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标本中气理论探讨“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内涵
1
作者 崔亚东 刘晓燕 +5 位作者 梁羽茜 张玉鑫 张文静 裴枫 邰雪莉 黄雪杰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9-532,共4页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中医中重要的理论问题,自提出以来就有很多解释,而这些解释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本文从五运六气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出发,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指“肝主阳、肺主阴... “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中医中重要的理论问题,自提出以来就有很多解释,而这些解释也有不尽相同的地方,本文从五运六气中的标本中气理论出发,对“肝生于左,肺藏于右”的理论进行分析,提出了“肝生于左,肺藏于右”是指“肝主阳、肺主阴的功能”的观点,且其理论内涵对临床实践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生于左 肺藏于右 五运六气 标本中气 肝主阳 肺主阴
下载PDF
从“肺生血”论治肾性贫血
2
作者 温建仁 宋卫国 贺支支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4-7,共4页
肾性贫血(RA)在慢性肾脏病末期最为常见,且严重妨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情恢复。其属于中医“血虚”“虚劳”等范畴。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肺脏具有造血能力,亦可修复骨髓造血功能,即肺可生血。现从气、津、精与血的关系及肺肾阴阳互资角度... 肾性贫血(RA)在慢性肾脏病末期最为常见,且严重妨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情恢复。其属于中医“血虚”“虚劳”等范畴。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肺脏具有造血能力,亦可修复骨髓造血功能,即肺可生血。现从气、津、精与血的关系及肺肾阴阳互资角度论述肺生血,并进一步阐述RA病机为:肺气亏虚,无力化生血液;肺阴不足,不可生津及下滋肾精;肾阳不足,无力温煦肺阳。治疗上予以补肺益气生血,滋肺生津、益肾填精,温肾助阳化血,临床上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生血 气血同源 阴阳互资 精津血同源 肾性贫血
下载PDF
“扶阳益阴”理论启发下阴虚治法探讨
3
作者 高菲 滕飞 +2 位作者 陆忠文 张硕 王瑾 《基层中医药》 2023年第5期63-67,共5页
针对阴虚病证,传统治法多以滋阴填精为主。随清代以来火神派发展,“阳主阴从”的阴阳观逐渐为世人认同,火神派医家卢铸之先生以此为据,针对阴虚提出“扶阳益阴”的论治思路,以扶阳法治疗阴虚证,临床效佳。然而,对于外感邪热、七情内伤... 针对阴虚病证,传统治法多以滋阴填精为主。随清代以来火神派发展,“阳主阴从”的阴阳观逐渐为世人认同,火神派医家卢铸之先生以此为据,针对阴虚提出“扶阳益阴”的论治思路,以扶阳法治疗阴虚证,临床效佳。然而,对于外感邪热、七情内伤及虚劳内伤等所致阴虚之人,“扶阳益阴”理论仍具有局限性,临床应联合其他学派治法予以完善和发展,不拘于一派之见,择善而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神派 扶阳益阴 阴虚 用阳化阴 固本培元
下载PDF
肾精、气、阴、阳辨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磊 刘迎迎 郭伟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557-1560,共4页
文章首先系统阐释了肾精、气、阴、阳这一组概念的源流,理清了其与相应的哲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对其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其次,对肾精、肾气、肾阴和肾阳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详细辨析。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关键词 肾精 肾气 肾阴 肾阳 相互关系
下载PDF
浅析阴阳学说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冯玉莲 唐兴荣 +1 位作者 孔庆活 钟小文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37-140,共4页
本文主要探讨中医阴阳的相互关系以及其在临床上的体现和应用。着重强调了中医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明确了掌握中医阴阳的关系能更好地帮助人们深入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更有利于在临床上明确诊断、确立治疗原则和指导选方用药。
关键词 阴阳学说 阴阳对立 阴阳转化 阴阳互根
下载PDF
温阳益髓方对于肺癌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嘉璐 李湧健 张云婷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80-84,共5页
