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unicipal Temperature and Heatwave Predictions as a Tool for Integrated Socio-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in Brazil
1
作者 D.Costa S.Hacon +4 位作者 A.S.P.Siqueira S.L.L.A.Pinheiro K.S.Goncalves A.Oliveira P.Cox 《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 2015年第4期385-396,共12页
Numerical climate models render data in a gridded format which is often problematic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with other kinds of data in jurisdictional formats. In this paper a joint analysis of municipal Gross Domesti... Numerical climate models render data in a gridded format which is often problematic for integrated analysis with other kinds of data in jurisdictional formats. In this paper a joint analysis of municipal Gross Domestic Product per capita (GDPc) and predicted temperature increase was undertaken in order to estimate different levels of human and economic exposure. This is based on a method of converting model outputs into a country municipal grid which enabled depicting climate predictions from the Eta-Hadgem2-ES Regional Climate Model (RCM) into the municipal level in Brazil. The conversion to country municipality grid was mad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interpolation and buffering techniques in ArcGIS for two emission scenarios (RCP 4.5 and 8.5) and three timeframes (2011-2040, 2041-2070, 2071-2100) for mean temperature increase and number of heatwave days (WSDI). The results were used to support the Third National Communication (TCN) of Brazil to the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and show a coherent matching of the gridded output from the original RCM. The joint climate and GDPc analysis show tha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the more severe warming is centred over regions where GDPc is generally higher (Centre-West and Southeast).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critical levels of warming spread north and northeastwards where municipalities have the lowest GDPc levels. In the high emission scenario (RCP 8.5), the strongest warming and the spreading over poorer regions are anticipated to the mid-century. These results are the key to further explore solutions for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based on current resources and prepare in different sectors, for long-term risk management and climate adaptation planning strate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MUNICIPALITY integrated analysis Spatial Interpolation Climate Impacts Socio-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下载PDF
Econometric Study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of Farmland Quantity and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PENG Ling,LIAO Tie-jun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3期75-78,82,共5页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The Land Resources Communique of China and Chronicle of Statistical Data for Five Decades of New China issued from Ministry of L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Land Use Change in China,The Land Resources Communique of China and Chronicle of Statistical Data for Five Decades of New China issued from Ministry of Land Resources,we select two indices:change of farmland quantity and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According to econometric theory,by using Eviewes 5.1 software,co-integration analysis,Granger causality test,impulse response and other analysis methods,we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of farmland quantity and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n China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long-term balanced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nge of farmland quantity and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and there is a certain mechanism restricting motion of variables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make the two deviate from each other little and step towards balance in the long run;there is unilateral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farmland change and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namely that the farmland change is the Granger cause of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while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 is not the Granger cause of farmland change;impulse response and variance decomposition indicate that farmland change plays the role of promoting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 continuously,and the role is strengthened along with prolonged lag period;the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 has strong inertia,because it is impacted by the former level of itself,and the policy of farmland protection plays in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farmland quantity.Consequently,the important approach of solving problem of rapid decrease of farmland is to formulate long-term strategy,strengthen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reinforce degree of formulation,implementation and surveillance of farmland protection poli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ange of FARMLAND quantity POLICY of FARMLAND PRO
