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search Based on Hemodynamic Model for Heart-Mural Coronary Artery-Myocardial Bridge
1
作者 Kun Shang Hao Ding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19年第8期1911-1919,共9页
An experimental model for heart-mural coronary artery-myocardial bridg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modynamic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demonstrated that it can repeat to great extent the phenomenon ... An experimental model for heart-mural coronary artery-myocardial bridg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hemodynamic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demonstrated that it can repeat to great extent the phenomenon of myocardial bridge compressing mural coronary artery that results in abnormal hemodynamic characteristic. The in vitro simulation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the anomaly of normal stress, circumferential stress and wall shear stress mainly occurs in the proximal end. As the oppression level increases, the mean proximal stress and the oscillatory value (maximum-minimum) increase obviously. The experimental model for heart-mural coronary artery-myocardial bridge provides a method to study relationship between myocardial bridge and atheroscl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ral coronary artery MYOCARDIAL Bridge Wall Shear Stress ATHEROSCLEROSIS
下载PDF
CTA技术在心肌桥-壁冠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
作者 胡舸帆 詹浩辉 +4 位作者 曹阿丹 宋敏 仝向莎 宋丹 刘刚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901-902,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血管形态学的价值。方法200例疑似MB-MCA患者均进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CTA技术对MB-MCA的诊断价值,对比CTA与CAG对浅在型、深在型MB-MCA心肌桥长度、壁冠脉狭窄...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CTA)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血管形态学的价值。方法200例疑似MB-MCA患者均进行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分析CTA技术对MB-MCA的诊断价值,对比CTA与CAG对浅在型、深在型MB-MCA心肌桥长度、壁冠脉狭窄程度的检查结果。结果CTA诊断MB-MCA的灵敏度为98.14%,特异度为89.74%,准确率为96.50%。CTA显示的浅在型与深在型MB-MCA患者的心肌桥长度均高于CAG(P<0.05),但CTA和CAG的壁冠脉狭窄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A诊断MB-MCA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较高,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壁冠脉血管、管腔形态以及结构进行观察,明确心肌桥长度、壁冠脉狭窄程度等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血管形态学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浅表型与深在型MB-MCA形态学特征及载MB-MC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林芬 许绍奇 +3 位作者 刘兰香 周雪芳 钱卫东 陈天凤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3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浅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和对载MB-MC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MB-MCA患者资料,由2名心血管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 目的探讨浅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特征和对载MB-MCA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有无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经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MB-MCA患者资料,由2名心血管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MB-MCA的存在,结果一致时诊断为MB-MCA。测量MB厚度、MCA长度及MCA狭窄近端、最窄处、远端管径,计算MCA管腔狭窄程度,记录MB-MCA位置、包绕情况、MCA两端成角情况,并记录MCA本身以及其近、远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分析两型间形态学特征和粥样硬化病变发生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122例CT冠状动脉成像发现138处MB-MCA,浅表型、深在型各占69.57%(96/138)和30.43%(42/138),MCA平均长度分别为22.77±13.97mm和23.07±12.40mm,MCA管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19.94±13.64%和26.62±16.47%,MCA两端单独或同时成角分别占86.46%和78.57%。两型间MCA管腔狭窄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43<0.05)。桥近段冠脉较MCA本身和远段冠脉更易于发生粥样硬化,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型间各节段粥样硬化发生率分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MB-MCA形态学特征与其分型无关,但MCA管腔狭窄与其类型有关,即MCA管腔狭窄程度与MB厚度有关。载MB-MCA冠状动脉近段容易发生粥样硬化,MCA及远段冠脉次之,这一特点亦与其分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CTA判断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最佳重建时相及管腔狭窄与MB-MCA特征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林芬 许绍奇 +3 位作者 周雪芳 钱卫东 刘兰香 杨立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3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CTA判断壁冠状动脉(MCA)管腔狭窄程度的最佳重建时相及管腔狭窄与心肌桥(MB)-MCA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深在型MB-MCA患者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资料。