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actical multi-lane factor model of bridges based on multi-truck presence considering lane load disparities
1
作者 Junyong ZHOU Colin C.CAPRANI 《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 SCIE EI CSCD 2021年第4期877-894,共18页
Many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consider multi-lane factors(MLFs)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traffic load model.Measured multi-lane traffic data generally exhibit significant lane disparities in traffic loads over m... Many bridge design specifications consider multi-lane factors(MLFs)a critical component of the traffic load model.Measured multi-lane traffic data generally exhibit significant lane disparities in traffic loads over multiple lanes.However,these disparities are not considered in current specifications.To address this drawback,a multi-coefficient MLF model was developed based on an improved probabilistic statistical approach that considers the presence of multiple trucks.The proposed MLF model and approach were calibrated and demonstrated through an example site.The model sensitivity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f lane disparity of truck traffic volume and truck weight distribution on the MLF.Using the proposed approach,the experimental site study yielded MLFs comparable with those directly calculated using traffic load effects.The exclusion of overloaded trucks caused the proposed approach,existing design specifications,and conventional approach of ignoring lane load disparity to generate comparable MLFs,while the MLFs based on the proposed approach were the most comprehensive.The inclusion of overloaded trucks caused the conventional approach and design specifications to overestimate the MLFs significantly.Finally,the benefits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to bridge practitioner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S multi-lane factor traffic load lane load disparity multi-truck presence weigh-in-motion data
原文传递
A case study on multi-lane roundabouts under congestion:Comparing software capacity and delay estimates with field data
2
作者 Xuanwu Chen Ming S.Lee 《Journal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English Edition)》 2016年第2期154-165,共12页
Existing studies on modern roundabouts performance are mostly based on data fron: singe lane roundabouts that are not heavily congested. For planners and designers interested in building multilane roundabouts for int... Existing studies on modern roundabouts performance are mostly based on data fron: singe lane roundabouts that are not heavily congested. For planners and designers interested in building multilane roundabouts for intersections with potential growth i~ future traffic,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existing studies with field data that provide reference values in terms of capacity and delay measurements. With the intent of providing such reference values, a case study was conducted by using the East DowlinC Road Roundabouts in Anchorage, Alaska, which are currently operating with extensive queues during the evening peak hours. This research used multiple video camcorders t( capture vehicle