下载PDF
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及其驱动机理实证研究
3
作者 陈德超 范金鼎 +2 位作者 赵海霞 顾斌杰 李欣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93,205,共10页
滇池流域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我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是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 滇池流域是长江水源的重要涵养地和我国西南的生态安全屏障,其生态系统完整性变化是整个流域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体现,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模型和皮尔逊相关分析等方法,基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弹性三方面构建综合指数,评估2000—2020年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时空变化,分析生态系统完整性演变的驱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滇池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先下降后上升,但整体有所降低,其中结构完整性明显降低、生态系统弹性显著减弱。(2)生态系统完整性在空间上呈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格局,完整性高的区域分布在城市外围的山体,靠近滇池北部的中心城区则较低;全流域36.24%的区域完整性降低、35.31%的区域升高。(3)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时空变化受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高程、气温和土地利用变化是主导因子,完整性与高程呈正相关,与气温呈负相关,但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研究结果可为流域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提供新思路,同时为滇池流域生态系统的管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完整性 时空变化 驱动力分析 地理信息智能化挖掘 滇池流域
下载PDF
基于文本分析法的城乡融合政策变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
4
作者 王作军 孙永琪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9,共15页
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探究城乡融合政策变迁对于识别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厘定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基础上,建立“政策阶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三维框架,以重庆市为例,对其2002—202... 城乡融合发展是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必由之路,探究城乡融合政策变迁对于识别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在厘定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基础上,建立“政策阶段—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三维框架,以重庆市为例,对其2002—2022年的163份城乡融合政策进行文本编码和量化分析,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两方面探究政策变迁趋势。研究发现:作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必要支撑,城乡融合政策根据政策环境变化而动态演进、创新发展,其变迁趋势为要素互补高级化、参与主体多元化、产业形式多样化、改革创新精准化。据此,从提升城乡要素互补水平、营造社会参与良好环境、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四个方面提出管理启示,以期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城乡关系 政策变迁 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目标 乡村振兴 要素互补
下载PDF
文化和旅游融合政策变迁:影响因素、组态路径及动力机制
5
作者 翟燕霞 石培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4期50-66,共17页
政策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对中国文旅融合政策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聚焦“文旅融合政策变迁”这一主线,以多源流理论为基础,构建焦点事件冲击、旅游市场舆情、政策信号、横向竞争、组织领... 政策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对中国文旅融合政策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聚焦“文旅融合政策变迁”这一主线,以多源流理论为基础,构建焦点事件冲击、旅游市场舆情、政策信号、横向竞争、组织领导层变动、政民互动民意传递7个条件变量,选取全国31省区市为案例,运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单因素必要性和多因素组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公共危机、政策信号、政民互动民意传递是构成文旅融合政策变迁的核心条件。多因素组合分析共得出4条组合路径,并归纳为外压式驱动、内源性驱动、混合型驱动3种类型。最后,采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文旅融合政策变迁动力机制。理论方面,在适应场域、解释重心和回应问题上都进行了本土化重建,推动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在旅游政策研究领域的运用,弥补了定量研究过于依赖模型假定带来的净效应评估不足。实践方面,发现文旅业需求和政府政策供给之间的缝隙,能够为未来政府制定和优化相关政策提供有效的政策建议和方针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旅融合政策 政策变迁 组态路径 动力机制 定性比较分析
下载PDF
基于Meta分析的土壤呼吸对降水改变的非对称响应
6
作者 赵智慧 陈俏艳 +1 位作者 程思源 戴黎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86-2897,共12页
