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浅析
1
作者 张玉 周胜红 《河南中医》 2023年第5期777-782,共6页
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理:以皮部浅刺理论为基础,五脏论为依据;以针至病所理论和刺皮刺卫理论为操作、作用方式;肺主皮毛理论中皮毛对肺的影响。浮针进针点具有非穴位性和多向性,常选择反阿是穴和肌筋膜触发点,反阿是穴实质... 浮针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理:以皮部浅刺理论为基础,五脏论为依据;以针至病所理论和刺皮刺卫理论为操作、作用方式;肺主皮毛理论中皮毛对肺的影响。浮针进针点具有非穴位性和多向性,常选择反阿是穴和肌筋膜触发点,反阿是穴实质上归属于汉代以前经络学说的内容,肌筋膜触发点具有反阿是穴穴位性质。慢性咽炎、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这类与肌肉相关性较大的气管、咽部疾病都选择了患肌上的肌筋膜触发点作为浮针进针点,而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这类与肌肉相关性较小的外感或肺部疾病选择穴位作为浮针进针点。目前,浮针疗法机理的研究依然不足,势必影响学科的发展,日后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大样本双盲对照实验和动物实验上,对内科病的治疗浮针进针点究竟应该选择患肌还是穴位,暂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应尽快建立浮针治疗内科病的进针点选取原则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针疗法 呼吸系统疾病 皮部浅刺 反阿是穴 筋膜学
下载PDF
两种肠外营养输注方式应用于老年胃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姗 蔡艳 +3 位作者 曹耀菊 梁贤芳 李娟 王灿灿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肠外营养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 目的:观察并比较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浅静脉留置针进行肠外营养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对照组采用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输入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组发生静脉炎、局部肿胀、局部渗血、渗液、局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PICC置管输入肠外营养能有效保护血管,降低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胃癌 周围浅静脉留置针 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肠外营养
下载PDF
火针浅刺在治疗血瘀型黄褐斑中的增效作用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吴盘红 王丽 +2 位作者 王会娟 赵巍 张贺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7期88-94,共7页
目的观察火针浅刺治疗血瘀型黄褐斑的增效作用.方法共纳入血瘀型黄褐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归消斑丸口服,配合局部皮损火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参归消斑丸口服;两组患者皮损处均外用氢醌乳膏;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 目的观察火针浅刺治疗血瘀型黄褐斑的增效作用.方法共纳入血瘀型黄褐斑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参归消斑丸口服,配合局部皮损火针治疗;对照组给予参归消斑丸口服;两组患者皮损处均外用氢醌乳膏;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面部皮损积分、面部VISIA检测结果、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皮损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面部VISIA检测结果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火针浅刺治疗血瘀型黄褐斑效果安全可靠,能明显的促进口服及外用药物的疗效,具体表现为可有效改善面部皮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斑 血瘀证 火针 参归消斑丸 浅刺
下载PDF
新生儿三种PICC置管途径的使用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王玥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7年第8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贵要静脉、颞浅静脉和腋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145例PICC置管患儿根据穿刺血管分为腋静脉组(n=35)、颞浅静脉组(n=68)、贵要静脉组(n=42)。比较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送管困难以及导管异位发生率,观察各组PICC...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贵要静脉、颞浅静脉和腋静脉PICC置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145例PICC置管患儿根据穿刺血管分为腋静脉组(n=35)、颞浅静脉组(n=68)、贵要静脉组(n=42)。比较各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送管困难以及导管异位发生率,观察各组PICC穿刺和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腋静脉组穿刺用时短于颞浅静脉组和贵要静脉组(P<0.05);颞浅静脉组的渗血发生率低于腋静脉组和贵要静脉组(P<0.05)。结论 3种途径置管各有利弊,护士应根据患儿的血管条件、操作难度等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佳的穿刺途径,充分保证患儿治疗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要静脉 颞浅静脉 腋静脉 PICC 新生儿 置管时间 并发症
下载PDF
老年消瘦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高成功率的探讨
5
作者 徐淑 郭兵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61-61,75,共2页
目的:探讨老年消瘦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左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别向患者两侧及远端方用力绷紧皮肤而充分固定静脉,穿刺见回血,立即停止进针而固定针炳。结果:与传统固定静脉和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的穿刺方法比较,P<... 目的:探讨老年消瘦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高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左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别向患者两侧及远端方用力绷紧皮肤而充分固定静脉,穿刺见回血,立即停止进针而固定针炳。结果:与传统固定静脉和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的穿刺方法比较,P<0.01。结论:对老年消瘦患者进行外周浅静脉穿刺采用充分固定静脉和见回血后立即停止进针的方法,可明显提高穿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穿刺 老年消瘦患者 血液回流 进针
下载PDF
