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nout prediction of potential landslides based on the multi-source data collaboration analysis on historical cases
1
作者 Jun Sun Yu Zhuang Ai-guo Xing 《China Ge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64-276,共13页
Long runout landslides involve a massive amount of energy and can be extremely hazardous owing to their long movement distance,high mobility and strong destructive power.Numerical metho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pred... Long runout landslides involve a massive amount of energy and can be extremely hazardous owing to their long movement distance,high mobility and strong destructive power.Numerical methods have been widely used to predict the landslide runout but a fundamental problem remained is how to determine the reliable numerical parameters.This study proposes a framework to predict the runout of potential landslides through multi-source data collaboration and numerical analysis of historical landslide events.Specifically,for the historical landslide cases,the landslide-induced seismic signal,geophysical surveys,and possible in-situ drone/phone videos(multi-source data collaboration)can validate the numerical results in terms of landslide dynamics and deposit features and help calibrate the numerical(rheological)parameters.Subsequently,the calibrated numerical parameters can be used to numerically predict the runout of potential landslides in the region with a similar geological setting to the recorded events.Application of the runout prediction approach to the 2020 Jiashanying landslide in Guizhou,China gives reasonable results in comparison to the field observations.The numerical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from the multi-source data collaboration analysis of a historical case in the region(2019 Shuicheng landslide).The proposed framework for landslide runout prediction can be of great utility for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mountainous regions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lide runout prediction Drone survey multi-source data collaboration DAN3D numerical modeling Jianshanying landslide Guizhou Province Geological hazards survey engineering
下载PDF
Research on City Style Perception Based on Multi-source Data 被引量:1
2
作者 WANG Xiaodong SHEN Shuangxi +1 位作者 ZHANG Suyan CHEN Weiyu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22年第1期63-65,69,共4页
City style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geography,social economy,human history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ity.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operation ... City style i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ity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geography,social economy,human history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city.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ities are deeply affected.Technical platforms such as social networks,city data,and street view maps cover all levels of the city.The resulting multi-source data provided new ideas and methods for urban landscape research.The article pointed out through the study of urban landscape that the strong coupling between urban landscape and multi-source data was a very promising multi-field cross-over study.Finally,multi-source city data,using traditional data,urban POI data,urban street scene pictures,and Weibo sign-in data,were explored to conduct perceptual research on the overall urban style,urban spatial pattern,urban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urban humanistic emotions,and construct a framework for urban style perception driven by multi-source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source data City style Style perception