目的:本课题基于"阴阳互根"理论,运用温阳益髓方治疗肺癌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通过临床观察探索中医"阴阳互根"理论在肺癌化疗辅助治疗中的科学内涵,从而丰富中医肿瘤温阳治法,提高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观... 目的:本课题基于"阴阳互根"理论,运用温阳益髓方治疗肺癌化疗后出现的骨髓抑制不良反应,通过临床观察探索中医"阴阳互根"理论在肺癌化疗辅助治疗中的科学内涵,从而丰富中医肿瘤温阳治法,提高疗效。方法:采用临床观察:收集50例证属肺脾阳(气)虚型、气阴两虚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将病例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在化疗前3 d以及化疗药物使用结束后4 d服用温阳益髓方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服用7 d。对照组为未服中药制剂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两组均在化疗前第3天查血常规,化疗后的第1、3、5天复查血常规,在治疗组服用温阳益髓方的第1天和服用结束的次日查免疫指标、肿瘤相关抗原、KPS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同一天检查,观察骨髓抑制率和程度。结果:血象指标的变化:治疗组的白细胞与对照组相比上升,且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的神疲乏力、少言懒语、面色白、食欲减退与治疗前以及与对照组化疗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化疗后相比较KPS有差异(P<0.05)。肿瘤相关抗原两者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治疗组化疗前后,肿瘤相关抗原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趋势也较对照组大(P<0.01)。结论:中医扶正治疗均对化疗有一定的骨髓保护和提高外周血细胞的作用,本研究显示:温阳治疗也具有较好的骨髓保护作用,研究结果从一个方面证实了中医"阴阳互根"理论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阳互根 温阳益髓方 肺癌 骨髓抑制
下载PDF
景观建筑学的相互性和文化性 被引量:4
7
作者 冯仕达 黄俊 张甘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7,共4页
通过对近年来在西方读者中盛行的景观建筑学的论文片断的分析,揭示出这些论文是如何掩饰了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指出目前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已经使它与中国文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了更好的结合点,并表明对理论的反思和写作可以为激活景观... 通过对近年来在西方读者中盛行的景观建筑学的论文片断的分析,揭示出这些论文是如何掩饰了跨文化交流的可能性,指出目前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已经使它与中国文化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有了更好的结合点,并表明对理论的反思和写作可以为激活景观建筑学的跨文化交流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建筑学 中国 二元性思维 阴阳两极论
下载PDF
从阴阳互根论治帕金森病经验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茜 吉婷 +1 位作者 王雨 赵杨 《山东中医杂志》 2021年第10期1133-1135,1147,共4页
帕金森病的本质是阴阳两虚,基本病机为肾阳虚、肝血虚,因肝肾同源,阴阳互根,当以温肾养肝为治疗大法。在补肾阳同时配伍滋肝阴药可以帮助肾阳的生成运化;在滋补肝血的同时适当添加补阳药有助肝血的化生,达到阳生阴长,阴平阳秘。
关键词 阴阳互根 帕金森病 阴阳两虚 肾阳虚 肝血虚 温肾养肝
下载PDF
基于相反相成配伍理论形成的经典方剂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1129-1134,共6页
通过阐述相反相成中药配伍理论及对基于此理论形成的经典方剂二仙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六味地黄丸、桂枝汤、左金丸、交泰丸的组方原则的解析,提出中医临床应注重核心证候的辨证,处方用药环节应忠于证候,基于相反相成配伍理论,从... 通过阐述相反相成中药配伍理论及对基于此理论形成的经典方剂二仙汤、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六味地黄丸、桂枝汤、左金丸、交泰丸的组方原则的解析,提出中医临床应注重核心证候的辨证,处方用药环节应忠于证候,基于相反相成配伍理论,从药性的寒热温凉与升降浮沉角度合理拟方,以达到阴阳平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相成 中药配伍 经典方剂 阴阳平和
下载PDF
谈经络“开阖枢”理论与伤寒六经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峰 孙志斌 +1 位作者 黄梅 杨磊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4期101-102,共2页
以经络学说作为源头说明"开阖枢"理论与伤寒六经的关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出结论,认为伤寒六经是通过三阴三阳的哲学思维方式,采用"开阖枢"的术数模式表达天地阴阳四时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三阴三阳和"开阖枢&... 以经络学说作为源头说明"开阖枢"理论与伤寒六经的关系。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出结论,认为伤寒六经是通过三阴三阳的哲学思维方式,采用"开阖枢"的术数模式表达天地阴阳四时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三阴三阳和"开阖枢"理论均以经络学说作为理论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络学说 伤寒六经 开阖枢 根结 阴阳离合
下载PDF
阴阳五行说思维方式中的原始质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东栓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阴阳五行是中国人特有的古老的世界观 ,也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模式。