测量MB厚度、MCA长度及MCA管腔狭窄近端、最窄处及远端管径... 目的:探讨CTA判断壁冠状动脉(MCA)管腔狭窄程度的最佳重建时相及管腔狭窄与心肌桥(MB)-MCA特征的相关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深在型MB-MCA患者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资料。测量MB厚度、MCA长度及MCA管腔狭窄近端、最窄处及远端管径,计算MCA管腔狭窄程度,记录图像最佳重建时相,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壁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程度与最佳重建时相、MB厚度、MCA长度及MCA长度与MB厚度间的关系,对其中两者间有线性关系的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并绘制回归直线图。结果:42例MB-MCA患者MB平均厚度为(2.39±1.48)mm,MCA平均长度为(23.07±12.40)mm,MCA管腔平均狭窄程度为(26.62±16.47)%,最佳重建时相(66.9±3.7)%R-R间期。MCA管腔狭窄程度与最佳重建时相、MB厚度、MCA长度之间均有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3977、0.4291、0.5656(P均<0.01),回归系数b分别为1.7632、4.7711、0.7511。MCA长度与MB厚度间无相关性(r=0.1592,P>0.05)。结论:CTA判断MCA缩窄可持续到舒张中晚期,且MCA管腔狭窄程度与MB-MCA特征有关,MB和MCA是一种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的解剖学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Myocardial bridge-related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ir predicting value 被引量:18
5
作者 Dong-Hui Zhao Qian Fan +2 位作者 Jun-Xia Ning Xin Wang Jia-Yu Tia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19年第15期1986-1995,共10页
BACKGROUND Myocardial bridge(MB)will compress the mural coronary artery(MCA)during the systole and cause myocardial ischemia.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MB is difficult to ... BACKGROUND Myocardial bridge(MB)will compress the mural coronary artery(MCA)during the systole and cause myocardial ischemia.In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MB is difficult to be observed by coronary angiography(CAG),the clinical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MB on CHD is lacking.With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technology,detailed observations of the MB anatomy have realized.AIM To explo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B-related CHD and to find potential indicators for predicting MB-related CHD.METHODS A total of 171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HD due to the symptoms of myocardial ischemia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Patients diagnosed with CHD were included in a CHD group,and patients with no significant abnormalities were included in a control group.In the CHD group,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n MB-CHD subgroup if MB-related CHD was found.In the control group,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simple MB subgroup if MB was found.The patient's clinical data and MB-related indicators,including the branch of MB,MB type(superficial/deep type),MB length,MB thickness,systolic and diastolic compression of the MCA,and MCA systolic stenosis rate were recorded and compared.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of MD-related CHD.ROC curv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potential indicators for MB-related CHD.RESULTS There were 1060 cases in the CHD group and 65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re were 236 cases in the MB-CHD subgroup and 52 cases in the simple MB subgroup.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ombined MB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occurrence of CHD(P<0.05).MB thickness,systolic compression,diastolic compression,and MCA systolic stenosis rat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occurrence of MB-related CHD(P<0.05).The area under the curve(AUC)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diagnosis of MB-related CHD was 0.959,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UCs of the four indicators separately(P<0.05).The sensitivity was 97.06%and the specificity was 87.63%.CONCLUSION MB thickness,systolic compression,diastolic compression,and MCA systolic stenosis are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MB-related CHD.The combination of these factors has potential diagnostic value for MB-related C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bridg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ural coronary artery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 INDEPENDENT influencing factor
