通过地质要素定量统计、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了月球背面典型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而探讨了加加林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初步建立了该区地质特征与月球演化过程之间的... 以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解译,通过地质要素定量统计、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了月球背面典型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而探讨了加加林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初步建立了该区地质特征与月球演化过程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发育的全月最长深部断裂的形成为南极艾肯撞击事件与月球热膨胀等内外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南极-艾肯盆地向外延伸的多处月壳厚度的线性异常延伸至月球正面各大盆地,说明在月球深部,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的影响范围可以辐射到月球正面单元;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撞击坑数量与面积的变化规律与月球所处的地月系及太阳系演化进程有关;撞击坑定量统计结果及玄武岩单元定年结果表明,艾肯纪至雨海纪是加加林地区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活跃时期,雨海纪是其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活跃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地质 加加林盆地 多源遥感解译 地质演化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绿洲灌区土壤水分反演
19
作者 李华伟 朱晓春 +5 位作者 张旭东 隋喆 周黎勇 吴迪 王叶 白亮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9-26,共8页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 土壤水分是联系农业、生态和水文领域的重要环境变量,而卫星遥感是监测地表土壤水分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不足和光学遥感受云雨天气影响的问题,基于Landsat 8和MODIS光学影像、SMAP微波以及CLDAS再分析等多源数据,联合增强型自适应时空融合算法和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水分进行定量反演,获得了绿洲灌区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30 m)土壤水分。结果表明:通过ESTARFM时空融合算法可有效获得日尺度30 m分辨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融合后的NDVI与原始NDVI空间纹理特征一致,两者的相关系数(R)在0.85以上,均方根误差为0.05~0.08,融合效果较好。基于地表温度、NDVI、增强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再分析土壤水分产品多特征参数组合下的随机森林模型反演效果最优,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田块尺度土壤水分能够反映其时空变化,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0.82和0.037 cm^(3)/cm^(3)。该方法可为灌区灌溉面积识别、旱情监测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遥感反演 时空融合算法 随机森林 数据同化 多源数据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沼泽湿地信息提取
20
作者 李濡旭 武海涛 +6 位作者 姜明 邹元春 秦树林 徐琛 王丹 田恩朋 薛振山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6-22,共7页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旨在探讨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的方法。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的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Sentinel-2多光谱数据以及地形数据,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沼泽湿地遥感信息,...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旨在探讨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的方法。利用GEE(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获取的Sentinel-1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Sentinel-2多光谱数据以及地形数据,结合多种机器学习算法提取沼泽湿地遥感信息,并在大兴安岭山区的南瓮河自然保护区以及松嫩平原区的莫莫格保护区进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利用多源遥感数据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研究方法,可显著提高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在平原地区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中,雷达数据比多光谱数据贡献度更高;在山地地区沼泽湿地信息提取中,二者具有相近的贡献度。Sentinel-1、Sentinel-2数据和地形湿度指数数据的组合更有利于各种地形沼泽湿地信息提取。随机森林机器学习算法对沼泽湿地信息提取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机器学习 随机森林 GEE 沼泽湿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