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螺旋CT对急性胸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研究
1
作者 黄礼娟 雷永松 +1 位作者 罗开志 邓均文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9期4-6,共3页
目的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有效性。方法从本院疑似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当中抽取100例,为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及X线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临床效果,对比检查结果,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纵... 目的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有效性。方法从本院疑似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当中抽取100例,为患者采取多层螺旋CT检查及X线诊断,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的临床效果,对比检查结果,分析急性胸腹部创伤(纵隔气肿、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结果在100例患者中,病理确诊急性胸腹部创伤阳性85例,占比85.00%,多层螺旋CT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对比X线诊断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纵隔气肿符合率对比X线诊断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肺挫伤、肋骨骨折、腹腔积血符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的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X线诊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胸腹部创伤的诊疗过程中,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诊断的精准度,进而显著降低患者疾病诊断中的漏诊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急性胸腹部创伤 多层螺旋CT 灵敏度
下载PDF
X线和多排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价值探讨
2
作者 于路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142-144,共3页
目的:探讨X线和多排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1月柳州方正司法鉴定所接诊的疑似骨关节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符... 目的:探讨X线和多排螺旋CT对骨关节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11月柳州方正司法鉴定所接诊的疑似骨关节创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多排螺旋CT诊断符合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多排螺旋CT诊断准确度95.0%(76/80)、灵敏度89.5%(68/76)、特异度57.1%(8/14);X线诊断准确度82.5%(66/80)、灵敏度85.5%(65/76)、特异度25.0%(1/4).多排螺旋CT与X线检查在不同骨关节创伤部位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排螺旋CT图像质量优良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在骨关节创伤诊断中,多排螺旋CT、X线检查均能准确判断创伤部位,但多排螺旋CT检查诊断效能更佳、图像质量更高,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创伤 X线 多排螺旋CT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任涛 朱顺 +3 位作者 李杨芳 孙景福 李金庭 谢伟山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9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采用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治疗的56例老年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采用... 目的:探讨创伤中心联合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在老年髋部骨折(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在东莞市厚街医院采用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治疗的56例老年HF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采用传统医疗模式治疗的44例老年HF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术后均随访12个月。比较分析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发症发生情况、髋部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入院至手术时间、术后初次下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髋部再骨折。结论:创伤中心联合MDT模式可有效缩短老年HF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其术后早期下床,缩短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帮助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基本不会发生髋部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髋部骨折 创伤中心 多学科协作 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MDT联合EBL教学模式在创伤骨科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明 刘潇 +5 位作者 崔翔 邬骁勇 张卓 赵燕鹏 刘建恒 张里程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10期78-82,共5页
