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Multi-modal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 Design
1
作者 WANG Jia-rou TANG Cheng-xin SHUAI Liang-ying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6-146,共11页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in-vehicle systems,significantly enhancing life efficiency,driving safety,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In this study,the multi-modal design elements of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within the context of visual,auditory,and somatosensory interactions with drivers were discussed.Their impact on the driver’s psychological state through various modes such as visual imagery,voice interaction,and gesture interaction were explored.The study also introduced innovative designs for in-vehicle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incorporating design principles such as driver-centricity,prioritizing passenger safety,and utilizing timely feedback as a criterion.Additionally,the study employed design methods like driver behavior research and driving situation analysis to enhance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between drivers and their vehicles,ultimately improving driver satisfaction and t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lligent personal assistants multi-modal design User psychology In-vehicle interaction Voice interaction Emotional design
下载PDF
Misuse of Teaching Ges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Its Solutions
2
作者 韩芳 《海外英语》 2018年第3期204-205,207,共3页
Based on the teaching video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it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of less use, wrong use and abuse in the use of teachers' teaching gestures in middle sch... Based on the teaching video of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hrough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it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of less use, wrong use and abuse in the use of teachers' teaching gestures in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concept, theory and practice. Hoping to provide further reference to the complementary role of teaching gesture and teaching discour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al discourse teaching gesture MISUSE solution strategy
下载PDF
Design of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Chips 被引量:4
3
作者 Wang Jinshan Zhao Jianping Li Shuhong (ZTE Corporation, Shenzhen 518004, China) 《ZTE Communications》 2006年第1期43-47,共5页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3G evolution, the base-band processing chips for mobile terminals are introduced. Key technologies for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base-band chips are discussed. Terminal technologies are thou...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B3G evolution, the base-band processing chips for mobile terminals are introduced. Key technologies for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base-band chips are discussed. Terminal technologies are thought to be the key of B3G, and terminal base-band chips are regarded as the core of terminal technologies. Therefore, a unified wireless development platform is required for the R&D of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base-band processing chi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CDMA design of multi-mode Mobile Terminal Chips MODE
下载PDF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the Multimodal Discourse of an Advertisement of “Vivo”
4
作者 潘冬送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9期212-213,221,共3页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has been hotly discussed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and social semiotics recently.Based on Kress and Van Leeuween s the Gram...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which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has been hotly discussed in the field of linguistics and social semiotics recently.Based on Kress and Van Leeuween s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g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ertisement of Vivo from the representational meaning,interactive meaning and compositional meaning of the images.This reveals the expressional function of the images as a kind of social semio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 the GRAMMAR of visual DESI
下载PDF
Opportunities for large language models and discourse in engineering design
5
作者 Jan Göpfert Jann M.Weinand +1 位作者 Patrick Kuckertz Detlef Stolten 《Energy and AI》 EI 2024年第3期136-142,共7页