turning movements at the roundabouts as well as the progressior~ of vehicle queues at the roundabout entrance approaches. With these video records, the number of vehicles in the queues can be accurately counted in any single minute during the peak hours. This study shows that unbalanced entrance flow patterns (i.e., ~ne entrance has significant higher flow than others) can intensify the queue and delay fo., the overall roundabouts. Then various software packages including RODEL, SIDRA and VISSIM were used to estimate sever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s, such as capacity. queue length, and delay, compared with the collected field data. With the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all the three software packages overestimate multi-lane roundabout ca pacity before calibration. With default parameters, SIDRA and VISSIM tend to underes timate delays and queue lengths for the multi-lane roundabouts under congestion, while RODEL results in higher delay and queue length estimations at most of the entrance approach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lane roundabout Roundabout performance Capacity Delay Queue length Traffic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面向城市道路的智能网联汽车多车道轨迹优化方法
3
作者 王庞伟 刘程 +1 位作者 汪云峰 张名芳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52,328,共13页
为提高城市路网下智能网联汽车的通行效率以及燃油效率,提出面向城市道路的多车道时空轨迹优化方法。首先,结合多车道时空位置关系定义智能网联汽车状态与约束,综合考虑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构建时空轨迹复合优化模型,并采用庞特里亚金... 为提高城市路网下智能网联汽车的通行效率以及燃油效率,提出面向城市道路的多车道时空轨迹优化方法。首先,结合多车道时空位置关系定义智能网联汽车状态与约束,综合考虑通行效率与燃油经济性构建时空轨迹复合优化模型,并采用庞特里亚金极大值算法进行求解。然后,本文设定协同换道的规则,并通过Q-learning算法获取最优的换道策略。最后,通过SUMO/Python联合仿真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在不同车辆饱和程度、绿信比状态及最低通行速度条件下有效提高通行效率,且燃油效率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多车道轨迹优化 Q-学习 城市交通网络 SUMO/Python联合仿真
下载PDF
改进多头注意力机制的车道检测方法
4
作者 葛泽坤 陶发展 +1 位作者 付主木 宋书中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4-271,共8页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存在的网络处理效率低和对车道线细长结构的建模能力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self-attention,MHSA)的轻量级车道检测方法。引入MH... 针对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 neural network,CNN)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存在的网络处理效率低和对车道线细长结构的建模能力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多头注意力机制(multi-head self-attention,MHSA)的轻量级车道检测方法。引入MHSA,融合Fuse MBConv、MBConv模块与特征压缩模块,降低模型的参数,同时利用上下文信息嵌入模块,建立兼顾检测精度和推理速度的全局注意力网络;利用Transformer的编码和解码器以及前向反馈网络将车道线参数化,结合匈牙利拟合损失函数提高所提出方法对车道线细长结构的建模能力。在TuSimple数据集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识别精度达到96.3%,推理速度达到95帧/s,同时在Apollo无人驾驶平台上的运行速度达到60帧/s,能够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头注意力机制 上下文信息 轻量级车道检测方法 无人驾驶平台
下载PDF
多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客货分离交通组织方案研究
5