下载PDF
Use of Blackboard Collaborate at Qassim University: Evaluating Teachers' Perceptions
3
作者 Nisreen Juma'a Hamed Al-Mashaqba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7年第2期76-85,共10页
Learning has come a long way from the conventional blackboard that marked the earlier decades to the new age Blackboard Collaborate which enables learners to work and learn in a collaborative online environment. Virtu... Learning has come a long way from the conventional blackboard that marked the earlier decades to the new age Blackboard Collaborate which enables learners to work and learn in a collaborative online environment. Virtual classrooms, especially with learners sharing in academic workload on portals such as Google Docs, have arrived as a na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ICT (In Circuit Tester) wave. In addition to offering ample scope for peer interaction, Blackboard Collaborate gives learners the electronic environment they are most familiar with and keeps them updated with the latest educational tools. However, for it to succeed, the perception of the teachers is a factor that needs close scrutiny before this tool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ystem.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ions of teachers at Qassim University, KSA (Kingdom of Saudi Arabia) towards the inclusion of Blackboard Collaborate into the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its efficacy as a learning tool in the university's EFL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situ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board collaborate collaborative learning E-LEARNING blended learning online learning teachers'perception
下载PDF
Deep Learning Enabled Autoencoder Architecture for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Recommendation in IoT Environment 被引量:1
4
作者 Thavavel Vaiyapuri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1年第7期487-503,共17页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has marked a continued exploration of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that can make people’s lives more convenient than ever before.However,the exploration of IoT services also means t...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IoT)has marked a continued exploration of 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 that can make people’s lives more convenient than ever before.However,the exploration of IoT services also means that people face unprecedented difficulties in spontaneously select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services.Thus,there is a paramount need for a recommendation system that can help improve the experience of the users of IoT services to ensure the best quality of service.Most of the existing techniques—including collaborative filtering(CF),which is most widely adopted when building recommendation systems—suffer from rating sparsity and cold-start problems,preventing them from providing high quality recommendations.Inspired by the great success of deep learning in a wide range of fields,this work introduces a deep-learning-enabled autoencoder architecture to overcome the setbacks of CF recommendations.The proposed deep learning model is designed as a hybrid architecture with three key networks,namely