目的文章探讨多学科协作案例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循证医学为基础(evidence-based learing,EBL)的创新教学方法在创伤骨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创伤骨科轮... 目的文章探讨多学科协作案例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联合以循证医学为基础(evidence-based learing,EBL)的创新教学方法在创伤骨科临床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创伤骨科轮转的住培及实习学员共计32名,将其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MDT-EBL教学组,对上述两组分别采取基础理论考试进行客观评价,采用病例分析和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主观评价,从而评价两组的教学效果和认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考核总分分别为(82.38±4.46)分和(84.50±5.4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25±8.62)分和(70.94±9.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在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文献检索及分析能力,提高临床诊治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认可度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T联合EBL教学方法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有助调动骨科住培及实习医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协作 循证医学 教学模式 创伤骨科 临床教学 教学效果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的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晓莉 韩鹏 赵亮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6期70-72,76,共4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滕州市工人医院7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操作。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本次诊断金标准,对比两... 目的探讨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2年5月滕州市工人医院70例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X线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操作。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本次诊断金标准,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有效放射剂量以及图像质量。结果所有患者经多层螺旋CT诊断后,确诊患者70例,诊断准确率为100.00%;所有患者经X线诊断后,确诊患者60例,诊断准确率为85.7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00,P<0.05)。多层螺旋CT诊断的有效放射剂量同X线诊断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后,其Ⅰ级图像质量、Ⅱ级图像质量以及Ⅲ级图像质量同X线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在实施诊断期间,同X线检查比较,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更高,并且在安全性以及图像质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可促进急性胸腹部创伤疾病的有效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急性胸腹部创伤 诊断准确率 有效放射剂量 图像质量情况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商增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中检查情况为参考依据,比较两种检测方式诊断时间与准确率,分析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急性胸腹部创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6月广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胸腹部创伤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X线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中检查情况为参考依据,比较两种检测方式诊断时间与准确率,分析CT检查影像学表现。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肝脏损伤、腹盆腔积液、胸腔积液、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肠系膜撕裂伤的准确率以及总准确率高于X线,诊断时间短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胸腹部创伤快速、准确,能够为后续治疗的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胸腹部创伤 多层螺旋CT X线
下载PDF
“创伤英雄神话”的祛魅——伊战小说《战争污秽》的多元叙事
7
作者 刘恬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3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美国战争文学传统中盛行一种从白人男性视角记录士兵天真丧失与战争创伤的“创伤英雄”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阻碍了公众对美国资本主义战争真相的认知和反思。罗伊·斯克兰顿的伊战小说《战争污秽》将美国士兵与文化、性别和种族... 美国战争文学传统中盛行一种从白人男性视角记录士兵天真丧失与战争创伤的“创伤英雄”叙事范式。这种叙事范式阻碍了公众对美国资本主义战争真相的认知和反思。罗伊·斯克兰顿的伊战小说《战争污秽》将美国士兵与文化、性别和种族他者并置,用多元叙事方式向读者呈现更真实、完整且更具道德复杂性的当代战争真相。小说用士兵创伤与平民创伤的融合和冲突构成对创伤英雄神话的祛魅,揭示了全球资本主义政治秩序下的人权危机和战争创伤的跨国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英雄神话 伊拉克战争小说 多元叙事 祛魅
下载PDF
PICCO技术在多发伤患者指导液体复苏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
8
作者 肖秋生 张斌 +4 位作者 潘永 魏华 邓梦华 卫女仲 黄国敏 《四川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 目的探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多发伤患者容量状态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6例因多发伤入住ICU的患者,通过PICCO(pulse-indicated conitinuous cardiac output)技术(PULSION公司,德国)即经肺热稀释方法和脉搏轮廓分析法监测MAP、CI、SI、SV、EVLWI、ITBVI、GEDVI,记录液体复苏前后的上述指标。同时,监测复苏前、复苏24h后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每次的乳酸及碱剩余值。结果复苏前与复苏终点相比,ITBVI、GEDVI与SI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783、0.774(P<0.01);HR与SI似呈负相关,r=-0.309(P>0.05);CVP、MAP与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104、-0.025(P>0.05),相关性较差;复苏后的胸腔内血容量变化(ΔITBVI)与每搏输出量指数变化(ΔSI)有显著相关性,r=0.654(P<0.01);全心舒张末期总容量指数变化(ΔGEDVI)与ΔSI,显著正相关,r=0.558(P<0.05);而ΔCVP、ΔHR、ΔMAP与ΔSI相关系数r分别为-0.042、-0.382、-0.382(P>0.05),相关性较差。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液体复苏前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液体复苏24h后,死亡组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存活组液体复苏24h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明显低于复苏前(P<0.01),死亡组液体复苏前后乳酸及碱剩余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BVI、GEDVI及其容量复苏后的变化能准确、可靠地评估患者容量状态,对多发伤患者的液体管理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 多发伤 血流动力学 液体复苏
