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地区2009年鼠类携带汉坦病毒的基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恒新 马超锋 +4 位作者 左署青 曹智伟 蔡正华 卢晓玲 曹务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3-437,448,共6页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2009年捕获鼠类种类和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分析汉坦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在西安地区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的户县、长安两区县以夹夜法捕鼠,记录鼠种和生存环境。无菌解剖后取鼠肺提取总RNA,扩增汉坦病毒M片段基因进...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2009年捕获鼠类种类和携带汉坦病毒情况,分析汉坦病毒的基因特征。方法在西安地区近年来肾综合征出血热高发的户县、长安两区县以夹夜法捕鼠,记录鼠种和生存环境。无菌解剖后取鼠肺提取总RNA,扩增汉坦病毒M片段基因进行病毒分型,选取部分阳性标本进行病毒S片段和L片段序列测定和进化分析。结果 2009年两区县捕获鼠类共400只,其中黑线姬鼠244只,占61%,褐家鼠89只,占22.25%,小家鼠43只,占10.75%,其他鼠种24只,占6%;共检出汉坦病毒核酸阳性鼠肺86只,分型以汉滩型为主,占79.07%;病毒L片段与贵州代表株同源性为95%97%,S片段与贵州代表株同源性为97.7%99.3%。结论 2009年西安地区汉坦病毒宿主以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为主,汉坦病毒核酸阳性率较高;所携带病毒以汉滩型为主,病毒进化分析与贵州代表株高度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种 汉坦病毒 基因分型 序列分析
下载PDF
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分析法用于兽类分类的试探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新霞 周虞灿 邵邻相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6-299,320,共4页
本文以蝙蝠的5种组织和鼠类的红细胞为材料,从方法上探讨SOD同工酶的分析比较对于兽类分类的价值和意义。实验结果表明SOD同工酶的泳动速度和区带的分布组成,种与种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酶对于兽类的演化和物种的鉴定比... 本文以蝙蝠的5种组织和鼠类的红细胞为材料,从方法上探讨SOD同工酶的分析比较对于兽类分类的价值和意义。实验结果表明SOD同工酶的泳动速度和区带的分布组成,种与种之间有明显的区别,作为一个辅助的工具酶对于兽类的演化和物种的鉴定比较适用。此外,同种的个体间以及同个体的组织间未发现明显区别,这预示在分类工作中不必强调被分析个体数的多寡,也不必进行各组织的全面分析,有利于取材不易的或不能杀死取材的珍稀兽类物种间的比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 鼠类 同功酶 超氧物歧化酶
下载PDF
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早更新世的鼠科化石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元 秦大公 +1 位作者 严亚玲 金昌柱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1-571,共11页
最近在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采集到大量步氏巨猿、猩猩、长臂猿等高等灵长类及伴生的属种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化石点小哺乳动物群中的优势群体——鼠科化石:似锡金小鼠(Mus cf.M.pahari)、似大林姬鼠(Apodemus cf.A.pe... 最近在广西崇左泊岳山巨猿洞采集到大量步氏巨猿、猩猩、长臂猿等高等灵长类及伴生的属种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本文系统记述了该化石点小哺乳动物群中的优势群体——鼠科化石:似锡金小鼠(Mus cf.M.pahari)、似大林姬鼠(Apodemus cf.A.peninsulae)、细狨鼠(Hapalomys gracilis)、狭齿狨鼠(Hapalomys angustidens)、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iviventer andersoni)、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oides)和似始家鼠(Rattus cf.R.pristinus)共6属8种,其中包括了5个绝灭种。研究表明,泊岳山巨猿洞鼠类主要属种的形态特征显然要比同地区的三合大洞显得原始,而较相似于重庆巫山龙骨坡的相关鼠类,因此推测其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这与古地磁的测年结果(距今约180万年)相吻合。泊岳山巨猿洞的鼠类大部分均为东洋界成员以及树栖、半树栖及林地生活的种类,反映当时的自然景观为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林灌环境。泊岳山巨猿洞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我国南方早更新世巨猿-中华乳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这对于探讨我国南方第四纪生物地层的划分将提供重要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崇左 早更新世 泊岳山巨猿洞 鼠科化石
下载PDF
六种鼠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变异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何新霞 金晓玲 +2 位作者 周虞灿 郑祥建 沈晖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6-140,80,共5页
