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olution of economic linkage network of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on the northern slope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China
1
作者 YANG Zeyu ZHANG Shubao +4 位作者 LEI Jun ZHANG Xiaolei TONG Yanjun DUAN Zuliang FAN Liqin 《Regional Sustainability》 2023年第2期173-184,共12页
The exchanges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ies in the northern slope economic belt of Tianshan Mountains(NSEBTM)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the economic linkages are increasingly close,b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 The exchanges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ies in the northern slope economic belt of Tianshan Mountains(NSEBTM)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 and the economic linkages are increasingly close,bu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linkages among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within NSEBTM is uneve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the economic linkage network of cities and counties on NSEBTM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economy on NSEBTM.In this study,we used the modified gravity model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nomic linkage network structure of cities and counties on NSEBTM in 2000,2010,and 2020.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quality level of cities and counties on NSEBTM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20,its growth rate also increased,and its gap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ies continued expanding.Both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quality level of cities and counties on NSEBTM in 2000 and 2010 were presented as“high in the middle and low at both ends”,whil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2020 was exhibited as“high value and low value staggered”.The total amount of external economic linkages of cities and counties on NSEBTM showed an obvious upward trend,and its gap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ies continued expanding,presenting a pattern of“a strong middle section and weak ends”.The direction of economic linkages of NSEBTM existed obvious central orientation and geographical proximity.The density of economic linkage network of NSEBTM increased from 2000 to 2020,and the structure of economic linkage network changed from single-core structure centered with Urumqi City to multicore structure centered with Urumqi City,Karamay City,Shihezi City,and Changji City,shifting from unbalanced development to balanced development.In the future,we shoul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 on NSEBTM,cultivate a modern Urumqi metropolitan area,improv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the cities and counties at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ends,strengthen the intensity of economic linkages between cities and counties,optimize the economic linkage network,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and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ropy method Economic linkages Gravity model network structur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Northern slope economic belt of Tianshan Mountains China
下载PDF
基于MSPA-Linkage Mapper的福州滨海长乐区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廖剑威 闫淑君 +3 位作者 叶佳伟 杨丽 纪霜 尤泽欣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251,共9页
构建生态网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以福州市长乐区为例,基于形态空间格局(MSPA)、Linkage Mapper和重力模型提取各级潜在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构建并优化长乐区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基于MSPA识别出所有景... 构建生态网络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维持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举措。以福州市长乐区为例,基于形态空间格局(MSPA)、Linkage Mapper和重力模型提取各级潜在生态廊道及生态节点,构建并优化长乐区生态网络。结果表明:1)基于MSPA识别出所有景观类型,核心区面积最大(245.36 km^(2)),占所有景观类型的73.61%,结合核心源地连通性评价,筛选出11个核心生态源地;2)通过Linkage Mapper、重力模型提取研究区潜在生态廊道共32条,1级廊道11条,2级廊道10条,3级廊道11条,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北部纵向连接,尚未形成整体的网络连接;3)采用Barrier Mapper、Pinch point综合识别生态节点,1级生态节点17个,2级生态节点12个、3级生态节点8个,确定各类型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提出生态暂歇点建设策略。研究结果为长乐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及建设生态保护重点区时序性研究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形态学空间格局(MSPA) linkage Mapper 生态网络 生态节点
