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菌种混合制曲生产玫瑰醋的工艺及品质研究
1
作者 张林祥 周利南 +4 位作者 邢利民 冯纬 贺德贵 蒋予箭 朱军莉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44-353,共10页
为探究多菌种制曲生产对浙江玫瑰醋工艺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多菌种配比,将最佳两组混合菌种应用于玫瑰醋生产,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淀粉酶和蛋白酶酶活力最高的菌种配比分别为红曲霉:米曲霉:黑曲霉:根霉为1∶1∶1∶1和1... 为探究多菌种制曲生产对浙江玫瑰醋工艺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多菌种配比,将最佳两组混合菌种应用于玫瑰醋生产,并进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淀粉酶和蛋白酶酶活力最高的菌种配比分别为红曲霉:米曲霉:黑曲霉:根霉为1∶1∶1∶1和1∶1∶1∶2,按此比例进行制曲混合,并用于酿造的发花工艺。整个发酵工艺跟踪分析显示,玫瑰醋的多边发酵过程能顺利完成,两组发酵成品的总酸度分别为6.97 g/100 mL和6.63 g/100 mL,得率比传统方法提高17.21%和11.29%。在两组玫瑰醋试验样品中检测到醋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等8种呈味有机酸,非挥发性酸含量分别为56.04 mg/L和57.85mg/L不逊色于传统玫瑰醋41.053 mg/L。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质谱联用方法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两组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分别6348.14 mg/L和6791.75 mg/L,略高于传统的5030.07 mg/L。感官评价表明,多菌种制曲生产的玫瑰醋在甜味、酯香气味上略有提高,特别是1∶1∶1∶2多菌种制曲组感官评分值最高。本研究为传统玫瑰醋生产的制曲机械化改进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菌种发酵 玫瑰醋 有机酸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下载PDF
感官结合化学分析技术解析单粮型和多粮型清香型白酒风味差异
2
作者 倪兴婷 孙细珍 +6 位作者 宁珍珍 熊亚青 李强 江莎 刘家欢 杜佳炜 张雪元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59-265,I0007-I0011,共7页
联合采用多种技术策略对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解析单粮型与多粮型清香型白酒间感官特征与风味物质差异。基于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物质的定量结果与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e value, OAV),筛选出对单粮型与多粮型清香... 联合采用多种技术策略对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物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解析单粮型与多粮型清香型白酒间感官特征与风味物质差异。基于清香型白酒中挥发性物质的定量结果与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e value, OAV),筛选出对单粮型与多粮型清香型白酒具有明显香气贡献的重要化合物(OAV≥1)共36种,采用化学计量学技术挖掘单粮型与多粮型清香型白酒间显著性差异化合物(P<0.05),主要包括辛酸乙酯、乳酸乙酯、乙酸异戊酯、1-辛烯-3-酮、3-羟基-2-丁酮、乙缩醛、正丁醇、2-戊基呋喃等,其中2-戊基呋喃在单粮型清香型白酒中含量更高,其他化合物在多粮型清香白酒中含量更高;进一步采用感官定量描述分析,发现多粮型清香型白酒具有更为丰富的水果香、粮香,且酒体的醇厚感与绵甜感强于单粮型酒体,结合清香型白酒主体香物质乙酸乙酯含量及风味物质总量进行分析,进而解释了单粮型清香型白酒清香纯正,而多粮型清香型白酒香气和口感更丰富的合理性,为清香型白酒工艺优化和产品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官分析 化学分析 清香型白酒 单粮型白酒 多粮型白酒 风味差异
下载PDF
酵母复配发酵对蜂蜜酒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蒋昌勇 王毅 +2 位作者 汪玲玲 杨铭凤 宗绪岩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169,共6页
为了选出适合蜂蜜酒发酵的酵母组合,该研究分别将2株产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XQ2-2、T5)与2株产香酿酒酵母(T3、T4)两两复配,用于蜂蜜酒发酵,对蜂蜜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为了选出适合蜂蜜酒发酵的酵母组合,该研究分别将2株产酒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XQ2-2、T5)与2株产香酿酒酵母(T3、T4)两两复配,用于蜂蜜酒发酵,对蜂蜜酒理化指标、感官品质进行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分析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酵母组合XQ2-2/T3制备蜂蜜酒品质最佳,其糖度、还原糖、挥发酸、总酸、酒精度及总酯含量分别为9.4°Bx、23.42 g/L、0.26 g/L、2.24 g/L、13.7%vol、0.97 g/L,感官评分为74.18分,酒体澄清,颜色金黄,蜜香及果香浓郁,口感醇厚,酸甜适中。HS-SPME-GC-MS结果表明,酵母组合XQ2-2/T3制备蜂蜜酒共检出11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其中,酯类3种、醇类5种、醛类2种、烃类1种,相对含量分别为47.13%、26.13%、19.93%、6.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酒 酵母复配发酵 挥发性风味物质 感官评价
