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hot deformation behavior of Al-Zn-Mg-Cu-Cr aluminum alloy during multi-stage hot compression 被引量:8
1
作者 Gaoyong LIN Xiaoyan ZHENG Wei YANG Di FENG Dashu PENG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English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10-116,共7页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s of an Al-Zn-Mg-Cu-Cr aluminum alloy during multi-stage hot defor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al stimulation test, optical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and microstructures of an Al-Zn-Mg-Cu-Cr aluminum alloy during multi-stage hot deformation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rmal stimulation test, optical microscopy,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true stress vs true strain curves and the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of two hot deformation procedures were gained. The flow stress of the alloy studied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deforming passes and declining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larger the temperature decline between adjacent stages, the larger the peak stress fall is.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mainly result from the dynamic recovery during deformation, the static recovery and recrystallization in the delay time, and the second phases precipitated from the matrix at high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Cu-Cr alloy multi-stage compression Flow stress and peak stress Micro-structure evolution
下载PDF
A numerical method for simulating planar 3D multi-fracture propagation in multi-stage fracturing of horizontal wells 被引量:2
2
作者 CHEN Ming ZHANG Shicheng +2 位作者 XU Yun MA Xinfang ZOU Yush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design for multi-stage and multi-cluster fracturing in multi-zone reservoirs, a new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the planar 3 D multi-fracture propag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The model considers flu... To resolve the issue of design for multi-stage and multi-cluster fracturing in multi-zone reservoirs, a new efficient algorithm for the planar 3 D multi-fracture propagation model was proposed. The model considers fluid flow in the wellbore-perforation-fracture system and fluid leak-off into the rock matrix, and uses a 3 D boundary integral equation to describe the solid deformation. The solid-fluid coupling equation is solved by an explicit integration algorithm, and the fracture front is determined by the uniform tip asymptotic solutions and shortest path algorithm. The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is verified by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radial fracture, results of the implicit level set algorithm, and results of organic glass fracturing experiment. Compared with the implicit level set algorithm(ILSA), the new algorithm is much higher in computation speed. The numerical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based on a horizontal well in shale gas formation of Zhejiang oilfield. The impact of stress heterogeneity among multiple clusters and perforation number