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的演唱分析
1
作者 王莹莹 《梧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9-35,共7页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是以我国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由我国著名词作家刘麟填词、作曲家王志信谱曲,二人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首非常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作为叙事性音乐体裁,歌曲内容感人,传统民族风格的创作手法与现代作曲风格技法的融合,...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是以我国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由我国著名词作家刘麟填词、作曲家王志信谱曲,二人共同创作完成的一首非常经典的民族声乐作品。作为叙事性音乐体裁,歌曲内容感人,传统民族风格的创作手法与现代作曲风格技法的融合,使叙事歌曲《牛郎织女》的风格极具特色。该文围绕叙事歌曲《牛郎织女》的演唱进行分析,对该叙事歌曲的音乐内容进行详细解读,论述该叙事歌曲的歌词内涵、旋律特征和曲式结构,分析了该叙事歌曲的音乐特点,同时结合自身舞台实践经验,对该叙事歌曲的演唱情感处理以及情感内涵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歌曲《牛郎织女》 歌词内涵 旋律特征 曲式结构 音乐风格 演唱技巧 情感内涵
下载PDF
科勒等值理论视角下音乐剧《汉密尔顿》汉译研究
2
作者 马梦园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3期11-14,共4页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英美音乐剧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且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著名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是一部讲述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音乐剧,由林-曼努尔·米兰达编剧、作曲及填词。该文以科勒的翻译等值...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日益加深,英美音乐剧纷纷进入国内市场且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著名百老汇音乐剧《汉密尔顿》是一部讲述美国开国元勋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音乐剧,由林-曼努尔·米兰达编剧、作曲及填词。该文以科勒的翻译等值理论为指导,对“药不能停字幕组”翻译的《汉密尔顿》汉译本进行研究,旨在探究译者应当如何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实现译文在外延、内涵、语篇规约、语用及形式五个层面的等值,以期为音乐剧汉译提供些许借鉴意义。研究发现,译者需在保证原文意义忠实传达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语言和文化背景,采取直译、套译、反说正译等多种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巧用汉语四字格形式,达到最佳译文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勒等值理论 《汉密尔顿》 音乐剧汉译 歌词翻译 翻译策略与技巧 汉语四字格
下载PDF
从戏曲音乐的文化价值说到京剧“样板戏”音乐的创作 被引量:9
3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14,6,共9页
中国戏曲音乐,是一份足以令我们倍感骄傲的文化财富。在中国,它堪称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它作为一种民间音乐,相对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来说,显得格外鲜活、普及、生动、丰富;但更重要的是,它更加深刻体现了与中国最普遍民众... 中国戏曲音乐,是一份足以令我们倍感骄傲的文化财富。在中国,它堪称民族音乐的杰出代表。它作为一种民间音乐,相对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来说,显得格外鲜活、普及、生动、丰富;但更重要的是,它更加深刻体现了与中国最普遍民众的血脉联系,与我们这个民族最广泛、最深入的精神气质和审美趣味相对应。相对于传统民间音乐其他种类(民歌、曲艺、歌舞、器乐)来说,戏曲音乐又特别具有一种高技术、高文化含量的特点。它有着久经锤炼的声腔、独特的腔词关系、完备的板式、成熟的行当以及丰富的润腔。样板戏是以具有深厚艺术传统的京剧作为依托,以现代戏创作为切入点,对传统戏曲的改革发展作出的重大探索,而且也是努力集中最优秀的人才来做当时认为最好的戏曲现代戏。"样板戏"音乐有值得关注的以下四个方面的成就:重视音乐的功能发挥,唱腔写作的重要发展,全面综合的完整设计,超越了泛剧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音乐 文化价值 声腔 腔词关系 板式 行当 润腔 样板戏 样板戏音乐
下载PDF
工尺七调别论 被引量:6
4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5-59,共5页
中国音乐中使用工尺字谱的历史悠久 ,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记叙方式及不同的视谱方法 ,还尚存在着不同调名对同一谱字的不同音位、律音的选择功能 ,以及正声、清商、下徵三律调之间工尺七调的转换方法和不同时期的历史现状。本文就以上... 中国音乐中使用工尺字谱的历史悠久 ,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记叙方式及不同的视谱方法 ,还尚存在着不同调名对同一谱字的不同音位、律音的选择功能 ,以及正声、清商、下徵三律调之间工尺七调的转换方法和不同时期的历史现状。本文就以上诸方面存在的问题 ,以及不同的认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尺 谱字 字位 七调 唱名 调名 正声 下徵
