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Studies in a Physical Model of the Severn Estuary, UK
1
作者 A. Osei-Twumasi R. A. Falconer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4年第15期1390-1403,共14页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impact of 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on water bodies, particularly due to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Coastal waters can receive considerable inputs of pollutants f...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impact of 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on water bodies, particularly due to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Coastal waters can receive considerable inputs of pollutants from catchments since they serve as sinks for many diffuse pollutants. Furthermore, bathing waters have in the recent past often failed to comply with the various standards set by different bathing water directives. The Severn estuary has recently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terms of bathing water compliance due to its potential to generat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newable energy for the UK. It i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at a physical model of the estuary has been set up in the Hydraulics Laboratory at Cardiff University, for studies to be undertaken to mimic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ototype. A sandbox filled with non-cohesive sediments within the laboratory has been set up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ur of pollutants in propagating from the idealised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to the estuarine water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for a semi-diurnal tidal estuary like the Severn, tides have a lesser effect on the transport of solutes than flows from the catchments. Thus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from diffuse sources to marine environments from catchments could be higher in less tidally dominated coastal waters than a tidal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source PHYSICAL model POLLUTION Severn ESTUARY TIDES
下载PDF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Transport and Diffusion of Seeding Agents within Stratus 被引量:7
2
作者 余兴 戴进 +1 位作者 蒋维楣 樊鹏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4期617-635,共19页
It is essential to lear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seeding agents in cloud seeding of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A three-dimensional puff trajectory model incorporating a m... It is essential to lear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s and variations of seeding agents in cloud seeding of precipitation enhancement. A three-dimensional puff trajectory model incorporating a mesoscale nonhydrostatic model has been formulated, and is applied to simulating the transporting and diffusiv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ple line sources of seeding agents within super-cooled stratus. Several important factors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at affect the diffusion of seeding materials such as effects of topography and vertical wind shea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seeding parameters and wet deposition. The particles of seeding agents are assumed to be almost inert, they have no interaction with the particles of the cloud or precipitation except that they are washed out by precipitation. The model validity is demonstrated by the analyses and comparisons of model results, and checked by the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of diffusive coefficients and atmospheric stratification. The advantage of this model includes not only its exact reflection of heterogeneity and unsteadiness of background fields, but also its good simulation of transport and diffusion of multiple line sources. The horizontal diffusion rate and the horizontal transport distance have been proposed that they usually were difficult to obtain in other models. In this simulation the horizontal diffusion rate is 0.82 m s(-1) for average of one hour, and the horizontal average transport distance reaches 65 km after 1 4 which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background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ff trajectory model transport and diffusion multiple line sources of seeding agents heterogeneity and unsteadiness diffusion rate and transport distance super-cooled stratus