下载PDF
产乙偶姻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固态混菌发酵产物的影响
4
作者 陈媛媛 陈德茗 +2 位作者 李子健 黄丹 罗惠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乙偶姻(ACT)是白酒中重要功能物质四甲基吡嗪(TTMP)的关键前体物,该研究从酱香型大曲中筛选分离产乙偶姻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其应用于固态混菌发酵,考察其对发酵产物理化指标、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 乙偶姻(ACT)是白酒中重要功能物质四甲基吡嗪(TTMP)的关键前体物,该研究从酱香型大曲中筛选分离产乙偶姻菌株,结合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并将其应用于固态混菌发酵,考察其对发酵产物理化指标、有机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出一株产乙偶姻菌株A12F_C118,经鉴定其为索诺拉沙漠芽孢杆菌(Bacillus sonorensis)。添加菌株A12F_C118混菌发酵产物中,水分、还原糖、总酸、pH值分别比空白组分别提高了39.40%、38.46%、127.63%、11.93%;添加菌株A12F_C118混菌发酵产物中共检出挥发性风味物质51种,其中正戊醇、苯乙酸乙酯、己酸乙酯、四甲基吡嗪、2,5-二甲基吡嗪和三甲基吡嗪等重要风味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菌株A12F_C118对固态混菌发酵过程中草酸、L-苹果酸、L-乳酸、乙酸、柠檬酸的合成皆有促进作用,但对琥珀酸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偶姻 菌株分离鉴定 固态混菌发酵 吡嗪类物质 理化指标 有机酸 风味物质
下载PDF
中式烹饪怪味味型的工艺参数及主成分识别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文政 周晓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48,共5页
基于怪味鸡丁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平台的怪味味型的工艺参数及其智舌的主成分识别,研究得出构成怪味味型的最佳主成分配方参数为:食盐1.5g、花椒粉2g、辣椒油16g、白糖∶香醋为4∶4(g/g)、酱油2g。并通过智舌PCA主成分模... 基于怪味鸡丁为研究对象,探讨基于自动烹饪机器人平台的怪味味型的工艺参数及其智舌的主成分识别,研究得出构成怪味味型的最佳主成分配方参数为:食盐1.5g、花椒粉2g、辣椒油16g、白糖∶香醋为4∶4(g/g)、酱油2g。并通过智舌PCA主成分模式识别,该味型与预定的"大师水准"怪味味型配方较为接近,说明该味型配方具备适用烹饪机器人数据采集运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怪味味型 烹饪机器人 工艺参数 主成分
下载PDF
宜宾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涛 田时平 +6 位作者 赵东 游玲 王松 冯瑞章 冯学愚 张云 崔晓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18,共8页
采用纯培养和免培养(culture-independent)分析方法,对宜宾多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成熟窖泥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和高氏I号分离培养基分离细菌(包括放线菌),并评价菌株的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耐受能力。构... 采用纯培养和免培养(culture-independent)分析方法,对宜宾多家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成熟窖泥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改良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A)和高氏I号分离培养基分离细菌(包括放线菌),并评价菌株的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耐受能力。构建了窖泥样品总DNA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别挑选不同培养特征的89株细菌纯培养物和427个基因克隆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89株纯培养物分属于13个属,以Streptomyces(39株)和Bacillus(27株)为优势属。纯培养菌株中,具备7%浓度乙醇耐受能力和低pH(4.5)耐受能力的分别有16株和10株。挑取的克隆子经测序、去除嵌合体后,得到了406个有效序列,并在97%的序列相似性水平上可将其分为75个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分属于Clostridia、Bacilli、Acti-nobacteria、γ-Prote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Deinococci、Planctomycea、Bacteroidia 8个纲。其中Clostridia为绝对优势菌群,包含50个OTU、227个克隆子;Bacilli包含11个OTU、128个克隆子,为次优势菌群。证明宜宾浓香型白酒窖泥中细菌群落存在丰富的系统发育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香型白酒 窖泥 细菌 16S RRNA基因 系统发育多样性
下载PDF
