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tors affecting daily activiti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Pcng Liu Chcng-yc Zhou +2 位作者 Ying Zhang Yun-fcng Wang Chang-lin Zou 《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SCIE CAS 2010年第2期118-121,共4页
BACKGROUND: Strok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long-term disability.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aily activiti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o as to take interven... BACKGROUND: Strok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and long-term disability.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investigat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daily activiti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so as to take interventional measures earlier to improve their daily activities.METHODS: A total of 149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recruited into this prospective study. They were admitted to the Encephalopathy Center,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College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August 2008 to December 2008. The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tients and cerebral infarction risk factors on the first day of admission were recorded.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 plasma glucose (PG), and many others of laboratory targets were collected in the next morning. Barthel index (BI) was calculated at 2 weeks and 3 months respectively after onset of the disease at the outpatient clinic or by telephone call. Lung infection,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if any were recorded on admission.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s and the GCS scores were recorded within 24 hours on and after admission, at the second week, and at the third month after the onse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factors of BI at 2 weeks and 3 months after onset were the initial PG level, WBC count and initial NIHSS scores. Besides,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on admission was also the factor for BI at 3 months.CONCLUSION: A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control these factors to improve the daily activities of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ebral infarction Barthel index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Svate-3和NGF联合应用对MCI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晔 李媛 +2 位作者 刘永林 李屹 周郦楠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蝮蛇抗栓酶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多发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栓子栓塞阻断法,建立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通过大鼠海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血府逐瘀汤、蝮蛇抗栓酶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多发性脑梗...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蝮蛇抗栓酶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多发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采用微栓子栓塞阻断法,建立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通过大鼠海马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血府逐瘀汤、蝮蛇抗栓酶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对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影响。结果:术后7 d,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NKB阳性神经元百分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蝮蛇抗栓酶及神经生长因子联合应用能使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海马组织缺血部位有所恢复,对多发性脑梗死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汤 蝮蛇抗栓酶 神经生长因子 多发性脑梗死 大鼠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丁光真 《黑龙江科学》 2021年第4期56-57,共2页
探究将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选取2019年111月在广河县人民医院住院的4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所有患者的脑梗塞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患者手术前均接受了X线计... 探究将磁共振成像(MRI)与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CT)应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诊断的效果。选取2019年111月在广河县人民医院住院的46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所有患者的脑梗塞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患者手术前均接受了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比螺旋CT的诊断准确率和诊断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X线计算机成像技术检查结果中,有6例为大脑前动脉狭窄,6例为大脑前动脉闭塞,8例为颈内动脉末端闭塞,8例为大脑中动脉闭塞,7例为大脑中动脉狭窄,确诊率达76.09%。MRI诊断检验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完全一致,两种检查结果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MRI诊断方案能够获得较好的诊断价值,能明确患者具体的梗塞部位和状况,能够对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方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MRI与CT影像检查在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4