关键词 阴阳 五行 类比思维 互渗思维
下载PDF
传统文质观的哲理意涵——现代性危机下的文化反思 被引量:1
12
作者 华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4,168,共10页
传统文质观是中国古人用以发掘社会、历史、人生的发展规律,进而探索人的理想存在形态的一套重要思想体系。“原始反终”的“连续性”是其思想特质,“阴阳之易”是其形上学基础,“寻根出新”是其现实关怀。传统文质观深刻关涉着个体生... 传统文质观是中国古人用以发掘社会、历史、人生的发展规律,进而探索人的理想存在形态的一套重要思想体系。“原始反终”的“连续性”是其思想特质,“阴阳之易”是其形上学基础,“寻根出新”是其现实关怀。传统文质观深刻关涉着个体生命的养成与价值的实现,一以贯之地反映并影响着社会历史的演化。深度诠释传统文质观,有助于揭示中国传统文质观的思想特质与义理内涵,并为消解中国现代性危机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质之本 原始反终 阴阳之易 寻根出新 现代性危机
下载PDF
从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看先秦至汉初五音与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根源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谷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述系列文献中可见先秦至汉初五声、十二律的生律法与古代先民的阴阳五行宇宙观相联系,并有其系统、深厚的思想基础。本文将本着以"古人的思想研究古代"的宗旨,依据已有的古代哲学研究成果,探寻五声、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依据,为古代乐律文献的解读提供一个可以尝试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汉初 阴阳 五行 分畛 合流 五音 十二律 生律法 思想根源
下载PDF
《易传》亨通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
14
作者 于永顺 宇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3-88,共6页
《易传》在解释《周易》本经时所体现出的变则通、柔以顺的对立统一的审美追求是具有当代意义的。《易传》认为,变化之道和柔顺之德能够引导事物从穷困的极端走向亨通顺遂的发展轨道,从而使生存的意义能因吉祥亨通而具有美好的勃勃生机... 《易传》在解释《周易》本经时所体现出的变则通、柔以顺的对立统一的审美追求是具有当代意义的。《易传》认为,变化之道和柔顺之德能够引导事物从穷困的极端走向亨通顺遂的发展轨道,从而使生存的意义能因吉祥亨通而具有美好的勃勃生机。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总是虚实相生、阴阳转化的。因此,应该站在整体的长远的高度,审时度势,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谨慎地实践着通向成功人生的每一步,极力谋求一种长居久安的生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则通 柔以顺 对立统一 虚实相生 阴阳转化 审时度势
下载PDF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的哲学基础——谈天人合一及阴阳互换
15
作者 胡勇刚 武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0-15,24,共7页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它是古代先哲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和经验总结,又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在中国古代养生理论中,"天人合一"及&qu...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深邃智慧,它是古代先哲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获得的对于自然、社会及人类自身的认识和经验总结,又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和行为准则。在中国古代养生理论中,"天人合一"及"阴阳互换"的哲学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过文献、访谈、综述等方法,结合对中国古代养生思想整体观的探析,从"天人合一"及"阴阳互换"的涵义及其发展等方面进行简要概括总结,探讨"天人合一"和"阴阳互换"思想的指导意义,为现代人们养生实践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养生思想 天人合一 阴阳互换
下载PDF
探讨郑钦安学术思想之一二 被引量:13
16
作者 张林落 陈贵喜 +3 位作者 汤芝荃 罗磊 王裕帆 郭立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00-2502,共3页
郑钦安之扶阳思想有其深层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郑氏在《内经》"阴阳平衡观"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阴阳平衡下的"阳主阴从",具体体现在生理观、病理观和元阳为本论上,为其扶阳提供了理论依据。郑氏立论临证,以... 郑钦安之扶阳思想有其深层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郑氏在《内经》"阴阳平衡观"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阴阳平衡下的"阳主阴从",具体体现在生理观、病理观和元阳为本论上,为其扶阳提供了理论依据。郑氏立论临证,以元阳为本,辨证重视阴阳,又不离六经;善于辨识证之寒热,更善于应用大剂量姜附以救治三阴病和急危重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钦安 阳主阴从 阴阳为纲 元阳为本 扶阳