多粮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糟醅生物及非生物因子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瑞平 游玲 +3 位作者 陈云宗 唐代云 江东材 刘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3-57,共5页
通过研究多粮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糟醅理化指标(淀粉、还原糖、乙醇、总酸、总酯)和微生物菌群数量(细菌、酵母、霉菌)变化规律,发现发酵糟醅中各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细菌、... 通过研究多粮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糟醅理化指标(淀粉、还原糖、乙醇、总酸、总酯)和微生物菌群数量(细菌、酵母、霉菌)变化规律,发现发酵糟醅中各生物及非生物因子变化趋势明显不同,且各因子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细菌、霉菌、酵母的数量变化趋势差异明显,表明各类微生物对窖内非生物因子变化的响应情况有所不同。同一时期窖内不同层次糟醅理化及微生物指标亦存在细微差异,表明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过程中,窖内糟醅物质能量传递不够充分。总体上,多粮浓香型白酒窖内发酵规律稳定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浓香型白酒 生物因子 非生物因子 变化趋势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出窖糟醅细菌区系的相似性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涛 田时平 +4 位作者 赵东 游玲 冯瑞章 王松 崔晓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3-197,共5页
分别建立多粮浓香型白酒窖池的窖泥和出窖糟醅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在利用DOTUR1.53软件对691条有效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序列进行Blastn和EzTaxon相似性分析。发现窖泥和出窖糟醅中均存在丰富的细菌多样性;窖泥中180条序列分别... 分别建立多粮浓香型白酒窖池的窖泥和出窖糟醅的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在利用DOTUR1.53软件对691条有效序列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序列进行Blastn和EzTaxon相似性分析。发现窖泥和出窖糟醅中均存在丰富的细菌多样性;窖泥中180条序列分别与糟醅中264条序列100%相似,各占2个克隆文库序列总数的51.14%和77.88%,这些序列主要属于Lactobacillus、Staphylococcus、Serratia、Clostridium和一些潜在新类群。结果显示:多粮浓香型白酒发酵过程中,窖泥和糟醅具有较高相似度的细菌区系,其间存在较大规模的细菌相互扩散,发生相互扩散的细菌包括Lactobacillus、Serratia和Clostridium等属的菌株及大量潜在新分类单位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浓香型白酒 窖泥 出窖糟醅 16S rDNA克隆文库 细菌区系
下载PDF
低钠盐多味花生的质构特性与感官评价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鲁耀彬 王海滨 +1 位作者 何旭东 朱波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8-12,25,共6页
采用物性测定仪对低钠盐多味花生进行压力测试和TPA测试,选取硬度、酥脆性、咀嚼性、压力面积4个指标结合感官评定,分别分析在调整低钠盐多味花生的油炸时间、油炸温度、白糖面粉比例三个因素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工艺下,... 采用物性测定仪对低钠盐多味花生进行压力测试和TPA测试,选取硬度、酥脆性、咀嚼性、压力面积4个指标结合感官评定,分别分析在调整低钠盐多味花生的油炸时间、油炸温度、白糖面粉比例三个因素下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不同工艺下,样品的硬度、酥脆性、咀嚼性、压力面积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调整油炸时间时,硬度与口感评分呈极显著相关性(P<0.01),酥脆性、咀嚼性与口感评分呈显著相关性(P<0.05)。调整油炸温度时,酥脆性与口感评定呈显著相关性(P<0.05)。调整白糖面粉比例时,硬度、咀嚼性与口感评分呈显著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构特性 相关性分析 低钠盐多味花生
下载PDF
怪味味型标准化制作工艺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祖明 辛松林 +1 位作者 陈应富 卢黎 《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5期25-27,共3页
本研究通过采集烹饪专业教师调制传统怪味味型各调味料的使用量,经过基础数据采集、定量分析,单因素试验之后,得到各关键调味料对怪味味型的影响顺序,并得出最佳配方比例,可制成工业化产品,满足餐饮企业或家庭对食材的调味。
关键词 怪味味型 标准化 调味
下载PDF