作者 刘佳 王俊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3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采用颅脑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对120例患者分别采取MRI检查与CT检查,对比MRI与CT的诊断...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采用颅脑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滨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对120例患者分别采取MRI检查与CT检查,对比MRI与CT的诊断效能。结果:与CT检查相比,MRI检查对不同直径梗死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24 h、24~72 h发病时间的梗死病灶的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72 h病灶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对基底节区、脑干、脑旁室、顶叶以及丘脑部位的梗死病灶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MRI、CT检查均能有效检出多发性脑梗死,但MRI检查在多发性脑梗死的早期病灶、不同直径病灶以及不同部位病灶的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MRI 颅脑CT 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耿玉娟 吴敏 +1 位作者 陈凤 曹云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685-690,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吸烟史、饮酒史、运动状况、饮食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高血压史、家族脑卒中史、家族糖...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方法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民族、吸烟史、饮酒史、运动状况、饮食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高血压史、家族脑卒中史、家族糖尿病史、合并心脏病、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合并糖尿病、脑梗死位置和NIHSS评分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影响。结果450例患者中40例(8.89%)发生血管性认知障碍。年龄、婚姻状况、运动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脑卒中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梗死位置和NIHSS评分是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婚姻状况、运动状况、家族痴呆史、家族脑卒中史、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血脂、脑梗死位置和NIHSS评分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应在临床实践中加以重视,以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血管性认知障碍 风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苏醒 余洋 +1 位作者 王洁 孙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32-137,共6页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6例中青年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觉负担量表(SPBS)评估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收集临... 目的分析中青年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86例中青年AC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感觉负担量表(SPBS)评估自我感受负担情况。收集临床资料并分析不同临床资料特征者SPBS评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SPBS评分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SPBS评分与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相关性。采用中介模型分析病耻感在自我感受负担、医学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结果186例中青年ACI患者SPBS(36.24±5.63)分;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家庭关怀度、慢性病病耻感、医学应对方式、生存质量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P<0.05);SPBS评分与APGAR、SSRS、WHOQOL-BREF、面对维度呈负相关,与SSCI、FoPQ-SF、回避维度、屈服维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主要照顾者、社会支持、生活自理能力、照顾者健康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进展恐惧水平、家庭关怀度、慢性病病耻感、医学应对方式、生存质量为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临床医生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自我感受负担,针对性干预措施及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中青年 多元线性回归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
7
作者 沈连华 张冬梅 崔杨慧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期38-41,46,共5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MID患者8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和常...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海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MID患者85例,采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1)。两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和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采用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心通胶囊联合盐酸多奈哌齐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血液流变学、脑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白细胞介素18、丙二醛、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和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和长谷川简易智能评定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4/44)、7.32%(3/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盐酸多奈哌齐的基础上加用脑心通胶囊,可减轻MID患者的炎症反应、氧化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提高脑血液灌注量,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 脑心通胶囊 炎症 脑灌注 认知功能 安全性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钙片致全身严重皮疹1例分析
8
作者 李芳 龙秀英 +1 位作者 柏娜 魏京霞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8期939-942,共4页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引起全身严重皮疹的临床特点及可能致敏机制,为慢病患者多重用药提供警示,并为其早期临床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多重用药(氨氯地平、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右崁醇)后出现全身皮...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引起全身严重皮疹的临床特点及可能致敏机制,为慢病患者多重用药提供警示,并为其早期临床处置提供参考。方法通过1例老年脑梗死患者多重用药(氨氯地平、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右崁醇)后出现全身皮疹,停用尤瑞克林、依达拉奉右崁醇,调整阿司匹林为氯吡格雷后患者皮疹仍加重,停用全部药物(只保留抗过敏药物)后皮疹逐渐消退,后恢复氯吡格雷、氨氯地平后患者皮疹未复发的全病程,采用Naranjo评分及结合文献资料,分析可能致敏的药物。结果根据患者皮疹的临床表现以及皮疹消退的时间与临床用药的关系,结合阿托伐他汀Naranjo评分5分,考虑其很有可能是引起患者皮疹的药物。结论慢病患者多重用药过程中,临床需注意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在用药数天后引起全身严重皮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片 严重皮疹 脑梗死 不良反应 多重用药 慢病管理
下载PDF