气候变暖已经引起全球降水格局改变。土壤呼吸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CO_(2)最大的碳库,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将进一步影响碳循环,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反馈。尽管以往已有大量关于土壤呼吸与降水变化关系的相关研究,但存在较大争议... 气候变暖已经引起全球降水格局改变。土壤呼吸作为陆地生态系统向大气释放CO_(2)最大的碳库,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将进一步影响碳循环,从而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反馈。尽管以往已有大量关于土壤呼吸与降水变化关系的相关研究,但存在较大争议。因此,亟待进一步深入探究土壤呼吸对降水改变的响应。基于此,研究Meta分析方法,整合了来自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文献数据库(CNKI)的284篇已发表的论文和367组数据,进而分析全球中低纬度地区土壤呼吸对降水改变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对降水改变的响应呈现出非对称特征,降水量增加能够提高16.7%的土壤呼吸,而降水量减少则会抑制17.88%的土壤呼吸。研究还发现,不同生态系统和气候区域的土壤呼吸对降水改变的响应存在较大差别。其中,降水量增加能够提高草地生态系统22%的土壤呼吸,比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高出12%;而降水量减少则会削弱草地生态系统28%的土壤呼吸,这要比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还高16%。与湿润地区相比,降水量的增加对干旱地区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而降水量的减少对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土壤呼吸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此外,本研究也证实了土壤呼吸对不同降水强度和年限的响应也存在差异。在不同降水强度上,无论增加降水还是减少降水,重度增减雨的土壤呼吸均改变最大,即:重度增减雨(>75%)>中度增减雨(25%—75%)>轻度增减雨(<25%);在不同降水年限上,长期增雨对土壤呼吸的促进作用尤为突出,但长期减雨对土壤呼吸影响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情景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变化的准确预测以及模型模拟和改进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呼吸 非对称效应 整合分析 降水改变 随机效应模型
下载PDF
近40年中国平均气候与极值气候变化的概述 被引量:157
7
作者 钱维宏 符娇兰 +1 位作者 张玮玮 林祥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73-684,共12页
随着中国气象局对近50年来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的释放,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的分布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些认识需要有一个集成,即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归纳和解释。通过中国近40年来的温度极值和... 随着中国气象局对近50年来逐日气象观测资料的释放,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平均气候和极端气候的分布特征有了更多的了解。从目前研究的结果来看,这些认识需要有一个集成,即需要有一个总体的归纳和解释。通过中国近40年来的温度极值和降水极值事件的分析认识到全球增暖和区域环流异常决定着气候极值事件的分布格局。与全球增暖相联系的是:我国微量降水在空间上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我国北方寒潮事件显著减少,冷夜和冷日的减少与暖夜和暖日的增多并存,以及极端强降水有增多的趋势。与东亚季风气流和西风带气流异常对应的我国有效降水在区域分布上发生了显著变化,东部季风区中的“北涝南旱”从1970年代末转型为“南涝北旱”,与华南的偏干一起形成了东部季风区降水从华南、长江到华北的“-、+、-”异常分布型,但华南在1991年出现了转湿的突变;东北和西北先后从1983年和1987年前后转为暖湿气候。极端温度和极端降水趋势的空间分布与平均温度和平均降水趋势的空间分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气候 极端气候 全球增暖 环流变化 集成分析
下载PDF
青藏高原若尔盖生态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佳 陈超 +3 位作者 秦宁生 李小兰 赖江 郭斌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8-508,共11页
利用1980-2012年若尔盖水文站径流量资料、若尔盖及周边20个站同期气象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径流量演变规律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了若尔盖生态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近30 a该区域地表水资源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 利用1980-2012年若尔盖水文站径流量资料、若尔盖及周边20个站同期气象观测数据,通过分析径流量演变规律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了若尔盖生态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显示:近30 a该区域地表水资源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1.4×10~8m^3·(10a)^(-1);径流量的年际分布较均匀,年内分配呈双峰型,主要集中在6-9月,同期径流量集中度、集中期及丰枯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峰型度呈上升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暖及降水量减少相关.降水量是影响该流域径流量的最主要因子,夏季降水量很大程度决定着径流量的丰枯,而秋季径流量对降水量的响应最为敏感.气温的升高导致高山冰雪消融量的增大,进而使非汛期径流量增加;同时,流域蒸发量的加大,增加了地表水资源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若尔盖生态区 气候变化 径流量 差积曲线 相关分析
下载PDF
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评价——以甘南高原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亚茹 赵雪雁 +2 位作者 张钦 雒丽 薛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92-2402,共11页
气候变化加剧了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为应对气候变化,农户已采取了各种响应措施,当前急需评估农户所采取适应策略的效果,以便选择更有效的适应策略。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所采取适应策略的特征,采... 气候变化加剧了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生计脆弱性,为应对气候变化,农户已采取了各种响应措施,当前急需评估农户所采取适应策略的效果,以便选择更有效的适应策略。以甘南高原为研究区,基于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所采取适应策略的特征,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现行适应策略的效果,并利用多准则决策模型确定了最优的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结果显示:(1)甘南高原农户多采取组合型策略应对气候变化,尤以调整+扩张型策略为主;(2)甘南高原农户所采取气候变化适应策略的效果较好,效益指数为3.43。其中,农区农户的适应策略效果最好、半农半牧区次之、纯牧区最差;(3)甘南高原不同区域农户筛选的最优策略存在差异。其中,纯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农户筛选的最优策略为调整农牧业结构,而农区农户为完善农牧业基础设施。最后,提出了提高农户适应策略效果的对策建议及未来研究中需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气候变化 适应策略 模糊综合评价法 多准则决策模型
下载PDF
气候政策研究中的数学模型评述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灿 陈吉宁 邹骥 《上海环境科学》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35-439,454,共6页
