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r-and intramolecular adhesion mechanisms of mussel foot proteins
1
作者 KAN YaJing WEI ZhiYong +1 位作者 TAN QiYan CHEN YunFei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675-1698,共24页
Mussel foot proteins(Mfps) secreted in the byssal plaque of marine mussels are widely researched for their relevance to mussel adhesion in water. As the abundant residue i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major adhesive p... Mussel foot proteins(Mfps) secreted in the byssal plaque of marine mussels are widely researched for their relevance to mussel adhesion in water. As the abundant residue in the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major adhesive proteins, 3,4-dihydroxyphenylalanine(Dopa) or its catecholic moiety plays a key role in both Mfp binding to surface and cohesive cross-linking of Mfps in byssal plaques. The binding performance of an Mfp significantly depends on the content and redox state of Dopa, whereas the types of interaction vary in line with different surface chemistries and p H conditions.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mussel adhesion from a molecular perspective is crucial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synthetic mussel-bionic adhesives.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brief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adhesion mechanisms of Mfps, which further emphasizes the contributions of Dopamediated interactions and considers other amino acids and factors. The involved inter-and intramolecular interactions are responsible for not only the diverse adhesion capacities of an adhesive byssal plaque as mussel's adhesion precursor but also the formation and properties of the plaqu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ssel foot protein adhesion mechanism DOPA CATECHOL surface forces apparatus
原文传递
重组贻贝粘蛋白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日新 裴理皓 +1 位作者 许丛丛 司佳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1-14,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Recombined mussel adhesive protein hydrogel dressing,Rmaphd)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2月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117例,分... 目的:探究重组贻贝粘蛋白水凝胶敷料(Recombined mussel adhesive protein hydrogel dressing,Rmaphd)在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2023年2月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患者117例,分为Rmaphd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三组均给予点阵CO_(2)激光术治疗,术后分别给予Rmaphd、rhEGF及生理盐水处理,比较三组疗效、ECCA评分、症状持续时间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Rmaphd组和rhEGF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4.87%,均高于对照组76.92%(P<0.05),术后ECC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红斑、痂皮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Acne-QoL各指标得分优于对照组(P<0.05);上述各临床Rmaphd组与rhEGF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maphd用于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痤疮萎缩性瘢痕术后创面修复疗效显著,具备在临床上辅助激光治疗术后修复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贻贝粘蛋白 水凝胶敷料 点阵CO_(2)激光 痤疮 瘢痕 创面 修复
下载PDF