下载PDF
基于Linkage Mapper与复杂网络的成都市生态网络构建与优化 被引量:7
3
作者 田硕娟 张文君 +2 位作者 何灵 缪骏懿 訾应昆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4,共9页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内部生态斑块破碎,生态廊道隔断,区域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斑块,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地域特色。以成都市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MSPA)方法并... 城市化速度加快,城镇内部生态斑块破碎,生态廊道隔断,区域可持续发展受到阻碍。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斑块,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地域特色。以成都市为例,基于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MSPA)方法并结合景观连通度指数确定生态源地,从地形、景观结构、人类活动三方面确定阻力因子来构建综合阻力面,基于ArcGIS水文分析原理和linkageMapper识别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利用复杂网络增边优化理论,对研究区处于高阻力值且介中心性低的点进行模拟增边,最后对比增边前后的稳定性,验证增边效果。结果表明:1)成都市生态源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林区,东部和中部较为稀疏。2)成都市阻力值呈现由中部向外部降低趋势,中心都市圈阻力值最高。3)基于GIS共提取111条生态廊道、209条辐射道、101个生态节点。4)识别出增边优化节点8个,成功模拟增加11条生态廊道,模拟增边优化后网络稳定性明显提升,网络连通性增强,网络结构整体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廊道 生态节点 生态网络 linkage Mapper(LM) 复杂网络 稳定性
下载PDF
An improved recommendation algorithm via weakening indirect linkage effect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光 邱天 沈小泉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7期606-611,共6页
We propose an indirect-link-weakened mass diffusion method(IMD), by considering the indirect linkage and the source object heterogeneity effect in the mass diffusion(MD) recommendation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We propose an indirect-link-weakened mass diffusion method(IMD), by considering the indirect linkage and the source object heterogeneity effect in the mass diffusion(MD) recommendation method. Experimental results on the MovieLens, Netflix, and RYM datasets show that, the IMD method greatly improves both the recommendation accuracy and diversity, compared with a heterogeneity-weakened MD method(HMD), which only considers the source object heterogeneity. Moreover, the recommendation accuracy of the cold objects is also better elevated in the IMD than the HMD method. It suggests that eliminating the redundancy induced by the indirect linkages could have a prominent effect on the recommendation efficiency in the M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rtite network mass diffusion recommender system indirect linkage effect
下载PDF
基于Linkage Mapper的漳州市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林美玲 莫惠萍 +1 位作者 黄宇斌 陆东芳 《林业调查规划》 2022年第3期85-94,共10页
城市的发展伴随而来的生物栖息地丧失、生境斑块破碎、孤岛化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构建生态网络能有效促进斑块源地之间的生态流动,提高生态服务价值,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以漳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电路理论,运用MSPA分析方法和景观连通性... 城市的发展伴随而来的生物栖息地丧失、生境斑块破碎、孤岛化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构建生态网络能有效促进斑块源地之间的生态流动,提高生态服务价值,改善生态环境问题。以漳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电路理论,运用MSPA分析方法和景观连通性指数选取生态源地,利用Linkage Mapper工具识别生态廊道、生态夹点和障碍点,基于重力模型判别廊道等级,结合生态关键点构建生态网络。结果表明,研究区共识别出79条生态廊道,其中25条为重要廊道,景观构成要素以林地和草地为主,主要分布在西部,越靠近东部地区,斑块破碎化程度越高。针对生态源地分布不均,廊道过长,障碍点阻碍生态功能等问题,提出在今后的建设中可通过新增生态源地,保护夹点,设置踏脚石和修复障碍点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以提高生态网络的连通性,促进区域内的生态流动和物种迁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网络 linkage Mapper 生态源地 生态廊道 生态夹点 障碍点 景观连通性 物种迁徙
下载PDF
知识网络视角下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超 许海云 +1 位作者 齐砚翠 武华维 《情报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4,共15页
开展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创新驱动关系研究,对于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深度有效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网络视角展开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构建时效知识网络,利用社区网络结构... 开展科学、技术、产业之间创新驱动关系研究,对于实现科学发现、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深度有效融合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知识网络视角展开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识别方法研究。首先,通过构建时效知识网络,利用社区网络结构熵来表征知识网络结构特征;其次,利用网络结构特征信息间的传递熵探究创新过程中科学、技术、产业三个系统相互驱动的关系;再其次,采用互信息探测主要驱动关系下知识传递路径的变化特点;最后,以再生医学(干细胞)领域作为实证对象,实证研究发现不同时间阶段,科学、技术、产业之间的相互驱动关系会发生转变,三者知识传递路径上知识内容前后继承关系也不同,科学驱动技术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特征持续增强,而技术驱动科学过程中的知识传递路径继承性呈现不稳定、非连续性特征。此外,通过多种方式论证了本文方法的科学有效性,可以用于其他创新领域科学、技术、产业间创新驱动关系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网络 科学-技术-产业关联 驱动关系 结构熵
