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Warm Death Trip——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Great Blue Yonder from the Dead Children Narrative Perspective
1
作者 黄洁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1期195-197,共3页
When it comes to the death,it can be gruesome or be dolente.However,the death also can be warm and be a new start of life.It is because we regard the death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at we show different attitude to... When it comes to the death,it can be gruesome or be dolente.However,the death also can be warm and be a new start of life.It is because we regard the death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at we show different attitude to the death.The novel The Great Blue Yonder which described the experience of the little protagonist died as a ghost wandering in the mortal world interpreted the death by fairy tale.In his wandering trip,he experience not only tears but also laughter.The more important experience he realized was that he took a new look at love and comprehended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Because of the dislocation between narrative perspective and narrative contents,the abnormal narrative perspective owns the unique artistic charm.This thesis aims to interpret the Great Blue Yonder by taking the abnormal narrative perspective as the point of view from the dual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ghosts and the children.The abnormal narrative perspective is endowed with the unique aesthetic effect because of its own aesthetic properties.It will make a great fresh aesthetic feast to rea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dead ghost narrative perspective the children narrative perspective DEATH The great blue yonder
下载PDF
An Analysis of the Colonialism in The Old Chief Mshlang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ology
2
作者 陈晶晶 《海外英语》 2018年第3期166-169,共4页
Doris Lessing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in English. The colonialism, one of her most concerned topics, is often revealed in many of her early works and so is in The Old Chief Mshlanga. In this story, Less... Doris Lessing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riters in English. The colonialism, one of her most concerned topics, is often revealed in many of her early works and so is in The Old Chief Mshlanga. In this story, Lessing first employs a third-person narrator and then a first-person narrator, both of whom adopt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from the protagonist within the story.What the two different person-narrators really differ is in the narrative voice. The narrative voice of the third-person narrator comes from the narrator outside the story, while the other one comes from the protagonist within the story. It is by means of the same perspective and the different narrative voice that Lessing vividly reveals the colonialism in The Old Chief Mshlan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IALISM The Old Chief Mshlanga narratOR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Voice
下载PDF
Narrative Patterns Research in O·Henry's Novels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丽君 邓薇薇 《海外英语》 2011年第8X期350-352,共3页