distribution on multi-fracture growth and fluid distribution among multiple fractures are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reducing perforation number in each cluster can counteract the effect of stress contrast among perforation clusters. Adjusting perforation number in each cluster can promote uniform flux among clusters, and the perforation number difference should better be 1-2 among clusters. Increasing perforation number in the cluster with high in situ stress is conducive to uniform fluid partitioning. However, uniform fluid partitioning is not equivalent to uniform fracture geometry. The fracture geometry is controlled by the stress interference and horizontal principal stress profile joi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well multi-stage FRACTURING multi-fracture growth 3D boundary element PLANAR stress heterogeneity PERFORATION optimization
下载PDF
Propagation law of hydraulic fractures during multi-staged horizontal well fracturing in a tight reservoir 被引量:1
3
作者 LIU Naizhen ZHANG Zhaopeng +2 位作者 ZOU Yushi MA Xinfang ZHANG Yinu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6期1129-1138,共10页
A novel laboratory simulation method for modeling multi-staged fracturing in a horizontal wel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true tri-axial hydraulic fracturing simulation system. Using this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net... A novel laboratory simulation method for modeling multi-staged fracturing in a horizontal wel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a true tri-axial hydraulic fracturing simulation system. Using this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net pressure in hydraulic fracture, stage spacing, perforation parameter, horizontal stress bias and well cementation quality on the propagation geometry of multiple fractures in a tight sandstone formation were studied in detail. The specimen splitting and analogy analysis of fracturing curve patterns reveals: Multiple fractures tend to mer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high horizontal stress bias and short stage spacing with pre-existing hydraulic fractures under critical closure situation, and the propagation of subsequent fractures is possibly suppressed because of high net pressure in pre-created fractures and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 width. And the subsequently created fractures are situated in the induced stress decreasing zone due to long stage spacing, leading to weak stress interference, and perforation with intense density and deep penetration facilitates the decrease of initiation fracture pressure. The deflection angle of subsequent fracture and horizontal stress variation tend to be amplified under low horizontal bias with constant net pressure in fractures. The longitudinal fracture is likely to be initiated at the interface of wellbore and concrete sample with poor cementation quality. The initiation fracture pressure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increases in turn, with the largest increase of 30%. Pressure quickly declines after initiation with low propagation pressure when the transverse hydraulic fracture is formed. The pressure reduces