下载PDF
大规模复杂换热网络联动进化障碍分析及策略改进
7
作者 黄晓璜 段欢欢 +2 位作者 徐玥 肖媛 崔国民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83,共13页
针对启发式算法在优化大规模换热网络时出现优化精细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小负荷公用工程为导向的换热单元耦合联动强制进化策略。该策略以小负荷公用工程作为导向,构建具有耦合关系的换热单元环路,并对环路内的换热单元热负荷进行... 针对启发式算法在优化大规模换热网络时出现优化精细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以小负荷公用工程为导向的换热单元耦合联动强制进化策略。该策略以小负荷公用工程作为导向,构建具有耦合关系的换热单元环路,并对环路内的换热单元热负荷进行联动调整,同时保持环路外换热单元的热负荷和流股匹配不变。该策略旨在最大程度回收流股的能量,以减少小负荷公用工程使用带来的费用增加。将策略应用于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并对两个算例进行测试,算例H8C7和H10C10的优化结果分别为1495292$/a和1713637$/a。与改进前相比,分别降低了7466$/a和7533$/a;与文献中最优解相比,分别减少了2033$/a和1450$/a,证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网络综合 联动进化障碍 耦合联动 启发式算法
下载PDF
中国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基于相关多样性和城际联系的解释
8
作者 孙铁山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4,共12页
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是城市应对结构性危机中两种相关联的特征。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特征,并从城市自身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外部城际联系两方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城市... 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是城市应对结构性危机中两种相关联的特征。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对象,分析当前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和人口收缩特征,并从城市自身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外部城际联系两方面进行解释。研究发现,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增长正相关,但也存在经济韧性和人口增长相背离的城市,中国城市据此可以分为人口扩张—韧性强、人口扩张—韧性弱、人口收缩—韧性强、人口收缩—韧性弱四种类型。实证结果表明:相关多样性和城际联系都影响城市经济韧性和人口变动,对于人口收缩型城市来说,经济韧性提升的关键是城市自身的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城市网络联系,而“中心—腹地”联系的极化效应会导致腹地和边缘城市的人口收缩,但城市自身的技术相关多样性和城市网络联系则可能帮助抑制人口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韧性 人口收缩 相关多样性 城际联系 城市网络外部性
下载PDF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空间格局演变研究——基于产业空间联系视角
9
作者 张扬 陈雨露 +1 位作者 王兴平 李娟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3,共7页
文章从产业空间联系视角出发,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的产业发展对外辐射能力,并应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10年、2020年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成都市产业发展... 文章从产业空间联系视角出发,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算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的产业发展对外辐射能力,并应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2010年、2020年产业空间联系强度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重庆市、成都市产业发展对外辐射能力和对外联系强度最大,且在研究期内提升幅度较大,14个地级市之间产业发展层级结构不明显;(2)产业空间联系网络表现为以重庆市、成都市为核心区,以14个地级市为边缘区的核心—边缘结构,且在研究期内重庆市、成都市的中心性得到加强;(3)在研究期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在此基础上,从提升产业空间联系的角度给出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经济空间格局优化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产业空间联系 投入产出模型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5G网络安全推演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宇威 杜海涛 +1 位作者 粟栗 安宁宇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91-298,共8页
为了对5G网络可能遭受的攻击及缓解攻击的措施进行研究,提出针对5G网络的安全推演模型。模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网络映射至孪生网络中,并依据模型构建虚实结合的网络推演环境;依据设计的推演场景在孪生网络中进行攻防推演,并将推演... 为了对5G网络可能遭受的攻击及缓解攻击的措施进行研究,提出针对5G网络的安全推演模型。模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网络映射至孪生网络中,并依据模型构建虚实结合的网络推演环境;依据设计的推演场景在孪生网络中进行攻防推演,并将推演结果应用于物理网络中。结果表明利用孪生技术进行推演可减少对物理网络的影响,其得到的推演结果也可以无差别地应用于物理网络中,且具有一致的防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网络 安全推演 数字孪生 蜜网系统 数据联动 攻击模型 专家系统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用户连接方法
11
作者 范耀文 周乾 +1 位作者 陈伟 赵雷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41-2648,共8页
为弥补用户连接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以下两个问题:大部分方法只考虑用户的文本和网络结构信息,忽略了图像等多模态信息;现有方法大都通过简单的特征拼接融合不同模态的信息,忽略了这些信息的互补性、关联性和异质性,提出一个基于多模态信... 为弥补用户连接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以下两个问题:大部分方法只考虑用户的文本和网络结构信息,忽略了图像等多模态信息;现有方法大都通过简单的特征拼接融合不同模态的信息,忽略了这些信息的互补性、关联性和异质性,提出一个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用户连接模型MIFUIL。获取用户的文本、视觉以及异构网络的嵌入表示;利用注意力机制学习不同模态信息间的互补性、关联性和异质性,获取用户多模态信息的融合嵌入表示,通过多模态对比学习实现跨平台的用户连接。实验结果表明,MIFUIL模型在两个多模态数据集TWFQ、DB-YAGO上的性能均优于现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户连接 用户身份识别 实体用户 社交媒体 复杂网络 表示学习 多模态融合