本文研究姬鼠属(Apodemus)2种鼠和鼠属(Ratus)4种鼠的心组织过氧化物酶和肝组织酯酶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变异。结果表明,6种鼠心组织过氧化物酶皆为4条区带,其中社鼠和白腹巨鼠的酶带泳动速度略快于褐家鼠和黄毛鼠... 本文研究姬鼠属(Apodemus)2种鼠和鼠属(Ratus)4种鼠的心组织过氧化物酶和肝组织酯酶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变异。结果表明,6种鼠心组织过氧化物酶皆为4条区带,其中社鼠和白腹巨鼠的酶带泳动速度略快于褐家鼠和黄毛鼠的酶带;鼠属4种鼠的酶带间距大致相同,而姬鼠属的酶带间距略大于鼠属,这种谱型的区别就所分析的6种鼠而言,可以认为是该同工酶表现的属间区别。肝组织酯酶区带较多,其酶带数和泳动速度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种间特征;泳动最快的酶带在姬鼠中是2条,在鼠属中是1条,可以认为是属间特征的区别。从9项生化指标的异同作动物配对比较,表明褐家鼠与黄毛鼠亲缘上较近,社鼠与白腹巨鼠亲缘上也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分类 过氧化物酶 酯酶 鼠科动物
下载PDF
孕鼠被动吸烟对胎鼠骨骼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潘晓亮 阎凤霞 王文青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①目的 观察孕鼠被动吸烟对胎鼠骨骼发育的影响。②方法 实验组孕鼠被动吸烟 ,然后取胎鼠进行茜素红染色 ,观察全身骨骼发育情况。其中 36只胎鼠进行图像分析 ,观察其骨骼密度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 实验组胎鼠骨骼发育明显迟... ①目的 观察孕鼠被动吸烟对胎鼠骨骼发育的影响。②方法 实验组孕鼠被动吸烟 ,然后取胎鼠进行茜素红染色 ,观察全身骨骼发育情况。其中 36只胎鼠进行图像分析 ,观察其骨骼密度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③结果 实验组胎鼠骨骼发育明显迟缓 ,骨龄明显落后 ,并且出现了一些脊柱裂并露脑、脊柱侧弯、肋骨缺失等骨骼畸形。实验组胎鼠体长明显短于对照组 (t=4 .6 74 ,P <0 .0 0 1) ,骨密度低于对照组 (t=2 .4 6 1,P <0 .0 5 )。④结论 孕鼠被动吸烟能致胎鼠骨骼发育明显迟缓和骨骼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发育 烟草烟污染 鼠科 胚胎 畸形
下载PDF
补骨脂对激发态小鼠的体液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姜宪辉 张健 刘辉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研究补骨脂对激发态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 (1,2组 )和卵白蛋白 (3,4组 ) ,制备激发态小鼠模型 ,再分别灌服补骨脂汤剂 (1,3组 )和葡萄糖溶液 (2 ,4组 ) ,然后用微量凝集法测抗绵羊红细胞抗体 (1,2... 目的 :研究补骨脂对激发态小鼠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分别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 (1,2组 )和卵白蛋白 (3,4组 ) ,制备激发态小鼠模型 ,再分别灌服补骨脂汤剂 (1,3组 )和葡萄糖溶液 (2 ,4组 ) ,然后用微量凝集法测抗绵羊红细胞抗体 (1,2组 ) ,用ELISA法测卵蛋白 (3,4组 )。结果 :与绵羊红细胞对照组比 0 0 1<P <0 0 5 ;与卵白蛋白对照组比P <0 0 1,均具有显著性。结论 :以上数据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 激发态小鼠 体液免疫 中药 中医
下载PDF
五种猛禽的食性食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庆澜 唐兆恒 林继球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5年第1期108-112,共5页
五种猛禽——领角、燕隼、省鹰、松雀鹰和草均具有捕食农田害鼠的习性,但各自对不同种类的鼠类的嗜食程度不同。领角喜食小家鼠和板齿鼠,不喜食褐家鼠;燕隼喜食板齿鼠、黄毛鼠和褐家鼠.不喜食小家鼠;雀鹰对褐家鼠的嗜食性对比于平... 五种猛禽——领角、燕隼、省鹰、松雀鹰和草均具有捕食农田害鼠的习性,但各自对不同种类的鼠类的嗜食程度不同。领角喜食小家鼠和板齿鼠,不喜食褐家鼠;燕隼喜食板齿鼠、黄毛鼠和褐家鼠.不喜食小家鼠;雀鹰对褐家鼠的嗜食性对比于平均食量的差异并不显著;松雀鹰极喜食小家鼠和板齿鼠,不食褐家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猛禽 鼠类 生物防治
下载PDF
六种鼠苹果酸脱氢酶、血浆蛋白质和血红蛋白的变异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金晓玲 何新霞 +2 位作者 周虞灿 吴林富 干常春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7-221,239,共5页
本文分析了家鼠属(Rattus)4种鼠和姬鼠属(Apodemus)2种鼠的苹果酸脱氢酶、血浆中β1区和β2区蛋白质、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以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变异。结果表明,MDH在进化上是比较保守的,其中MDHm和... 本文分析了家鼠属(Rattus)4种鼠和姬鼠属(Apodemus)2种鼠的苹果酸脱氢酶、血浆中β1区和β2区蛋白质、血浆清蛋白、前清蛋白以及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变异。结果表明,MDH在进化上是比较保守的,其中MDHm和MDHs2带在各鼠间位于同一泳动线上,仅MDHs1带的泳动速度出现属间和种间的微小差异;血浆中β1区和β2区的蛋白质带、清蛋白带以及前清蛋白带各鼠间出现明显的变异,表现为黑线姬鼠和社鼠在β1区出现2种多态型区带,褐家鼠在β2区也有2种多态型带;各鼠间的血红蛋白变异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区带数和主成分的泳动度显著不同,而且社鼠的Hb出现3种多态型,黄毛鼠出现2种多态型,其余各鼠的Hb皆为单态性。上述16项生化特性按相似和相异进行配对比较,初步表明黄毛鼠与褐家鼠亲缘上比较相近,白腹巨鼠要比其他3种鼠亲缘上更接近于黑线姬鼠,而社鼠与白腹巨鼠之间进化分歧相对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科动物 血浆蛋白质 苹果酸脱氢酶