O·Henry is living in the time when novelists are in the great pursuit of narrative pattern research. Hence his works is inevitably influenced. Beside his humorous language, surprising ends and expressions, O·... O·Henry is living in the time when novelists are in the great pursuit of narrative pattern research. Hence his works is inevitably influenced. Beside his humorous language, surprising ends and expressions, O·Henry's novels in my opinion is also marvelous for his outstanding narrative patterns arrangement. In this article, a research will be conducted onto his narrative pattern in the aspects of narrative perspectives, narrative space and narrative time. By this research, more information and references is intended to obtai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rrative PATTERN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SPACE narrative Time
下载PDF
"Hunger Games" Feminist Narrative Resolve
4
作者 戴慧 《海外英语》 2016年第11期193-194,共2页
"The Hunger Games" is a personal heroine to type "I" perspective to expand public narrative fiction. Female Characters in "see" in establishing their dominant position, while the male mar... "The Hunger Games" is a personal heroine to type "I" perspective to expand public narrative fiction. Female Characters in "see" in establishing their dominant position, while the male marginal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female consciousness. Personal type disclosed in the narrative voice has justifiably authority, but the female narrator in the narrative process will encounter all kinds of repression, the author let people keep their own voice, using the first-person narrative voice group spokesmen style, interior monologue strategy digestion Men authority, breaking the traditional patriarchal narrative traditions under the order issued roundabout way hidden female voice, access to authoritative narra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INISM narrative perspective narrative voice narrative AUTHORITY
下载PDF
The Defamiliar Narrative in A Rose for Emily
5
作者 刘怡欣 《海外英语》 2019年第2期194-195,共2页
William Faulkner's novel A Rose for Emily tells the tragedy of an old virgin in the old South.The reader's confusion is often dismissed by the fact that it reverses the chaotic timing and transliteration of pe... William Faulkner's novel A Rose for Emily tells the tragedy of an old virgin in the old South.The reader's confusion is often dismissed by the fact that it reverses the chaotic timing and transliteration of personal pronouns.Once readers understand that story,they feel an unprecedented shock.Therefore,this work well achieved the"unfamiliar"artistic effect."Defamiliarization"was put forward by the Russian formalist Viktor Shklovsky.He advocated the purpose of art is to extend the reader's perception proces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defamiliarization"effect of this narra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ssian formalism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more insights into understanding this 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 ROSE for EMILY WILLIAM FAULKNER DEFAMILIARIZATION narrative perspective
下载PDF
托尼·莫里森《家》的叙事策略探析
6