下载PDF
地方高校统计学专业抽样调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维勇 赵鹏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期131-134,共4页
抽样调查作为统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应用性要求都很高。要充分发挥抽样调查技术的优势,必须要求学生对抽样理论有深刻理解,并进行充分的实践训练。该文以江苏师范大学抽样调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通过描述地方... 抽样调查作为统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性和应用性要求都很高。要充分发挥抽样调查技术的优势,必须要求学生对抽样理论有深刻理解,并进行充分的实践训练。该文以江苏师范大学抽样调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通过描述地方高校抽样调查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归纳总结在“课程思政”“知识框架构建”“实践训练”及“课程考核”等方面采取的改革举措。相关举措旨在重塑课程知识框架,拓展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渠道,提升学生运用抽样调查技术的实践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课联动 网络调查 第二课堂 统计专题讲座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多级无功联动协调优化
13
作者 孙赟 李化龙 +1 位作者 薛利娜 吕阳伟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8期47-51,56,共6页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致使配电网典型故障发生概率急剧攀升,影响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多级无功联动协调优化方法研究。深入分析分布式光伏电源特性,结合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实际情况,将分布式光伏配... 分布式光伏电源并入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致使配电网典型故障发生概率急剧攀升,影响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提出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多级无功联动协调优化方法研究。深入分析分布式光伏电源特性,结合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实际情况,将分布式光伏配电网划分为多级规划形式,构建多级无功联动协调优化模型,并确定相应的约束条件,引入交替求解策略制定模型求解程序,模型求解结果即为最佳无功协调优化方案。实验结果显示,在不同典型故障条件下(节点电压幅值最高、节点电压幅值最低与分布式光伏存在无功出力),应用所提方法可以将节点电压控制在稳定范围内,充分证实了所提方法无功协调优化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场景分析法 典型故障条件 协调优化 多级联动
下载PDF
基于合并子图的双通道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
14
作者 周小涵 贾鹏 +2 位作者 杨频 寇蒋恒 刘鑫哲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共11页
跨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识别(UIL)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方法发现跨社交平台上的同一用户或者实体.现有方法的最新思路主要是对网络中节点的各种结构或属性特征进行聚合,然后构建相应的深度学习模型,学习相同用户在不同网络中特征的相似性,以... 跨社交网络的用户身份识别(UIL)的本质是通过各种方法发现跨社交平台上的同一用户或者实体.现有方法的最新思路主要是对网络中节点的各种结构或属性特征进行聚合,然后构建相应的深度学习模型,学习相同用户在不同网络中特征的相似性,以此来实现不同网络中相同用户的对齐.但是大多数方法较少考虑用户的属性信息或者是只用单一方法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属性特征,这样处理的后果就是不能完美捕获到属性文本中的有效特征.此外,现有的方法是对2个网络分别在各自的嵌入空间进行学习然后映射到同一个公共空间,也就只能学习到各自网络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即基于合并子图的双通道跨网络用户身份识别(TCUIL).为了解决获取节点特征单一性问题,提出了多维特征提取方法实现了针对不同特征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为了解决2个网络嵌入空间互不相交的问题,提出了图合并方法实现了2个网络中信息的交互.此外,为了能学习到2个网络的多维度信息,设计了双通道网络结构实现了对网络拓扑结构、属性特征、节点间关系特征的有效学习.通过在2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证明了本文方法优于现有最先进的对齐方法 .我们在2个真实数据集(社交网络和合著网络)上进行了大量实验,在F1方面社交网络至少提高了44.32%,合著网络至少提高了2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网络 用户身份识别 合并子图 图神经网络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的时空演变与协同模式
15
作者 姚柏名 杨剑 陈建设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基于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2年长江中游30个节点城市的截面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及协同模式。研究表明: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增强,但2022年旅... 基于2010年、2015年、2019年和2022年长江中游30个节点城市的截面数据,采用修正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时空演变及协同模式。研究表明:2010—2019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经济联系逐步增强,但2022年旅游经济联系明显减弱;网络中心度分析显示,仙桃、岳阳和九江的中心度仅次于武汉、长沙和南昌,在区域内正逐渐发展成为旅游资源传输的关键中转站;凝聚子群分析显示,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大城市的凝聚子群呈现出相对较弱的联系,反映出三者现有合作机制的不足。基于此,从合理规划与政策调控、优化区域旅游网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旅游经济联系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法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广西旅游经济联系网络结构演化与协同发展模式构建
16
作者 叶怡红 吴忠军 李亚莉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36-47,共12页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引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Ucinet软件和ArcGIS专业地理信息软件等探究广西2010-2019年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 2010-2019年广西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逐年上...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研究区域,通过引用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Ucinet软件和ArcGIS专业地理信息软件等探究广西2010-2019年旅游经济联系空间网络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1) 2010-2019年广西各地市旅游经济联系度逐年上升且联系紧密,但整体区域网络结构不均衡特征依然明显;(2)区域内各地市网络中心性存在差异,南宁-玉林-桂林-柳州成为广西旅游经济发展的主要联系通道;(3)广西存在明显的核心-边缘区分层,核心区旅游经济联系密度值逐年上升,边缘-边缘区提升幅度较小;(4)广西旅游经济联系的4个凝聚子群的空间分布由优变劣,归因于子群内部空间分布存在的不均衡性导致整体旅游经济结构稳定性欠佳。基于此,提出了“旅游核心城市-旅游城市群-旅游经济带”的协同发展模式,以期助力广西旅游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联系 空间网络结构 社会网络分析 协同发展 广西