下载PDF
MB-MCA的MSCT诊断及与CAG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爱红 周浩亮 田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2年第3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MSCT和CAG诊断MB-MCA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5例MB-MC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与CAG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比较不同检查对MB-MCA狭窄的检出率及分析MB-MCA各段的数据。结果95例患者经MSCT... 目的探讨MSCT和CAG诊断MB-MCA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95例MB-MCA患者的临床资料。将MSCT检查与CAG检查的诊断结果进行讨论;比较不同检查对MB-MCA狭窄的检出率及分析MB-MCA各段的数据。结果95例患者经MSCT和CAG检查,共同检出131段MB-MCA,其中96段位于左前降支(LAD)(占71.64%);14段位于左回旋支(LCX)(占10.45%);21段位于右冠状动脉(RCA)(占15.67%);单个MB79例,多个MB16例。多个MB中,LAD+LCX并发MB患者6例,LAD+RCA并发MB患者8例,LAD+LCX+RCA并发MB患者2例。MSCT检查MB-MCA平均长度、平均厚度及平均狭窄程度与CAG检查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对MB-MCA狭窄的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检查和CAG检查均可有效显示MB-MCA的影像学特点,在诊断MB-MCA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曹红岩 孙国臣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5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对... 目的探讨低剂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于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3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与对照组,各160例。低剂量组给予低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冠状动脉CTA扫描。比较两组的影像学特征。结果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5例,其中浅表型34例,深在型11例;对照组检出心肌桥-壁冠状动脉44例,其中浅表型33例,深在型11例。两组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剂量组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分布于前降支37例,对角支1例,回旋支1例,钝缘支3例,右冠状动脉3例;在对照组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分布于前降支33例,对角支2例,回旋支1例,钝缘支4例,右冠状动脉4例。结论低剂量冠状动脉CTA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基础上降低辐射剂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血管形态学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定量评估心肌桥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
8
作者 申兵 侯博 +2 位作者 张世斌 张建良 李进中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2期1852-1856,共5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定量评估心肌桥(MB)收缩对壁冠状动脉压迫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95例2017年8月—2022年3月于我院行CCTA检查证实有MB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壁冠状动脉(MCA)的收缩期狭窄率分为无压迫组(80例)、轻度压迫组(141例)、显著压迫组(74例)。测量并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左前降支(LAD)、血管密度梯度(TAG)、TAG校正值(TAGs)、MCA血管密度差(MCA-COD)及MB深度和长度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AGs、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效能。结果3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高危因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B患者TAG、TAGs、MCA-COD值随收缩期压迫程度增加而依次降低,且不同组间TAG、TAGs、MCA-C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间MB深度、MB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TAGs和MCA-COD定量评估MB显著收缩压迫的AUC分别为0.844、0.815(P<0.05),二者联合评估的AUC为0.935(P<0.05),联合评估效能更高。结论CCTA可用于定量评估MB患者收缩压迫程度,且TAGs、MCA-COD联合评估MB显著性收缩压迫的效能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精确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壁冠状动脉 收缩期压迫程度 定量评估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的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阳 鞠志国 +5 位作者 袁明远 李荣先 张慧群 宁忠平 方明 李新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7-632,共6页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 目的应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分型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对心肌桥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冠状动脉CTA诊断为心肌桥的1 658例患者资料,分析心肌桥在整个冠状动脉系统中的分布特点,测量不同形态心肌桥壁冠状动脉长度及收缩期狭窄程度,统计分析不同类型心肌桥形态学和收缩期狭窄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1 658例心肌桥患者中,1 606例(96.86%)为单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9例(0.54%)为单支冠状动脉多发心肌桥,43例(2.59%)为多支冠状动脉单发心肌桥。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1 559例(94.03%)共1 606处心肌桥,左回旋支心肌桥81例(4.89%)87处,右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1.09%)19处。不完全型心肌桥患者1 244例(75.03%),完全型心肌桥362例(21.83%),兼有两型特点的复杂型心肌桥52例(3.14%)。复杂型心肌桥患者壁冠状动脉长度长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32±4.02)mm vs(16.13±1.27)mm,P<0.05];不完全型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收缩期狭窄>50%的发生率[31.19%(388/1 244)vs 41.16%(149/362)]、近端冠心病发生率[9.41%(117/1 244)vs 35.08%(127/362)]、临床缺血症状阳性率[32.88%(409/1 244)vs 58.29%(211/362)]和心电图缺血表现阳性率[37.78%(470/1 244)vs 65.75%(238/362)]均低于完全型心肌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发生部位多为左前降支,以单支单发为主。心肌桥可分为不完全型、完全型和复杂型3种类型,以不完全型为主,不同类型心肌桥的形态学和临床表现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术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心肌桥的观测及其解剖生理学意义分析 被引量:37
