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麂的食性 被引量:15
1
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2 位作者 宋延龄 李善元 符明利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11-518,共8页
2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采食痕迹估计法对赤麂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赤麂 36 4群 ,群的平均大小为 1 32只。我们对这些赤麂利用的 5 2 3个取食地的植被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 20 0 1年 1 0月至 2 0 0 2年 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采用直接观察法和采食痕迹估计法对赤麂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共记录了赤麂 36 4群 ,群的平均大小为 1 32只。我们对这些赤麂利用的 5 2 3个取食地的植被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采食痕迹估计法确定了 2 94个取食地。赤麂取食的植物达到 2 1 5种 ,隶属 5 8科。其中木本植物 1 1 4种 (占 5 3 0 2 % ) ,草本植物 95种 (占 4 4 1 9% ) ,蕨类植物 6种 (占 2 79% )。取食频率超过 0 0 1 %的植物主要集中在 2 5个科 ,共计 5 5种 ,对这些种类的取食频率达到总取食频率的 89 2 3%。不同季节中赤麂取食的植物种类没有明显差异 ,但是在食物种类的选择方面存在季节性差异。赤麂对植物部位的选择性有季节性差异。从取食部位看 ,赤麂属于以嫩枝叶为主的精食者。无论旱季还是雨季 ,赤麂主要在有刺灌丛和灌丛草地生境类型中取食。野外见到赤麂以直接饮水的方式来补充对水分的需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麂 食性 海南 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食物偏好 取食地选择
下载PDF
麝、獐、麂和鹿间线粒体DNA的差异及其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明 盛和林 +3 位作者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4-191,共8页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 用PCR技术和序列测定方法从线粒体DNA上得到367bp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得出,麝与獐、麂和鹿的遗传差异在12.53%~14.44%之间,处在科间变化范围之内,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表明麝应作为一独立科;獐、麂和虎间序列的平均差异为10.28%,属于业科间的差异,与形态研究结果一致。麝、獐、麂和鹿的系统进化中,麝约在600万年前与鹿科分歧,而鹿科的三个亚科是在350~500万年开始分歧;麝、獐、麂和鹿共同组成一单系群.在600万年前具有一共同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麝 黄麂 水鹿 线粒体DNA DNA差异 系统进化
下载PDF
赤麂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序列和结构 被引量:7
3
作者 施燕峰 单祥年 +2 位作者 李健 张晓梅 张海军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29-636,共8页
提取赤麂细胞株总DNA ,参照我们实验室已测定的同属动物小麂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 ,PCR扩增、测序、拼接 ,获得赤麂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赤麂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 16 35 4bp。定位了 2 2个tRNA基因、 2个r... 提取赤麂细胞株总DNA ,参照我们实验室已测定的同属动物小麂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 ,PCR扩增、测序、拼接 ,获得赤麂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赤麂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全长 16 35 4bp。定位了 2 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 13个蛋白编码基因和 1个D loop区。赤麂与小麂及其它哺乳动物线粒体的基因组结构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麂 线粒体基因组 测序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赤麂活动模式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汪国海 施泽攀 +1 位作者 李生强 周岐海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7-122,共6页
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hm2的森林动态永久监测样地(大样地)中布设35台红外相机,通过对红外相机所拍摄到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照片进行整理,利用3个动物活动模式指标(日活动差异指数α、昼行性指数β、季节... 2012年8月—2013年10月在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5hm2的森林动态永久监测样地(大样地)中布设35台红外相机,通过对红外相机所拍摄到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照片进行整理,利用3个动物活动模式指标(日活动差异指数α、昼行性指数β、季节性活动强度指数γ)对赤麂的活动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赤麂日活动模式变化存在极显著差异(t=6.445,df=11,p<0.01),活动模式呈典型的双峰型,活动高峰出现在6:00-10:00和16:00-20:00。每月的昼行性指数β存在极显著差异(t=24.459,df=14,p<0.01),但β平均值为0.58,即β>13/24,表明赤麂主要营昼行性生活。每月α值间差异显著(t=13.278,df=14,p<0.01),雨季α值明显高于旱季。日活动模式的峰型(γ值)不存在显著的季节性(t=-0.265,df=22,p>0.05)和年度差异(t=0.043,df=22,p>0.05),但峰值出现的时间都存在季节性和年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麂 红外相机技术 活动节律 喀斯特石山生境
下载PDF
半散放条件下赤麂卧息地特征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谢志刚 刘志涛 +4 位作者 宋延龄 赵文阁 李善元 张海 符运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4,共5页
