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物探方法在内蒙古巴彦图嘎萤石矿区水文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亚飞 赵璞 +6 位作者 刘劭航 闫秀文 尹青青 张敏 王占川 朱铭清 陈凡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24年第1期44-53,共10页
内蒙古中北部火山岩地区水资源匮乏,地下水埋藏复杂,找水难度大。为解决当地工业生产及畜牧用水等问题,本文以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区内地质资料和岩石物性特征,明确了以构造裂隙地下水为最主要储存形式和找水方向,圈定了... 内蒙古中北部火山岩地区水资源匮乏,地下水埋藏复杂,找水难度大。为解决当地工业生产及畜牧用水等问题,本文以研究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为基础,结合区内地质资料和岩石物性特征,明确了以构造裂隙地下水为最主要储存形式和找水方向,圈定了本次综合物探工作的勘查靶区,建立了以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ontrolled Source Audio-frequency Magnetotelluric Method,简称CSAMT)为核心的隐伏构造探查技术体系。通过物探资料的解释分析,获得了靶区地下1 km以浅的电性分布特征,展示了三维空间内CSAMT反演电阻率断面及600~1200 m不同海拔电阻率切片,查明了三条富水北西向隐伏断裂构造的产状、位置、深度及规模,最终为确定水文地质钻探井位井深提供依据。本次研究构建了深浅结合、水平与垂向结合的立体勘查模式,证明了综合物探方法在火山岩地区水文地质勘查工作中隐伏构造探查技术的重要性,可为今后同类型地下水资源勘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 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 视电阻率联合剖面法 火山岩 地下水勘查
下载PDF
海上稠油油藏特高含水率期调剖选井及应用
2
作者 刘建国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6-9,16,共5页
Q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率期,剩余油分散,测试资料显示纵向吸水严重不均,急切需要通过调剖改善油田纵向注水矛盾。本次研究在传统的PI决策选井基础上,对斜率值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斜率值可用于调剖选井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将注水井下步措施... Q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率期,剩余油分散,测试资料显示纵向吸水严重不均,急切需要通过调剖改善油田纵向注水矛盾。本次研究在传统的PI决策选井基础上,对斜率值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斜率值可用于调剖选井分析。根据研究结果将注水井下步措施分为调剖井、维持现状井、增注井三类,基于研究成果在渤海Q油田开展调剖选井。现场实践证明,Q27、Q30、Q17、Q31井开展多井组合调剖,调剖后5口周边油井控水稳油效果明显,实现日增油30 m^(3)。该方法资料易于获取,能够指导油田后期调整挖潜,对其他海上注水油田具有较强的应用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率 注水矛盾 PI决策 多井组合调剖 调整挖潜
下载PDF
新型逐级调堵技术优化与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祥海 鞠野 +3 位作者 王承州 李翔 王楠 周振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针对渤海BZ34-3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油井含水率高、非均质性强问题,以往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单一注凝胶调剖或微球调驱,实验证明这两种方法的剩余油开采效果均不理想。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室内岩心模型开展了“调剖+调驱”组合... 针对渤海BZ34-3油田水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油井含水率高、非均质性强问题,以往采取的解决方法是单一注凝胶调剖或微球调驱,实验证明这两种方法的剩余油开采效果均不理想。为了提高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室内岩心模型开展了“调剖+调驱”组合方式对驱油效果影响的研究。以目标油田为例,对组合调驱和单一的调剖或调驱技术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得出适用于普遍非均质性较强油田的注入方式。另对5种调剖剂搭配优选微球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评选出适合目标油田条件的组合调驱体系及最优段塞组合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在65℃下,中等凝胶、弱凝胶、铬凝胶聚合物分子间交联速度比等流度调驱剂和冻胶分散体(DMG)这2种体系快,具有良好的成胶强度;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分散性和稳定性要优于超分子聚合物微球,且质量浓度变化对纳米型微球粒径中值影响程度不大;中等凝胶体系与岩心高渗层配伍性较好,0.1 PV中等凝胶+0.2 PV纳米微球的段塞组合调驱比单一的调剖或调驱技术的采收率增幅要大,且能够有效改善储层的非均质性,驱油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调驱 段塞组合 配伍性 采收率 非均质 逐级调堵
