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nglish Linguistic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1
作者 Jianbin Cu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16年第10期57-59,共3页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we need the network-based autonomous teaching...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been carried out. In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system, we need the network-based autonomous teaching mode, and effect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English teaching is also necessary. A complete set of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can truly reffect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can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s well.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teaching and to expand the diversifi ed teaching mode, we need to build a complete set of English language system.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mean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which reff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English courses. After the digitalization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network information produced in the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data. The optimized evaluation system of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has realized the diversifi cation of evaluation subj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active Teaching multi-dimensional English Linguistic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Optimization.
下载PDF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2
作者 刘惠清 许嘉巍 吴秀芹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1999年第4期90-95,共6页
In the 21st century, landscape ecology should be able to design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o protect biological diversity positively, which follows the theories such as a... In the 21st century, landscape ecology should be able to design the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e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s to protect biological diversity positively, which follows the theories such as adapting to nature, mutualism and symbiosis, adjusting structure and improving function, controlling parts and adjusting the whole, and other theori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his paper took humid temperate zones, landscape ecozones etc. as examples to express how to use these theories to carry out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put forth three points of l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of rare and endangered organisms; restor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important ecosystems; protection of community diversity of pl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APTING to nature mutualISM LANDSCAP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BIODIVERSITY PROTECTION
下载PDF
纵横协同: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双重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刘社瑞 韩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200,共9页
新乡贤文化是由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新型文化形态,以其独特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和社会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种力量,并以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和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以做好顶层设... 新乡贤文化是由传统乡贤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来的新型文化形态,以其独特作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政府和社会是新乡贤文化建设的两种力量,并以此形成了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和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以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各种资源、注重授权赋能为主要抓手,通过行政纵向推动力量引领新乡贤文化建设;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则以乡村内生力量、特色化的优势资源和参与式行动为依托,通过内生横向协商方式践行新乡贤文化建设。双重建设路径虽共存于乡村场域,但二者属性不同,需通过纵横协同形成新乡贤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使新乡贤文化建设更具持续性和实效性。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双重路径的纵横协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双重建设路径应顺应时代新要求,遵循互嵌互融逻辑,在互动-嵌入-融合中实现纵横协同,共同服务于新乡贤文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乡贤文化 政府主导式建设路径 社会主动式建设路径 协同 互嵌互融
下载PDF
内生型农村互助养老的运行机制及其社会基础——以浙江罗村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健 罗钦涛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1,共10页
外生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地方实践中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激活村庄互助养老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中部罗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内生型互助养老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阐明引导和约束运行机制的社会基础。研究发现,新乡... 外生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地方实践中面临可持续发展困境,因此,如何激活村庄互助养老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浙江省中部罗村的田野调查,分析内生型互助养老运行机制的构建路径,阐明引导和约束运行机制的社会基础。研究发现,新乡贤、村集体及(新)村民等多元主体构建起组织建设、资金筹措、文化浸润以及行为激励四重运行机制。依托乡村精英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熟人社会的相互信任与面子竞争、地方知识的关联建构与拓展应用等乡村社会基础促进内生型互助养老实践生成,以软性约束方式保障实践长效运行。基于此,加强乡村社会建设、通过农民自组织互助养老应是建设内生型互助养老模式的核心要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型互助养老 运行机制 社会基础 社会建设