全文增补中
基于CO1基因序列的DNA条形码在中尼边境鼠类物种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春生 张晓龙 +8 位作者 张雪莲 范泉水 牛文忠 胡小兵 格龙 房键慧 曹晓梅 潘其礼 王静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了线粒体CO1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鼠类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将从中尼边境采集到的42个鼠类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PCR法扩增线粒体CO1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鼠类物种的DNA条码进行BLAST比对,并构... 目的探讨了线粒体CO1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鼠类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方法将从中尼边境采集到的42个鼠类标本,提取基因组DNA,用通用引物PCR法扩增线粒体CO1基因,并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其他鼠类物种的DNA条码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分子进化树。结果本研究中有17个标本能通过PCR扩增出特异性CO1基因条带,17个标本的种内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035,种间遗传距离平均值为0.47,种间遗传距离是种内遗传距离的10倍以上。根据BLAST比对法,将采集到的17个标本分到不同的鼠种中。结论 CO1基因序列能够对鼠类进行有效的物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分类 CO1基因 DNA条形码 分子进化树
下载PDF
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防治冻伤作用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亚玲 刘小虎 +1 位作者 许子华 吴琼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0期21-24,共4页
目的观察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预防、治疗冻伤的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0.39、0.78、1.56 g/kg)及肝素钠乳膏组(0.39 g/kg),每组10只。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和腹... 目的观察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预防、治疗冻伤的作用。方法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0.39、0.78、1.56 g/kg)及肝素钠乳膏组(0.39 g/kg),每组10只。通过小鼠耳肿胀实验和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将健康SPF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组(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分别给予0.27、0.54、1.08 g/kg)及肝素钠乳膏组(0.27 g/kg),每组10只。采用大鼠后肢Ⅰ度冻伤模型,除对照组外,各组大鼠右后肢涂对应剂量的药物,模型组涂赋形剂,连续给药7 d。分别观察预防给药和治疗给药7 d后大鼠血氧、血流量变化及足跖肿胀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和肝素钠乳膏组小鼠耳肿胀减轻(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和肝素钠乳膏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值、血流量增高,血氧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预防给药7 d后,低、中、高剂量组和肝素钠乳膏组大鼠足跖肿胀值和血流量降低(P<0.01),但血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和肝素钠乳膏组实验性冻伤大鼠造模后第5、7天足跖肿胀减轻,血流量降低,低、中剂量组血氧升高(P<0.01)。结论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具有抗炎、预防和治疗轻度冻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伤 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 血流量 毛细血管通透性 鼠科
下载PDF
两种野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以及血红蛋白成份的电泳比较
11
作者 周虞灿 何新霞 邵邻相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1期92-95,104,共5页