下载PDF
渤海油田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丹 吕鑫 +2 位作者 蒋珊珊 梁守成 冯国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为了提高海上油田的开发效果,基于调剖决策的压力指数计算、调剖体系优选室内试验及调剖参数设计,进行了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采取先低强度(终冻强度0.05 M Pa )后高强度(终冻强度0.07 M Pa)连续相的顺序注... 为了提高海上油田的开发效果,基于调剖决策的压力指数计算、调剖体系优选室内试验及调剖参数设计,进行了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研究。室内试验表明,采取先低强度(终冻强度0.05 M Pa )后高强度(终冻强度0.07 M Pa)连续相的顺序注入,比采取先高强度后低强度连续相的顺序注入时的采收率提高3.1百分点;采取先大粒径(初始粒径0.5~3.0μm )分散相、后小粒径(初始粒径50~500 nm )分散相的顺序注入,比采取先小粒径分散相、后大粒径分散相的顺序注入时的采收率提高4.1百分点。膨胀后分散相颗粒与地层孔喉的最佳直径比为1时封堵率最高,且要求初始颗粒粒径小于1/7倍孔喉直径,膨胀后的最小粒径大于1/3倍孔喉直径。结合渤海油田的现场实例对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预测进行分级组合深部调剖后,含水率下降5.0%,2个井组增油3.4×104 m3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区块整体调剖决策参数确定目标调剖井的基础上,根据地层物性优选出合适的调剖体系,并对调剖体系进行优化组合设计,可以达到最佳的调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调剖 分级组合 调部体系 渤海油田
下载PDF
海上油田深部调剖组合方式实验优选 被引量:24
5
作者 曹伟佳 卢祥国 +3 位作者 闫冬 梁守成 吕鑫 李强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3-108,共6页
针对渤海油藏深部调剖实际需求,实验研究了Cr^(3+)聚合物弱凝胶(聚合物浓度为3 000 mg/L,交联剂浓度为2 000 mg/L)、强凝胶(聚合物浓度为4 000 mg/L,交联剂浓度为3 000 mg/L)和聚合物微球传输运移能力、封堵能力以及聚合物凝胶段塞尺寸... 针对渤海油藏深部调剖实际需求,实验研究了Cr^(3+)聚合物弱凝胶(聚合物浓度为3 000 mg/L,交联剂浓度为2 000 mg/L)、强凝胶(聚合物浓度为4 000 mg/L,交联剂浓度为3 000 mg/L)和聚合物微球传输运移能力、封堵能力以及聚合物凝胶段塞尺寸和调剖剂不同组合方式的调剖效果。结果表明:聚合物强弱凝胶成胶时间接近,均为放置1.5 h后;聚合物凝胶初始黏度低,成胶后强度高,可避免进入中低渗透层,因此聚合物凝胶可以作为一级调剖段塞。聚合物微球封堵性能几乎不受剪切作用影响,当水化时间达到2 d时,微球粒径由8.45 μm水化膨胀至27.14 μm,在注入岩心过程中压力较低,运移距离较远,并且可在储层深部孔隙内缓膨,因此可选择聚合物微球作为二级调剖段塞。采取弱凝胶+强凝胶+聚合物微球的组合方式,采收率增幅最大(较水驱阶段可提高22.5个百分点),液流转向效果明显,推荐此组合方式进行海上油田深部调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田 深部调剖 聚合物凝胶 聚合物微球 组合方式
下载PDF
宽带钢热连轧机板形设定的解耦与应用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建国 张杰 +3 位作者 陈先霖 魏钢城 黄四清 邓长河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46,共5页
板形与板厚是带钢几何尺寸精度的两个重要质量指标 ,板形与板厚控制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使得分别控制的热连轧机板形和板厚设定均达不到目标值。在建立耦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 ,完成了板形设定和自适应穿带控制的解耦设计 ,实现板形板厚设... 板形与板厚是带钢几何尺寸精度的两个重要质量指标 ,板形与板厚控制之间存在耦合关系 ,使得分别控制的热连轧机板形和板厚设定均达不到目标值。在建立耦合关系模型的基础上 ,完成了板形设定和自适应穿带控制的解耦设计 ,实现板形板厚设定的综合控制。板形设定解耦模型已经成功地在大型工业轧机上投入运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轧机 精轧 设定 板形控制 板形板厚综合控制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深部调驱数学模型 被引量:8
7
作者 雷占祥 陈月明 +2 位作者 冯其红 陈耀武 张莲忠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3-107,共5页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深部调驱机理,考虑到岩石表面化学吸附、渗透率降低、不可及孔隙体积等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油藏数值模拟器。以孤岛油田中二南Ng3-4层系为例,进行了注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从提高采收... 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反相乳液深部调驱机理,考虑到岩石表面化学吸附、渗透率降低、不可及孔隙体积等因素,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研制了油藏数值模拟器。以孤岛油田中二南Ng3-4层系为例,进行了注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单从提高采收率角度来看,反相乳液注入浓度、体积及顶替液注入体积越大越好;但考虑到成本等因素时,这些参数存在一个最佳值。综合考虑成本、增油量、降低含水率等因素,应用正交设计方法和模糊数学原理,优化设计了矿场注入方案,在先导试验区实施后,区块日产液量上升了21.3%,日产油量上升了37%,含水率下降了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反相乳液 调驱 注入参数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多级调剖调驱技术效果及剩余油分布 被引量:27