作者 张楠 岳婧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4期100-102,107,共4页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家》在叙事艺术上展现了其独特的创新与深度。作者摒弃传统线性叙事,采用非线性、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手法,通过主人公弗兰克·莫尼及其妹妹茜的视角,以回忆、梦境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展开故事,展现他们逃离种...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家》在叙事艺术上展现了其独特的创新与深度。作者摒弃传统线性叙事,采用非线性、多层次多视角的叙事手法,通过主人公弗兰克·莫尼及其妹妹茜的视角,以回忆、梦境和现实交织的方式展开故事,展现他们逃离种族压迫后的精神回归之旅。莫里森运用细腻的心理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度挖掘黑人个体的身份认同危机、家庭关系的复杂纠葛以及对家园的追寻渴望。小说中的叙述时空交错,人物内心世界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映照,揭示了美国社会历史的深刻烙印和黑人群体的精神创伤。同时,通过对“家”这一主题的反复吟唱,莫里森探讨了家园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归宿,更是心灵救赎与文化记忆的载体。这种叙事策略赋予作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充分体现了莫里森卓越的叙事才能和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家》 多视角叙事 非线性叙事 象征与隐喻
下载PDF
卡夫卡小说的叙事艺术研究
7
作者 李佳颖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14-116,126,共4页
弗兰茨·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影响了现代小说的基本走向,他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用充满寓言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使小说艺术挣脱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桎梏,从而发生了从内容到主题的全面变革。本文从空间叙事、... 弗兰茨·卡夫卡的文学创作影响了现代小说的基本走向,他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用充满寓言化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困境,使小说艺术挣脱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桎梏,从而发生了从内容到主题的全面变革。本文从空间叙事、叙事视角及悖谬艺术等角度出发,探究卡夫卡小说的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夫卡 空间叙事 叙事视角 悖谬艺术
下载PDF
发现历史的“真义”——《历史的天空》的叙事策略和审美追求
8
作者 陈红梅 《皖西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98-101,106,共5页
《历史的天空》秉承“大义”的历史观,在尊重历史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摆脱既定的历史叙事模式,以“人”为中心,展开历史叙事,以人性为基点突出矛盾冲突。叙事中通过设置多个视点多条线索,还原了历史本有的丰富,揭示了历史规律的逻辑必然... 《历史的天空》秉承“大义”的历史观,在尊重历史客观存在的基础上,摆脱既定的历史叙事模式,以“人”为中心,展开历史叙事,以人性为基点突出矛盾冲突。叙事中通过设置多个视点多条线索,还原了历史本有的丰富,揭示了历史规律的逻辑必然性。同时,在历史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思考中,作者表现出的对个体成长的人文关怀和对崇高美学的执着追求,使小说文本呈现出严谨的现实主义精神和飞扬的理想主义激情紧密结合的审美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的天空》 历史叙事 审美追求 人性视角 崇高美学
下载PDF
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的叙事艺术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尧天 韩春萌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3-88,共6页
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对内涵深刻的“建军精神”在宏大叙事中进行了诠释。在叙事模式上传承了中国史传文学“踵事增华”、在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及“互现法”等优良传统。在叙事技巧方面,一是大量采用全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二是运用因果... 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对内涵深刻的“建军精神”在宏大叙事中进行了诠释。在叙事模式上传承了中国史传文学“踵事增华”、在戏剧冲突中塑造人物及“互现法”等优良传统。在叙事技巧方面,一是大量采用全知叙事和纯客观叙事,二是运用因果式线性结构模式。为消除“麦当劳化”影响,避免同类影视剧的题材和情节的同质化,南昌起义题材影视剧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创新,在影视艺术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起义影视剧 大叙事 全知视角 因果式线性结构 去“麦当劳化”
下载PDF
不可靠叙述视角的叙事判断——论《直到我找到你》中父母形象的认知轨迹
10
作者 刘阳 季水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8-163,共6页
《直到我找到你》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翰·欧文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进行叙述的一部自传性长篇小说。欧文运用不可靠叙述视角,独具匠心地塑造了父亲与母亲两个复杂多变的主要人物形象。在儿童叙述视角、成人叙述视角、图像叙述视角等不... 《直到我找到你》是美国当代作家约翰·欧文从第三人称有限视角进行叙述的一部自传性长篇小说。欧文运用不可靠叙述视角,独具匠心地塑造了父亲与母亲两个复杂多变的主要人物形象。在儿童叙述视角、成人叙述视角、图像叙述视角等不同叙述视角中,父母形象呈现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经历了从“慈母恶父”的建构、解构与重构的认知轨迹,对人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进行诊断,探索并试图对人类走出痛苦困境开出一剂良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靠叙述 叙述视角 叙事判断 父母形象