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与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 皮炎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金外淑 陈勇 +1 位作者 周慧 赵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面部皮炎)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门诊面部皮炎患者1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研究组(n=... 目的:研究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面部皮炎)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门诊面部皮炎患者1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研究组(n=66)。两组均对面部皮炎进行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与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皮肤屏障指标(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量)、自觉症状与客观体征积分、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上升,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下降,且研究组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自觉症状与客观体征积分下降,且研究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81.54%(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能有效改善面部皮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炎 重组贻贝粘蛋白 抗组胺药 疗效 皮肤屏障 免疫应答
下载PDF
微针导入贻贝粘蛋白在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陆洁 车启蕾 陈宇华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观察微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稳定期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针导入组20例,强脉冲光组20例,药物对照组18例。贻... 目的观察微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稳定期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微针导入组20例,强脉冲光组20例,药物对照组18例。贻贝粘蛋白组采用1.0 mm滚轮微针治疗,每月1次,共3次。强脉冲光组采用波长为560~950 nm强脉冲光治疗,每月1次,共3次。药物对照组采用外用0.03%他克莫司药膏治疗共3月。分别于治疗前及3次治疗后1个月通过VISIA检测患者面部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皮损的消退情况,并由2名临床医师共同评估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贻贝粘蛋白组:VISIA检测评分(65.73±3.6)%,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治愈4例,好转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00%;强脉冲光组:VISIA检测评分(62.43±4.83)%,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治愈1例,好转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0%;药物对照组:VISIA检测评分(49.59±2.53)%,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治愈2例,好转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33.33%。3组的VISIA检测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较传统药物治疗及强脉冲光有效率高,面部红区数值改善明显,具有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轻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 贻贝粘蛋白 微针 强脉冲光 他克莫司
下载PDF
AOPT联合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牧桑 祁薇 +1 位作者 黄荣 乔刚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19-22,共4页
目的:观察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Mussel adhesive protein,MAP)治疗联合超完美脉冲光(Advanced optimal pulse technology,AOPT)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2年1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门诊玫瑰痤疮患者共60例,随机分... 目的:观察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Mussel adhesive protein,MAP)治疗联合超完美脉冲光(Advanced optimal pulse technology,AOPT)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2年12月就诊于笔者医院门诊玫瑰痤疮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AOPT治疗,观察组采用AOPT联合皮肤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每4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疗程结束后4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均完成治疗。治疗后两组面部皮肤灼热、刺痛、瘙痒、紧绷症状均有改善,红色区计数均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都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AOPT联合滚针导入贻贝粘蛋白治疗玫瑰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超完美脉冲光 贻贝粘蛋白 皮肤滚针 持续性红斑 主观感受
下载PDF
微针联合贻贝粘蛋白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王雷 陈朗 +3 位作者 雍雨 张龙 王兰 陈先卓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5-118,共4页