本文利用 SOD 和 LDH 同时显色法染色的优点,比较分析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红细胞 SOD 和 LDH 同工酶组成以及血红蛋白型的特征.两种鼠都分析出3条 SOD 区带.两者的 SOD 分子泳动度明显不同,主带,次带、微弱带的排列次序也不同.同种鼠间无... 本文利用 SOD 和 LDH 同时显色法染色的优点,比较分析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红细胞 SOD 和 LDH 同工酶组成以及血红蛋白型的特征.两种鼠都分析出3条 SOD 区带.两者的 SOD 分子泳动度明显不同,主带,次带、微弱带的排列次序也不同.同种鼠间无个体差异.两种鼠红细胞 LDH 活力都不高,同工酶组成均以 A 亚基占绝对优势,个体差异不明显。LDH分子泳动度两种鼠显著不同.黑线姬鼠的 Hb 无多态现象,皆为2条区带;褐家鼠则出现3种多态型,分别由3、4、5条区带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乳酸脱氢酶 血红蛋白型 同时显色法 野鼠红细胞
下载PDF
重庆巫山玉米洞遗址晚更新世鼠科动物化石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少坤 庞丽波 +2 位作者 吴雁 胡鑫 魏光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03-818,共16页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鼠科动物较为丰富,在层位上对应于MIS 4和MIS 2时期。形态学观察显示玉米洞的鼠科化石分别属于5属10种:笔... 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遗址出土有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是华南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晚更新世中-晚期的鼠科动物较为丰富,在层位上对应于MIS 4和MIS 2时期。形态学观察显示玉米洞的鼠科化石分别属于5属10种:笔尾树鼠(未定种)Chiropodomys sp.、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大耳姬鼠A.latronum、小林姬鼠A.sylvaticus、郑氏攀鼠Vernaya zhengi、巨攀鼠V.giganta、爱氏巨鼠Leopoldamys edwardsi、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安氏白腹鼠N.andersoni和高原白腹鼠N.excelsior。这一组合既显示了浓厚的华南色彩,也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即Chiropodomys sp.的出现和N.excelsior占据优势地位。鼠科化石的生境分析表指示了晚更新世中-晚期玉米洞遗址与现代类似但更为湿冷的森林或森林灌丛环境。玉米洞遗址鼠科化石的研究丰富了中国中-晚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洞遗址 鼠科动物化石 晚更新世 古环境
原文传递
用聚合酶链方法对北京林区莱姆病疫源地及莱姆病病原体基因型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建民 曹务春 +6 位作者 张习坦 吴晓明 张泮河 赵秋敏 杨红 董振英 蔡胜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9-212,共4页
目的 进一步明确北京林区是否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及其分布。方法 基于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A基因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方法 ,对从北京 6个林区采集的蜱和鼠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 ,选择阳性标本... 目的 进一步明确北京林区是否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及其分布。方法 基于莱姆病螺旋体外膜蛋白A基因建立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方法 ,对从北京 6个林区采集的蜱和鼠进行检测和基因分型 ,选择阳性标本进行克隆和序列测定 ,与已知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 ,从长角血蜱中分离莱姆病螺旋体。结果 从门头沟区东灵山采集的标本中检测到莱姆病螺旋体DNA片段 ,3只游离全沟硬蜱 1只检测阳性 ,5 7只寄生全沟硬蜱若蜱中 1只检测阳性 ;119只野鼠中 9只检测阳性 ,其中 8只B .garinii阳性 ,1只B .afzelii阳性。 5 0份野鼠血清有 5份莱姆病螺旋体IgG抗体阳性 ,采集的 16 0只长角血蜱(2 0只 /组 )未分离到莱姆病螺旋体菌株。结论 北京门头沟区东灵山可能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包括两个基因型 ,全沟硬蜱可能是莱姆病的传播媒介 ,野鼠可能是贮存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 北京林区 莱姆病 病原体基因型 分子流行病学 疫源地
原文传递
广东省茂名市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泽城 陈泽勇 +7 位作者 张岳汉 许鸿发 钟伟国 汤美玲 张志强 张赟 李小敏 陈代雄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371-373,共3页
目的调查茂名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鼠类的感染情况。方法在茂名市用鼠夹、鼠笼捕捉鼠类,鉴定鼠种,处死后检查寄生于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共检查鼠类196只,其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率为10.71%。其中褐家鼠感染率为11.... 目的调查茂名市广州管圆线虫终末宿主鼠类的感染情况。方法在茂名市用鼠夹、鼠笼捕捉鼠类,鉴定鼠种,处死后检查寄生于鼠心、肺血管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共检查鼠类196只,其广州管圆线虫自然感染率为10.71%。其中褐家鼠感染率为11.93%(21/176),小家鼠感染率为0(0/20)。结论茂名市褐家鼠存在一定程度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是该虫的重要终末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 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