下载PDF
徒手淋巴引流术联合多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应用于创伤后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中的效果
9
作者 杨慧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究徒手淋巴引流术联合多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应用于创伤后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7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创伤后下肢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 目的探究徒手淋巴引流术联合多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应用于创伤后继发性淋巴水肿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3年7月铜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创伤后下肢肿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仅行徒手淋巴引流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肢周径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髌骨上缘上20 cm、髌骨上缘上10 cm、髌骨下缘下10 cm、髌骨下缘下20 cm、足中周径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数字疼痛强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徒手淋巴引流术联合多层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应用于创伤后下肢肿胀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肢肿胀、疼痛,加快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淋巴水肿 徒手淋巴引流术 多层弹力绷带 患肢周径 疼痛程度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昌杰 徐睿 +1 位作者 王楠竹 王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48,451,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包括SSD法和VRT法),分析各种方法对骨折的显示,并与平片对照。结果X线平片对骨折...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骨关节创伤患者行多层螺旋CT薄层扫描后,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建(MPR)、三维重建(包括SSD法和VRT法),分析各种方法对骨折的显示,并与平片对照。结果X线平片对骨折的检出率为70.8%,MSCT横断位、MPR、SSD、VRT图像对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98%、98%、90%和99%,MSCT横断位可发现细小骨折,但缺乏立体信息,三维重建图像(SSD、VRT)能良好的显示骨折部位骨结构的空间关系,SSD立体感最强,MPR显示骨折线走行和移位程度更有优势且能兼顾软组织的改变。结论多层螺旋CT横断位结合MPR、VRT、SSD可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性,简化思维过程,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多层螺旋CT 图像后处理
下载PDF
固脱清腑汤胃肠道灌注对重症多发伤患者血液细菌16S rRNA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竝 王伟 +7 位作者 张庚 俞勇 金冶 陈扬波 陈云 蔡乾荣 詹元起 周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9-592,共4页
目的观察固脱清腑汤早期胃肠道灌注对重症多发伤患者血液细菌16S rRNA基因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伤后两组经胃肠营养管分别滴入自拟中药汤剂固脱清腑汤和生理盐水,两组其余治疗原则相同。观... 目的观察固脱清腑汤早期胃肠道灌注对重症多发伤患者血液细菌16S rRNA基因的影响。方法 60例严重多发伤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27例),伤后两组经胃肠营养管分别滴入自拟中药汤剂固脱清腑汤和生理盐水,两组其余治疗原则相同。观察两组患者伤后第3、6、9天的血细菌16S rRNA基因阳性率、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培养阳性率、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治疗组伤后第9天体温[(37.6±0.12)℃]显著低于对照组[(38.10±0.15)℃,P<0.05];伤后第6、9天CRP治疗组分别为(52.4±6.3)mg/L和(42.9±7.5)mg/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04.3±20.1)mg/L和(92.5±17.1)mg/L,均为P<0.05];伤后第6、9天血细菌16S rRNA基因阳性率分别为33.3%和30.3%,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9.3%和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伤后血培养结果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30.3%)也显著低于对照组(59.3%,P<0.05)。结论固脱清腑汤早期胃肠道灌注可能有益于严重创伤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善,对减少肠道细菌易位,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脱清腑汤 重症多发伤 细菌16S RRNA 肠道细菌易位 感染性并发症
下载PDF
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崔世涛 葛奎 +3 位作者 徐兵 庄育刚 彭沪 陈蓓敏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89-91,共3页