按照成本分析和综合分析2个层次,分别介绍了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工程经济模型、动态能源优化模型、能源系统模拟模型、综合评估模型等不同模型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气候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可计算一般... 按照成本分析和综合分析2个层次,分别介绍了投入产出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工程经济模型、动态能源优化模型、能源系统模拟模型、综合评估模型等不同模型方法的特点及其在气候政策分析中的应用,指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是应用得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概括了气候政策模型研究的4个发展趋势,包括加强综合评估模型的应用、扩展成本与效益的内涵、注重不同模型之间的比较、强调不确定性分析。结合中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问题,认为国内气候政策模型研究与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的地位仍不相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研究队伍建设、扩展研究领域、跟踪国际研究前沿问题,以便为国家的气候谈判政策提供更有效的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模型 评述 气候变化 气候政策研究 综合评估模型 不确定性分析 温室气体 环境气象学
下载PDF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协同方法 被引量:7
11
作者 苏宏新 马克平 《自然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72-278,279,280,共9页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极其复杂的,为了更深入了解和认知,需要融合多学科技术、应用协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中长期定位观测有助于认识有长时间滞后效应的生态过程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缓慢过程;全球变化实...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是极其复杂的,为了更深入了解和认知,需要融合多学科技术、应用协同方法对其进行研究:其中长期定位观测有助于认识有长时间滞后效应的生态过程或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缓慢过程;全球变化实验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可定量区分各环境因子及其相互作用对生态系统动态的影响;梯度研究可以完善不同时空尺度分析之间的耦合;过程研究则是对野外调查、长期观测或控制实验进行有益补充;这四种研究方法可以镶嵌使用,互补互惠,共同为模型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提供理论认知,并为模型运行提供参数估算和独立验证数据。模型一方面通过集成各种调查、观测、实验等信息,可以提供强大的模拟分析与预测能力;另一方面它又可以反馈信息来指导各种观测、实验和研究的设计与数据收集,是全球变化研究中必不可少的集成分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陆地生态系统 集成分析
下载PDF
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的空间差异与时序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丰华 白永秀 吴振磊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35-149,共15页
测度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是科学合理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从具有明确内涵与清晰外延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概念出发,文章构建了包含27个基础指标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2006-2012年城乡社会一体... 测度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是科学合理推进城乡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基础。从具有明确内涵与清晰外延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概念出发,文章构建了包含27个基础指标的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采用两步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2006-2012年城乡社会一体化指数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呈现东部与东北水平较高,中、西部水平较低的状态;城乡社会一体化"中等水平集团省份"已经形成。2006-2012年,除少部分省份外,大部分省份城乡社会一体化排位基本稳定。据此,我们应做好三个相结合,提升我国省域城乡社会一体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社会一体化 水平评价 时序变化 空间差异 两步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安徽省冬小麦长势遥感监测与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惠敏 何彬方 张宏群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18-22,共5页
沿淮淮北是安徽省主要的冬小麦种植区,为了对该区域冬小麦长势进行实时、动态地监测,通过采用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利用2005—2010年EOS/MODIS数据,在HANTS算法重构无云NDVI时间序列图像以及安徽省冬小麦种植区提取等数据处理基础上,研究基... 沿淮淮北是安徽省主要的冬小麦种植区,为了对该区域冬小麦长势进行实时、动态地监测,通过采用变化向量分析方法,利用2005—2010年EOS/MODIS数据,在HANTS算法重构无云NDVI时间序列图像以及安徽省冬小麦种植区提取等数据处理基础上,研究基于NDVI变化向量、曲边梯形面积的长势综合监测模型,对研究区的年际与年内长势变化进行时间和空间上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HANTS处理平滑后的MODIS的10天合成植被指数的年时序曲线有效消除了云和数据缺失的影响,重构后的生长曲线可以更清楚地反应作物生长变化趋势和规律,有利于监测模型的建立;冬小麦种植区提取,大大提高了卫星监测精度,构建的综合监测模型适合单一生长季苗情长势遥感监测,该模型在2011年冬小麦长势评估中取得了良好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DIS 变化向量 NDVI梯形面积 冬小麦长势监测
下载PDF
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关系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彭凌 丁恩俊 谢德体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110,共8页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和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 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 以耕地数量的统计数据和耕地保护政策的颁布、实施为基础,借助经济计量学理论以及Eviewes 5.1软件,运用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等分析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1)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机制在制约着变量的运动,使二者之间短期内的偏离不会太远,长期则会走向均衡;(2)耕地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即耕地数量变化是耕地保护政策的Granger原因,而耕地保护政策不是耕地数量变化的Granger原因.(3)脉冲响应以及方差分解表明,耕地数量变化对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为持续的促进作用,且作用程度随着滞后期的加大而加强;耕地保护政策具有较强的惯性,主要受其自身以前水平的影响,因此耕地保护政策对耕地保护的促进作用不太显著.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因此,应制订长期而非短期的策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理论研究,加大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督力度,这是解决耕地过快减少问题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数量变化 耕地保护政策 计量分析 协整 误差修正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下载PDF
集成电路封装级失效及其定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蓬鹤 陈选龙 +2 位作者 刘丽媛 林道谭 何胜宗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5-459,477,共6页