下载PDF
古代声乐文化生态如何促进宋词演唱与发展——以笙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董希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9-126,共8页
具有文学和音乐双重属性的宋词,其演唱与发展既有自身内在的文学规律,又受其所处声乐文化生态影响。词倚声而填,和乐而歌,不同乐种的风格倾向、不同乐曲的审美差别、不同乐器的选择使用乃至不同歌者的临场处理均会对歌词发生影响,而这... 具有文学和音乐双重属性的宋词,其演唱与发展既有自身内在的文学规律,又受其所处声乐文化生态影响。词倚声而填,和乐而歌,不同乐种的风格倾向、不同乐曲的审美差别、不同乐器的选择使用乃至不同歌者的临场处理均会对歌词发生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会凝定于歌词并成为传统流传下去。以笙为例,这种古老乐器在周秦之际沉淀了浓厚的礼乐色彩与图腾意味,在宋代借助丰富的物质基础,以其种类多、形制繁的特征而介入宋词表演,进而从多方面强化了宋词宴会表演属性和喜庆色彩。这种影响也最终在歌词中凝定下来并成为歌词传统的一部分。笙的内涵与演奏对宋词演唱的影响,是中国声乐文化促进宋词发展的一个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乐文化 宋词演唱 发展
下载PDF
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歌词音韵刍议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素华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10,共4页
《玫瑰三愿》为黄自先生在1932年创作的抒情歌曲佳作。作品采用著名诗人龙七先生的现代诗为词,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但在具体演唱中,由于方言等习惯的不同,造成了歌词咬字发音不同的现象。笔者以歌曲的歌词演唱为立足点,深入... 《玫瑰三愿》为黄自先生在1932年创作的抒情歌曲佳作。作品采用著名诗人龙七先生的现代诗为词,字里行间充满了浓厚的诗情画意。但在具体演唱中,由于方言等习惯的不同,造成了歌词咬字发音不同的现象。笔者以歌曲的歌词演唱为立足点,深入探讨了其在不同演唱情境下的发音情况,分析歌词与诗歌完美结合的音乐意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自 玫瑰三愿 演唱发音 歌词音韵
下载PDF
萧友梅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及其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兴晖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49-59,共11页
近代音乐学科教育发展较迟,造成中小学师资、教材断层,学校“唱歌”一度出现“无歌可唱”的尴尬局面。萧友梅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中,以诗歌为乐学副课,通过社团、院刊交流歌材,注重歌曲文学的音乐属性,以汇合中西、声... 近代音乐学科教育发展较迟,造成中小学师资、教材断层,学校“唱歌”一度出现“无歌可唱”的尴尬局面。萧友梅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歌曲文学的教育实践中,以诗歌为乐学副课,通过社团、院刊交流歌材,注重歌曲文学的音乐属性,以汇合中西、声文为目标,技道两进、德艺并重。以学术进境带动社会普及,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与中小学“唱歌”的衔接,对当代诗乐美育实现大中小幼全覆盖的体系建构仍不乏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友梅 学校“唱歌” 国立音乐专科学校 歌曲文学 美育体系
下载PDF
声韵相和 境随意现——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中的语言问题(之一) 被引量:1
8
作者 代凌 《音乐探索》 2018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在声乐艺术中,音乐与语言是两个同等重要的部分。以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为具体讨论对象,聚焦美声唱法中的语言问题,从理论层面,详细讨论了我国美声唱法中存在的两种语言模式,并借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相关成果阐述我国美声唱法中外语... 在声乐艺术中,音乐与语言是两个同等重要的部分。以我国美声唱法实践与教学为具体讨论对象,聚焦美声唱法中的语言问题,从理论层面,详细讨论了我国美声唱法中存在的两种语言模式,并借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相关成果阐述我国美声唱法中外语习得的基本问题,最后分析了我国美声唱法中外语习得的三个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声唱法 语言问题 唱词分析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地区民间歌舞剧《老杨公》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北凤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3-27,共5页
《老杨公》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流传的民间优秀传统歌舞剧。它的音乐结构、表演特征、歌词、念白等,都有着浓郁而鲜明的地域性和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保留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该文笔者秉持挖掘、整理和拯... 《老杨公》是广西北部湾地区流传的民间优秀传统歌舞剧。它的音乐结构、表演特征、歌词、念白等,都有着浓郁而鲜明的地域性和原生态的艺术特色,保留着浓郁的民俗文化色彩和乡土文化意识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该文笔者秉持挖掘、整理和拯救民间艺术文化遗产的理念,对《老杨公》的地域性和原生态艺术特色做了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杨公》 音乐结构 表演特征 歌词 念白
