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of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s of Offshore Structure
1
作者 Chen Tieyun and Zhang Huiyuan Proefessor,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Engineer, Shenzhen Shipbuilding Trading Co. LTD, Shenzhen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SCIE EI 1993年第4期355-368,共14页
The formulation for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matrix of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 with braces subjected to combined load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formulations for SCF values of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s are c... The formulation for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matrix of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 with braces subjected to combined load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formulations for SCF values of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by Wordsworth and Efthymiou. The stiffening effect and load-interaction effect are discussed. A spatial offshore jacket with braces subjected to combined load is computed as a numerical example. The maximum stress of each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 and its location are found through SCF matrix. Finally,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ximum stresses of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uniplanar tubular joint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anar tubular joint stress concentration matrix hot spot
下载PDF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diagnosis of a rare cause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 case report
2
作者 Yong Cai Xiao-Bo Chen +3 位作者 Da-Hai Mai Ping Wu Yong-Hai Chen Hua Chen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2021年第1期87-95,共9页
BACKGROUND Anastomosis of the testicular vein with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rarely causes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To date,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describing its appearance on medical imaging.Here,we p... BACKGROUND Anastomosis of the testicular vein with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rarely causes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To date,there have been few studies describing its appearance on medical imaging.Here,we present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three-dimensional and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images of a typic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showing proven ectopic bleeding and provide the first review of the image performance.CASE SUMMARY A 68-year-old man who had been rush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 four-day history of melena and fainting underwent multiple esophagogastroduodenoscopy procedures that failed to identify the source of bleeding.We used MPR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images,and found that the testicular vein had anastomosed with the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and they clustered together in the jejunal vessel wall,which caused sever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confirmed the location of bleeding.After transfusion and embolization therapy,the patient’s condition improved.CONCL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MPR combin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fers significant value in the localization and qualitative assessment of rare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The features of multiphase spiral scanning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sticular vein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Case report
下载PDF
薄层CT多征象联合多平面重组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
3
作者 于喜红 杨瑞 +4 位作者 刘继伟 弓莉 周静 王振静 高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1-245,共5页