下载PDF
社会互构论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赜 被引量:2
5
作者 谭亚莉 周怡男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 社会互构论认为政治社会化具备交互性、多元性、谐变性的基本特征。研究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应从教化和内化的关系入手,明确互构过程中的多元主体,关注个人主体性的发挥机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联动方法论上存在与多元主体交互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利用新兴网络主体赋能的形式尚待发掘的问题,在个人主体性发挥路径方面存在尚未掌握内化规律、尚未充分利用反向型塑功能的问题,导致联动时出现主体单一、交互不足、谐变受阻。针对此,应在宏观层面充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空间,探索校内和校外以及虚拟空间中多重场域联动育人功效;在微观层面关注受教育者内化过程,通过锚定“Z世代”的群体特质来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对话沟通建立良性“互构闭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互构论 政治社会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互构·相融·共强: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关联逻辑 被引量:1
6
作者 饶武元 罗邹贤 刘建光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8,共10页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同特质共生成,探究两者的关联发现: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存在着互构、相融、共强的逻辑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力量之源,其理想信仰支撑形象之核、初心使命铸牢形象之... 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同特质共生成,探究两者的关联发现: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存在着互构、相融、共强的逻辑关系。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的力量之源,其理想信仰支撑形象之核、初心使命铸牢形象之基、伟大斗争彰显形象之美、不负人民哺育形象之根;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彰显了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标识,凝聚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思想力量,接续了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引领目标,发扬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禀赋,坚定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价值赓续;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存在着相融共进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与文化逻辑;新征程上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大党形象要同筑共强,必须要筑牢理想信念“总开关”以奠定基本前提,砥砺初心使命“传家宝”以坚定实干立场,点燃文化自信“新火种”以提供持久涵养,强化政治品格“力量源”以注入浩然正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伟大建党精神 大党形象 互构相融共强 关联逻辑
下载PDF
18世纪中叶以来天山北麓水利制度变革与生态环境变迁——以宽沟小流域为中心的考察
7
作者 李媛 罗意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3期86-94,共9页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发展也危及人类生存安全,对生态环境变迁原因的探讨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进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本文以18世纪中叶以来天山北麓宽沟小流域水利开发的过程为例,结合史料文献、档案资料和田野调查材料...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发展也危及人类生存安全,对生态环境变迁原因的探讨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问题进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本文以18世纪中叶以来天山北麓宽沟小流域水利开发的过程为例,结合史料文献、档案资料和田野调查材料,从制度视角讨论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关系,以此回应政治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深化对生态环境变迁的认识。通过对宽沟个案的分析发现,水利制度变革与生态环境变迁是一对互构的关系,即水利制度通过作用于水资源开发进而影响生态环境,每一次的环境变化又会引起相应的制度反思,从而产生新的制度,而此过程中制度实践者的抉择是关键。因此,应将地方群体的抉择纳入历时与共时的双重维度下探讨制度与环境变迁的相互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开发 水利制度变革 生态环境变迁 互构
下载PDF
现代化与社会转型:郑杭生先生的社会观
8
作者 麻国庆 《社会建设》 CSSCI 2024年第5期3-20,共18页
在郑杭生先生的学术历程中,从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到“社会转型”“社会互构”“社会运行”“社会建设”“新型现代性”“社会发展”“民族与社会的关系”等的研究,都反映了郑杭生先生始终基于社会理论和具体的社会调查,以一种家国情怀、... 在郑杭生先生的学术历程中,从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到“社会转型”“社会互构”“社会运行”“社会建设”“新型现代性”“社会发展”“民族与社会的关系”等的研究,都反映了郑杭生先生始终基于社会理论和具体的社会调查,以一种家国情怀、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来认识中国社会、中国文化,思考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形成了郑杭生先生的大社会学的学科理念和社会观,其核心代表了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过程和追求。郑杭生先生的研究对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杭生 现代化 社会转型 社会互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思与反思
9
作者 汪颖 陶磊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01-108,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学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但因缺乏对这一命题的前提性追问与反思,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数字技术”这一内在结构被遮蔽了。重新理解与阐明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从而正确认识思... 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学界关注的一大热点,但因缺乏对这一命题的前提性追问与反思,致使“思想政治教育—数字技术”这一内在结构被遮蔽了。重新理解与阐明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从而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相互建构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源需求、内化能力和内生创用,进而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的三大关键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能力结构再造、数字化资源建设、平台的能级提升。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数字技术”结构性张力,需要重新审视与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力结构再造路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与开发策略、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治理的协同创新的机制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互构
