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crustal movement and the activities of earthquakes,volcanoes and faults in Hainan Island,China 被引量:9
1
作者 Yaxuan Hu Ming Hao +1 位作者 Lingyun Ji Shangwu So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6年第4期284-294,共11页
Hainan Island is a seismic active region, where Qiongshan M7.5 earthquake occurred in 1605 and several seismic belts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he NS trending seismic belt (NSB)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p... Hainan Island is a seismic active region, where Qiongshan M7.5 earthquake occurred in 1605 and several seismic belts appeared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the NS trending seismic belt (NSB)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 the island. Here is also a magmatic active region. The lava from about 100 volcanoes covered more than 4000 km^2. The latest eruptions occurred on Ma'anling-Lei Huling volcanoes within 10,000 years. The neotectonic movement has been determined by geological method in the island and its adjacent areas. In the paper, the present-day 3D crustal movement is obtained by usin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ata observed from 2009 to 2014 and leveling observations measured in 1970s and 1990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e horizontal movement is mainly along SEE direction relative to the Eurasian Plate. The velocities are between 4.01 and 6.70 mm/a. The tension rate near the NSB is less than I mm/a. The vertical movement shows the island uplifts as a whole with respect to the reference benchmark Xiuyinggang. The average uplifting rate is 2.4 mm/a. The rates are 2-3 mm/a in the northwest and 3-5mm/a in the northwest. It shows the deformation pattern of the southwest island is upward relative to the northeas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sult inferred from the coastal change and GPS. Haikou and its adjacent region present a subsidence in a long time.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Wangwu-Wenjiao fault uplifts relative to the northern. Meanwhile, the western part uplifts relative to the eastern NSB. The vertical crustal motion and the two normal faults nearly correspond to the terrain. The NSB is located along the Puqiangang-Dazhibo fault, which is assessed as a segmented fault with a dip of 80°-90° and party exposed. The 3D deformations and other studies reveal the present activities of earthquakes, volcanoes and the faults. The small earthquakes will still occur in the NS belt and the volcanoes are not active n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inan Island Horizontal movement Vertical movement EARTHQUAKE volcano FAULT Seismic belt
下载PDF
海南岛现今三维地壳运动与断裂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亚轩 郝明 +2 位作者 秦姗兰 季灵运 宋尚武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310-2321,共12页