autoencoder(AE),multilayered perceptron(MLP),and generalized matrix factorization(GMF).The model employs two AE networks to learn deep latent feature representations of users and items respectively and in parallel.Next,MLP and GMF networks are employed to model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user-item interactions respectively with the extracted latent user and item features.Finally,the rating prediction is performed based on the idea of ensemble learning by fusing the output of the GMF and MLP networks.We conducted 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two benchmark datasets,MoiveLens100K and MovieLens1M,using four standard evaluation metrics.Ablation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confirm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nd the contribution of each of its components in achieving better recommendation performance.Comparative analyses were also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potential of the proposed model in gaining better accuracy than the existing CF methods with resistance to rating sparsity and cold-start probl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cold-start problem data sparsity multilayer perception generalized matrix factorization autoencoder deep learning ensemble learning top-K recommendations
下载PDF
A Deep 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Base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Method with Multi-Source Data for Smart Cloud-Edge Collaboration Applications 被引量:2
5
作者 Wenmin Lin Min Zhu +4 位作者 Xinyi Zhou Ruowei Zhang Xiaoran Zhao Shigen Shen Lu Sun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897-910,共14页
Service recommendation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extract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the huge and ever-increasing volume of big data generated by the large cardinality of user devices.However,the distributed an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extract valuable information from the huge and ever-increasing volume of big data generated by the large cardinality of user devices.However,the distributed and rich multi-source big data resources raise challenges to the centralized cloud-based data storage and value mining approaches in terms of economic cost and effective service recommendation methods.In view of these challenges,we propose a deep 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based service recommendation method with multi-source data(i.e.,NCF-MS)in this paper,which adopts the cloud-edge collaboration computing paradigm to build recommendation model.More specifically,the Stacked Denoising Auto Encoder(SDAE)module is adopted to extract user/service features from auxiliary user profiles and service attributes.The Multiple Layer Perceptron(MLP)module is adopted to integrate the auxiliary user/service features to train the recommendation model.Finally,we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CF-MS method on three public datase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our proposed method achieve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existing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ep neural collaborative filtering multi-source data cloud-edge collaboration application stackeddenoising auto encoder multiple layer perceptron
原文传递