下载PDF
如歌、如泣、如诉:“楚调唐音”歌吟近体诗之音乐特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江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92-102,共11页
"楚调唐音"歌吟(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吟诵众多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歌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回归,它将有形的文字转化为声音,进而艺术化、人文化。通过对当代唯一传承人的歌吟曲谱的采集及口传记录,依据"... "楚调唐音"歌吟(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吟诵众多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歌吟作为中华文化的一种回归,它将有形的文字转化为声音,进而艺术化、人文化。通过对当代唯一传承人的歌吟曲谱的采集及口传记录,依据"楚调唐音"歌吟在同一首诗(词)中可分别采用如歌、如诉、如泣三种吟唱模式的特性,选取近体格律诗的歌吟曲谱为音乐分析对象,探寻总结其歌吟之基本规律,为丰富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歌 如泣 如诉 “楚调唐音”歌吟 近体诗 音乐分析
下载PDF
论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特色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富琳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0期33-41,95,共10页
《陈三五娘》是流行于粤东潮汕、闽南泉厦漳及台湾等地闽南语方言区的一个民间爱情故事,戏曲搬演以潮剧、梨园戏为著。通过比较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结构、人物唱腔和器乐曲牌等,探讨潮剧与梨园戏的音乐特色,发现潮剧《陈三... 《陈三五娘》是流行于粤东潮汕、闽南泉厦漳及台湾等地闽南语方言区的一个民间爱情故事,戏曲搬演以潮剧、梨园戏为著。通过比较潮剧、梨园戏《陈三五娘》的音乐结构、人物唱腔和器乐曲牌等,探讨潮剧与梨园戏的音乐特色,发现潮剧《陈三五娘》的音乐与时俱进,偏于抒情;梨园戏的音乐固守传统,偏于古朴,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而此正是两剧种“同源异流”的魅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剧 梨园戏 陈三五娘 人物唱腔 器乐曲牌 音乐特色
下载PDF
关于魏良辅《曲律》的传本及对《南词引正》中“昆山为正声”的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白宁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3年第1期107-110,共4页
1961年《戏剧报》上发表了《南词引正校注》,这是魏良辅《曲律》的又一刊本面世,是当时音乐界的轰动之事。这一刊本中有"昆山为正声"的内容,涉及到昆山腔之源及创始人,也涉及到魏良辅《曲律》是否有另一传本,本文就《南词引... 1961年《戏剧报》上发表了《南词引正校注》,这是魏良辅《曲律》的又一刊本面世,是当时音乐界的轰动之事。这一刊本中有"昆山为正声"的内容,涉及到昆山腔之源及创始人,也涉及到魏良辅《曲律》是否有另一传本,本文就《南词引正》中有关"昆山为正声"段进行查证予以辨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良辅 《曲律》 《南词引正》 昆山腔 黄幡绰 顾坚
下载PDF
歌词朗诵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实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变凤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105-108,共4页
朗诵与歌唱同属有声艺术,是紧密联系的。朗诵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近乎于朗诵,是赋予音乐性的朗诵。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后巩固三个步骤实施歌词朗诵,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学生歌唱的语言问题,而且使歌唱情感... 朗诵与歌唱同属有声艺术,是紧密联系的。朗诵是歌唱的基础,歌唱近乎于朗诵,是赋予音乐性的朗诵。在声乐教学中,通过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教学、学生课后巩固三个步骤实施歌词朗诵,这样不仅能够解决学生歌唱的语言问题,而且使歌唱情感表达细腻化、自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词朗诵 声乐教学 歌唱 实施
下载PDF
歌剧《伤逝》子君咏叹调的音乐语汇及演唱处理
14
作者 匡祎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549-553,共5页
咏叹调对于歌剧和歌剧人物角色都具有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语汇与演唱处理是咏叹调的两个核心要素。要想真正掌握一首咏叹调,就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去深入地剖析、解构。歌剧《伤逝》是我国歌剧中的经典代表作品,女主角子君是当... 咏叹调对于歌剧和歌剧人物角色都具有核心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音乐语汇与演唱处理是咏叹调的两个核心要素。要想真正掌握一首咏叹调,就必须从这两个角度去深入地剖析、解构。歌剧《伤逝》是我国歌剧中的经典代表作品,女主角子君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主角,是整部歌剧进行的核心和主线。子君的三首咏叹调完整地展现出女主角的艺术形象与艺术魅力。对这三首咏叹调的分析与处理不仅会使我们更加准确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子君这一歌剧人物角色,同时,也会使我们更加准确和深入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整部歌剧。只有不断研究、探索和掌握正确的声乐学习和演唱方式,才能使声乐实践工作取得不断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逝》 子君 咏叹调 音乐语汇 演唱处理 人物形象