10
作者 胡光强 杨朝鲜 +2 位作者 曾昭明 余崇林 肖洪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存在及其存在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尸体心脏128例,作年龄、性别记录,比较观察心肌桥的出现率、出现位置、壁冠状动脉所在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桥的解剖检出率随年龄和性...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存在及其存在的解剖生理学意义。方法:不同年龄段的尸体心脏128例,作年龄、性别记录,比较观察心肌桥的出现率、出现位置、壁冠状动脉所在动脉的形态特点及其与年龄、性别间的关系。结果:心肌桥的解剖检出率随年龄和性别呈阶梯样增加,心肌桥出现的区域位置相对稳定集中,心肌桥所在的冠状动脉在形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并随年龄而增强。结论:心肌桥为一良性解剖结构,可能具有支持、固定冠状动脉,局部增大冠状动脉血压,提高心肌血供的“心肌瓣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解剖生理学
下载PDF
心肌桥对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志敏 徐根林 +2 位作者 李维俭 孙怀远 张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研究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心肌桥模拟装置,建立壁冠状动脉受压迫状态的圆形收缩模型,并进行心肌桥在收缩期到舒张期影响壁冠状动脉血流量的数值模拟,用有限元软件CFD对数值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在血管狭窄部位血... 目的研究心肌桥对壁冠状动脉血流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心肌桥模拟装置,建立壁冠状动脉受压迫状态的圆形收缩模型,并进行心肌桥在收缩期到舒张期影响壁冠状动脉血流量的数值模拟,用有限元软件CFD对数值进行模拟分析。结果在血管狭窄部位血流主要为高速层流,随压迫程度增大,高速层流区流速加快。在同一心率、同一血压范围内,流速随着收缩程度的增大而加快。结论心肌桥对冠状动脉压力和流量的影响与其对冠状动脉的压迫程度和频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舒张期 收缩期 冠状动脉血流量
下载PDF
心肌桥的冠状动脉造影影像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卫金 戚跃勇 +1 位作者 邹利光 黄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96-698,共3页
目的 分析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18例病人中共检出的心肌桥 13例。结果 心肌桥发生率为 2 1% ,均为单桥。其中 12例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1例在左冠状动脉... 目的 分析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的表现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的618例病人中共检出的心肌桥 13例。结果 心肌桥发生率为 2 1% ,均为单桥。其中 12例发生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1例在左冠状动脉旋支。临床诊断单纯性心肌桥 7例 ,3例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例合并高血压 ,1例合并肥厚性心肌病 ;所有病例均行内科药物治疗 ,2例置入支架。结论 心肌桥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率较低 ,其造影表现应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假性心肌桥相鉴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冠状动脉 心肌桥 冠状动脉造影 鉴别诊断 心肌疾病
下载PDF
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海蓉 宋文豪 +3 位作者 涂佩 陈德良 周素军 徐海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7,共5页
目的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探讨MB-MCA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的MB病例,入选既经冠状动脉CTA又经CAG诊断的MB病例152例。按照... 目的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探讨MB-MCA的临床特征及其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年来的MB病例,入选既经冠状动脉CTA又经CAG诊断的MB病例152例。按照有无动脉粥样硬化(As)分为单纯MB组、As并MB组;根据有无心肌缺血症状分为有症状组、无症状组。分析并比较各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资料。分析MB-MCA影像学指标与心肌缺血症状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CTA对MB的检出率为11.4%,CAG对MB的检出率为10.1%,两者相近。152例MB-MCA特点:收缩期压缩程度为50.1%±10.5%,舒张期压缩程度为22.8%±10.5%;平均长度为18.2±11.5 mm,厚度为2.7±0.8 mm;最常见MB发生部位为左前降支(LAD)中段(60.7%)。As并MB组心肌缺血症状(典型胸闷等)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MB组(75.5%比58.7%,66.0%比43.5%,P<0.001)。有症状组比无症状组MB更多分布于LAD中段(86.9%比68.9%,P<0.001),更易合并As发生(74.8%比57.8%,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B厚度、MCA收缩期及舒张期压缩程度与心肌缺血症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CTA与CAG对MB的检出率相似。MB合并As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发生率、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单纯MB患者。MB患者心肌缺血症状与MB厚度、MCA压缩程度及As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缺血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128层CT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评估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被引量:16
14