作者 李聪聪 史盛庆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交通组织作为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改扩建期间行驶安全、降低流量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平衡旅客与高速公路运营主体利益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龙山至火村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充分考虑... 交通组织作为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改扩建期间行驶安全、降低流量损失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平衡旅客与高速公路运营主体利益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以沈阳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龙山至火村段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依托,充分考虑大车型对通行能力的影响,针对改扩建期间施工作业区出现的两幅车流单向通行和一幅车流双向通行情况,以车道限制不同车型运行为条件,设计不同工况下的交通组织方案。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对不同工况下的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仿真研究,分析得到多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作业区道路通行能力最优的交通组织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车道高速公路 交通组织 施工作业区 客货分流 VISSIM仿真
下载PDF
基于MSFA-Net的车辆及车道线检测算法
6
作者 文斌 丁弈夫 +2 位作者 胡一鸣 彭顺 胡晖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3-442,共10页
车辆检测与车道线分割是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鉴此提出一种双任务多尺度特征聚合网络(MSFA-Net),该网络由1个特征提取网络和2个检测分支网络构成,实现了车辆和车道线同时检测。首先使用E-E... 车辆检测与车道线分割是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具有高精度和实时性。鉴此提出一种双任务多尺度特征聚合网络(MSFA-Net),该网络由1个特征提取网络和2个检测分支网络构成,实现了车辆和车道线同时检测。首先使用E-ELAN网络构造共享主干特征网络;在车辆检测分支网络设计增强卷积模块(CBS+)进行自下而上的特征融合以提升精度;在车道线检测分支网络使用特征融合模块(FeatFuse)对多分辨率特征进行自适应加权融合,配合空洞卷积语义感知模块(CDBS)使用梯形结构的多空洞值卷积对融合特征进行采样,以提升不连续车道线及其他非线性车道的分割精度。结果表明:在BDD100K数据集上,该文网络MSFA-Net其平均精度均值、召回率、像素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1.3%、90.1%和80.1%,检测帧率达到了41.6帧/s,能较好适应真实行车环境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交通图像 深度学习 车道线分割 双任务多尺度特征聚合网络(MSFA-Net)
下载PDF
基于YOLOP-L的多特征融合道路全景驾驶检测
7
作者 吕嘉璐 周力 巨永锋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3-440,共8页
目前,驾驶员视角下的交通图像检测技术成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时提取车辆、道路、交通标志等多种特征已经成为驾驶员理解道路信息多样性的亟需任务。以往研究已在单类目标检测的特征提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这些研究不能很... 目前,驾驶员视角下的交通图像检测技术成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同时提取车辆、道路、交通标志等多种特征已经成为驾驶员理解道路信息多样性的亟需任务。以往研究已在单类目标检测的特征提取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这些研究不能很好地联合应用于其他区别较大的特征检测任务中,且融合训练过程中会损失个别特征检测的精度。针对驾驶员视野范围内道路信息多样且复杂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训练的检测模型YOLOP-L,它能够同时对多种不同特征交通目标进行融合训练,同时保证单项检测任务的精度。首先,为了解决特征融合中语义信息表达不完整的问题,设计的SP-LNet模块通过FPN与双向特征网络结合实现网络更深层次的融合,使得提取的信息更完整,从而提升道路小目标的检测性能;其次,设计新的分割头深度可分离卷积,将语义信息与局部特征融合促使多特征融合的训练准确度与速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再次,体系中设计的GDL-Focal多类混合损失函数更专注于困难样本,可用于解决样本特征不平衡的问题。最后,对比实验表明:YOLOP-L相比原YOLOP网络运行的速度更快;在车辆目标检测任务下召回率提升了2.2%;在车道线检测任务下准确率提升2.8%,车道线IoU的值较HybridNets网络下降2.45%,但较YOLOP-L网络提升1.95%;在可行驶区域分割任务下其整体检测性能提升1.1%。结果表明,在具有挑战性的BDD100K数据集上,YOLOP-L可以在复杂场景下有效解决检测精度不足和分割缺失的问题,提高了车辆识别、车道线检测以及道路行驶区域联合训练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景驾驶 多特征融合 车辆检测 可行驶区域检测 车道线检测 双向特征金字塔
下载PDF
智能网联汽车多目标预测优化换道决策方法
8
作者 程硕 夏新 NAKANO Kimihiko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9-1117,共9页
换道决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难题之一,其面临着高动态、复杂交通场景下需要综合考虑行驶安全及效率等目标的巨大挑战。提出一种多目标预测优化的换道决策方法,主要包括动力学矩阵建模及多目标预测优化问题解算。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通... 换道决策是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难题之一,其面临着高动态、复杂交通场景下需要综合考虑行驶安全及效率等目标的巨大挑战。提出一种多目标预测优化的换道决策方法,主要包括动力学矩阵建模及多目标预测优化问题解算。基于智能网联汽车的通讯大数据信息构建交通流矩阵模型,然后分别设计表征车辆换道安全、行驶效率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多目标综合预测优化方法,求解条件约束下预测优化问题从而优化出最优换道决策指令。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预测优化换道方法较其他方法提高了智能汽车的行驶安全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 换道决策 多目标优化 预测优化