复合生物酶液处理低次烟叶制备烟用香料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春平 杨琛琛 +1 位作者 王铮 缪光耀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探讨使用复合酶液处理低次烟叶制备烟用香料的方法及评价反应产物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复合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的用量进行了优化.以混合酶解液为主要氮源,将红糖、丙二醇和乙醛作为主要碳源,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料;采用... 为探讨使用复合酶液处理低次烟叶制备烟用香料的方法及评价反应产物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法分别对复合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的用量进行了优化.以混合酶解液为主要氮源,将红糖、丙二醇和乙醛作为主要碳源,通过美拉德反应制备烟用香料;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产物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感官效果.结果表明:1)每g烟末复合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 000 U/g和5 500 U/g.2)反应产物对于降低卷烟烟气刺激性、谐调香味等具有较明显的效果.3)用GC-MS分析得到38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包括3-羟基-β-大马酮、巨豆三烯酮、2,5-二甲基吡嗪和紫罗兰酮等对烟草香气品质贡献较大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次烟叶 酶解 美拉德反应 烟用香料 复合生物酶液
下载PDF
包装结构设计新思维 被引量:23
12
作者 周家乐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33-234,239,共3页
商品包装所具有的功能基本上是靠包装结构来实现的,但当前包装结构设计功能不全,很难满足各种环节需要,包装结构设计重新思考势在必行。从包装结构功能出发,提出包装结构设计除了考虑基本的容装、保护、便利、陈列功能外,还应从情趣和... 商品包装所具有的功能基本上是靠包装结构来实现的,但当前包装结构设计功能不全,很难满足各种环节需要,包装结构设计重新思考势在必行。从包装结构功能出发,提出包装结构设计除了考虑基本的容装、保护、便利、陈列功能外,还应从情趣和多功能方向去思考,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包装结构的作用,扩展包装结构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结构 情趣 多功能
下载PDF
我国酱油酿造工艺的演变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德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5-17,共3页
我国酱油酿造工艺由天然发酵、固态无盐发酵演变到低盐发酵,解决了计划经济时代酱油产量与消费量的矛盾,并使生产过程从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但是产品风味有所降低。进入21世纪市场对优质酱油的需求与日俱增,文中分析了我国传统酱油... 我国酱油酿造工艺由天然发酵、固态无盐发酵演变到低盐发酵,解决了计划经济时代酱油产量与消费量的矛盾,并使生产过程从手工操作发展到半机械化,但是产品风味有所降低。进入21世纪市场对优质酱油的需求与日俱增,文中分析了我国传统酱油生产工艺的本质与日本酱油生产的成功经验,得出了发展多菌种常温混合发酵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风味 多菌种发酵 酶催化特性
下载PDF
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伯乐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92,共4页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佛教最初传入云南的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接受了佛教的影响 ,同时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 ,使之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特点不仅反映为文化的多... 云南佛教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点。佛教最初传入云南的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有很多少数民族都接受了佛教的影响 ,同时又在其中注入本民族的文化要素 ,使之呈现出多种文化交融的特点。云南佛教文化的多民族性特点不仅反映为文化的多样性 ,而且还表现为文化的一体性 ,这折射出云南民族文化的本质特征 ,也揭示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文化 多民族性 多元文化
下载PDF
多粮浓酱兼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窖内糟醅温度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瑞平 王涛 +3 位作者 陈云宗 唐代云 刘超 江东材 《酿酒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46-48,51,共4页
比较分析了多粮浓酱兼香型白酒新工艺和传统多粮浓香型白酒工艺窖内发酵糟醅温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种工艺条件下窖内糟醅温度变化趋势均呈现主升温期缓慢、顶温维持期较长、温度回落期缓慢;贴近窖壁糟醅温度最低,中心糟醅温度... 比较分析了多粮浓酱兼香型白酒新工艺和传统多粮浓香型白酒工艺窖内发酵糟醅温度的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种工艺条件下窖内糟醅温度变化趋势均呈现主升温期缓慢、顶温维持期较长、温度回落期缓慢;贴近窖壁糟醅温度最低,中心糟醅温度最高,但是2种糟醅的具体出窖温度、平均温度、顶温,以及主升温时间、温度维持时间、温度回落时间却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浓酱兼香型 白酒 糟醅 温度
下载PDF
扣囊复膜酵母复合菌株对糯米酒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琨 伍时华 +2 位作者 赵东玲 黄翠姬 易弋 《酿酒》 CAS 2015年第2期28-33,共6页