智能采煤机器人关键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马宏伟 赵英杰 +13 位作者 薛旭升 吴海雁 毛清华 杨会武 张旭辉 车万里 曹现刚 赵友军 王川伟 赵亦辉 王鹏 孙思雅 马柯翔 李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74-1182,共9页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是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关键。综合分析当前采煤机机器人化研究进程中的传感检测、位姿控制、速度控制、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必须破解的... 采煤机是综采工作面的核心装备,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是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的关键。综合分析当前采煤机机器人化研究进程中的传感检测、位姿控制、速度控制、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等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研发智能采煤机器人必须破解的“智能感知、位姿控制、速度控制、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位-姿-速协同控制”五大关键技术,并给出解决方案。针对智能感知问题,提出了构建智能感知系统思路,给出了智能采煤机器人智能感知系统的架构,实现对运行状态、位姿、环境等全面感知,为智能采煤机器人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针对位姿控制问题,提出了智能PID位姿控制思路,给出了改进遗传算法的PID位姿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位姿精准控制;针对速度控制问题,提出了融合“力-电”异构数据的截割载荷测量思路,给出了基于神经网络算法的截割载荷测量方法,实现了截割载荷的精准测量;提出牵引与截割速度自适应控制思路,给出了人工智能算法牵引与截割速度决策方法和滑模自抗扰控制的牵引与截割速度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速度精准自适应控制;针对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了截割轨迹精准规划思路,给出了融合地质数据和历史截割数据的截割轨迹规划模型,实现了截割轨迹的精准规划;提出了截割轨迹精准跟踪控制思路,给出了智能插补算法的截割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截割轨迹高精度规划与精准跟踪控制;针对“位-姿-速”协同控制问题,提出了“位-姿-速”协同控制参数智能优化思路,给出了基于多系统互约束的改进粒子群“位-姿-速”协同控制参数优化方法,实现了智能采煤机器人智能高效作业。深入研究五大关键技术破解思路,有利于加快推动研发高性能、高效率、高可靠的智能采煤机器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煤机器人 智能感知 速度控制 截割轨迹规划与跟踪控制 协同控制
下载PDF
多机协同智能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薛建儒 房建武 +2 位作者 吴俊 庞善民 郑南宁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6,共16页
多个自主智能系统通过信息、行为交互构成的多机协同智能,代表着未来智能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部署的主攻方向,也是支撑国防、社会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开展突破多机协同智能技术发... 多个自主智能系统通过信息、行为交互构成的多机协同智能,代表着未来智能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是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部署的主攻方向,也是支撑国防、社会安全的核心技术和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开展突破多机协同智能技术发展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军事智能、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机协同智能系统当前面临的难以适应复杂任务这一挑战,从基础理论和核心关键技术两个层面出发,系统地梳理了多机协同智能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制约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性问题,并以多机协同智能制造为典型应用,剖析理论与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认为,多机协同智能将朝着人机群组智能的方向发展,为抢占发展先机,需及早布局人机群组智能的基础理论探索,加速核心技术突破,并加快应用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机协同智能 集群智能 人机群组智能 多机协同制造 全域感知
下载PDF
煤矿防冲钻孔机器人全自主钻进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忠宾 司垒 +6 位作者 魏东 戴剑博 顾进恒 邹筱瑜 张聪 闫海峰 谭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40-1258,共19页
针对高地应力矿井钻孔卸压作业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难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钻孔卸压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高性能、高可靠、高效率的防冲钻孔机器人全自主钻进系统是破解冲击地压防治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凝练了影响钻进系... 针对高地应力矿井钻孔卸压作业智能化程度低的技术难题,总结分析了国内外钻孔卸压技术和装备的研究现状,指出研发高性能、高可靠、高效率的防冲钻孔机器人全自主钻进系统是破解冲击地压防治难题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此,凝练了影响钻进系统性能的“孔位精准识别、钻具姿态精确感知、无线电磁随钻智能检测、钻具运行状态智能识别和钻进系统精确控制”五大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针对在复杂恶劣环境下卸压孔的精确识别问题,设计了融合图像尺寸调节和多阶段训练模式的卸压孔图像样本扩充SinGAN模型,引入多层特征融合优化的FasterRCNN,构建了基于改进SqueezeNet轻量级网络架构的孔位识别模型,以实现卸压孔位的准确快速识别;针对钻具姿态精确感知问题,提出了基于改进梯度下降法算法优化无迹卡尔曼滤波的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初始对准方法,设计了多个IMU的空间阵列布局方式,研究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钻具姿态误差补偿方法,旨在提高钻具姿态的解算精度,实现精准钻孔卸压;针对复杂地质环境下钻进工况的精确检测问题,搭建了煤矿井下随钻测量无线电磁传输系统架构,探讨了微弱电磁波信号自适应调制和随钻高速双向电磁传输技术原理,研究了孔底地质参数、几何参数和工程参数的测量原理和实现过程;针对钻进系统运行状态识别问题,构建了钻进信号时域、频域、时频域的多域特征和深度网络高级特征提取架构,提出了钻进系统关键零部件健康状态评估和故障诊断技术,构建了基于改进蝙蝠优化长短期记忆网络的卡钻风险因子预测模型,实现对卸压钻具卡钻状态的准确预测;针对钻进系统的精确控制问题,分析了钻进系统的液压系统工作原理,构建了考虑煤岩性状的钻进系统精确控制方案,探讨了基于转矩和位置的钻进系统最优控制参数求解原理,旨在实现钻进回转系统和给进系统的智能协同控制和并行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钻孔机器人 卸压孔识别 钻具姿态感知 无线电磁检测 钻进状态识别 智能协同控制