目的 观察薄层CT多征象联合多平面重组(MPR)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接受胸部薄层CT扫描的TBTB患者并行MPR,观察病变直接与间接表现;比较轴位平扫CT(直接观察法)与其联合MPR(联合观察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目的 观察薄层CT多征象联合多平面重组(MPR)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TBTB)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34例接受胸部薄层CT扫描的TBTB患者并行MPR,观察病变直接与间接表现;比较轴位平扫CT(直接观察法)与其联合MPR(联合观察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直接观察法诊断TBTB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分别为38.88%(201/517)、98.13%(1 789/1 823)、85.53%(201/235)、84.99%(1 789/2 105)及85.04%(1 990/2 340),联合观察法上述各项分别为91.10%(471/517)、98.85%(1 802/1 823)、95.54%(471/493)、97.51%(1 802/1 848)及97.14%(2 273/2 340);2种方法间敏感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而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薄层CT多征象联合MPR可有效诊断TBT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支气管疾病 气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组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in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4
作者 Guo-Jie Li Ming-Xian Zha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17期2989-2994,共6页
BACKGROUND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ent placem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one-time and could not be repeate... BACKGROUND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common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Stent placem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was one-time and could not be repeatedly adjusted during the operation.Therefore,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ardiovascular physicians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branch status,position,angle,and other information regarding aortic arch dissection before surgery.AIM To provide more references for clinical cardiovascular physicians to develop treatment plans.METHODS Data from 153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at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21 and Dec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collected.All patients underwent 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Based on distinct post-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s,the patients were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oups: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n=55),volume reconstruction(VR)(n=46),and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n=52).The detection rate of aortic rupture,accuracy of the DeBakey classification,rotation,and tilt angles of the C-arm during the procedure,dispersion after stent release,and the incidence of lat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s of interlayer rupture in the MPR and VR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MIP group(P<0.05).The detection rates of De-Bakey subtypesⅠ,Ⅱ,andⅢin the MPR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MIP group,and the detection rate of typeⅢin the MP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VR group(P<0.05).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etection rates of typesⅠandⅡcompared to the VR group(P>0.05).The scatter rate of markers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MP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VR and MIP groups(P<0.05).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PR in the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has improved the detection rate of dissection rupture,the accuracy of anatomical classification,and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Endovascular repair of aortic dissection Image-processing technology Rate of aortic rupture Volume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颅缝CT-MPR技术的北方成人年龄推断
5
作者 魏璇 陈雨珊 +6 位作者 丁杰 宋长兴 王俊静 彭钊 邓振华 伊旭 范飞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8-134,142,共8页
目的运用CT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技术获取颅缝断层图像,建立中国北方汉族成人年龄推断模型,探讨颅缝闭合规律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年龄推断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9~80岁健康北方汉族成人头部CT样本132例。对... 目的运用CT和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技术获取颅缝断层图像,建立中国北方汉族成人年龄推断模型,探讨颅缝闭合规律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年龄推断中的适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9~80岁健康北方汉族成人头部CT样本132例。对颅骨进行容积重组(volume reconstruction,VR)和MPR,每例样本生成160张颅缝断层图像。根据颅缝闭合分级标准对颅缝MPR图像进行评分,分别计算矢状缝、左右侧冠状缝和左右侧人字缝的平均闭合等级。以上述等级为自变量,建立北方汉族成人年龄推断的线性回归模型和梯度提升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决策树回归和贝叶斯岭回归4种机器学习模型,并评估各模型推断年龄的准确性。结果各颅缝闭合等级均与年龄呈正相关,其中矢状缝相关性最高。4种机器学习模型年龄推断的准确性均高于线性回归模型,其中支持向量回归模型的准确性最高,平均绝对误差为9.542岁。结论机器学习模型和颅骨CT-MPR技术可联合用于中国北方汉族成人的年龄推断,但在法医学实践中仍需与其他成人年龄推断指标联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年龄推断 机器学习 颅缝 计算机体层成像 多平面重组 汉族
下载PDF
枢椎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CT重建的形态分型
6
作者 郝帅 马迅 +2 位作者 张彦男 赵浩亮 柳青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876-2880,共5页