8
作者 梁守成 李强 +3 位作者 吕鑫 ZHOU Yanxia 曹伟佳 卢祥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为治理渤海稠油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优势通道,多级组合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渤海S油田为模拟对象,开展了分级组合深部调剖调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研... 为治理渤海稠油油藏经长期注水开发形成的优势通道,多级组合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受到广泛关注。以油藏工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为理论指导,以物理模拟为技术手段,以渤海S油田为模拟对象,开展了分级组合深部调剖调驱效果及剩余油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油藏储层经长期注水注聚开发,已经形成了大孔道或高渗条带,大孔道治理是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前提条件;与聚合物溶液中分子聚集体分布相比较,聚合物微球粒径分布比较集中,具有"堵大不堵小"渗流特性,"强凝胶封堵大孔道+聚合物微球转向中低渗透层调驱"多级调剖调驱技术兼顾了大孔道治理和中低渗透层深部液流转向技术需求,可以取得较好增油降水效果;"行列式"注水开发井网相邻水井不宜同时进行调驱和调剖;剩余油主要分布在中低渗透层、远离主流线的两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油藏 多级组合 调剖调驱 物理模拟 采收率 剩余油分布 机理分析
下载PDF
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同凯 侯吉瑞 +1 位作者 赵凤兰 李永环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7-51,8-9,共5页
利用微观仿真模型和树脂胶结岩心,对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调剖及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进行了调剖剂的调剖实验和化学剂的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不只是调剖与驱油技术的简单加和,两者之间存... 利用微观仿真模型和树脂胶结岩心,对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调剖及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进行了调剖剂的调剖实验和化学剂的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不只是调剖与驱油技术的简单加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够起到增强的效果.岩心调剖实验表明,选择顶替段塞时要保证其流变性和主段塞的流变性相同,对于非均质性严重、存在窜流通道的特定油藏,当调剖时机在含水率为90%左右、调剖深度为地层的1/3处时,调剖效果最好.对比分析认为,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组合调驱 提高采收率 协同效应 调驱效果
下载PDF
弱凝胶与微生物调驱联作技术岩心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巨登峰 谷溢 +2 位作者 张双艳 虎啸 邵忠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6年第4期30-31,共2页
为证实弱凝胶与微生物调驱联作技术的作用效果,利用大直径长管填砂岩心模型,进行了弱凝胶调驱剂与微生物实施调驱联作的可行性和效果研究。试验表明,调驱联作技术明显提高了岩心采收率,为三次采油技术的完善提供了新方法。
关键词 调驱剂 微生物 联作 岩心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聚合物微球非均质调控能力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帅 蒲万芬 +1 位作者 李科星 杨洋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51-56,共6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流变仪对实验室自制的聚合物微球PM1的形貌及流变特性进行了评价。分别通过单和双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系统研究了微球体系渗流速度和浓度对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和封堵性能的影响以及微球的非均质调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流变仪对实验室自制的聚合物微球PM1的形貌及流变特性进行了评价。分别通过单和双并联岩心驱替实验系统研究了微球体系渗流速度和浓度对其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和封堵性能的影响以及微球的非均质调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微球PM1粒径为微米级,具有很高的圆球度,在较高的剪切速率下,其表观黏度与水接近。微球对孔喉的封堵能力随着渗流速度的降低或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微球具有较强的非均质调控能力,若将调驱后的低渗岩心相对吸水量≥35%的调驱措施规定为合格的调驱,则微球能够有效改善储层非均质性的渗透率级差上限约为20。对于存在裂缝或大孔道等非均质强的油藏,可考虑采用大尺度和微尺度微球交替段塞复合调驱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微球 注入速度 质量浓度 非均质调控能力 复合调驱技术