作者 武汉忠 陈进 +2 位作者 王强荣 王亚军 常燕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4期507-509,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效能,评估壁冠动脉狭窄程度。方法对1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VR、MIP、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短轴多平面重组,分析血管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多种图像后...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心肌桥的诊断效能,评估壁冠动脉狭窄程度。方法对1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VR、MIP、MPR、CPR对血管进行重建,短轴多平面重组,分析血管在收缩期或舒张期血管狭窄程度。结果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中,MPR/CPR/MIP重建更有利于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显示;共检出30例心肌桥,34段;19例发生在前降支,10例发生在回旋支,1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17例伴有不同程度的邻近冠状动脉粥样板块形成;1例合并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结论 128层螺旋CT结合多种图象后处理技术,尤其MPR/CPR/MIP重建可以清晰显示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是一种能够无创、准确诊断心肌桥一壁冠状动脉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图像处理 体层摄影术 X线复计算机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对壁冠状动脉-心肌桥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5
作者 郝宝顺 覃杰 +3 位作者 余舒杰 刘勇 周彬 钱孝贤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121-2123,共3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320-slice dynamic volume CT,320-DVCT)评价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CA-MB)的形态学特征、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5例可疑冠心病住院患者行心脏320-DVCT并冠脉CTA,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分析MCA-MB...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320-slice dynamic volume CT,320-DVCT)评价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CA-MB)的形态学特征、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85例可疑冠心病住院患者行心脏320-DVCT并冠脉CTA,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分析MCA-MB影像学特点。结果 320-DVCT对MCA-MB的检出率为30.6%,其中82.4%出现在左前降支中、远段,平均长度为(13.38±5.06)mm,MB平均厚度为(3.61±2.53)mm。MCA-MB合并邻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96.2%。CAG的MCA-MB的检出率为8.2%,320-DVCT对MCA-MB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AG。结论 320-DVCT可准确判断MCA-MB的结构特点;临床怀疑冠心病者MCA-MB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相关性。320-DVCT是一种无创、准确诊断和评价MCA-MB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64层螺旋CT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树桐 金朝林 +2 位作者 肖建伟 樊怡 王翔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03-306,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观察有无心肌桥,测量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肌桥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C...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后处理,观察有无心肌桥,测量心肌桥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肌桥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心肌桥,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肌桥患者数学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发现42例44段肌桥,其长度为5.1±3.6mm、狭窄程度为70.2%±28.4%,与CT结果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64层CT可清晰显示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对其诊断有着特殊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诊断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与心血管造影对壁冠状动脉诊断价值的对比 被引量:25
17
作者 王绍娟 王利伟 +3 位作者 黄海青 高歌军 刘绍伟 张戈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3年第4期47-49,68,共4页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心血管造影(CAG)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由CTCA和CTA确诊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图像,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发生部位、长度、埋藏深度及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同时分析壁冠...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与心血管造影(CAG)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由CTCA和CTA确诊的心肌桥-壁冠状动脉患者的图像,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发生部位、长度、埋藏深度及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同时分析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埋藏深度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46例患者中CTCA与CAG共同发现心肌桥62段,其中LAD心肌桥45段(占72.6%),LCX心肌桥7段(占11.3%),RCA心肌桥10段(占16.1%)。CTCA诊断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6.8±2.5)mm,平均埋藏深度为(3.2±1.3)mm,平均狭窄程度(47.2±10.1%)。CAG诊断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为(5.3±1.9)mm,平均埋藏深度为(2.9±1.4)mm),平均狭窄程度(57.3±11.2%)。