背景:有研究建议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必须进行CT多平面重建,以确定每个患者C2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并设计合适的螺钉轨迹和直径,评估置钉的可行性,以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利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枢椎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进... 背景:有研究建议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必须进行CT多平面重建,以确定每个患者C2椎弓根的解剖结构,并设计合适的螺钉轨迹和直径,评估置钉的可行性,以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的:利用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枢椎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进行形态学分型,用于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西门子syngo.via软件CT多平面重建功能,对200例患者(400枚枢椎椎弓根)的颈椎CT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椎弓根轴线方向调整CT多平面重建定位线,重建出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的切面断层图像,根据其形态特点将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分为3型:1型,“钩”型,其中1a型外径宽度(a1)>0.4 cm,1b型外径宽度(a1)≤0.4 cm;2型,“类圆/椭圆”型;3型,“横椭圆”型,比较3种分型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的外径宽度(a1)、髓腔宽度(a2)、外径高度(d1)、髓腔高度(d2),评估3种分型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可行性。结果与结论:①400枚枢椎椎弓根中1型269枚,2型130枚,3型仅1枚。②1型,2型平均外径高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平均髓腔高度、平均外径宽度及平均髓腔宽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1型,2型平均外径宽度≤0.4 cm数量占比分别为42例(15.6%)、0例(0.0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第3型仅1例,外径高度、髓腔高度、外径宽度、髓腔宽度分别为1.20 cm、0.84 cm、0.64 cm、0.31 cm。③结果提示,1a型、2型和3型患者可安全置入枢椎椎弓根螺钉,无需进一步测量评估;1b型患者慎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因此对于1型需要进一步测量椎弓根峡部复合体最狭部外径宽度,以评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椎弓根螺钉 多平面重组 椎动脉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 并发症
下载PDF
多平面重建及3D打印在前交叉韧带翻修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梁杰晖 吴松 +7 位作者 沈民仁 鲁安洁 谭凌捷 罗洁文 封景 曹阳博 王姣菊 何金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112,共18页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韧带重建手术存在较高的失败率,骨道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失败因素。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在术前较为精准地制订翻修手术过程中骨道的实施方案,提高翻修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术前通过多... 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韧带重建手术存在较高的失败率,骨道异常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失败因素。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在术前较为精准地制订翻修手术过程中骨道的实施方案,提高翻修手术成功率。本研究术前通过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技术测定骨道位置和直径及3D打印模型建立模拟骨道,以制订前交叉韧带翻修术方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至2021年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前交叉韧带翻修术的12名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术前制订的膝关节3D打印模型及术前膝关节CT数据。测量骨道直径及位置,以此为基础指导术中翻修骨道的建立,并对术后的骨道进行再次测量及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包括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the 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 Knee Evaluation Form,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运动等级评分]。结果:术前通过测量发现4名患者的股骨骨道位置和2名患者的胫骨骨道位置欠佳,通过MPR与3D打印技术指导术中新骨道的建立,术后测量所有患者的骨道位置满意。术前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测量值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P<0.05)和0.889(P<0.001),组间相关系数分别为0.811(P<0.05)和0.784(P<0.05);术中建立的股骨与胫骨骨道内口直径与术后复查CT测量的股骨及胫骨骨道内口直径的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P<0.001)和0.987(P<0.001)。12名患者末次随访的各项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01),再次手术率为0。结论:MPR与3D打印技术能较为精准、有效地测量前交叉韧带重建骨道参数,为重建失败患者制订个性化的翻修方案,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翻修 骨道测量 多平面重建 3D打印 数字骨科学
下载PDF
基于多平面重组后处理技术对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诊断及教学价值研究
8
作者 刘玉建 吕敏丽 +3 位作者 李艳 黄杰 李静 仲建全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 分析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CT表现特征,加深对此病的影像学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基于多平面... 目的 分析支气管内型错构瘤的CT表现特征,加深对此病的影像学认识,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的2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患者,分析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基于多平面重组技术,显示病灶特征与支气管关系。结果 本组21例均为男性,年龄35~77岁;右肺上叶支气管、中叶支气管、下叶支气管各3例;左主支气管6例;左肺上叶支气管6例;6例伴阻塞性肺不张或肺炎;9例病灶内见钙化,9例见脂肪成份;18例行增强扫描,12例未见明显强化,6例轻度强化;2例纵隔内见肿大淋巴结。结论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是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多平面重组技术的运用能充分显示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及病灶与支气管的关系,更有助于疾病诊断及临床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错构瘤 支气管内型错构瘤 多平面重组
下载PDF
基于超声多平面测量的胸腔积液定量分析