下载PDF
不同粒径组合纳米聚合物微球调驱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杨欢 黄志学 +4 位作者 张满 郑力军 马波 于小荣 刘锐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5期36-41,I0002,I0003,共8页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球在油藏环境中的适应性,实现油藏深部调驱,以纳米聚合物微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粒径组合纳米聚合物微球在油藏环境中的水化膨胀性、封堵性和驱油性。结果表明,纳米聚合物微球的水化膨胀速率与水化时间成正比,随着... 为了提高聚合物微球在油藏环境中的适应性,实现油藏深部调驱,以纳米聚合物微球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粒径组合纳米聚合物微球在油藏环境中的水化膨胀性、封堵性和驱油性。结果表明,纳米聚合物微球的水化膨胀速率与水化时间成正比,随着水化时间的延长,不同粒径组合纳米聚合物微球比单一粒径纳米聚合物微球水化性能好;100nm+300nm组合纳米聚合物微球对高渗透率的填砂管封堵效果最好,封堵率可达90.38%。不同粒径组合纳米聚合物微球在高、低渗透率岩心中的驱油效果均比单一粒径纳米聚合物微球的驱油效果好。该研究可为聚合物微球在现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合物微球 粒径组合 水化膨胀 封堵率 深部调驱
下载PDF
复杂断块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晨毓 赵海林 +3 位作者 辛启魏 陈彦军 周正奇 周慧智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4-106,共3页
针对柳赞油田深层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综合含水上升快的特点,开展了组合段塞深部调驱注入体系、段塞优化设计和地面注入工艺研究。研究确定注入调驱体系为凝胶微球和中高温酚醛树脂交联聚合物体系交替注入,采用地面配注工艺流程,便... 针对柳赞油田深层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综合含水上升快的特点,开展了组合段塞深部调驱注入体系、段塞优化设计和地面注入工艺研究。研究确定注入调驱体系为凝胶微球和中高温酚醛树脂交联聚合物体系交替注入,采用地面配注工艺流程,便于调驱的分层轮换注入与参数调整控制。截止到2013年5月底,试验区不计递减累计增油9 800 t,计算递减累计增油16 960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组合段塞调驱 调驱地面注入工艺
下载PDF
BZ油田注水井调剖酸化联作体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平礼 张峰超 +3 位作者 高尚 陶卫东 冉进喜 皇扶杉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2期60-64,共5页
针对BZ油田注水井地层非均质强,单一酸化、调剖无法同时满足增注和减小层间矛盾的问题,在室内开展了酸化、调剖联作体系研究。所用配套酸液体系为单步酸酸液体系,实验评价了其缓速、抑制二次沉淀、溶蚀和配伍性等性能,单岩心酸化后渗透... 针对BZ油田注水井地层非均质强,单一酸化、调剖无法同时满足增注和减小层间矛盾的问题,在室内开展了酸化、调剖联作体系研究。所用配套酸液体系为单步酸酸液体系,实验评价了其缓速、抑制二次沉淀、溶蚀和配伍性等性能,单岩心酸化后渗透率恢复效果良好。配套调剖剂体系主剂采用阴离子型聚合物,评价了其耐酸性能和岩心封堵能力。采用双岩心夹持流动实验装置模拟非均质地层,分析调剖和酸化的注液顺序对联作处理效果的影响。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先调剖后酸化效果明显,低渗岩心渗透率改善倍比为1.52,高渗岩心得到封堵,渗透率改善倍比为0.29,实现了既缩小层间渗透率差异又启动低渗岩心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井 非均质 调剖 酸化 解堵 联作
下载PDF
有机复合调驱体系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振泉 刘坤 +2 位作者 张以根 宋新旺 祝仰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3,共4页