下载PDF
多机协同自主任务规划系统研究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柴蓉 杨泞渝 +2 位作者 段晓芳 艾新雨 陈前斌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7-660,共14页
针对多机协同自主任务规划显著提升无人机任务感知效能、提高任务执行能力的现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知识表示、通感一体化、任务调度及航迹规划等技术。针对知识表示技术,阐述基于任务环境上下文感知的知识库构建方法,进而... 针对多机协同自主任务规划显著提升无人机任务感知效能、提高任务执行能力的现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阐述,主要包括知识表示、通感一体化、任务调度及航迹规划等技术。针对知识表示技术,阐述基于任务环境上下文感知的知识库构建方法,进而对多域融合知识图谱构建、动态知识图谱更新与共享方法进行分析总结;针对通感一体化技术,分析了环境适变、灵活可扩的多机协同通感一体化架构,进而揭示多机协同通感一体化理论能限,阐述面向任务差异性需求的资源共享方法;针对任务调度及航迹规划技术,阐述资源适配的多机协同自主任务调度方案,并对基于动力学模型的航迹控制策略及不完美环境下的鲁棒控制机制进行分析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知识表示 协同任务感知 通感一体化 任务规划
下载PDF
基于双流特征提取的车路协同感知方法
10
作者 牛国臣 孙翔宇 苑峥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26-1834,共9页
针对自动驾驶在遮挡、超视距场景下感知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特征提取网络的特征级车路协同感知方法,以增强交通参与者的3D目标检测能力.根据路端与车端场景特点分别设计对应的特征提取网络:路端具有丰富且充足的感知数据和计... 针对自动驾驶在遮挡、超视距场景下感知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流特征提取网络的特征级车路协同感知方法,以增强交通参与者的3D目标检测能力.根据路端与车端场景特点分别设计对应的特征提取网络:路端具有丰富且充足的感知数据和计算资源,采用Transformer结构提取更丰富、高级的特征表示;车端计算能力有限、实时性需求高,利用部分卷积(PConv)提高计算效率,引入Mamba-VSS模块实现对复杂环境的高效感知.通过置信度图指导关键感知信息共享与融合,有效实现了车路双端的协同感知.在DAIR-V2X数据集训练与测试,得到车端特征提取网络模型大小为8.1 MB,IoU阈值为0.5、0.7时对应平均精度指标为67.67%、53.74%.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在检测精度、模型规模方面具备的优势,为车路协同提供了一种较低配置的检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协同感知 特征提取 3D目标检测 信息共享与融合
下载PDF
军用无人系统协同感知与分布式滤波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诗航 孙玉洁 +2 位作者 崔建峰 曾建潮 卢志刚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4,共7页
现代战争由机械化向无人化转型,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促使未来战争形态呈现出仿生智能的特点。仿生无人机、智能无人车等载荷打击平台通过卫星数据链开展典型区域联合作战的前提是已知敌我双方的准确位置信息。围绕军用无人... 现代战争由机械化向无人化转型,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促使未来战争形态呈现出仿生智能的特点。仿生无人机、智能无人车等载荷打击平台通过卫星数据链开展典型区域联合作战的前提是已知敌我双方的准确位置信息。围绕军用无人运动平台的演化历程和发展趋势,对无人系统的构成和特点进行归纳,进而指出多传感器协同感知是信息获取的主要形式,通过分布式滤波处理得到平台的位置和姿态。对多平台协同感知能力、协作估计策略和SLAM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指出融合深度智能的协同认知、数据驱动和多源多模态融合等技术是提升无人作战效能的核心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平台 协同感知 分布式滤波 智能认知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协同感知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秉路 靳杨 +2 位作者 张磊 郑乐 周天飞 《雷达学报(中英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态协同感知框架,通过融合激光雷达和相机传感器的输入来增强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性能。首先,构建了一个多模态融合的基线系统,能有效地整合来自激光雷达和相机传感器的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比较的基准。其次,... 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多模态协同感知框架,通过融合激光雷达和相机传感器的输入来增强自动驾驶感知系统的性能。首先,构建了一个多模态融合的基线系统,能有效地整合来自激光雷达和相机传感器的数据,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可比较的基准。其次,在多车协同环境下,探索了多种流行的特征融合策略,包括通道级拼接、元素级求和,以及基于Transformer的融合方法,以此来融合来自不同类型传感器的特征并评估它们对模型性能的影响。最后,使用大规模公开仿真数据集OPV2V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多模态融合方法在协同感知任务中展现出更优越的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能够提供更精确的目标检测结果,从而增加了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驾驶 协同感知 3D目标检测 多模态融合 智能交通系统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地铁站内乘客异常行为感知 被引量:1
13