下载PDF
《离岸人》中的叙述分层与跨层冲突
11
作者 柏慧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
华裔作家丽萨•康创作的《离岸人》是由三重叙述分层组成的嵌套型叙事结构,故事外叙述层的异故事叙述者以外聚焦视角设置叙述框架,故事内叙述层的全知叙述者以零聚焦视角展现主人公的生活境遇,元故事叙述层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以内聚焦视角... 华裔作家丽萨•康创作的《离岸人》是由三重叙述分层组成的嵌套型叙事结构,故事外叙述层的异故事叙述者以外聚焦视角设置叙述框架,故事内叙述层的全知叙述者以零聚焦视角展现主人公的生活境遇,元故事叙述层的第一人称叙述者以内聚焦视角展现主人公面临的伦理困境与无奈之下作出的伦理选择。小说中的叙述跨层由叙述者或人物跨越自身所处叙述层并入侵其他叙述层产生,叙述者与人物的抗衡与牵制产生了一系列跨层冲突,不但导致文本解读的多重可能性,而且投射了现实世界中的移民政策、身份错位与文化冲突等族裔问题,引发社会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萨•康 《离岸人》 华文文学 移民 叙述 视角
下载PDF
电视新闻叙事的视角转换与主题建构——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的一则新闻为例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军华 王晓勇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叙事活动是人们把自己的各种历史经验组织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事件的基本方式。作为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叙事形态,以电视新闻传播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叙事,虽然在其外在形式上显得极其简洁和直观,但在其内在机制上却更为巧妙、隐蔽和复杂。... 叙事活动是人们把自己的各种历史经验组织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事件的基本方式。作为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叙事形态,以电视新闻传播为代表的大众媒介叙事,虽然在其外在形式上显得极其简洁和直观,但在其内在机制上却更为巧妙、隐蔽和复杂。电视新闻的内在结构由材料、视点和空白三个层次组成。电视新闻叙述视角的转换和主题建构的原则包括相关性、真实性和自然化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叙事 视角转换 主题建构
下载PDF
当代文学中的非常态视角叙事研究——以《尘埃落定》、《秦腔》、《我的丁一之旅》为个案 被引量:7
13
作者 宋洁 赵学勇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9,共6页
世纪之交,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三位作家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非常态视角叙事,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贾平凹《秦腔》中的疯子引生,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中的行魂,这一叙事视角的选取既是对源自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传统的承... 世纪之交,当代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三位作家不谋而合地选择了非常态视角叙事,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少爷,贾平凹《秦腔》中的疯子引生,史铁生《我的丁一之旅》中的行魂,这一叙事视角的选取既是对源自鲁迅《狂人日记》中“狂人”传统的承续,也是对西方、拉美等文学现代表现技巧的借鉴,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叙述面临困境时的创新努力。这种努力的当代意义就在于:它既是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形式探索的深化,也显示出从内容探索向形式探索转移的某种内在需求及其对二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态视角叙事 内容探索 形式探索 当代意义
下载PDF
《呼啸山庄》中伊莎蓓拉形象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柏艳 王玉文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5-440,共6页
在《呼啸山庄》的读者和评论家眼中,伊莎蓓拉一直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形象,对她的既往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作者艾米莉对这一形象的塑造颇含深意:她赋予伊莎蓓拉行为叙述者的身份,给予她言说的机会,让她澄清事实真相,戳穿希克厉颇含... 在《呼啸山庄》的读者和评论家眼中,伊莎蓓拉一直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形象,对她的既往研究有很大的局限性。然而作者艾米莉对这一形象的塑造颇含深意:她赋予伊莎蓓拉行为叙述者的身份,给予她言说的机会,让她澄清事实真相,戳穿希克厉颇含心计的谎言;作为由愚钝走向成熟、敢于挑战男权的女性形象,伊莎蓓拉凭借微弱的一己之力,让我们从宝贵的女性叙述视角,窥探到维多利亚时代中产阶级的婚姻和家庭生活内幕——其中包括不幸的婚姻、男权的滥用和家庭暴力屡见不鲜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视角 行为叙述者 男权 家庭暴力
下载PDF