失效分析中有许多类型的封装级失效。由于封装材料限制或者无损检测要求,无法从外观直接观察到失效点,需要借助于设备进行失效定位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分析。总结了集成电路封装级失效的几种常见失效机理和失效原因,提出三种有效的分... 失效分析中有许多类型的封装级失效。由于封装材料限制或者无损检测要求,无法从外观直接观察到失效点,需要借助于设备进行失效定位才能快速、准确地进行分析。总结了集成电路封装级失效的几种常见失效机理和失效原因,提出三种有效的分析手段和分析方法进行失效定位:X射线检测、超声扫描声学显微镜以及热激光激发光致电阻变化(OBIRCH)技术,分别用于元器件结构观察、不同材料界面特性分析和键合损伤位置定位。从倒装芯片封装、陶瓷封装、塑料封装和金铝键合短路四个失效分析的实际案例出发,阐明三种封装级失效定位手段应用的领域、特点和局限性。结果表明在封装级失效中,通孔断裂开路、焊料桥连短路、键合损伤和界面分层等缺陷能够准确地被定位进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封装级失效 光致电阻变化(OBIRCH) 失效分析 失效定位 扫描声学显微镜 ( SAM)
下载PDF
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SWOT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瑞娜 南颖 +2 位作者 李银河 元锦灵 曹玫玉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0年第3期220-224,共5页
长吉图地区为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的开发开放先导区,实现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及... 长吉图地区为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战略的开发开放先导区,实现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利用SWOT分析方法,对长吉图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及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战略 经济一体化 SWOT分析 长吉图
下载PDF
制度变迁动因研究:一个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整合性分析框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伟国 韩轶之 王静宜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36,共11页
新制度主义各流派的制度变迁动因,可以根据是否与行为主体直接相关大致分为非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相应地产生了外生路径和内生路径,但基于单一流派视角的动因论证路径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新制度主义各流派融合与观念整合趋势明... 新制度主义各流派的制度变迁动因,可以根据是否与行为主体直接相关大致分为非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相应地产生了外生路径和内生路径,但基于单一流派视角的动因论证路径缺乏完整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新制度主义各流派融合与观念整合趋势明显,受此启发,结合外生和内生两种路径,建构出一个整合非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具有动态变化的制度变迁动因分析框架。非主体因素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因素和突发冲击因素;主体因素包括行为者自身偏好的变化和行为者之间权力关系的变化。非主体因素和主体因素二者相互联系,不断沟通,在不同的层次上通过外生途径和内生途径对制度变迁产生作用,形成了动态分析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主义 制度变迁动因 整合性分析
下载PDF
FDI与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协整检验与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海军 《技术经济》 2009年第9期35-38,82,共5页
本文用古典主义一般均衡模型来阐述FDI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然后重点通过建立FDI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协整模型,从长期动态均衡角度探讨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FDI有利推动了我国就业的"非农化"... 本文用古典主义一般均衡模型来阐述FDI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然后重点通过建立FDI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的协整模型,从长期动态均衡角度探讨了FDI对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FDI有利推动了我国就业的"非农化",推动了第二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长足发展,但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力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产业结构变迁 协整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结构突变的兵团和新疆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永利 胡锡健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18-21,共4页
该文采用结构突变与协整分析,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1952-2006年GDP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兵团GDP序列及兵团和新疆经济的协整关系在1975年前后发生了突变,以此为依据分别从整体和两个区间1952-1973年和1978-2006年论证了兵团... 该文采用结构突变与协整分析,研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新疆1952-2006年GDP增长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兵团GDP序列及兵团和新疆经济的协整关系在1975年前后发生了突变,以此为依据分别从整体和两个区间1952-1973年和1978-2006年论证了兵团和新疆的GDP增长均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但是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整个样本区间及1978-2006年区间内,兵团的GDP增长均不显著影响新疆经济,但是在1952-1973年内兵团和新疆的经济增长有双向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结构突变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下载PDF
制度大分流:诺思与格雷夫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鸣 邓宏图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29,共6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道格拉斯.C.诺斯在其制度变迁理论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阿夫纳.格雷夫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两者的研究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上的整合和统一。从制度分流的角度出发,简要概括、梳理、评论... 本文分析、比较了道格拉斯.C.诺斯在其制度变迁理论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和阿夫纳.格雷夫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理论;两者的研究体现了新制度经济学在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上的整合和统一。从制度分流的角度出发,简要概括、梳理、评论了经济史学界在研究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中所运用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探讨了沿着制度分流的角度解释、分析近代以来东西方大分流问题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流 制度变迁 历史比较制度分析 整合与统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