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导丝斑块挤压结合双腔微导管在复杂慢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彭育红 汝磊生 +4 位作者 王鹏飞 赵玉英 马彦卓 王刚 刘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30-235,共6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球囊难以通过靶病变时应用双腔微导管辅助多导丝斑块挤压技术开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解放军第九八〇医院成功接受PCI治疗的280例...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球囊难以通过靶病变时应用双腔微导管辅助多导丝斑块挤压技术开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4月在解放军第九八〇医院成功接受PCI治疗的280例冠状动脉CTO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导丝通过病变闭塞段后最小球囊是否能通过分成两组,球囊通过困难并接受双腔微导管辅助多导丝斑块挤压技术患者为实验组(n=60)例,导丝和球囊顺利通过闭塞段患者为对照组(n=220)。观察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及PCI治疗情况,比较住院期和出院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前,实验组严重钙化发生率、钝形残端或无残端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7%比4.55%,P=0.041;80.0%比59.1%,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日本多中心慢性完全闭塞注册研究(J-CTO)评分≥2分、≥3分患者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5%比64.1%,P=0.002;43.3%比26.8%,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倾向性匹配前技术成功率实验组为93.3%(56/60),对照组为(94.1%,207/2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成功率分别为80.0%(48/60)、92.3%(203/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技术成功率、操作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CI术中导丝通过但最小球囊或微导管不能通过CTO段时病变更复杂、钙化更严重,采用双腔微导管辅助多导丝斑块挤压技术开通有效且相对安全,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慢性完全闭塞 多导丝斑块挤压技术 双腔微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