CT、MRI联合检查在急性多发性脑梗死诊断中的效能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文亲 徐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0期132-134,共3页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查在多发性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85例疑似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检查在多发性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85例疑似ACI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MRI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金标准,比较CT、MRI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ACI的结果、效能,并采用Kappa检验分析CT、MRI单项及联合检查与DSA检查的一致性。结果:金标准检查结果显示,85例疑似ACI患者中,阳性60例,阴性25例;CT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5例,阴性30例;MRI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6例,阴性29例;CT、MRI联合检查结果显示,阳性59例,阴性26例;CT、MRI联合检查诊断ACI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CT、MRI单项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CT检查与金标准检查诊断ACI的一致性尚可;MRI检查诊断与金标准检查诊断ACI的一致性尚可;联合检查诊断与金标准检查诊断ACI的一致性良好。结论:CT、MRI联合检查诊断ACI的效能高于二者单项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改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10
作者 郑雨娴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2期281-28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改善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对于改善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68例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应用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心理情绪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情绪指标评定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以有效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医护工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临床规范化护理管理 预后影响
下载PDF
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11
作者 雷小梅 陈祥格 余建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1期9-13,共5页
目的比较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灶部位及不同病灶大小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选择155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以脑梗死... 目的比较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灶部位及不同病灶大小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方法选择155例疑似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检查和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以脑梗死临床指南确诊为“金标准”,共有111例患者确诊为多发性脑梗死,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不同发病时间、不同病灶部位、不同病灶直径患者的检出情况;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病灶检出数、检出病灶直径;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磁共振检查对发病时间<6 h、6~23 h、24~71 h患者的检出率及总检出率分别为52.63%、92.59%、95.35%、88.29%,均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15.79%、37.04%、58.14%、53.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对基底节、额叶、丘脑、顶叶、脑干病灶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1.17%、57.66%、43.24%、37.84%、9.91%,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49.55%、32.43%、24.32%、20.72%、2.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对病灶直径<2 mm、病灶直径≥2 mm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93.83%,均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30.00%、61.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的病灶检出数为(2.90±0.42)个/人,明显多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1.89±0.30)个/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共检出病灶322个,检出病灶直径为(7.84±1.42)mm;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共检出病灶210个,检出病灶直径为(10.66±2.06)mm,磁共振检查的检出病灶直径明显小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灵敏度为88.29%、特异度为93.18%、准确度为89.68%,明显高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的53.15%、75.00%、59.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与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均为诊断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重要检查方法,但磁共振检查对多发性脑梗死微小病灶、病灶定位(基底节区、额叶、丘脑、顶叶、脑干)的诊断价值更好,临床诊断效能也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死 磁共振 计算机断层扫描 诊断效能
下载PDF
颅脑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溶栓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探讨
12
作者 余占江 石少聪 +1 位作者 谢文轲 薛朕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8期1762-1766,共5页
目的探讨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溶栓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老年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溶栓术治疗,并于术前行颅脑MRI检查。随访3个月后评估预后,并将MCI患者... 目的探讨颅脑磁共振成像(MRI)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溶栓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9月本院收治的168例老年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溶栓术治疗,并于术前行颅脑MRI检查。随访3个月后评估预后,并将MCI患者分为A组(预后不良)和B组(预后良好),比较两组颅脑MRI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CI溶栓术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颅脑MRI对老年MCI溶栓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老年MCI患者中预后不良发生率为35.12%(59/168)。A组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B组(P<0.05),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脑血容积(CBV)、脑血流量(CBF)均低于B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P、MTT、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至溶栓时间、CRP水平均是老年MCI溶栓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DC、CBV、CBF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ADC、CBV、CBF、TTP、MTT联合预测老年MCI溶栓术后预后不良的灵敏度和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4.92%、0.916,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其特异度与各指标单独预测基本一致。结论颅脑MRI参数ADC、TTP、MTT、CBV、CBF均可预测老年MCI溶栓术后预后情况,但各参数联合能够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脑梗死 溶栓术 预后不良 预测价值