with fluctuation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fracture when the fracture deflects, the extension pressure is high, and the fracture formed is tortuous and narrow. There is a violently fluctuant rise of pressure with multiple peak values when longitudinal fracture created, and it is hard to distinguish the features between the initiation stage and propagation st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ght SANDSTONE horizontal well multi-staged FRACTURING PERFORATION net pressure in FRACTURE stress interference between FRACTURES FRACTURE propagation
下载PDF
多期构造应力控制走滑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差异性研究——以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为例
4
作者 张继标 邓尚 +5 位作者 韩俊 李映涛 刘大卫 邱华标 张仲培 刘雨晴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5-785,共11页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 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发育典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区别于受原始沉积相带控制的基质孔洞、受岩溶改造的洞穴等储集类型,走滑断控缝洞型储层的形成主要受断裂活动期构造应力导致的破裂作用控制。为研究走滑断裂多期活动背景下构造应力控制的断控储层发育机理与分布规律,综合应用野外、岩心、测录井、地震及钻井动态等资料,开展不同走滑断裂、同一走滑断裂沿走向不同部位、垂向不同层系断控储层发育特征表征,并结合应力场数值模拟手段开展多期构造应力恢复,预测断控储层发育的主要时期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走滑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差异显著,其中拉分段内部以张应力为主,主要派生张性裂缝;压隆段内部以挤压应力为主,派生裂缝类型多样。顺北地区勘探目的层奥陶系一间房组顶面断控裂缝主要在加里东中期Ⅲ幕及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发育,海西中—晚期及之后裂缝基本不发育,且滑移距大的顺北18号断裂带较顺北1号断裂带派生裂缝开度、密度更高。走滑断控储层具有“簇状”结构特征,断裂活动期不同分段内部应力状态控制储层结构差异,拉分段“空腔”多,以“双簇”结构为主,核带规模大,压隆段核带结构多,以“多簇”结构为主,分割性强;走滑断裂活动期应力强度控制储集空间类型与规模,小型断裂储集空间以裂缝为主,大型断裂带发育核带结构,断控储层规模与断裂活动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断控裂缝发育主要受断裂早期活动控制,晚期由于地层埋深增大,岩石不易破裂,新派生裂缝发育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状态 多期构造应力 分段性 断控缝洞型储层 顺北地区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应力等效关系的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预测模型
5
作者 张禄 周炜 张学文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1-177,共7页
对于预测多级应力加载下的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已有的相关非线性模型通常需要依赖大量的试验数据,或者较难选取合适的基准值,使得疲劳可靠性理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此问题,基于材料疲劳寿命特性曲线,通过分析两级应... 对于预测多级应力加载下的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已有的相关非线性模型通常需要依赖大量的试验数据,或者较难选取合适的基准值,使得疲劳可靠性理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存在一定局限性。针对此问题,基于材料疲劳寿命特性曲线,通过分析两级应力之间疲劳损伤转化过程,建立了一种考虑相邻载荷作用的等效转化关系,推导了两级、三级及更高应力等级情况下相邻应力之间的疲劳累积损伤等效公式和剩余疲劳寿命的表达式,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应力等效关系的疲劳寿命预测模型。该模型的计算过程仅需不低于两级应力的材料疲劳寿命试验结果。采用二级、三级、四级及五级应力加载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并对比了Miner模型、Manson模型、Subramanyan模型、Hashin模型及新模型的相对误差平均值和最大值,进一步汇总了两级至五级应力下各模型疲劳累积损伤与疲劳累积寿命的预测结果、各模型预测疲劳损伤与试验疲劳损伤之差的分布。结果表明,基于相邻载荷作用等效转化的新模型在疲劳寿命的整体预测结果优于Miner模型、Manson模型、Subramanyan模型及Hashin模型,可更为准确地应用于材料多级应力下的疲劳寿命/损伤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工程 疲劳寿命 等效转化 汽车零部件 多级应力
下载PDF
花岗岩声发射多期应力记忆方向独立性的试验研究
6