2006年4~8月,在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位于E108°47′05·8″~108°47′12·0″、N19°05′55·7″~19°05′58·1″,面积为10400m2的围栏内6只半散放条件下赤麂(Muntiacus muntjak)的卧息... 2006年4~8月,在海南省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位于E108°47′05·8″~108°47′12·0″、N19°05′55·7″~19°05′58·1″,面积为10400m2的围栏内6只半散放条件下赤麂(Muntiacus muntjak)的卧息生境进行了研究。将围栏内的面积划为104个10m×10m的样方,作为收集数据的基本单元。将有赤麂卧息的样方定义为卧息单元,反之为非卧息单元。赤麂选择在14个样方卧息,卧息地平均长(1·6643±0·6197)m、宽(1·1679±0·3123)m、高(0·8143±0·1445)m。采用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作为赤麂卧息地特征分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在14个卧息单元中收集的11类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赤麂卧息地的选择与草本高度、隐蔽度、灌木高度及灌木密度正相关。赤麂卧息地选择的预测模型可用以下数学表达式表示:ln[P/(1-P)]=-26·888+0·089×灌木密度+0·253×草本高度+0·114×隐蔽度+0·079×灌木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麂 卧息地特征 逻辑斯蒂回归模型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探讨鲸偶蹄类七种动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施燕峰 单祥年 +2 位作者 李健 张海军 郑爱玲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31-336,共6页
利用作者已测定的赤麂 (Muntiacusmuntjak)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和从GenBank检索到的鲸偶蹄类有代表性的长须鲸、河马、奶牛、绵羊、猪、羊驼 6种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 ,按顺序分别连接各自的 13个蛋白编码基因、 13个氨基酸序列、 2... 利用作者已测定的赤麂 (Muntiacusmuntjak)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和从GenBank检索到的鲸偶蹄类有代表性的长须鲸、河马、奶牛、绵羊、猪、羊驼 6种动物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 ,按顺序分别连接各自的 13个蛋白编码基因、 13个氨基酸序列、 2个rRNA基因和 2 2个tRNA基因成一个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 ,用DNASTAR软件统计碱基长度和组成 ;分析奶牛、绵羊和赤麂两两之间蛋白编码基因的序列差异 ;用MEGA计算 7种动物 12S和 16SrRNA基因的遗传距离 ;基于连接在一起的 13个蛋白编码基因的氨基酸序列 ,用NJ法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显示 :①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的绵羊和同亚目鹿科的赤麂先聚为一亚支 ,然后与该亚目牛科的奶牛并为一支 ;猪形亚目猪科的猪和胼足亚目驼科的羊驼并为一支 ;鲸目须鲸亚目须鲸科的长须鲸和偶蹄目猪形亚目河马科的河马并为一支。②赤麂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更近。③推测赤麂与绵羊和奶牛的分歧时间分别约在 14 7和 16 0百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麂 鲸偶蹄类 线粒体 基因组 系统发育
下载PDF
赤麂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跃塔 曾泽 +2 位作者 费磊 张斌 岳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2-114,共3页
从四川省某养殖场病死赤麂心血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菌落形态、细菌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16SrDNA片段扩增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先锋霉素、头孢他定、头孢氨噻肟及头孢吡肟等敏感,对大多... 从四川省某养殖场病死赤麂心血中分离到1株致病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菌落形态、细菌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及16SrDNA片段扩增鉴定为多杀性巴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先锋霉素、头孢他定、头孢氨噻肟及头孢吡肟等敏感,对大多数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可以选取这些敏感药物对该养殖场赤麂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麂 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海南大田保护区内赤麂的种群数量和特征 被引量:1
8
作者 滕丽微 刘振生 +3 位作者 宋延龄 曾治高 李善元 林贤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20 0 1年10月至2 0 0 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和在不同生境类型分层抽样进行网捕的方法研究了保护区内赤麂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群体大小和组成等。结果显示,赤麂主要生活在落叶季雨林和有刺灌丛中,种群数量为7... 20 0 1年10月至2 0 0 2年9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和在不同生境类型分层抽样进行网捕的方法研究了保护区内赤麂种群的数量、年龄结构、群体大小和组成等。结果显示,赤麂主要生活在落叶季雨林和有刺灌丛中,种群数量为716 13±4 7 6 2只,种群密度为5 4 5±3 6只/km2 。该种群的年龄结构呈倒三角形,成体最多,占6 2 5 0 % ,亚成体占2 8 85 % ,幼体最少,占9 6 2 %。成年个体的雌雄性比是1 32∶1 0 0 ,亚成体为1 5 0∶1 0 0 ,幼体是1 5 0∶1 0 0。群平均大小为1 32只,其中独居个体最多,占总观察次数的6 8 31% ;2只群次之,占31 15 % ;3只群最少,占0 5 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群数量 赤麂 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2年9月 特征 年龄结构 2001年 分层抽样 生境类型 直接观察 群体大小 种群密度 雌雄性比 亚成体 季雨林 三角形 幼体 个体
