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6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ean water level setup/setdown in the inlet-lagoon system induced by tidal action—a case study of Xincun Inlet,Hainan Island in China 被引量:7
1
作者 GONG Wenping SHEN Jian WANG Daoru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3-80,共18页
With the tides propagating from the open sea to the lagoon, the mean water level (MWL) in the inlet and lagoon becomes different from that at the open sea, and a setup/setdown is generated. The change of MWL (setup... With the tides propagating from the open sea to the lagoon, the mean water level (MWL) in the inlet and lagoon becomes different from that at the open sea, and a setup/setdown is generated. The change of MWL (setup/setdown) in the system imposes a great impact on reg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idal marshes, on determining the long-term water level for harbor maintenance, on the planning for the water front development with the flood control for the possible inundation, an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ical sea level change when using tidal marsh peat deposits in the lagoon as the indicator for open sea' s sea level. In this case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which control the setup/setdown in Xincun Inlet, Hainan in China, the 2-D barotropic mode of Eulerian - Lagrangian CIRCulation (ELCIRC) model was utilized. After model calibration and verification, a series of numeric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bottom friction and advection terms, wetting and drying of intertidal areas, bathymetr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setup/setdown in the system. The modeling results show that setup occurs over the inlet and lagoon areas with an order of one tenth of the tide range at the entrance. The larger the bottom friction is, a larger setup is generated. Without the advection term, the setup is reduced clue to a decrease of water level gradient to compensate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advection term. Even without overtides, a setup can still be developed in the system. Sea level rise and dredging in the inlet and tidal channel can cause a decrease of setup in the system, whereas shoaling of the system can increase the setup. The uniqueness of the Xincun Inlet with respect to MWL change is that there is no evident setdown in the inlet,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complex geometry and bathymetry associated with the inle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dal inlet water level setup/setdown ELCIRC Hainan Island
下载PDF
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下泄水温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余丹 杨世伟 +1 位作者 陈俊光 梁瑞峰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9期75-81,共7页