下载PDF
Numerical Modeling of Dust Propagation in the Atmosphere of a City with Complex Terrain. The Case of Background Eastern Light Air
3
作者 Aleksandre Surmava Vepkhia Kukhalashvili +2 位作者 Natia Gigauri Liana Intskirveli George Kordzakhi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0年第7期1222-1228,共7页
Micro-scale processes of dust distribution in the city of Tbilisi with very complex topography are modeled using a 3D regional model of atmospheric processes and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port-diffusion equati... Micro-scale processes of dust distribution in the city of Tbilisi with very complex topography are modeled using a 3D regional model of atmospheric processes and numerical integration of the transport-diffusion equation of the impurity. The Terrain-following coordinate system is used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fluence of a very complex relief on the process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Modeling is carried out using horizontal grid steps of 300 m and 400 m along latitude and longitude, respectively. Cases of the stationary background eastern light air a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motor transport is considered as a nonstationary source of pollution from which dust is emitted into the atmosphere. Modeling of dust micro-scale diffusion process showed that the city air pollution depend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ain sources of city pollution,<em> i.e.</em> on vehicle traffic intensity, as well as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highways, and micro-orography of city and relief of the surrounding territories. It is shown that the dust pollution level in the surface layer of the atmosphere is minimal at 6 a.m. Ground-level concentration rapidly grows with the increase of vehicle traffic intensity and at 12 a.m. reaches 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 (MAC = 0.5 mg/m3) in the vicinity of central city mains. From 12 a.m. to 9 p.m. maximum dust concentration values are within the limits of 0.9 - 1.2 MAC. In the mentioned time interval formation of the high pollution zones, the slow growth of their areas and the value of ground-level concentrations take place. These zones are located in both central and peripheral parts of the city. Their disposition and area sizes depend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cal wind-generated under the action of complex terrain, as well as on the processes of turbulent and advective dust transfer. From 9 p.m. to 24 p.m. reduction of dust pollution and ground-level concentration takes place. After midnight the city dust pollution process continues quasi-period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merical modeling Pollution source diffusION Dust Distribution WIND
下载PDF
融合多源异构气象数据的光伏功率预测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谈玲 康瑞星 +1 位作者 夏景明 王越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3-517,共15页
高精度光伏功率预测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光伏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云层的变化是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传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云的3维结构和气象要素对光伏功率的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融合多源异构气... 高精度光伏功率预测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光伏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云层的变化是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传统光伏功率预测方法没有充分考虑云的3维结构和气象要素对光伏功率的影响。因此,该文提出一种融合多源异构气象数据的多源变量光伏功率预测模型(MPPM)。MPPM的核心包括时空条件扩散模型(STCDM)、注意力堆叠LSTM网络(ASLSTM)和多维特征融合模块(MFFM)。STCDM模型通过对2维卫星云图进行精确预测,消除了云层边界处的模糊现象。ASLSTM模型则提取了3维天气研究与预报模式(WRF)气象要素特征。MFFM模块将2维卫星云图特征和3维WRF气象要素特征进行融合,以得到未来1 h光伏功率预测结果。该文分别利用STCDM模型和MPPM模型开展卫星云图预测实验和光伏功率预测实验。实验结果显示,STCDM模型预测1 h内卫星云图的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达到0.914,MPPM模型预测1 h内光伏功率的相关系数(CORR)达到0.949,优于所有对比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扩散模型 堆叠长短期记忆 注意力机制 特征提取