PICC置管输液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秋容 吴敏 钟奎英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2期157-15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治疗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2例极低体重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取外周浅静脉留置针...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输液治疗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32例极低体重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采取外周浅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PICC置管输液治疗。比较两组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及平均体重增长。结果观察组患儿导管留置时间[(20.02±2.32)d]长于对照组[(7.56±0.95)d],并发症发生率(12.12%)低于对照组(77.27%),住院时间[(37.5±2.34)d]短于对照组[(43.12±3.10)d],平均体重增长[(20.36±4.12)g/d]快于对照组[(15.31±4.17)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实施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治疗过程中,实施并发症临床预警处理干预,能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减少不良刺激,缩短住院天数,患儿体重获得满意增长,比应用留置针输液效果显著,值得进行探讨和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外周浅静脉留置针
下载PDF
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效果比较 被引量:24
7
作者 林真珠 张小园 +2 位作者 李丹莹 甘锦红 尹若云 《护理学报》 2006年第4期36-37,共2页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19例经颞浅静脉、72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观察置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情况,比较两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的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 目的比较新生儿经颞浅静脉与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的效果。方法19例经颞浅静脉、72例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新生儿,观察置管过程患儿心率、呼吸、氧饱和度情况,比较两组导管到达上腔静脉的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结果置管过程患儿生命体征平稳;颞浅静脉组上腔静脉到位率74%,贵要静脉组94%,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留置时间无差异。结论新生儿经贵要静脉留置PICC导管优于经颞浅静脉置管,在贵要静脉显露不清晰或穿刺不成功时,可首选颞浅静脉置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颞浅静脉 贵要静脉 经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
下载PDF
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体会 被引量:5
8
作者 陈雷 《针灸临床杂志》 2005年第7期36-37,i001,共3页
目的探讨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之机理。方法依据西医分期理论指导临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为宗旨,倡导浅刺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结果与结论分期浅刺法有利于提高周围性面瘫疗效,有助于临床指导和总结,减少传统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及后... 目的探讨浅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之机理。方法依据西医分期理论指导临床,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为宗旨,倡导浅刺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结果与结论分期浅刺法有利于提高周围性面瘫疗效,有助于临床指导和总结,减少传统治疗引起的副作用及后遗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分期治疗 浅刺法 针灸疗法
下载PDF
浅静脉留置针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蔡惠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6期156-157,共2页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进针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287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应用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144例和对照组143例。研究组患者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时应用改良后的进针方法 ,对照组患者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时应用改良前的进针方法 ...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浅静脉留置针进针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287例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应用单双号法分为研究组144例和对照组143例。研究组患者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时应用改良后的进针方法 ,对照组患者留置浅静脉留置针时应用改良前的进针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6.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改良后的浅静脉留置针进针方法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痛苦小,并发症少,值得其他医院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静脉留置针 进针方法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并发症 效果
下载PDF
三种静脉穿刺工具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静 王飚 +4 位作者 徐琳 雷军 陈苹 朱光丽 肖冬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47-447,449,共2页
目的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心静脉置管(CVC)与外周浅静脉置管三种穿刺方法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方法随机将2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3组,以经外周中心静脉... 目的比较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中心静脉置管(CVC)与外周浅静脉置管三种穿刺方法在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应用中的疗效差异,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给药途径。方法随机将240例神经外科重症患者分为3组,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试验1组,n=80)、中心静脉置管(试验2组,n=80)、外周浅静脉置管(对照组,n=80)方法建立静脉通路,分别对3组的置管成功率、液体流速、导管平均保留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液体流速、导管平均保留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实验1组的置管成功率最高、液体流速最慢和平均留置时间最长,以实验1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最低。结论PICC穿刺技术具有置管成功率高、平均保留时间长、并发症总发生率少等优点,能有效满足神经外科危重患者输注强刺激性、高渗性药物的需求,可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等特点,故值得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中使用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中心静脉置管 外周浅静脉置管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
下载PDF
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30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可心 林海波 余伯亮 《河南中医》 2020年第6期926-929,共4页