原文传递
慢性肾衰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文慧 马腾骧 王广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523-525,共3页
采用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观察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慢性肾衰组大鼠的胸腺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拟手术组,慢性肾衰组大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拟手术组。提示尿毒症本身可导... 采用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观察其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慢性肾衰组大鼠的胸腺绝对重量和相对重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拟手术组,慢性肾衰组大鼠的T淋巴细胞转化功能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模拟手术组。提示尿毒症本身可导致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低下,慢性肾衰患者应加强合理的免疫调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实验 细胞免疫 肾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茂名市区和电白县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冬莹 叶杰 +5 位作者 李木燕 易成龙 陈代雄 张赟 李小敏 詹希美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53-1054,1001,共3页
目的了解茂名市区和电白县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广州管圆线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村内和野外采用鼠夹和捕鼠笼等方法捕捉鼠类,在确定种类后,取其心肺组织检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共检查鼠148只,阳性15只,鼠广... 目的了解茂名市区和电白县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为该地区广州管圆线虫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村内和野外采用鼠夹和捕鼠笼等方法捕捉鼠类,在确定种类后,取其心肺组织检查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共检查鼠148只,阳性15只,鼠广州管圆线虫的总感染率为10.14%。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的感染率分别为12.87%、4.76%和0。野栖鼠和家栖鼠感染率分别为17.14%(12/70)和3.85%(3/78)。结论茂名市区和电白县鼠类中存在广州管圆线虫的感染,褐家鼠是最主要的终末宿主。同时,野栖鼠的感染率明显高于家栖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名市 电白县 鼠类 广州管圆线虫 感染
原文传递
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堆积新发现的早更新世鼠科化石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元 黄柏挺 +2 位作者 王一飒 徐繁 金昌柱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9-255,共17页
中国长江流域沿岸的洞穴和裂隙堆积物中常含有属种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其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由于标本数量多且演化速率快,因此在第四纪生物地层对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的鼠科... 中国长江流域沿岸的洞穴和裂隙堆积物中常含有属种丰富的更新世哺乳动物群,其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由于标本数量多且演化速率快,因此在第四纪生物地层对比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研究了产自长江下游南岸的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的鼠科化石,包括:Apodemus cf.A.asianicus、Micromys minutus、Chiropodomys cf.C.primitivus、Vandeleuria sp.、Niviventer cf.N.preconfucianus、Leopoldamys sp.、Berylmys cf.B.bowersi和Rattus sp.,共计8属8种,其中绝灭种和现生种的比例分别为37.5%和25%。依据化石属种的形态差异和演化水平,东裂隙鼠科动物群的性质比安徽繁昌人字洞和重庆巫山龙骨坡都要明显进步,比湖北建始龙骨洞的鼠科组合也显得稍进步,兼具早—中更新世的特点,但更偏向早更新世,其地质时代很可能为早更新世晚期。此外,本文还初步建立了长江流域早更新世鼠科动物群的层序,从早到晚依次为:安徽繁昌人字洞(距今约220–256万年)和重庆巫山龙骨坡(距今约220–250万年)—湖北建始龙骨洞(距今约120–160万年)—安徽繁昌癞痢山东裂隙(估计距今约78–120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安徽繁昌 癞痢山东裂隙 早更新世 鼠科动物群 生物地层
原文传递
Response of endemic afroalpine rodents to the removal of livestock grazing pressure 被引量:1
18