下载PDF
双相障碍的阴阳转化病机内涵及其指导意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莉明 朱艳芳 +1 位作者 敖海清 徐志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6-508,共3页
双相障碍是一类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在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双相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文章尝试阐释双相障碍的阴阳转化病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研究的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障碍提... 双相障碍是一类躁狂和抑郁两种状态在同一病人身上间歇交替反复发作的精神障碍。双相障碍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文章尝试阐释双相障碍的阴阳转化病机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双相障碍发病机制研究的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相障碍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亦从现代生物医学的角度丰富和具体化中医阴阳学说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阴阳转化 病机内涵 发病机制
下载PDF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论纲
18
作者 王清清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0-35,共6页
新中国建设60年,妇女在政策、法律、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地位都有很大提高,但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也有诸多不足。相对于西方媒介的"象征性歼灭",中国的性别传播研究更应当关注"实质性歼灭"也即堕产女... 新中国建设60年,妇女在政策、法律、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地位都有很大提高,但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也有诸多不足。相对于西方媒介的"象征性歼灭",中国的性别传播研究更应当关注"实质性歼灭"也即堕产女婴这一类实质而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国古代的性别哲学理念,是我们从事性别传播研究的一个尚未得到充分开掘的巨大宝藏。它所蕴含的阴阳同体、共生,并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元地面对现代性的复杂世界,从而逐步创设和建构起我们自身体系性的中国性别传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性别传播 政策法规 实质性歼灭 双性同体 阴阳相生
下载PDF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发凡
19
作者 王清清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第1期143-148,共6页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的主题是以中国视角关注中国问题的性别传播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政策法规、堕产女婴、古代性别理念以及"文化双性同体"等形象的考察,对中国性别传播的政策法规的成就和问题、性别实践中的"实质性歼灭... 中国性别传播研究的主题是以中国视角关注中国问题的性别传播研究。本文通过对中国的政策法规、堕产女婴、古代性别理念以及"文化双性同体"等形象的考察,对中国性别传播的政策法规的成就和问题、性别实践中的"实质性歼灭"、文艺中独特的性别表征以及古代哲学中阴阳相生的性别理念,做出了与西方性别以及性别传播研究富有差异性的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性别传播 政策法规 实质性歼灭 双性同体 阴阳相生
下载PDF
“从阳引阴”为主、“从阴引阳”为辅探析艾灸审穴论治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 被引量:6
20
作者 樊耀华 邝卫红 +2 位作者 雒晓东 吴春晓 朱美玲 《中医药导报》 2021年第12期154-157,共4页
艾灸配合中药、针灸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但以肝肾阴虚为核心病机的帕金森病是否可灸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从艾灸的方式、"从阳引阴,从阴引阳"和艾灸补泻法审穴论治3个方面阐述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可灸的理由。并在&qu... 艾灸配合中药、针灸可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病情,但以肝肾阴虚为核心病机的帕金森病是否可灸尚未形成统一认识。从艾灸的方式、"从阳引阴,从阴引阳"和艾灸补泻法审穴论治3个方面阐述帕金森病肝肾阴虚证可灸的理由。并在"阴阳互根"的理论指导下,以核心病机为出发点,提出以"从阳引阴"为主、"从阴引阳"为辅的艾灸治则。"从阳引阴"包括补法灸百会、四神聪以"固阳益阴精",泻法灸大椎、风门、四花穴、手足三里以泻虚火、清痰热和祛肝风;"从阴引阳"则包括补法灸涌泉、神阙、关元、气海以助阳化阴。若患者在肝肾阴虚的基础上兼夹气虚、血瘀等证,则可加灸中脘、下脘、心俞、血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肝肾阴虚证 阴阳互根 从阳引阴 从阴引阳 艾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