作者 马春德 阳文源 +1 位作者 刘泽霖 赵俊康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为了研究花岗岩在压缩荷载阶梯循环下偏转加载时多期应力记忆方向独立性,采用自制的偏转加载装置对花岗岩进行不同偏转角度的阶梯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岩石在偏转加载循环后记忆先前多次循环中最大应力的凯塞效应(KE)以及抹录不净现象(I... 为了研究花岗岩在压缩荷载阶梯循环下偏转加载时多期应力记忆方向独立性,采用自制的偏转加载装置对花岗岩进行不同偏转角度的阶梯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岩石在偏转加载循环后记忆先前多次循环中最大应力的凯塞效应(KE)以及抹录不净现象(IEP)。结果表明:花岗岩KE以及IEP均具有方向独立性,KE方向独立性存在的临界角度为10°,IEP方向独立性存在的临界角度为12°;偏转角度达到12°后,IEP会干扰KE对历史最大应力的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 花岗岩 地应力 声发射法 凯塞效应 抹录不净现象 偏转加载 多期应力记忆 突变点
下载PDF
一种阶梯块谱下的疲劳累积损伤模型
7
作者 张禄 刘宏利 任春晓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8-1235,共8页
针对阶梯块谱下的材料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尤其是已有相关非线性模型的计算参数依赖大量试验数据或较难选取合适的基准值,导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邻载荷的作用系数α_(i)=(S_(i+1)/S_(i))1/b lg K,该系... 针对阶梯块谱下的材料疲劳寿命预测问题,尤其是已有相关非线性模型的计算参数依赖大量试验数据或较难选取合适的基准值,导致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有一定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相邻载荷的作用系数α_(i)=(S_(i+1)/S_(i))1/b lg K,该系数中两个参数b、K来自材料疲劳寿命关系式S=KN^(-b)。结合前人的二级、三级、四级应力加载试验结果,分别计算并对比了与多种疲劳损伤模型的结果。结果表明,新模型在疲劳寿命/损伤的预测结果优于Miner模型、Manson模型、Subramanyan模型及Hashin模型,可更为准确地预测阶梯块谱下的疲劳寿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梯块谱 疲劳损伤 疲劳寿命 多级应力 作用系数
下载PDF
广东珠海地区三灶断裂带早白垩世以来多期活动、古应力特征及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令占 李响 +5 位作者 吴俊 贾小辉 王晶 张宗言 金巍 徐大良 《华南地质》 CAS 2024年第2期323-342,共20页
广东珠海地区三灶断裂带为莲花山断裂带的南西延伸段,其空间分布、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对认识华南东南部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活动断裂填图、构造解析、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钻探等手段,查明了三灶断裂带的空间分... 广东珠海地区三灶断裂带为莲花山断裂带的南西延伸段,其空间分布、变形特征及构造演化对认识华南东南部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活动断裂填图、构造解析、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钻探等手段,查明了三灶断裂带的空间分布以及不同期次变形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基于新获得的断层面与擦痕矢量数据反演了不同变形期次应力场及方向,结合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历史,提出三灶断裂带早白垩世以来经历了五期古构造应力场作用,表现为多阶段不同方向的挤压和伸展过程,分别响应了晚中生代以来的一系列构造事件,Ⅰ期NW-SE向伸展(D_(1))可能记录了早白垩世初期区域地壳伸展;Ⅱ期NW-SE向挤压(D_(2))可能与早白垩世末期-晚白垩世早期造成华南地区断陷盆地反转及长乐南澳断裂带变形变质的挤压事件有关;Ⅲ期近SN向挤压(D_(3))可能与形成晚白垩世与古近纪地层之间区域性不整合的挤压事件有关;Ⅳ期近EW向挤压(D_(4))可能受控于渐新世-中新世南海洋盆的扩张;Ⅴ期NW-SE向伸展(D_(5))可能与上新世-第四纪菲律宾海板块的向西持续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灶断裂带 多期活动 古应力 早白垩世 广东珠海
下载PDF
基于多视图与注意力机制的睡眠脑电分期
9
作者 李兰亭 苗敏敏 《国外电子测量技术》 2024年第1期30-37,共8页
为了更全面地对睡眠脑电进行特征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与注意力机制的睡眠脑电分期方法。首先针对原始睡眠脑电信号构造时域和时频域两类视图数据;然后设计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混合神经网络对多视图数据进行表征学习;接着通过双向长短... 为了更全面地对睡眠脑电进行特征提取,提出一种基于多视图与注意力机制的睡眠脑电分期方法。首先针对原始睡眠脑电信号构造时域和时频域两类视图数据;然后设计融合注意力机制的混合神经网络对多视图数据进行表征学习;接着通过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网络进一步学习睡眠阶段之间的转换规则;最后使用Softmax函数进行睡眠分期,并利用类别加权损失函数解决睡眠数据类别不均衡的问题。实验使用Sleep-EDF数据库中前20名受试者的单通道脑电信号并采用20折交叉验证对模型进行性能评估,睡眠分期准确率达到83.7%,宏平均F_(1)值达到79.0%,Cohen′s Kappa系数达到0.78。与现有方法相比,算法性能提升明显,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分期 多视图 注意力机制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 类别加权损失函数
下载PDF
两级串联热电制冷器的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10