下载PDF
基于多级阈值的车辆换道预测方法
9
作者 冯雅 孟凡盛 刘洋洋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1期32-34,共3页
车辆换道行为是机动车在道路行驶时的一种常见行为,对其进行预测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为准确预测目标车辆换道行为,根据车辆在时间内的横向位移,提出基于多阈值的车辆换道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法规,结合车速设置换道时的横向位移阈值、... 车辆换道行为是机动车在道路行驶时的一种常见行为,对其进行预测能有效减少交通事故。为准确预测目标车辆换道行为,根据车辆在时间内的横向位移,提出基于多阈值的车辆换道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法规,结合车速设置换道时的横向位移阈值、方向盘转角与转速阈值,探索多阈值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通过多阈值协同预测驾驶员换道意图。结果表明,系统的预判准确率可达95%以上,说明该方法能准确预测车辆换道意图,且实时性较好,能为辅助驾驶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阈值 车辆工程 换道预测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配时优化模型和交通设计的城市交叉口协同优化研究
10
作者 时柏营 韩怀治 +2 位作者 程远 高佩佩 崔博伟 《物流科技》 2024年第4期84-91,共8页
文章基于多目标配时优化模型和交通设计,旨在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流特性和问题,关注交叉口车流流向、车流交织点以及配时合理性。在交通设计方面,提出将左转车道右置的渠化设计方案。在配时优化方面,建立... 文章基于多目标配时优化模型和交通设计,旨在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通过分析城市道路交叉口交通流特性和问题,关注交叉口车流流向、车流交织点以及配时合理性。在交通设计方面,提出将左转车道右置的渠化设计方案。在配时优化方面,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以延误、通行能力和停车次数为优化目标,以各相位有效绿灯时间、交叉口饱和度及周期时长为约束条件。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用SUMO仿真软件评价求解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交叉口的时空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明显缓解了交通压力,为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运行、管理和规划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转车道右置 城市道路交叉口 信号配时 多目标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虚拟轨道列车路径识别方法
11
作者 曾俊玮 耿力 +1 位作者 卢晨旸 任利惠 《机车电传动》 2024年第1期145-151,共7页
为了克服单目视觉的局限性和提高虚拟轨道列车的路径感知能力,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虚拟轨道列车路径识别方法。针对虚拟轨道列车车道块明显、外形完整、形状独特等特点,提出了基于Mask R-CNN的车道检测模型。同时,针对通用... 为了克服单目视觉的局限性和提高虚拟轨道列车的路径感知能力,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虚拟轨道列车路径识别方法。针对虚拟轨道列车车道块明显、外形完整、形状独特等特点,提出了基于Mask R-CNN的车道检测模型。同时,针对通用的双目匹配算法计算量大和对重复物体匹配较难的缺点,提出了融合多目标跟踪的双目匹配算法。该方法通过左右相机各自检测车道块,进行多目标跟踪来分配ID,对左右图像中的各车道块实现有序、定向的双目匹配,并重建出车辆坐标系下路径的三维坐标,有效提升了车辆系统路径感知能力,为其循迹控制、自主定位、相对位姿估计等提供了更加直接准确的输入信息。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路径的三维重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且在不同路况场景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轨道列车 路径识别 双目立体视觉 目标检测 多目标跟踪 双目匹配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规划和混合遗传算法的上海临空可变车道集群控制优化研究
12
作者 陈希 邹婕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1期125-130,160,161,共8页
针对上海临空早晚高峰时段区域交通问题,分别构建广顺北路、协和路、福泉路和金钟路单条道路优化模型及基于多目标规划和混合遗传算法的临空区域路网可变车道集群控制及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从通行效率和环境排放效益2个维度进行量化对比... 针对上海临空早晚高峰时段区域交通问题,分别构建广顺北路、协和路、福泉路和金钟路单条道路优化模型及基于多目标规划和混合遗传算法的临空区域路网可变车道集群控制及信号配时优化模型。从通行效率和环境排放效益2个维度进行量化对比。结果表明,可变车道集群控制及信号配时优化后早高峰改善比例大于晚高峰,路网通行效率及环境排放效益优化幅度分别达17.46%和20.53%。可变车道集群优化效果较单车道显著且稳定性高,更有利于路网通行效率的整体提升。研究结论可为城市可变车道集群的智能化管控提供理论支撑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车道集群控制 信号配时优化 多目标规划 混合遗传算法 通行效率 环境排放效益
下载PDF
微观轨迹信息驱动的Bi-LSTM合流区车速预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秦雅琴 夏玉兰 +1 位作者 钱正富 谢济铭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28,共9页