下载PDF
广东省赤麂的一新亚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健雄 徐龙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5-29,共5页
本文研究了赤麂(Muntiacusmuntjak)标本138号,发现分布于广东省的赤麂与国内已知诸亚种存在显著的差异,应为一新亚种。该亚种体型中等;后足明显地短;头骨大小中等,但眶间宽明显较宽;犬齿和角柄相对较长,且... 本文研究了赤麂(Muntiacusmuntjak)标本138号,发现分布于广东省的赤麂与国内已知诸亚种存在显著的差异,应为一新亚种。该亚种体型中等;后足明显地短;头骨大小中等,但眶间宽明显较宽;犬齿和角柄相对较长,且颏腺不明显;体毛呈浅棕黄色;四肢蹄缘无异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麂 新亚种 广东
下载PDF
海南赤麂雨季的昼间行为及活动规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林贤梅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6-101,共6页
2009年7-10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法对海南赤麂(Muntiacus muntjak nigripes)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964 h的观察。结果表明,海南赤麂将最多的时间用于采食,其次是反刍和卧息,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 2009年7-10月,在海南大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直接观察法对海南赤麂(Muntiacus muntjak nigripes)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964 h的观察。结果表明,海南赤麂将最多的时间用于采食,其次是反刍和卧息,用于移动和其他行为的时间较少,海南赤麂是以晨昏活动为主的食草动物。性别、年龄和天气均是影响海南赤麂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的因素,在时间分配方面,不同性别的个体在反刍和卧息方面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采食和移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在卧息、移动和其他行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天气条件对海南赤麂的移动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活动规律方面,不同性别个体的各种行为出现的高峰相似,只是雄性用于卧息的时间较雌性高;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活动规律差异较大,其中成体和亚成体较为接近,而幼体的活动规律则与成体相反;不同天气条件下海南赤麂的活动规律变化较大,其中受天气因素影响变化最大的是采食、反刍和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赤麂 雨季 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规律
下载PDF
基于指示物种的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研究——以广东西江烂柯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锦红 郭如意 +1 位作者 魏书精 王明怀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1年第6期68-75,共8页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准确判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对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选取在栖息地和生物特性具有代表性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作为指示物种,构建生物栖息...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准确判别野生动物栖息地、空间分布格局对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选取在栖息地和生物特性具有代表性的赤麂Muntiacus muntjak作为指示物种,构建生物栖息适宜性评价体系,得出自然保护区生物保护安全格局。结果显示:赤麂“源”栖息地有13处,主要分布于保护区西部、中部的山地。“源”栖息地空间扩散在研究区表现为从西向东扩散程度逐渐减弱,且零散分布有不易空间扩散区域,主要为陡坡或高海拔的林地。划分为高、中、低3种水平的赤麂保护格局作为研究区生物安全格局,其中低安全格局的面积为5 862.73 hm^(2),中安全格局的面积为6 913.28 hm^(2),高安全格局的面积为7 900.73 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保护安全格局 赤麂 烂柯山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赤麂细胞株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虹 郭仁 刘开民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SCIE CAS 1984年第1期-,共13页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敏感细胞范围一直局限于灵长类动物细胞。用该病毒感染处理非灵长类的赤麂肺二倍体细胞(KIZ-7901),可诱导9.0—14.7%的细胞出现染色体畸变,除见有染色体或单体断裂外,还见有断片、双着丝粒、环、互换、易位和缺失等。... 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敏感细胞范围一直局限于灵长类动物细胞。用该病毒感染处理非灵长类的赤麂肺二倍体细胞(KIZ-7901),可诱导9.0—14.7%的细胞出现染色体畸变,除见有染色体或单体断裂外,还见有断片、双着丝粒、环、互换、易位和缺失等。也可引致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SCE)的显著提高。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赤麂细胞后,不产生特异的CPE,不明显影响细胞群体的增殖。应用病毒滴定、包涵体检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电镜检查,都可查见细胞内有病毒或其抗原物质存在。这提示脊髓灰质炎病毒在非灵长类的赤麂细胞内呈现非杀细胞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ioviruses.Munteacus muntjak cell line.Sister chromosome exchang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