下载PDF
基于空间关联网络结构探究黄河上游城市群生态安全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17
作者 赵煜 王文仪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409-418,共10页
为分析黄河上游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对2010—2021年黄河上游城市群9个城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估;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确定城市群内各城市... 为分析黄河上游城市群生态安全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riving-pressure-state-impact-response,DPSIR)模型对2010—2021年黄河上游城市群9个城市进行生态安全评估;通过修正引力模型确定城市群内各城市的生态安全空间关联引力并构建网络;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城市群生态安全空间网络结构的演变特征。用二次指派程序(quadratic assignment procedure,QAP)从空间关联网络角度探讨影响城市群生态安全的因素。结果表明,在时间上,黄河上游城市群各城市的生态安全水平正在持续提高,且逐渐达到了临界安全水平;在空间关联网络结构上,城市群内各城市生态安全关联紧密性低,但整个网络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且朝着复杂的方向发展;兰州市作为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产生较大的资源溢出效应,各城市间存在“核心-边缘”特征;黄河上游城市群的生态安全关联网络结构受到地理空间邻近性、科技水平、能源供应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该研究可为提升黄河上游城市群关联度以及城市群的生态安全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关联网络 黄河上游区域 城市群 生态安全 修正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QAP
下载PDF
央行口头沟通对金融市场网络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张旭 徐文婷 《浙江金融》 2024年第5期39-52,共14页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有监督的词典生成方法量化央行口头沟通指数,并基于TVP-VAR模型构建金融网络,研究央行口头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央行沟通指数的影响下,除大宗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外,货币市场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均表现...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有监督的词典生成方法量化央行口头沟通指数,并基于TVP-VAR模型构建金融网络,研究央行口头沟通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央行沟通指数的影响下,除大宗商品市场和债券市场外,货币市场对其他市场的溢出效应均表现为显著减弱;央行口头沟通对货币市场的总接收效应、总溢出效应及净溢出效应抑制最为明显。在股市震荡阶段,央行口头沟通对货币市场与股票市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性被削弱,在2018~2023年期间,央行口头沟通能够有效抑制货币市场及大宗商品市场的总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网络 央行口头沟通指数 动态联动性 TVP-VAR
下载PDF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结构时空异质性
19
作者 毛文洁 边莉莉 +3 位作者 胡琳悦 赵玉梅 秦伟山 孙海燕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09-318,共10页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以环渤海经济圈所在的三省两市共计4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依托ArcGIS 10.8及Ucinet 6.0平台,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2010—2021年各...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以环渤海经济圈所在的三省两市共计4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依托ArcGIS 10.8及Ucinet 6.0平台,运用修正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2010—2021年各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及其网络结构的时空异质性。结果表明:(1)环渤海经济圈经济联系强度逐渐提升,增长速度由快变慢,区域分化较为明显,经济联系高值城市集中且稳定,大部分城市处于较低联系水平;(2)网络密度值整体偏低、缓慢增长,由高到低呈现中部、南部、北部的空间分布特征,网络结构趋于复杂,紧密化程度显著提升;(3)中心性呈现整体提升、经济辐射不均衡的时空异质性;(4)经济圈内城市二级层面形成4个凝聚子群,三级层面在研究时段前期形成8个子群,后期减少至7个,子群呈现三区多点的空间分布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区域合作、明确核心城市以及打造交通运输圈等建议,以期为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协调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 网络结构 引力模型 环渤海经济圈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产业联动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孙伟 杨静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28,共11页
产业联动对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存在明显的产业联动路径并形成了空间... 产业联动对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数据,利用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究产业联动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长三角城市群内部存在明显的产业联动路径并形成了空间关联网络;(2)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中心度较高,点出度较高的城市呈现向上海集聚的趋势,点入度较高的城市呈现由上海向外扩散的趋势;(3)网络呈现“小世界”结构特征;凝聚子群内城市分布由相对集中走向分散,即产业联动逐渐打破省份和地域边界限制;(4)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发展水平和创新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了产业联动网络的形成。因此,应充分发挥长三角中心区城市带动作用,引导长三角产业合理布局,并加强区域间技术创新合作,从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联动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