In recent years, large language models have achieved breakthroughs on a wide range of benchmark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performance. Recently, the advanc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 In recent years, large language models have achieved breakthroughs on a wide range of benchmark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continue to increase in performance. Recently, the advances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have raised interest outside th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community and could have a large impact on daily life. In this paper, we pose the question: How will large language models and other foundation models shape the future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We provide the reader with an overview of the subject by summarizing both recent advances i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 We argue that discourse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core of 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es, and therefore should be represented in a digital artifact. On this basis, we describe how foundation models such as large language models could contribute to the design discourse by automating parts thereof that involve creativity and reasoning, and were previously reserved for humans. We describe how simulations, experiments, topology optimizations, and other process steps can be integrated into a machine-actionable, discourse-centric design process. As an example, we present a design discourse on the optimization of wind turbine blades. Finally, we outline the future research that will be necessary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ualized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 Conceptual design design methodology design generation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Foundation models multi-modal models
原文传递
打造设计文化生态系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善良 陈阳 《设计》 2024年第7期72-75,共4页
通过打造设计文化生态系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从设计文化现状、设计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价值意义、构建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文化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文化系统良性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进化... 通过打造设计文化生态系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从设计文化现状、设计文化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价值意义、构建策略等方面展开论述。文化系统是社会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文化系统良性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生态系统的进化。设计作为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文化是文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子系统,但中国设计文化的发展状况存在着失衡和病态现象,整体上呈现出了不自信状态,导致了中国现代设计深受西方设计的影响与侵蚀,严重依赖西方设计体系。中国设计文化系统出现了发展危机,设计文化生态系统的建立能够提升中国设计文化自信,有利于文化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文化生态 设计理论系统 设计价值系统 设计评价系统 设计话语系统
下载PDF
“中国设计”学术话语建构现状及其反思——基于与“日本设计”“北欧设计”对比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贡雨婕 张萌秋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2,共8页
随着中国设计学界“三大体系”建设研究的展开,如何通过学术语言定义、建构并阐释“中国设计”的主体性特征,已逐渐成为中国设计学界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关于“中国设计”,虽然已有诸多阐释和讨论,但与其他区域类似概念话语的对比研究和... 随着中国设计学界“三大体系”建设研究的展开,如何通过学术语言定义、建构并阐释“中国设计”的主体性特征,已逐渐成为中国设计学界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关于“中国设计”,虽然已有诸多阐释和讨论,但与其他区域类似概念话语的对比研究和建构反思还相对缺乏。本文遴选在学界已有较多研究的“日本设计”和“北欧设计”学术话语作为比较对象,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文本为材料,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关于以上三个地区设计的研究主题、研究语汇和词频分布,挖掘分析三者在学术话语建构和认知体系中存在的差异,从而试图为“中国设计”的主体性学术话语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 日本设计 北欧设计 学术话语 主体性
下载PDF
人文经济视域下生活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当代设计与中华生活美学的话语重构 被引量:1
8
作者 管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概念的提出,既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也蕴含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经济结合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问题。人文经济视域下,中华生活美学不仅承载着丰厚传统文化基因,而且生动体现着人文与经济融合... 新时代人文经济概念的提出,既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也蕴含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经济结合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问题。人文经济视域下,中华生活美学不仅承载着丰厚传统文化基因,而且生动体现着人文与经济融合对于文明创造的独特意义,还意味着在与当代设计结合中推动中华生活美学话语重构这一重要命题的破解。中华生活美学及其当代运用需要进一步在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诸方面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在生活美学领域,从现代性与设计视角看,中华古代文人艺术表现出的文化旨趣与传统手工艺积累的感性经验知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文明意蕴;前者体现了中华美学的精华和文明的历史高度,后者表征着中华文化的独特形态和古代知识生产的领先地位。当代语境下传承遗泽、拈提古今,应着眼于审美智慧与思维方式,并在对西方现代设计与生活美学的参究中,逐步建立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话语体系,推动传统重构与文明更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增添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 生活美学 传统文化 当代设计 话语重构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Rem Koolhaas’s discourses on architecture and urban design using a corpus-based model 被引量:1