目的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108例严重多发伤的经过及损伤控制救治措施的选择情况。结果除19例因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7例)、严重脑挫伤(6例)、难以控制的感染(4例)、MODF(2例)... 目的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应用损伤控制策略救治108例严重多发伤的经过及损伤控制救治措施的选择情况。结果除19例因发展很快的失血性休克(7例)、严重脑挫伤(6例)、难以控制的感染(4例)、MODF(2例)而死亡外,89例得到救治,抢救成功率82.4%。结论建立主诊医师负责的急诊救治小组,应用损伤控制策略开展救治是当前急诊严重多发伤救治较好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 多发伤 急诊医学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腹内压增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峰 梁群 +3 位作者 邓勇 陈小岚 刘民生 陈斌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7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腹内压增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7年1~6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中,选择40例多发伤患者按照创伤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进行腹内压监测,并收集患者肝肾功能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重伤组相比较,轻伤组患者腹...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腹内压增高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07年1~6月收治的多发伤患者中,选择40例多发伤患者按照创伤评分分为重伤组和轻伤组,进行腹内压监测,并收集患者肝肾功能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重伤组相比较,轻伤组患者腹内压明显降低,ALT降低,尿量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TBIL、Cr、BU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内压升高可致肝肾功能下降,这将影响患者的康复,早期及时的控制腹内压升高可能降低肝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腹内压 肝肾功能
下载PDF
多发伤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在病情程度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史云光 张志刚 +1 位作者 张瑞英 刘蕾 《海军医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ICU收治的8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分为TIC组(n=37)与非TIC组(n=45);并根据伤后14 d预后情况分...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凝血指标对病情程度及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ICU收治的8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TIC)分为TIC组(n=37)与非TIC组(n=45);并根据伤后14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25)与存活组(n=57)。入选者在入院6 h内完成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检测;入院12 h内完成对入选者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4 h内完成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伤后6个月对TIC组与非TIC组中存活者进行随访,进行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价。结果 TIC组PLt、FIB水平低于非TIC组,PT、APTT、TT均高于非T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IC组I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TI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伤后14 d TIC组死亡16例(43.24%),非TIC组9例(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NHP评分TIC组(97.85±23.17)分,非TIC组(86.24±20.16)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PLt、FIB水平低于存活组,PT、APTT、TT、入院时IS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多发性创伤患TIC几率较高,凝血指标对于多发伤病情程度、预后评价及成功诊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创伤性凝血功能异常 创伤严重度评分
下载PDF
脊髓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毛庆 刘艳辉 毛伯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4-246,共3页
目的 分析因不同原因所致创伤性脊髓损伤合并其他多器官损伤的特点 ,了解以脊髓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受伤模式和相关因素 ,总结此类损伤的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1996年 8月至 2 0 0 2年 7月间收治的 132例包含脊髓损伤的全... 目的 分析因不同原因所致创伤性脊髓损伤合并其他多器官损伤的特点 ,了解以脊髓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受伤模式和相关因素 ,总结此类损伤的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 1996年 8月至 2 0 0 2年 7月间收治的 132例包含脊髓损伤的全身多发伤的临床资料 ,分析伤者的年龄分布 ,受伤原因 ,合并伤情况 ,脊髓损伤的主要节段和程度 ,处理方式 ,以及临床后果。结果 本组 132例伤者中 ,男性 94例 ,女性 38例。年龄 14~ 6 5岁 ,以青壮年为主。最主要的致伤原因是车祸 ,占 6 2 % ,其次为坠落伤 ,占 2 4 .5 %。最常见的合并伤是四肢创伤 (约5 1.5 % ) ,其次为头伤 (约 32 % )和胸伤 (约 30 % )。脊髓损伤的主要节段发生在 C1 - 2 ,C6 - T1 ,T6 - T8和 T1 2 - L1 。合并伤越重 ,后果越差 ,本组共死亡 34例 (约为 2 6 % ) ,主要死因是呼吸系统并发症导致呼吸衰竭和重型颅脑损伤。完全性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 ,不完全脊髓损伤者中有 4 1例 (约 5 4 % )经治疗后按 ASIA标准可恢复 级以上。结论 合并伤对创伤性脊髓损伤的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以脊髓损伤为主的全身多发伤的受伤模式和临床后果有助于早期判断和处理这类复杂的多发创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多发伤
下载PDF
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急诊增强CT扫描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明建中 刘涛 +2 位作者 相呈县 仇容 吴京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7年第2期247-252,共6页