限知视角与限制叙事的小说范本——萧红《呼兰河传》再解读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92,共12页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后的杰作,也是她文学和艺术上的巅峰之作,从隐含作者、叙事结构、情节性以及限制叙事的可能性,从童心与诗心的意向结构与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角度,以及如入化境的限制叙事——"我的人物比我高"的层面,... 《呼兰河传》是萧红最后的杰作,也是她文学和艺术上的巅峰之作,从隐含作者、叙事结构、情节性以及限制叙事的可能性,从童心与诗心的意向结构与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角度,以及如入化境的限制叙事——"我的人物比我高"的层面,可以发现《呼兰河传》的文学性以及其何以成为一部不朽小说的原因所在。《呼兰河传》小说主体层面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这一类型的叙述潜藏两种不同的叙事眼光:一是叙述者"我"从现在的角度追忆往事的眼光,二是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呼兰河传》兼具这两种叙事眼光,而且尤重第二种叙事眼光:既包括有儿童的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眼光,又包括固定人物的限制性视角和转换性人物有限视角。这都是隐含作者所采取的叙述行为和方式方法,是令原本缺乏因果链的小说能够情节性强、艺术真实感油然而生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令小说更加具备打动人心力量和具有丰沛的文学性。而最真实感人展现童年时家乡的一切、成功地运用儿童的非成人视角的叙事策略,还得益于萧红是一个童心与诗心兼具的作家,而且童年经验作为先在意向结构对她的创作尤其是后期"内观"与"自传体"特征的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第二种叙事眼光所包含的三种叙事视角,其实都在传达和体现萧红对小说学、小说写法的一种认知——"我的人物比我高",是萧红对小说文体的自觉和一种自觉的创作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作者 叙事结构 限知视角 限制叙事
下载PDF
非线性叙事:电影叙事范式的异变与扩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敬鹏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42-146,共5页
陌生化的叙事手法带来了良好的观众反馈效果,非线性叙事逐渐成为电影叙事的新宠。"非线性"特征主要通过复调、重复、回环、跳跃的叙事结构,多维度的叙事空间和交织的叙事视角来体现。它的出现不仅带来叙事模式上的深层变革,... 陌生化的叙事手法带来了良好的观众反馈效果,非线性叙事逐渐成为电影叙事的新宠。"非线性"特征主要通过复调、重复、回环、跳跃的叙事结构,多维度的叙事空间和交织的叙事视角来体现。它的出现不仅带来叙事模式上的深层变革,还对传统的审美规范产生了强烈冲击,对深入研究电影叙事艺术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叙事 叙事结构 叙事时空 叙事视角
下载PDF
诗学阐释:文体风格与叙述策略——《呼兰河传》新论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金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2-127,138,共7页
本文从文体风格与叙述策略的视角对《呼兰河传》进行了文本细读和诗学阐释 ,认为《呼兰河传》是“抒情性写实小说” ,它鲜明地体现出萧红感性的小说诗学思想与理性自觉的文体意识 ,是一次独特的小说新美学实践。在叙述策略上 ,萧红极富... 本文从文体风格与叙述策略的视角对《呼兰河传》进行了文本细读和诗学阐释 ,认为《呼兰河传》是“抒情性写实小说” ,它鲜明地体现出萧红感性的小说诗学思想与理性自觉的文体意识 ,是一次独特的小说新美学实践。在叙述策略上 ,萧红极富创意地设定了三层叙述结构、两种叙述视角和两套叙述话语并使之融为一体 ,合力建构了《呼兰河传》的先锋叙事。文章进而认为《呼兰河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兰河传 文体风格 叙述策略 抒情性写实小说 结构 视角 话语
下载PDF
《左传》叙事视角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姚明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7-132,共6页
《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和开篇,对于中国叙事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申出如何看待"文史不分"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问题,以全知叙事、纯客观叙事和限知叙事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辨... 《左传》作为中国叙事文学的真正起点和开篇,对于中国叙事结构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引申出如何看待"文史不分"与中国叙事传统的关系问题,以全知叙事、纯客观叙事和限知叙事三个方面对《左传》叙事结构的生成过程进行了辨析;认为《左传》的叙事并非以"文学性"的实现为目的,而是担负"史"的功能,其"文学性"的实现是一种历史的发生,也是一种解释的迁延;同时,在叙事上摒弃了单一的记事或记言的旧制,以"言事相兼"为手段,真正实现了中国历史记叙从账簿似的大事记向以写人物活动的历史叙述的转移,将中国史学记叙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文史互见的基础上,发见了中国叙事的"由史入文"、"允文允史"的基本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传》 中国古代叙事 全知叙事 纯客观叙事 限知叙事
下载PDF
文学中的动物叙述:动物限知视角叙事的可能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古今中外作家的写作,涉及动物的作品不少,其中也有以动物为主人公的作品。但是,能够跨越物种的界限和隔阂,很好地进行“动物叙述”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并不多见,甚至是极为罕见。中国现代时期以来小说涉及动物描写的叙述,尤其是海外华文... 古今中外作家的写作,涉及动物的作品不少,其中也有以动物为主人公的作品。但是,能够跨越物种的界限和隔阂,很好地进行“动物叙述”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并不多见,甚至是极为罕见。中国现代时期以来小说涉及动物描写的叙述,尤其是海外华文文学严歌苓、张翎、陈河等作家的作品,已经作出了可贵的叙事探索和文体尝试。他们的尝试都将给未来的“动物叙述”和相关小说创作实践,积累宝贵的文学经验,并且极具启发价值和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叙述 海外华文文学 动物视角 限知视角 视角越界
下载PDF
汉韩篇章回指中空间指示词的选择与话者视角 被引量:7
20
作者 魏义祯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82,共7页
空间指示词在篇章回指中的用法,是其在物理空间中的用法向心理空间投射的结果。在篇章回指中,汉韩两种语言选择空间指示词时都表现出一定的灵活性,但是话者的视角有所不同,其深层的心理机制也大不相同。
关键词 汉语 韩国语 空间指示词 回指 话者视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