9
作者 唐大川 张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296-300,共5页
目的探讨2个超声多平面测量公式用于定量坐位患者胸腔积液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3年2~7月因临床需要行穿刺引流的胸腔积液患者87例(共引流96处胸腔积液),分为训练组56例,验证组31例。均取坐位进行超声检查,采用1个线性模型和... 目的探讨2个超声多平面测量公式用于定量坐位患者胸腔积液的准确性。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3年2~7月因临床需要行穿刺引流的胸腔积液患者87例(共引流96处胸腔积液),分为训练组56例,验证组31例。均取坐位进行超声检查,采用1个线性模型和2个超声多平面测量公式(柱体模型、可变柱体模型)分别计算胸腔积液量(V_(预1)、V_(预2)、V_(预3)),随后立即于超声引导下行胸腔穿刺术,记录实际胸腔积液量(V_(实))。采用线性回归分析V_(预1)、V_(预2)、V_(预3)与V_(实)的关系;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和Bland-Altman图分析V_(预1)、V_(预2)、V_(预3)与V_(实)的一致性。结果训练组中V_(预1)、V_(预2)、V_(预3)分别为(507.6±158.2)ml、(515.2±170.7)ml、(508.3±166.9)ml;验证组中V_(预1)、V_(预2)、V_(预3)、V_(实)分别为(551.0±172.7)ml、(568.1±198.4)ml、(563.2±200.6)ml、(563.2±208.6)ml。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训练组中V_(预1)、V_(预2)、V_(预3)与V_(实)均呈线性相关(R^(2)分别为0.697、0.912、0.945,均P<0.05)。训练组和验证组中V_(预1)、V_(预2)、V_(预3)与V_(实)的一致性均好(ICC分别为0.833、0.955、0.972和0.828、0.957、0.984,均P<0.05);Bland-Altman图分析显示,验证组中V_(预2)、V_(预3)与V_(实)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通过超声多平面测量能准确定量坐位患者胸腔积液,其中可变柱体模型的准确率最高,柱体模型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定量分析 胸腔积液 多平面测量
下载PDF
HRCT的双斜位MPR对上半规管裂的诊断价值分析
10
作者 刘本波 夏海泓 王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6期958-960,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双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重建上半规管,观察上半规管裂(SSCD)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1988例患者... 目的探讨利用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的双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重建上半规管,观察上半规管裂(SSCD)的影像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选取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1988例患者的CT图像,利用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评价有无上半规管裂,记录病变发生部位、形态,观察影像学表现。结果存在上半规管裂的11例患者中单侧SSCD 9例(81.8%),其中左侧4例(36.3%),右侧5例(45.5%),双侧SSCD 2例(18.2%)。发生部位:顶壁偏前1个(7.7%)、顶壁正中7个(53.8%)、顶壁偏后5个(38.5%)。结论HRCT的双斜位MPR后处理技术能明确显示SSCD骨质缺损的部位,对SSC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半规管裂 双斜位多平面重组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三维磁共振神经成像在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中的价值
11
作者 李红磊 陈晓霞 +1 位作者 陈岩 何绪成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多平面重建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D-FIESTA-C序列进行成像,扫描时每只脚均与胫骨呈90゜以便于测量标准化。采用多平面重建的方法,在同一层面最大范围显示... 目的:探讨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多平面重建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可行性。方法:采用3D-FIESTA-C序列进行成像,扫描时每只脚均与胫骨呈90゜以便于测量标准化。采用多平面重建的方法,在同一层面最大范围显示踝管胫神经及其分支并测量,观察其形态学特点。结果:足底内侧神经与足底外侧神经分叉的角度为6°~35°,在MPR图像上跟骨内侧神经及跟骨下神经的显示率均为100%,且跟骨下神经的起点总是在跟骨内侧神经起点的远端。结论:3D-FIESTA-C序列多平面重建可理想地显示胫神经及其分支的形态学特征及位置,有利于踝管胫神经及分支相关病变的影像学诊断及手术治疗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 三维双激发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多平面重建 踝管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用于磨玻璃结节样肺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龚海鹏 司海峰 +1 位作者 邢金丽 丁勇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2期52-54,共3页
目的 通过将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磨玻璃结节(GGN)样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探讨MS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150例GGN样肺腺癌患者(共150个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 目的 通过将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应用于磨玻璃结节(GGN)样肺腺癌的临床诊断,探讨MSCT对其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5月~2022年4月至我院就诊的150例GGN样肺腺癌患者(共150个结节)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浸润前病变组(86例)和浸润性病变组(64例)。对所有入组患者MS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MSCT征象;以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基准,分析MSCT对p GGN样肺腺癌的诊断效能及对病理分型诊断准确率。结果 浸润前病变组与浸润性病变组患者在病灶大小、边缘情况、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浸润性病变边缘多见“分叶”征或“毛刺”征,形态以类圆形为主。MSCT诊断p GGN样浸润性病变的敏感度为92.19%,特异度为93.02%,准确性92.67%。MSCT对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原位腺癌(AIS)、微浸润性腺癌(MIA)、浸润性腺癌(IAC)诊断准确率分别是100%、100%、94.44%、89.2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符合率高(P>0.05)。结论 MSCT多平面重建技术对于GGN样肺腺癌浸润前病变、浸润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且有助于进行不同病理亚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磨玻璃结节样 肺腺癌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露茜 周希彬 陶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079-1082,共4页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是通过对CT薄层轴位图像进行计算机后期处理,还原出人体器官的三维立体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剖切,可获得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切面及其他任意角度切面的二维图像的技术。