下载PDF
从抒情主体的转移看词“别是一家”
15
作者 方坚铭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27-31,共5页
抒情主体的转移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从抒情主体转移的角度,来考察词“别是一家”的文体特质。首先,比较了诗、词中抒情主体转移现象的异同,由于“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所限制,导致了词的抒情主体以歌妓为主。其次,本文... 抒情主体的转移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普遍的现象。本文从抒情主体转移的角度,来考察词“别是一家”的文体特质。首先,比较了诗、词中抒情主体转移现象的异同,由于“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所限制,导致了词的抒情主体以歌妓为主。其次,本文从文化背景和创作主体两个角度,考察这种现象之所以形成。认为:燕乐风俗、歌妓制度是词之抒情主体转移的文化背景;文人士大夫的双重性格是词的抒情主体转移的必要条件。最后,分析了花间词和“花间范式”,认为“花间范式”是抒情主体转移所造成的词体定型,由于后代词人皆以花间词为“鼻祖”,由此确定了词的那种“要眇宜修”、幽隐深微的文体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主体转移 燕乐风俗 歌妓制度 双重性格 花间范式
下载PDF
《华严字母》的结构及其唱颂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冬梅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7-59,76,共4页
《华严字母》是梵呗唱诵音乐中的经典曲目。其唱诵词分为单音字母、双音字母、三音字母三种,其曲谱分为华严字母颁赞、华严字母及小回向、总回向三个部分。用五线谱记录《华严字母》,并分析其唱诵词和曲谱的结构及其唱颂,不失为一种有... 《华严字母》是梵呗唱诵音乐中的经典曲目。其唱诵词分为单音字母、双音字母、三音字母三种,其曲谱分为华严字母颁赞、华严字母及小回向、总回向三个部分。用五线谱记录《华严字母》,并分析其唱诵词和曲谱的结构及其唱颂,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呗 唱诵音乐 唱诵词 曲谱 法器
下载PDF
论内心歌唱与钢琴演奏 被引量:4
17
作者 石娟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78-79,共2页
内心歌唱在钢琴演奏中有重要的作用。在钢琴演奏中始终采用发自内心的默唱 ,才能使演奏者逐渐获得良好的音乐审美观、高超的音色分辨能力和积累深厚的音乐情感 ,才能使演奏者娴熟的弹奏技巧得以充分发挥 。
关键词 内心歌唱 钢琴演奏 音乐审美观 弹奏技巧 默唱 音色分辩力
下载PDF
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创作特色及演唱技巧
18
作者 谢斌 《艺术探索》 CSSCI 2021年第6期92-95,共4页
音乐剧《悲惨世界》通过唱段的诗性语言和戏剧冲突有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运用音乐旋律的变化来塑造人物性格,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演唱时要注意人物情感的变化,控制好音量,把握好演唱的语气、语调,以表现出唱段的... 音乐剧《悲惨世界》通过唱段的诗性语言和戏剧冲突有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运用音乐旋律的变化来塑造人物性格,细腻地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演员演唱时要注意人物情感的变化,控制好音量,把握好演唱的语气、语调,以表现出唱段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惨世界》 音乐剧 戏剧冲突 人物形象 歌唱技巧
下载PDF
河南大鼓书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艳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105-107,共3页
河南大鼓艺术是流传于驻马店地区的稀有古老曲种。通过对其艺术特色的研究,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并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找到保护与传承河南大鼓艺术的措施和办法,让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关键词 河南大鼓 唱腔音乐 唱词特点 表演特点
下载PDF
方响与宋词演唱
20
作者 闫赵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135-142,共8页
方响作为汉民族传统击奏乐器,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在宋代社会生活中风靡一时。在宋代教坊中,方响取代了钟磬的位置,并作为律准乐器使用。方响作为宋词演唱的伴奏乐器,是宋词音乐传播的乐器载体。在朝廷与官署大合乐中词的演唱,方响作为领... 方响作为汉民族传统击奏乐器,以其独特艺术魅力在宋代社会生活中风靡一时。在宋代教坊中,方响取代了钟磬的位置,并作为律准乐器使用。方响作为宋词演唱的伴奏乐器,是宋词音乐传播的乐器载体。在朝廷与官署大合乐中词的演唱,方响作为领奏与合奏乐器;在市井俗乐中词的演唱,方响作为歌妓小唱的伴奏乐器。方响丰富了宋人音乐生活,在诗词意境营造中拥有独特的审美空间。探究方响在宋词歌唱艺术中的应用,有助于还原宋词产生的文化生态,深化对词体作为音乐文学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响 乐器 宋词演唱 燕乐 歌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