海南岛曾发生1605年琼山7.5级大震,现今小震多分布在东北缘的南北向地震条带及九所—陵水断裂中东段,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具有潜在喷发危险.新构造运动包括垂直与水平运动.本文采用2009—2014年多期GNSS观测资料及1970s、1990s、2013... 海南岛曾发生1605年琼山7.5级大震,现今小震多分布在东北缘的南北向地震条带及九所—陵水断裂中东段,马鞍岭—雷虎岭火山群具有潜在喷发危险.新构造运动包括垂直与水平运动.本文采用2009—2014年多期GNSS观测资料及1970s、1990s、2013年精密水准资料揭示现今地壳运动特征及断裂活动性,结果表明水平运动以SEE向为主,与华南地块运动一致;南北向小震条带附近以左旋拉张为主,基线变化表明运动具间歇性.岛北部垂直运动在1970s表现为以海口—屯昌为界的东升西降,以王五—文教断裂为界的南北两侧分段性差异运动.1970s—1990s年环岛水准资料揭示相对秀英港水准基点,点位以上升运动为主,且西南相对东北上升,地壳以继承性运动为主.其中琼北垂直运动与1970s相反.1990s—2013年资料揭示点位运动趋势与上一时段相反,主要为文昌—琼海—万宁一带上升和其他测点的相对下沉.由形变及地球物理等研究结果推测东北缘小震由铺前—博鳌断裂活动引起.马袅—铺前断裂以北盘下降为主;九所—陵水断裂东段活动大于西段.地震、形变等资料表明现今火山活动平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断裂 地震 火山 海南
下载PDF
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及含气陷阱与油气运聚关系 被引量:23
3
作者 何家雄 祝有海 +3 位作者 马文宏 陈胜红 龚晓峰 崔莎莎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0-1732,共13页
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及含气陷阱这些特殊的地质体,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而且其与油气运聚关系密切,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火山与泥火山/泥底辟的主要差异及区别是所形成的物质基础及... 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及含气陷阱这些特殊的地质体,不仅是揭示地球深部构造运动的窗口和地球深部流体活动特点的表征,而且其与油气运聚关系密切,具有非常重要的油气地质意义。火山与泥火山/泥底辟的主要差异及区别是所形成的物质基础及源动力不同,前者主要反映地壳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其物资基础来源于火山幔源活动上侵和喷发的岩浆物资;后者则是在结晶基底以上的沉积盆地中,由快速沉积充填的欠压实泥页岩发生塑性流动而产生底辟上拱所形成的产物,其物质基础为巨厚欠压实泥页岩。含气陷阱则为气侵或富含气地层所形成的地震反射畸变之痕迹。火山、泥火山/泥底辟发育演化及展布与油气运聚成藏存在明显的成因联系和耦合关系,且控制和制约了沉积盆地中油气分布与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及火山活动 泥底辟/泥火山 含气陷阱 地质地球物理特征 油气运聚特点
下载PDF
燕山运动“绪动/A幕”的本意及其锆石U-Pb年代学制约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海龙 张宏仁 +2 位作者 渠洪杰 蔡向民 王猛 《地质论评》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6-1042,共17页
"燕山运动"提出已有90余年。该概念从产生之日到现在一直存在着巨大争论。本文首先回顾了该概念的原始含义及其存在的逻辑问题。翁文灏将燕山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绪动"阶段、即A幕;火山幕、或称为中间幕;B幕。"... "燕山运动"提出已有90余年。该概念从产生之日到现在一直存在着巨大争论。本文首先回顾了该概念的原始含义及其存在的逻辑问题。翁文灏将燕山运动分为三个阶段:"绪动"阶段、即A幕;火山幕、或称为中间幕;B幕。"绪动/A幕"的本意指上火山岩系下部砾岩与煤系地层之间的不整合事件。需强调翁文灏所谓的上火山岩系包括了主体的火山岩和火山岩之下的砾岩。这套砾岩在辽西为海房沟组、在北京西山为龙门—九龙山组。翁文灏认为砾岩产生于燕山运动的"绪动/A幕",但"绪动/A幕"与"火山幕"的关系翁文灏认为难以阐述清楚。翁文灏在提出燕山运动(Yenshan movement)之后、丁文江提出了燕山期运动(Yenshanian movement)的名词。后续的研究者多因循"燕山期运动"的思想,但在中文表述中几乎只使用"燕山运动"的文字表述,这造成了逻辑上理解的差异,二者显然是不同的概念范畴,需予以区分。理清原始概念之后,本文通过位于北京西山雁翅镇田村、淤白村附近的钻孔和探槽,揭露出北京西山九龙山组底部的一套厚约12m火山凝灰岩。凝灰岩之下发育一套砾径可达2m、碳酸岩质的砾岩,与其下寒武纪地层呈不整合接触,代表"绪动/A幕"的不整合面。凝灰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测试揭示了154Ma和161Ma两期年龄,前者限定了九龙山组的底界年龄,后者可能代表了"绪动/A幕"发生的最早火山响应。最后本文依据不整合面穿时性特点指出位于龙门—九龙山组砾岩之下的不整合面在空间上应收敛于髫髻山组火山岩之下的不整合面。而龙门—九龙山组砾岩与髫髻山组火山岩具有同时异相的空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运动 绪动 上火山岩系 煤系地层 不整合面 钻孔揭示
下载PDF
构造活动与地质灾害的相关性——浙西南山地滑坡、崩塌、泥石流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帅 王深法 俞建强 《山地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47-52,共6页