下载PDF
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污染分析方法设计与模拟
5
作者 李强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1,共6页
为提高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污染参数控制的准确性,采用跟车尾气测试系统对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及扩散模拟分析。利用路试直接采样法测试尾气排放污染参数,并对其进行精准计算,再利用点源高斯扩散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采用CALI... 为提高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污染参数控制的准确性,采用跟车尾气测试系统对汽车发动机尾气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及扩散模拟分析。利用路试直接采样法测试尾气排放污染参数,并对其进行精准计算,再利用点源高斯扩散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并采用CALINE4模式对点源高斯模型进行修正,以获得精准的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排放因子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误差较小,维持在0.5 g/km以内,且对排放因子扩散分析符合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利于城市交通污染控制及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发动机 尾气排放 扩散分析 跟车尾气测试 尾气排放因子 点源高斯扩散模型 CALINE4模式
下载PDF
基于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水⁃光互补系统随机场景生成方法
6
作者 杨震 杨晶显 +3 位作者 王凯 李玉梅 刘俊勇 张帅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71-180,共10页
随着水-光互补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准确地描述水-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对电网的运行和规划具有重要影响。现有多源融合特性建模方法不仅存在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时空相关性不充分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复杂应用环境下要进行先验假设,进而导致生... 随着水-光互补系统应用越来越广泛,准确地描述水-光出力的不确定性对电网的运行和规划具有重要影响。现有多源融合特性建模方法不仅存在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时空相关性不充分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复杂应用环境下要进行先验假设,进而导致生成质量降低。基于此,文中提出了基于去噪扩散概率模型的水-光互补系统随机场景生成方法。首先,将结合欧氏距离和L2正则化的损失函数作为衡量生成噪声与原始噪声分布差异的标准,并设计适应水-光-荷随机场景生成的UNet网络结构;然后,通过对前向过程不断加噪和逆向过程不断去噪训练,捕捉水-光-荷多维变量相关性变化及波动特征,拟合其概率分布规律;最后,对多源数据协同建模,高效生成水-光互补系统随机场景。文中算例基于某地区电网实际采集数据进行测试,通过综合评估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生成 去噪扩散概率模型 水-光互补系统 多源
下载PDF
近红外漫射光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及探测器排布研究
7
作者 郭楠 郝慧艳 +1 位作者 刘文宇 赵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为了研究漫反射光谱法在检测内部组织有效信息方面的径向最远探测距离和合适的探测器排布方式,构建了人体皮下组织模型,利用蒙特卡罗(MC)方法对760 nm近红外光在组织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不同组织的光学特性,建立了脂肪-肌肉双... 为了研究漫反射光谱法在检测内部组织有效信息方面的径向最远探测距离和合适的探测器排布方式,构建了人体皮下组织模型,利用蒙特卡罗(MC)方法对760 nm近红外光在组织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不同组织的光学特性,建立了脂肪-肌肉双层MC模型。在模型中,通过调整脂肪和肌肉双层组织的垂直厚度模拟了双层组织的多种情况,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不同距离处逃逸光子的分布、数量和剩余权重。结果表明,在该模型下,将探测器排布在距离光源大约3 cm或更近的位置,采集到的光子信号可以有效体现组织内部的信息。基于MC模拟的结果,分析设计了三种可应用于无创血流或血氧检测的探测器排布方式。通过比较发现,多光源-多探测器混合排布设计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收集组织的漫射光,提供更均匀的光子分布,而且相较于单光源-多探测器,该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探测器的数量实现对组织同一深度更大面积的检测。这为设计近红外血流或血氧无创检测光谱仪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射光 蒙特卡罗仿真 人体组织模型 光源-探测器排布 无创检测光谱仪器
下载PDF
城市型石化企业大气环境风险防护区域划定研究
8
作者 付鹏 莫欣岳 +1 位作者 李欢 王娜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用地范围由中心城区向外扩张,原本位于郊区的石化企业开始与城市融合,石化企业周边的空地被开发成住宅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导致城市型石化企业的出现。城市型石化企业与周边居民的矛盾日益... 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用地范围由中心城区向外扩张,原本位于郊区的石化企业开始与城市融合,石化企业周边的空地被开发成住宅区、商业区和生活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导致城市型石化企业的出现。城市型石化企业与周边居民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城市型石化企业急需设置足够的风险防护区域。本研究以华北某石化企业新建120 t/h酸性水汽提装置为例,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的环境风险模拟程序和要求,对该项目环境风险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以半径为960 m的范围作为大气环境风险防护区域进行重点防护。本研究可为城市型石化企业的风险防范措施落实、应急预案编制及生态环境部门的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风险 风险源识别 评价标准 扩散气体模型
下载PDF
油气田压裂返排液中污染气体浓度及扩散模型研究
9
作者 王春凯 侯儒 +2 位作者 张敏 卢成雄 何洲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6期78-82,共5页