【目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特性与常规电站相比存在差异,本文旨在掌握抽水蓄能电站水温的变化规律,为水库管理调度提供参考。【方法】以紧水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3水温模型模拟不同进/出水口高程以及不同抽水流量工况的下泄水... 【目的】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特性与常规电站相比存在差异,本文旨在掌握抽水蓄能电站水温的变化规律,为水库管理调度提供参考。【方法】以紧水滩水库为研究对象,采用MIKE3水温模型模拟不同进/出水口高程以及不同抽水流量工况的下泄水温,据此探讨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对下泄水温的影响。【结果】抽蓄水流会对下泄水温产生影响,相对于现状无抽水工况的下泄水温,抽蓄工况下的下泄水温基本表现为5—9月略有下降,其余月份略有升高,下泄水温的最大降幅不超过0.7℃,最大升幅不超过0.8℃。【结论】进/出水口高程对于下泄水温影响较大,且高程越低,下泄水温差异越大。然而抽水流量对于下泄水温差异影响并不显著,但整体上也呈现出随着抽水流量增加,水温差异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下泄水温 进/出水口高程 抽水流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进水方式对大型水体储热效率的影响
3
作者 黄凯良 杨倩 +2 位作者 冯国会 谢幸丽 李艾浓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13,共8页
目的针对大型水体跨季节储热时间不匹配问题,分析不同进水方式对储热效率的影响,减少储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方法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水体储热的分析模型,研究水体储热过程中的热交换规律,以及单双进水口、水平间距、动态进水、流... 目的针对大型水体跨季节储热时间不匹配问题,分析不同进水方式对储热效率的影响,减少储热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方法利用CF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水体储热的分析模型,研究水体储热过程中的热交换规律,以及单双进水口、水平间距、动态进水、流速等因素对水体储热效果的影响。结果进水总流量越小,内部水体温度分层越好;在相同的储热时间内,双进水口方式效率最佳,水体内部平均温度至少比单一进水和动态进水高出16.83%,储热效率分别提高了9.89%和16.14%;相比单一进水口,双进水口方式火用损失降低了21.97%;进水管之间距离越小,水体储热效率越高。结论进水方式对水体储热效率影响至关重要,进水管道越靠近中轴线,采用小流量、双开口的进水形式储热效率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储热 储热效率 [火用]损失 进水方式 温度分层 热交换
下载PDF
基于夹点的带喷射器CO_(2)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4
作者 杨俊兰 张鑫 +2 位作者 王林秀 韩一飞 杜雨帆 《暖通空调》 2024年第3期92-97,171,共7页
为了研究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内部过冷热泵系统(TCISE),基于夹点建立了TCISE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及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冷却水进水温度从25℃降低到15℃时,最优高压压力从9.3 MPa降至8.8 MPa,降低了5.4%... 为了研究带喷射器的跨临界CO_(2)内部过冷热泵系统(TCISE),基于夹点建立了TCISE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冷却水进出水温度及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冷却水进水温度从25℃降低到15℃时,最优高压压力从9.3 MPa降至8.8 MPa,降低了5.4%,最大COP从3.83提升至4.27,提高了11.49%;TCISE存在临界冷却水出水温度和临界冷却水质量流量,当冷却水进水温度一定时,在出水温度低于临界出水温度或质量流量高于临界质量流量时,系统COP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热泵 喷射器 夹点 内部过冷 冷却水 进水温度 出水温度 流量
下载PDF
泵站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特征
5
作者 樊新建 李龙基 +3 位作者 陆亚楠 王辉 贾广钰 孙江河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5-1141,共7页
以多泥沙河流为取水水源的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存在泥沙沉积、泵站性能降低等问题.选取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泵站正向进水前池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体型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 以多泥沙河流为取水水源的泵站正向进水前池存在泥沙沉积、泵站性能降低等问题.选取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某泵站正向进水前池作为研究对象,设计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体型结构,采用Fluent软件基于Realizable k-ε模型和Mixture多相流模型开展数值模拟计算,获得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的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特征,揭示圆弧扩散型边墙收缩程度对前池内水沙运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沿垂直水流方向,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内泥沙体积浓度分布中间低、两侧高;沿水深方向,前池内泥沙体积浓度分布由表层至底层逐渐升高.相较直线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圆心角为44°的圆弧扩散型正向进水前池内高含沙区面积降低41.77%,泥沙淤积减少43.60%.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型泵站前池优化设计提供指导与参考,有效促进泵站工程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扩散角 正向进水前池 流场结构 泥沙体积浓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开机组合下泵站前池与进水池中的水流流动特性