为明确城市快速路合流区的微观速度特性,确保车辆在衔接段运行速度协调可控,使车辆安全运行。首先,基于无人机高空视频,从广域视角提取了典型多车道交织区全样本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分析车速的累积频率、分布趋势、特征百分位值等运行... 为明确城市快速路合流区的微观速度特性,确保车辆在衔接段运行速度协调可控,使车辆安全运行。首先,基于无人机高空视频,从广域视角提取了典型多车道交织区全样本高精度车辆轨迹数据,分析车速的累积频率、分布趋势、特征百分位值等运行特性。然后,基于可有效捕捉前向历史速度数据的变化特征的LSTM模型,构建Bi-LSTM车速预测模型;考虑到人工设置训练参数对模型预测性能的影响较大、时间较长,提出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Bi-LSTM速度预测模型(GA-BiLSTM)。最后,以R^(2)、Error Mean、Error StD、MSE、RMSE、NRMSE、秩相关rs这7类评价指标,建立多指标融合的评价方案。结果表明:GA-Bi-LSTM速度预测模型表现较优,拟合指标R^(2)、秩相关rs分别为0.9046、0.9495,误差指标Error Mean、Error StD、MSE、RMSE、NRMSE分别为0.0041、0.4470、0.1997、0.4469、0.0765。研究成果可为城市快速路的合流区车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速度预测 GA-Bi-LSTM 多车道交织区 微观轨迹数据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面向变曲率道路的自动驾驶汽车换道博弈运动规划与协同控制研究
14
作者 林程 汪博文 +2 位作者 吕沛原 宫新乐 于潇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99-1111,1122,共14页
当多辆自动驾驶车辆在结构化道路上执行换道合流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转向和合流动作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曲率和周车车速的变化也增大了协同控制的难度。本文聚焦上述问题,提出了面向变曲率道路的多车换道博弈运动规划与协同控制方法... 当多辆自动驾驶车辆在结构化道路上执行换道合流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转向和合流动作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曲率和周车车速的变化也增大了协同控制的难度。本文聚焦上述问题,提出了面向变曲率道路的多车换道博弈运动规划与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曲率坐标系下的多车模型来解析车间安全距离及动力学状态。其次,通过系统地考虑道路曲率变化及周围车辆信息,提出基于博弈的多车换道运动规划算法,采用分布式框架快速求解兼顾个性化驾驶的最优速度轨迹及换道时机。最后,基于B样条曲线高效识别道路曲率及规划轨迹,构建了自适应时变预测控制算法实现轨迹跟踪,其特点在于单步参数矩阵实时更新,消除车速和曲率频繁变化带来的控制偏差累积。实验结果表明,相比斯坦利(Stanley)方法,能降低58%的跟踪误差;相较协同自适应巡航方法,能减少74%的合流时间;另外计算求解效率也仅为集中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汽车 多车博弈 模型预测控制 换道运动规划
下载PDF
基于多特征融合和窗口搜索的新型车道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创新 邹宇 +2 位作者 潘志庚 刘志彬 高尚兵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6-391,共6页
针对现有车道检测算法准确性和实时性较难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和窗口搜索的新型车道线检测算法.采用多边形填充方法确定车道线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融合车道线的颜色、直方图和梯度特征,以消除ROI中... 针对现有车道检测算法准确性和实时性较难平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和窗口搜索的新型车道线检测算法.采用多边形填充方法确定车道线的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 ROI),融合车道线的颜色、直方图和梯度特征,以消除ROI中的复杂背景.通过单应性变换得到车道线的二值图像,基于其像素密度分布寻找车道线初始位置,以窗口搜索方式提取整个车道线上的所有候选像素点.通过拟合像素点构建车道线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时性,算法对黄色车道线、树木阴影遮挡、光照变化、车道线缺损和地面交通标志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 车道线检测 多特征融合 单应性变换 窗口搜索
下载PDF
高速公路车道分配与入口多匝道协同控制方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军 宋浪 +1 位作者 俞山川 江维维 《公路交通技术》 2023年第3期166-175,共10页
为提升多车道高速公路主线合流区通行效率,由于主线合流区各车道交通特征差异,针对多条匝道相互合流再一同汇入主线的情况,分析了主线合流区流量均衡状态、各车道饱和状态和匝道流量对通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车道分配与入... 为提升多车道高速公路主线合流区通行效率,由于主线合流区各车道交通特征差异,针对多条匝道相互合流再一同汇入主线的情况,分析了主线合流区流量均衡状态、各车道饱和状态和匝道流量对通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车道分配与入口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主要通过主线车道控制引导上游主线车辆提前选择合适车道行驶,同时采用入口多匝道控制协调匝道合流区各汇入匝道车辆的驶入,实现主线和匝道的通行效率最大化提升。仿真验证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主线车道控制引导上游主线车辆尽量选择内侧车道行驶,尽管会增加内侧车道行驶车辆的车均延误,但明显降低了主线和匝道的整体车均延误,说明主线车道控制与入口多匝道控制相结合对合流区通行效率提升优势明显,且主线合流区各车道流量均衡有助于提升入口匝道汇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入口匝道控制 多车道高速公路 车道控制 匝道合流