在近 10a来地质灾害普查和重点详查的基础上 ,对浙西南山地进行了区域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隐患 )点颁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构造活动可通过地貌、岩性蚀变、土壤发育和断层节理等间接或直接影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从而在其空... 在近 10a来地质灾害普查和重点详查的基础上 ,对浙西南山地进行了区域地质构造与地质灾害 (隐患 )点颁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构造活动可通过地貌、岩性蚀变、土壤发育和断层节理等间接或直接影响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形成。从而在其空间自然分布上 ,表现为大地构造线控制下的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大地构造 新构造运动 火山构造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分布规律
下载PDF
浙江突发性山地灾害与区域地质构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俞建强 王深法 王帅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06-610,共5页
利用山地灾害普查资料 ,在地理信息系统 Map Info和 ARC/ Info软件支持下 ,对山地灾害与三种地质构造作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山地灾害的分布情况具有沿深 (大 )断裂展布的带状分布规律 ;被火山构造控制的斑块状分布规律 ;受新构造运动... 利用山地灾害普查资料 ,在地理信息系统 Map Info和 ARC/ Info软件支持下 ,对山地灾害与三种地质构造作相关性研究 .结果发现山地灾害的分布情况具有沿深 (大 )断裂展布的带状分布规律 ;被火山构造控制的斑块状分布规律 ;受新构造运动制约的垂直分布规律 .这些分布规律的发现 ,可为山地环境评价与区划、山地防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灾害 断裂 火山构造 新构造运动 分布规律 区域地质构造
下载PDF
腾冲火山区水平形变初探 被引量:8
7
作者 黎炜 刘玉权 邵德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2-373,共12页
介绍了采用精密大地测量的方法,对腾冲火山区域的水平形变情况进行了探索。通过两期相距38年的实测数据,对火山“休眠期”中岩浆活动与地壳局部变形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提供了部分计算结果。作者认为,采用精密大地测量的方法对火... 介绍了采用精密大地测量的方法,对腾冲火山区域的水平形变情况进行了探索。通过两期相距38年的实测数据,对火山“休眠期”中岩浆活动与地壳局部变形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提供了部分计算结果。作者认为,采用精密大地测量的方法对火山区域地壳变形进行研究是可行的;火山区域水平形变与构造形变的区别是存在的;腾冲火山区内近几十年内岩浆的动也是明显的,但目前总体为间歇性收缩期;从水平形变测量的结果来看,显示了南面活跃的迹象;且认为可能是岩浆囊的存在才会引起此大范围的地壳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腾冲火山 水平形变 大地测量 岩浆活动 构造变形
下载PDF
海底扩张的潮汐模式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学祥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20 0 0年 6月底 ,东京以南的伊豆岛开始发生火山与地震活动。此后 ,在伊豆岛观测到异常的地壳变形 ,8月底 ,火山与地震活动达到高潮。对潮汐与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 :地壳变形是由伊豆岛的岩脉侵入引起的 ,并且与强潮... 20 0 0年 6月底 ,东京以南的伊豆岛开始发生火山与地震活动。此后 ,在伊豆岛观测到异常的地壳变形 ,8月底 ,火山与地震活动达到高潮。对潮汐与火山和地震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 :地壳变形是由伊豆岛的岩脉侵入引起的 ,并且与强潮汐天文条件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海底扩张 太平洋地壳 跷跷板运动 火山 地震
下载PDF
全球地震及火山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董金龙 胡修举 邹常伟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7-90,共4页
根据全球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征,发现全球的地震和火山具有相似的活动区,其活动区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全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区大致可以分为大陆活动区、大洋活动区和俯冲-碰撞带.根据近一个世纪内地震和火山发生强度的大小,将全球的地震... 根据全球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征,发现全球的地震和火山具有相似的活动区,其活动区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全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区大致可以分为大陆活动区、大洋活动区和俯冲-碰撞带.根据近一个世纪内地震和火山发生强度的大小,将全球的地震和火山活动划分为四个时期,通过分析全球地震和火山分布的平均维度曲线,发现地震和火山在时空上具有同步变化的特征,这很可能与板块的运动密切相关,但局部却显示出不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 地震 火山 板块运动
下载PDF
坦博拉火山大喷发之谜--来自西藏榴辉岩的新启示