近年来,该技术的...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是通过对CT薄层轴位图像进行计算机后期处理,还原出人体器官的三维立体的形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剖切,可获得冠状位、矢状位、轴位的切面及其他任意角度切面的二维图像的技术。近年来,该技术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综述了泪道CT造影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技术的发展简况及其在泪道影像解剖研究、在泪道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对泪道手术的指导意义及目前存在的尚未解决的问题,发现该技术可以在多个平面可以显示鼻泪管全貌,更加直观和准确地显示泪道阻塞部位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尤其有助于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及泪道手术方案的制定。但对于泪囊前泪道阻塞患者,仍有无法通过泪点泪小管注射造影剂入泪囊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CT造影 三维重建 多平面重组 泪道疾病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元 王凯 孙小飞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89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行CT多...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89例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先行CT多平面重建,再行根治性放疗(调强或适形放疗等),每周5次,共计6周。记录患者近期疗效。比较放疗前后淋巴结长径和短径、最大管壁厚度;比较不同疗效患者淋巴结长径和短径、最大管壁厚度;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淋巴结长径和短径对食管癌患者放疗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食管癌患者放疗近期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食管癌患者放疗后淋巴结长径和短径均显著短于放疗前(均P <0.05),放疗后最大管壁厚度较放疗前无明显变化(P> 0.05)。放疗后有效患者淋巴结长径和短径均显著短于无效患者(均P <0.05)。不同疗效的患者最大管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ROC曲线分析,淋巴结长径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近期疗效的敏感度为76.91%,特异度为85.52%;淋巴结短径预测食管癌患者放疗近期疗效的敏感度为76.50%,特异度为84.2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淋巴结长径和短径是食管癌患者放疗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05)。结论 CT多平面重建技术后获得的多平面淋巴结形态学特征可作为食管癌放疗患者疗效评估的辅助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T多平面重建技术 放射治疗 疗效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静脉肾盂造影在输尿管阴性小结石中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超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P)在输尿管阴性小结石(UN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疑似UNSS患者60例,均采用MSCT平扫与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IVP检查,以输尿管检查为“金标准”,统计两...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静脉肾盂造影(IVP)在输尿管阴性小结石(UN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疑似UNSS患者60例,均采用MSCT平扫与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IVP检查,以输尿管检查为“金标准”,统计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和诊断效能,比较结石检出率。结果本组60例疑似UNSS患者中,经输尿管检查确诊阳性52例,阴性8例;MSCT平扫诊断出真阳性39例,真阴性5例;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IVP诊断出真阳性51例,真阴性7例;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IVP诊断灵敏度98.08%(51/52)、准确度96.67%(58/60)较MSCT平扫75.00%(39/52)、73.33%(44/60)高,漏诊率1.92%(1/52)较MSCT平扫25.00%(13/52)低(P<0.05);52例UNSS患者中,经MSCT平扫检测出48个结石,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14个、18个、16个,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IVP检查共检测出75个结石,输尿管上段、中段、下段分别为31个、19个、25个,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IVP检测输尿管上段结石检出率41.33%(31/75)较MSCT平扫29.17%(14/48)高(P<0.05)。结论MSCT多平面重建联合IVP诊断UNSS可提升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显著减少漏诊情况的发生,且二者联合能提升结石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阴性小结石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静脉肾盂造影
下载PDF
人工耳蜗植入术后CT影像学评估的临床价值及进展
16
作者 顾文汐 贾欢 吴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63-1469,共7页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儿童和成人患者的主要手段。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是影响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后残余听力的保存与电极植入过程中对内耳结构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适当的植入深度和理想的... 人工耳蜗植入术是治疗重度及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儿童和成人患者的主要手段。电极在耳蜗内的位置是影响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后残余听力的保存与电极植入过程中对内耳结构的损伤程度密切相关,适当的植入深度和理想的电极位置对于良好的频率识别至关重要。植入后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片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术(computed tomography,CT)。相比X线片,CT具有三维成像的优势。通过植入术后的CT影像学检查和评估,能够明确电极的完整程度,有助于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辅助术后调机或故障分析。基于CT影像学的三维重建方法让电极位置的评估更加直观和准确,有助于判断植入过程对于内耳精细结构损伤的程度,分析对听觉、言语预后的影响。人工耳蜗植入后的CT影像学评估在推动电极设计、改进柔手术技巧、推广机器人或手术导航等新手段的应用等方面功不可没,越来越受到有关研究者的关注。该文就人工耳蜗植入术后CT影像学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技术进展等进行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植入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术 多平面重建 三维融合重建