作者 安俊峰 刘吉强 +1 位作者 卢萌萌 李罡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6-89,共14页
当地铁站内乘客出现异常行为时,若未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引起乘客不满、投诉,甚至导致安全问题,从而影响运营效率,造成恶劣影响.而当前常用的盯控视频画面的方式存在容易遗漏和效率低的问题.为及时感知异常行为,提出一种云边协同的异常行... 当地铁站内乘客出现异常行为时,若未能及时发现可能会引起乘客不满、投诉,甚至导致安全问题,从而影响运营效率,造成恶劣影响.而当前常用的盯控视频画面的方式存在容易遗漏和效率低的问题.为及时感知异常行为,提出一种云边协同的异常行为感知总体架构.首先,通过人工演绎的方法在地铁站内采集异常行为图像,构造包含11种异常行为的数据集;其次,针对边/端侧能够自主训练和推理但算力较小的特点,提出模型压缩算法,构建MINI-BLOCK模块并将其组合为i-C2f模块,用于替换YOLOv8中的C2f模块;再次,针对云侧计算资源集中的特点,分别构建2个基于YOLOv8的改进模型,即ModelA和ModelB,ModelA的架构为“DCNv2_Dynamic-BiFPN-EMA”,ModelB的架构为“DCNv2-BiFPN-EMA”;最后,在构造的数据集上,对提出的3种优化模型与YOLOv8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YOLOv8,3种优化模型均取得了更优的检测性能,边/端侧模型的精确率提升了1.0%,模型参数降低了4.7%;ModelA的召回率、mAP50、mAP50:95分别提升了2.2%、3.7%、2.9%;ModelB的召回率、mAP50、mAP50:95分别提升了5.8%、6.7%、2.8%.研究结果能够为地铁乘客异常行为感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行为 云边协同 行为感知 模型压缩 YOLOv8
下载PDF
武夷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价值的公众感知及协同机制
14
作者 蒋璐韩 程煜 +2 位作者 魏思荟 石飞宏 祁新华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8-139,共12页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基于野生动物网络文本的扎根分析,从公众视角构建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野生动物的价值构成及感知机制,并利用IPA模型对价值重要性与感知度的协同性进行解析。研究表明:(1)公众视角下野生动物价值构成可分为直接价值... 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基于野生动物网络文本的扎根分析,从公众视角构建国家公园建设背景下野生动物的价值构成及感知机制,并利用IPA模型对价值重要性与感知度的协同性进行解析。研究表明:(1)公众视角下野生动物价值构成可分为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2个一级分类,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潜在价值4个二级分类,机会价值、指示性价值、形象价值等15个三级分类,国家公园的建设丰富了野生动物的价值内涵;(2)公众对野生动物价值的认识和感知程度受感知主体、感知途径、感知收益的影响而呈现明显的异质性;(3)公众对于野生动物价值的感知度和重要性程度总体协调较好,其中,社会价值较易感知是野生动物价值的重要展现渠道,潜在价值重要但相对难以感知,需要借助科普宣传等手段加以展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公众感知 协同机制 武夷山国家公园
下载PDF
果蝇嗅视神经通路研究综述
15
作者 章盛 郑胜男 +2 位作者 沈洁 殷兴辉 徐立中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5-2351,共17页
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对于自然环境中嗅觉和视觉刺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高灵敏的嗅视单模态感知决策和跨模态协同决策机制为仿生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该文首先以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为基础,从嗅觉和视觉信号的捕获、加工、决策... 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对于自然环境中嗅觉和视觉刺激具有高度的灵敏性,高灵敏的嗅视单模态感知决策和跨模态协同决策机制为仿生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该文首先以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系统为基础,从嗅觉和视觉信号的捕获、加工、决策3个部分概述了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单模态感知决策生理机制与计算模型的研究现状,同时对果蝇嗅觉和视觉神经跨模态协同决策生理机制与计算模型进行阐述;然后对果蝇嗅觉和视觉的单模态感知和跨模态协同的典型仿生应用进行归纳;最后总结果蝇嗅视神经通路生理机制与计算建模当前面临的难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神经系统 视觉神经系统 单模态感知决策 跨模态协同决策 仿生应用
下载PDF
共享调节视角下的群体感知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
16
作者 仇星月 陈向东 付道明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5,共9页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加速,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迎来了技术变革,群体感知工具开始成为管理和监控协作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群体感知研究通常缺乏系统性和过程性的理论支撑。为了让群体感知工具更好地提升协作学习质量,文章依托共...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加速,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环境迎来了技术变革,群体感知工具开始成为管理和监控协作学习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群体感知研究通常缺乏系统性和过程性的理论支撑。为了让群体感知工具更好地提升协作学习质量,文章依托共享调节学习理论,开展了群体感知应用模式设计、工具开发、案例实践等多维度探索。首先,从已有研究成果中提炼群体感知工具应用的关键原则,并以此为指导,构建了共享调节视角下的群体感知应用模式。其次,基于应用模式,在Co-learning协作学习平台上开发了群体感知模块。最后,通过案例研究,评估了应用模式的作用效果并揭示了促进协作学习的作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知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 共享调节 应用模式 案例实践
