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In vitro</i>Bile Acid Binding of Mustard Greens, Kale, Broccoli, Cabbage and Green Bell Pepper Improves with Sautéing Compared with Raw or Other Methods of Preparation 被引量:1
1
作者 Talwinder S. Kahlon Rebecca R. Milczarek Mei-Chin M. Chiu 《Food and Nutrition Sciences》 2012年第7期951-958,共8页
Bile acid binding potential of foods and food fractions has been related to lowering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and that of cancer. Steam cooking has been observ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bile acid binding of green/le... Bile acid binding potential of foods and food fractions has been related to lowering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and that of cancer. Steam cooking has been observed to significantly improve bile acid binding of green/leafy vegetables.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other cooking methods could further improve the bile acid binding of various vegetables. Sautée cooking resulted in in vitro bile acid binding measured on a dry matter basis relative to cholestyramine of 14% for mustard greens and kale, 9% for broccoli, 8% for collard greens, 6% for cabbage, and 5% for green bell pepper. These results point to th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 ≤ 0.05) health promoting potential of mustard greens = kale > broccoli > collard greens > cabbage > green bell pepper. Sauté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vitro bile acid binding of mustard greens, kale, broccoli, cabbage and green bell pepper compared with steaming, boiling or raw (uncooked). Collard greens exhibited significantly higher bile acid binding by steaming compared with sautéing, boiling or raw. Data suggest that the cooking method with most heath promoting potential for mustard greens, kale, broccoli, cabbage and green bell pepper should be sautéing. Steaming should be used for collard greens as the cooking method. These green/leafy vegetables, when consumed regularly after sautéing, would promote a healthy lifestyle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lower the risk of premature degenerativ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vitro Bile Acid Binding mustard greens KALE BROCCOLI CABBAGE green Bell Pepper and Collard greens Sautéing STEAMING Boiling
下载PDF
清洗及烹饪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曾静 乔雄梧 +3 位作者 孙瑞卿 秦曙 金静 马利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0-401,共12页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 为明确不同清洗和烹饪方式对芥菜和普通白菜中残留2种脂溶性农药(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膳食暴露风险的影响,模拟厨房常用5种清洗方式(食用盐水、食用小苏打水、淘米水、自来水、食用醋水溶液)分别清洗芥菜和普通白菜,以及4种烹饪方式(煮、蒸、炒、腌制)烹饪加工后,利用QuEChERS样品前处理及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方法检测样品加工前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的残留量变化,计算加工因子,并根据我国3个代表性人群(儿童、育龄妇女、一般人群)的膳食数据,估算加工前后农药膳食暴露量变化以及对长期膳食暴露风险的贡献率(ADIi%)和短期膳食暴露风险(%ARfD)的影响,评价了清洗和烹饪加工过程对减少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以及降低膳食暴露风险评估不确定性的作用。结果表明:芥菜采用食用小苏打水清洗,普通白菜采用食用盐水清洗,对2种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最好,显著优于自来水清洗;经过清洗、烹饪后,其加工因子(PFTotal)在芥菜中介于0.06~0.24(虫螨腈)和0.04~0.11(高效氯氰菊酯)之间,在普通白菜中介于0.05~0.21(虫螨腈)和0.06~0.11(高效氯氰菊酯)之间,清洗及烹饪加工使得2种农药的估算暴露风险值降低了76%~96%。研究表明,日常厨房加工可不同程度降低虫螨腈和高效氯氰菊酯残留对我国代表性人群的长期及短期膳食暴露风险,针对芥菜和普通白菜而言,厨房加工可使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ARfD<100%,但不能使虫螨腈残留的%ARfD<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螨腈 高效氯氰菊酯 芥菜 普通白菜 加工因子 清洗 烹饪 膳食风险