下载PDF
MPR重建和VR重建CT引导在肺寡转移瘤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王玉华 余锋 方科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79-284,共6页
目的探讨MPR重建和VR重建CT引导在肺寡转移瘤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行肺腺癌和结直肠癌肺寡转移瘤消融术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普通轴位CT引导,25例采用MP... 目的探讨MPR重建和VR重建CT引导在肺寡转移瘤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医院行肺腺癌和结直肠癌肺寡转移瘤消融术患者5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采用普通轴位CT引导,25例采用MPR重建和VR重建CT引导。分析比较两组完全消融率、并发症发生率、1年局部控制率以及消融病灶的无疾病进展时间的差异。结果常规扫描组和MRP组完全消融率分别为67.7%和92.0%,P=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5%和12.0%,P=0.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1.0%和92.0%,P=0.04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4.9个月(95%CI,13.1个月~16.7个月)和17.5个月(95%CI,15.3个月~19.7个月),P=0.2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PR重建和VR重建CT引导较普通轴位CT在肺寡转移瘤消融术中可以提高完全消融率和1年局部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R重建 VR重建 肺寡转移瘤 消融术
下载PDF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煜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4期62-62,74,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医院检测的4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中患者,对患者MSCT及MPR技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对比手术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结果MSCT检测... 目的探讨卵巢囊肿蒂扭转采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医院检测的45例卵巢囊肿蒂扭转中患者,对患者MSCT及MPR技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对比手术病理组织诊断结果。结果MSCT检测均显示盆腹腔囊性肿块,33例患者囊壁增厚,15例患者囊壁密度不均匀,见分层,囊肿厚度不对称,存在条索状软组织相连,延伸至一侧子宫角部或附件,MPR可见蒂部一端连结子宫角部或附件,另一端连结囊肿,15例患者存在囊壁钙化,有27例患者存在盆、腹腔积液,积液位于子宫直肠陷窝、盆底、囊肿边缘、结肠旁沟、肝肾隐卧、肝周;与手术病理组织诊断结果对比,手术病理诊断准确率高于MSCT(100.00%VS 84.44%)(P<0.05),但MSCT与手术病理对于囊肿平均直径、囊肿加厚厚度检查结果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卵巢囊肿蒂扭转在MSCT及MPR技术下有独特的特征表现,清晰显示卵巢囊肿蒂扭转及其积液情况,可了解到患者目前的情况,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建技术 卵巢囊肿蒂扭转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胃癌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9
作者 贾庆元 孙海涛 李杰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340-343,共4页
目的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胃癌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 目的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在胃癌中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1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入院时均接受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对胃癌患者术前的肿瘤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诊断价值。结果126胃癌患者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肿瘤侵犯程度Tis期15例,占11.90%;T 1期23例,占18.25%;T 2期26例,占20.63%;T 3期38例,占30.15%;T 4期24例,占19.05%。淋巴结转移N 0期31例,占24.60%;N 1期43例,占34.13%;N 2期33例,占26.19%;N 3期19例,占15.08%。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对胃癌术前肿瘤侵犯程度诊断的总符合率为95.24%(120/126),对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的总符合率为75.40%(95/126),经Kappa一致性度量,其检查胃癌术前肿瘤侵犯程度的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39,P<0.001);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检查胃癌术前淋巴结转移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66,P<0.001)。结论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及MPR技术对胃癌患者术前的肿瘤侵犯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均具有诊断价值,其检查肿瘤侵犯程度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淋巴结转移情况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肿瘤分期 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 多平面重建 评估价值
下载PDF
MPR重建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术应用价值
20
作者 王玉华 余锋 方科 《现代医药卫生》 2023年第22期3813-3816,共4页
目的探讨MPR重建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行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患者79例,其中MPR重建CT引导44例(MPR组),普通轴位CT引导35例(普通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 目的探讨MPR重建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该院行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患者79例,其中MPR重建CT引导44例(MPR组),普通轴位CT引导35例(普通组)。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MPR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7.7%,普通组为8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73例穿刺成功患者腹膜后肿物为恶性淋巴瘤(39.7%)、转移瘤(43.8%)、神经鞘瘤(5.5%)及淋巴结结核(11.0%)。MPR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5%,普通组为4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MPR重建CT引导下经皮腹膜后肿物穿刺活检术是安全可靠的,较普通CT引导穿刺成功率提高,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物 穿刺 CT引导 活检术 MPR 多平面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