作者 张玲 郑艳萍 +3 位作者 李成 赵华东 钱梦媛 张景双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为了提高制冷器的制冷性能和可靠性,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所的要求,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两级串联热电制冷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材料对温度的依赖性,分析了热电臂的数量比RN和结构尺寸高度比RH、横截面积比RA及中间陶瓷板厚度δ... 为了提高制冷器的制冷性能和可靠性,以满足更多应用场所的要求,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建立了两级串联热电制冷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材料对温度的依赖性,分析了热电臂的数量比RN和结构尺寸高度比RH、横截面积比RA及中间陶瓷板厚度δ对两级热电制冷器制冷性能和热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数量比为2.07时,器件具有优异的制冷性能和较小的热应力。通过响应面法和遗传算法对器件的结构尺寸参数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与初始结构相比,优化后器件的制冷量提升了11.8%,制冷系数提升了10.5%,最大热应力降低了1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制冷器 两级 制冷性能 热应力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基于FCM-LSTM的滚动轴承多阶段寿命预测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宇航 石宇强 王俊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3-50,共8页
针对滚动轴承逐渐呈现多阶段退化的退化特性,文中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CM)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的滚动轴承多阶段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使用小波包分解提取时频域... 针对滚动轴承逐渐呈现多阶段退化的退化特性,文中提出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 Clustering, FCM)和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的滚动轴承多阶段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的步骤是:使用小波包分解提取时频域特征,构建滚动轴承的健康指标;采用FCM将滚动轴承的退化过程分为多个阶段;使用LSTM对其在不同阶段的使用寿命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可用于维修决策的制订与执行;利用开源试验数据集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表明了分阶段的寿命预测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模糊C均值聚类(FCM) 多阶段退化 寿命预测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
下载PDF
考虑应力敏感的低渗透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三维不稳定渗流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宗孝 李旭飞 +3 位作者 蒋海岩 袁士宝 夏玉轩 朱敏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6,32,共8页
为了明确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对分段压裂水平井流入动态的影响,首先应用半解析法推导了无限大储层考虑应力敏感的点源函数,之后通过摄动变换、拉氏变换、叠加原理等方法,构建了低渗透油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分段压裂水... 为了明确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对分段压裂水平井流入动态的影响,首先应用半解析法推导了无限大储层考虑应力敏感的点源函数,之后通过摄动变换、拉氏变换、叠加原理等方法,构建了低渗透油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分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最后利用KAPPA试井软件在同一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储层应力敏感增强,在流动后期试井曲线出现明显上翘,且上翘时间提前。并对裂缝几何参数及油藏边界尺寸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应力敏感 源函数 分段压裂
下载PDF
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对深层页岩气产能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5
13
作者 江铭 李志强 +3 位作者 段贵府 杨静嘉 石阳志 石晗琦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23年第1期35-41,共7页
深层页岩压裂难以形成复杂裂缝且裂缝导流能力失效快,导致产量迅速递减。为明确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对深层页岩气产量的影响,基于深层页岩裂缝导流能力实验测试数据,考虑闭合应力、支撑剂铺砂浓度和粒径对导流能力的影响,建立了支撑裂缝导... 深层页岩压裂难以形成复杂裂缝且裂缝导流能力失效快,导致产量迅速递减。为明确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对深层页岩气产量的影响,基于深层页岩裂缝导流能力实验测试数据,考虑闭合应力、支撑剂铺砂浓度和粒径对导流能力的影响,建立了支撑裂缝导流能力计算模型和深层页岩气产能预测数学模型。采用川南深层页岩气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历史拟合和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分析了铺砂浓度、闭合应力和支撑剂粒径对深层页岩气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铺砂浓度和选择小粒径支撑剂有利于提高深层页岩气井稳产时间和预测最终可采储量(EUR),最优铺砂浓度在1~2 kg/m^(2)之间;当闭合应力从80 MPa增加到110 MPa时,稳产时间缩短了约40%;受支撑剂粒径和支撑裂缝半长综合影响,最佳支撑剂粒径为40/70目。