针对聚合物驱油田注入井近井地带调剖和储层深部调剖的需要,开发了有机复合调驱剂DK 1和DK 2。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调驱剂与浓度500~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70℃反应20h(DK 1)或5~7d(DK 2),可使聚合物交联,将聚合物溶液转变为... 针对聚合物驱油田注入井近井地带调剖和储层深部调剖的需要,开发了有机复合调驱剂DK 1和DK 2。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调驱剂与浓度500~2000mg/L的聚合物溶液在70℃反应20h(DK 1)或5~7d(DK 2),可使聚合物交联,将聚合物溶液转变为流动凝胶;聚合物分子量越大(9.3×106,1.5×107,2.1×107)、水解度越低(4%,14%,30%),则成胶时间越短,生成的凝胶粘度越大;胜利油田聚合物驱中使用的8种国产聚合物与该剂的成胶效果均良好;溶液状态的体系受机械剪切基本上不影响成胶,生成凝胶后剪切使粘度下降,但粘度保留值很高;G′,G″曲线表明生成的凝胶具有良好的粘弹性,G′>G″。在孤岛中一区注聚区的中11N10注入井,在注入第二段塞(0.2PV×1750mg/L)的过程中,随同聚合物溶液(注入量100m3/d),按1000mg/L的浓度前7d加入KD 1,此后加入DK 2,每日注入0.5t,共注入4个月,使注入压力由6.5MPa上升到8.3MPa,表明储层内的高渗透条带被有效封堵。图10参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复合调驱体系 室内研究 现场试验 聚合物驱 胜利孤岛油田
下载PDF
国外热轧带钢板形的控制组合方式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敏之 《中国重型装备》 2001年第1期27-31,共5页
对目前国外几种热轧带钢板形控制组合方式的特点及在精轧机上的配置和应用进行介绍。
关键词 热轧带钢机 改造 板形控制 组合方式
下载PDF
基于IMPES方法数值模拟新型聚合物调驱技术
17
作者 刘小波 李晓军 王端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为了优化海水介质分散型乳液调驱方案,并预测乳液调驱的效果,建立了海水介质分散型乳液调驱数学模型,并基于IMPES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该模型考虑了海水介质分散型乳液交联体系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反应动力学、渗透率下降系数和重力等因... 为了优化海水介质分散型乳液调驱方案,并预测乳液调驱的效果,建立了海水介质分散型乳液调驱数学模型,并基于IMPES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该模型考虑了海水介质分散型乳液交联体系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反应动力学、渗透率下降系数和重力等因素,完善了交联体系的粘度描述.同时,以海洋采油厂馆上段为例,进行了注入参数、油藏参数、组分参数的敏感性分析,优化设计了矿场试验方案.结果表明:随着地层原油粘度增大,纵向横向渗透率差异越大,聚合物浓度越高,渗透率下降越大,不可及孔隙体积越大,段塞体积越大,转驱时机越早,调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越明显;井组日增油18.6 t,综合含水下降5.6%,目前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介质分散型乳液 调驱 敏感性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MQ-Ⅰ型分子膜在深部调剖中的作用研究
18
作者 孙伟峰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8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油田深部调剖调驱现状,通过开展对MQ-Ⅰ型分子膜在多段塞组合中的合理设置位置、驱油效果及对段塞组合的结构与方式影响进行实验研究,有助于明确其在油田调驱体系的作用机理,为深部调剖调驱效果提供依据。
关键词 深部调剖调驱 段塞组合 分子膜 驱油效果
下载PDF
化学复合驱中的调剖技术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永臣 刘立岩 李晓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43-46,116,共4页
主要阐述了吉林油田化学复合驱的潜力评价结果,主要潜力区在Ⅱ类油藏条件,化学驱替剂的窜流是影响吉林油田化学复合驱矿场应用的限制条件;调剖技术控制化学剂的窜流对化学复合驱的起技术支撑作用,通过物理模拟实验阐述调剖时机、调剖剂... 主要阐述了吉林油田化学复合驱的潜力评价结果,主要潜力区在Ⅱ类油藏条件,化学驱替剂的窜流是影响吉林油田化学复合驱矿场应用的限制条件;调剖技术控制化学剂的窜流对化学复合驱的起技术支撑作用,通过物理模拟实验阐述调剖时机、调剖剂性能对化学复合驱调剖效果的影响,高强度堵剂调剖、先调后驱的调剖效果好;通过调剖剂性能和适应性分析吉林油田现有的成熟调剖剂不适合直接应用于化学驱调剖,提出适合吉林油田Ⅱ类潜力区油藏条件的化学驱调剖剂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油藏 化学复合驱 调剖 调剖剂
下载PDF
调堵驱综合技术在第三系砂岩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凤清 李金永 +1 位作者 苏俊 施卫东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72,共4页
通过对留 6 2区块各层次开发矛盾的认识、理解和分析 ,结合生产井井况因素 ,采用了 ZYC- 940高温有机颗粒复合调剖技术及堵水、调剖、驱油和保护地层的综合配套技术 ,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该技术在留 6 2区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成功应用 ... 通过对留 6 2区块各层次开发矛盾的认识、理解和分析 ,结合生产井井况因素 ,采用了 ZYC- 940高温有机颗粒复合调剖技术及堵水、调剖、驱油和保护地层的综合配套技术 ,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该技术在留 6 2区块低渗透砂岩油藏的成功应用 ,对其它类似油藏的调堵驱具有一定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气藏 剖面调整 驱油效率 调剖 堵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