目的:观察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诊治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 目的:观察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江门市五邑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诊治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与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SQI与I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PSQI与ISI评分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周PSQI、ISI评分较治疗后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针浅刺法配合通督调脊手法能改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PSQI与ISI评分,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原发性失眠 多针浅刺法 通督调脊手法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失眠严重程度指数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简况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彬 萧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100-101,共2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乃六淫侵袭、慢性劳役、脏腑功能失调、感受风、寒、湿邪,侵袭项部导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致使颈项筋骨失于濡养,经络痹阻,气滞血瘀,发为项痹,属本虚标实之证。中医外治法作用直接,针刺(毫针刺、电针、平衡针及腹针)、... 神经根型颈椎病乃六淫侵袭、慢性劳役、脏腑功能失调、感受风、寒、湿邪,侵袭项部导致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致使颈项筋骨失于濡养,经络痹阻,气滞血瘀,发为项痹,属本虚标实之证。中医外治法作用直接,针刺(毫针刺、电针、平衡针及腹针)、中药外敷及推拿等单独或联合使用,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目前基础性研究仍不够详实,缺乏诊疗统一标准,未来可逐步建立中医外治法治疗标准,对外治法推广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项痹 本虚标实 针刺 毫针刺 电针 平衡针 腹针 中药外敷 推拿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食管全周浅表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长期保留胃管对食管狭窄的预防及治疗作用
13
作者 田野 薛成俊 +7 位作者 李晓敏 肖泽泉 柏建安 阚敬保 龙琴 严丽军 王燕梅 汤琪云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401-405,共5页
为探讨食管全周浅表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长期保留胃管对食管狭窄预防及治疗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SD的食管全周浅表癌患者,术后置入胃管患者1... 为探讨食管全周浅表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后长期保留胃管对食管狭窄预防及治疗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ESD的食管全周浅表癌患者,术后置入胃管患者15例(胃管置入组),无胃管置入患者23例(无胃管置入组),比较两组患者基础情况、病变位置、病理分期、术后并发症、食管狭窄程度(进水情况)、疼痛情况、住院次数及医疗费用等资料。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变位置及术后病理分期的构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胃管置入组相比,胃管置入组患者可进水率较高(11/15比6/23,P<0.05),发生疼痛次数较少[(7.3±3.1)次比(10.7±3.6)次,t=3.00,P<0.05],ESD后至食管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的住院次数和医疗总费用均明显低于无胃管置入组(P<0.05)。ESD后迟发性出血率、穿孔率以及首次狭窄出现时间,两组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研究结果初步表明食管全周病变患者行ESD后长期保留胃管可减轻食管狭窄程度,具有较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食管全周浅表癌 胃管置入
原文传递
浅静脉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成功穿刺的影响 被引量:125
14
作者 张小群 范丽凤 贾爱琴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共2页
关键词 浅静脉显露 穿刺速度 护理 浅静脉穿刺 进针时间
原文传递
新生儿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置管长度测量方法的改良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谢帅华 段颖杰 +2 位作者 吴旭红 骆小京 马楠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45-447,共3页
目的改良新生儿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测量置管长度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的171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2019年4月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的90例新生儿作为试验... 目的改良新生儿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测量置管长度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的171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2017年6月-2019年4月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的90例新生儿作为试验组,将2016年3月-2017年5月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的81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测量置管长度方法对PICC尖端到位率及置管完成时间的影响。结果试验组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尖端到位率为83.33%,对照组为28.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改良法测量新生儿经颞浅静脉置入PICC置管长度,能有效提高PICC导管尖端到达理想位置的精准度,并缩短了PICC置管完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新生儿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颞浅静脉 儿科护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针刺刺法与“干针”(英文) 被引量:5
16
作者 郝洋 刘炜宏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16年第2期15-19,共5页
笔者研究了"干针"的操作,回顾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针灸文献,发现"干针"与中国传统针灸刺法中的齐刺、浮刺、合谷刺、围刺法等十分相像;即使是在中国现代,在"干针"发明的先后,也诞生了一些独特的疗法,如阿... 笔者研究了"干针"的操作,回顾了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针灸文献,发现"干针"与中国传统针灸刺法中的齐刺、浮刺、合谷刺、围刺法等十分相像;即使是在中国现代,在"干针"发明的先后,也诞生了一些独特的疗法,如阿是穴斜刺疗法、银质针疗法、浮针疗法、长圆针疗法等。由此可以看出,"干针"疗法其实是中国传统针灸在国际化传播中的一种分化。中国传统针灸在西方的传播是"干针"疗法发明的基础,"干针"疗法则发展和丰富了中国传统针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针 齐刺 浮刺 合谷刺 围刺法 阿是穴斜刺疗法 银质针疗法 浮针疗法 长圆针疗 法传统针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