9
作者 Melis Yazici Serap Durmus Ozturk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3年第2期222-241,共20页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tworks of thoughts behind words by reading architectural texts in the context of linguistics.Using a corpus-based model,our main interest is what the collocational data contribute at an archi...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networks of thoughts behind words by reading architectural texts in the context of linguistics.Using a corpus-based model,our main interest is what the collocational data contribute at an architectural level.The notion of“collocation identification in architecture”was drawn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use of the data for Rem Koolhaas.The data for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from Rem Koolhaas’s articles from 1977 to 2014.An analysis of Koolhaas’s ideas about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AntConc 3.4.4.0 corpus analysis toolkit.The corpus-based model reduced selected articles to words and lexical bundles using the corpus analysis toolkit.This paper explores Koolhaas’s thoughts on understanding architecture and the metaphors he uses by analyzing articles using the corpus-based analysis model.The discourse codes in the texts of Koolhaas are examined.A corpus-based model proposal tested on architectural texts has the potential to create new areas of knowledge for architectural discourse.Deciphering the texts and analyzing the code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ITECTURE Urban design discourse Rem Koolhaas Corpus-based model
原文传递
设计如何话语?从互为主体性的建构谈起
10
作者 郑涵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5-129,I0003,共6页
研究旨在从互为主体性的角度探讨设计话语的建构与运作。首先通过对设计话语概念的厘清,明确设计话语存在的可能性。接续将设计话语置于互为主体性的脉络之中,以探讨设计话语的建构。最后,通过对设计话语的准确性、丰富性、延续性以及... 研究旨在从互为主体性的角度探讨设计话语的建构与运作。首先通过对设计话语概念的厘清,明确设计话语存在的可能性。接续将设计话语置于互为主体性的脉络之中,以探讨设计话语的建构。最后,通过对设计话语的准确性、丰富性、延续性以及创造性进行探讨,厘清设计话语的运作及其对学科发展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话语 互为主体性 主体间性 自我间性
下载PDF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
11
作者 宋平 郭遂红 许静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1-115,共5页
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话语分析为研究范式,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1教程(第三版)》教材语篇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揭示话语隐藏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并通过系统性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 以“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为指导思想,以生态话语分析为研究范式,对《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1教程(第三版)》教材语篇进行课程思政元素挖掘,揭示话语隐藏的生态意识和价值观,并通过系统性教学设计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实现知识和育人的有机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下载PDF
中国地方特色美食的海外市场拓展研究——以“淮南牛肉汤”为例
12
作者 熊欣 孙楚乔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2期48-53,共6页
饮食及饮食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能贴近国外受众的需求心理和审美感受,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和融通,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国际... 饮食及饮食文化体现着一个国家国民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对外传播,更能贴近国外受众的需求心理和审美感受,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互动和融通,促进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国际化进程。淮南牛肉汤作为安徽省有名的特色小吃,在苏豫鲁皖沪一带已经家喻户晓并开始像广西的柳州螺蛳粉一样以真空包装的形式走向全国,但其国际化品牌建设无法满足对外传播中的国际市场份额的占有,尤其是对外传播中的品牌形象和传播话语未能进入到系统化的建设和研究。研究立足于淮南牛肉汤的国内外市场销售现状,从外销产品外包装形式到译语话语等角度着力探讨中国地方特色美食海外传播中的品牌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牛肉汤 海外市场拓展 外包设计 译语话语 品牌建设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话语设计的“可爱广州”形象塑造及国际传播研究
13
作者 蓝洁 管乐 《城市学刊》 2024年第2期89-95,共7页
依托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时代任务,广州应创新性地将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全面融入国家大外宣格局,开辟“可爱广州”的形象塑造路径。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多模态话语设计可以与“可爱广州”国际形象塑造和传播结合,具体... 依托构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一时代任务,广州应创新性地将城市形象国际传播全面融入国家大外宣格局,开辟“可爱广州”的形象塑造路径。外国语言学研究中的多模态话语设计可以与“可爱广州”国际形象塑造和传播结合,具体做法是首先基于多模态话语设计框架塑造“可爱广州”的城市形象,完成形象设计塑造并产生成品后,则在城市品牌国际传播中开展创新性、立体化的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设计 可爱广州 城市形象塑造 国际传播
下载PDF
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美文学MOOC设计中的应用
14
作者 甄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188-193,共6页