6
作者 王慧 罗晓旭 《江苏水利》 2024年第3期57-61,65,共6页
泵站前池和进水池能够为泵站提水提供良好的保障。运用立式离心式水泵泵站模型,在参数确定后,构建泵站前池与进水池计算模型。基于此计算模型,制定8种不同的开机组合方案,进行前池与进水池的流态、吸入管进口的流动、瞬间流动特征的分析... 泵站前池和进水池能够为泵站提水提供良好的保障。运用立式离心式水泵泵站模型,在参数确定后,构建泵站前池与进水池计算模型。基于此计算模型,制定8种不同的开机组合方案,进行前池与进水池的流态、吸入管进口的流动、瞬间流动特征的分析,进而研究不同开机组合下泵站前池与进水池中的水流流动特性,揭示不同开机组合对泵站前池与进水池内部水流流动的影响,为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利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开机组合 进水池 水流特性
下载PDF
大体积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及水管冷却优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后磊 舒德伟 +1 位作者 唐季 陈徐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44-150,共7页
基于混合料温度计算公式,计算了预冷各种原材料对混凝土的降温效果,确定了符合目标入仓温度要求的原材料冷却方案。在16℃入仓温度条件下,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Midas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仓层厚度、不同冷却水管布置参数对温度峰值和... 基于混合料温度计算公式,计算了预冷各种原材料对混凝土的降温效果,确定了符合目标入仓温度要求的原材料冷却方案。在16℃入仓温度条件下,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了Midas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仓层厚度、不同冷却水管布置参数对温度峰值和温度场的影响。原材料降温计算结果显示,预冷骨料降温1℃时混凝土降温0.77℃,耗能1823 kJ,制冷水降温1℃,混凝土降温0.18℃,耗能419 kJ。温度场模拟结果显示,仓层厚度为3.0 m时,混凝土温度峰值最大,不布置冷却水管时为46.4℃,布置单层冷却水管(水管距离1.5 m)时为42.3℃。当冷却水管垂直间距减小至1.0 m时,温度峰值为40.0℃,水平距离减小至1.0 m时温度峰值为41.5℃,水管层数增加后,温度峰值区范围明显减小。结果表明,骨料降温至10℃,制冷水降温至4℃,可在全年实现入仓温度不超过16℃。混凝土内温度峰值随仓层厚度减小略有减小,但整体降幅较小,合理仓层厚度在2.5~3.0 m。减小仓层厚度和布置冷却水管的降温效果是线性叠加的。水管间距、层数对温度峰值影响较小,但可明显影响温度峰值区的范围。最优温控方案为:浇筑仓层厚度3.0 m,设置两层冷却水管,水平间距1.5 m,垂直间距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 入仓温度 水管布置 温度峰值
下载PDF
分水器和流量对微压过滤器内部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8
作者 陈领伟 刁新伊 +5 位作者 陶洪飞 李巧 马合木江·艾合买提 姜有为 杨文新 魏建群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0期84-96,共13页
[目的]揭示微滴灌系统中不同流量和分水器对微压过滤器的流场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流量(5、8、11、14、17 m^(3)/h)和有、无分水器条件下的微压过滤器开展全试验数值模拟,分析其矢量场、速度场和压强场的变化规律... [目的]揭示微滴灌系统中不同流量和分水器对微压过滤器的流场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采用Fluent软件对不同流量(5、8、11、14、17 m^(3)/h)和有、无分水器条件下的微压过滤器开展全试验数值模拟,分析其矢量场、速度场和压强场的变化规律。[结果]标准k-ε湍流模型与VOF模型可作为模拟过滤器内部流场的数学模型。不加入分水器时,过滤器内部易形成死水区,死水区集中于滤网前端两侧,且随流量增大而增大,最大流速位于连接管进口中心处,在滤网内部形成“烛火”型速度梯度,高压区域主要位于过滤池底部0~0.1m处,其面积随流量增大而减小。加入分水器后,水头损失增加,过滤器内部存在涡旋,死水区面积减小,最大流速和高压区域的分布规律与无分水器工况一致。加入分水器减少了流量对流速、压强分布的影响。[结论]在不同流量和分水器条件下,各平面的矢量场、速度场和压强场的分布规律大致相似,加入分水器使流场分布得到改善,滤网利用效率提高,进水和出水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 数值模拟 流量 分水器 流场
下载PDF
摩托车散热器护罩结构对其进风量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谭礼斌 袁越锦 +2 位作者 王栋 唐琳 邹汪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5-263,共9页
为保护散热器不被泥土污染,需在散热器进风端添加散热器护罩。散热器护罩添加后对散热器进风量有明显的影响。为获取较优的散热器护罩结构设计,采用CFD分析方法搭建摩托车整车外流场计算域模型,结合不同散热器护罩结构方案,分析散热器... 为保护散热器不被泥土污染,需在散热器进风端添加散热器护罩。散热器护罩添加后对散热器进风量有明显的影响。为获取较优的散热器护罩结构设计,采用CFD分析方法搭建摩托车整车外流场计算域模型,结合不同散热器护罩结构方案,分析散热器护罩结构对其进风量的影响,选取合适的散热器护罩方案开展整车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散热器护罩上导流板角度130°且散热器护罩与芯体间的间隙为1 mm时,散热器进风量为281.7 g/s,与无护罩状态的进风量相当。护罩与芯体间存在间隙可提升散热器进风量,建议间隙控制在1~2.5 mm;散热器护罩网孔倾斜和导流板开孔不利于风量提升。经对比测试,怠速工况、最高车速工况及最大扭矩工况下,散热器添加护罩后的发动机出水温度与无护罩状态的发动机出水温度基本一致。适当减小风扇罩挡风面积可进一步提升散热器进风量,散热器添加护罩后,人体大腿两侧不会出现明显热风。研究结果可为摩托车散热器护罩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 散热器 护罩 发动机出水温度 进风量