下载PDF
顾文彬文稿中“画”“文”“园”互文互证的怡园营造审美意象
10
作者 杨姝 李超德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本文以顾文彬文稿为中心,通过对家书、日记、诗文、书画题跋等文稿的梳理,从“画”“文”“园”互文互证的角度溯源了晚清苏州怡园“依画构园”“以画记园”“画文相彰”的营造过程。阐释了怡园中诗、书、画三绝于一体的文人构园之道,... 本文以顾文彬文稿为中心,通过对家书、日记、诗文、书画题跋等文稿的梳理,从“画”“文”“园”互文互证的角度溯源了晚清苏州怡园“依画构园”“以画记园”“画文相彰”的营造过程。阐释了怡园中诗、书、画三绝于一体的文人构园之道,解读了怡园营造的实体物理空间和文化心理空间,进而探析园主顾文彬“取法仿照且雅致省俭”“博采诸式且坚守传统”“风雅真率且独具文心”的造园审美意象。从园主人视角切入,通过其造园理念和园中艺文交往,重新审视怡园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的独特价值,管窥晚清“同光中兴”造园小高潮时期苏州文人的造园风尚和审美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文彬文稿 怡园营造 “画”“文”“园” 互文互证 审美意象
下载PDF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互构逻辑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钰莹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78,共9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二者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互构共生、协同共进、同频共振的关系。二者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统一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在文化基础、内涵意蕴和实践路径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华民族共同历史中孕育共生、在中华文明的共同血脉中扎根共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同向同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文明统一性和包容性的坚守、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新发展的关键。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通过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自觉走向自为、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 协同互构 中国式现代化 民族复兴
下载PDF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士绅传统——基于“国家-社会”互构的视角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雄刚 《兰州学刊》 CSSCI 2024年第3期97-112,共16页
“士绅传统”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由来已久,士绅群体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社会颇具活动能量的特殊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权威,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构成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维。纵观士绅的形成和发展,特定时期的确存在“土豪劣绅”现象... “士绅传统”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由来已久,士绅群体一直被认为是传统社会颇具活动能量的特殊阶层,是名副其实的地方权威,是社会的“中间阶层”,构成中国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一维。纵观士绅的形成和发展,特定时期的确存在“土豪劣绅”现象,但总体而言,士绅充当着沟通国家政权与基层民众的“桥梁”,有效回避或缓冲了因国家与社会相分离而产生的冲突,维系着传统社会基本面的平稳。时至今日,在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语境中,深入发掘士绅传统中的优良因子,一方面可为“中国之治”的纵深推进提供本土化治理经验;另一方面,希冀更好发挥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士绅传统 基层社会治理 “国家—社会”互构 中间阶层
下载PDF
并存、互构、谐变——社会互构论视域下档案意识的二元构成及其共建同升
13
作者 葛悦 郭朗睿 丁华东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9期42-50,共9页
社会互构论着力于理解和阐释多元行动主体间相互形塑、同构共生的社会现象及其关系机制,为研究“档案意识”这一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和多元的主体互构关系提供了思想工具。在深入考察和剖析档案意识内部结构性矛盾后可以发现,“专业”主... 社会互构论着力于理解和阐释多元行动主体间相互形塑、同构共生的社会现象及其关系机制,为研究“档案意识”这一动态的社会建构过程和多元的主体互构关系提供了思想工具。在深入考察和剖析档案意识内部结构性矛盾后可以发现,“专业”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二元划分和各自差异性的档案认知构成了矛盾存在的基础。专业档案意识和社会档案意识之间的互构经由智性逻辑机制、意志驱动机制、实践反思机制和情性调适机制发生,并由此实现对各主体社会行动及意义的推进、调节和创新。档案意识谐变的目标在于打造档案意识共同体,这离不开解释语境的共融和互构场域的延伸,而依托“记忆”这一理论要素的联结和社会主体的再生产,档案意识的共建同升得以以实践为最终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意识 社会互构论 社会档案意识 档案意识共同体
下载PDF
太行抗日根据地劳动互助的实践与经验
14
作者 王森浩 李永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7期73-80,共8页
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军对我抗日根据地持续不断地扫荡,根据地人财物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又停止对八路军供给,并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加之自然灾害的严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保证... 全面抗战时期,日伪军对我抗日根据地持续不断地扫荡,根据地人财物损失惨重,国民党政府又停止对八路军供给,并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加之自然灾害的严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太行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危机。中国共产党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保证粮食产量,改善农民生活,将农民组织起来劳动互助,解决了农民土地问题与生产困难,同时开展生产竞赛、选树劳动英雄,提高了农民的觉悟与生产积极性。计折工制度与民主作风成为互助组平稳运行的两大支柱,因地制宜的组织形式则保证劳动互助能够扎根于复杂的战争环境中,展现出强大韧性。太行抗日根据地劳动互助中形成的坚持党的领导、贯彻群众路线、加强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对实现乡村振兴仍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抗日根据地 劳动互助 党的领导 群众路线 制度建设
下载PDF
省域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体系构建研究
15
作者 郑雅卿 郑加明 林孟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4期175-178,共4页
目的通过福建省医学检查检验共享互认体系实践分析,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福建省医学检查检验共享互认平台,建立数据交换规则,拓展“医学影像云”子系统,构建共享互认监管指标体系,强化监管结果应用。结果福建省医... 目的通过福建省医学检查检验共享互认体系实践分析,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构建福建省医学检查检验共享互认平台,建立数据交换规则,拓展“医学影像云”子系统,构建共享互认监管指标体系,强化监管结果应用。结果福建省医学检查检验共享互认体系在社会、经济、信息技术创新、地方标准建立等方面均有良好的效益。结论省域内医疗机构信息化水平是实现省域医疗信息共享互认的基础,平台数据完整性需要监控,数据的再利用有待挖掘,通过福建省医学检查检验共享互认体系的建设实践可以为其他省域共享互认体系建设和工作改进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检验结果 信息共享 结果互认 体系建设
下载PDF