研究成果为深层页岩气裂缝导流能力设计和产能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页岩气 分段多簇压裂 应力敏感 裂缝导流能力 产能预测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多簇限流压裂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李扬 邓金根 +3 位作者 刘伟 闫伟 曹文科 王鹏飞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3,共5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目前非常规储层开发的有效手段,但现场生产测试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的射孔簇对产量完全无贡献。文中基于CZM模型和伯努利方程建立了考虑射孔孔眼摩阻的多簇裂缝同时起裂与扩展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不同射孔参数情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目前非常规储层开发的有效手段,但现场生产测试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的射孔簇对产量完全无贡献。文中基于CZM模型和伯努利方程建立了考虑射孔孔眼摩阻的多簇裂缝同时起裂与扩展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对不同射孔参数情况下裂缝的同时扩展进行了计算模拟,得到了不同时间5簇裂缝的扩展形态,以及井底压力、各簇裂缝缝口压力和进入各簇裂缝的压裂液流量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当射孔孔眼摩阻较低时,初期5簇裂缝同时起裂,后期由于应力干扰加强,中间3簇裂缝停止扩展并逐渐闭合,压裂液不再进入中间3簇射孔,成为无效射孔簇;非均匀射孔簇摩阻之间的差异能够有效平衡裂缝之间的应力干扰,使多簇裂缝同时起裂扩展并减缓多簇裂缝扩展的不均衡性;中间簇比侧边簇射孔数量只需多出2~3个就可以有效改变裂缝扩展形态,提高储层改造效果。该有限元计算模型对现场多簇水力压裂施工参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分段多簇 应力干扰 射孔压降 黏聚力模型
下载PDF
棉花先涝后渍减产规律分析及排水指标确定 被引量:9
15
作者 钱龙 王修贵 +2 位作者 罗文兵 贾文 吴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89-97,共9页
为探究棉花多生育期先涝后渍胁迫下的减产规律,于2008-2011年在武汉大学灌溉排水试验场开展了不同涝渍水平、涝渍发生生育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和涝渍形式(单涝、单渍和先涝后渍)的测坑试验。分析了2类排水指标的合理性,量化了多生... 为探究棉花多生育期先涝后渍胁迫下的减产规律,于2008-2011年在武汉大学灌溉排水试验场开展了不同涝渍水平、涝渍发生生育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和涝渍形式(单涝、单渍和先涝后渍)的测坑试验。分析了2类排水指标的合理性,量化了多生育期先涝后渍胁迫下不同涝渍形式及涝渍发生生育期的减产作用,提出了棉花多生育期先涝后渍排水指标。结果表明:在先涝后渍胁迫下,基于淹水和受渍时间划分的涝渍指标(淹水期间地表及地下累计超标准水深和受渍期间地下累计超标准水深)比基于地表和地下水动态划分的涝渍指标(地表、地下累计超标准水深)更为合理;单渍的减产作用是单涝的0.759倍;先期的涝会增强棉花对后续渍的适应性,先涝后渍胁迫下渍的减产作用是涝的0.293倍;花铃期、蕾期和吐絮期的减产作用之比为1:0760:0.220;多生育期地表及地下累计超标准水位与棉花减产率之间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R2=0.629,P<0.001)。研究成果可为多生育期先涝后渍胁迫下棉田排水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胁迫 排水 指标 多生育期 先涝后渍 涝渍
下载PDF
水平井分段压裂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求解算法 被引量:24
16
作者 陈铭 张士诚 +2 位作者 胥云 马新仿 邹雨时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针对多层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问题,提出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高效解法。采用三维边界积分方程计算固体变形,考虑井筒-射孔-裂缝耦合流动及缝内流体滤失。利用显式积分算法求解流固耦合方程,根据尖端统一解析解和最短路径算... 针对多层油气藏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设计问题,提出平面三维多裂缝扩展模型高效解法。采用三维边界积分方程计算固体变形,考虑井筒-射孔-裂缝耦合流动及缝内流体滤失。利用显式积分算法求解流固耦合方程,根据尖端统一解析解和最短路径算法计算裂缝扩展边界。方法的准确性通过与径向裂缝解析解、隐式水平集算法和有机玻璃压裂实验对比得到全面验证。与隐式水平集算法相比,新算法计算速度大幅提高。以浙江油田页岩气水平井为例,重点分析了平面应力分布、射孔数分布等对多簇裂缝扩展与进液的影响。研究表明,减小单簇射孔数可以平衡簇间应力非均质分布的影响;调整各簇射孔数量可以实现均衡进液,各簇射孔数差别应控制在1~2孔;增加高应力簇的射孔数有利于均匀进液,但进液均匀并不等于裂缝形态一致,裂缝形态受应力干扰和层间应力剖面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分段压裂 多裂缝扩展 三维边界元 平面应力非均质 射孔优化
下载PDF
基于地下水埋深的江汉平原冬小麦防涝渍排水指标确定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启侠 朱建强 +2 位作者 程伦国 晏军 徐笑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1-127,共7页