下载PDF
基于SPH方法的空调进气口进水量分析及优化
10
作者 王魏兴 夏春波 +2 位作者 张全周 杜亚非 徐磊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由于雨刮臂摆动频次与导水槽及空调外循环进风口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部分车型在淋雨工况下,有水滴甚至水流沿空调进风口进入空调系统,导致空调出现异味,甚至有水渗漏进入乘客舱,出现严重的感知质量问题。采用SPH方法,考虑雨刮臂运动、车... 由于雨刮臂摆动频次与导水槽及空调外循环进风口结构不匹配等因素,部分车型在淋雨工况下,有水滴甚至水流沿空调进风口进入空调系统,导致空调出现异味,甚至有水渗漏进入乘客舱,出现严重的感知质量问题。采用SPH方法,考虑雨刮臂运动、车身姿态及气流效应工况下,借助PreonLab软件仿真,复现某车型淋雨场景下的水管理质量问题,通过在空调外循环进风口位置增加挡板,显著减少了溅入空调箱的雨水量,并在实车淋雨试验中得到验证。方法能在车辆开发阶段发现并整改车辆在淋雨场景下的流通路径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可改变目前车辆淋雨场景水管理质量控制主要依托实车测试的现状,也可应用于车辆水管理的其他性能质量的控制,如涉水、雨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水管理 淋雨工况 空调系统 外循环进风口 SPH方法
下载PDF
木京船闸输水系统进水口优化布置数值研究
11
作者 谭静 袁浩 +3 位作者 胡瑞昌 谢春航 梁浩然 谭家万 《水运工程》 2024年第10期110-117,157,共9页
船闸灌泄水时会引起闸室内水流流态不稳定,极端情况下还会扰乱自由液面流场,严重威胁船舶的停泊安全、影响船闸通航效率。受多因素影响,木京船闸目前正面临进出口水流条件恶化、闸室内往复流影响、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超标、船舶航行条... 船闸灌泄水时会引起闸室内水流流态不稳定,极端情况下还会扰乱自由液面流场,严重威胁船舶的停泊安全、影响船闸通航效率。受多因素影响,木京船闸目前正面临进出口水流条件恶化、闸室内往复流影响、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超标、船舶航行条件差等多重技术难题。采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船闸输水系统进水口布置进行三维模拟,研究其水力特性、局部水流条件等,基于木京船闸输水系统进水口设计方案,详细分析讨论船闸在运行过程中的水力学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措施。结果表明:喉口宽度和布置顺序显著影响进水口水流流态,通过改变喉口宽度与间距可有效改善进水条件、稳定水流流态,改善进流不均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航船闸 进水口布置 水力特性 输水系统
下载PDF
电潜螺杆泵入口处气液比动态变化特性分析
12
作者 刘学森 刘新福 +3 位作者 郝忠献 黄守志 刘春花 李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螺杆泵采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近年来,在高含气和稠油等非常规油气藏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游离气和溶解气的存在,气体进入泵内会影响螺杆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这种情况,综合考虑油气水三相流...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螺杆泵采油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近年来,在高含气和稠油等非常规油气藏中也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游离气和溶解气的存在,气体进入泵内会影响螺杆泵的工作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这种情况,综合考虑油气水三相流体对螺杆泵运行工况的影响,结合钻井液密度、生产气油比、含水率和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螺杆泵入口处的气液比计算模型,并以大港油田J36-6和J36-8油井的生产数据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动液面高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下泵深度有利于降低泵入口处的气液比,高密度、高含水和低生产气油比是保证泵入口气液比较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潜螺杆泵 螺杆泵入口 气液比动态变化 油气水三相 下泵深度
下载PDF
圆明三园进出水口探析
13
作者 贾贯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圆明三园作为京西海淀山水御园,河网密布,水系勾连,引玉泉山水、万泉河水入园,辅以自有泉水,遂有河湖溪渠,山泉瀑布之胜景。三园周边环绕护园河,外围河水通过水闸、涵洞、暗沟等流入三园,主水自藻园门东进水闸而入,自长春园东墙出水闸... 圆明三园作为京西海淀山水御园,河网密布,水系勾连,引玉泉山水、万泉河水入园,辅以自有泉水,遂有河湖溪渠,山泉瀑布之胜景。三园周边环绕护园河,外围河水通过水闸、涵洞、暗沟等流入三园,主水自藻园门东进水闸而入,自长春园东墙出水闸闸、七孔闸、绮春园东墙二孔闸、五孔闸出,合“西北为首,东南为尾”之势。由样式雷图及文献可见,三园进出水口数量约30处,起到进水、出水、沟通水系、连接园区的作用,三园进水、出水呈现出相似而又不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圆明三园 样式雷图 进出水口
下载PDF
吨水耗电量在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应用
14
作者 韦古强 张荟文 +4 位作者 崔宏 唐千喻 何子睿 刘广东 裴建军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10-16,共7页