下载PDF
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李月 杨在利 +1 位作者 刘兵 白子博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8期42-45,59,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患者,将其中54例并发后循环多发脑... 目的:探究磁共振(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对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归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38例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患者,将其中54例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患者纳入发生组,84例未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患者纳入未发生组。所有患者均采用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比较两组患者基底动脉(BA),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峰(Vs)、舒张峰流速(Vd)、平均峰(Vm)、脉动指数(PI)及血流阻力指数(RI),以及颅内责任斑块特征和椎BA分级。结果:未发生组患者BA的Vs、Vd、Vm、PI及RI指标均高于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42、4.323、7.367、4.824、2.351,P<0.05);未发生组颅内斑块狭窄程度(60.31±4.24)%。低于发生组的(73.67±5.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76,P<0.05)。两组斑块面积、斑块负荷、动脉重构指数以及偏心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组患者椎BA分叉高度等级和椎BA偏移度等级均低于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7、6.419,P<0.05)。结论:MR高分辨血管成像检查可清晰显示椎BA迂曲延长症患者血流速度、颅内斑块情况,并对椎BA进行分级,对预测椎BA迂曲延长症并发后循环多发脑梗死有显著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MR)高分辨血管壁成像 椎基底动脉迂曲延长症 后循环多发脑梗死 诊断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体层成像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研究
14
作者 杨建松 《临床研究》 2024年第7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与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放射科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2例疑似多发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与CT检...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与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在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放射科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82例疑似多发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与CT检查,将磁共振(MR)脑灌注成像结果作为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的“金标准”,对比不同检查方式下检出情况、诊断效能、不同部位病灶检出情况、检查时间与费用。结果MRI脑灌注成像检查结果显示有79例患者为多发性脑梗死患者,3例非多发性脑梗死患者。与CT检查阳性率82.93%相比,MRI检查阳性率95.12%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较CT高,其中灵敏度与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金标准检查结果显示基底节区、脑旁室、颞叶、丘脑与额叶处病灶各有49个、36个、30个、21个与38个。两种检查方式基底节区、颞叶区病灶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室旁、丘脑与额叶区病灶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费用较CT高,检查时间较CT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与CT均可用于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的诊断中,其中MRI阳性检出率、准确度、灵敏度、基底节区与颞叶区处检出情况较优,但该检查费用较高,检查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体层成像 多发性脑梗死 诊断效能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及其拆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大鼠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宋文婷 苗兰 +6 位作者 孙明谦 曹慧 史跃 马彦雷 李磊 马京泉 刘建勋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21-926,共6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方中益气药和活血药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气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微球致多发性脑梗复合睡眠剥夺法制备气虚血瘀型脑梗的病证结合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3.49 g·kg^(-1))、益气...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方中益气药和活血药对气虚血瘀模型大鼠气血的影响。方法:采用荧光微球致多发性脑梗复合睡眠剥夺法制备气虚血瘀型脑梗的病证结合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3.49 g·kg^(-1))、益气药组(1.08 g·kg^(-1))、活血药组(2.408 g·kg^(-1)),脑梗术后复合睡眠剥夺4周,期间每日给药1次。给药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负重力竭游泳时间和脉搏幅度,取血进行脑组织血液相关指标及病理切片分析。结果:相较假手术组,模型组动物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明显缩短,脉搏幅度也明显下降(P<0.01);模型组在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相比假手术组均显著升高(P<0.01),血清中ET-1、Ang-Ⅱ、IL-6、IL-1β和MDA水平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活血方组能延长负重游泳时间,提高脉搏幅度(P<0.05);活血药能降低各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益气药和全方可降低血浆黏度(P<0.05);益气药能降低Ang-Ⅱ值,益气组与活血组对ET-1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全方优于益气药和活血药组(P<0.01);各给药组IL-1β值相比模型组均有显著降低,活血药组IL-6也有明显降低(P<0.01);活血药和全方MDA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0.01)。病理形态学观察表明,模型组海马组织结构异常,见坏死和炎性浸润,益气组见神经元增生,活血组未见坏死区,全方组病理改变最少,且见炎性组织中细胞恢复状态。结论:益气药与活血药存在协同作用,益气以助血行,改善气虚血瘀,同时活血化瘀进而减少炎症因子及氧化产物的堆积,使全方效果既优于益气药也优于活血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脑梗 睡眠剥夺 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
下载PDF
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艳旭 刘建忠 +2 位作者 黄鸿程 梁晖 李世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索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痰瘀证和非痰瘀证各30例,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血清IL-6和TNF-α水平检测,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脑... 目的:探索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痰瘀证和非痰瘀证各30例,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血清IL-6和TNF-α水平检测,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组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 CA评分均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与非痰瘀证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证组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与血清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更严重,炎症细胞因子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死 痰瘀证 IL-6 TNF-Α