下载PDF
多分支融合注意力机制的车道线检测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蒯晓 丁飞 张登银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5-43,共9页
为了解决目前车道线检测过程中特征融合不充分、检测精确度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分支结构和注意力机制的车道线检测模型(fusion of multi-branch structure and attention mechanism network,FMANet),图像编码部分采... 为了解决目前车道线检测过程中特征融合不充分、检测精确度低和鲁棒性差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融合多分支结构和注意力机制的车道线检测模型(fusion of multi-branch structure and attention mechanism network,FMANet),图像编码部分采用多分支结构和注意力机制,并选择swish作为激活函数,图像解码部分采用跳跃连接结构,实现跨层特征融合。本文利用TuSimple公开数据集对FMANet模型进行评估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FMANet模型的mAP指标接近97.25%,车道线检测精确度达到98.15%,此外,通过CULane数据集验证FMANet模型在不同场景下的检测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线检测 特征融合 多分支结构 注意力机制 激活函数 跳跃连接结构
下载PDF
基于改进鱼群算法的双向式立体库货位优化研究
18
作者 范贤光 吴俊涛 +1 位作者 尹艺玲 许英杰 《计算机仿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3-357,373,共6页
针对现代数字化大型工业立体仓库单一仓位货物数量不定、出入库次数频繁等特点,且多条较长巷道导致的存储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巷道双向式货物出入库策略,开展货位优化工作。以提高出入库效率、平衡各巷道工作量为目标建立系统... 针对现代数字化大型工业立体仓库单一仓位货物数量不定、出入库次数频繁等特点,且多条较长巷道导致的存储效率较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多巷道双向式货物出入库策略,开展货位优化工作。以提高出入库效率、平衡各巷道工作量为目标建立系统货位优化模型,提出了基于平均距离视野的自适应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对该系统进行优化,通过引入视步系数,减少传统鱼群算法对初始参数值的依赖,提高了收敛速度以及收敛值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优化效果显著,为现代企业打造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大型立体库提供了思路,具有重大的研究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巷道双向式立体库 货位优化 自适应人工鱼群算法 视步系数
下载PDF
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设置方案研究
19
作者 印冰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12,21,共5页
依托珠三角地区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在综合国内外现有技术规范、相关研究成果及多车道高速公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设置的必要性论证。在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左侧硬路肩... 依托珠三角地区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在综合国内外现有技术规范、相关研究成果及多车道高速公路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设置的必要性论证。在分析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左侧硬路肩宽度取值进行研究,提出不同功能条件下多车道高速公路左侧硬路肩宽度的取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车道高速公路 左侧硬路肩 必要性 功能 宽度 交通安全
下载PDF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车道线检测模型剪枝算法
20
作者 翁佳昊 秦永法 +2 位作者 唐晓峰 张浩文 关栋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5-127,131,共4页
以车道线检测算法为例,对网络模型进行剪枝优化。首先,对模型进行正则化,初步提高模型参数的稀疏度。之后,建立以准确率变化量和模型参数变化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函数,通过调节准确率变化权重系数和压缩权重系数得到不同目标下的最优... 以车道线检测算法为例,对网络模型进行剪枝优化。首先,对模型进行正则化,初步提高模型参数的稀疏度。之后,建立以准确率变化量和模型参数变化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函数,通过调节准确率变化权重系数和压缩权重系数得到不同目标下的最优模型。在剪枝过程中,按卷积层深度对各层设置不同的阈值系数,最后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重新训练得到最终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准确率优先的优化模型在车道线检测数据集的准确率为92.47%,模型压缩比为42.8%;响应速度优先的优化模型在车道线检测数据集的准确率为90.75%,模型压缩比例为67.3%。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算法能够有效地得到不同效果的剪枝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车道线检测 模型剪枝 多目标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