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埋藏深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深埋型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较表浅型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更严重。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是诊断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有力检查方法,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计算机体层摄影 血管成像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在心肌桥-壁冠状动脉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青 翟仁友 马展鸿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4013-4015,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AG)在诊断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6例在北京市普仁医院接受64排螺旋CT CAG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B-MCA检出率及患者临床表现、MB所在位置,以及各支发生率,MB的...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AG)在诊断心肌桥(MB)-壁冠状动脉(MC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36例在北京市普仁医院接受64排螺旋CT CAG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MB-MCA检出率及患者临床表现、MB所在位置,以及各支发生率,MB的长度、厚度与MCA狭窄程度的关系按是否存在MB进行分组配对,比较MB-MCA组和无MB-MCA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436例患者中76例发现MB(17.4%,76/436)。左前降支(LAD)段发生率最高(68.4%,52/76)。MCA狭窄程度与MB长度和厚度相关。LAD-MB-MCA组和无MB-MCA组比较,在冠状动脉斑块是否存在方面及在冠状动脉斑块引起MCA管腔不同程度狭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64排螺旋CT CAG能准确显示MB与MCA的解剖关系,是初筛MB-MCA的一种优良诊断方法。MCA的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厚度相关。MB-MCA的存在和严重的狭窄程度意味着邻近LAD段的冠状动脉更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 壁冠状动脉
下载PDF
心肌桥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特点及临床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荣先 袁明远 +3 位作者 李炜 方明 宁忠平 李新明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伴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8年3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167例心肌桥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收治的160例未伴有高血压的心肌桥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心肌桥伴高血压患者的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影像学特点和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3年12月至2018年3月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周浦医院收治的167例心肌桥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收治的160例未伴有高血压的心肌桥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CT血管造影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心肌桥的类型、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收缩末期直径、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例数、明显胸痛例数、缺血性心电图改变阳性率。结果观察组心肌桥出现冠状动脉斑块的例数、明显胸痛例数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心肌桥的类型、厚度及壁冠状动脉长度、收缩末期直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心肌桥伴高血压患者更易合并近端冠状动脉斑块,临床症状也重于无高血压的心肌桥患者,应重视心肌桥伴高血压的及时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学特征与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淑华 黎叶芳 +2 位作者 袁珠 王振栋 董缨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5期578-580,584,共4页
目的通过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单纯MBMCA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9例记为对照组,另... 目的通过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与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单纯MBMCA不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患者79例记为对照组,另取同期收治的心肌桥近端冠状动脉伴粥样硬化患者79例作为观察组。两组均接受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率等基本临床资料,各项冠状动脉检测指标(心肌桥厚度、壁冠状动脉长度、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壁冠状动脉近端成角、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水平,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MCA与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性别、心率、病程、高血压与糖尿病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壁冠状动脉长度、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患者比例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患者比例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年龄(OR=1.421,P=0.037)、壁冠状动脉远端成角(OR=2.147,P=0.042)以及壁冠状动脉两端成角(OR=2.579,P=0.002)均是影响壁近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壁冠状动脉两端平滑是保护性因素(OR=2.736,P=0.012)。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价MBMCA形态学特征和冠状动脉近段粥样硬化病变情况,且两者存在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形态学形态 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