随着建设绿色低碳校园的理念提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技术在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分析和评价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节能降碳效果,以某高校宿舍楼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SC-ASHP)热水系统,分析了该系统... 随着建设绿色低碳校园的理念提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技术在高校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更好地分析和评价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的节能降碳效果,以某高校宿舍楼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SC-ASHP)热水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年实际运行情况,并与单一热泵(ASHP)热水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高校宿舍楼典型用水高峰期在18:00-22:00时,这有利于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在白天利用太阳能加热水箱,剩余不足部分由热泵进行补热。吨水耗电量可作为评价该热水系统运行效果的关键参数,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吨水耗电量y随环境温度T_a升高在逐渐降低,随进水温度T_(in)升高先减小后增大。在T_a和T_(in)都是11.5℃时,系统吨水耗电量达到最小值,这是因为当T_(in)>11.5℃时,不利于热泵凝汽器放热,热泵效率降低,热水系统吨水耗电量随之增大。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吨水耗电量整体低于单一热泵热水系统,其中热泵对系统吨水耗电量的影响最大。并联式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比单一热泵热水系统年平均节省电量为4.18万kW·h,年平均降低CO_(2)间接排放量为41.67 tCO_(2),具有明显的节能降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吨水耗电量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技术 热水系统 进水温度 节能效果
下载PDF
基于LES模型的箱涵式进水流道水中消涡装置分析
15
作者 裴杰 李四海 +2 位作者 王振华 徐贵颖 杨帆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41-45,共5页
为解决某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问题,以该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ES模型,求解5种不同消涡方案对应的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时空演变过程,定量对比喇叭口处旋涡中心平均涡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流线型消涡锥和后消涡... 为解决某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问题,以该泵站箱涵式进水流道为研究对象,基于LES模型,求解5种不同消涡方案对应的箱涵式进水流道内部水涡时空演变过程,定量对比喇叭口处旋涡中心平均涡量变化。结果表明:采用流线型消涡锥和后消涡板方案箱涵式进水流道消涡的效果最佳,相比原方案旋涡涡心的平均涡量降低96.53%,喇叭管进口面的轴向速度分布均匀度为95.7%,速度加权平均角为86.4°,消涡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箱涵式进水流道 水中涡 消涡锥 消涡板 涡态 LES 数值模拟
下载PDF
穆棱市奋斗水库工程鱼道模型试验研究
16
作者 刘景全 朱建华 +1 位作者 吕福财 曹羽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4年第5期33-36,共4页
奋斗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前对鱼道设计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并根据模型试验对原设计中进行修改、优化,取得更为合理的方案。在鱼道设计中,流速和水深是两个重要的水力学要素,本工程依托1∶20鱼道整体模型试验,对鱼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确... 奋斗水库工程开工建设前对鱼道设计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并根据模型试验对原设计中进行修改、优化,取得更为合理的方案。在鱼道设计中,流速和水深是两个重要的水力学要素,本工程依托1∶20鱼道整体模型试验,对鱼道的水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确保鱼道在主要鱼季满足鱼类对水深和流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 进出口布置 流速 水深
下载PDF
进水口形式对闸墙长廊道船闸输水系统影响的数值模拟
17
作者 辛玮琰 于广年 梁砚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68-74,共7页
船闸进水口水流条件关系到输水系统的输水效率、船舶停泊安全,因此进水口的形式布置是船闸水力设计和模型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两种常见的进水口布置形式,结合某船闸输水系统的具体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输水水力特性、水流流... 船闸进水口水流条件关系到输水系统的输水效率、船舶停泊安全,因此进水口的形式布置是船闸水力设计和模型试验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两种常见的进水口布置形式,结合某船闸输水系统的具体条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从输水水力特性、水流流态方面对比分析了这两种进水口布置形式对于输水系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闸墙长廊道船闸输水系统,相对于进水口外侧导墙拉直,进水口外侧导墙斜拉的工程措施在控制惯性超高和闸室水面最大上升速度、增强进水支孔流量过程稳定性、改善进水口水流流态方面更具优势。研究成果可为船闸输水系统进水口布置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闸 输水系统 进水口形式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间接空冷翅片管束临界防冻特性及防冻裕量研究