下载PDF
四川四大腌菜发展战略的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苏扬 张聪 王朝辉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29,42,共6页
从四大腌菜产业的概况入手,通过分析四川四大腌菜发展面临的挑战,获知四大腌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四大腌菜发展面临的机遇,提出四大腌菜的发展战略。四大腌菜发展战略为: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和"终身出局机制";... 从四大腌菜产业的概况入手,通过分析四川四大腌菜发展面临的挑战,获知四大腌菜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四大腌菜发展面临的机遇,提出四大腌菜的发展战略。四大腌菜发展战略为: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和"终身出局机制";转变产业发展模式;加强同其它产业的联系;研发功能性腌菜满足市场需要;深挖四大腌菜的文化内涵;建立四大腌菜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引入现代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手段;重点扶植腌大头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榨菜 芽菜 冬菜 腌大头菜 腌菜产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四川冬菜卤水发酵制取酱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邓林 刘延岭 +1 位作者 魏明英 江建军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2年第3期26-29,共4页
利用四川冬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冬菜卤水制取具有特色风味的冬菜卤汁酱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卤水的最佳浓缩工艺,对净化液最终食盐含量和成曲拌入卤汁净化液比例进行了确定。并对制取的四川冬菜卤汁酱油进行了感官评定、理化指标... 利用四川冬菜腌制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冬菜卤水制取具有特色风味的冬菜卤汁酱油。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卤水的最佳浓缩工艺,对净化液最终食盐含量和成曲拌入卤汁净化液比例进行了确定。并对制取的四川冬菜卤汁酱油进行了感官评定、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浓缩工艺为蒸汽压力0.070MPa,温度60℃,真空度0.12MPa。净化液最终食盐含量为30%,成曲拌入卤汁净化液比例为1∶1.1(W∶W)。制取的冬菜卤汁酱油在感官评价,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上均符合国家标准GB 2717-2003中对酿造酱油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冬菜 卤水 酱油 工艺
下载PDF
绿芥末对即食鲜切生菜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郑丽静 叶孟亮 +4 位作者 李红岺 韦强 王铁臣 陆峥 庞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6-161,共6页
为明确绿芥末对即食鲜切生菜的保鲜效果,以清水和NaClO常规处理为对照组,考查了不同浓度的绿芥末液浸泡保鲜处理对即食鲜切生菜的失重率、腐烂率、褐变指数、感官评价、微生物菌落总数、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 为明确绿芥末对即食鲜切生菜的保鲜效果,以清水和NaClO常规处理为对照组,考查了不同浓度的绿芥末液浸泡保鲜处理对即食鲜切生菜的失重率、腐烂率、褐变指数、感官评价、微生物菌落总数、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藏温度4℃,相对湿度85.6%~95%条件下,不同浓度的绿芥末均对即食鲜切生菜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以16 g/L的绿芥末对鲜切生菜的保鲜效果最好,保鲜期为7 d。该浓度下,生菜的感官品质最好,无腐烂、萎蔫、黄化,褐变指数最低(仅为1.67%),菌落总数为1.1×10^(5) CFU/g,且无沙门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检出。该研究有望为今后生产上采用绿色保鲜剂替代化学保鲜剂,改善产品品质,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芥末 即食 鲜切生菜 保鲜 绿色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式对雪里蕻护绿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樊琛 杨磊 +3 位作者 曾庆华 刘桂芹 王会 王兆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9期4086-4087,4089,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雪里蕻的护绿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热烫、碱液浸泡、硫酸锌溶液浸泡3种处理方式,对雪里蕻的护绿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热烫的温度、时间,碱液的浓度、浸泡时间及护绿液的浓度、浸泡时间对雪里蕻护绿效果的影响。