多元建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进路
16
作者 陈力洋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3-117,共5页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导向,通过学习主体自建、主体与主体间互建、社会各主体共建等多层次的统一性建构,帮助大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学习,这种建构性学习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然要求和解决实然问题的根本进路。在一定...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该以学生为导向,通过学习主体自建、主体与主体间互建、社会各主体共建等多层次的统一性建构,帮助大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知识和价值的学习,这种建构性学习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应然要求和解决实然问题的根本进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需要“教”与“学”主体自建发挥奠基性的作用,同时也需要学校主体间的互建、对话与协作,以及社会各主体在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方面的交流与共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 建构主义 自建 互建 共建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的互构模型: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17
作者 翁俊芳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8,共14页
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和实践价值。社会有机论、共同体理论、政治系统论为构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厘清大规模本土化的数字治理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把复杂的实践经验抽象成可研究的理论模... 利用数字技术构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时代意蕴和实践价值。社会有机论、共同体理论、政治系统论为构建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厘清大规模本土化的数字治理创新经验的基础上,把复杂的实践经验抽象成可研究的理论模型。通过实践经验融合理论演绎,建构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互构的复合系统模型,进一步解构数字技术与治理共同体互构的内在机理,展现数字技术作为输入变量在建构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与复杂过程。此模型是理论建构的一种探索和尝试,为中国数字治理的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数字技术 治理共同体 政治系统论 互构模型
下载PDF
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中的多元互构关系研究
18
作者 张帆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10期10-16,9,共8页
公用事业行业作为紧密联系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公共产品领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建国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公用事业改革一直是政府和学术领域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 公用事业行业作为紧密联系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公共产品领域,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建国以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公用事业改革一直是政府和学术领域共同关注的核心议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公用事业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起,经过近40年的探索努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公用事业的产权安排和组织形式均以国有企业为核心,具有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合一的特征,传统的运营体制并未发生根本的改变,传统体制的弊端并未消除,固有体制的束缚与运行机制不畅,规制运行的现实基础还相对薄弱,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公用事业改革与发展这一场域中,政府、市场与社会公众等多方行动者积极参与互动,各方行动者的选择及互动对象都不是单一的或单向的,必然同时嵌入彼此并实现互构。要进一步深化我国公用事业改革,必须首先正确的处理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关系,协调各方利益,促成相互增权,引导各主体以提升彼此利益为前提,以尊重彼此地位为基础,以实现彼此共赢为目标,建立互惠互利的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到横向的沟通、磨合、妥协和合作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事业改革 多元互构 政府-市场-社会
下载PDF
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1+”系列建设路径探析
19
作者 程安琪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除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作用,更要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平台建设。朋辈互助在日常预警防控、心理援助服务、跟踪评估反馈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除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作用,更要重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和平台建设。朋辈互助在日常预警防控、心理援助服务、跟踪评估反馈等方面有独特优势,能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新思路。当前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建设时间短、专业化程度低、交互能力弱,朋辈互助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通过分析当前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建设现状,结合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从形成“1+1”帮扶互助、搭建“1+4”密合型互助体系、打造“1+100”团体心理互助模式、创新“1+N”平台结构四个方面,探索高校朋辈心理互助平台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朋辈心理互助 互助平台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
下载PDF
社会互构视域下女性在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
20
作者 马晋文 花晨 《老区建设》 2024年第9期51-60,共10页
女性群体作为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凭借其自身优势及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助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基于对南昌市S社区观察可知,女性作为城市社区的使用者、服务者和支持者,通过志愿性参与、娱乐性参与及民主协商性参与的方式... 女性群体作为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主力军,凭借其自身优势及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助推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基于对南昌市S社区观察可知,女性作为城市社区的使用者、服务者和支持者,通过志愿性参与、娱乐性参与及民主协商性参与的方式,凝聚女性力量,培育社群感,通过情感联结,将“陌生人社区”联结起来,实现城市社区整合,充分体现了女性群体在参与社区治理过程中的组织优势、增能优势和补位优势。社区女性社会组织的成立,扩大了女性自主性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参与途径与空间,同时也对女性个人参与能力提出更高诉求。女性在城市社区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提高自身社会参与能力的同时,也为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治理 社会互构 女性参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