下载PDF
面向多目标状态感知的自适应云边协同调度研究
17
作者 周文晖 彭清桦 谢磊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19-330,共12页
随着智能城市和工业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从监控摄像头获取详尽信息以进行多目标视觉分析的需求日益突出。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在服务器上进行资源调度以及改良视觉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应对设备资源状态和任务状态的动态变化。随着边缘端硬... 随着智能城市和工业智能制造的蓬勃发展,从监控摄像头获取详尽信息以进行多目标视觉分析的需求日益突出。现有研究主要关注在服务器上进行资源调度以及改良视觉模型,往往不能很好地应对设备资源状态和任务状态的动态变化。随着边缘端硬件资源的升级和任务处理模型的改进,设计一个自适应的云边协同调度模型来满足任务的实时用户需求成为优化多目标状态感知任务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深入分析云边场景下多目标状态感知任务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云边协同调度模型ATS-SAC。ATS-SAC通过实时解析多目标状态感知任务的运行时状态,动态给出任务执行的视频流配置、模型部署配置等调度决策,从而显著优化环境不稳定的云边场景下多目标状态感知任务的精度、时延的综合性能质量。同时,还引入了一种基于用户体验极限阈值的动作筛选方法,有助于去除冗余的决策动作,进一步优化模型的决策空间。针对用户对多目标状态感知任务性能结果的不同需求,ATS-SAC模型能提供包括极速模式、均衡模式和精度模式在内的多种灵活的调度策略。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的任务执行方式,在ATS-SAC模型的调度策略下,多目标状态感知任务在精度质量和处理时延上更能满足用户的体验需求。同时,当实时运行状态变化时,ATS-SAC模型能够动态调整其调度策略,以保持稳定的任务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云边协同 调度策略 多目标状态感知 深度强化学习
下载PDF
协同感知系统中一种基于信息年龄优化的服务策略
18
作者 周浚辉 徐鹏 孙胜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5-181,共17页
边缘计算(EC)技术通过在网络边缘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了单车感知、传感器处理和传输延迟等问题,为提供高效、安全的自动驾驶服务提供支持。时敏信息是自动驾驶的核心问题,信息年龄(AoI)成为解决实时性和性能问题的关键指标。将AoI引入自... 边缘计算(EC)技术通过在网络边缘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了单车感知、传感器处理和传输延迟等问题,为提供高效、安全的自动驾驶服务提供支持。时敏信息是自动驾驶的核心问题,信息年龄(AoI)成为解决实时性和性能问题的关键指标。将AoI引入自动驾驶EC场景,在协同感知系统架构中,以AoI为主要优化目标,提出最大信息年龄优先的服务策略。通过计算服务策略的时间指标理论值,寻找影响系统性能的关键参数。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传统服务策略和所提的策略进行对比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随机初始化的批次结构下,所提的服务策略具有最低的平均AoI,相比并行服务策略降低了54.57%,证明其在AoI优化上的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年龄 协同感知 边缘计算 服务策略 先来先服务
下载PDF
空地光电装备协同智能化目标感知技术及发展
19
作者 魏俊宇 胡柳顺 +2 位作者 苏绍璟 左震 赵宗庆 《国防科技》 2024年第4期22-33,共12页
对国内外典型空地光电装备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和特点分析,从基于空地光电装备协同的目标检测、图像配准和目标定位3个方面分别介绍相关技术与核心算法。对未来空地光电装备协同目标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目标感知... 对国内外典型空地光电装备发展情况进行阐述和特点分析,从基于空地光电装备协同的目标检测、图像配准和目标定位3个方面分别介绍相关技术与核心算法。对未来空地光电装备协同目标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展望目标感知研究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在人工智能和无人平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于光电装备的视觉感知目标检测和定位技术取得长足进步,空地光电装备作为重要载荷,利用有人、无人的空中和地面等多域移动平台对目标进行协同识别与跟踪,进而对目标行为趋势进行预测,能够大幅提高复杂环境下的目标感知能力,对维护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装备 空地协同 智能感知
下载PDF
项目式协作学习环境中的情感感知影响因素研究
20
作者 史喆 单美贤 +1 位作者 郝川艳 董艳 《数字教育》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目前,项目式协作学习走向常态。已有众多研究者通过实践证实了项目式协作学习适用于课堂教学,但对项目式协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尚缺乏具体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基于学业情绪和控制-价值理论,依托南京某高校“UI及交互设计”的项目式协作学... 目前,项目式协作学习走向常态。已有众多研究者通过实践证实了项目式协作学习适用于课堂教学,但对项目式协作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尚缺乏具体的理论研究。本研究基于学业情绪和控制-价值理论,依托南京某高校“UI及交互设计”的项目式协作学习课程,结合问卷考察团队成员的情感感知状况,探究学习者在项目式协作学习中的情感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在项目式协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感知状态表现为积极情感状态;(2)情感投入因素为项目式协作学习过程中情感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情感投入对积极情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本研究从协作学习活动设计、学习者积极情感促进策略、教师支持三个维度提出建议,以期为项目式协作学习模式创新提供参考,为提高学习者的情感投入提供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式协作学习 情感感知 情感投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