[结...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雪里蕻的护绿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热烫、碱液浸泡、硫酸锌溶液浸泡3种处理方式,对雪里蕻的护绿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热烫的温度、时间,碱液的浓度、浸泡时间及护绿液的浓度、浸泡时间对雪里蕻护绿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得出,通过前期热烫温度为95℃热烫2 min,用0.05%Na2CO3碱溶液浸泡30 min预处理后,经过浓度为0.03%ZnSO4护绿液浸泡2 h的方法进行护绿,可使雪里蕻在保藏加工中达到较好的护绿效果。[结论]研究可为食品加工中雪里蕻的护绿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里蕻 护绿 Zn2+护绿液
下载PDF
基于产品风味和色泽的青芥辣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丁绍东 丁占生 +2 位作者 刘绘 范柳萍 王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0期81-82,179,共3页
[目的]研究开发风味好、色泽纯的青芥辣产品,丰富我国调味品市场。[方法]以辣根为原料,研究了发制温度、发制时间、p H对青芥辣产品异硫氰酸烯丙酯和色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下,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青芥辣产品的加工工艺。... [目的]研究开发风味好、色泽纯的青芥辣产品,丰富我国调味品市场。[方法]以辣根为原料,研究了发制温度、发制时间、p H对青芥辣产品异硫氰酸烯丙酯和色泽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下,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青芥辣产品的加工工艺。[结果]青芥辣的较优生产工艺为发制温度30℃、发制时间2 h、p H 3.5,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青芥辣产品具有较好的色泽与风味。[结论]研究可为辣根的深加工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根 青芥辣 异硫氰酸烯丙酯
下载PDF
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姚建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045-1050,共6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芥菜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只有26.3%,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55.5%、14.1%和15.3%,平均产投比分别为36.9、21.3和12.2,表明芥菜施用氮磷钾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芥菜氮磷钾肥效及其施肥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土壤对芥菜产量的平均贡献率只有26.3%,施用氮、磷、钾肥平均分别增产55.5%、14.1%和15.3%,平均产投比分别为36.9、21.3和12.2,表明芥菜施用氮磷钾肥料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芥菜种植地土壤Olsen-P高产丰缺指标为42mg.kg-1,速效钾则为88mg.kg-1;"高"肥力等级土壤的经济施肥量为N 315kg.hm-2、P2O585kg.hm-2和K2O 146kg.hm-2,"中"肥力等级土壤的经济施肥量为N 348kg.hm-2、P2O5127kg.hm-2和K2O 196kg.hm-2,"低"肥力等级土壤的经济施肥量则为N 319kg.hm-2、P2O5146kg.hm-2和K2O 241kg.hm-2。不同肥力等级土壤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与基础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具有一致性。因而,建立了土壤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含量与相应养分推荐施肥量的关系式,实现了根据土测值预测推荐施肥量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土壤 氮磷钾 施肥效应 施肥指标
下载PDF
冬菜加工工业及其发展战略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扬 张聪 王朝辉 《江苏调味副食品》 2009年第6期31-34,40,共5页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从冬菜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该行业相关研究成果中的传统工艺流程的传承与发展、工业化生产及冬菜腌制发酵后残液等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冬菜产业的发展战略。冬菜产业发展战略为: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和&qu... 为了保证食品安全,从冬菜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该行业相关研究成果中的传统工艺流程的传承与发展、工业化生产及冬菜腌制发酵后残液等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冬菜产业的发展战略。冬菜产业发展战略为:建立"市场准入机制"和"终身出局机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冬菜产量、加强同其它相关产业或部门联系、建立冬菜产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冬菜相关研究、研发功能性冬菜品种和打造品牌,实施品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菜 加工工业 产业 发展战略