油气田在实施压裂作业时,返排液中的污染气体会排放至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为此,研究油气田压裂返排液中污染气体浓度及扩散模型。以延安油气田为研究区域,采集和分析区域内污染气体样本,设计污染气体测定流程。利用多元矢量值函数获... 油气田在实施压裂作业时,返排液中的污染气体会排放至大气中,造成大气污染。为此,研究油气田压裂返排液中污染气体浓度及扩散模型。以延安油气田为研究区域,采集和分析区域内污染气体样本,设计污染气体测定流程。利用多元矢量值函数获取污染气体扩散程度,建立点、线、面源扩散模型。结合上述模型,构建污染气体不同成分的浓度扩散模型。根据扩散分布形式可知,污染成分浓度峰值多维持在活动较为频繁的日间,地点上多位于返排池中心上方,随风向以点源、线源、面源等形式向下风口呈不同程度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油气田 压裂返排液 污染气体浓度 点-线-面源 扩散模型
下载PDF
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研究综述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长军 许文文 +2 位作者 胡颖 方明哲 刘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94-804,共11页
在线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与现实世界交互影响的虚拟社会。大量的研究工作都致力于理解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包括流行度预测、传播建模、信息溯源等。该文综述了这些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对当前社交... 在线社交网络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与现实世界交互影响的虚拟社会。大量的研究工作都致力于理解在线社交网络中的信息传播,包括流行度预测、传播建模、信息溯源等。该文综述了这些研究工作的最新成果,对当前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在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大规模在线社交网络的特点,给出了在结构、群体约束下的信息传播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包括流行度特征点的预测、信息传播宏微观交互机理研究、不完整观测条件下观测节点的选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社交网络 信息传播 流行度 传播模型 信息溯源
下载PDF
深圳市SO_2污染来源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淑兰 柴发合 +3 位作者 夏广锋 张晖 张萌 薛志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28-1133,共6页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SO2源排放清单、国家级气象站及深圳市气象站气象资料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扩散模式的污染源解析技术对深圳市SO2污染来源进行研究.利用非稳态气象和空气质量(CALPUFF)模拟系统,模拟外来污染源及深... 以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SO2源排放清单、国家级气象站及深圳市气象站气象资料和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基于扩散模式的污染源解析技术对深圳市SO2污染来源进行研究.利用非稳态气象和空气质量(CALPUFF)模拟系统,模拟外来污染源及深圳市局地污染源排放扩散行为,定量计算2类污染源对深圳市SO2浓度的贡献率,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2004年SO2排放总量为72.9×104t,深圳市局地排放量约4.65×104t;深圳市SO2污染是由局地污染源和外来污染源排放共同作用的结果,对SO2的贡献率分别约为75%和25%,表明局地污染源排放是深圳市SO2污染的最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SO2 扩散模型 来源解析
下载PDF
地表水环境污染物受体模型源解析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锋 孟凡生 +2 位作者 王业耀 张铃松 杨琦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37,共6页
当前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准确掌握污染物的来源并从源头上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是实现污染源有效监管的技术依据,也是我国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对国内外已有的水环境污染源解析技术归纳的基础上,着重对地表水污染物源... 当前地表水体污染问题严重,准确掌握污染物的来源并从源头上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是实现污染源有效监管的技术依据,也是我国流域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在对国内外已有的水环境污染源解析技术归纳的基础上,着重对地表水污染物源解析受体模型中的成分/比值法、指纹图谱法、化学质量平衡模型和多元统计法等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国内外地表水污染物源解析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和展望,指出当前水环境源解析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现有源解析技术的局限性和约束条件难于满足,使得分析结果存在较大误差;污染源指纹谱不完整等现状制约了源解析的研究深度;特定区域污染源指纹谱的修订存在较多困难;现有模型仅反映过去时段对受体的贡献;源解析研究的目标污染物相对有限。对现有技术的完善与优化,各模型间的综合分析、耦合应用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污染物 源解析 清单分析 扩散模型 受体模型
下载PDF
层状云中非垂直多条撒播线源催化剂扩散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1
13
作者 余兴 樊鹏 +2 位作者 王晓玲 戴进 李兆元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08-723,共16页
首先建立了一个模拟层状云中催化剂扩散的三维时变烟团轨迹模式。该模式能够模拟层状云中多条(与风向)非垂直撒播线源的催化剂扩散特征。在模式中,详细考虑了地形、垂直风切变对催化剂扩散的影响以及催化剂播散参数的时空变化和催化... 首先建立了一个模拟层状云中催化剂扩散的三维时变烟团轨迹模式。该模式能够模拟层状云中多条(与风向)非垂直撒播线源的催化剂扩散特征。在模式中,详细考虑了地形、垂直风切变对催化剂扩散的影响以及催化剂播散参数的时空变化和催化剂的湿清除效应以更接近于实际过程。其次建立了一个细网格三维非静力中-β尺度动力学预报模式,用于模拟大气流场和湍流场,以其作为烟团轨迹模式的背景场。最后根据1996年3月31日08时实测常规气象资料和14时飞机实际播撒参数,对陕西省关中地区飞机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催化剂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对不同的大气层结和扩散参数做了敏感性试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1)在非均匀、非定常及非垂直直线源情况下,层状云中催化剂扩散的浓度等值线空间分布较复杂,不满足高斯分布。(2)催化剂的扩散与湍流扩散系数、风场分布相对应,水平扩散范围大于垂直扩散范围。(3)不稳定层结有利于催化剂扩散和多条线源的合并,扩散系数越大,扩散范围越大,线源间合并越早,撒播的线源间距可以大些。(4)陡峭地形对低层风场和湍流场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云 非线性线源 催化剂 扩散特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打磨作业场所多尘源耦合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蒋仲安 张国梁 +2 位作者 陈建武 杨斌 陈记合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4-131,共8页