2014—2015年在测坑(筒)分别开展孕穗期、灌浆期冬小麦遭受浅地下水埋深和先涝后渍胁迫试验,研究江汉平原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适宜的地下水埋深。同时,构建不同排水标准计算方法,量化作物相对产量,提出先涝后渍胁迫下的排水指标。结果表明... 2014—2015年在测坑(筒)分别开展孕穗期、灌浆期冬小麦遭受浅地下水埋深和先涝后渍胁迫试验,研究江汉平原冬小麦关键生育期适宜的地下水埋深。同时,构建不同排水标准计算方法,量化作物相对产量,提出先涝后渍胁迫下的排水指标。结果表明,孕穗期0、20和40 cm地下水位(持续受渍18 d)分别使小麦减产44.78%、17.31%和10.44%,而灌浆期相应减产67.72%、33.70%和10.34%。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穗粒数减少和千粒质量降低,建议江汉平原小麦田孕穗期和灌浆期地下水位维持在50 cm左右。先涝后渍过程中涝害使小麦减产幅度大于渍害,可以考虑以受涝历时和降渍历时为控制指标的排水模型、按时间划分涝害和渍害的排水模型,以及涝渍综合水深指标作为江汉平原小麦花后排除涝渍的排水模型。若允许小麦减产15%(即相对产量为85%)作为排水控制标准,建议小麦花后涝渍综合水深指标控制在275.6~283.6 c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 地下水 胁迫 先涝后渍 多生育期 小麦
下载PDF
基于样本关注度和多层次特征的多阶段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李福成 徐箭 +4 位作者 廖思阳 孙元章 柯德平 杨军 杜静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7596-7607,共12页
当前,电力系统朝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电子化、互联程度愈发紧密等趋势发展,对暂态稳定评估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可仅利用系统故障后的动态响应时序数据实现实时、准... 当前,电力系统朝着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力电子化、互联程度愈发紧密等趋势发展,对暂态稳定评估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基于数据驱动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可仅利用系统故障后的动态响应时序数据实现实时、准确的暂态稳定评估。该文提出一种基于样本关注度与多层次特征的多阶段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以实现暂态稳定的实时、准确评估。首先,从能量函数观点出发,选取了δ/V/θ/P/Q的原始值、积分量与微分量等时序数据作为原始输入特征量,从而有效提高量测数据中暂态信息的利用率;同时,为表征样本对于稳定规则学习的重要性,定义基于SVM预分类的样本关注度指标;进一步地,利用基准负荷水平信息与稳定性标签构建多层次特征学习监督,增强特征提取的稳定性。最后,基于LSTM自身输出结果的时序特性,提出多阶段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案,在保证较高分类准确率的同时,将错判率保持在较低水平。IEEE10机39节点系统和某区域电网的算例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暂态稳定 样本关注度 多层次特征 长短期记忆网络 多阶段评估
下载PDF
梁桥多级设防SMA减震装置 被引量:19
19
作者 曹飒飒 伍隋文 +2 位作者 孙卓 王欢 杨俊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09-217,共9页
近场地震动输入下,减隔震桥梁会发生比较大的位移和残余变形,导致落梁等严重震害。拟提出一种新型多级设防SMA减震装置,由三级SMA索与铅芯橡胶支座并联组成;随地震强度增大,各级SMA索依次张紧,满足不同性能需求;基于OpenSees和Sap2000软... 近场地震动输入下,减隔震桥梁会发生比较大的位移和残余变形,导致落梁等严重震害。拟提出一种新型多级设防SMA减震装置,由三级SMA索与铅芯橡胶支座并联组成;随地震强度增大,各级SMA索依次张紧,满足不同性能需求;基于OpenSees和Sap2000软件,探索多级设防SMA减震装置恢复力模型和滞回模型,对比分析两种软件对多级设防SMA减震装置的模拟效果。以某一连续梁桥为例,以SMA索截面积进行参数分析,研究其多级减震效果。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好的自复位、限位和耗能能力,兼具多级设防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抗震 形状记忆合金 多级设防 OPENSEES 多级减震控制
下载PDF
藏南嘉黎断裂古乡—通麦段多期活动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赵远方 公王斌 +2 位作者 江万 陈龙耀 仇度伟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0-233,共14页
嘉黎断裂是青藏高原南部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代表了北拉萨地块和中拉萨地块之间的构造界线。关于嘉黎断裂的构造性质和演化过程等仍存在争议,其不同期次构造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详细的区... 嘉黎断裂是青藏高原南部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喀喇昆仑—嘉黎断裂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代表了北拉萨地块和中拉萨地块之间的构造界线。关于嘉黎断裂的构造性质和演化过程等仍存在争议,其不同期次构造过程仍需要进一步研究。在详细的区域地质填图基础上,以嘉黎断裂古乡—通麦段为研究对象,重点调查了该断裂带不同期次变形的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基于新获得的不同方位断层面与擦痕特征等资料,恢复和计算该区的不同期次应力场及方向,并据此解析该区的多期构造叠加关系,探讨嘉黎断裂在不同应力场下的多期活动特征以及相关的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和大地构造背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嘉黎断裂对拟建铁路工程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嘉黎断裂晚新生代以来仍有活动迹象,并具有多期构造叠加特征,从早到晚依次为左旋走滑(D1)、正倾滑(D2)和右旋走滑(D3)。嘉黎断裂作为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重要的变形调节构造,其多期活动性质反映了地块间的相对运动特征及区域应力场的转换过程,这对认识青藏高原南缘的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嘉黎断裂 多期变形 应力场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