下载PDF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多发性脑梗死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立 宋文婷 +4 位作者 姚明江 王益民 王勇 王光蕊 刘建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是由银杏叶和蜜环菌组合而成的上市药物,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探讨该药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crtion,MCI)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纳多组(18 mg/kg)... 目的: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是由银杏叶和蜜环菌组合而成的上市药物,临床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探讨该药对大鼠多发性脑梗死(Multiple Cerebral Infacrtion,MCI)模型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金纳多组(18 mg/kg),银杏叶提取物组(9 mg/kg),天麻蜜环菌素片组(600 mg/kg),天麻蜜环菌粉组(300 mg/kg),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组(618 mg/kg),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组(309 mg/kg)。从大鼠颈总动脉向大脑中动脉方向注射荧光微球混悬血清,致使大脑动脉多发性阻塞,造成大鼠多发性脑梗死模型。灌胃给药28 d,末次给药后观察药物对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抓力、血清TNF-α、脑内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脑组织形态学的影响。结果:MCI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有显著障碍,抓力显著降低,脑组织内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NF-α水平升高,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检查显示,脑组织受损,有明显的梗死灶,神经细胞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显示CD34、GFAP有自修复的表达,Neu N低表达。给药28 d后,银杏蜜环口服溶液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抓力增加,脑内Glu和GABA显著降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病理结果显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保护脑缺血,改善由此导致的神经缺损程度;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胶质细胞及神经元修复。银杏蜜环口服溶液对神经功能的改善和脑内Glu、GABA水平的降低作用显著优于银杏叶提取物;增加抓力作用显著优于天麻蜜环菌;降低血清TNF-α水平程度则同时优于两者。结论:银杏蜜环口服溶液有保护脑缺血,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复方优于单一组份,且有一定的协同增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蜜环口服溶液 多发性脑梗死 氨基酸 肿瘤坏死因子 神经功能
下载PDF
重症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詹海涛 黄峰 陈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血栓形成性脑梗死(CI)患者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66例CI患者及46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定量分析,对66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同...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血栓形成性脑梗死(CI)患者并发出血性脑梗死(HI)、多脏器功能障碍(MODS)影响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66例CI患者及46例正常人血浆D-二聚体定量分析,对66例血浆D-二聚体水平不同程度持续增高CI患者HI、MODS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CI患者病后第4天及第14天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HI、MODS发生率越高(P<0.01)。结论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增高,提示高凝状态是CI重要病理生理基础。CI患者急性期、亚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HI、MODS发生率呈正相关,提示检测D-二聚体水平,可为临床评估重症CI患者的病情、疗效及预后提供有价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 多脏器功能障碍
下载PDF
首次脑梗死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多因素相关研究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涵 程言博 +1 位作者 樊红彬 耿德勤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CT或MRI确定首次脑梗塞患者282例,所有患者均为右利手。病灶部位:额叶53例,顶叶45例,颞叶50例,枕叶43例,丘脑33例,基底节174例,小脑30例,脑干51例;测定病灶体积;采用中文... 目的探讨首次脑梗死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CT或MRI确定首次脑梗塞患者282例,所有患者均为右利手。病灶部位:额叶53例,顶叶45例,颞叶50例,枕叶43例,丘脑33例,基底节174例,小脑30例,脑干51例;测定病灶体积;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①额叶、顶叶、颞叶、枕叶、丘脑、基底节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小脑、脑干梗死与认知功能障碍无相关性。②病灶体积大小与认知功能障碍呈显著相关性(P<0.05)。③MOCA总分与HAMD分值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认知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的HAMD得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首次卒中后有认知功能损害者呈低文化水平特征,有长期大量饮酒史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显著性异常(P<0.05)。结论认知功能障碍是首次脑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与卒中部位及体积有关,病灶体积大者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教育水平低、长期大量饮酒及抑郁患者更易发生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多因素分析
下载PDF
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恶性肿瘤患者13例临床特点总结 被引量:18
20
作者 张艳召 汪凯 +1 位作者 张辉 汪敬业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研究并总结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之后查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史、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13... 目的研究并总结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的隐匿性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搜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月~2016年5月以急性脑梗死为首发表现,之后查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史、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共纳入13例患者,消化系统或肺部肿瘤11例(84.6%),转移11例(84.6%),肿瘤指标阳性率66.7%。D-二聚体值增高11例(91.7%),FDP值增高10例(100%)。11例(84.6%)为多发性脑梗死,脑梗死病灶累及循环个数≥2占76.9%,前后循环同时累及占61.5%,小病灶占74.7%。结论该组患者肿瘤多来源于消化系统或肺部,转移比例高。D-二聚体和FDP值明显增高,阳性率高于肿瘤指标。梗死病灶容易出现在多个循环尤其是前后循环且以小病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隐匿性恶性肿瘤 急性多发性脑梗死 高凝状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