目的:分析多层增强CT检查对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的多层CT急诊平扫和增强检查资料。结果: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中,骨盆骨折8例(CT增强显示:1伴动脉血管破裂出血:1例左侧髂总动脉破裂,5例... 目的:分析多层增强CT检查对外伤危急症患者腹部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的多层CT急诊平扫和增强检查资料。结果:15例外伤危急症患者中,骨盆骨折8例(CT增强显示:1伴动脉血管破裂出血:1例左侧髂总动脉破裂,5例伴一侧髂内动脉分支破裂出血,2例双侧髂内动脉分支破裂出血;2伴肝破裂出血2例,脾破裂出血3例,肾破裂1例);小肠及系膜损伤并多发断裂1例伴肝脾破裂;肝破裂1例;脾破裂4例;左侧臀上动脉破裂1例。增强CT可直接显示造影剂外溢及脏器破口外伤改变。结论:多层增强CT与单纯平扫CT比较,在显示血管破裂及脏器出血定位方面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有条件的医院可积极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效果的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涂慧慧 夏中元 +1 位作者 万杏 汪一梦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30例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0.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0.1μg/kg 持续泵入;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2μg/kg 后,维...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将30例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患者随机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0.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0.1μg/kg 持续泵入;芬太尼组给予负荷剂量2μg/kg 后,维持量以每小时1μg/kg 持续泵入。记录两组患者入 ICU 后给药前(T0),给药后1 h(T1),给药后4 h(T2),给药后8 h(T3),给药后24 h (T4)患者生命指征、VAS 评分、Ramsay 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结果舒芬太尼组在 T2、T3、T4时刻平均血压、心率、呼吸均低于芬太尼组(P <0.05),镇痛镇静评分优于芬太尼组(P <0.05),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较芬太尼组明显减少(P <0.05)。结论舒芬太尼对多发伤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多发伤 机械通气 镇痛镇静
下载PDF
MSCT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5
18
作者 薛彩霞 王东江 +3 位作者 张越 朱海峰 吴卫平 王绍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MS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50例,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重建,3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结果50例骨折患者包括颌... 目的探讨MSCT三维3D重建技术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骨关节创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全身各部位骨关节创伤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50例,行MSCT薄层横断面扫描,将扫描数据经3D及MPR重建,3例行CT内窥镜(CTVE)观察。结果50例骨折患者包括颌面骨骨折5例,肋骨骨折10例,四肢骨骨折14例,椎体及附件骨折16例,骨盆骨折5例。重建图像中,3D可以显示骨折和脱位的立体形态,但对微小骨折的显示不如横断面图像,1例鼻骨微小骨折未见显示;MPR图像可行任意方向、任意角度重建,以最佳视角显示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3例椎管CTVE可以很好显示骨折片后移造成椎管狭窄程度。结论MSCT3D及MPR图像结合横断面图像可以提高骨关节创伤的诊断准确率,同时CTVE以内窥镜角度观察椎管狭窄程度,为临床判断伤势及手术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建 骨关节创伤 CT内窥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发伤在急诊科的一体化救治 被引量:16
19
作者 刘保池 刘海燕 +2 位作者 朱志强 周筠 殷胜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1071-107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急诊重病监护治疗和急诊科病房的综合治疗,急诊医学队伍完成了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其中84例在急诊科开展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 目的探讨多发伤的救治模式和效果。方法从院前急救,院内急救,急诊手术,急诊重病监护治疗和急诊科病房的综合治疗,急诊医学队伍完成了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治疗。结果救治多发伤126例。其中84例在急诊科开展急诊手术和重症监护治疗,死亡7例。34例在急救中心初步救治后转入专科病房.死亡18例。结论在急诊科进行对多发伤的一体化救治科提高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确定性手术
下载PDF
严重创伤患者院内急救多学科团队的建立及临床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宇能 葛宇峰 +3 位作者 高峰 公茂琪 吴新宝 蒋协远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2年第4期226-229,239,共5页
目的 探讨院内紧急医疗团队(EMT)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 纳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采用EMT模式(EMT组)和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匹配的2021年7月至11月采取传统会诊模式(传统组)诊疗的严重创伤患者... 目的 探讨院内紧急医疗团队(EMT)模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效率。方法 纳入北京积水潭医院急诊2021年12月至2022年4月采用EMT模式(EMT组)和根据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匹配的2021年7月至11月采取传统会诊模式(传统组)诊疗的严重创伤患者各10例。对两组的呼叫急救医生时间、急救医生到达时间、急诊检查时间和抢救成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受伤机制、到院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创伤指数(TI)和I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EMT组呼叫急救医生时间和急救医生到达时间3.4(3.0,3.9)min和10.5(6.5,12.0)min均显著少于传统组8.9(7.2,11.3)min和19.5(14.7,22.8)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EMT组急诊检查时间38.5(31.8,40.0)min较传统组89.0(80.2,91.8)min减少56.7%(P<0.001)。抢救成功率EMT组为90%,传统组为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结论 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相较于传统会诊模式,采用EMT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救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多处创伤 急诊处理 人员配备和时间安排 多学科创伤治疗团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