10
作者 刘焰 苑婷媛 伍连东 《自然杂志》 2016年第6期429-435,共7页
西藏松多榴辉岩系典型的古洋壳俯冲产物。通过岩相学观察与热力学计算,证实了西藏古洋壳俯冲时经历了还原反应,俯冲洋壳中Fe^(3+)和S^(6+)等物质被还原成Fe^(2+)和S^(2-),在俯冲通道内释放出富含CO_2和H_2S的流体。后者因密度低,从俯冲... 西藏松多榴辉岩系典型的古洋壳俯冲产物。通过岩相学观察与热力学计算,证实了西藏古洋壳俯冲时经历了还原反应,俯冲洋壳中Fe^(3+)和S^(6+)等物质被还原成Fe^(2+)和S^(2-),在俯冲通道内释放出富含CO_2和H_2S的流体。后者因密度低,从俯冲通道上升至岛弧火山之下的岩浆房中,最终通过火山喷发的方式排放至大气圈。因此认为,深俯冲的印度洋洋壳在地球深部也经历了相似的还原反应,将俯冲洋壳表层的硫酸盐转变为含硫流体,再通过坦博拉火山喷发的方式释放出来。现今洋壳持续俯冲,地球深部的还原反应持续进行,新生成的含硫流体正源源不断地汇聚于岛弧火山之下的岩浆房之中,因此,未来坦博拉式火山爆发是大概率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坦博拉火山 地球内部构造运动 西藏榴辉岩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淡水河口海岸阶地之对比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德辉 邓国雄 刘佳怡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4期8-15,共8页
海阶是海平面变动、地壳变动或两者共同作用之结果.海阶研究不仅可据以推论古气候、往昔海平面变化及地壳变动状况,更可藉以了解各区域间变动的差异,对全盘了解大地构造具有基本的重要性.本文研究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碰... 海阶是海平面变动、地壳变动或两者共同作用之结果.海阶研究不仅可据以推论古气候、往昔海平面变化及地壳变动状况,更可藉以了解各区域间变动的差异,对全盘了解大地构造具有基本的重要性.本文研究区位于欧亚大陆板块与菲律宾海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活动频繁,海阶的分布、规模等,除了受到海平面变动影响之外,尚受到区域性地壳隆升以及近期火山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淡水河两岸的海阶阶序,分别为北岸9阶,由低至高为第Ⅰ阶0~10m、第Ⅱ阶30~50m、第Ⅲ阶55~95m、第Ⅳ阶100~130m、第Ⅴ阶135~173m、第Ⅵ阶190~275m、第Ⅶ阶285~310m、第Ⅷ阶320~365m、第Ⅸ阶375~405m.南岸有7阶,第Ⅰ阶0~10m、第Ⅱ阶25~50m、第Ⅲ阶65~95m、第Ⅳ阶115~138m、第Ⅴ阶150~200m、第Ⅵ阶230~275m、第Ⅶ阶285~350m.利用海阶对比基图,得到各段阶地生成年代分别为北岸6kaBP(Ⅰ)、40kaBP(Ⅱ)、57kaBP(Ⅲ)、77.5kaBP(Ⅳ)、88.5kaBP(Ⅴ)、126.5kaBP(Ⅵ)、148.5kaBP(Ⅶ)、183kaBP(Ⅷ)、202kaBP(Ⅸ).淡水河口南岸分别为6kaBP(Ⅰ)、40kaBP(Ⅱ)、57kaBP(Ⅲ)、79kaBP(Ⅳ)、100kaBP(Ⅴ)、126.5kaBP(Ⅵ)、173.4kaBP(Ⅶ).淡水河两岸仅一水之隔,区域性地壳变动及海平面变动大致相同,但大屯火山之活动年代较观音火山之年代早,因而大屯山地势较高,经过比对,隆升速率影响地势高低与海阶发育特征,两岸之平均隆升速率分别是北岸的2.2mm/a和南岸的2.15mm/a,北岸略较南岸活跃,阶数多,地势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阶 地壳变动 大屯火山 观音山
下载PDF
火山期后热液铜矿的矿化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倪舜鑫 李俊钿 《资源与产业》 2007年第4期31-35,共5页
四望坪铜矿区位于广东省潮安县赤凤镇,本文主要介绍该矿区的地质特征,探讨火山活动及期后热液活动、岩浆活动与成矿的关系,总结其成矿规律,为进一步在类似地区寻找铜、锡等多金属矿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 多旋回火山活动 火山期后热液 高基坪群 粤东隆起 矿胚层
下载PDF
大陆扩散与恐龙绝灭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年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6-50,共5页
65 0 0万年前 ,遍布全球七大洲的不同种属的恐龙的突然全部绝灭 ,其直接原因不可能是单一的 ,它应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内综合作用的结果 .白垩纪末期 ,是大陆扩散的关键转折时期 ,当时 ,一系列与恐龙性命攸关的、空前的灾难性事件 ,... 65 0 0万年前 ,遍布全球七大洲的不同种属的恐龙的突然全部绝灭 ,其直接原因不可能是单一的 ,它应是多种因素在特定的时间内综合作用的结果 .白垩纪末期 ,是大陆扩散的关键转折时期 ,当时 ,一系列与恐龙性命攸关的、空前的灾难性事件 ,因星状古大陆从统一走向全面解体的驱动而几乎同时在地球上发生并波及地表的每一个角落 ,从而实现充分的“联手” .正是这种“联手” ,才在短暂的地质时期里 ,在全球范围内将整个恐龙家族彻底赶下了地质历史的舞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龙绝灭 大陆扩散 火山喷发 天然水合物分解 宇宙射线 白垩纪末期 火心口湖效应
下载PDF
法国地质学家拉夸的中国之行
14
作者 李艳平 刘娜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8-142,共5页
1926年末法国地质学家拉夸短期访华,本文介绍拉夸在北京中法大学演讲培雷火山的内容和盛况,介绍他在华参与地质考察和成果,以及他回国后在中法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丰富这个时期中法科学交流的历史资料。
关键词 科学交流 拉夸 燕山运动 培雷火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