目的:评价分析微针联合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微针治疗,观察组采用... 目的:评价分析微针联合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00例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微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针联合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Vancouver scar scale,VSS)和凹陷度评分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微针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微针联合贻贝粘蛋白创面修复敷料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凹陷性瘢痕 微针治疗 贻贝粘蛋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超完美脉冲光联合贻贝粘蛋白对敏感性皮肤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牧桑 祁薇 张跃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观察贻贝粘蛋白(Mussel adhesive protein,MAP)联合超完美脉冲光(Advanced optimal pulse technology,AOPT)治疗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敏感性皮肤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AOPT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贻贝粘蛋白(Mussel adhesive protein,MAP)联合超完美脉冲光(Advanced optimal pulse technology,AOPT)治疗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敏感性皮肤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AOPT治疗,观察组采用AOPT联合MAP治疗。4周治疗1次,共治疗3次。治疗结束后28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后,两组皮肤pH值均降低、角质层含水量和皮脂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皮肤pH值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DL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AOPT联合MAP有利于改善敏感性皮肤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同时对改善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粘蛋白 超完美脉冲光 敏感性皮肤 皮肤屏障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海洋贻贝粘附蛋白类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加鹏 蒋臻 +2 位作者 杨丙晔 金利华 张其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99-904,共6页
海洋贻贝粘附蛋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防水性,以及极强的黏附基体的功能,这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多巴(DOPA)介导的链间交联和与底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有关,并且,它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类极具优势和潜力的生物胶黏剂... 海洋贻贝粘附蛋白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防水性,以及极强的黏附基体的功能,这与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多巴(DOPA)介导的链间交联和与底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有关,并且,它还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是一类极具优势和潜力的生物胶黏剂.本文主要就粘附蛋白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粘附蛋白的粘附机理以及有关粘附蛋白生物粘剂等问题对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贻贝 足丝 粘附蛋白 胶黏剂 生物材料
下载PDF
贻贝粘蛋白的粘附成膜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贵学 兰华林 +4 位作者 王溢 尹铁英 王亚洲 刘茜 王召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14013-14020,共8页
贻贝粘蛋白因超强的粘附性能几乎可粘附到所有的固体基材表面,使其在表面化学、生物医学、海洋工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贻贝粘蛋白的这种强粘附性能与其分子结构、组成及功能有关。本文主要就贻贝粘蛋白分子的结构、组成、功能... 贻贝粘蛋白因超强的粘附性能几乎可粘附到所有的固体基材表面,使其在表面化学、生物医学、海洋工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贻贝粘蛋白的这种强粘附性能与其分子结构、组成及功能有关。本文主要就贻贝粘蛋白分子的结构、组成、功能、粘附成膜机理、粘附强度及应用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粘蛋白 粘附机制 生物粘合剂 涂层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厚壳贻贝粘附蛋白十肽重复序列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蒋臻 刘加鹏 +2 位作者 杨丙晔 金利华 张其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5-282,共8页
利用PCR扩增Mcfp-1(M.coruscus foot protein-1)基因的12个十肽重复序列粘附功能片段(Mcfp-11~12)并连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的多肽产物经凝血酶处理切除GST标签,获得Mcfp-11~12功能肽段,最后用... 利用PCR扩增Mcfp-1(M.coruscus foot protein-1)基因的12个十肽重复序列粘附功能片段(Mcfp-11~12)并连接到pGEX-4T1表达载体中,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纯化的多肽产物经凝血酶处理切除GST标签,获得Mcfp-11~12功能肽段,最后用酪氨酸酶对该产物进行修饰.通过材料表面包被、石英晶体微天平(QCM,quartz crystalmicro balance)分析、细胞粘附和细胞毒性等实验,研究了该表达产物作为生物粘合剂的粘附特性.结果显示,重组表达产物Mcfp-11~12在多种材料表面的包被能力与Cell-TakTM(天然提取的贻贝粘附蛋白混合物)相当,甚至更佳;对细胞的粘附能力与Cell-TakTM相当;用HeLa细胞和293T细胞进行的MTT实验未发现细胞毒性.上述结果表明,Mcfp-11~12作为生物医用粘合剂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同时,基因重组技术可以为制备新型海洋贻贝粘附蛋白防水生物粘合剂提供有效的手段.本研究为临床使用更优质的生物医用粘合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粘附蛋白 基因重组 重组多肽 粘合剂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海洋生物黏附蛋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廖智 申望 王日昕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39-447,共9页