为了改善移动打磨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的现状,以中车长客打磨车间为研究背景,利用高斯扩散模型,建立非稳态单尘源粉尘扩散模型,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多尘源耦合扩散规律;根据实验测定的不同高度单点和多点打磨的粉尘浓度,结合气溶胶... 为了改善移动打磨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的现状,以中车长客打磨车间为研究背景,利用高斯扩散模型,建立非稳态单尘源粉尘扩散模型,采用线性回归方法,研究多尘源耦合扩散规律;根据实验测定的不同高度单点和多点打磨的粉尘浓度,结合气溶胶粒子的运动方程和梯度下降法,求解出粒子扩散系数和多尘源耦合系数.将得到的粉尘扩散模型与对照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多点打磨在两个打磨点中间向前一定距离处会出现聚集点,且不同高度聚集点位置不同;多点打磨空间粉尘浓度是单点打磨的2~3倍,且最大值高达45.73 mg/m3,远高于国家卫生标准;多尘源打磨作业粉尘扩散模型平均误差为14.67%,具有一定可靠性,可用于后续对打磨车间粉尘防护技术和空间优化布置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磨场所 扩散模型 多尘源耦合 浓度分布 扩散系数 梯度下降法
下载PDF
模拟煤层气泄露扩散的高斯改进模型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黎明 芮小平 +1 位作者 李尧 余学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54-1759,共6页
为准确预测煤层气泄露污染的扩散路径及范围,结合了我国煤层气低压、管网密集和地处山区的特点,以高斯扩散模型为基础,提出适合煤层气泄露扩散模拟的高架点源模型和山谷模型,根据第二代大气扩散模型对地形产生影响的处理方法,研究了适... 为准确预测煤层气泄露污染的扩散路径及范围,结合了我国煤层气低压、管网密集和地处山区的特点,以高斯扩散模型为基础,提出适合煤层气泄露扩散模拟的高架点源模型和山谷模型,根据第二代大气扩散模型对地形产生影响的处理方法,研究了适合山区的扩散模型。以山西省沁水盆地南部潘河区块煤层气集输工程为例,模拟了煤层气泄露扩散,并与野外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发现提出的煤层气泄漏扩散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煤层气在空气中的扩散分布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扩散路径 高斯扩散模型 高架点源模型 山谷模型
下载PDF
面源模式反扩散参数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谷清 汤大钢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4-56,共3页
笔者对我国大气环境界普遍采用的面源模式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概念———面源反扩散参数。采用反扩散参数的方法可以解决各种不同的扩散参数反演 ,准确模拟面源模式计算。文中给出了计算的范例和计算机程序。
关键词 扩散参数 面源模式 环境评价 大气环境 软件 大气扩散
下载PDF
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 被引量:26
17
作者 马广文 王业耀 +2 位作者 香宝 王金生 胡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91-797,共7页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流域200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引起的面源污染负荷,并从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不同来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面... 基于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比分析了长江上游流域2000—2006年土地利用变化;利用输出系数模型,计算了土地利用引起的面源污染负荷,并从面源污染TN和TP负荷量、负荷强度和不同来源等角度,综合分析得出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面源污染影响及其差异。2000—2006年,长江上游流域耕地面积减少约1.10×104km2,林地面积增加约1.10×104km2,其他土地利用变化很小,表明西部大开发以来,天然林资源保护、长江防护林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实施效果明显。长江上游流域土地利用造成的TN和TP负荷量2000年分别为114.14×104t和3.39×104t,2006年分别为111.21×104t和3.31×104t。四川省西北部雅砻江中游流域、大渡河上游流域、岷江上游流域和贵州省北部乌江中游流域,2000—2006年面源TN和TP负荷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长江上游流域 面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土地利用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气体泄漏源定位机器人设计 被引量:11
18
作者 程磊 张东 +2 位作者 刘波 吴怀宇 王永骥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5年第2期85-87,91,共4页
如何确定有害气体泄漏源的位置是机器人主动嗅觉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移动机器人气体泄漏源定位问题,将Z字形算法和浓度梯度法相结合用于机器人气味源搜索运动控制,使其快速找到气味源。同时,在传统的移动嗅觉机器人上增加了无线传感... 如何确定有害气体泄漏源的位置是机器人主动嗅觉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围绕移动机器人气体泄漏源定位问题,将Z字形算法和浓度梯度法相结合用于机器人气味源搜索运动控制,使其快速找到气味源。同时,在传统的移动嗅觉机器人上增加了无线传感器定位模块,使操作人员在远离泄漏源的电脑上即可获得气味源的坐标信息。实验证明:机器人可以找到泄漏源,并确定气味源位置,搜索效率比单独使用浓度梯度法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味源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机器人 高斯扩散模型
下载PDF
有多个跳跃源的跳扩散模型的期权定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颜玲 王永茂 +3 位作者 刘海涛 王怡菲 刘超 吴琳琳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共4页
假设资产股票价格的跳过程为比Possion过程更一般的一类更新过程,考虑受多个跳跃源影响的情况下,利用等价鞅测度变换方法,给出了具有随机利率的跳扩散模型的期权定价公式.
关键词 多个跳跃源 跳扩散模型 期权定价 更新过程 随机利率
下载PDF
民航发动机巡航阶段排放扩散模型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曹惠玲 高建忠 梁大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44-447,共4页
民航发动机大量的排放物给全球气候的变化增加了贡献度,为了进一步研究航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大量有关排放、扩散方面的研究,如美国机场的EDMS系统计算机场各种污染物浓度并得出其扩散模式等,但对飞机巡航阶段排放物扩... 民航发动机大量的排放物给全球气候的变化增加了贡献度,为了进一步研究航空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国际上已经进行了大量有关排放、扩散方面的研究,如美国机场的EDMS系统计算机场各种污染物浓度并得出其扩散模式等,但对飞机巡航阶段排放物扩散状况的研究很少。从机载QAR数据中提取相关参数,采用高斯扩散理论,着重研究了民航发动机在巡航阶段排放扩散模型,用MATLAB对发动机CO2排放进行了数值模拟,为进一步建立排放物扩散控制体系或方法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巡航 排放 线源扩散模型 QAR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