为改善液态法酿造糯米酒口感淡寡的缺点,在传统法酿造的基础上,采取顺序接种,即先接种米根霉8-3M进行液化糖化,然后将扣囊复膜酵母菌株3-1Y与YW12按比例接种以增加酒体芳香类物质种类及含量,最后接种酿酒酵母SJ4完成糯米酒发酵。采用气... 为改善液态法酿造糯米酒口感淡寡的缺点,在传统法酿造的基础上,采取顺序接种,即先接种米根霉8-3M进行液化糖化,然后将扣囊复膜酵母菌株3-1Y与YW12按比例接种以增加酒体芳香类物质种类及含量,最后接种酿酒酵母SJ4完成糯米酒发酵。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对糯米酒样品的风味物质进行检测,并对挥发性化合物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当选定酿酒酵母SJ4的接种量为每克糯米接种1×106个细胞,扣囊复膜酵母菌株3-1Y与YW12的接种比例为3∶7(接种量为每克糯米接种1×106个细胞)所得到的风味物质含量最优,感官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米酒 菌种混合发酵 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浅析酱油酿造的多菌种发酵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德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2-14,共3页
该文阐明多菌种发酵是酱油生产客观需要的内因,单菌制曲和高温速酿制约了多菌种发酵的作用,产品风味下降。日本继承和发展多菌种发酵的优良传统,故能成为世界酱油强国。指出我国近年多菌种发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途径。
关键词 酱油 多菌种发酵 风味 传统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蒙药壮西六味散中15种元素 被引量:4
18
作者 宝力道 乌兰其其格 赵玉英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2016年第2期58-60,共3页
用微波消解和灰化法对蒙成药壮西六味散进行预处理,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了15种常量、微量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壮西六味散中Ca、P和K的含量较高,富含Mg、Na等营养元素,P... 用微波消解和灰化法对蒙成药壮西六味散进行预处理,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同时测定了15种常量、微量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结果显示,壮西六味散中Ca、P和K的含量较高,富含Mg、Na等营养元素,Pb、Cd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灰化法和微波消解法两种预处理方法对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6%-3.5%,加标回收率为95.5%-103%。方法简便准确、选择范围广、可高效快速准确测定壮西六味散中各元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 壮西六味散 多元素 同时测定
下载PDF
多粮浓香型白酒专用玉米品种蒸煮香气成分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苟才明 谢正敏 练顺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5期183-187,共5页
[目的]分析玉米对多粮浓香型白酒香气的影响,筛选出酿酒专用玉米品种。[方法]对不同玉米品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收集蒸煮时产生的香气成分,用GC-MS大体积进样方式分析。[结果]东北玉米共有香气成分物质99种,其中烃类18种... [目的]分析玉米对多粮浓香型白酒香气的影响,筛选出酿酒专用玉米品种。[方法]对不同玉米品种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收集蒸煮时产生的香气成分,用GC-MS大体积进样方式分析。[结果]东北玉米共有香气成分物质99种,其中烃类18种、醛类13种、酮类15种、醇类12种、酸类7种、酯类9种、苯类13种、酚类3种、杂环类9种,含量较高的有2,4-葵二烯醛(1.12%)、苯并噻唑(2.67%)、4-乙烯基愈创木酚(2.50%)、2,3-二氢苯并呋喃(1.98%)等,因此玉米是浓香型白酒醇类、醛类、酮类、酚类、杂环类和芳香族等香气物质的来源原料,不是酸类、酯类和烃类呈香物质的主要来源原料。[结论]通过不同玉米品种蒸煮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发现,宜7008、众望玉88对浓香型白酒香气贡献数量和种类与原用东北玉米品种差异不大,可作为浓香型白酒专用玉米原料,而糯玉米品种不宜作为浓香型白酒的专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粮浓香型白酒 玉米 香气成分 同时蒸馏萃取 固相微萃取 大体积进样
下载PDF
传统酱油风味好的机理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德安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从论述酱油酿造客观工艺条件是"多菌种常温平衡发酵"入手,阐明传统酱油风味好,其生产工艺具有把握酱油的矛盾总体,是实践经验的结晶,符合自然规律的优势。风味好的作用关键是创造适宜的酿造环境,使自然微生物构成良好的菌群结... 从论述酱油酿造客观工艺条件是"多菌种常温平衡发酵"入手,阐明传统酱油风味好,其生产工艺具有把握酱油的矛盾总体,是实践经验的结晶,符合自然规律的优势。风味好的作用关键是创造适宜的酿造环境,使自然微生物构成良好的菌群结构,通过群落演替充分把握原料物质转化为产品成分,并保持平衡和达到产品风味的最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酿造 风味 多菌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