海洋附着生物粘合蛋白的研究对于生物粘合剂的开发及海洋防污行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对贻贝足丝蛋白,藤壶胶蛋白以及管栖毛虫管胶蛋白的研究进展。3种不同生物的黏附蛋白具有某些相似性,同时又各有其结构特点,对其蛋白质结构,功... 海洋附着生物粘合蛋白的研究对于生物粘合剂的开发及海洋防污行业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了对贻贝足丝蛋白,藤壶胶蛋白以及管栖毛虫管胶蛋白的研究进展。3种不同生物的黏附蛋白具有某些相似性,同时又各有其结构特点,对其蛋白质结构,功能及粘合机制的研究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附蛋白 贻贝 足丝蛋白 藤壶胶 管胶
下载PDF
组织粘合剂在眼科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2
作者 秦应祥 赵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690-694,共5页
本文对纤维蛋白粘合剂、贻贝粘蛋白粘合剂、氰基丙烯酸酯类粘合剂的作用原理、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其在眼科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并认为纤维蛋白粘合剂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降解性,在眼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组织粘合剂 纤维蛋白粘合剂 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 贻贝粘蛋白粘合剂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的医用粘合剂及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3
作者 崔国廉 但年华 +1 位作者 但卫华 兰杰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33-40,共8页
介绍了基于贻贝粘蛋白、纤维蛋白原、胶原、明胶、多糖等天然生物质材料制得的医用生物粘合剂的粘结机理、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生物质 医用粘合剂 贻贝粘蛋白 纤维蛋白 胶原
下载PDF
贻贝粘蛋白中多巴氧化还原状态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柯林楠 汤京龙 +6 位作者 宋茂谦 高敏 陆云龙 赵帅旗 闭静秀 何利中 母瑞红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18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表征贻贝粘蛋白中多巴氧化-还原状态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rnow法和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贻贝粘蛋白中多巴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结果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贻贝粘蛋白样品中蛋白含量不变,还原态的多巴含量... 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表征贻贝粘蛋白中多巴氧化-还原状态可行性进行研究。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rnow法和考马斯亮兰法测定贻贝粘蛋白中多巴含量及蛋白质含量。结果随着氧化时间延长,贻贝粘蛋白样品中蛋白含量不变,还原态的多巴含量下降。加速氧化和自然存放样品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均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发生偏移,与多巴的氧还还原状态变化有关。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用来表征贻贝蛋白的氧化还原程度,对于产品设计研发与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贻贝粘蛋白 氧化还原状态
下载PDF
仿贻贝黏附蛋白黏合剂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宫永宽 史素青 《中国胶粘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6-59,共4页
总结了仿贻贝黏附蛋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仿生黏合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表面改性、生物医学等相关领域的突出应用。最后提出了仿生黏合剂的研究前景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贻贝 黏合剂 黏附蛋白 仿生高分子材料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16
作者 谢晓繁 陈宇飞 《中国医药》 2016年第2期267-270,共4页
目的分析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烧伤后瘙痒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和贻贝... 目的分析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空军总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烧伤后瘙痒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以0.9%氯化钠溶液和贻贝粘蛋白外用,治疗前和治疗后24、48h进行瘙痒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2组止痒效果、止痒起效时间和止痒持续时间,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瘙痒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和48h,观察组和对照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5.22±0.42)、(1.52±0.13)分比(9.25±0.63)分;对照组:(8.34±0.56)、(6.54±0.58)分比(9.23±0.62)分](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止痒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0.0%(30/30)比53.3%(1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止痒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2.1±1.5)min比(29.9±3.2)min],止痒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4.26±4.58)h比(0.77±0.15)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贻贝粘蛋白可明显缓解烧伤后瘙痒,止痒起效迅速、持续时间长,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贻贝粘蛋白 创面愈合期 瘢痕增生期 瘙痒