作者 Flavie VIAL David W. MACDONALD Daniel T. HAYDON 《Current Zoolog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41-750,共10页
The Bale Mountains of Ethiopia represent the world's largest continuous extent of afroalpine habitat. With a peak combined density of over 8000 individuals/km2, the endemic giant mole rat Tachyoryctes macrocephalus, ... The Bale Mountains of Ethiopia represent the world's largest continuous extent of afroalpine habitat. With a peak combined density of over 8000 individuals/km2, the endemic giant mole rat Tachyoryctes macrocephalus, Blick's grass rat Arvi- canthis blicki and the brush-furred mouse Lophuromys melanonyx are the dominant wild herbivores within this ecosystem and may be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high densities of domestic livestock.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stablish whether these endemic rodent populations could respond to the removal of grazing pressure inside three 0.25 hectare livestock exclosures (paired with grazed control plots)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such response was mediated through concomitant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structure. We hypothesised that livestock grazing negatively affects endemic rodent populations through competition or increased predation risk and we predicted an increase in rodent biomass following the removal of grazing pressure. We found no evidence of rodent populations responding to the removal of livestock after fourteen months. The short-term nature of the ex- perimental design, environmental fluctuations and the ecosystem's inherent stochasticity may explain the apparent lack of a sig- nificant response. However, while this study is inconclusive, it emphasises the need for more long-term experimental investiga- tion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domestic grazers on vegetation and on dependent communities. The effects of rapidly increasing livestock numbers in the Bale Mountains will require continued close monitoring of vegetation and endemic animal communities as the afroalpine is altered by external biotic and abiotic force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oalpine Bale Mountains EXCLOSURES Livestock grazing murid rodents
原文传递
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鼠类广州管圆线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焘 石伟哲 +3 位作者 聂钊源 丁雪 罗晓东 陈代雄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1年第7期834-835,共2页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方法用捕鼠笼或鼠夹等方法在室内外捕捉老鼠。检查鼠心肺组织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检查3种鼠共113只,其平均感染率为26.55%。其中板齿鼠的感染率为29.41%(30/102),而小家...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鼠类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的情况。方法用捕鼠笼或鼠夹等方法在室内外捕捉老鼠。检查鼠心肺组织内的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果检查3种鼠共113只,其平均感染率为26.55%。其中板齿鼠的感染率为29.41%(30/102),而小家鼠、褐家鼠体内未能检查到广州管圆线虫成虫。结论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属于广州管圆线虫自然疫源地,在当地板齿鼠是该虫重要的终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管圆线虫 鼠类 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