下载PDF
紫叶和绿叶水东芥菜遗传规律及其品质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海渤 杨桂玲 +2 位作者 朱云娜 王素琴 冯慧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8-64,共7页
为掌握紫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及品质特征,为高花青素芥菜品种选育提供研究方向,本试验构建了紫叶-绿叶水东芥菜遗传群体及近等基因系群体,开展了紫叶水东芥菜和绿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以及农艺性状、色差、色素含量、营养品质指标等方... 为掌握紫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及品质特征,为高花青素芥菜品种选育提供研究方向,本试验构建了紫叶-绿叶水东芥菜遗传群体及近等基因系群体,开展了紫叶水东芥菜和绿叶水东芥菜的遗传规律以及农艺性状、色差、色素含量、营养品质指标等方面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水东芥菜紫叶性状的是1对显性基因;紫叶水东芥菜单株鲜质量显著低于绿叶水东芥菜,其余农艺性状两者差异不显著;紫叶水东芥菜叶片为紫红色,绿叶水东芥菜叶片为翠绿色,紫叶水东芥菜叶片色泽比显著高于绿叶水东芥菜;紫叶水东芥菜叶片花青素、总酚、类黄酮含量高达5353.3、5076.7、5669.7 mg·kg^(-1)(FW),与绿叶水东芥菜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而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可溶性糖、VC、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粗纤维含量与绿叶水东芥菜差异不显著。综上,紫叶水东芥菜与绿叶水东芥菜相比,基本保持原绿叶水东芥菜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而花青素、总酚、类黄酮等保健功能成分含量极显著提高,可作为一种高花青素保健蔬菜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水东芥菜 紫叶 绿叶 花青素 总酚 类黄酮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评价传统发酵对客家酸芥菜酚类化合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唐富豪 滕建文 +3 位作者 韦保耀 黄丽 夏宁 覃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8-133,共6页
芥菜的酚类物质组成及乳酸发酵对其影响仍未完全探明。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对广西传统客家酸芥菜(客家擦菜)的原料和成品进行了酚类物质组成分析与对比。... 芥菜的酚类物质组成及乳酸发酵对其影响仍未完全探明。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非靶向代谢组学,结合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对广西传统客家酸芥菜(客家擦菜)的原料和成品进行了酚类物质组成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新鲜芥菜和客家擦菜共初步定性检出136种酚类物质,其中119种(包括25种多酚类物质、34种酚酸物质、60种黄酮类物质)为芥菜产品中首次报道,例如大豆苷元、雌马酚。发酵改变了芥菜的酚类物质组成,其中发酵后原儿茶酸等7种酚酸、槲皮素等9种黄酮类物质和血竭素的含量显著升高,水杨酸等7种酚酸和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等5种黄酮类物质的含量显著下降。通过KEGG数据库的比对分析可知,发酵后的酚类差异代谢物涉及发酵过程的7条代谢通路。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该文首次较系统报道了芥菜及其乳酸发酵产品的酚类物质组成和它们的差异,为探明多酚物质在蔬菜乳酸发酵过程中的变化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芥菜 非靶向代谢组学 多酚 酚酸 代谢通路
下载PDF
紫色与绿色芥菜种质间色素差异及其相关品质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冯慧敏 朱云娜 +2 位作者 谢景 周润嫦 李海渤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97,共12页
以8个绿叶芥菜品种和11个紫叶芥菜品种为试材,测定、分析紫叶芥菜与绿叶芥菜叶片色差值及色素、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VC含量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叶色芥菜种质色素含量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叶芥菜品种叶片的a值... 以8个绿叶芥菜品种和11个紫叶芥菜品种为试材,测定、分析紫叶芥菜与绿叶芥菜叶片色差值及色素、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VC含量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探究不同叶色芥菜种质色素含量及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紫叶芥菜品种叶片的a值显著高于绿叶芥菜品种,而L值、b值以及叶绿素a/b值显著低于绿叶芥菜品种;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绿叶芥菜品种,平均值是绿叶芥菜的17.09倍;总酚、类黄酮、VC含量总体上高于绿叶芥菜品种,而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含量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综上,紫叶芥菜花青素、总酚、类黄酮、VC含量较高,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高花青素保健型蔬菜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 紫色 绿色 花青素 叶绿素 可溶性糖 VC