下载PDF
纯钛表面贻贝粘性蛋白/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的构建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卓然 方科达 +2 位作者 窦祈 陈丽洁 惠光艳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531-535,共5页
目的:在光滑纯钛表面通过贻贝粘性蛋白(MAPs)的粘结作用加载纳米银颗粒,以构建抗菌涂层并初步评估其性能。方法:将72个表面光滑的纯钛样本随机分为4组(n=18):M组加载MAPs,A组加载纳米银颗粒,H组顺序加载MAPs和纳米银颗粒,T组不加载任何... 目的:在光滑纯钛表面通过贻贝粘性蛋白(MAPs)的粘结作用加载纳米银颗粒,以构建抗菌涂层并初步评估其性能。方法:将72个表面光滑的纯钛样本随机分为4组(n=18):M组加载MAPs,A组加载纳米银颗粒,H组顺序加载MAPs和纳米银颗粒,T组不加载任何物质。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涂层的形貌、X线光谱仪(EDS)分析涂层的元素组成;通过抑菌环实验观察涂层的抗菌效果,CCK-8试剂盒检测涂层的细胞毒性。结果:SEM观察可见H组样本表面有纳米银颗粒,EDS分析发现其表面有银元素存在,该组样本周围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抑菌环,而在其他3组表面均未观察到纳米银颗粒和抑菌环;CCK-8实验结果显示,4组的细胞增殖活性(0D值)两两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贻贝粘性蛋白作为中间介质可将纳米银颗粒加载到光滑纯钛表面而构建出一种无细胞毒性的抗菌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粘性蛋白 纳米银颗粒 纯钛 抗菌涂层
下载PDF
脂多糖与缺氧缺血对新生大鼠脑损伤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静丽 乔丽丽 +2 位作者 程秀永 朱长连 胡生海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亚临床感染是否与轻度缺氧缺血 (HI)协同导致严重的脑损伤。方法 ①用不同剂量脂多糖 (LPS)腹腔注射 7d龄Wistar大鼠 ,观察体温变化以确定引起亚临床感染的LPS剂量 ;②LPS 0 3mg/kg腹腔注射 7d龄Wistar大鼠并联合不同时间H... 目的 探讨亚临床感染是否与轻度缺氧缺血 (HI)协同导致严重的脑损伤。方法 ①用不同剂量脂多糖 (LPS)腹腔注射 7d龄Wistar大鼠 ,观察体温变化以确定引起亚临床感染的LPS剂量 ;②LPS 0 3mg/kg腹腔注射 7d龄Wistar大鼠并联合不同时间HI ,用微管相关蛋白 - 2 (MAP - 2 )免疫组化染色测脑梗死面积 ;③用 7d龄Wistar大鼠分别制成缺氧缺血损伤(HIBD)模型 (HI 55min)、感染与轻度HI协同作用脑损伤模型 (LPS+HI 2 0min)和对照组 ,分别用MAP - 2和细胞黏附因子 - 1(ICAM - 1 )免疫组化染色测脑梗死面积和脑ICAM - 1阳性微血管计数。结果 ①LPS 0 3mg/kg是引起亚临床感染的剂量 ;②LPS 0 3mg/kg +HI2 0min可造成严重脑损伤 ;③LPS +HI2 0min组与HI55min组脑梗死面积和脑组织ICAM - 1阳性微血管计数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LPS+HI2 0min组脑梗死面积与HI55min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I CAM - 1阳性微血管计数LPS +HI2 0min组显著高于HI 55min组 (P <0 0 5)。结论 LPS与HI可协同导致严重脑损伤 ;ICAM- 1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临床中对轻度窒息患儿应警惕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大鼠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脂多糖 微管相关蛋白-2 细胞黏附因子-1
下载PDF
仿生胶粘剂研究发展前景诱人 被引量:3
19
作者 宫永宽 《粘接》 CAS 2014年第11期87-91,73,共6页
常用的合成胶粘剂在满足粘接要求、方便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污染成分。海洋贻贝粘附蛋白超强的防水粘附作用使其能够牢固地粘附在各种基材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无毒性,为新型胶粘剂的研究提... 常用的合成胶粘剂在满足粘接要求、方便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健康和环境有害的污染成分。海洋贻贝粘附蛋白超强的防水粘附作用使其能够牢固地粘附在各种基材表面,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无毒性,为新型胶粘剂的研究提供了思路。本文简要介绍仿贻贝粘附蛋白胶粘剂的研究进展,概述仿生粘附在胶粘剂研究、新产品开发及解决某些难题方面的普遍作用及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 粘附蛋白 仿生胶粘剂 表面改性
下载PDF
贻贝黏附蛋白对全酸蚀粘接系统即刻粘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窦祈 张卓然 +1 位作者 贾文敏 惠光艳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本研究尝试将贻贝黏附蛋白(mussel adhesive proteins,MAPs)引入两步法全酸蚀粘接系统,并评价其对即刻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10颗离体第三磨牙并切割暴露牙本质,将暴露的牙本质平均分为两个象限制备粘接试件,引入MAPs预处理脱矿... 目的本研究尝试将贻贝黏附蛋白(mussel adhesive proteins,MAPs)引入两步法全酸蚀粘接系统,并评价其对即刻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10颗离体第三磨牙并切割暴露牙本质,将暴露的牙本质平均分为两个象限制备粘接试件,引入MAPs预处理脱矿牙本质的为实验组,未引入的为对照组。试件在万能试验机下进行微拉伸粘接强度测试评估样本即刻粘接强度。结果实验组微拉伸强度为(28.40±6.26)MPa,对照组微拉伸强度为(43.20±7.23)MPa,实验组粘接样本的微拉伸粘接强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全酸蚀粘接系统,单纯在粘接剂使用前涂布MAPs预处理牙本质会降低即刻粘接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贻贝黏附蛋白 牙本质 粘接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