英语教学领域中,多模态话语分析成为了外语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选取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15门英美文学MOOC课件进行随机多模态话语分析。通过分析就MOOC中的多模态教学和设计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特别是在动作、视觉和听觉模态方面... 英语教学领域中,多模态话语分析成为了外语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议题。选取了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的15门英美文学MOOC课件进行随机多模态话语分析。通过分析就MOOC中的多模态教学和设计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特别是在动作、视觉和听觉模态方面。这些建议旨在构建一个大学英美文学MOOC课件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框架,以期提高大学英美文学MOOC的教学质量。这样的研究和实践对推动大学英美文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话语分析 英美文学 MOOC课件设计 策略
下载PDF
视觉语法视域下绘本语篇多模态隐喻的意义建构 被引量:25
15
作者 滕达 苗兴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59,共7页
多模态隐喻在儿童绘本语篇中的建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本文基于视觉语法的3大元功能理论,同时结合源自体验哲学的认知概念,以儿童绘本语篇为语料,印证多模态隐喻的建构分析有利于突出绘本语篇主题的作用。视觉语法视域下对儿童... 多模态隐喻在儿童绘本语篇中的建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本文基于视觉语法的3大元功能理论,同时结合源自体验哲学的认知概念,以儿童绘本语篇为语料,印证多模态隐喻的建构分析有利于突出绘本语篇主题的作用。视觉语法视域下对儿童绘本语篇的多模态隐喻研究从功能角度揭示多模态隐喻的运作机制和意义表达,为认知视角的隐喻分析提供研究框架,也拓宽功能视域下对多模态隐喻研究的语类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语法 多模态隐喻 绘本语篇
下载PDF
轴类零件外圆纵向磨削尺寸智能预测和控制系统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家忠 王龙山 +2 位作者 李国发 周桂红 丁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4-208,共5页
针对纵向磨削非线性和非静态的特点,建立了轴类零件纵向磨削的E lman动态神经网络尺寸预测模型。为了提高尺寸预测的准确性,将实际磨削尺寸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做为网络的输入。采用论域自调整策略和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纵向磨削的控制... 针对纵向磨削非线性和非静态的特点,建立了轴类零件纵向磨削的E lman动态神经网络尺寸预测模型。为了提高尺寸预测的准确性,将实际磨削尺寸的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做为网络的输入。采用论域自调整策略和模糊控制理论建立了纵向磨削的控制模型,选择工件的转速vw作为控制变量。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神经网络尺寸预测模型和模糊自适应控制模型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外圆纵向磨削 尺寸预测 尺寸控制 自适应模糊控制 论域自调整
下载PDF
“体用之辩”——对中国城市设计学说及话语体系的讨论 被引量:6
17
作者 洪亮平 乔杰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8-52,共5页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说的发展,学说发展需要话语体系的建构。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追溯了中国城市设计学说的思想之源。在对中西方城市设计发展进行比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立足中国城市设计核心思想及价值观,从基本概念与理论入手,用现代话语重建当代中国城市设计话语体系;指出城市设计话语体系应遵循“体用一源”的法则,思想及理论是“体”,方法、策略及技术体系是“用”。城市设计学说不能被资本所绑架,关键在于学说应有独立的价值标准。人、自然和社会是城市设计价值观构建的三个基本维度,保持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才能真正把握城市设计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设计学说 话语体系 “体用之辩”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理论争鸣与中国设计学派话题重建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先艺 刘震 汪笑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60,共4页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理论争鸣与话题重建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艺术设计运动”“现代设计运动”以及“中国设计学派”的更迭,实现了中国设计学研究由“工艺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向“中国设计学...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改革开放40年,中国设计理论争鸣与话题重建经历了“工艺美术运动”“艺术设计运动”“现代设计运动”以及“中国设计学派”的更迭,实现了中国设计学研究由“工艺美术学”“艺术设计学”向“中国设计学”的观念转换,围绕它们的讨论成为改革开放后中国设计艺术理论研究的主旋律。而“中国设计学派”等原创理论愿景的最终提出,标志着中国设计理论研究实行了自我认知的回归。只有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设计理论话语体系,用中国理论来回答中国问题,用中国话语来解读中国发展问题,才是中国设计未来创新发展的真正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年 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 现代设计运动 中国设计学派 话语重建
下载PDF
基于TPACK框架的话语分析:师范生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什么? 被引量:19
19
作者 詹艺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1年第6期73-78,共6页
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概念的提出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010年12月2日至19日,上海市某高校开展了一次职前教师教育... 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问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Technological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TPACK)概念的提出为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2010年12月2日至19日,上海市某高校开展了一次职前教师教育微型课程。在之前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使用前后测量表的数据,分析了微型课程前后师范生TPACK水平的变化情况。在随后的研究中,研究者深入到微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对师范生的话语进行记录,并按照TPACK框架进行话语编码和分类。通过统计各类话语的比重,从班级、小组两个层面呈现出师范生在近似真实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关注焦点的变化情况,从而为以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师教育课程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CK 师范生 话语分析 设计学习
下载PDF
“这也是一种X”:从标题话语到语篇叙述--以2009年福建省高考优秀作文为分析对象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谭学纯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21,共9页
语用主体对"这也是一种X"的关注,集中在"X"。"X"在语篇中分化为一隐一显的"X0"和"X1","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是语篇叙述能否成功的条件。语篇叙述强力引导&qu... 语用主体对"这也是一种X"的关注,集中在"X"。"X"在语篇中分化为一隐一显的"X0"和"X1","X1"能否摆脱"X0"的压力,是语篇叙述能否成功的条件。语篇叙述强力引导"X1"属于"X0"之一的修辞认知,将言说"这也是一种X"的话语权转换为言说"[X1]这也是一种X0"。后者在标题话语中隐藏,在语篇叙述中展开,展开方式是引入相关事件、情节、场景或评价,强化"X1"属于"X0"之一的语篇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显 隐含 强力引导 语篇叙述 修辞认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