下载PDF
云南新平腌菜发酵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馨蕊 李宏 +2 位作者 马伊然 刘毕琴 史巧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0-204,216,共6页
目的:获得云南传统新平腌菜最佳发酵时间。方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新平腌菜进行感官评价和质构测定,并按国标法测定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随着发酵进行,感官方面,新平腌菜色泽和质地得分逐渐上升,6 d后趋于平稳,香气和滋味得分先升高... 目的:获得云南传统新平腌菜最佳发酵时间。方法:对不同发酵时间下新平腌菜进行感官评价和质构测定,并按国标法测定pH值和亚硝酸盐含量。结果:随着发酵进行,感官方面,新平腌菜色泽和质地得分逐渐上升,6 d后趋于平稳,香气和滋味得分先升高,7 d后开始下降;质构方面,菜柄的咀嚼性从发酵第7天开始趋于稳定;发酵7 d时pH值为4.67,之后下降并稳定在4.3左右;发酵20 h时出现亚硝峰,2 d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到1~3 mg/kg。结论:综合考虑感官、质构、pH值及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发酵7 d左右的新平腌菜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平腌菜 芥菜 感官品质 质构 亚硝酸盐
下载PDF
一种基于ELISA检测氮芥诱导的MGMT-DNA交联体的方法
14
作者 阳慧琼 程晋 +2 位作者 丁娇艳 叶枫 邹仲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997-2001,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O6-烷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与DNA的交联体(MGMT-DNA crosslink,M-DPC)含量的简便方法。方法整合当前技术提取及纯化M-DPC、定量M-DPC样品中ds DNA含量、优化DPC中...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O6-烷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与DNA的交联体(MGMT-DNA crosslink,M-DPC)含量的简便方法。方法整合当前技术提取及纯化M-DPC、定量M-DPC样品中ds DNA含量、优化DPC中抗原在ELISA板的包被能力等关键环节。以不同浓度氮芥处理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在指定的时间收集细胞,使用细胞核抽提/裂解/Tris饱和酚回收法制备M-DPC样品。采用SYBR GreenⅠ染色方法对M-DPC样品中ds DNA进行定量。采用全能核酸酶对M-DPC样品中脱氧核糖核酸降解,以增强M-DPC样品中抗原在ELISA板的包被能力。最终,包被后的多孔板检测采用常规的ELISA。结果无需高速离心机和放射性同位素等,使用常规方法提取了细胞M-DPC。SYBR GreenⅠ检测基因组ds DNA的线性范围为2 ng至1.5μg,可以用于提取的M-DPC所含ds DNA的定量,据此统一样本用量。M-DPC可以通过ELISA检出,且在一定范围内有线性关系。氮芥染毒3 h后M-DPC含量有显著增加,且对氮芥剂量有依赖。至24 h M-DPC含量无显著降低。结论所建立的ELISA检测M-DPC的方法快速、经济、灵敏、高通量,也可应用于部分其他交联蛋白的检测。氮芥染毒所致M-DPC形成有时间和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MT-DNA交联物 ELISA SYBR green 氮芥
下载PDF
贵州特色“独山三酸”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许存宾 孔超华 +3 位作者 黎成霞 王家伟 扈荣素 韦国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0-122,共3页
“独山三酸”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地区的3种特殊腌制发酵食品盐酸(菜)、臭酸、虾酸的合称,因具有独特的风味而受到关注。对独山三酸的制作工艺、风味物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独山三酸的研究工作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独山三酸”是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地区的3种特殊腌制发酵食品盐酸(菜)、臭酸、虾酸的合称,因具有独特的风味而受到关注。对独山三酸的制作工艺、风味物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讨论,以期为更好地开展独山三酸的研究工作和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山三酸 虾酸 臭酸 盐酸 制作工艺 风味物质
下载PDF
保鲜青菜头轻简化贮运配套技术的研究
16
作者 董代文 王旭祎 朱菲菲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6年第4期33-36,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了保鲜青菜头(茎瘤芥)在南北长途运输中的关键技术难点。解决了常规纸箱装运送往北方寒冷地区青菜头易冻害腐烂的难题,攻克了青菜头不能走出重庆、四川盆地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低成本长途运输的目的。为涪陵榨菜(青菜头)产业... 本文主要研究了保鲜青菜头(茎瘤芥)在南北长途运输中的关键技术难点。解决了常规纸箱装运送往北方寒冷地区青菜头易冻害腐烂的难题,攻克了青菜头不能走出重庆、四川盆地的技术瓶颈,实现了低成本长途运输的目的。为涪陵榨菜(青菜头)产业化纵深开发探索了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菜头(茎瘤芥) 保鲜 运输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