18
作者 张明玉 王晓静 +8 位作者 关欣 郭文军 周维博 孙凯 谢欣雯 张昊天 赵一鸣 张冬月 王伟佳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2-101,共10页
间接空冷翅片管束目前缺乏全面的冬季防冻运行参数。为此,首先凝练了管束防冻模型,包括热平衡方程、水侧和空气侧输运准则方程、防冻约束条件;其次依托典型顺逆流式空冷翅片管束,分析了2类管束临界防冻特性和防冻裕量;最后探究了中间型... 间接空冷翅片管束目前缺乏全面的冬季防冻运行参数。为此,首先凝练了管束防冻模型,包括热平衡方程、水侧和空气侧输运准则方程、防冻约束条件;其次依托典型顺逆流式空冷翅片管束,分析了2类管束临界防冻特性和防冻裕量;最后探究了中间型、左侧型、侧面型进水方式管束的临界值特点。结果表明:环境温度和入口水温降低、风速增加,管束防冻流量增加,且入口水温越低,风速影响更突出;逆流式管束防冻性能劣于顺流式管束,随风速增加或入口水温降低,二者差异扩大;入口水温抬升对防冻裕量影响分为3个梯次,为显著增加区间(0℃, 10℃]、变化缓慢区间(10℃, 20℃]、基本不变区间(20℃, 40℃],不可一直增加入口水温来防冻;中间型管束防冻性能优于左侧型和侧面型,空冷燃煤火电或核电机组应优先选用。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空冷机组冬季防冻运行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翅片管束 管束防冻模型 临界防冻流量 防冻裕量 管束进水方式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进水温度与流速参数分析及系统能效预测
19
作者 程维嵩 祝乔 杨子龙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4年第2期168-176,共9页
操作参数的变化对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池的系统能效和耐用性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多物理场电热耦合模型,对进水温度和进水流速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它们对电解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进水温度能够显著改善电解池的电流密度,进而提... 操作参数的变化对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池的系统能效和耐用性产生重大影响。基于多物理场电热耦合模型,对进水温度和进水流速进行了参数分析,研究了它们对电解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进水温度能够显著改善电解池的电流密度,进而提高电解制氢效率。然而,这也使得电解池内部的温度可能升至超过膜的热降解临界温度(80℃)。另一方面,提高进水流速加强了电解池内部的热交换,使温度分布更加均匀,避免了电解池尾部局部热点的形成。但提升温度和流速也增加了电解系统中泵和散热器的功耗,对系统能效产生了不利影响。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将多物理场仿真与人工神经网络(ANN)相结合,利用仿真模型的电热特性数据并加入系统能效计算,建立代理模型对其质子膜上最高温度与电解系统能效进行快速预测,以便电解池系统实际运行中可以及时调整进口参数。其中,模型预测的均方根误差仅有0.106%,确保了预测精度,并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因此,对不同进口参数下电解池的系统能效预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 进水温度和流速分析 电解系统能效 性能预测 评价指标
下载PDF
连片养殖池塘进排水分离及尾水治理设计思路
20
作者 陈建飞 陈建平 赵艳红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
池塘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地位举足轻重,是保障我国优质动物蛋白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关键一环。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式的池塘养殖模式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对该产业的改良升级提出要求与挑战。以湖北省某集中连... 池塘养殖在我国水产养殖产业地位举足轻重,是保障我国优质动物蛋白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的关键一环。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传统的、粗放式的池塘养殖模式凸显出一系列问题,对该产业的改良升级提出要求与挑战。以湖北省某集中连片2050亩养殖池塘为例,梳理了进排水分离改造和尾水治理的设计思路,通过新建沟渠和功能划分实现项目区进排水分离,解决了上游尾水排放对下游池塘用水的污染,降低养殖塘鱼害传染风险和灾害。同时以生态沟渠和藕塘湿地为主要净化单元,养殖尾水经处理后COD_(Mn)、总氮和总磷指标稳定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二级标准,极大程度上避免养殖尾水对汉江水体水质与水环境的影响。同时本文对该类池塘进排水分离及尾水治理未来的设计、施工方向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种适合湖北省养殖特征的尾水治理模式,以期为类似项目的设计、施工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进排水分离 尾水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